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4
校长届 满 工作述职报告
1998年5月我出任新建校佛山市冼可澄纪念学校校长,至今已四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冼可澄纪念学校与时俱进,有了看得见的发展和绩效。学校渐渐为社会、家长所认同和称许,为学生所喜爱,名声与日俱增,而我,扪心自问,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
从走进冼可澄纪念学校的那天起,我就以“为教育无私奉献,为纪小建功立业”来号召全体教师和激励自己。四年来,我遵照这样一条办学理念:善待教师,善待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创造宽松的支持性环境,帮助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成功。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任期目标,我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是一个人前进动力之源。
(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是我一贯的宗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决策水平。这些年来,我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学校的工作实践。21世纪是个“学习化”、“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便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了。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校长的我,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读书、做笔记、写体会。就不会落伍于21世纪的这个时代。
几年来,我读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一些院士、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写的《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顾名远写的《国际教育新理念》、华师大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华师大教授郭思乐写的《教育走向生本》和《特级教师探索的脚步》等最新论著,制定了新建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思路、目标、对策。做了近50篇(份)的文稿、笔记,约10多万字。得益不浅,使自己在思考问题和决策时能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促使学校的管理能遵循新的教育理念。我写的 6 篇文章获得市、省、全国得奖励,并发表在全国和省级刊物。
此外,我十分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研究、讨论,如结合教师思想实际办“实话实说”论坛,进行辩论。教师有19 篇文章获奖并发表在示、省、全国级刊物。
(二)、努力进取、革新,激起学校的活力和希望。领导和管理一所学校,是校长的一项崇高和艰巨的事业。当一任校长,就应该在任期内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创新,积极进取,使学校年年有变化,让师生感到学校在发展,让社会看到学校有生气。我觉得,校长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一种事业的追求。因此我时时总结昨天,把握今天、面向明天。精心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使学校在改革中不断创新、进取。四年来,学校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学校的计划、方案我都亲自制定,从学校的计划、方案、总结便可清晰地看到学校走过的不断创新、进取的历程。
二、围绕目标,遵循规律,积极稳妥、为创建优质学校而悉心耕耘。
(一)、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世纪,教育领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一所新学校,在每年只有一个级一个级地增加的发展的情况下,学校该如何有序地管和理?真的挺考验人,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高起点、严要求”确立了“坚持以德立校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紧紧围绕德育实效性这一重点,以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做事、生存为出发点,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行为规范训练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导向”的工作思路,以期实现“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能力强。”的培养目标。
四年来,学校根据这样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了教育、教学、管理常规、方案等各项各类规章制度共十六项。
(二)、健全了领导班子。在教局、学区重视下,充实了领导班子力量,按照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增强班子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在师生和家长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我提出了“努力学习、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目标一致、团结务实、乐于奉献、高效实干”的班子建设目标。每个班子成员在实践中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治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习专业理论,转变教育思想,做好素质教育这篇大文章,努力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在办校的进程中,发掘、培养校级后备干部,为他们提供舞台,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成长。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耐心引导、教育班子成员要做一个“有高的政治觉悟,有优良的品格,有新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专业水准,有驾驭大局的能力”的领导。
(三)、德育为首,营造育人环境,寻求实效的德育。
我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进展。
1、加强德育领导。
学校充实了领导班子成员后,德育队伍的力量有所加强,由毛旭虹副校长和刘玉芳副主任共同负责德育工作,形成了党、政、工、团、少先队、共建单位、家长委员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有力保证。几年来,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了文明班评比标准和实施细则;完善了体卫管理制度;修订了教师请假制度;修订和完善了教师值日制度; 完善和明确了各部门责任人的职责;修订了教师工作评估方案等等,使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行。
3、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操作者,我们要求班主任以全面的人格标准影响、指导、要求、塑造学生。坚持班主任月汇报制度,以便了解班主任工作情况:做了哪些有成效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班主任开展工作。学校还推行新老班主任结对帮带制度,以老带新,使年轻的班主任少走弯路,迅速成长。2002学年,学校组织召开了《我能行》中队主题会以及《尊师爱生》主题班会,进行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工作艺术探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助中提高。这一活动的开展还丰富了班会课的形式和内容。为了对班主任进行科学评价和量化管理,我们制定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评估方案》、《文明班评比标准》等一系列量化评定方案。期末进行了全校班主任工作交流,评选了优秀班主任,袁惠霞、梁帼暖、蔡健茹、张彤、欧志平、任利华6位老师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
主任。梁帼暖、蔡建茹、卢明、被评为市直优秀班主任。
为了更科学、全面地评价老师的德育工作情况,学校重新修订了教师工作评估方案,其方案的德育部分包括了制度执行情况、出勤率、参加政治学习、师德表现、值日、后进生转化、班主任工作、德育渗透等11个项目,对具体的评分标准作了详细的说明,可操作性较强,并把考核结果同奖励挂钩。为了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还特设了“贡献奖”,对师德高尚、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
4、寓德育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在校园环境中育人
