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伟师德修养

时间:2019-05-13 06:4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容伟师德修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容伟师德修养》。

第一篇:容伟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心得

教师:容伟

以前说到师德,脑子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例子:深夜,羸弱多病的身影伏灯光下备课、批改,依然坚持教育教学一线„„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听到此,在我心里涌上深深敬意的瞬间,更有阵阵悲凉,通过几年的老师体验和两年的师德学习,我似乎找到了一些什么„„

第一、知识的专业化

随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我们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热情。教师的专业化,我的理解是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科学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为支撑的,不同于家庭、社会的随机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变化的;教师专业化的指向是多维度,与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活动都要走向专业化。例如:教育教学方法的专业化、班级管理的专业化、教学理念的专业化、教学知识的专业化„„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师德之根本,也是专业化水平的综合表现。所以,我觉得不断学习是走向专业化的必然。曾经有个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专业化需要合理适度的规范。香港狭小的道路交通却能井然有序、新加坡美丽整洁的花园城市等都是规范出来的。说实在的,以前我比较崇尚顺其自然的“无为之治”。通过学习我有了新的认识,合理适度的规范是一项软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通过规范,才能更好地有所“为”。再回顾我们新课程,语文中提得最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继承与创新”等,不正是这些执两端而用其中的中庸哲学,开辟了一个开放、扎实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新天地吗?刚柔并济,我想,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学习都是启示的。

第二、支持教育的境界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智慧的事业,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奉献的事业,也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创新的事业。但我越来越觉得教育是一种修炼的事业。修事业以炼人生,修人生以炼事业。在有的人看来,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成就名利的载体。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于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愤,有了名与利的多少之争„„。在有的人看来,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成了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自然也会去尊重、去珍爱、去完善这份职业。面对坎坷,走出围城来看一看,也不过是七彩人生中的渺小一笔而已。苦与乐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回首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十分庆幸始终保持着心灵上的那份淡薄和宁静,它让我快乐、充实地生活着、工作着。

最后,用周一贯先生的一句话与同仁们共勉:生命与事业同行,生命因为有了事业的追求而得到开发、光彩倍增;事业则因有了生命的投入而有了热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风暴与欢乐时时交替的敏感心灵。有生命与事业同行,这条路便会风雨无阻、光耀七彩。于是,美与和谐才得以展示生命与自然的全部骄傲。这是事业的彩虹,也是生命的乐章!

第三,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

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的精神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第四,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

诚然,从表象上看,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因而有的教师便加以区分对待,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冷漠有加。但我认为,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自信心,存在自卑感等等,因而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自客观的因素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等等。上述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思想上的束缚除了,他们必然会在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古人云:“仗义多为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我认为,对 “差生”我们更应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第五,“身教”重与“言传”,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他的教师,而且是他的知心挚友,感受到你对他友谊和信任。一言以蔽之,好的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动学生,使他们愿意以你为榜样,去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希望之路、未来之路、人生之路。

最后,教师应有“仁爱”之心,面对学生,应从心底去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让学生知道老师关心他、在乎他、注意他。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并从老师那里受到真正的良好的影响,懂得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这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

让我们把尊重和理解学生当成教育工作中的重点,把这种思想意识变为实际行动。从“多一句表扬,少一句批评”做起,从“讲究批评艺术”做起,从“不体罚学生”做起,从“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作起,从“低下头来与学生交谈”做起,让我们对学生真诚的说一声:“我爱你们”,让尊重和理解落到实处,让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再成为期待。

2011年6月

第二篇:师德修养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之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就是指教师根据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师德修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括教师内在品质方面的修养,如公正、爱生、以身作则、献身教育事业、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等等,也包括外部行为方面的修养,如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涵养,包括稳重、沉着、外表端庄、语言规范、衣着整洁大方等等。师德修养是内在品质修养和外部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

1.师德修养的基本的特点

(1)历史继承性。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师德和师德修养的民族,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蔡元培,历代圣哲先贤、教育家对师德内涵和修养都提出过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并终其一生践行自己的主张,成为世人楷模。倡导师德修养,首先就需要教师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2)鲜明时代性。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内容,烙印上深刻的时代印迹。例如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就是当今社会赋予师德的时代内涵。倡导师德修养,需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站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2.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有关师德修养的内容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孔子说:“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地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教育学生要孜孜不倦,把全部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孔子又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自身不仅好学乐学,而且终生如此。后代学者、教师,大多好学不倦。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四十年几乎没有间断,表现出对学生的厚爱、对教育的执著。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极大的责任心和热情。教师对待学生,就应该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帮助其成人、成才。

以身作则,反躬自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者,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最好的资源。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在教育上,教育学生既有言教,也有身教。言教在于说理,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于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法,这体现了儒家的一贯主张。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凡事反求诸己,严于律己,时时反思,成为古代先贤修身养性的自觉行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深得老师的影响,他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提倡反思性教学,不就是反躬自省在当代的延伸吗?

