第一篇:职教论文—试论以师为本推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职教论文—试论以师为本推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机械机电课件 机械机电课件 汽车交通课件 汽车交通课件 电子电工课件 电子电工课件 计算机课件 计算机课件
经济法律课件 经济法律课件 公共管理课件 公共管理课件 旅游服务课件 旅游服务课件 化工建筑课件 化工建筑课件 服装艺术课件 服装艺术课件 教育传媒课件
教育传媒课件 生物农医课件 生物农医课件 文化课课件 文化课课件机械机电试卷 机械机电试卷 汽车交通试卷 汽车交通试卷 电子电工试卷 电子电工试卷
计算机试卷 计算机试卷 经济法律试卷 经济法律试卷 公共管理试卷 公共管理试卷 餐旅服务试卷 餐旅服务试卷 化工建筑试卷 化工建筑试卷 服装艺术试卷
服装艺术试卷 教育传媒试卷 教育传媒试卷 生物农医试卷 生物农医试卷 文化课试卷 文化课试卷机械机电教案 机械机电教案 汽车交通教案 汽车交通教案
电子电工教案 电子电工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经济法律教案 经济法律教案 公共管理教案 公共管理教案 餐旅服务教案 餐旅服务教案 化工建筑教案
化工建筑教案 服装艺术教案 服装艺术教案 教育传媒教案 教育传媒教案 生物农医教案 生物农医教案 文化课教案 文化课教案机械机电论文 机械机电论文
汽车交通论文 汽车交通论文 电子电工论文 电子电工论文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法律论文 经济法律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餐旅服务论文
餐旅服务论文 化工建筑论文 化工建筑论文 服装艺术论文 服装艺术论文 教育传媒论文 教育传媒论文 生物农医论文 生物农医论文 文化课论文 文化课论文
机械机电软件 机械机电软件 汽车交通软件 汽车交通软件 电子电工软件 电子电工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经济法律软件 经济法律软件 公共管理软件
公共管理软件 餐旅服务软件 餐旅服务软件 化工建筑软件 化工建筑软件 服装艺术软件 服装艺术软件 教育传媒软件 教育传媒软件 生物农医软件 生物农医软件
文化课软件 文化课软件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上传资料 上传资料 网站公告 网站公告 下载说明 下载说明职教论文 职教论文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职教新闻 职教新闻 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 考研笔记 考研笔记
首 页 课 件试 卷教 案论文图书常用软件职教动态 考研资料 用户功能会员账户
当前位置:首页>>> 职教论文 >>> 试论以师为本推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试论以师为本推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作者未知)摘要: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推进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改革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同时,要策划、部署好职教教学改革的目标、步骤、程序,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加大投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回顾历史上历次教学改革,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很多。其中,关键因素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比如,没有教师自觉、积极参与的教学改革就会流于形式;教师相应的能力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教学改革就很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有的教学改革虽然目标明确,但由于教材、大纲、评价管理体制不配套,导致教学改革步履艰难、收效甚微。
教师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能否正确贯彻教学改革的精神,能否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改革的任务,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能否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第二,是否愿意承担改革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是否有能力完成改革任务。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必须抓住教师这个主要因素,从提高认识,构建激励机制,做好教改的计划和部署,健全课程、教材等辅助支撑系统等方面着手进行。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任务
近几年,职业教育从过去的学科教学体制中剥离出来,愈发接近生产实践,为生产一线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日益清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学生就业的定位被广泛接受。但从明确目标到真正实现就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的学制、教学管理制度大多为学科教学体制、结构服务。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机制适应市场变化要求,适应生产一线的岗位要求,适应学生就业的要求。
关于课程“深、难、偏、繁”的讨论,一直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就目前情况而言,不能过高估计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以及学习心理基础。在当前职业教育师资水平条件下,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的准确定位,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一方面学校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课本、轻实践,重课堂、轻实训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脱离生产一线,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技能的更新与职业教育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使得学生与生产一线岗位的要求存在距离。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改革。
职业教学校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教师认识有误。有些学校和教师把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理解为只要传授技术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不顾学生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这样的改革,把培养青少年成长的职业教育,简单理解为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偏离了教育目标。
问题之二:教学目标脱离实际。针对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与教材和教学目标要求差距较大的情况,有些教师采取减少教学内容、降低考核要求的办法。问题之三:教师脱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改革。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给学生提供参与探索、研究、动手的学习实践机会。从理念上来说,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学习观,从技术上来说,缺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技术和能力。
问题之四:教材改革滞后于教学改革。当前,教材改革十分迫切,教师也对修订、编写教材具有很高的热情。但由于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校本教材编写规范要求,致使某些校本教材的编写标准偏低,甚至偏离了教育目标的要求。
问题之五:教学无法,课堂沉闷。千篇一律的讲授、灌输,是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十分严重的教法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备课和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基础、起点,缺乏引导,没有铺垫,不进行启发,一味地照本宣科。第二,缺少灵活的教法。教师自身对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知之甚少,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对复杂教学情境下组织教学缺乏办法或方法单一。第三,缺乏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能紧扣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法、措施当堂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机制
改革是一种对以前的错误或不适应的内容进行否定。对教师而言,职业教学改革意味着对自己过去教学中的部分或某些特定内容进行否定,是痛苦的蜕变过程。要做到这些,除了要认同改革目标以外,还要有改革的勇气和能力。具体做法是:
第一,建立师德建设机制。改革是利益调整,是更新。要求教师有比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当前,职业教育适逢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学校规模空前壮大,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在这种形势下,尤其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其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从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二,建立教师学习更新机制。推动改革进程,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学习使教师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对更新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和就业要求,适应职业教育自身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第三,建立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提高技能水平的激励机制。改革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深入生产实践一线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促进更新教学制度,更新教材,更新教学方式,更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第四,建立教学改革投入机制。改革教学、教师评价标准,改革教师劳动分配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推动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课题研究的投入、实训设备的投入,建立更加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资金投入机制。