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听”和“看”两类。“听”类是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定时广播好人好事、时事摘要、学校小记者采写的报道等。“看”类有宣传栏、板报等,内容有时事、卫生保健、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艺术教育、语文、数学等。为了保证宣传、板报等栏目定期更换新的内容,我们在学期初进行了分工,落实到人,除时事机动出版外,其他栏目要求每月一期。校园浓郁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处处受到教育,时时受到熏陶。
5、抓养成教育,创文明校园
日常行为规范是德育工作中的薄落环节,我们把德育重点放在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此我们开展了争创文明班的活动,修订了文明班评比标准,制定了评比细则,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卫生、早操纪律、眼操纪律、课间纪律、午餐纪律、午休纪律、听广播、规程队等。为了使这项活动取得成效,我们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进行宣讲。建立了监督检查和评比制度,专门召开了值日老师和值日生会议,定好岗位,明确职责,讲清要求。值日行政领导检查岗位落实情况。值日队长及时收集评分表当日公布,次日利用小广播公布违纪生名单。每周颁发文明班流动红旗,每月颁发标兵文明班流动红旗。期末被评为标兵文明班的班级及班主任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一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注意发现学生的平时的不良表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加以制止,比如,本学期我们发现一个学生,与社会不良青少年玩耍;还有一部分同学为了能买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偷偷在“士多”店赊帐等现象,针对这一不良现象,我认真做了深入的调查后,在教师会议上分析了这些现象的严重性,引起老师们的注意,还做出了《关于加强学生管理的几点意见》的规定。由于我们发现得及时,采取的措施有力,这些不良现象很快被制止了。
每学期都评选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体育积极分子、劳动积极分子、文娱积极分子、优秀班队干、优秀值日生、文明标兵生、读书积极分子、进步生。
6、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在活动中育人
开展丰富多采的、自主性的活动,在快乐的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这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了“我能行”系列活动。比如我们召开了“我能行”中队主题会,举办了“我能行”征文比赛和“我能行”演讲比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信、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磨练了学生的意志。
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了佛山市少工委举办的“新世纪我能行”成果展示活动,全市有五所小学参展,我校是其中之一。我校参展的成果“我能行,我是小导游”受到好评。
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师资、设备等情况,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班、美术班、电脑班、手工班、数学兴趣班、写作班、足球队、游泳队、田径队等兴趣小组,要求学生
全员参与,做到定时间(周三下午第三节开始)、定地点、定辅导老师。另外我们还于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开展了兴趣特长班,如陶艺班、武术班、数棋班、围棋班、中国象棋班、国际象棋班等,外聘老师上课,这些兴趣班在培养学生特长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互助、拼搏向上的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了学生的心灵。
如我们举行“我能行”演讲比赛、“我能行”征文比赛、数学竞赛、书法比赛、美术比赛、趣味体育比赛。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才干,一批有特长的学生正在成长。
谭秋业同学参加“我心中的歌”集邮征文比赛获佛山赛区一等奖。
吴苑君、谢文杰、潘远艳、谢欣仪四位同学参加《中国教育报》等四家单位举办的“抒写世纪光辉”征文比赛通过初评,其习作入选《抒写纪光辉》丛书。
吴苑君的作文《快乐的一天》登载《课外活动》(全国性刊物)
四(2)覃伟佳吴佳穗赖东杰四(1)黄嘉莹二(1)罗嘉顺二
(3)梁嘉贺梁嘉伟二(4)陈曦江翰等9位同学参加“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我们美好学习乐园”美术比赛》活动中获奖,王焕之、麦伟祺、叶华成撒位同学参加中国教育部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小学生绘画书。黄嘉莹等九位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我们美好学习乐园”美术比赛,获优秀奖。
2002年3月佛山市与日本伊丹市联合举行友好城市中小学生美术书画展,我校友四位学生的作品入选展出。
罗昊等二人参加佛山市第三届广东“全球通”家庭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开办几年来,学校以体艺节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我校组织游泳选手参加了石湾区、市直城区中小学校游泳比赛,涌现了一批游泳小将;去年 11月我校首次参加城区运动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8人次12个项目的比赛进入前8名,团体总分名列城区乙组第三名。
几年来,校内外,有700多人次获各种奖励。
7、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为此,我们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拓宽德育的时空范围,优化育人环境。2001——2002学年度,一学期我们就召开了四次家长会议,每年新学期都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议,就如何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家长需要做哪些工作等问题同家长进行了探讨;就子女教育的问题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同家长们进行了探讨,还向家长派发了三份学习资料。
每学期结束前,我们都邀请了公检法人员来校上安全、法制教育课,教育学生时时不忘安全,增强法制观念。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要求和学生认识规律、心理特点,使德育工作适应新世纪,积极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切实抓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时事政治,遵纪守法,社会公德,行为规范,艰苦奋斗,理想前途,生存和竞争能力,健康心理教育等
十个方面的工作,并把这些教育融汇于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好“德育内容、德育队伍、德育渠道、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方面的科学化问题。初步构建系列育人模式,改变“德育形式不落实,德育基地不明确,德育活动无特征,德育评价反馈无创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到位的现象。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发挥法制教育副校长的和共建单位作用,以少先队为阵地强化学校“三风建设,让《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内化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开办以来,没有违法犯罪。学校“三风”良好。
(四)锤练一支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让每位教师都走向成功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办学的质量,关系着学校的前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锻打磨练一支综合素质高、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教师队伍,是时代的需要。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的师德有多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有多高。所以,我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几个方面。
1、以德育师
近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思想建设做到“三个不放松”。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放松。
学校以党支部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求党员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面前,不落伍,把“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每个党员要做到“一个党员一面红旗”,“虽然不是科、组长,但要积极支持科、组长的工作,帮助科、组长共同搞好本科、组的工作”、“虽然不是业务尖子但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用坚定的信念和振奋的精神带动周围的同志。”党员教师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中流砥柱、骨干、中坚。十位党员都承担着学校的领导、中层干部(科、级组长)的职责。面对新教师多这一实际,强化师德规范,就要努力落实“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质立校,校以人为本,师以德为本。生以学为本。”让学校无处不体现教育者的追求和拼搏、良心和才智。良好的师德是办学的根本。
