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师

时间:2019-05-13 06:2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师》。

第一篇:教育教师

一、教师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首先,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

他们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时时处在变化之中。他们既有共同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又有各自不同的经历、个体特征等。尤其要看到学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又具有多向性和特异性,因此需要教师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和发展主体,全面把握他们深信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变化情况,因材施教。

其次,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

他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学生;既要培养优秀学生,又要帮助后进学生;既要与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又要对学生的校内生活全面负责。教师任务的多样性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再次,教育过程是复杂的。

教师抓好教育过程必须做好多种工作:既要了解学生个体,又要针对学生整体;还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情趣;更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好调整,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评估要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

最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在学校内部。

学生进入校园后,仍然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体的普及,以及同喻文化、后喻文化的逐步形成,个体、社会及同伴群体对他们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何让有效的发挥教师和学校的主导作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因素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是当代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正因为学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复杂的,没有一定的是时空限制,所以教师的劳动也是复杂的,无时空界限可言。

(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未成熟而有相对独立性的“人”,他应以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通过示范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模仿性更强,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之情,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信。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积极行为去影响学生的行为,用自己良好的个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正确态度去影响学生的态度,以便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然,教师的工作是变动不居、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他工作对象——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教师不可能采用循环往复的方法对待每届学生,不可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对待每个学生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够做出及时而又智慧的反应,既具有教育机智。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教育情境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是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活动必然会有创造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经历艰苦的劳动和长期的积累。

(四)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这种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固然学历达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它仅仅是教师劳动专业化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内容之一,它并不能表明我国教师劳动专业性的诸多特点均已具备。在我国现阶段,我们还要防止把教师劳动的专业化仅仅理解为教师学科教育的训练和专业化偏向。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价值是指教师的劳动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地积极作用。

(一)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从宏观上看,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从微观上看,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其次,教师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

教师的劳动虽然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独特的个人价值,但它又确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首先,教师的劳动具有模糊性。

其次,教师劳动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最后,教师劳动价值具有隐蔽性。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

(1)独立的工作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

(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

(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

(4)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当承担的各种职责。教师除了必须承担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般义务外,还必须履行如下基本职责:(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的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一)教师角色的“角色丛”

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是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教师是儿童继父母之后所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家长的代理人。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做是父母的化身;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关爱和帮助,同时希望教师成为快乐与痛苦的朋友。

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教师要以“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将“做人之道”、“治学之道”、“为业之道”通过自身的言论、行动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并启发他们的智慧,解除除他们的困惑,在短时期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个性全面发展。

3、“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建立班级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制度、组织班级活动、规范协调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引领、检查和评估。但教师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同时要防止“放任自流”和“强迫命令”两种错误倾向。

4、“心里调节者”的角色

教师应积极适应时代、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常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

透心理健康教育。但我们不惜也要看到,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专门的技术,教师不可能承担“心理医生”的全部责任。

5、“研究者”的角色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和个性特点的青少年,传授的是不断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反思、研究自己的工作,灵活机智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教学实验和改革,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由于个人在社火的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个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常见的冲突有: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

社会期望教师“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和社会的模范,但这种期望对教师要求过严,许多教师做不到也不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他们认为自己也是普通的社会人,应当用对其他职业的同样标准来要求他们。这种心理冲突尤其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完善和角色扮演水平。

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

一方面,教师头上有许多“令人羡慕”的桂冠,另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很卑微;一方面,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方面,由于分配不公,教师在经济上仍很拮据,使许多教师的心理及生活都处于极其尖锐的毛对冲突之中。

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也是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进行研究与创造的需要。然而,教师角色却要求他与“一群儿童”维持一种密切的关系,这种无休止地投入,使许多教师产生“被抽空”的感觉,形成教师教书育人与自身发展及研究创新的矛盾。

4、教师角色同家庭角色的冲突

教师的职业是需要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职业。而教师在为事业和学生献身的同时,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或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等,而引起家庭纠纷和矛盾,使教师陷入内疚、不安之中。

教师角色冲突的调试

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与教师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

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使关键因素。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其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哪些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统筹兼顾;除此。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技巧,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较色角色的任务。

(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第二篇: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

教坛英华:

生命中的选择

——再访刘桦 ○本刊记者

选择教书,使我的人生显现了价值;

选择课堂,使我的生活增添了亮色;

选择学生,使我的生命绽放了活力;

选择语文,使我的激情燃烧了岁月;

我所有的选择,也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刘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刘桦老师吟诵大诗人李白诗句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去年11月,我曾采访了南开区63中高三年级组的老师们,并以“我辈岂是蓬蒿人”为题撰文记述了那个团结奋进的集体。采访中,刘桦老师侃侃而谈,她潇洒的风度,她独到的见解,她谦逊的人品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抹形象的记忆。料峭的冬风中,我曾和刘桦老师约定,在闲暇时间坐下来好好聊聊,可刘老师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高考前沿,我也忙于琐务之中,直至今日才又重新坐在了一起。依旧的谦和,依旧的潇洒,依旧的爽朗,依旧的健谈,变化的只有经过岁月剥蚀的眼角,隐约地又添了几条淡淡的鱼尾纹。

我们谈到文学,刘老师说她很喜欢汪国真的散文和诗,其中的《选择》是她的最爱。“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金钱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选择。选择最佳,也就是选择一种高质量的生存方式。不必顾及自己的选择是否太大众,也不必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太不合群,只要它有益又适合自己,就是好的选择。”刘老师说:“汪国真的话我已经反复地咀嚼了几十遍,我认为我生命中的最佳选择就是做一名教师,就是走进课堂,就是走近学生,因为那是我儿时的梦想,是我学生时代的追求,也是我生命得以澎湃的所在……” 似乎教师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学生,离不开教学,谈到学生,她便眉飞色舞起来,谈到语文教学,我更是插不上口。早就听说过刘桦老师的探究式语文写作教学独树一帜,学生们喜欢而且实效性很强,我便请求刘老师允许我去听她一节作文课。一个小时后,我便走进了她的课堂,切身感悟了她的一节生动的写作教学课。

“走向同一目标,先到达者不一定是走得最快者,而可能是选择了最佳途径者。我选择的写作教学途径可以用六个字诠释:激情、互动、鲜活。”