教学相长,相互尊重。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指出教学中要相互观摩、切磋,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韩愈则明确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在以人为本,倡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看来,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学习与进修,都要做到相互尊重与体谅,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境界。

立志乐道,甘于奉献。传统师德强调积极人世,以“出世” 的精神,干一番“人世”的大事业,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在老百姓心目中,教师是与天、地、君、亲并举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以,教师一般都具有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进退、热爱本职工作、专注投入的高尚品格。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董仲舒则主张教师“治我”要严, 待人要宽,“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论语·仁义法》)。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传统师德之美,而且说明教师只有成为“人之模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乐教善教,讲究教法。荀子提出为师的四个条件,实际就是教学道德。他说“师数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着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 致士》)只有具备了上述四方面条件者方可为师。也就是说为师者不仅要乐教,还要善教,即强调实施教育要有科学合理的施教途径和方法。传统师德对教学之德的要求,具体说可分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方面。这些都是当今师德建设有益的不可多得的借鉴。有教无类,教书育人。孔子极力倡导“有教无类”,主张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他的学生中,有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域的学生。从教育史上来说,“有教无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教育公正”等一系列师德品质。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三条, 归根结底还是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对为师者的必然要求。教书育人,就是通过教书, 既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由教师的社会责任决定的。

大教无痕,相反相成。-老子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说,真正的道理是不必大声传导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言外之意就是,大爱无痕,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事。教师应该深明管理的艺术,这样才能达到大教无痕,正如老子所说:“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都是老师教化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就是说,道自身包含着相反相成、终极复始的运动规律。教师应该明了这样的道理,把学生皆看作可变化之人,可塑造之人。依老子的这种观点来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逻辑上来讲就十分成立,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憧憬、期待和追求。

躬行自明,身体力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一生的教育生涯说明,为师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才能立教于天下。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也指出:“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他要求教师不仅要当教师,教学问,而且要当人师,教学生怎样做人。

3.提升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提高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正确的途径与方法。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1)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根本观点,也是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

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2)提升师德修养的方法

学习道德榜样。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加以大力宣传,用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引领广大教师,可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弘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起到感染和激励的作用。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岗敬业,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要经常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课堂教学表现、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思,经常倾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从而及时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使其以教师为榜样,愉快地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学会“慎独”。“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慎独要求教师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慎独”。能够很好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锻炼教师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之师德规范

师德规范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

1.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努力提教师 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要环节。要求教师热爱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实现我市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力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做到立场坚定、业务精良、善于育人。这就必须发扬奉献精神,培养起爱党、爱国、爱教、爱校、爱生的职业感情,形成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教师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师行业风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2)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处世准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才能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示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基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我们要从确保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人民教师首先以自己的道德风范直接影响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扩散,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教师在社会上的道德风貌,也会对人们的道德评判和行为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以德治国的现实需要。

2.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几点希望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为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颁发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重新修订并颁发的。《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但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推荐链接:个人发展观心得体会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尺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政治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中国教育文摘 www.eduzhai.net

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政治教师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政治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政治教师完善自我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更好地培?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通过此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来宾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心得简单谈谈。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我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来宾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加入到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 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推进全中华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总书记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青年人网站整理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

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这就必须考察这一行业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满足程度。从物质收入角度看,在我国,目前这一职业尚不尽人意,工资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收入之间。当然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清贫”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当的另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师风师德就是一本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只有坚定自己从教的信念,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当前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跳槽等现象,使很多人不敢说:“我喜欢教书。”而我却理直气壮的说:“教书真好!”或许我的个性很适合教书,但我更觉得我的理想就是教书。理由有三:首先经济上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稳。目前我的收入能解决温饱,我知足常乐。其次精神上,我觉得追求所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名利场上多险恶,而在学校工作能找到精神上的平和、纯正。再次,从教多年,挂念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常以不同的方式对我表示关心。所以放眼将来,众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幸福。坚信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给教育创造一片蓝天。坚信现在比过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谭世明,陈善知

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为保护近万名学生的生命安全,临 危不惧,舍生忘死,创造了学生无一人丢失,无一人伤亡的奇迹,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 迹。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无私奉献的表现之一。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无私的爱。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同时,爱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的爱的方式。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现在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第三篇: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学会照亮别人,也要学会如何让自己永远灿烂,具备良好师

德修养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而良好的师德修养对教师自身教学水

平、创造能力等业务素质的提高更是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将鼓励教师不断

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

中的体会,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自身修养,则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从选择这一行业的那天起,就意味着这一生必定是奉献多于索取,许多

付出都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都是不为人知的。但是,当我们的学

生学业有成,思想进步时,当我们的劳动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时,我们所付出的一

切都显得那么值得。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少说废话、空话、假话,多做好事、实事、真事,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只有这

样,才会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就是把“太阳底下最光

辉的事业”做到最好。

教师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等,看似简单的工作程序不

断循环,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凡,而外面的世界却很精彩。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会感到心理

不平衡,就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工作就会有疏漏,而有的疏漏可能是我们用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一个教师只有对其工作倾注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钻研、精益

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精神享受。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

他肩负了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又永远是幕后英雄,试想哪行哪业的人不需要教师的启蒙、引

