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张昌尔在教师节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张昌尔在教师节上的讲话的心得体会
胡国梅
在今年第27个教师节上,张昌尔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对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希望老师们能做忠于职守、终身学习、开拓创新、崇德扬善的模范。张昌尔的讲话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让老师们深受鼓舞。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育智慧的学者,人格修养的楷模。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教师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一、教师要有爱心,忠于职守。“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的爱心要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的爱无私而又伟大,她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学习的优差、品德的好劣、家庭的富穷而对其另眼相看,相反她会对学习差、家里穷的学生更细致无微的关怀,会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力争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二、教师要加强学习、开拓创新。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教师要以“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当今工作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给自己充电加油。做一名勇于创新的老师,要奋发进取。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教师要以自身行为示范,崇德扬善。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最神圣的事业----教书育人。而我们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言行示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处处都要以自身为榜样、行为示范,给学生树立起一个个好的榜样;一面鲜红的旗帜,用我们自己高尚的教师人格、为学生照亮前进的道路,让他们奔向成功的彼岸。
让我们时时刻刻牢记张昌尔同志对我们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以此为座右铭,时时鼓舞鞭策自己,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好教育工作,创造崭新的教育未来。
第二篇:张昌尔在省委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昌尔在省委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
这次省委工会工作会议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好。会上,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王炯同志亲临会议并致辞,5个地方和单位作了很好的大会发言,还有22个地方和单位作了书面交流。这次会议是2004年以来省委召开的又一次工会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努力形成推动湖北工运事业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学习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关键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罗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在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努力形成推动湖北工运事业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要进一步形成对加强工会工作重要性的思想共识。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工人阶级始终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始终是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始终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中流砥柱;深刻认识在我省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关键发展阶段,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和劳动热情,才能为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和谐湖北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刻认识工会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对工会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努力为推动湖北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注
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重视支持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这次会议上,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通过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重视支持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创在新形势下落实依靠方针、发挥工会作用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把保障职工权益、加强工会工作融入到委统揽全局、政府依法行政的决策部署和具体工作中去,努力形成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更好地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通过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把工会工作摆上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为工会工作把关定向,认真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重视加强工会领导班子配备,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培养和交流力度,不断提高各级工
会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解决职工权益保障和工会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在人、财、物上加大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重视保障职工权益、推进工会工作的立法和执法检查工作,努力为工会工作营造更加有利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拓宽工会代表职工参议政、民主监督的渠道,确保一线职工和产业工人在各级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中的比例。总之,要通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的工会工作运行格局,努力形成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社会合力。
二、深刻认识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会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为完成党在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工会组织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工作职责。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主动地把工会工作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中去思考和把握,深刻认识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工会组织肩负的历史责任,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要深刻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对中国工会 8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会实践创新的科学总结,是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中国工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把推进中国工会事业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求我们把坚持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结合起来,把突出履行维权基本职责与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结合起来,把团结凝聚职工与提高职工素质结合起来,切实做好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对此,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更加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将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二是要深刻认识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和湖北实际,确定了“两圈一带”的发展战略布局,作出了调整经济结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提出了
一
系列扩内需、促发展、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明确了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的任务要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工作职责。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团结职工、凝聚职工、引导职工的工作优势,切实把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作出的形势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
