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建设
关于留守儿童的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留住学生 我校为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农村中学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行了校园规划和建设。如今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区化合理,互不影响。教学所需设施齐全,现有食堂和学生宿舍各一栋、16口教室的教学楼一栋,新建3层理化实验楼。教室安装有“班班通”,近30万元图书已对学生开放,校园内班级网络全覆盖,监控全覆盖,建有6000平方米的体育运动场,体育设施齐全。校园绿树成荫、小径优雅、园林式的设计,学生在其中犹如进入花园。校园内标语醒目,图案清新,宣传栏、文化栏,内容丰富,催人奋进、励志自勉的标语随处可见。班级文化建设独具特色,全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每月进行一次评比,进行表彰,发流动红旗。这样,校园活了、班级活了、孩子乐了,我们的学生能够安下心来学习。
2、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拴住学生
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较差,讨厌学习的多,受到短期利益的诱惑,家长的冷漠,导致学生中途辍学。为此,我校开展多种活动让孩子既来之、则安之、则学之、则乐之。我校建设的留守儿童之家,设施齐全,配有免费亲情电话、有线电视、图书、体育器材、心理咨询室等并开展各种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不感到孤独并能有家的感觉,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学生在国旗下演讲,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师生在国旗下面向国旗共唱国歌,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在班里唱国歌、咏经典名句,这样培养了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上午9时的课间操,下午的第二课后2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堂活动,学生集中在体育场长跑,打篮球、打兵乓球、跳绳、做游戏,学生尽情释放、寻乐。校园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名言警句、催人奋进,这样学生在校一天快乐地生活,高兴地学习。我们每年都举办开学典礼、五 四红歌会、元旦文艺汇演、经典诵读比赛、广播操比赛、体
育运动会、读书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大型活动,进一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学生更加留恋美好的校园生活。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的一生影响较大。学生的可塑性极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领,培养孩子不仅要成才更要成人。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此,我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高唱国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校训、班训的教育,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学校的八年级(3)刚开始进行班训教育每天第一节课前咏读“班训”有的老师认为会影响教学,但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班级从纪律、卫生、品德、学习等各方面都优秀于其它班级,这个班级学生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孝亲敬长,现在这个班已成为学校的领头班级。由此推广,我校每个班级都有班训。从而我们的学校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上课安心听讲,不迷恋网吧、游戏,按时上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能留恋学校、留恋课堂,学生有礼貌了,辍学现象明显减少。面对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我们总是要求老师尽己所能,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4、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教师在学校的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学校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人说,教师做的是良心活。我想做为教师就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师德,要让每一个教师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工作辛苦,工资低,时间紧。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外地教师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总想怎样赚钱、怎样回家,总想把一周的课两天上完,好回家,好跑跑,工作不专心,上课不尽心,对学生不耐心、敷衍塞责、教案不能按时完成、教研活动不能按时参加,许多原因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为此我校从人文关怀和健全制度两方面着手狠抓学校管理。邓小平曾说:所谓管理,主要做好人的工作。我校按照怀远县教育局和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
章制度如:考勤制度、上课制度、请假制度、财务制度、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教师八条禁令、教科研制度、奖惩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等。对教师严格要求,但更多的是人性化关爱,经常找教师谈心,关心疾苦,解决困难,相互交流,对生活困难或是有其它问题的老师我们都热心关怀。新分配的教师我们都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谈心交流,解决工作、生活的难题。我们每年组织教师定期体检,关心爱护他们。让教师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同时我校中层以上领导都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如:教务主任施云涛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我本人也多年从事九年级的政治教学。我们身先士卒,教师的怨言少了,工作起来有激情。经过近4年的实施,我们的制度,柔中有刚,比较全面、实用,很受教师的欢迎,也受到他们的拥护。我们的教师工作热情高、工作有目标、思路清晰、态度明确、成绩斐然。
5、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师德、人品、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及其重要,我们利用多种形势加强师德教育,每周的例会必谈师德,用身边的先进事例教育教师,用上级的要求来制约教师,让教师写师德学习心得体会,搞走访,观看电影《最后一课》,对教师严格要求,同时我们加大对教师知识的更新。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不断的进行学习、培训,多次带领教师到县内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参观、学习、取经、交流、研讨,借助于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弥补我校的不足。部分教师参加了省级研讨,积极参加校本研讨,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基本功又丰富了教师的内涵。我们的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能够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和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教育形势更是催人奋进。新年伊始,我校就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讨论新的工作思路:
1.抓班子,带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抓好学校的两大队伍建设,即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我校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管理制度,健全负责制,副校长、科室主任负责制。以使领导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确保政令畅通。我校现有教师37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参差不齐,针对此种情况,我校要在今后加大教师培训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和执行《蚌埠市中小学教师八条禁令》和《怀远县中小学教师十不准》,以使我校有一个良好的教师队伍。
1.健全制度,狠抓校风、教风、学风
针对近几年出现的留守儿童较多,单亲孩子较多,学生不良习惯较多的现象,我们打算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抓纪律,促学习;抓卫生,美环境;抓安全,促和谐,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诵读传统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诵读中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实施关爱行动,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我校将成立由工会、团支部、留守儿童之家等部门组成的“关爱工作小组”,对全校的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孤儿等进行结对帮扶,从生活上、学习上等进行关爱,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以使他们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1.想方设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设立年级组,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各年级的工作,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建立健全月考制定,每周一测,每月一考,考后进行分析,分析试卷,分析学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促进教学。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审定的教辅用书目录规范选用教辅材料,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别指导,以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九年级要上早、晚自习,学生要吃住在校,教师要跟班辅导,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
七、八年级增开早、中自习教师进行辅导,避免学生利用中午时间上网、玩游戏等。
1.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建设高效课堂,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幸福,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以上是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体会和工作思路,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教。谢谢!
