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研组计划
杨兴乡新建小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4、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1
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
(4)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另外,平时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布置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与朗读的训练,把学生的写字与朗读列入到考查内容上来。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根据全区“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2)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年级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二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加强各年级备课组的管理,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好语文学科资源,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共享。
(4)积极发挥名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将磨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舞台。
(5)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
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做到“真实、有效”。
(6)鼓励教师写课时教后记,课课进行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4、月工作安排。
二月:
制订、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
1、教研考核目标申报
2、校园读书活动
3、教研组研讨活动
4、常规检查反馈
四月:
1、教研组研讨课听课、评课
2、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3、常规检查反馈
4、大单元检测总结
五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2、各班独立举行写字比赛
3、常规检查反馈
六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2、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3、常规检查反馈
4、写期末检测反思与整改
四、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1、陈云老师上一节语文公开课。
2、教务处主持探讨如何上好小学高段作文课。
3、教务处主持研讨如何上好小学口语交际课。
4、全校学生作文竞赛。
语文教研组
年3月3日
2014
第二篇:语文教研组计划
语文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拓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域,加快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牢固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能力。
二、主要工作:
1、强化课改意识,深化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高举改革大旗,扎实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进程。努力探索课程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促进两个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充分体会“新课标”四大特点:参与性、互动性、互助性、体验性。首先,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 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积淀底蕴;向学生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看理论的学习或文章的撰写,更应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中。具体看是不是真正尊重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是体现了汉语言教学的本质与规律等等。
2、努力改变教研形式
(1)改变教研形式。学校教研组是广大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成才的摇篮。本学期,全组成员一起讨论教研形式,一致认为,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教研活动形式,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计划加强教研的多向交流,加大教研的参与面,每次教研活动一人主讲,然后集体讨论,内容可以学习新课标、解读新理念及分析新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每次每人都要发言。本学期将继续征集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故事,典型案例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2)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写教育笔记,作好教育反思。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让书香与教师一路同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各学校应鼓励教师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杂志,让书香伴随教师一路同行。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进一步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信息交互平台,优化语文教学资源。
4、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形态,打造语文特色学校,逐步形成我校语文学科特色。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语文魅力的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坚持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形式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观念,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各年级组确定研究课题,组内形成互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作业布置合理规范。
加强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章制度,提倡作业少而精、当堂完成。批改及时、正确。要求:
一、二年级尽量不留家庭作业,作业课内完成;三四年级家庭作业30分钟内能完成,五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
注意事项:(1)、每个年级组利用小组教研时间学习年段目标、要求以及新课程标准,教导处期末就教研活动组织的内容进行检测。
(2)、每个老师要写好教学反思。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制定学科计划、完成课时备课、参加教材培训等。九月份:新进教师过关课、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月”活动并进行抽查、评课。
十月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开展语文说课、听课、评课比赛活动;古诗文背诵比赛等。
十一月份:期中考试、综合能力评价活动、青年教师上研讨课、观摩课,进一步研究探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研究实验,进行评课比赛。
十二月份:中高年级电脑作文比赛,组织撰写实验课题论文或总结。
2012年元月:制定复习计划,举行期末考试复习动员工作,听复习课、观摩课。
第三篇:2010语文教研组计划
栏杆中心校语文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认真学习区教育工作工作文件,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扎扎实实提高教学水准,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深入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在各方面使教师的能力、水平有较大提高,进一步适应课改的要求。
三、重视集体备课和研讨课
本学期将进行多次集体备课和研讨课活动。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备课教师备课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通过全体语文老师的精心设计,由中心发言人承担该堂课的教学任务,即教学研讨课,课后组织全体老师进行认真的评课。
三、工作要点: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继续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以下教育观念: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人才观,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科学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目标观,从单一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要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从重教师转向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注意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和创造性评价相结合。
(二)优化语文教学 1、规范和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每位教师争取做到一课一反思,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案例反思及教学一得。、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注重学生积累。在学校充实丰富的图书资源这一有利的条件下,要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午间、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甚至超过新课标规定的数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要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