进行师德教育不放松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是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教师提倡“五种精神”——敬业精神、钻研精神、创造精神、協作精神、奉献精神。确立“六种形象”——严格要求的形象;教风严谨的形象;知识渊博的形象;热情可亲的形象;富有机智的形象;全面育人的形象。为了让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组织了“爱在教坛、爱在校园、爱在班级”的系列活动。在家长中、在社会上 大了影响。强化教师日常工作“一为、二想、三爱、四不做” 的具体要求:一切为了学生;多为学校着想,多为家长着想;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勤教;有损学校声誉的事不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事不做,有违教育规律的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不做。“十个一”——干好每一天的工作,当好每一次值日,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辅导好每一个后进生,说好每一句话,教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次家访,组织好每一次活动。近年来,工作头绪繁多,每时每日总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们默默地干,每天早出晚归,病了,吃点药,挺住上课,什么空闲时间都用上,不是备课、批改,就是进修学习,周六日的休息全都托付给了工作、事业。
进行“学校精神”教育不放松。
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我校制定了“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满足”为学校精神。近年来,我围绕这十六个字做文章,一所新学`校,教师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层次的学校。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在不易,首先要提高全体教师对21世纪的学校形象应是怎样的认识,加强理论学习,这样,考虑问题能站在学校办学目标这一个高度上整体上,学校党支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党员带头实践,发挥先模作用。全体教师的工作作风有较大的转变,时间观念加强了,读书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深感素质教育的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不学习不行。同时进一步认清21世纪已变革的大势,认清新学校的目标、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牢记自己的责任,保持健康的心态,抛弆不良的情绪和一切偏见,净化思想,以新的姿态跨进新世纪。在实践中,老师们逐步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语);教书是一种教育活动每一个课堂都是教育研究的实验室,每一人都是一本生活史,让我们开挖自己的生活,教育的生活吧!“我们做教师的,不仅自己要懂得生活,还要让下一代懂得生活,生活得更好,这是我们的自尊,也是我们的自爱。”的意识渐渐增强。
2、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办好一所学校由诸多因素所决定,其中主要因素是教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学校要办好,要形成特色,归根结底要靠一大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爱生勤教,师德高尚且具有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起作用。没有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先进的教学设施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所以,要搞好学校的管理,首先要做好教师的管理,教师队伍的管理,最基本的问题是用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来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活力。我认为,学校管理是对育人过程实施管理,学校中进行的是智力生产,教师劳动是一种个体化的精神生产劳动,教师的每一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其个性特色。而且“产品”的周期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相当复杂,因此,在教师的管理上,我注重管理对象是人这一特点,从新建校新教师多这一实际出发,着力“以情感人”“制度约束”“经济激励”从“提高、引导;关心,爱护;大胆使用”上下功夫,多一点软管理,多一些人情味。以爱才之心,用人之长,展人之能来充实学校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做法如下:
创造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教师的工作个体性强,工作环境中的良好人际关系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能使教师身心愉快、乐教不疲。我利用节日(每期一到两次)组织一些联欢娱乐活动,与教师打成一片,广开言路,让人说话。重视与教师心理沟通,情感交流,通情达理。对于工作、生活有困难的教师多谈心,给予帮助,对于工作上有失误、差错的教师及时了解、帮助并予以谅解。平时,教师或直系亲人生病住院,我都组织党政工团队的领导探访,至今,三十三个教师,我自己已三十次上门家访了21位教师。探访直系亲属生病的三人。
搞好民主管理机制的建设。学校民主管理形式,就是积极动员教师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共商学校的大事,尤其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的事,如期末福利分配,全部公开让教师了解、明白。加强教师当家作主的责任感的教育。重视发挥学校工、团、队组织的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通力合作,共同演好学校“一台戏”。设立“校长信箱”,定期召开教师各种座谈会,协商对话,畅通民主渠道。
营造良好风气,优化群体环境。帮助教师树立:“人以校誉,校以人显,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倡导“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满足。”学校精神,激励教师为共同事业努力奋斗的工作热情。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让教师博采众长充实自己。
注重建立良好的“尊师爱生” 关系。注重“家校合作”、“家长、教师密切配合”。通过开展“爱在班级、爱在教坛、爱在校园”活动、家长开放日、家校联欢会、各类型的家长座谈会等等形式,师生间充满了友爱的心理环境,使教师产生责任感、满足感、成就感。家校间更加沟通、支持、理解.注重激励,满足教师多层次的需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重视思想、榜样、激励,还重视物质、情感激励。一方面,积极宣传学校的办学成绩和教书育人的好人好事,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还多方面为教师提供机会满足他们的建功立业或进修提高的愿望,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环境宽松而不散、宽松而不乱。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立足于既“严”,也有“格”。要求教师自觉执行,自觉服从。学校建立了《教师考勤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完善的制度。
几年来,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市教局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学习。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进修热情高涨。学校提出,学历未达大专以上的教师,三、五年内实现学历大专以上,近三年来,100%的教师已进修学历教育,刘玉芳等四位教师在职进修获得本科学历,蔡健茹等三位老师在职进修获得专科学历,教师大专学历人数占教师总人数近80%,教师本科学历人数占教师总人数20%,培养了五个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舒妍老师被市教局列为省的音乐骨干教师来培养,陈帼雄,李靖是市直教学骨干教师。梁帼暖老师被选为学区的团总支书记。目前,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师德水平、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水平较高,紧跟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学校提出的,“能教好一门课,当好班主任,会搞教科研,教学有特色”的一专多能的教师的目标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近年来,我校老师撰写的文章,有19篇发表在市、省、乃至全国的刊物上,有的甚至获了奖。有九位老师参加学区、市直、市举行的全国性尝试教理论课堂观摩课、优秀课评比、说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论文、征文评比,分别获得奖励;有八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市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市场调研期末
