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专业理想
专业理想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人对从事的专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指导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教师的专业理想作为教师对其职业的理解与追求,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情意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下面,就教师专业理想的培育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否具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也显现出个体的教育理想,奠定基本的教育判断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实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教育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教师经常要自己作判断与决定,许多判断与决定是价值观的选择问题,而不是是非对错问题。因此,教师终究要依赖个人明确的教育理念来协助其专业判断。就新课程而言,要求教师逐步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也就是把唯社会价值观或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与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观;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教育信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它形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信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统摄着教师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因而,教师教育信念系统的改变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要培育教师坚定的教育信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培育教师健全的专业情意
专业情意包括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专业意识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在专业活动过程中,能经常自觉地按照专业行为规范来衡量与调节自己思想言行的心理活动。教师专业意识的社会化,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化途径,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能经常根据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来指导与结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与就职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教师职业光荣感与责任感的思想基础,是教师矢志教育事业的信念与各种高尚行为的内在动力。专业态度是在一定专业意识支配下形成的对专业活动的特定对象的认识、评价与行为倾向。教师专业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学生与教师集体三个方面。教师专业态度社会化的要求是使教师形成对这三个方面对象的正确态度。教师的专业态度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倾向。它能够对教师的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态度的形成与转化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专业精神,目前尚无定论。有的认为专业精神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所需要的特定的思想信念与道德品质。有的认为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认同与承诺之后,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敬业、主动负责、热情服务、专心研究的精神。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会有某种程度的投入与承诺,这种精神意向的强度或深度就是专业精神,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强度或深度就是教育专业精神。理想的专业精神具有以下特质:①服务性,指乐于从事某项工作,不计物质待遇,而重视对他人及社会团体的贡献;②专门性,指从事一项工作应接受专门训练,具有专业技能;③长期性,有终身从事这项事业的意愿,且与所属之机构团体有休戚与共的情感;④创新性,有革新创造精神,不墨守成规,并有高度使命感;⑤自律性,责己严,待人宽,以身作则,爱护团体荣誉。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将面临一系列的伦理关系格局和道德实践情境。因此,新课程师资培训必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敬业精神。具体的科学策略有:①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尊师爱生”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把《职业道德规范》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逐条检查对照,找出差距,加强修养。③开展诸如“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征文、“师德在我心中”演讲赛、“新型师生关系”专题研讨和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调动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④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在心理、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从严律己,以身垂范,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学识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促使教师的人格健全。专业理想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他们致力于改善教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教师专业的期望,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努力维护专业的荣誉、团结、形象等。
第二篇:《理想教师》读后感
与名著牵手做理想教师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莱西市店埠镇中心小学李香英
做为一名教师,哪怕工作再忙,也必须多读书,与名著牵手,与经典为友。因为每天读书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悟生命、感受生活。这个寒假,我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本书谈到了理想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也谈到了理想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等,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理想的教师”这一个章节。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做一名理想的教师,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那么,如何能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呢?
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
从事着教师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如果没有理想,没有激情,我们拿什么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我们就会不断增强使命感,就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生命也就会充满激情。但是理想又不等于空想,给自己设置的理想必须要
切合实际,最终能充分实践。就如朱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样,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二、充满爱心、可亲可敬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关爱孩子,是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你伸出援助之手,他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当学生有少许进步时,你投去赞赏的眼光,他会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当学生做了错事时,你用和蔼的语调指点迷津,他会轻松改之。面对着一个个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无疑就要爱上他们中的每一个,在平时处处播洒暖人的话语、露出会心的微笑、投去赞许的眼神,时时校正自己的爱,不要让它偏离航道,让学生感到老师不但“可敬”而且“可亲”。
三、执着追求、勇于创新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
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他还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四、勤于学习、不断充电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作家从事创作,自己要有一口井。今天教育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一口井,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汲取知识的源泉,这口井才不会枯竭,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教师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职业,从业者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应该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才能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教育者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件永远也不能停止的事情。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 “ 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总之,学习是教师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教师要注意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观念,拓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五、充满正义、心存责任
正如书中所说“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朱教授认为,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自己要做到心存责任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经常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互相讨论,这样既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明确对错是非,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富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我想教育的成功在是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风风雨雨十一年,踏踏实实走过来。一路上虽然有苦、有甜、有悲、有喜,但是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有经典名著的指引,我感到充实而快乐。今后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的理想教师。
地址莱西市店埠镇驻地
邮编266607
电话82461162
第三篇:《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读完《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这本书,我只是以一名普通的教师身份,根据平时的实践和思考写出来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在阅读完这本书以后,让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介绍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措施中都重点提到了“自我反思”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将对我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当前,影响体育教师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因素,如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需要、教学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师自身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反思才能完成。教育学者杜威这样说过:“教师应当对实践进行反思,将教学看作是一种反思性的学术实践,通过反思实践来改进教学,做‘反思型实践者’”。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主动反思,做“反思型实践者”,逐步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反思是个体成熟之标志。反思型教师不仅要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进行更广阔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要想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体育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与提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各种视之为当然的观点,转变那些不正确的假设、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为,把反思的方法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才能逐步迈向批判反思之门。首先,要将反思渗透教学的全过程。即教师要进行全面具体的课前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过程进行计划、安排、反馈、评价与调控,最后在课后对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等。教师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对体育教学的系统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并使反思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化而逐渐自动化。其次,要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第三,经常记录并剖析“关键事件”,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变事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的发展。第四,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因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审视那些教学中的直觉判断,帮助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的实践提供多种可能,增强陈述自己行为的理论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批判反思型体育教师,就意味着要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把个人的教学活动、集体的经历以及正规的理论、研究视为同样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与反思中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持续地发展。为成为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体育教师努力!