导和教育,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经过教师心血的浇灌而培养成才的,教师

就是通过自己平凡的劳动成就他人梦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忠诚于这份事业是无怨无

悔的。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通过对学生的爱来体现的。同时,教师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

有工作的内动力,才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上好每节课,带好每个班,教好每个学生,联系好每个家长,组织好每次活动,这些都是师爱之具体表现。

学习是教师成长不竭的动力,教师要靠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提炼、训练、多发现、多总

结,才能成为一个积累个人化知识的教师,才会成为一个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教师的劳动是

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知识和所教

学科的全部内容。其次,作为教师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待于进一

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师只有在他能不断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才

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为学生服务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把阳光

洒向所有的学生,才能谱写新一代健康、活泼、和谐的人生。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对教师这

一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感受到其中独特的收获,不断给自己树新的目标,让自己

活在追求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最终就一定能够达到爱岗敬业、不怕艰

辛、开拓进取的高尚境界。

第四篇:加强师德修养

浅谈现代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鲁荣华 677300)

【摘要】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现代教师要以师德的教育作用、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发展及社会现实等方面的需要为切入点加强师德修养。

【关键词】现代教师;师德;必要性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实践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理想信念、职业需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领导、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教师是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塑造者,是年轻一代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能力的培育者。重视教育就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师德的建设和研究。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风。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师德,就不能担负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不辜负人民的信赖,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所以,加强现代教师的师德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师德的教育作用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一)师德具有直接的教育示范作用

师德对学生道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使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二是教师的道德行为,通过与学生的朝夕相处直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见,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和“行”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窥视之下,学生喜欢评论老师,对教师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等作出评价。所以,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中,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寻找自己在师德修养上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进。

(二)师德对教师的自我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目标的教师,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师德修养的人民教师。我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领略。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职业情感的教师,才能感受到。这种道德情感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平凡和艰苦中感到幸福和自豪,树立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

(三)师德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生有两亿多人,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直接受教育人口达三、四亿之众,约占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同时还通过这些学生联系着每一个家庭和各个行业,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十年、二十年后,他们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能否教育好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全国一千多万大、中、小学教师。可见,加强师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部门要重视师德建设,教师更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这样才无愧于教师的崇高地位及党和人民的关心和信托。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要求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角色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造性和示范性,就其本质而言是完善和优化人的素质的劳动,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是培养和塑造人的工作。这种面对人的劳动,决定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以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各个社会、各个阶级总是对教师的道德水准要求很高。历史证明,历代教师的道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水准上,对社会道德的传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大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任何教科书和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

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影响上,师德要比其他道德影响更深远、更广泛,它能深刻作用于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品质,能广泛作用于学生,并通过学生作用于

家庭辐射到整个社会;不仅对学生学习期间有影响,还能延续扩展到学生的一生。

三、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队伍中尚存的问题决定了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当前师德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作不安心、敷衍了事,不尊重学生、侮辱体罚学生,固步自封、自甘落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不善于团结合作、谋取私利,言行不文明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势必影响教师的形象和声誉,影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大约有一千多万各级各类教师,他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要正确完成育人任务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发展不完全一样,加之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师德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师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更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师德修养,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只有教师修养加强了,素质提高了,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推动我国教育的进程。

四、教师的任务及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缺乏的品质就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必须用科学的知识、技能武装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必须以身作责,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表率,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教师的任务不仅在教书,更重在育人,在加强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把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作为重要素质加以培养。

实践证明,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必然要有很大的变革与发展,从而对我们教师师德修养提出新的要求,即竖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和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这是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也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

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一)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师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良好的师德,对于引导、启发、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有着不

可估量的作用。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他的话十分明确的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而教师的社会作用越大,则历史责任越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二)师德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养者,在培养和传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还要传授社会生活经验,塑造青年一代的思想品德,影响他们的理想兴趣、情感意志等,教师要教育他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修养。从加强以革命理想、道德和纪律为中心的思想建设来说,师德修养本身就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需要的。

(三)加强师德修养是新形势对教师的要求

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国内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国际上面临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新的挑战,教育内部也存在着改变落后状态和更新观念的艰巨任务。这些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当务之急是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修养。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怎样加深对师德的认识和理解并加以贯彻,是为师者不得不深入考虑的问题。

总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它决定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伟任,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为育新人先做新人,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决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赵立伯.教师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0。

【2】叶小媚.中国师德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02。

【3】高长梅、欧阳慧.教师素质培养手册(下).[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09。

第五篇: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和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下载容伟师德修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容伟师德修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德修养文章

    读《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教师的使命,就是挖掘人的潜力,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师德修养培育的教师道德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

    师德修养小结

    师德修养小结 浦东新区新城小学陈海英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

    新时期师德修养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最近我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一书,深有体会,全书共有7章,第1-2章介绍了师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第3-6章详细讲了教师的四个方面的道德修养,第7章叫......

    师德修养计划

    师德修养计划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师德素质,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特制定自己的个人师德修养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调节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各种关......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任教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师生的尊敬和爱戴。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工作作风扎实严谨,善于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调节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各种关......

    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师德修养;(二)全面准确地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新《规范》基本内容有六条,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对;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