教师的教改能力水平
每个教师都应该认同、关心、参与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包括概念更新、课程设计、教材改编、教法改革等内容都应有教师的全程参与。但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每个教师的水平和能力都适合全程参与课程改革。
从改革的任务看,可以做这样的分类:让教育理论和技术理论水平较高、有丰富职业教育经验、思想先进的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改编工作;让教学能力强、教育观念更新快、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着力研究如何改进教法、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专业技术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师,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作出设计和尝试。
当然,不能进行绝对的分类。对于同时具备几方面才能的教师,可以让其全程参与教学改革的设计、课程建设、改革试验和实施。对于大多数只具备其中某方面能力水平的教师,应让其部分参与改革。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成败与教师的能力水平关系很大。教学改革的设计、课程设计、教材修订对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很高。
总之,改革是渐进的逐步探索前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使整个改革过程掌控在一批教学改革专家手中。不能一拥而上,表面轰轰烈烈,实际上却偏离、背离改革的目标和路线。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思路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周到地搞好改革设计,认真、细致地组织实施改革。
第一,要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互动系统。要综合考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历教育标准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当前实际的办学水平等情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修订完善培养目标、学制和教学管理制度。
第二,要有计划、有部署,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改革。要体现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进行探索、试验。各地、各校都要围绕教改目标任务,有重点、有分工地探索、尝试进行课程、教材、教法改革。要体现有序性,把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作为前导工程加以落实。要结合具体课程,细化课程改革目标,围绕岗位素质要求和技能水平要求,进行实用、适用、够用的模块化课程设计。
第三,要把教改与加强学习和提高、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基本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改革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当前教学中有待于改革的突出问题源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因此,应把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第四,要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研究,将其放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的重要位置加以考虑。精心设计实验、实训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编写必要的实训教材,修订完善实验、实训课程考核标准,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五,要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意见。明确目标和工作任务,部署近期工作,健全学校教改工作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改积极主动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林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2]甄丽萍.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S1).[3]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相关职教论文
1职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九度”思
3当前司法警官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5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6探索民办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7职业教育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8职业教育应如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9浅议职业教育创新
10重视实物导向和应用研究----论
11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
12澳大利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
推荐职教论文
1机械图纸技术要求大全
2赏识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3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
4策划人生,实现梦想
5浅谈电工技能与实训课教学中的合作
6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
7MasterCAM铣削刀具库设定
8发展教育Blog,推动教师专业化
9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观、教学观和
101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技能的结构分析
11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制图教学的实效
12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现代教学手段的-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下载说明上传课件免责声明在线支付流程常见问题分类说明联系本站
Copyright 2000-2006 课件008 版权所有 苏ICP备06010894号 江苏省泰州市迎春东路106号
第二篇: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职学院教学改革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学院的主要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涌现,社会急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摸索高职教学规律,规范高职教学管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高职教学规律,遵循高职教育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掌握专业知识和发展职业技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统一要求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为规范教学管理,高职学院应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教学日常管理。建立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质量监督等制度,应制订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材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做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有章可依,依法治教,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导向、运行、管理、评价、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二、适应市场设盆专业,根据岗位开发课程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科学规划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学院应特别重视专业设置、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开办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要利用信息网络,收集专业信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条件,依靠和主动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开办行业和社会所需的紧缺专业。要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并聘请有关专家,尤其是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各方面人士共同参与评估与决策。
2、根据岗位变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方案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开发课程,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证。高职学院应按照职业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深人到生产单位进行调研,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岗位或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消除多门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适当地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删除一些陈旧过时的、偏多偏高偏深又不实用的理论章节并减少理论教学时数;专业理论课课程内容应充分满足技术应用范围内的实际需要,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实践课课程内容应体现产学结合的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体现技术教育特色,构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应用技术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为此高职学院应根据企业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研究和制仃实践性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和考核