业促发展上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三是要准确把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对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全省非公企业职工达900万人,农民工总数达1000万人,非公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已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多变,因随意裁员、克扣工资、职业危害和企业改制等引发的职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不断增多,劳动争议矛盾呈上升趋势。面对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工会维权的主要领域已转变为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和改制企业,主要对象已转变为非公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和农民工,主要内容已转变为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对此,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充分认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转变维权思路、完善维权机制、创新维权方式、强化维权手段、提升维权能力,千方百计地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职工及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发挥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要把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加强矛盾排查、调处和疏导工作,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妥善处理职工队伍中出现的各种不稳定情况,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努力推动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工会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要求,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工会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在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中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以推动重点工程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节能减排为重点,不断深化以“创优质量、创高效益、创新技术、创低能耗”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不同类型企业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载体,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满足发展要求、充满时代气息,真正成为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展示职工创造才能、发挥职工创造力量的有效载体,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为目标,以培育学习型班组、创新型人才、专家型职工为重点,以完善目标规划、学习培训、考核检查、表彰激励机制为关键,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赋予创争活动新的时代内容,使创争活动在提高职工素质、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投身科学发展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努力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二是要努力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作做深、作实、做细。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不断提高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以维权工作的实效保
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职工投身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反映职工的意愿、呼声和诉求,积极参与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从宏观层面上推动解决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为核心的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集体合同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决定机制、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收入分配权益。要深入实施《湖北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进以职代会、厂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的运行效能,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调处劳动争议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进地方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及时将各种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叫响做实“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不断加大农民工维权工作力度,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农民工在返乡就业、工资拖欠、劳动安全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工会维权工作的社会化,努力形成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社会合力。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工作力度。
要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不断加大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工作力度,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成为推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为重点,以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大力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维权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四位一体”的帮扶维权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工会帮扶维权工作的领域,提升帮扶维权工作的效能。要以深入实施“湖北工会工友帮扶行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就业帮助、生活救助、医疗互助、金秋助学、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把群体受益与个体受助结合起来,把打造帮扶品牌与提高帮扶实效结合起来,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使职工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和社会公平的氛围,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省工会要坚持每年为职工群众办好几件有影响、有效果的实事,努力扩大工会帮扶工作的社会效应。当前,特别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职工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充分发挥工会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机构和再就业基地的作用,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扩大小额借款规模,进一步加大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力度,努力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寻找工作岗位、实现自主创业。
四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按照“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的要求,不断创新建会形式、强化建会手段,坚持不懈地做好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最广泛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作出新贡献。要进一步推进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社会化进程,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和凝聚力,努力提升基层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使基层工会在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中展现更大的作为。要结合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对工会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扎实、作风过硬、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更好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体现新作为、展现新风貌。同时,要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为载体,不断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解决好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和工会领导机关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特别是要围绕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工作水平,把健全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有效机制摆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引导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载体,努力创新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推动形成勤于思考、善于研究、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我省工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全省各级工会一定要把省委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推动新时期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第三篇:学习教师节张书记讲话心得体会