第二篇:留守儿童建设情况报告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报告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我校留守儿童人数24人。留守儿童托管情况:隔代托管的23人,亲属托管的学生1人。
二、我校留守儿童项目实施情况:
1、迅速成立工作领导机构。
在工作上,我校一直都是高度重视,并因此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直接指导、落实留守儿童工作,使我们的留守儿童工作开展、实施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保障。
2、积极进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投入专项资金22000元,建立配套功能室300平方米,包括:留守儿童活动室、电脑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等。添置设备:亲情电话一部、电视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图书等。
3、结合我校实际,积极进行留守儿童工作。
留守儿童中的大部分构成了 “家困生”、“学困生”。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不足的地方,就是家庭教育属隔代教育,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爷爷奶奶多不识字,不能监督孩子学习,也就没能形成有效、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待留守儿童,我校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帮扶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学困生补课。另外,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密切关心和心理辅导。
我校积极开展歌咏、绘画、乒乓球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
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我校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和谈心等工作。尽可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进行良性干预。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针对学习中,纪律上出现问题的学生随时家访,及时了解问题。我校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校长带领教师每月家访不少于2次,有集体家访、特殊情况及时家访两种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三、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和管教,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困境,而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如下:
1、学习较差。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是处于一般水平偏下。在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异,位于班级占少数。因家长观念,家庭经济和社会风气的原因,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而比较悲哀的一点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目的与理想比较茫然,从而导致缺乏学习主动性。
2、生活艰辛。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年纪较大,他们很多人除了要自己做饭洗衣服之外,有时候还得帮助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些农活。如果留守儿童生病了,一般也只会到本村的药店拿点药吃,或者由监护人提供一点土方子,遇到大病,经常就会出现问题,经济条件不允许,不敢去大医院,一拖再拖。
3、性格缺陷。
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4、观念与价值扭曲。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5、社会治安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出门在外,监护人管不好或管不到,甚
至有不管的现象,而儿童的可塑性极强,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四、我校今后的留守儿童工作安排
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实际:
1、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由于家长经常更换手机号码,阻碍联络速度,应及时更新家长的联络信息。
2、坚持定期家访,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做好做细,让错误的苗头及时得以扼杀。
3、实行留守儿童“谈心日”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班主任、老师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具体活动如:近两年来开展的《弟子规》教程,重唱红色经典儿童歌曲,《识字歌》、《校园安全自护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朗诵比赛等,成立写作、书法、绘画、歌咏、科技、阅读经典等兴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并有图片或文字资料存档。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特长,也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从而营造起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对学校有一个认同感和亲近感。
5、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具体做法如上面的开展校园活动,还有法制安全课的介入,教师的良性的心理干预。
6、做好作业批改。由于长期出外打工,普遍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情况不闻不问,基本依赖老师的督促。我们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让孩子知道原来还有父母家人对我那么关心。我们老师也会在作业后面进行鼓励性批语。特别是比较有鼓舞性的字眼,让家长第一时间获得孩子的学习情况。
7、多陪陪孩子,关心孩子的近况。晚清外交官曾纪泽说过,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我们孩子家长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不要因为挣钱,没时间,来作借口。建议家长们多挤出些时间来给孩子吧,孩子的未来才是最要紧的,千万别因为忙挣钱而忽略了孩子。
8、观念要转变。像一个家长说的,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麻烦老师管严点,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感谢你了。其实话是那么说,但这种把教育责任交给学校一方的观念就完全错误了。家庭教育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家庭方面没有做好,学校做再大努力也是徒劳。学校和家庭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总之,留守儿童是现代社会的新问题,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他们,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动多方力量,健全关爱机制,使他们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三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自查报告
XX小学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自查报告
我校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少先队辅导员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爱心帮扶结对帮扶制度,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班主任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
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两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在“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配备了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学生失学。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近年来,我校经常邀请派出所教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五、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
配备电脑、亲情电话、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张贴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况,使活动室充满活力,为留守学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总之,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我们将努力探索和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进“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仁怀市XX小学 2015年7月15日