“教”得是否幸福、愉快,主要取决于在“教”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否体现人的创造性!要创造就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改变。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创造宽松的语言教学氛围,把学生视为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学生能改变,他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理想的课堂上,我们付出的的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愉快,而且学生给予我们的回报也使我们感受着加倍的绵延的快乐;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享受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带给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并应该教给学生的自由。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生成不能放弃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零碎的问题,一方面,教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整理问题,提高提问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问题的输理和提炼,以少量的关键问题研究和讨论为主要手段,突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天天进学校入课堂,天天面对学生。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中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生活的可爱,知识有意义,学习有价值,从而对生命充满渴望,对知识充满渴求。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有序,人际环境充满关怀。
理想中的体育课堂,跟随新课标是对以往课程进行继承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全盘否定。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非强调要淡化竞技运动,反对体育教学的竞技化倾向,与学好运动技能是不矛盾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想尽办法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练习形式,在低年级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学习动作就是一个不错的增强教材趣味性的策略,曾看到过一篇一年级的“前滚翻”课的教学案例,任课教师通过两个游戏“看天”(低着头看天)和“看谁坐得快”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兴趣盎然中学会了前滚翻。同时,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活泼,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哪个小朋友们能保护好它,跟它成为最好的朋友”与“不能坐在球上、不能随便乱拍”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上好“球类”的第一课,前者更能激发孩子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
理想课堂要有老师的精心备课,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课堂气氛,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看都是接近完美的。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很难经常出现的,我觉得理想课堂应该作为教师的一个终生追求的目标存在,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否理想,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只要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就是理想的。
总之,建设理想课堂是需要我们教师下功夫的。
公共课
《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郑上路小学
张勇军
第四篇:地质工作者的专业理想
地质工作者的专业理想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是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没有理想,人就是一座没有灵魂的空洞建筑,一片没有生机的孤寂荒野。那么什么是专业理想呢?所谓专业理想是指对专业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
众所周知,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它承载着经济繁荣和富强的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集国之安危与发展于一身。可见,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参天大厦的地基。
那么,要做好地质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地质工作的先行性、艰苦性、专业性,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必须具备奉献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选择了地质找矿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对家庭、亲人以及较高的物质、文娱生活的牺牲,就是把个人理想、目标、追求落实到地质找矿事业之中,并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一切。
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为例,在这期间我国地质工作跌入低谷,国民经济调整,地质工作萎缩,资金投入逐年降低,国家地勘项目和经费锐减、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职工收入与其他行业逐年拉大,一些人迫不得已离开了地质行业。但正是为国建功的忠诚和信念使得更多的地质工作者勇于承载重于泰山的责任和使命,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毫不退缩,在工作任务重、人员不足、社会环境复杂、利益多元化、待遇得不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仍然自觉自愿地坚守着虽然艰苦却为之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地质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不计名利,不讲报酬,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成为一支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队伍,改变了祖国地质事业的落后面貌,为我国地质找矿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地质工作高度的专业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野外实际动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从野外观察到的蛛丝马迹中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找到埋藏的矿床。否则,就会如同盲人一般路过而不自知,空费人力物力。
知道了作为地质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那么我们应当具有怎样的专业理想呢?
第一是牢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作风。“艰苦朴素”是针对地质工作者的环境而言。唯有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才能很好的克服野外物质资源匮乏、娱乐活动不足的客观问题,从而更好的完成野外工作,为找矿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求真务实”是针对野外地质环境复杂、极易混淆提出的。野外复杂的条件对地质工作者的判断造成了极大的干扰,这需要我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探索,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找矿工作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第二是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地质工作环境的艰苦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奉献精神。贪图安逸享受、自私自立的人,其精神上的苦恼烦闷、与其他人的格格不入,注定他们是无法立足于地质行业的。虽然牺牲了物质上的享受,但却能收获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愉悦也是难以取代的。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地矿行业体制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地勘队伍的生存发展越来越趋于社会化和市场化,地质事业的内涵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了经济利益调整、职业价值取向等一系列变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事事计较、牢骚抱怨等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了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这更加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奉献精神。
地质事业是我们的生命寄托,艰苦奋斗是我们的行为风范,找矿立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精神,是地质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我们不变的专业理想。
第五篇:我的专业学习理想
我的专业学习理想
在这个工业化发展迅猛的世界里,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日益严重,同;时,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足以危及到我们自身的生命健康,因此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是一份跨行业性国家卫生检验学术性期刊,主要在全国预防疾控中心,卫生检验监测中心,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卫生监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化工、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现已被列入“科技类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在因特网上向全世界广泛发布。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食品、化妆品、水质、疾病等的检测方法,以便更快更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如: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挥发性与迁出性有机残留的检测-顶空气相色谱法;鱼肉中7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标准检验方法的验证研究;免试剂离子色谱法测定饮水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SPME-GC法同步分析水中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水中莠去津及其降解物的研究;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M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等。
《现代预防医学》期刊也是针对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医疗卫生等问题选用合适的方法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措施,加强了我们对医疗、环境、食品等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浅析2005~2011年全国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首先从食物中毒的基本情况、致病因素和就餐场所3个方面,对2005~2011年全国学生食物中毒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学生食物中毒的形式严峻,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然后及时规范从业人员操作,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对餐饮业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
我作为一名正在学习卫生检验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理所应当的担负起检验食品、化妆品、水质、空气等的责任,所以我现在必须牢牢地掌握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便以后能更好的了解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了解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主要危害因素,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了解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评价消毒效果,提出科学改进措施。与此同时,我也必须很好地学习检验操作技术,以便将来能正确、熟练地检测饮用水水质状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检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状况,分析不同规模餐饮单位、不同季节及不同种类餐具的消毒效果,进一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