互相听课、评课,互相交流、探索,做到听课必评,一课三议,将师徒结队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传、帮、带、示范课、跟踪听课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语文组活动计划,各语文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2、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常规。
3、组织评选优质课教师
4、发放教辅资料、教具、教学挂图。三月份
1、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
2、组织五、六年级语文老师集体备课。
3、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组织小组内的听评课,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四月份
1、参加区教委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2、组织教师听评课。
3、迎接教研室送课下乡活动
4、组织三、四年级教师集体备课。五月份
1、组织语文教师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
2、组织一、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
3、组织语文老师听评课。
4、教学常规检查。六月份
.1、组织语文教师讨论: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复习工作。
2、收缴教辅用书、教具等。
3、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4、完成教研组工作总结。
5、做好期末检测、阅卷及试卷分析工作。
栏杆中心校:语文教研组
2010年2月
第四篇:语文教研组计划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一)确定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英国科学家J.D.贝尔纳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为这需要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质疑反思的能力,还有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条件。如果选择研究问题是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研究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的加剧,教师时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境。从目前来看,这些疑难或困境至少有四种类型:
一是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例如,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教师以此为基点,通过一系列新的教学设计,试图达到引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但实施下来,效果并不明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目标之间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例如,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在教学中常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但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一些学生跟不上功课,经常伴随着一种失败感,甚至导致了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是教育教学中的“两难”情境。“两难”情境在教育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有可以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与班级生活中确立起来了,教师的引导角色就有可能无法实现了。
四是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待同一教育教学行为的不同看法。例如,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改进过去课堂上灌输、传递的情形,但周围同事或家长却对此并不认同,觉得教师是在出风头,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些疑难或困境,是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找到削弱其阻碍、转化其限制力量的对策。
第二,从具体场景中捕捉问题。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量的有待研究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研究的问题实际上大多并不是来源于理论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教育实践场景。可以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第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对一个教师来说,了解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读这些研究成果时,最为关键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为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要注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问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的转化、联系、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
第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教师个人的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个人的专业提升与学校的整体变革也常常结为一体。教师在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自己去解决,就不会坐等问题的现成答案。学校或学科发展中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而这些问题又有许多是现有的经验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的,现在的工作模式难以恰当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人或群体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那么,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呢?
所谓问题转化为课题,就是在找准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建立课题。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在确定课题前,每位教师都要回顾反思,注重思考,把找准问题作为确定好为课题的前提条件,把立好课题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过程的思考过程。例如: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捕捉有利的教学时机?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如何对待教师的课堂语言?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这些问题既是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教师研究的课题,把解决问题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也能提高教师的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怎样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呢?通过情况下,教师针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但有些问题只凭借经验是不能解决的中,比如讲解某个“教学问题”,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些教学问题时,如果发现原来的教学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暗示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需要追根溯源、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制定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这样一般的教学问题就有了研究会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研究性教学。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就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一旦教师追踪某个教学问题,一旦教师关注“他人的经验”并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时,这个教学问题就转化这“课题”。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教师解决问题)”的校本研究过程、小课题研究过程。在这里,“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验证教学理论,而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在教学中”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研究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假设。“通过教学(教师解决问题)”是教师本人在教学中亲自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放弃解决问题的责任,由别人来帮助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确定课题的一般方法是:第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拟题;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问题,也就是拟提纲;第三步,根据实际,敲定题目,也就是定题。
在选题上一般存在这样的误区: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越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旧的、自拟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二)制订方案
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研究;三是怎样研究;四是预期成果是什么?