我与港区共成长
郭军洁
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通过学习航空港区张延明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感领导对教师们的关心和爱护,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我们教师的责任光荣而伟大;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身正就是要修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对于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师德的自我修养,并结合张书记讲话精神和这学期的工作实践,我的体 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爱学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在新教材的冲击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为此我们更应通过爱去尊重我们的学生。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质量观、人才观,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不因学生的一时好坏而下永久性的结论,我想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
二、爱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是不能担当起教师育人的重任的。热爱教育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钱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
——学习教师节张书记的讲话
此教师只有职业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把这份对工作的职业深化为事业心,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三、爱自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懂得去爱别人,还要懂得去爱自己。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首先,教师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果学生感到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肯定会从内心产生佩服感,从而增强了自己对知识的求知欲,来向老师看齐;反之逆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文体知识需求。为此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善于吸收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
第四篇:学习主席在教师节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心得
9月9日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在与师生座谈时,总书记做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讲话中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并明确指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指导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内涵深刻,寓意深远,为我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不辜负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永远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我将以习主席的讲话为指导,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充满责任的教师,培养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忠诚于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培养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要做一名拥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要大胆探究、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全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正如讲话中提到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2014年10月20日
第五篇:张昌尔同志在全省“三万”活动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张昌尔同志在全省“三万”活动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12日 根据记录整理)
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已圆满结束。刚才,省委、省政府表彰了省直及市(州)直先进工作组、先进县(市、区)、捐资企业及2011省直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队,3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他们的做法经验很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就全省新一轮“三万”活动的总结和进一步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三万”活动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
以“挖堰塘、强基础、惠民生”为主体的新一轮“三万”活动,历时4个月,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小水利改善大民生。小堰塘连着大民生。新一轮“三万”活动通过对堰塘的政治,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促进了村庄环境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省共开工堰塘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30.4万处,其中政治塘堰21万口,整修小型泵站8370处、小水池(小水窖)2.6万个、沟渠5.9万条。农民投入劳动力达480万人次,投入各种机械47.2万台套,完成土石方7.2亿立方米,实现了全省每个村民小组整治一口当家塘的目标。通过对塘堰的整治,新增蓄水量72亿立方米,改善642万多亩农田的灌溉条件。
(二)小水利汇成大合唱。全省各级各部门把“三万”活动作为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指导方针的有效载体,凝聚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全社会支持“三农”的大合唱。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投入资金达81.8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9.1亿元,工作组帮扶资金6.2亿元,企业和社会捐资18.8亿元,农民自筹资金17.3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3亿元。这次全省集中开展塘堰整治的规模之大、农民群众参与之多、社会各方面相应之广,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没有的。
(三)小水利推进大改革。各地借鉴土地承包和林权制度改革的做法,对塘堰等农村小型公益性设施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民建、民营、民管,探索和创新了很多管用的产权制度改革办法,较好的破解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谁来建、如何管的问题。有的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明确塘堰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了责任主体和管护方式;有的通过明确塘堰的用水权、养殖权、植林权、冠名权等,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塘堰整治。全省已整治的塘堰90%以上实现了“四个一”:每口塘堰建立一份工程档案、签订一份管护合同、落实一个管护主体、建立一套管护机制。这次塘堰管护机制改革,是农村继土地承包、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的发展活力。
(四)小水利增加大感情。各级工作组坚持真心实意地为农民解难事、办实事,使“三万”活动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广大工作队员饱含深情地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制定计划、落实项目,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肩并肩地挖塘泥,修塘堰,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增进了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过去的臭水塘、碟子堰,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增进了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过去的臭水塘、碟子堰、淤塞渠,变成了如今的便民塘、生态堰、丰收渠。农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用写诗歌、唱花鼓、送锦旗、寄感谢信等方式,表达对“三万”活动的感激之情。
