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结合本学科,思考如下:
1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
2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
3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践、探究等题目,要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练习册中的试题,教师对选择题、判断,要当堂解决;对分析题,有必要当堂讲述,而后再让学生进行训练,批改后纠偏补错,使知识牢固掌握,能力自然增长。
讲讲,最后,对学生还存在的疑难,教师要及时点拨讲解,从而让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第二篇:聚焦课堂提高效率
聚焦课堂
提高效率
薛
征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问我,尼罗河有多长?黄果树瀑布有多宽?我答不上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没文化,更不能说明我不是一个人才,因为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找到答案。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谭浩强教授说,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转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识的创造。人应该在最短的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是新时代有学习能力的象征。”而我在这里要补充一句,有能力的人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达到既定的目标,完成既定的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时下正在倡导的“有效教学”(“教学有效性”)正是巩固本次课改成果、推进课改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呢?现在结合我们外语学科的实际,我们建议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当今的课改面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课改的亲历者、研究者,都非常投入地沉浸在课改的实践中,沉浸在实践的探究和创新中。在课改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 现,由于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对新理念和新要求的把握水平有很大差异,将新理念、新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的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以便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要想上好课,首先就要优化教学设计(即备好课),可以说,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现状分析:
1、“教参中心”,缺乏个性。
视教参为圣经,照搬照抄,灵活度差。
2、“书本中心”,缺乏创造性。
平铺直叙、泾渭分明的块状结构,块于块之间常常缺乏内在的联系,教师过分依赖教材。
3、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对话、阅读)只当作生词、语法的载体夸大语言点的讲解而不分主次,导致许多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比较薄弱。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只会用单个的词或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会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②学生学习了一些习惯用语和句型后,不会根据实际情景灵活运用,经常会出现不用、错用、滥用现象;③学生不善于根据已有的语言材料结合实际进行重新改编,2 而往往拘泥于现成的、书本上的内容,不能结合实际拓展、发挥、创新,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相当薄弱。
4、重点滴不漏,轻合理分配
新教材的设计突出了“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各种练习、讨论、表演等花样繁多。教师在教学中生怕丢掉一点,所以在课堂上就“一步一个脚印,点滴不漏“地把课本中出现的东西逐个讲解,生怕漏掉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在教法上大胆创新。
5、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又是不精彩的课堂,但目前课堂教学中两者出现了冲突现象:
①预设过度。挤占了生成的时空,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所获知识不能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品质。
②生成过多。影响了预设目标的实现,使教学计划落空,教学的随意性较强,从而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
6、课本资源的浪费(听力材料利用率低)
只以完成书本上的听力任务为目的,并未以此材料为范例进行听、说、读、练,造成学生学无依据,教学低效。
(二)策略如下:
1、备教材
新教材观:新课改以来,教材的不断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在进行教学调研、听课时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上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结果教材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块状结构,块与块之间常常缺乏内在的联系。这实际上是教师对教材过份依赖的一种表现。面对教材,教师只是被动地执行,而不能根据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适。因此,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树立新的教材观、如何驾驭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use the textbook to teach rather than teach the textbook.)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的提升,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因为教材的信息与素材要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要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要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下面将探讨一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对选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减、调整和改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