考试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到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政治,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调查及其应用已成为必需。市场调查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好邮寄调查的对象,一般可以利用各种通讯录、名册等来选择邮寄对象。电脑的应用使信息拥有量大增,一般企业可以在积累的大量的客户资料中,抽选并打印地址和信封寄出。邮寄调查范围大、成本低,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同时在被访问者不愿面谈及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影响或曲解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邮寄调查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方式与措施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
文献综述............................................................................................3 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4 2.1邮寄调查的优点.....................................................................................4 2.2 邮寄调查的局限性................................................................................4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5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5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5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6 结论..................................................................................................................7 参考文献:.......................................................................................................7
邮寄调查在营销调研中的应用
前言
邮寄调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它不需要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和培训,整个调查可以由一家机构完成,难以接近被访者的调查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因此,看起来邮寄调查是一种高效、方便和廉价的调查方法。但是,邮寄调查具有突出的弱点,因为调查现场无访问员指导,辅助被访问者回答问题,因此限制了所获信息的类型及该技术的普遍推广。此外,邮寄调查还存在拒访率高和系统误差大的缺陷,因此在现在调查中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同时,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统计与决策》 PKU CSSCI-2005年9期-魏红刚
邮寄调查是通过邮件或类似方式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的方法,也称邮寄问卷调查.调查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定收集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市场研究》-2005年3期-王文利,Wenli Wang 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将问卷寄给事先选择好的调查对象.一个典型的邮寄调查包裹,由如下几部分组成:邮出信封、封面信、问卷、回邮信封以及可能附上的小礼品或其他谢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之后用回邮信封寄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2008年1期-翟本瑞,ZHAI Ben-rui 3
电子邮寄问卷成本低、方便、迅速,成为调查研究的有力工具.虽然其回复率与拒答题项与传统问卷差异不大,但在涵盖误差、抽样误差、测量误差、非回应误差等项上仍应进一步检视,才不致造成推论时的偏误.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以检视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问卷长短、亲密用语、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等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受访者的亲疏程度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2.1邮寄调查的优点(1)扩大调查范围。
邮寄访问可以不受调查对象所在地域的限制,只要是通邮地区都可以被选为调查对象。特别是在需要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抽取样本进行相关民意测验的项目中,那些地区无线通信方式相对落后,电话访问难度很大,入户访问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时邮寄访问能较好的达到调查的要求。(2)增加样本量。
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减少了访问员的劳务费,免除了对访问员的管理。
邮寄访问除了正常的问卷邮寄费用以外,调查实施过程一般不需要支付访问员的劳务费,受访者礼品费也不需要太高,有的调查中甚至不需要准备受访者的礼品费,而且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实地调查人员,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因此邮寄访问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收集数据信息。
(4)被访者能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可以避免面访调查中可能受到的访问员的倾向性意见的影响,方便调查对象从容地考虑,从而提供更为周全的答案。这与电话访问明显不同,电话访问的问题力求简明扼要,受访者不需要太多思考即可做出回答,因此收集信息的深度就会受到限制,而邮寄访问恰好弥补了电话访问这一缺陷。
(5)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填答问卷。(6)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2.2邮寄调查的局限性
(1)问卷回收率较低。
受访者收到调查邮包后,完全基于受访者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回答问卷,因此他们可能并不在意问卷上研究人员对他配合调查的致谢;也可能不在乎调查后可能得到的礼品;还有些人由于距离邮局较远不方便将已经完成的问卷填好寄出;另外,当抽样出现问题又无法改变时,比如抽中的收件人不在,邮件可能被退回。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受访者放弃被调查的概率就会较高。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
(2)信息反馈周期长,影响收集资料的时效。
(3)要求被访者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4)问卷的内容和题型不能太困难。
(5)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
(6)调查内容要求易引起被访者兴趣。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
(1)空间范围大。在一个地区可以邮寄到许多地方甚至是全国、国际市场进行调查。不受调查所在地区的限制,只要通邮的地方,都可选为调查样本;(2)样本数目可以很多,而费用开支少。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被调查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回答问卷,并可避免面谈中受调查者倾向性意见,从而得到较为真实可靠情况。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抽样问题。邮寄抽样可以是比较好的名单,也可以是不好的名单。邮寄调查的满意度取决于邮寄名单的质量。
(2)应答问题。如果调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在邮寄调查中获得满意答案,应答率会很低,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设计的通俗化显得非常重要。如,在邮寄访问中经常出现填写问卷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信息遗漏等情况;如受访者可能并非收信人本人,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偏差;对于问卷中个别问题,由于没有访问员的现场指导和沟通,受访者很可能会出现曲解原意,从而导致问题回答出现偏差。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