这是一节高三毕业班写作教学的写前指导课,学习目标定位在探究审题、立意在构思文章时的作用。课前,学生们做了几项相关准备:有关2002年高考作文题;平时课上的写作交流笔记;本课要研讨的内容提示;以及一篇文题为“选择”的习作构思提纲。

刘桦把2002年高考作文题作为新课的切入点,让学生们围绕高考写作、应考技巧等热点问题畅所欲言,在各自感受的交流中澄清疑误,调适备战高考的心理状态。学生们把自己的担心、焦虑、疑惑、不解等各种心情都表露了出来。比如:有的学生提出登山的话题材料不真实,登山协会规定特殊环境不能随便救人;有的说这种救护违背了医学常识;有的指出这种文章只有一个答案,只能救人,如果不救,理由再充分,文笔再优美也不能得高分;有的以网上资料作依据,提出对写真话遭遇低分的命运抱不平;还有的呼吁在高考卷上多出几个作文题目,喜欢写哪个就写哪个;更有的拿着一篇满分作文向专家质疑,问这是考政治还是考作文;也有的谈出了高考带给他们的压力和无奈。课刚刚开始,就引发了这么多学生主动参与,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给激活了。

接下来刘老师选取一个学生因父母疼爱方式不同而产生选择偏激的事例,引导大家了解“审题”、“立意”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分析中悟出怎样审题才能使文章切合到位,立意深浅与文章意义有什么关系,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们先是从修改这篇范文开始,谈不同的结构安排,继而对文章浅表的的观点提出否定,最后根据掌握的立意手法为文章重新定了调子,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突出了爱的主题。学生们在争辩中理解了“文章需要有给人教益的内容作为支撑”,“文章中有让人感受到启示的东西才有意义”,“要学会写出事情后面的东西”。学生们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明确了知识点。课上,几十个学生无拘无束,兴致勃勃,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搜索不同角度的切入点表述自己的想法,把写作当成内心表达的需要。尽管观点还很稚嫩,观察也欠全面,但乐于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的确难能可贵。这节课有创意、有活力,课堂上高潮迭起,甚至我这个听课人也被卷入到讨论中。

这节课给我最突出的感觉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激情、互动、鲜活,我想这也就是刘桦老师的教学风格吧。课后,我让刘桦老师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刘老师说:“„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学习提出„真情实感、贴近生活、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的要求,让学生把作文视为自己的一种情感表达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设计这节课的思路中,我首先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因为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尤其是作文,是学生的心智活动的记载,是学生靠自己体验感悟所得到的,我们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感受写作的乐趣。其次是追求„学生活动充分‟的高层次教学境界,改变以往一篇范文、几条要求的习惯指导模式。要让思维的激发,语言的表达为写作蓄势,让学生独特的个性显扬在整个活动中,以此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开放的求知氛围,师生同处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达到教与学目标上的一致。

“这节课,我设计三个教学„板块‟来落实上述想法。第一个板块是:关注热点、调整心态。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作文成了教学的„重灾区‟,高考阅卷现场惨不忍睹的现象比比皆是。1998年„战胜脆弱‟一题使无数个考生瞬间都„失去‟了父母,2002年„心灵的选择‟一题让天下那么多的家庭发生„离异‟的悲剧。人性中最纯朴真挚的东西随着编造虚假文章的恶习消失了。想让他们写真文,先要让他们说真话,就要给他们创设出一个能说真话的情境。毕业班的学生懂得写作在高考中的位置,怎样写一篇能让阅卷老师看着顺眼的文章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于是,我便把这一热点问题作为新课的切入点。第二个板块是:结合实例,明确知识点。我的学生基础差,对有意义的东西单从理论上讲,接受起来有困难。因为他们的知识面有限,所以他们联想不到更深远的东西,他们习惯于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找依据,其实这正是写作最易发挥之处,既真实又熟悉。于是,我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实例让他们分析。第三个板块是:运用能力,解决疑难。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帮助他们成功地迈入高等学府的大门才是硬道理,要让他们体会到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所以,我要求他们用学到的„立意‟手法重新构思一篇以„选择‟为题的文章梗概,在我适时地点拨和启发下,便出现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见解的场景。

“我想,能让学生点燃心中的火把,释放出想要表达自己思想的冲动与激情,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作文课,并没有负担地向高考冲刺,是我的语文课努力的方向。我一直在努力创设条件来实现两个目标,即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围绕这两点,我是刻意下了些功夫的。”

“一个有些愚的老师,想了点笨点子,让她那些不太聪明的学生喜欢她,喜欢上她的语文课,说起来就这些。”

在与刘桦老师的交谈中,我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63中是所普通中学,1999年才恢复高中,您带的是恢复高中后的第一届毕业班,您的学生入学成绩居全区末位。可在这种情况下,您却能为学校、为家长、为学生打造出一个„神话‟:31%的本科录取率,两个理科班平均107分的语文高考成绩,82%的学生都有文章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您能谈谈创造„奇迹‟的秘诀吗?”

刘桦笑着说:“一个有些愚的老师,想了点笨点子,让她那些不太聪明的学生喜欢她,喜欢上她的语文课,说起来就这些。”