(1)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使用本套教材的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家庭背景,例如城里中学,大多数学生在升入中学前都曾参加过各种业余学习班,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而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从未接触过英语,教师会更费时费力。但不论城市农村,各校乃至各班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入门阶段的英语教学相当关键,每位教师有必要对起始阶段的学生进行统一训练,整体规划,从而解决英语入门阶段的学生在面对高起点教材时所面临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a)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这个规律。首先应明确七年级教学总目标:这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学的重点在于开口和拼读。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只有开口,才能学好,开口是中学生学英语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开口包括发音、拼读、朗读、基本句型操练和简单问答;拼读指培养学生对单词的拼读技巧,使学生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也就是说解决记单词难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对附加部分的3个单元重新组合,打破单元顺序,归纳为:字母、音标、词汇、基本话题等内容。
b)依据语法项目调整教学内容。语法项目可超前讲解,就其基本结构,可集中一定的时间,利用以“讲”为主的教学形式,把某项语法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知识概况,初步理解其基本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的“雏形”,突出语言规律,规律可以使语言现象简单化,使语言变得易学、易记,这种教学更突出的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自学,为开展听说读写言语活动拓宽路子,为高效学习造就心理优势创造条件。
(2)调整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 调整呈现的方式。
a)每单元section A部分的图画只是单词识记层面的match和tick,往往用以呈现新知,有时会显得过于死板、单调。每单元话题都与生活接近,可以结合情景引入新语言。可把插图作为看图说话、情景编演等语篇训练的题材。
b)注意呈现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性。避免引入一句操练一句,以便使学生对所学语言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外语学习中,学习的难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学内容的量,所学内容的质(既学习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学习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把课中新出现的句型有机结合在情境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意义,在合适的时机增加教学内容和语言项目,不但不会增加学习的难度,反而会达到学得越多越容易的效果。(3)调整处理的手段
a)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对待处理
例Book I Unitone的句型“what’s your name?”如果以语言知识为目标来对待,只教学生会读会写,看来太容易了,因为尤其是城里学生从小学就接触这个句型。但如果从语言能力角度看,要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英美人名,并理解掌握外国人见面时互致问候和互相介绍的礼仪常识以及真正得体地运用此句型,恐怕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不是那么容易了吧。可见,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对待处理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b)不同的内容,灵活地处理
每个单元都由1a.1b.1c.2a.2b …3a…4a等不同内容组成,要灵活处理,要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语言认知、内化、激活这样一个学习的基本过程:《英语(新目标)》的美方主编David Nunan在出席“广东省第六届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时对与会代表提出的教学程序问题所做的简略回答是:“I sometimes go to the last part to do the group work first…It depends on the teachers’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actual language ability…”可见,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取舍灵活开放,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任何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取舍,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教师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一点不仅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 提高了,而且对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求提得比以往任何教材都高。
C)让课文“动”起来
把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即教师把教材所承载的知识转换成言语行为,使之成为交际中的语言,这也是教师的任务。七八年级教材,其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自我介绍,谈论家人,谈自己喜爱的球类运动、食物、营养配餐等…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按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让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表演、互相交流,帮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语言技能,否则,如果不活化,照本宣科,从文字到文字,或者有声音无行为,学生只是读,眼睛看,坐着不动,面无表情,读得很熟,语言功能也就消失了。我们把教学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赋予它以灵气,让它变为学生想说的话,这样的活动会有效地缩短教材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所学的语言丰富多彩,具有生命力。
d)让文体“活”起来