在市场调查技术中,邮寄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留置问卷调查和固定样本邮寄调查。该调查技术应用范围包括:对时效性要求不高、样本框较齐全、调查内容较多、调查问题较敏感的项目。
(1)留置问卷调查。由调查员按面访方式找到被访者,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后,将问卷留置于被访者处,约定日期登门取回填好的问卷,或附上回邮信封要求被访者直接寄回。
(2)固定样本邮寄调查。事先抽取一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样本,征得样本中家庭或个人同意后,由调查机构向该固定样本中成员定期邮寄调查问卷,样本中成员将问卷按要求填好后,及时寄送回调查机构,为防止样本老化,应定期调整更新样本。
为了提高邮寄调查的回答率,克服邮寄调查的缺陷,通常采用如下措施:(1)电话提前提醒和相应的解释工作;
(2)庞大的被调查目标人群数据库,准确抽取样本框;(3)适当的奖励措施;
(4)多方位的合作伙伴(电信、银行等)。
结论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中极少采用邮寄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在欧洲,邮寄调查所占的比例也远远低于电话调查和面方调查。原因主要是由于邮寄调查的上述局限性。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其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是有关日常的消费、日常的购物习惯、日常接触媒介习惯等比较具体的方面;也可以是有关消费观念、生活形态、意识、看法、满意度或态度等比较抽象的方面。此外,邮寄调查能够应付困难的问卷,邮寄问卷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1、柯惠新等主编 《市场调查与分析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柯惠新,刘红鹰编,《民意调查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1月
3、阿尔文·C·伯恩斯,罗纳德·F·布什著,《营销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98年8月第二版)
4、樊志育著,《市场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5、王静主编,《现代市场调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点击这里录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作者信息>5
<作者单位>
摘要:综述文章:以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用途的结构书写,篇幅以150~3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一般研究性文章: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字数在200~4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3~6个,分号隔开)要能反映文章的基本观点,避免广义词。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0
简要回顾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25 图表的标注:图片标注在下方,表格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表1 名称……(小五号宋体)
Tab.1 英文名称
x/cm 10 12 注:
I/mA 30 34
v/(ms-1)2.5 3.0
h/m 4 5
p/MPa 110 111 30
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1]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颜色:蓝色。例:……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第四篇:比较学论文
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其萌芽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其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是其繁荣与深化期。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在整个新闻传播学领域仍显薄弱、稚嫩,无论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还是研究内容、对象、视角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展拓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现状。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发轫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确立首先应当归功于三位美国报刊研究学者:韦伯·施拉姆、佛雷德·塞伯特和西奥多·皮特森。其标志就是他们的合作成果———1956年出版的《报业的四种理论》。该书从对社会所有制的观察出发,将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新闻体制分成四种形态: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责任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方式。这使人们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报业现象及其归属第一次有了全球的观点,由此来看,《报业的四种理论》是西方比较新闻学的奠基石。而本文所说的比较新闻学也主要是针对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跨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两种以上不同新闻现象之比较或类比的研究。
尽管比较新闻学早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已蔚为壮观,然而它在中土的落地开花,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从国内第一篇具有真正比较新闻学意味的论文《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
1989年刊发,到第一本研究专著《比较新闻学》在1994年出版,至今,比较新闻的学术研究,已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整整20个年头。
对我国内地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比较新闻学萌动与初曙期,其作用在于为当代比较新闻学的兴起积蓄力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成熟期,此阶段创立起了比较新闻学的基本内涵与学术研究体系;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学术界与新闻实务界一道,对比较新闻学所涉各类问题展开深入、持久、卓尔不凡的梳理与探讨,最终确保了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水准的不断提升,使得比较新闻学研究持续走向深入。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比较新闻学研究的萌芽。
中国新闻业是在西方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早年留洋的新闻学者戈公振、徐宝璜等人的著作都能看到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子,尽管那些著作中并没有多少比较新闻学的成分。1931年,杜超彬的《最近百年中日两国新闻事业之比较观》为中国早期比较新闻学著作之一。1949年以后,在东西方阶级、国家、政治、思想的碰撞中,中国大陆新闻学走了自己的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纲领的新闻路线,对西方是批判和拒绝借鉴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新闻学当然不可能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突破了中国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个盲区、禁区。比较新闻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的。1982年第5期《新闻大学》第34页的补白文章对“比较新闻学”给出了这样的界定:
比较新闻学是对各国新闻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从中引出一些规律性结论的学科。如同“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一样,它是新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有不少新闻院校的新闻专业设有”比较新闻学“这门必修课。