刘老师的笑谈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刘老师说出了她的“绝招”——“四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氛围和备自己。听起来无新意,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刘老师说:“创新是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人文色彩越来越鲜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师的当务之急。我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培养过程要有梯度。每接一个班,我都先要熟悉每一个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他们感觉到我已走入到他们中间。不以分数划标准,不按背景分层次,不论相貌定远近,学生的生日、特长、忌讳等一些细枝末节我都要做到了然于胸,然后整理成一个小档案,放在教案夹里。当你准确无误地送上一个和他有关的信息,他会在惊喜之余重新审视你,并关注你的课。虽然学习基础差的孩子大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求知欲也不是很强,但他们多长于人际交往,关注社会热点,生活自理能力强,表现欲望强烈,而敏感、激情、观察、表达,这些正是学写作文的基本要素。于是我以写作作为突破口,从学生的这一最薄弱的环节去赢取最有可能的成功。因为个性是写作的生命,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独特的角度观察生活,才使文章有了灵气,而学生的可塑性有时超乎你的想像。我一直信奉点石成金的赞赏效应,从教以来,它成了我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因夸赞一个学生的一封家信写得动情入理,竟使这个学生一发不可收,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在母亲节他又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感念亲恩的家信,这使他的母亲在家长会上泣不成声。他还以书信体形式参加征文比赛,一篇题目为“致战火中的阿富汗儿童”获全国大奖。班里一名男生小张,因家里过度宠爱,性格有些女性化,所以他在班里有些落落寡合,情绪非常低沉。我没有按常理去劝他如何改变自己,而是认可他这种与众不同的差异,让他感受到同样的尊重,并为他提供展示才情的机会,鼓励他用自己的视角去体味人生。在我的鼓励下,他走出了迷茫与困惑,在我的正面引导下,班里的学生也不再另眼看待他。去年春天,小张写的《恨不生成林妹妹》的作文不仅在班内流传,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而且还在《作文报》上发表。班里还有一个大大咧咧、不善思索的男生小李,平时不太招人喜欢,爱做好事却常被误解,有时候被委屈后就大发脾气。对这样的孩子可千万不要一味地指责其粗鲁,要让他知道粗犷美还需细腻补缀,鲁莽需增加修养调剂,在赞美他阳刚之气的同时引导他从文学中找到和他性格同构的人物形象及表现细节,来提高他的品位。后来小李成为班里的核心人物,他写的一篇《我愿把阳光洒给你》的散文成了女生们毕业留念的抢手之作。我从我教学的切身体会中悟出,备课时首先要备学生,只有备好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刘桦老师的第二个成功“秘诀”是备好教材。她每在布置新课前,都要先征求学生的意见,问这节课怎么讲才听着解渴。她还向学生求援,看谁能讲出与此课有关的趣闻轶事,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自己进入角色。她还利用学生对电脑的痴迷,鼓励他们上网查阅资料,然后开展竞赛,看谁掌握的资料多。刘老师喜欢用自己富于时代气息的观点来重新诠释教材。她认为高中生对于字面的东西基本都能理解,关键是怎样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有了兴趣,他们会自发地去钻研。刘桦爱好广泛,读书是她的一大嗜好,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都是她讲课的源头活水,让有字书与无字书嫁接起来是她的课充满灵气的要诀之一。刘桦说:“语文是生活,语文是人生,在我的课上都得到了验证。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是让语文课动起来的主要因素。写作课上,少讲些主题、技巧,少介绍些功利性的范文,当他们发现你用赏识的目光看着他们写的一张请假条、一封书信,听着他们的一个自我介绍、几句评论,旁观着他们的一场口舌之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亲近你、信赖你。从他们日常不经意地流露出的对一件往事的遗憾、一件趣事的追忆、一件琐事的抱怨中,你都能捕捉到一丝一缕的闪光之处,及时送上你的称赞吧,千万可不要吝惜。要想把课讲得精彩,就得备好教材,使教材浸润情感,这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我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的要诀之一。” 刘桦老师的第三个“秘诀”是备氛围,也就是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刘老师认为:教师在课上不能总居高临下当统帅、当主角,要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单纯依靠教师一个人神采飞扬地讲45分钟是办不到的,必须有全体学生的参与,才能形成师生互动的最佳课堂效果。刘老师以作文课为例,她说:“写作是重积累、找感悟的„慢功‟,无法在一朝一夕通过什么急功近利的方法习得。但写作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生命过程的记录,只要思维激活了,视野开阔了,写作的冲动也就有了。我提倡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说真话、叙真情,把写作训练置于自由状态,先开放,再规范,有了一定兴趣时,学生就会自发地想要追求完美了,这时„以写促读‟的需求就明显了。我经常在讲新课前搞一个10分钟的„与大师相遇‟的活动,和学生一块„相约鲁迅‟、„解读李敖‟、„走近老舍‟、„回望平凹‟、„又见秋雨‟。在这10分钟里,大家领略到了诗人的豪情,名人的风采,伟人的情怀,心情愉悦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就自然提高了。在我的班里,每周都有„同读一本书‟的畅叙,每旬都有„聚焦语文‟的热点探讨,每月都要出一期„追梦‟的板报,每个学期,多数学生都会出自己的文集,班内会出一本优秀作文选。”

刘桦老师认为:教师除了对学生在道义上的教化、情感上的投入外,还要有些看家本领能吸引住学生。这种看家本领或是语言表达声情并茂、饶有趣味、入木三分;或是在写作方面能妙笔生花、驰骋云泥,力透纸背;或是在朗读课文、示范板书时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自己”,也就是平时不断给自己充电。刘桦的看家本领之一是“以情激情”。高一军训回来后的第一次作文,刘老师是哭着念出那些痛惜离别,互道珍重的场面描写的,学生们在课上被她的真情所感染,不仅喜欢上她的作文课,还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加强。学生看到报纸上争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后,在刘老师的课上就提出疑问。刘老师在解释某一朝代的分裂之争不代表历史前进的主流,学术界分歧是内部探讨行为,民族色彩的忠君情节与爱国精神有相同之处等看法时,因表述时情感非常投入,加上肢体语言的渲染,一下子就将学生们的情绪调动出来。“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一个人、两个人……全班学生一起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岳飞的《满江红》,昏君腐败无能,忠臣报国无门的愤懑充斥着课堂。

刘桦喜欢文学和历史,在课上她旁征博引,使每节课都出现许多亮点,她渊博的学识是她的又一看家本领。刘桦的富有人文色彩的作文评语为同事和家长们津津乐道。班里一个男生,幼年母亲罹难,家庭的责任全部落在父亲一人身上。在一次记叙亲情的写作课上,孩子写下了自己对父亲的爱戴和愧疚之情。刘桦老师读后激动地写下这样的评语:“共和国的脊背,家庭的栋梁,我为你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感到骄傲,请你代我向他致以一个中年人的敬意!”父子俩看到评语后都非常感动,父亲当晚给刘桦打了电话,发誓一定要供自己孩子上大学,以此来回报老师。班里一个性格较内向的女生因干预母亲的再婚使家庭生活出现阴影,一度情绪低落,成绩下降。在一次围绕“宽容”这一话题练习写作时,刘桦有针对性地向这名女生推荐了两篇有关人际相处和谐与滞障引发的不同后果的范文,引导她学会宣泄,消除成长中的烦恼,懂得理解成年人的情感世界,体会家庭和睦给自己身心健康带来的愉悦。当刘老师看到她作文中写了一点继父对她的关照,马上就在边上插了一条批语:“人间自有真情在”,女生读后感情上真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刘桦老师渊博的学识和对工作的真情投入赢得了她所有学生的心。2002年11月的一天,刘桦老师接受农学院之邀,给那里的几百名学生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这次到农学院能和一些社会名流同台论道,缘于她的新考入该院的八名学生的极力推荐。当院、系领导都惊讶于为何八名学生屡次推荐一位默默无闻的中学教师时,她的学生们向领导说出了高中三年在语文课上的快乐时光和受到的熏陶与影响,他们还想请刘老师为他们讲一课,并保证不会让领导和同学们失望。在刘桦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掌声不断,许多农学院的学生为她热情地欢呼,称赞她是天津市最好的中学教师之一。报告后,刘桦的学生哭了,刘桦也哭了,师生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场景在农学院被传为佳话。