对高职教育而言.实践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们要制订单独的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实训教学计划。实践、实训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技能培养目标;二是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这样就明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达到实践性教学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地位,以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课时比例应达到50%以上,而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要求高且比较复杂的专业,实践课时还应增加。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实实在在的现象,通过实验实习验证书本上的原理结论,将书本上图形符号与实验实习中的元件实物相贯通。实验实习不仅为理论教学服务,而且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服务。因此要加强技能性、技术性的实践教学。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对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术的认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取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材料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决策,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要编写切实可行、富有实效的实践性教学大纲和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实习指导书;要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要改革考核办法,考核要以实践操作结果为主,要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核,直到达到目标要求,考核还可与考证定级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紧密结合。
2.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为加强高职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严格实行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作用,高度重视高职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考试,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人事部、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为贯彻以上精神,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一是高职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要拿到毕业证书,又要获得一个或多个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加强高职院校主体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即“一教双证”制,使学生毕业时避免重复考核,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要主动向行业和企业的要求靠拢。三是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水平。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级工或初级工水平,与中职学生差别不大。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高技能人才是社会最急需的,高职院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任务,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具体体现。要创建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社会岗位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育网络,开发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多种途径。如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顾问或成员,或让企业在学校建立专用培训室,对企业需要的特殊规格人才进行培养,或是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使其提高技能和技术。
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始终贯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强化计算机、外语等通用能力,专业专项技能教学循序渐进,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建立现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根据产业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学研活动,把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实践向教学的延伸,把学生的就业准备与岗前培训结合起来,实现就业准备提前化,上岗零距离。
第三篇: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_职教论文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逐渐成为新时期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文章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内涵,探讨了目前高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 教育部于2005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这一规定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做好服务。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要从社会性的角度去激发人的首创精神,并最终为人类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核,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首创性。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归根到底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这就要求: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其次要尊重人的需要。把人当作人,凡是涉及到人性展示的方面,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再次要肯定人的价值,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想方设法实现人的更大价值。“以人为本”具体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确立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依靠学生办学校,以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办学宗旨,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现行高校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单一的教育体制日显僵化,教育和管理理念渐趋落后,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转变。譬如,学生工作的管理职能正逐渐向服务职能转变: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已经完全自主择业,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学生教育管理的单一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原来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
(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empirenews.page--]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地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凶杀、色{学}情、诈骗等不健康的信息的冲击,使高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蔓延地,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和抵御,有的上当受骗,有的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三)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变革 目前,全国范围内许多高校已普遍实行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同时还要管理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的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寻找和构建新的“平台”。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是建立一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开放学校市场,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这些经营者进入高校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学生在缴纳各种费用的同时也逐步树立了教育投资意识,对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就使二者容易产生矛盾。在这种新形势下,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三、以学生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管理中的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适应高校发展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转变角色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改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为引导、激励式的管理。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管理部门的教职人员应充分尊重学生,改变原有的行政命令式的、千人一律、无条件服从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及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个人发展规划档案,引导、协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及其自身素质来为自己制定人生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计划(短期目标),通过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进行过程管理,激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长期目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角度、从关心学生各个层面需要的角度出发。[!--empirenews.page--]尊重学生的公民权利,应首先承认学生的公民身份,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条例,管理应以正面强化的激励方式为主,尽可能少用惩处措施,惩罚和处分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人性化一些。