比较新闻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国报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按年代排列,也不是简单地对比某一种新闻或评论的文体的差异。比较新闻学是综合性的比较考察,首先要比较各国的新闻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类似点与不同点,然后是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上述类似性与不同点形成的原因,研究不同国家报纸产生前的新闻现象,研究报纸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当代新闻事业的概况,从而分析各国的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国际范围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理论观念认知与研究行动付诸之间,在中国学界又延迟了数年。到了1987年初夏,在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一个僻静的乡村里,中英两国的一批新闻界代表,就新闻媒介的作用问题,召开了主题为”新闻媒介与公民“研讨会,这在中国比较新闻领域可谓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虽然该研讨会影响有限,并未引起学界的太多瞩目。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西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毕竟引起了图强思变的中国新闻业界的较大关注,并继而也引来了具备业界经验又身兼新闻学者身份人士的重视。从现在可供查找的资料看,原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周鸿书教授1989年4月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的《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一文,可谓初具比较新闻学研究意蕴的学术论文。本篇文章尽管读起来不够紧凑、严谨,像是作者的出访随笔,但其所着力表陈的中美法新闻教育的现状、特点、短长及对今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可谓零星展现出了比较新闻研究的志趣、底色、视野与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的比较新闻研究似乎只能称得上是萌芽阶段,因为此阶段既没有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出现,更看不到献身于此的专门学术人才的登堂入室。历史的重担留给了下一个十年———20世纪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初步成熟。
与80年代萌芽状态相比,伴随着新闻宣传领域思想解放运动的日益深化,90年代的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呈现出持续化、规模化、成熟化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术成果的有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一次质的跃进。
1.期刊学术论文逐年增加,研究范畴不断扩大。
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依据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从学术期刊论文数量看,80年代研究成果为零,到90年代年均3篇,比较新闻研究日渐升温的情势非常明显从比较研究范畴看,国别从中西到中韩、中澳,再到美日;内容从抽象观念研究到结合具体案例;选材从新闻标题到新闻写作,再到新闻法规,复到灾难报道……几乎涵盖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2.研究专著呈井喷现象,学科体系建构走向初步成熟。
经过80年代至90年代最初几年的力量储备与积蓄,至90年代中后期,比较新闻学研究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一批有分量的专著次第问世,宣告了中国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已走向初步成熟: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作了较系统的简介,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在若干个国家间做了横向对比,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大影响。1994年,武汉大学樊凡与单波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出版,该著作从多学科多侧面交叉研究法出发,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西不同的新闻现象,摆脱了那种”河对汉,绿对红“的简单类比,引导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把握不同社会的新闻现象。1997年,江西财经大学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以”中外新闻的概念“、”中外新闻的价值观“、”中外新闻的自由观“、”中外新闻的舆论观“、”中外新闻的客观性“为篇章,加以平行异同评析,行文简白朴实,观点鲜明,有很多作者自身体认隐在其中。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出版,该书详细、周全地对中西新闻的历史、编辑方针、传媒组织架构、传媒的社会调控、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观念作了比较。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本论著以其资料翔实、体例全面、谋篇布局科学有致,堪称比较新闻学走向初步成熟的典范之作。
3.研究队伍从无到有,各方贡献精彩纷呈。
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此。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童兵、单波、张威、秦志希、顾潜等。
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养的童兵教授穷其多年辛劳撰写出体例完备、条分缕析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为中国比较新闻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可谓比较新闻学的主要开拓著作之一。
哲学博士、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单波凭借自己精深的学术功底,深耕细耙,从政治、文化、哲学观念等诸方面考辨中西新闻思维不同面相及其成因,为比较新闻学的由”器“至”道“的转变与登上大雅堂奥,奉献出了殷实的智力支撑。留澳学者张威,以其对西方新闻业界、学界发展状况的熟稔,不断尝试拓展比较研究的新领地,其在中澳新闻比较、中西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比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另外,武汉大学的秦志希,复旦大学顾潜等学者从文化视角,辨析中西新闻的不同表征,也实属难能可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香港新闻传播学者陈韬文的比较新闻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大陆得到关注与刊发,1997年其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权力结构、经济发展与新闻体制: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一文,以其新锐、深刻的政治传播学研究取向,为中国比较新闻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助推了大陆比较研究走向”深水区“。
以上专著以及一些论文都对我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问题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学术研究的规范尚有一定距离,具体地说就是在资料来源的注释方面不够规范化;引用的西方资料相当陈旧,并且多为间接引用;没有文献述评;漠视甚至略去对方法论的介绍;缺乏原创性……一句话,比较新闻学在中国仍然处于有限成熟阶段。
三、21世纪比较新闻研究的繁荣与深化。
进入200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承接新世纪东风,展示出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与上一个十年相比,2000-2009年,比较新闻学研究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从论文、论著数量看,不但数量剧增,而且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此选题也时有关注。
2000-2009年,有关比较新闻学的期刊论文展示出稳定、匀速的提升局面,280篇总稿量,使年均篇目接近30,比前一个十年提高了10近倍。
研究专著也大量出版。《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郝明工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顾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张咏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孔正毅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薛中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徐琴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陈昌凤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高金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康化夷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等10余部专著的陆续出版为比较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日臻完善进一步打下良好根基。