再访刘桦老师使我对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她的率真,她的才情,她对语文的独到认识,她的探究式写作教学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还是用她的写作教学课上的一段师生对话作为结束语吧。学生:“老师,我们说了一节课的„心灵的选择‟,那么我想问问您的心灵选择又是什么呢?”刘桦:“应该说人的选择是和价值取向连在一起的。我生命中的选择是教书、课堂、语文和你们。我选择和你们在一起,是踏着青春的节拍在展示着自我,是你们给了我无限的活力,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是你们给了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我的生命也因为有了你们而变得精彩。因为选择了教书,我的学校给了我一方施展才华的天地,我的同事扶助我登上了为师善教的台阶,能在今天的课堂上和你们一道率性而为、任意东西,你们说这是不是一种殊荣啊!所以说,选择你们是我的幸福也是我无悔的追求。”学生:“刘老师,如果您选择了我们是幸福的话,那我们选择了您则是幸福加幸运!”

(责任编辑 韩瑞新)

师路花雨:

窗外的小桂花树

○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高邮校区

林 革

又是一个诱人的季节,窗外的桂花开得正艳。

班会课上,我非常严肃地向学生们阐释着人生的哲理。当我说到“人必须机敏果敢、善于积累且安于等待,这样才不会与机会擦肩而过”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明显表现出有点不耐烦。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您说的虽然不错,可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道理,离我们的实际太遥远了,您知道咱们班是学校里有名的„尾巴班‟,底子薄、基础差、素质低是大家公认的,就连我们自己也自认矮人一截,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树叶‟ 和„小草‟而言,恐怕永远都是默默无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凋落和任人践踏,哪有什么机会可言?”说完,他趴在课桌上把头深埋在臂弯里不再言语。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窗外的草坪和草坪中间那一排桂花树中最矮的一棵。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的表情如同窗外的景色一般凝固起来,我清晰地听到了自己慌张的心跳和对自己空洞说教的责备。我低下头,一言不发地走出教室门口,想要到檐下吹吹风,松弛一下自己紧张的神经。

南国的天气仿若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斜风细雨抚弄着我的面颊,我清醒了许多,眼前变得豁然开朗起来,雨中的风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我疾步返回教室,让大家看窗外的风景,并叫临窗的学生打开窗子,顿时,一阵浓郁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的香气冲淡了班内压抑的气氛,学生们的神情松弛了许多。我提高嗓音说道:“同学们,刚才那位同学说得不错,我们班的确是校园里最矮小的那棵桂花树,的确不怎么引人注目。可你们看看窗外,现在挥舞得最有力,最朝气蓬勃、摇曳多姿的正是这棵小树。我敢肯定地说,大家最先闻到的香味就是来自那棵小桂花树,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个学生低声回答:“因为这棵树很矮小,高度和我们差不多。”另一个学生接着大声说道:“还因为有风。”我向他们俩点头示意并用更大的声音说道:“没错,我们就像这棵小桂花树,虽然弱小,虽然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我们却拥有比别人更加广阔的上升空间,只要我们自己不轻言放弃,能够学会积累、忍耐和等待,那么当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尽情地轻舞飞扬,散发出绚丽的青春光彩。风其实就是机会呀!风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得到的,它随时都可能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看那棵小桂花树,虽然它不高大,但它正努力地生长;虽然它不出众,但它充满自信和希望。看到小桂花树,我想大家也能真正找到心灵的归属。”

我说完这席话,教室里面又变得鸦雀无声。大家把目光都不约而同地

投向窗外的那棵小桂花树,若有所思。我知道,他们正在重新打量、审视着自己。尽管他们恢复自信、重新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今天总算有了个好的开始。我悄然走出教室,还是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想吧……

不到一学期,我们班就摘掉了“尾巴班”的帽子,并在各项活动中出尽风头,成了全校有名的特色班。“风就是机会”作为班级的座右铭被书写在教室内最显眼的地方。

浓郁的文化气息 育人的精神家园

○本刊记者

“吹面不寒杨柳风”,北国的四月中旬已是满目葱茏,野外清新的空气中弥散着泥土的芳香。走进坐落于宁河县西部广袤原野上的潘庄中学,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近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使潘庄中学成为一座育人的精神家园。

阎焕福,潘庄中学校长,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一个锐意进取的开拓者,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早就听说潘庄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您能不能谈一谈学校选择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载体的初衷?

阎焕福:德育是育心、塑魂的工程,贵在耳濡目染。扩大德育的覆盖面,让校园的每一处都会说话,把育人的理念和机制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德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我校德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会为实现上述理想境界起到独特作用,能使学校收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全面育人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拓宽德育工作的空间,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力求德育工作主动化、生活化、人文化,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思路。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正是德育工作在空间、途径、载体等方面最有效的育人方法。我校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中硬件的建设,使之成为无声的德育,潜在的美育,让每个地方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物质环境”的优美可以促进心灵美、行为美、情趣美,“人文环境”的高雅会提高人的品德修养。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校园管理规范化的补充和提升,直接关系到校园精神的延续传承。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德育工作就会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天地。

记者:走进潘庄中学这样一座美丽的校园,就如同走进了一所弥漫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德育的殿堂。我们发现,潘庄中学在环境文化建设上,不是单纯地为了设置,而是突出了文化品位的追求,有针对性地体现出自己的观念、意识。我们想知道,潘庄中学是如何以其极具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来完善着它的育人功能的?