进行文体转变也是活化教材的好办法,将对话改写为小短文或将短文改写成对话,进行表演,缩写、扩写、按故事情节编排顺序等,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单元section A 3a部分的短文,有时可让学生改成对话,即检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巩固强化前面重点句型,从而达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的。也可练习将对话转变为短文,通过改变体 载的练习,学生可将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通过改写成短文的形式串起来,从而起到记忆短文、复习巩固知识的作用。
(4)调整扩展的方法
调整扩展的方法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课程资源”?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这是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新教材中应该特别注意要搞清楚的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去一所学校听课,有一位英语教师为准备这节课,前一天晚上花了不少时间画各种学生用具的图片,为了教学pencilcase,pen.book,dictionary……当然,这位教师的精神是可佳的,但这种做法就不一定是可取的,从开发课程资源角度上说,能说明这些东西的形状的物品不仅仅局限于画在纸上的,因为在教室里、学生那里的实物比比皆是。把这些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大大提高其教学效果,而且还能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的教师,只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就能让他掌握的每一件东西变成课程资源。平时教学中我们外语教师应依据学生实际水平适当扩展相关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考虑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提高对教材本身的解读能力上下功夫,适当引入与教材关联、与生活贴近的课外语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特别强调一下课外阅读语料,以加强泛读训练。目前,对 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主要表现在:①中考试题对阅读要求的提高,从试卷不难看出,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是中考试题的一个主要趋势和特点 ②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节中对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即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分别达到4万词(三级)、10万词(四级)、15万词(五级)以上。尽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体现了“节奏快、容量大、复现率高、实践性强”的外语教学特点,是一套颇受欢迎的好教材,但从形势发展和改革开放对我们的要求来看,学生如果仅仅读透现行教材,而不扩大语言输入量,其结果是阅读速度慢、词汇量小,难以持续发展。课标既然给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提出了那么具体的要求与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就有必要让学生在这大块时间里有事可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一系列课外文章、书目。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材料,材料要包括不同的题材、文体,扩展学生视野,增强阅读能力。此外,图书市场上有许多高质量的英语分级系列读物,能够适合从初学者到中高级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如“书虫.牛津英汉对照”系列读物、“企鹅 文学经典系列”等等。教师可与学生共同阅读,定时定量,定期检查,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让学生积累语言、记下优秀词句、段落。厚积薄发,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们有理由相信,10 经过如此训练,中学生会渐渐喜欢上英语阅读,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为今后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备教法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Learning by doing”,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鉴于我们的教学实际,还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任务型教学”,我们只能在“任务”的设计上下功夫,还应兼顾我们实践过的“张思中教学法”(集中识词、语法超前集中教学),“五步”教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只想强调一下任务的设计,它的好坏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力水平。教师尽量灵活地设置多个不同的任务,让任务贯穿整个课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一气呵成,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理想效果。现结合课堂环节加以说明:
(1)、认知阶段——新语料的引入阶段(Demonstration)情景引入:联系实际、或通过实物、或与学生自由交谈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通过调动学生听(教师说)、看(动作)、想(理解)和说(模仿)等多种手段,效果会很好,即可吸引学生,又可让学生明白本课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明确目标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问题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的问题应是学生喜欢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性,无论对 学生的学习还是记忆都是有好处的。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的记忆最好的时候是大脑皮层最兴奋的时候,教师一开始就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跟你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例如Unit 6 就可以围绕Do you like …? Unit 10 可围绕Can you …?进行讨论.(2)、内化阶段——语言材料的讲解与操作阶段
教师引入新知、学生先仿说几例后,教师可以板书正确的语料,让学生既知其音意、又知其形。随后就进入大面积操练。既有机械性操练:学生参与的面要广、量要多,由全体到个体,操练的频率要高、节奏要快、形式多样化,从各个角度开展练习,尽可能多地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以达到强化、巩固的作用;同时又要有意义性操作:提升操练的层次(抢答、猜测….)可融入生活情景,让学生的训练有相应的语境烘托。例(U4 where’s my backpack?)一课中,让学生比较两幅相似的图片,找区别,让学生学会描述物品所在位置的不同。U11.可列表调查,四人一组,互相询问组内成员早晨的时间安排,一问一答,每人都提问一次,又都被问一次为止,把调查结果填在表格里,看看谁起得最早,谁早晨的时间抓得最紧。