第四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纸厂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纸厂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组长: 张富毅
副组长:刘先举 樊凌波
成员: 文杰明 皮焕凯 陈伯书 卢维海 赵恩忠 黄永碧
陈景发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我校共有位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将他们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校辅导员樊凌波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每月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对于我校的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优秀学生、自强学生进行表彰,这是树立留守儿童自信的重要激励工作,拟在今年学期末尾表彰一批自强学生。
2013年3月
第五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用心灵筑起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罗河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汇报材料
罗河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272人,其中留守儿童518人。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本,我校积极落实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如下。
一、硬件、软件方面
1、硬件方面:①学校专设两间达80平方米的留守儿童之家,内设留守儿童专用可供视频交流的电脑一台,亲情电话三部,实行统一编号的图书一万多册,电视机一台,空调一台,文体器材若干。②设心理咨询室。学校有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对心理上有异样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给予温暖,给予关爱,帮助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我校三年级三班学生父母不家,由其祖父母照顾,他沉默寡言,还经常打他的祖母,心理咨询老师刘晓凤得知后,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了解了孩子的心理主要是想父母,刘老师立即和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并且让他和他父母视频对话一次。几天之后,该同学的性格开始变得活泼了,也变得懂事了。③为配合留守儿童工作,各班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阅读大量书籍,使每个留守学生学习有奔头,活动有劲头,资源共享有甜头。“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工作诺言。
2、软件方面:①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之家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领导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成立以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开展的保障机制。②对518名留守儿童的详细信息登记造册,不仅有纸质材料还实行电脑管理,适时进行变更,有据可查,并且进行分类整理。其中单亲监护279人,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213人,其他亲属监护26人。③二十多位班主任完善了518名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记录袋中有学生们的“理想”、“个人格言”、“家庭详情”、“优秀作业”、“优秀绘画作品”、“综合素质报告单”、“获奖证书”、“三好学生奖状”、“师生谈心记录”等。为今后承载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了重要依据。④每天安排值班人员,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日,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组织学生阅读图书,看报纸、看电视,与在外地的家长视频聊天,打羽毛球、下棋等一系列活动,并做好当天值班记录。⑤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518名留守儿童由全体教师帮扶结对,特别是我校26名其他亲属监护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亲都外出,缺失亲情的关爱,学校委派15名教师作为这些孩子的“爱心爸妈”,真正使留守儿童之家成为他们温馨的家。上周二,我校二年级2班学生上午未到校上课,班主任黄老师立即打电话到他家无人接听,打电话给他外出的父母,无法接通。随后和他的代理家长郑老师一直在他家,发现该生重感冒发烧躺在床上,两位老师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出院后黄老师将该学生接到自己家里住了几天,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进行了电脑视频聊天,家长非常感动,感谢学校和老师,该“留守儿童”之家是孩子的第二家。校领导对包保的教师和代理家长实施定月考核,量化评定,记入教师个人档案,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安全管理方面
1、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征求家长意见,对家长回执的意见进行整理,制定管理方案。
2、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安全知识。
3、各班级建立路队,上、下学秩序井然。
4、学校成立“小红帽队伍”,有效地监管学生的安全卫生纪律等方面。
5、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进行安全宣誓。
6、各班级每学期多次召开安全主题会,由学生和班主任签订安全承诺书。
7、聘请五位退休教师为校外安全监督员。
三、主要活动方面
1、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每学期聘请镇司法所、派出所,县、镇关关委、退休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校利用主题班队会和主题班会,通过讲故事、唱红歌、谈体会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融,使留守儿童能感觉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有效地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让留守儿童体验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组织的关爱。“六一”节,我校组织开展了入人仪式,“童心向党”读书汇报和文艺演出活动,期间,罗河镇党委、政府、中心校领导深入我校向特困考和留守儿童赠送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并与留守学生谈心,让他们通过电话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交流,拉近了孩子与父母心灵的距离。清明节组织学生捐款维修烈士墓,祭扫烈士墓,让他们牢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校自2006年以来每年在12月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主要活动是文艺汇演和学生书画展。学生演出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当代儿童的精神风貌,通过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既提高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增长了他们的艺术水平。学生的获奖书画作品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实际创造能力,体现了儿童生活、学习中的快乐感受,为儿童成长奠定了较好的文化基础。
4、举办校园运动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学生积极参与,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发扬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以来,我校500多名留守儿童尽情享受学校工作安排中各项活动成果,并积极参与校内外举行的多项活动,取得多项荣誉。
2011年5月,“历史的选择”讲故事比赛,我校留守儿童张娴获得县二等奖第一名、巢湖市二等奖。
2011年6月,“六五”世界环境日征文,我校留守学生吴其旺《人啊,你的话还算数吗》获县二等奖,张鹏飞同学《还我碧水蓝天》获县三等奖。
2011年6月,中华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我校留守学生张娴、张怡凡领演的《花木兰》获县一等奖。
2011年9月,我校留守学生张怡凡在“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演讲比赛中获县二等奖。
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民生工程,我们要把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个留守学生身上,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增长知识、提升素养、修身养性的学园,成为同伴交流、亲情交融和娱乐健身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