阎焕福: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即素质教育思想。归纳起来,我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其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没有停留在校园“物化”环境的整治上,也不仅是以过去的净化、绿化、美化为标准来审视和评价校园建设的优劣,而是进一步抓师生的形象建设,即“流动的校园文化”,全力打造一种高境界的团队精神,在评价的标准上,更多地强调它的教育功能。其二,把人文化的理念注入到学校管理之中,丰富学校管理中的文化含量,把“管理”转变为“开发”,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三,突出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主线,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广辟德育工作的途径。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人、激励人、培育人、提升人,在充满人文关怀的大文化环境中,提高办学水平,创新学校管理,创建文明校园,努力把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陈再清副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潘庄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下面是我们对潘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景扫描:

初春的阳光和煦而明丽,映得武宏将军题写的校牌熠熠生辉,它镌刻着一段英勇奋斗、顽强不屈的历史。武宏将军的字虽然没有书法家的字秀美,但它却能映射出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它每天都在对进进出出的学子进行着革命传统教育。

现代化教学楼的设计独具匠心,它如一首立体的诗,抒发着潘中人昨天、今天的情思;它似一曲凝固的旋律,展现着潘中人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学生们生活、学习在立体的诗、凝固的旋律中,美的情感、美的思想便会自然得到升华。

一块块整齐的草坪,一片片绿色的生命;一朵朵娇艳的鲜花,一个个多彩的人生。潘中师生对生命的理解就像这碧草鲜花一样,长得多情而温馨,开得芬芳而艳丽。在鲜花碧草间,点缀着学子们书写的心声:

“爱你身边的小草吧,因为她像你一样乐观、顽强。”

“鲜花是美丽的,你有花一样的年龄,你有花一样的季节,你也该拥有一颗像爱你自己一样的爱花之心。”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让我们爱护自己的生命吧!”

学生们就这样在对自然的爱和理解中培养着爱的情愫:爱我,爱他,爱校,爱家„„ 校园内最醒目的是六棵郁郁葱葱银杏树,这是2000届毕业生怀着拳拳之心、眷恋之情给母校留下的思念和祝福。他们深情寄语:“我爱母校。”学生们用最朴素的感情种下了这六棵银杏树,也用最自然的警示献给母校一片育人的绿阴。

操场也被绿树鲜花围绕着,色彩明艳,如一幅流动的水彩画。学子们用自己的朝气、活力和拼搏的精神把这幅画装点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在这里,美育和体育构成了潘庄中学校园文化的又一景区。在速度、力量与美的和谐中,有谁不会增添几分个性与潇洒呢?

走进教学楼,会使你感觉到有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在包围着你。楼道内,文化宣传橱窗布局合理,一层一个特色,一个橱窗一个教育内容。一楼的“新三好”评定方案、“新三好”班集体标准、“新三好”各类标兵,展示了潘庄中学几年来开展“新三好”活动的成果,这些不仅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还让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行为的准则。二楼的艺术成果展让人目不暇接,学生们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手抄报和班级文化园地异彩纷呈。学生们在美的创造中,不仅陶冶了自己,也感染了他人。艺术美的氛围正孕育着学生们儒雅的文品与人品。三楼的“信息文摘”、“法制专栏”,四楼的“科技博览”、“信息与生活”、“读书天地”亦让学生们驻足流连。学生们在更加广阔的科学文化信息中,吸收着营养,充实着自我,开放着自我。

宿舍文化建设是潘庄中学育人的又一沃土。掩映于绿树之间的学生宿舍显得格外整洁。学生们在这里休息,同时也把这里营造成自己的文化乐园:“男儿当自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一条条室训,体现着一个个宿舍学生们的共同追求;各具特色的一幅幅字画、一件件小手工艺品,展示着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情趣与个性;一盆葱绿的文竹顿使小小的居室雅静了许多;一株兰花体现着主人的高洁。宿舍里,学生们一起捧书共读,一起谈天说地,真是其乐融融。学生们在美化着生活,创造着生活,也在自己的美化与创造中,感悟着生活的真谛。

潘庄中学在创建物质文化的同时,更积极而有意识地构建着精神文化。他们提出了“知行统一,互动创新”的办学思想,“关注人、关怀人、培育人、发展人”的管理理念,“尊重人、发现人、发展人”的人才开发思路,“民主、平等、和谐、共生、共重、共长”的师生观。所有这些,不仅为学校管理注入了精神的内驱力,同时更能体现出学校人文关怀的理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潘庄中学的师生逐渐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走进心灵的惟一路径是读书。

被物欲膨胀又被电视、电脑催眠的人们,多么需要从庸碌中寻觅神圣,从琐碎中孕育激情,从卑微中感悟崇高!

于是,这里又成为了新的蓬勃人生的起点。

因为,我们是爱书人。

书,使我们读遍全球;书,让我们与古今哲人恳谈;书,充实了我们的精神家园。”

这是摘自潘庄中学“书虫”读书俱乐部宣言中的一段话。“书虫”读书俱乐部是潘庄中学的学生自发组建的一个学生社团,它使潘中近三百名学生每天中午遨游在书的海洋之中。学校领导积极支持“书虫”们的活动,为学生们搭建腾飞的平台。因为他们明晓,读书是春雨,它会浸润长期以来单纯囿于应试而焦躁、干渴的心田,而要培养全面发展又个性突出的一代新人,就要让学生有较高的精神追求,做一个道德不断完善的自觉的读书人。

“读书带给我的乐趣是无尽的,它是我心灵中的一道彩虹。”“读书使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的每一天都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我自己能感觉的到,我的品行正在读书中一点点得到完善。”“读书,使我找到了一片与我共生共长的精神家园。”从孩子们恳切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深爱着自己的俱乐部,深爱着读书活动。

在“书虫”读书俱乐部的带动下,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文学社组织的诗文朗诵会,激荡着学生们对美的追求之心,一颗颗向往真、善、美的心灵沐浴在情感与旋律凝成的阳光之中。书画学会的学子们舞文弄墨,他们的书画作品让我们看到的是志存高远。音乐学会举办的高雅音乐鉴赏会,让学生纯洁的心灵徜徉在全面育人的精神广场,优美的旋律时时在校园回响。

在潘庄中学,学生有自己的广播,有自己的报纸,有自己的杂志和宣传专栏。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精神用语言、用文字、用音乐、用书画等多种形式尽情地表现出来„„学生不仅仅是文化生活的受益者,他们更是文化生活的创造者,他们在创造中提升着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是实实在在的德育、这是以文化育心灵的德育,这是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感、有生命的德育。学生们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抒发着和谐的情感,感悟着美好的人生,塑造着健康的人格,砥砺着良好的意志品质。

心海灯塔:

给学生更多的“金色赠券”