从2002年郑州大学研究生张鸿勋发表第一篇有关比较新闻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AHCHOR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从美国到中国》至今,不过短短八年时间,硕士学位论文总数已达50余篇,且比较研究选题之科学、深度之精微都是一般期刊论文难以企及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已有部分博士论文,如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张西明的《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朱清河的《中美新闻报道观念比较研究》,也已开始把比较新闻学作为主修方向。以上数据只是笔者通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简单检索所得,实际的硕博论文以比较新闻学为选题的应该比此更多。
2.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宽。
首先是研究实力的不断扩大。从队伍的构成看,新世纪1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人员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年轻化、高校化特点。除了童兵、单波、张威、顾潜等老资格比较新闻学领军人物仍然在此领地深耕外,郭可、高金萍、张咏华、陈昌凤、李希光、朱颖、朱清河、庹继光、钟瑛等一批学界新秀逐渐步入比较新闻学研究梯队,为新世界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持续繁荣夯实了人力基础。随着比较新闻学学科体系与专业教材的完备、研究队伍及研究水准的提升与优化,比较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也在很多高校新闻院系陆续开设起来,像武汉大学设置了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
新世纪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热潮迭起,一个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来:经过数年的积淀,2002年童兵教授出版了新世纪大陆第一本比较新闻学专著《比较新闻传播学》。该书不但用巨量文字就中西(德、美、英、法、日、俄)新闻传播史、中西新闻传播观念(新闻功能观、性质观、真实观、价值观、宣传观、舆论观、权利观、受众观等)、中西新闻传播体制、中西新闻传播控制、中西新闻传播法制、中西新闻传播实务与中西新闻传播教育等诸方面存在的异同给予了粗细有致、点面结合的科学梳理与逻辑归纳,而且更对比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进行了充分、理性的研讨与辨析。因此,本书不失为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最权威、最系统比较新闻学专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郝明工2002年出版的《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外新闻事业、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以及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宽领域梳理。同年,华中科技大学姚里军的《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将中美新闻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宏用精地直揭本质,令人豁然开朗。
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顾潜的《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以全球化传播为大背景,透过理论思想视角,从历史和现状对中西方新闻传播作了全面深刻的省察与评比,发人深思。2003年2月,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张威出版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通过对中西新闻学相对平衡的介绍,尝试对传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向何处去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就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作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以良好外语教育背景与所在院所资源为平台,把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最具新媒体代表意义的中外网络新闻业的关照上。2004年8月,她出版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一书,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研究中外网络新闻业在与多种社会因素互动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意义、影响;尤其注重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新闻业同物质经济运作的最新发展,指出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动力,来自经济运作发展的需要。这一研究成果为比较新闻学研究如何与时俱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资鉴。
以关注美国新闻传媒业为研究志趣的一批学者,21世纪以来开始陆续发力并结出硕果。清华大学新闻史学者陈昌凤2006年2月出版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兼重实践性和学术性,作者力图将新闻教育放在新闻业与社会变迁的框架下加以论述,概论其历史传承和走向,探讨其理念与潮流的发展,对于新闻教育在中国(包括大陆、港台)的兴起和本土化,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对于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和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中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新闻教育的,而世界主流新闻教育从人文传统起步、逐渐融会多学科背景,正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如何在中外比较中既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又走出自己的特色,是很值得研究的,就此方面而言,这本书是一项重要的开拓性成果。青年学者高金萍2001年曾就《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3],2006年她又以同样的思考视角推出自己比较新闻学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这本专著运用文化结构理论,从新闻文化的表现形式、体制形态、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入手,透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新闻传媒的发展变迁、态势、前路。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就”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孙玮就媒体如何报道暴力事件[5]、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就主流新闻网站报道的”客观性“[6]、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朱清河就新闻报道整体取向及其根源[7]、复旦硕士生李舒就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标准[8]等所作的中美新闻比较研究都从某个方面拓展与丰富了中美(西)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术积淀。
3.研究取向逐渐由宏观走向中观、微观。
随着传媒技术与跨文化传播的突飞猛进,比较新闻学近年来由过去所探讨与关注的范畴、深度越来越走向细微通幽的境地,其热点与重点追随着时代大势而起伏、呈现出大异既往的新面向。尤其是2007年以来,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最大变化就是开始把研究热点与重点从”宏大叙事“的整体关照逐步转向”精细入微“的具象解构。
通过对近十年280篇有关中外比较新闻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2007年(45篇)、2008年(55篇)、2009年(55),三年发稿量占去十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更耐人寻味的是,2000到2006年7年所发表的论文做宏观比较研究的超过三分之一,经典论文一半以上都是”宏大叙事“,而2007年以来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中外新闻传播领域中某个具体现象(事物、案例、理念)而展开,鲜见既往通而化之整体比较选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总体取向越来越趋向局部、具体、细节、精细的微观选题。