(二)加快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改变过去致力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基础类、通识类和人文类课程的比例,改善传统的专业教育过专过精的模式,以满足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提高毕业生对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职业流动性大等现象的适应性,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增强教育学生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面对面学习来增强感性认识;三是注重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真正地深入到农村、社区、工厂等基层,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对工作的敬业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劣。因此,高校应花大力气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其中,师德师风的建设应成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对待学生要持有爱心、热心和责任心,切实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地位,降低乃至消除大学生对被管理者的逆反心理,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宜推行在学生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管理和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
(四)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广泛,涉及学校的各个部门,学校要理顺各部门关系,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适当放权,发挥基础作用。既要赋予院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又要让其拥有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力,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实效性;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并与学分制相适应。强化以院系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增强班级管理、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总而言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高校管理工作必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又要把握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人才。
第四篇: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
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这是学生面对未来世界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挑战,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的教学中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核心素养的落实如果仅仅局限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编个有关于核心素养内容的教材,让孩子去记去背,去对付考试,核心素养不可能落实,因此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
1、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学习就是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道德体系。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
2、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和认知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现的,而不是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路径实现的。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取单元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学习者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还要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整体化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那么如何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呢,这个联系在哪里?这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大知识观,由这个大的知识观产生的大的教学观,就是主题式教学方式,以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复习中运用,平时总是打牢双基。一些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见到大森林。
4、问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 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学习,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间解决问题,又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新问题。通过解决外部世界问题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问题化学习既能体现知识系统化,又是一个在探索外边世界中自己个人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靠问题化学习。我们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因为问题化学习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学生的问题展开,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知识要从碎片化、断点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的知识,而结构化的知识其实就是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
5、情景化教学,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把知识符号化。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这个知识体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情景,因此我们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让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够发生。要通过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让学习者的价值观、情感、人生态度建立起来。
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把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第五篇:以奋斗者为本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
读了《以奋斗者为本》一书,不由得感叹:华为真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该书能让我充分感悟到华为文化的积极向上和华为机制的催人奋进。它向我们传递了两种正能量:一是“奋斗成大业”;二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华为为什么倡导“以奋斗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通过认真阅读,我逐渐感知了华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华为人的共同奋斗史,也明白了辉煌企业的缔造必然需要一批能坚持为之艰辛付出与努力的奋斗者。华为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经营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资源、优势,并充分运用特有的文化宣导和有效的激励方法,促使所有员工都在不断批判和创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贡献智慧、以奋斗为荣。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六大基本要点:第一,企业人力资源和干部管理的制度、政策都是以奋斗者来定位的,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和聚焦在奋斗者群体上;第二,只有奋斗者才是企业的真正财富,华为推崇的就是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体系;第三,员工奋斗的动力是为了他和家人过体面的生活,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国家为人民;第四,以奋斗者为本一定要有制度保障,必须用“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夯实企业文化的基石;第五,以奋斗者为本在分配激励上要向奋斗者倾斜,提倡拉大差距,奖励无上限;第六,干部提拔更要向奋斗者倾斜,突出贡献者可以破格晋升。华为确定的奋斗是什么呢?在华为,奋斗不是用工作时长来衡量,奋斗的关键不是员工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而做,奋斗是否紧贴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奋斗有无创造价值、提高自己等。华为认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华为的员工归类为三个层次:普通劳动者、一般的奋斗者、有成效的奋斗者。在华为,只要员工输出贡献,大于公司支付给他们的成本,他就可以在公司生存,或许他的报酬甚至比社会稍微高一点。通过对《以奋斗者为本》一书的学习,我认识到“奋斗者”,除了包含勤勉、涉新、斗志、贡献等基本要素外,还要具备忠诚企业核心价值观、责任为先、尽心尽力、无私无畏、敢担风险、坚持开放与包容、善于解剖与批判、甘于寂寞与委屈、敢打大仗恶仗苦仗等许许多多的特质。作为锻造公司的一名职工,我愿意通过努力做一名有成效的奋斗者。
以上是我阅读《以奋斗者为本》的心得体会,请领导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