(3)、激活阶段——能力拓展(即课堂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这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检验一节课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要合理而有效地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来说能力拓展的时间不应低于课时的1/3,即15分钟,至少10分钟,否则“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永远是一句口号。能力拓展要力求形式多样,有新颖感和吸引力,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七八年级学生而言,这一环节很重要,学生主要通过背诵、模仿学英语,时间一长,英语就会变成书本上的语言失去它作为语言的活力,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每堂课应安排能力拓展活动,让学生联系实际自编、表演,让学生感到英语不再停留在课本上,已经来到他们中间,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U12.My favourite subject、可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一周中的哪一天或不喜欢哪一天,并说明原因,请学生安排自己最喜欢的一天的课表及作息时间,并陈述理由。还可以做一分钟演讲,说明最喜欢学科的原因。
总之,这些活动的设计要尽量以教材为本,重视实践性与交际性的结合,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书本上转移到实际生活中来,使隐藏在课文背后的交际功能了然于学生面前,达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效益点
课堂是最能体现教师风采、发挥教师能力水平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此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珍惜课堂45分钟,向45分钟要质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素质。教师运用英语的能力应提高,语音、语调应尽可能的准确、流利,语言的内涵尽量丰富,教学语言要清晰、简洁,运用自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又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把握好各环节时间的分配。尽量做到教学环节流畅、连贯,一环紧扣一环,讲练时间的分配、重点难点内容的时间分配应均衡,教师一定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活动面要广、活动频率要高。例如我们英语教学,在新知引入后的巩固操练环节,学生通过两人或小组准备后,应快节奏、高频率、大面积的训练,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说英语的机会。
(四)Teamwork system 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大部分中学具有班型大、学生多的特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足够的“说”的机会,小组活动(group work或pair work)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活动形式要求学生2-4(6)人一 组,或每隔几周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重新组合,根据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按兴趣、性格内外向、能力,临时分组。各小组围绕教师所给的任务进行语言活动,或朗读、或操练,或发表个人见解,互问互答,或通过讨论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对组内角色的分配,应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人该承担的责任(轮流当组长),避免溜号现象的发生,让每位组员都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其他组员的成绩,这会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引入竞争机制,(朗读、一人挑战另一组的任何一人)。教师同时要加强对小组活动过程的监控,防止个别学生干脆用chinese交流,讨论无关内容……随时巡视检查,然后抽查,总之,通过小组学习,确实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可互相交流,互教互学。学生在一起合作融洽,他们学到的越多,学得也就越愉快。小组学习法被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是极有价值的。
(五)单词教学注意渗透学法指导
学生学英语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法的影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怎么思维,学生就怎么思维,有些教师教单词就是一个一个字母地拼读,学生也跟着一个一个字母地拼读,时间一长,学的单词多了,此种方法就难以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对英语学习也会失去信心。如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应常采用归类联想法。归类联想分为两 种:一种是范畴归类,father mother brother……一种是读音归类,take make……按读音记单词,特别是七年下和八年级,接触到动词过去式,此方法非常有效,如could,should,would,bought,brougght,fought,thought,但要注意caught,taught等,减轻了学生负担,强化了学生记忆。教词组也应该如此,教到want sb to do 让学生联想到tell…, ask…, order…教到stop doing,学生就会想到like doing.,finish doing…平时对学生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学到新知识时就会联想到旧知识中的相同类型,对旧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以后的学习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样,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教法的影响,学生将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正确的学习英语方法也就形成了。
(六)在学法指导中强调记忆观
记忆在外语学习中举足轻重。任何外语教学法,如果不重视记忆能力的培养,就不能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这些年来的教改课改一个接一个,但都忽视记忆,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和缺憾。人的记忆规律是青少年记忆力强,理解能力差;中老年记忆力减退,但理解能力增强。所以要抓住青少年时期这个记忆的黄金时代,博闻强记。倡导理解地记忆,也可以先记忆后理解,边记忆边理解。很多小时候 16 记下来的东西,到年纪大才理解得愈深刻。因此,学习外语,要允许“死记硬背”,先死后活,死去活来,也许是个规律。