与学术研究论文成果不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8年至2009年没见到一本比较新闻学类书籍正式出版,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比较新闻学”宏观学术问题“研究的式微,换句话说,也许是由于比较新闻学学术体系已经完备,学者的兴趣已经从”宏大叙事“建构转向”细枝末节“的修补与完善。
四、比较新闻学研究现存的偏向与问题。
比较新闻学研究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表面上看,在繁荣的同时,有头绪较乱的现象,譬如简单比附问题,结论草率问题,”视野“窄化问题,方法老套问题,推论模式化问题、资料陈旧问题等。概而言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研究队伍知识储备不够多元,选题涵盖范围渐趋单向度。
比较新闻学的研究重在跨文化、跨制度、跨民族的不同新闻体制、各种新闻现象之间的互订与比对,以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照优劣,扬长补短,这就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人才投身其中,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此类学术成果之所以一路高奏凯歌,也正是得益于很多具有外语教育背景、西方留学访问背景的人的不断加入。
像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新闻业越来越多的被纳入近年来的研究选题,也是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充实、改善的佐证。但只要我们稍微对科研队伍与研究成果的构成做一分析,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专业人才与研究选项太过于英语化及美国化、欧洲化。很多冠以”中西新闻某某方面比较“的论文、专著,实际上讨论的还是中美之间的问题。
中西新闻比较,因为美国在西方的独特代表性地位,以美国现象为主也不为过,但”为主“不可”唯独“。尤其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抱着多看、多听、多了解的态度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度关照,这是从事比较新闻学研究应有的态度与襟怀。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过于倾向比较研究中平行研究。
比较新闻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它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其目的是推动地球上的多元文化并存,求同存异,互促共进。因此针对它的研究方式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与鲜活的。经过长期学术研究实践磨练,除了传统的分析和综合贯穿其中外,比较新闻学应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法与手段:一是影响研究;二是平行研究;三是科际研究;四是阐发研究;五是”模子—寻根“法。对照这些方法度量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平行研究方法。在少有的用创新方法研究成果中,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孔正毅教授2004年出版的《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是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作者抓住近代中西新闻传播的几次接触高潮,以中、西两种视角,从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技术和传播理论著作的译介等几个方面,全面阐释中西新闻传播间的相互影响,有一种试图建构比较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体系的努力。
3.学术争鸣不足,学术流派没有形成。
任何一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局面,才能吐故纳新,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高度整齐划一,遏制了学界求新思变的热情,使中国大陆比较新闻学研究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十几年来,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步入了快车道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所遭遇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研究选题的简单重复、研究方式方法的老套、研究结论的不证自明与模式化等。面对文化全球化、同质化浪潮,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要想推动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就需要拿出更大理论创新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畏权威,在整个比较新闻界(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展开经久不衰的学术互动活动,形成良好的观念争鸣与商榷氛围,培养一批学有专攻、关注前沿的比较新闻学研究专门人才,定期开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论坛、研讨会,让不同观点、理念、意见、建议在阳光下相互碰撞、激荡,让真知灼见在观念交锋中被各方接受,并迅速转化为业界行动与学术实践”增长极“。惟其如此,比较新闻学研究才能在未来发展征途上,枝繁叶茂、前程似锦。
参 考 文 献。
[1]周鸿书。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J].中国记者,1989,(4)。
[2]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3]高金萍。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4]李希光,BradThompson,于家娣,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1,(1)。
[5]孙玮。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J].新闻大学,2000,(3)。
[6]孙有中。布什访华———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
[7]朱清河。报道重点的差异及根源解读[J].新闻界,2006,(1)。
[8]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J].新闻记者,2006,(11)。
第五篇:论文
浅谈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
——试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二、让学生的‚理、情、行‛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得以升华
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理、情、行‛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以文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德育内容就分散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心去品味,那生动感人的场面肯定会让你难以释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当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们听到孩子这至真至诚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父亲那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当他听到底下突然传出孩子的声音时的那份狂喜,不得不使人热泪盈眶。因为在这疯狂和喜悦的背后包含着神圣的父爱,这种爱是多么的真挚、纯洁,无私。这难道不让你感动吗?如果这位父亲在地震中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和不放弃的意志,那么,他将会失去儿子。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父爱深沉和伟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将‚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宿舍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人格、学识、风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疏导文明行进的方向。
一些老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不是以严出名,而是以德服人。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的精髓即在于此。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