实践证明,“三万”活动顺民心、合民意、利民生,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群众工作、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我省新一轮“三万”活动作出了重要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三万”活动经验弥足珍贵,值得认真总结 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三万”活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各地抢抓机遇、精细组织、扎实推进,确保整个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及早谋划,科学部署落实。第一轮“三万”活动结束后,鸿忠书记就开始酝酿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成果、深入推进“三万”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作为新一轮“三万”活动的主题。随后,省“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新一轮“三万”活动的总体方案。去年1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三万”活动电视电话动员会议,对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省、市、县、乡11万多名干部,组成1.5万个工作组,迅速小到全省2.6万多个村,开展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整治塘堰等工作。鸿忠书记、国生省长和省“四大家”其他领导同志分别到一线挖土挑泥,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各地把“三万”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塘堰。省直各部门积极行动,组织精兵强将,加大支持力度,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突破难点,广泛筹资筹劳。各地针对整治塘堰工程量大、需要资金多的实际情况,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共建的院长,创新思路,勇于实践,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探索建立了支持塘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开展筹资筹劳;另一方面采取政策引导、市场机制、真情感召等方式,吸引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热心乡亲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支持力量。省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捐资捐物达8116万元;省国资委组织国有企业捐资1092万元。夷陵区民营企业家张宗淮热心为家乡出钱出力兴修水利,四年捐资700万元,现场施工千余天,被群众誉为新时期的“治水愚公”。大悟县是一个“国贫县”,千方百计筹集塘堰整治资金1.5亿元,其中社会捐资达1亿元。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了塘堰整治任务的完成。
(三)严格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各地按照塘堰整治村民小组“全覆盖”和确保塘堰整治质量标准的要求,统一规划、科学施工、严格检查,真正把塘堰整治工程打造成为“放心工程”。各级各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技术指导专班,按照塘堰整治技术指南和考核验收标准,对塘堰整治进行现场指导,严把质量关。省纪委、省监察厅牵头成立3个督办检查组,省水利厅组建14个检查验收组,分三个阶段对各地“三万”活动和塘堰整治工程进行了检查督办和明察暗访,及时将查出的问题逐条分解,落实到有关地方和部门限期整改。活动结束前,按照“五确保、五到位”要求,各地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和资金兑付结硬仗,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全面完成。
(四)贴近“三农”,加强群众工作。各级各部门将群众工作贯穿于塘堰整治的全过程,广大工作队员吃住在基层,工作在一线,深入了解农业、农村的现状,广泛听取农民的困惑与期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民情日记和真知灼见的调研报告,在感情是贴近了“三农”,在思想上重视了“三农”,用实际行动支持“三农”发展。各级工作组坚持白天参与挖塘活动,晚上走访返乡农民工、农村能人以及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大力开展“四送”和各种各种慰问帮扶活动,为农民兴办实事。一些地方实行部门联“穷村”、联“弱”村、联“乱”村,将工作平台延伸到基层,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各地还在活动中建立了包括责任机制、办事机制。联动机制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群众工作机制。
(五)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三万”活动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形成了重农之识、重农之情。湖北日报、省广电总台、荆楚网等省内新闻媒体积极跟进,开辟专题、专栏或专版,对“三万”活动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我省“三万”活动给予了深度报道,引起了全国的高度关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积极组织文艺团体下基层开展文艺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广泛发动群众,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塘堰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省作协主动组织作家深入基层,采访“三万”活动的先进事例,创造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文学艺术作品。
新一轮“三万”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小水利建设等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深化了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群众工作、党建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获得了许多有益启示。一是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在第一轮“三万”活动中,农民群众集中反映了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一些突出问题,摆在第一位的是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省委、省政府将新一轮“三万”活动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整治以塘堰为重点的小农水设施,准确地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获得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二是推进“三农”工作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我们已进入“以公哺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用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热情,引导城市和社会各方面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汇聚农业农村,建立起城市资本、社会资源向“三农”优化配置的利益导向机制。这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显著特点和重要方法。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农民既是收益主体、建设主体,更是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群众,通过”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法引导他们投工投劳,形成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强大内在动力。四是转变机关作风关键在于让干部到基层锻炼。干部只有沉到基层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增加与群众的感情;有了感情,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要坚持组织机关、企业、学校的干部参与“三万”活动,了解民情,接受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些经验,是全省上下共同创造的,凝聚了各方面的心血和汗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丰富、完善“三万”活动的经验,更好地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三、“三万”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值得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
“三万”活动已成为我省群众工作、“三农”工作、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下一阶段,要在巩固、转化、运用成果上下功夫,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
(一)要在建立完善小型水利设施建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新一轮“三万”活动虽然对20万口农村塘堰进行了政治,但我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任务任然繁重、艰巨,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借鉴这次活动的做法,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调动农民和社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投入机制,使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塘堰等小型水利设施建得起、用得好、长受益。省委、省政府将在认真总结各地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二)要在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上下功夫。通过两轮“三万”活动,我们找到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并形成看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这一重大成果。抓好《决定》的贯彻落实,做好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创新群众工作的内容,多听民生、多解难题,紧紧围绕群众关系的重点难题来开展;必须创新群众工作载体,认真研究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三)要在持续开展“三万”活动上下功夫。“三万”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应当长期开展下去,一年一个主题,年年见成效。明年的“三万”活动要继续突出加强群众工作、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这个重点,以软投入为主、硬投入为辅,紧紧围绕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最期盼解决的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展开。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要加强调研,及早谋划,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同志们,“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切实做好“三万”活动的成果巩固、扩大和转化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根据省“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今天召开市州“三万”活动办公室主任和省直工作组片长单位联络员会议,主要是听取各市州和省直工作组各片前一阶段“三万”活动工作进展情况和下段工作安排的回报,部署下一阶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