三、作业布置是有效教学的支撑点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形式之一,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进程和方法的重要参考。作业设计要求实、求新。“求实”就是能实实在在的反应当堂课的重点习题;“求新”就是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从而让作业“新”起来。
现行新目标英语教材每单元分为SA和SB两部分,SectionA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SB重在运用。
设计Section A的作业时注意突出趣味性、新颖性 a)对话作业
可让学生组织小对话,用上SA学过的重点句型,强化和落实笔头训练,也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编故事,第二天上课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能很好地处理动口与动脑的关系,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b)看图写话
该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利用这一点,课上可让学生用所学句型看图说话,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证明:即便是差生也能说出几句简单的英语来。课下就可将这一活动落实到笔头。他们可以根据其他学生的课上操 练来拓展和补充自己的思维,这样,所写的内容会更丰富起来。
设计SectionB的作业时,要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a)实践性作业
如果作业能与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SB中的听力、短文正是这一点的体现,所以,在设计这一部分作业时要突出“活”,增加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的作业回归生活世界,真正发挥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作用。
例如,教学书信写作后,让学生给自己的朋友写信并且要求寄出去,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很高;学完广告的表达后,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广告用语,并让学生为自己写一份招聘和应聘的广告;在学习自我介绍后,让学生做出自我介绍的卡片并贴上照片,将卡片作为班级的档案保留。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易于接受,而且能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b)听力作业
《课标》对听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识别不同句式的语调;听懂连续的指令、问题,并做出适当反应;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教师讲述的故事……)应指导学生(有条件的)每天都进行10-20分钟的听力训练,让学生在家预听、复听,或录下自己的读音,课上检查,对比读音,选出最好的。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指导学生收看光盘(配有英语字幕的动画英语等)可以达到既欣赏了节目又学到了英语的效果。
C)习题作业。教师应选择几本练习册。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一人负责SectionA部分,一人负责SectionB部分,一人负责单元综合习题,从中挑选出复现率较高的重点习题,从而提高习题的质量,真正起到复习、巩固、查缺、补漏的目的。
最后,希望广大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在反思中前进,在主动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多总结一些方法、归纳一些策略、摸索一些规律。在教材的使用上,多一点发现与创造;在教法的选择上,多一份思考与探索,达到“抛弃”教材、“超越”教材的境界,从而创造出我们英语教学的“高质”与“高效”。
第三篇:课堂教学改革要接地气
课堂教学改革要接地气
新的一轮研修使我学到了不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经验,这些经验和模式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可重复性,我参与了从93年以来的多次课改,而每次课改都是排头兵,面对此次如潮版的大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说几点学习后的体会。
一、各种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再实践而总结的,对所研究学校是正确的、可行的。这就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他学校由于学生的差异、教师的差异、教学环境的差异,绝不可照搬照抄,要对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取长补短,加以改进,创建出符合自身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再实践,最后确定。
二、常言道,教无定法,一个学校有一个大的模式框架,是从一个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出发是必须的,但也不能千篇一律。比如,有些学校为了推进某一模式,领导不断视察,要求必须讲多长时间,必须学生讨论多长时间,否则就批评教师等等,是不对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面的教师的教学特色来设计的。大家都要按一种模式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认为应该以模式引领,通过学模、解模、建模的实践过程,到最后无模为节点。
三、翻转课堂与微视频
翻转课堂故名词义就是把课堂翻转过来,以前是先教后学,现在是先学后教。那么,先学怎么学?当然是自学,自学中出现问题怎么办?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教师在网络上提前发布新课程的学习目标、难点讲解微视频(这叫一帮)和学习检测,通过学生自学,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及时反馈功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然后再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叫二帮)。教师的作用就是解惑,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也避免教师一言堂,眉毛胡子一把抓,出现层次高的学生吃不饱,层次低的学生吃不了的现状,使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要珍惜师生在一起的时间,坚持到一起就是解决问题的理念。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有其前提条件,一是设备要到位,网络要流畅,资源要充足。没有实施的环境是不行的。二是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足,这是社会环境。我们多数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都统一上自习,教师要到场辅导和管理,这样就不好实行。有些学校为了推进这一模式,在上课十分钟间让学生看一下视频就行了,这是走形式,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习。三是教师水平要到位,即: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师微视频的制作能力。如果仅把上课讲的录成视频放到网上,这不仅浪费资源和空间,何如当场讲解呢?