○湖南省澧县第三中学 曹中原

时下,一些大型商场在顾客购物达到一定金额后,一般要给顾客发送一份“赠券”,顾客收集若干张“赠券”后,可向商场换取物品,商场以此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美国心理学家拜恩博士指出,在人类的行为中,人们积累过去的感觉,就是在收集“心理赠券”,然后以完善或伤害自我,报答或报复他人等方式加以兑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收集教师送给他们的“心理赠券”,比如信任、怀疑、肯定、否定、表扬、批评、赞赏、讽刺等等,这些“心理赠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当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训斥、讽刺挖苦甚至谩骂体罚时,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慑于教师的威逼,面向全班同学自打耳光时,当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不肯承认错误,致使全班同学被勒令集体下跪时,当学生偷了同学的东西而被教师面刺“贼”字时„„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心理赠券”不仅有忽视、揶揄、藐视、嘲弄、厌恶,还有失望、恐惧、愤怒„„教师有意或无意地给了学生一些“黑色赠券”。这些“黑色赠券”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投下浓重的阴影,从而延缓他们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甚至造成一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我们教育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基础教育,其工作对象是可塑性极强,心理最细腻、最敏感而又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如果这些青少年学生收集了较多的“黑色赠券”,他们兑现时就会表现为:或者怯懦自卑,自轻自贱,自暴自弃;或者对学校的教育失去信心,造成厌学甚至辍学;或者想方设法地对教师施以恶作剧般的报复等等。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背离了教育者的良好初衷。反之,如果学生收集了较多的表扬、赞赏、信任、理解、尊重、支持等“金色赠券”,他们就会对教师心怀感激,并把教师视为“人生知己”,进而将教师的教育动机内化为具有长效功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诱导”的行为。

美国青年移民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丑陋,说话带法国口音,他一直很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也不敢去应聘,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成家。过生日的这天傍晚,他站在河边望着河水发呆,就在他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关键时刻,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亨利,我刚才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说拿破仑曾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体貌特征与你完全相同:身材矮小,说话带法国口音„„”“真的吗?我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异常兴奋,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所生发出来的信念,亨利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逐渐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从前,他以自己身材矮小而自卑,如今他却非常欣赏自己的这一点,“矮个子真好!我爷爷就是靠这一形象指挥千军万马的”,他会经常对自己这样说,并感到浑身充满力量。从前,他觉得自己的英语说得不好,如今他以说带法国口音的英语而自豪。“我爷爷就是用这种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的。”此后,他认为自己的“法国英语”也带有几分自豪和高贵。当遇到困难时,他会认为“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没有‘难’字”。就这样,亨利在“拿破仑的孙子”这一“金色赠券”的“自我诱导”下,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三年后,他就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派人去调查他的身世,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无关紧要了,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这就是“亨利效应”。西塞罗说:“自信是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人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大仲马说:“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作为教育工作者,其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通过向学生发送“金色赠券”,以唤醒他们的自信。

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向学生发送的“心理赠券”,哪怕只是一束信任的目光、一个会意的点头、一句赞赏的话语、一种肯定的手势,对学生来说,他们收集到的“心理赠券”就是信任、理解、鼓励、赞赏、尊重、愉快、成功、自我欣赏等等。这犹如赋予鲜花和小草以金色的阳光,让学生稚嫩的心田沐浴着爱的温暖。学生在教师送给他们的“金色赠券”的启发和诱导下,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冲动,燃起希望的火花,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从而促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学生在兑现积累的“金色赠券”时,就会影响他们对自身行为的选择,积极提升自己的品行和人格,主动修正和完善自我,并不断开拓进取,追求卓越。“金色赠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的广大教师们,理当慷慨地给自己的学生发送更多的“金色赠券”,让他们逐渐积累起来,有朝一日来兑现精彩有益的人生。

第三篇:教师教育叙事[模版]

用心教育

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漫长。找不到目标的人,一生蹉跎,以不了了之。找到目标的人,则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倘若是一代霸主,那么身先士卒赏罚分明,解衣衣人推食食人,所求不过千秋万代。倘若是文臣武将,那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为国征战谋划,所求不过名留青史。而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既无昭昭之志,则行昏昏之事,所求不过心安无愧。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是光荣的,受人尊敬的。这种光荣和被人尊敬,让我体会到了教师的价值,却也时刻提醒着我,肩膀上沉甸甸的担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们文化知识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向这些总角未满的孩子们灌输做人的道理。我从未奢望我所教的孩子们在十几二十年之后都能成才,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普通人还是大多数。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能被人称为好人。

回想刚开始上班时,我所带的班级是一年级,可以说当前所学的内容既不太多也不太难,而且学生们在学前教育期间都已经有所接触。可我还是没有放松在教学上对学生们的要求,把每天的课备好,把每一个知识点琢磨多次,甚至在备课的时候就开始模拟讲课,为的就是能让孩子们吃透,记牢。记得有一次讲看图写加、减法,我在课堂上反复讲了四次,又在家庭作业中布置相关内容,可是第二天抽查的时候,发现还是有俩名学生不会,我当即检查这俩名学生的家庭作业,发现作业里就是错的,通过询问才知道,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家中只有不识字的奶奶,无法辅导他们完成家庭作业,对学校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经过短暂的思考,我决定利用空闲时间,将他们不会的题给他们细细的讲解,并且以后着重检查批阅他们的家庭作业。我希望我这样的做法对还不懂得学习重要性的他们是有所帮助的。