研究什么。当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后,该课题要研究什么,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研究者要把解决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题目,要求题目既明确、具体,又确切地反映出研究的主要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次,要明确提出问题,突出研究的重点;再次,要界定研究的名词术语,主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
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这是研究会得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揭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例如,本课题能解决哪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研究。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要明确采用什么方法以达到研究的目的,如有的课题采用个案法或观察法,有的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
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小课题研究的价值是解决学校、教室内的具体问题。但并不是说小课题研究成果没有具体的呈现方式,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在小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反思,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有所感悟,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志”、“教学课例”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都属于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制定研究方案,要知道撰写研究方案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一般来说,研究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题目(课题名称)
1、问题的提出
2、理论依据
3、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
4、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的步骤
7、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
8、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名称
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检验与选题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
例如,初中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研究对象是初中生,研究内容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人看了你的课题名称之后就知道这个课题研究的是什么。
为此,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简洁、醒目
★准确: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例如:《县域中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是中学教师,研究内容是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
★准确: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检验与选题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
例如:(原陈述)“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的研究”——不可操作。改为:(再陈述)“三种教学技术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不准确
再改:(再陈述)“多媒体技术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准确
★规范: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有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
例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在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规范:课题名称应以陈述式句型表述。
例如:“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
这是一个问题,但不能用作课题名称。
如果要作为课题来研究则应改为:“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家庭压力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题名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含糊不清。例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益于增强教育事业心的研究》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与增强教育事业心之间没什么联系(2)课题名称外延太大
例如:《关于自主教育的研究》——范围太大,无法操作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同时出现两个研究中心,这是课题研究的大忌。(3)题目过长,罗嗦
例如:《根据农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搞好农村中学评议教学工作的研究》
(4)课题名称不是方案设计名称,而是撰写论文的名称。
例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人文关怀充满语文课堂》、《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问题的提出
第一,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原因)要具体说明:时代背景、现存问题、现实基础 例如:《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创新学习研究》
第二,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新概念和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 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
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例如,《初中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研究》,课题的界定: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教育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在教师引导下,在此班级中的一切事物,由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独立、自主地按照教育的期望,进行管理,确定班级共同发展目标,制定班级发展计划,执行班级发展计划,总结班级工作等,都由学生来做。教师只是“引导者”,而不能替代学生。其二是指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自觉地根据教育的期望管理自己。
第三,简单分析目前国(省、市、县)内外研究的状况,介绍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要陈述课题研究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经有人做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和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对这一问题的现状有较为准确全面的了解。
第四,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例如:《初中数学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本课题研究意欲探讨有关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的问题,总的来说,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于: 在理论价值方面:一是丰富学习理论的研究;二是深化数学教学论的研究;三是拓展教学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在实践意义方面:一是扩大研究性学习的年级跨度及学科跨度;二是增强研究性学习运用的实效性;三是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
2、理论依据。
要求:一是少而精;二是针对问题;三是能指导操作;四是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能让人理解与把握。要防止搞目录式,似贴标签。
例如:《面向全体、分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验方案》中的理论依据是这样写的:
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本课题研究方向性原则的重要依据。
二是《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系统论》等是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理论依据。
这种理论依据的撰写是装点门面,机械搬用,大而空洞,指向不明。在小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中也可以不写理论依据
2010—2011年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将围绕“立足课堂,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题,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3、加强科研指导,大力推进语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继续深入开展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的学习,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通过写课后反思、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出佳绩。
二、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尝试新型课堂教学。(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每个月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3)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4)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教学质量考查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作业,在作业这一环节也要尽可能体现自主的特点,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字与朗读的训练。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各年级要积极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年级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2)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本校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间,集思广义,进行教研活动,使课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语文魅力的课堂。
(3)积极发挥名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将磨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舞台。(4)师徒结对,同伴互助。让“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效,真正做到促进教学相长。
(5)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着重加强对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三至六年级主要以加强习作指导和作文讲评的研究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实、有效”。
(6)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7)继续开展语文小课题的研究。强化小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小课题研究成果;围绕课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水平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月工作安排: 三月:
1、制订、落实教研工作计划
2、制定小课题计划及申报小课题
3、常规性教研活动
4、“同课异教”选拔赛
四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2、师徒结对,同伴互助
3、年级组开展 单元“走课”教研活动
4、课题交流及教学常规的检查。
5、一年级至三年级写字比赛 五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及教学常规的检查。
2、四年级至六年级现场作文比赛
3、期中教学质量分析调研
4、年级组听课评课活动 六月:
1、教研组常规性教研活动
2、教学常规的检查。
3、期末复习迎考
4、资料整理、归档
5、师徒结对,自我反思
2010—2011年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五篇:语文教研组计划
2011-2012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促进新教师的成长,结合中心校的活动安排,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4、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
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
(三)教研形式稳中有变,踏实而生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教研组制订计划
2.熟悉双册语文教材
三月份:四年级、六年级语文观摩课
四月份:一年级语文观摩课、集体备课(四年级)
五月份:三年级、二年级语文观摩;二、四、五年级作业评比
六月份:教研组总结、考核
七月份:全面复习
语文组
201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