第四篇: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
曲沟镇一中宋俊波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卷起了一股热潮,先是四步教学法,后是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我就谈一下在我的课堂上我是这样使用133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首先,我会提前告诉学生根据高效课堂预习下一节课的预习导学、合作研讨,把不会不理解写在预习本上,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提出来,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讨论之后不会的,我再讲解。
其次,我会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当堂检测,然后互改,错的比较多的题,先有做对的同学讲,我补充,直至全班同学都理解,最后根据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对成绩好的同学给予赞许,对不理想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谈心。
最后,我会利用高效课堂上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教学改革,我班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气氛上,还是在成绩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地成绩。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教研室
2014年11月25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抓住这有利时充分发挥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阶段工作回顾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研究制定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召开了实验年级教师座谈会,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实验教师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勇立潮头,争做课改先锋。
(二)、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
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究。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导学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三)、培训学习转变观念,确保课改良性行进
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贯彻领悟“导——学——研——练”主题课堂教学框架,“五步教学模式”,并进行理论学习测试,提高教师理论业务水平。
我校利用两周时间,组织教师每天下午进行一小时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导学案编写,小组建设等,并观看教学录像,力求“学其形、得其神、行其真”。大家积极行动,在班级内进行小组建设,改变传统课堂座位模式,学习借鉴经验。
我校还派出领导、教师外出学习,同时要求“走出去”的教师抓紧时间对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人、主体地位,着力打造“自主、探究、体验、发展”的高效课堂,引领教师迅速成为“课改”的施行者。
(四)、聚焦课堂参与活动,加强推进课改步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我校教师学课改展示汇报课。观摩后我校组织教师分三批开展同课异构课。要求教师人人上“公开课”,每位教师要对课改进行中发现的问题、困惑进行汇总积累,在教研时交流研讨。学校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开动脑筋,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校长、副校长、教研主任、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现场互动研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取长补短,寻找发现课改中的亮点。并针对如何分组,如何组织有效的组内交流,如何进行课堂展示,如何搞好当堂检测和学生评价等内容进行研课活动。临帖课后的公开课观摩研讨,针对前期教学进行研讨,对学教案写,小组学习,课堂展示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逐步解决。通过一系列的“课改”活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引领教师,促进专业化成长,加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外出学习的教师为全体教师做了汇报。做到以点带面,让教师有所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营造了一种“以生为本、提高课堂实效”的课改氛围,使教师们自觉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并加大了导学案的使用力度。各班创新小组建设与评价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改进。
二、课改带给我们的体验与收获(一)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
(二)学生学习方式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
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
(三)课堂的氛围活了。
课堂教学改革使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三、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
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的确,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参与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组讨论这一颇为盛行的学习活动形式,究竟发挥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说,小组讨论纯粹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在课堂上,仅有少数学生能围绕老师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其它学生则无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闹,说话(低年级表现较为突出),每每讨论一会儿后,老师便暗示停下来开始汇报,交流,结果可想而知。可以说,小组讨论是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期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其实,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仅是过程,而精彩才是结果。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作为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的问题后,从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最好,当学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有困难时,作为教师显得就那么不沉稳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继续等待,或催促,或换人,还有的甚至自问自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当然也就毫无精彩可言。
四、今后工作的规划与展望
(一)、继续加强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但从事课改的一线老师千万不能只顾跟着家长的言论走,仅仅关注孩子一般性的学习,而要确立对孩子终身负责的理念,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适应竞争作准备;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智力水平,更要帮助他们的形成强健的体魄。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教育,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今后能立足于社会、具备服务社会的本领打好基础。
(二)、大力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尊重,更需要尽最大可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同样要搬掉讲台,走进孩子,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激励学生的思考、发现和创新。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共同得到进步,逐步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场所,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成为引发师生共振的磁场。
(三)、科学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在课改中,教师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学实践者,学校要引导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教学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付出很多,学生却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的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更多的内容”。教师自己可以上“文山”进“题海”,决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只有把思考的时间、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四)、切切实实加强课改督导检查。
学校每学期要对课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选出一批课改的先进个人,为全校的课改树立典型。同时也要及时地发现掌握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课改提供决策的依据。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这是一条教育必由之路,我们惟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明确方向,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行走在愉悦的追寻中,成长在课改的诗篇里。总之,我们学校会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继续齐心协力扎实推进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