做一名老师,光有工作上得认真还不足够,还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气度。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推卸责任,是孩子们逃避责罚的本能。班里有一个反应比较慢的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的不好,因为胆怯害怕妈妈的责骂,就向妈妈撒谎,说我没有讲。一次、俩次。一天,在我向她妈妈反应孩子作业问题时,她妈妈反而质问我,为什么不讲授书本相关的知识,我愕然之下尽力解释,这位家长却无心倾听,只是责怪。我心里委屈极了,但我没有哭泣,也没有生气,而是拿出了其他几名学生的作业,想让这位家长看看。谁想到,这位家长还是埋怨,孩子什么都不会,都怪我。然后愤愤的拉过孩子就走了。孩子在妈妈的拉扯下一步三回头,稚嫩的小脸上全是胆怯。看着他们的背影,听着家长的抱怨,看着撒谎却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的学生,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疼。是的,我是老师,是应该教育学生,关心学生,可是,我同时也还是个刚出校门的孩子啊。我在家中也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心中宝贝,凭什么就要白白受这样的冤枉。就在我委屈伤心之际,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们,我的前辈们,在我顽劣的时候,他们给予我的宽容,帮助和爱护,而我,也不正是因为受到他们的感染,才投身到教师这个行业吗?想到这里,我被抽空的力量又回到了身体内。我回忆着那个学生离开时的表情,除了胆怯,她还有那么多的犹豫啊。是的,看到老师被自己冤枉,她心里也是难受的,她想站出来说明真相,只是年纪小,害怕而已。毕竟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啊!我没有批评孩子,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则是更加关注这个孩子,教学时帮她树立信心,发现她点滴的改变表扬她,鼓励她。我希望我能从点点滴滴中感化她,让她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作为班主任,我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些事情对我也是个教育,孩子是参差不齐的,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他们,孩子犯错后本身就比较害怕,此时更不应该指责,发火,应该从孩子内心出发,多关注孩子,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让孩子懂得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给孩子在学习上帮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孩子们,老师不希望你们任何一个人输在别人的后面。

第四篇:教师教育叙事

爱心陪伴我的学生健康成长

成为教师,一直是我的理想,那是源于我的一位初中老师。她姓王,她和蔼可亲。每当语文课时,她会笑容满面的点我起来回答问题,从来不批评我,家在农村的我,住宿在学校寝室。他经常给我带可口的饭菜,对我平时的生活也很关心。因此,我发愤学习,也想像她一样做个好老师。经过三年的努力拼搏,于1999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师范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不愧于王老师的教诲,我在师范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坚持练习书法、普通话,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开阔视野,充实自己。于2002年11月被分配到家乡(现白云学校)任教,实现了自己的理想。面对家乡父老的殷切期望和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我感觉自己肩负重任。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关心爱护学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倾尽爱心,教书育人。

2003年7月我当上了班主任。我怀着“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走上了三尺讲台。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关注学生的学习——我耐心。在我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爱,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他们都需要我的关心。”对理解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我就引导他们向难度大的知识领域进军。对理解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我就细心地查找他们相对落后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给他们关爱,使这些“学困生”燃起了奋斗的希望。

陈龙同学是我三年级开始代的,当时的他学习成绩一点也不突出。他的家庭条件很差,通过接触,了解和鼓励,她开始用功学习了。我经常给他补课,不但在学习上帮助他,生活中也给予细心的照顾。有一次我见他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了,便偷偷量了他的身高尺寸,从商店给他买了一件新衣服。我的细心关爱也感动了他,这关爱化作无穷的动力,使他更加刻苦读书了。经过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最终考取了县高级中学重点班。

二、真诚关心,关爱无价

王磊是外地刚转来的一名学生,初次见到他的印象是机灵,顽皮,对什么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几天下来,发现他不爱学习,不写作业,张口闭口脏话连篇,从不把同学放在眼里,通过对他的观察和了解,掌握了一些他的情况:他从小母亲病故,父亲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原来是家长疏于管教,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才使他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于是,我决定用爱来感化他,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同他谈心,各方面格外关心他,每天放学后留下给他补课,犯错误时给出温和的提醒和暗示,关心他的饮食起居。一段时间下来,他变了,关心起班级了,作业也开始写了,上课也不溜号了。发现他有了进步,我在班会上当众表扬了他,并不断地为他制定短期目标,在我的努力下,他的优点越来越多,期末测试他的各科成绩均名列班级中上等,英语成绩达到86分。

三、尊重情感,尊重学生

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真正平等,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我班学生张安上课好动,经常与同学发生摩擦,但他特别尊重老师,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思想积极,我多次找他谈心,对他的优点大加表扬,鼓励他试着逐渐地改正自已的缺点,还交给他一些班级工作去做。慢慢地,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提高了,同学们对他也另眼相看了。他还主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学习成绩也在直线上升。就在前几周,他说了一句话,很让我感动。

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和谐、快乐的英语课堂,我经常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和游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使每节英语课真正“活”起来。英语课前的休息时间,我给同学们播放大家熟知的英文歌曲,课堂上,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教授内容时,根据需要或增或删或重排序,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或让学生模拟课文情境分角色表演,或根据教材内容师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在课堂上多用唱英文歌曲、讲英语小故事、英语沙龙等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为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我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师用英语授课,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

性,我自掏腰包买了一些学习用品作为奖品,奖给英语学习成绩较好或进步较快的学生。这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用心去做教研,视教研为教学的一部分

我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教学辅导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我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知识,参加校级、县级公开课、研讨课,使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善。我经常利用学校上公开课的机会,仔细看优秀教师怎样上课,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回到课堂再进行实践。在公开课教学展示的两周时间里,我一节课不落地进行了旁听,有时人太多,教室里坐不下,我就站在走廊上旁听。我争取一切机会到其他学校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分别于2008年4月和2009年5月在全县中小学英语学科说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4月在县教研部门组织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于2010年12月获得县级优秀教案二等奖。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多年来我所撰写的论文也都在省市教育评选中获奖。

有付出就有回报,我的生命之树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由于我工作突出受到了学校领导、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于2008年6月和2010年7月被嫩江县人民政府授予记功奖励。2011年我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2012我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成绩的取得是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我会把我的成功作为我努力的起点,我相信,用我的爱心、真心、责任心、信心一齐去拼搏,一定会实现我成为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的誓言。

老师的爱使我学会爱学生,我的爱也会使学生学会去爱别人,让我们一起把爱延续下去。

第五篇:教育与教师

教育与教师

作者:马自懿

教育,是人们传承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人之优劣,国之盛衰,全在于教育。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鼻祖,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宗旨,即全面教育的概念。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国民和社会对教育仍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一,由于许多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认识不清,以致不重视教育。他们认为,人是为了物质而生存,只要能挣钱,能攒钱,就会衣食无忧,就会生活幸福。这样的误区致使许多领导、家长,自身不重视学习与教育,特别是不重视哲学教育、人格教育、素质教育。人虽然生活需要物质保障,但人不是普通动物,人有精神,生活快乐其实就是精神快乐,物质享受只是人的低级享受,而精神享受才是人的高级享受。有些人则认为丰衣足食、吃喝玩乐就是精神快乐,殊不知,温饱之后,越是把物质利益看得重的人,他的精神就不可能超脱,就会受到各种世俗的羁绊和诱惑,往往违背人格与良心,一旦入了歧途,绝不会精神真正永恒的快乐。一个人若能置生死于度外,才会真正永恒的快乐,才会读懂人间世事,才会不拘它物,即为得道。得道者,就是真正懂得了世事的道理,也就近于仙。能如此者,非学不能。

误区二,古人读书,多为做官扬名,次为得利,而今人读书多为挣钱,次为身荣。故而,古人学文、学理、学道,而今人只看重文凭、学历,不重视人格名节。当然,这也与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有关。

我认为,教育的首务应为育人、育心、育德。当然,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问题是人们的心理、心态,实已与之差异甚远,好比建造房屋,我们肯定要选材质好的木料,才可雕琢。正如有些部门用人,宁用有德少才也不用有才少德的人,就因为德才兼备者甚少。

谈到育人、育心、育德,必须从小抓起。现在的人们往往觉得教育是国家的事,是政府的事。实则不然,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说德育必须从小抓起。对父母而言,育儿以德并不只是抓,而是要作,若父母己身不正,就必然对孩子产生坏的影响。所以,我们面对孩子应先好好看看自己,一定要给孩子作出好样子。

就全民素质教育而言,政府有号召,媒体有宣传,但就实际状况而言,青年人或不听闻,或且听之且任之,忙于升学,忙于就业;中年人忙于工作,忙于事业,听之可能有感触,过后却很少实效;老年人多已不工作,人闲,再者大半生已过,不免静下心来想想,回过头去看看究竟人生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国是什么、家又是什么,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国家、怎样对待社会。怎奈,老年人已不成社会主流,对社会影响不大。中青年人的素质教育问题在于他们缺少主观自觉去学习的必须性。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从人性、人格、宇宙观、世界观、社会观、历史观等诸多哲学领域去引导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仍然应成为每个人学习和修养的标准。三十不立非材也,四十不明非人也,五十不知天命者,依孔老夫子而言,不为君子也。

在这里我向人们提几点注意。第一是三个警钟: 人都会死。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人都应不断的学习和反省。第二是三个准则: 堂堂正正的做人。勤勤恳恳的做事。心安理得的生活。第三是三个修养: 修人性。修人格。修人缘。

我认为生活幸福就是心情好,只有修养高,才会心情好。

当然,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可能遇到挫折和不幸,但只要知识丰、经历广、修养高、事理明,就不会怨天尤人,满腹牢骚,甚至自悲、自哀、自衰自绝。

再说我们的学校教育,现在只抓升学率,也可能是政府和社会只看升学率,而素质教育和升学政府又无从考核,所以往往只流于形式和表面文章。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和家长的观念不明,绝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有权、有名、有钱、有事业,能挤入上流社会才算人才,对社会只看见高端,看不见基层。天下之木,非皆栋梁,而只有栋梁亦不能成其大厦。但反过来看,其所以能是多数人产生这种观念,说明了我们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少数人得利和享受的社会。社会性质决定社会观念,从大政方针上看,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待遇,克服两极分化,应是一个广泛的、重要的、永久的政治话题。

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观念若不能改变,人们许多的、美好的愿望和想象都不可能实现。也可以说,隔靴挠痒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许多努力,都不会产生多大实效的。就像各种作弊现象一样,因为有空子钻,才会有各种钻空子的行为。

目前的考试升学和学历制度,已经将教育引向单向,呆板和压抑的境地,许多,甚至五六成以上的大专及部分本科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就因为他们没有挤进去,没挤上去。谁不去挤,好像谁就另类,家长不依,有时自己也不依。

奥数、补课、作业,搞的许多家长,特别是天赋较低的学生和家长唉声叹气,头痛不已。

关于教师,古代叫先生,是高人一等的。

今天的教师,工资除了公务员,也是高人一等的。有些人从教,不是宠这个职业,而是宠这份工资。所以,在这里要说,没有爱心,就不要作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对于盲童而言,你不爱他,他能听你话吗?就是中学、高中、大学,作为教师,都应尽可能去关爱学生,爱心是一种能量,能促进和改变人。

再者,作为教师,更要有良心,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更要对的起自己的职业,不能误人子弟。做工、干活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教师,从课时上可能也是多劳多得,但从效果上就不见得。所以说,教师要有良心,不能是我讲我的,你听你的,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最大效益。应对得起民族和国家,对得起社会和未来,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对得起职业和自己,要么,就别当教师。

教师只要尽心尽责,本来就是一份辛苦而繁琐的工作。教师不光是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人的灵魂。从这个角度上讲,师德比师资更为重要,时时刻刻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从传统文化角度讲,仁、义、理、智、信应为先生之道,而温、良、恭、俭、让应是后生之法。学生的灵魂由家长和老师塑造,而老师的灵魂,除了老师的老师而外,恐怕更多的要自己塑造。老师若无自塑精神,就必然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阳光和空气是生物所必需的,但它却对一切无生命的东西进行着无情的消蚀,哪怕是坚硬的石头和钢铁,时间也会使他们变为毫末。人们生存于社会,世俗也在每日每时无情消蚀着人们的灵魂,如若意志不坚、知识不丰、经历不多、事理不明,也将像朽木和废铁一样,失去自己、人格,以至人性,变成失去灵魂和精神的行尸走肉或走兽。要想不失去,不变质,就要像生命的代谢一样,坚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改造,所以说学习就像吃喝,而反省犹如排泻。

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直至今天的所谓民主社会,虽然一直在进步,但距人类理想的大同社会还很遥远,而一代一代的教师,将是社会进步的天使,作为每一个教师,都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而努力。

联系人:马武刚

联系电话:*** 单位: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26号 邮编:710119

下载教育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教育工作计划

    一、教育教学方面 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探索,大胆尝试,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牢牢把握“读”的......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模板[范文大全]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模板汇编五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教育心......

    教师教育年度总结

    教师教育年度总结 本学年度,我能严格执行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努力工作,继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扎实练好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现将一年来继续教育方面的情况总结于下:......

    教师教育工作总结

    洛阳市第六中学教师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紧紧围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宗旨,以打造作风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以教育为先导,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师德师风......

    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总结

    银集镇中心学校 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下达的教师教育工作目标和学年初制订的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制订了我镇教师教育的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工作,开拓进取......

    教师教育工作总结大全

    胖庄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

    教师教育工作总结

    创新教师教育思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为了顺应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我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高素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