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

时间:2019-05-13 06:5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

第一篇: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

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

1.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心寒”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就有人心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代课教师为什么会留下来?

3.为什么这所学校没有第12位教师的说法?

4.“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都要答长点啊,拜托各位 快点!!

答案伤心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因为孩子们渴望学习,他们的的举动把老师感动了

3因为第十一位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作代价,让一个个孩子学业有成,而以后的教师都是无私奉献的,所以说没有第十二位老师的说法

4每天早上孩子们读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孩子们没有忘记第十一位老师,每天都会怀念他

第二篇:第十四章 散文 (精选)[范文模版]

第十四章 散文

散文是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文章体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大的家族之一。自古及今,作家灿若星辰,流派纷呈迭变,名篇佳作浩如烟海,这些作品或庄或谐,或豪放粗狂,或精致玲珑,艺术风格千姿百态,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历代作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品味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类心灵、习俗和行为方式变迁的历史。散文写作,顾名思义,可以随便散漫,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当然没有错。但同时应该强调,散文写作也是一种既严肃又富有创造性的劳作,虽无定法可依,但在翦材、立意、修辞诸方面也有其规律可寻。

第一节 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一、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我国,“散文”一词,最早见于《文选》卷十二木玄虚《海赋》:“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绫罗被光于螺蚌之节”,但这显然还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散文”作为文体概念直到南宋周必大才提出来。罗大经《鹤林玉露》引周必大语云:“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此时距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及有文本流传下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散文已历经先秦两汉诸子、历史散文,六朝骈文和唐宋古文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内涵及外延代有新变。大致而言,六朝以前所说的“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中唐以后标举的“古文”则是与风靡六朝的骈文相对而言,这种散文的共同特点是不讲究押韵、对仗,句式不整齐,但其范围并无科学的界说,既包括无韵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一切非文学作品,如经、史、书、记、表、序、铭、诔等,庞杂而宽广。

进入近现代,特别是“五四”以后,“散文”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并列的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类,但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包括的体裁很

多,如文艺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文、小品、特写、日记、书信、回忆录、序跋等。狭义散文的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小,特指那些或记人叙事、或写景记游,或咏物抒情,或发抒议论的散体文章,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形式自由。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题材内容与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通常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一)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往往通过人、事、物的叙述,表达作者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和感情,一般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六要素。

记人为主的散文通常以人物为中心,或叙写人物的一生,或写其生平片断,或写一人,或同时写几人,所写内容都是真人真事,既不虚构也不夸大,但又强调通过必要的艺术渲染和艺术加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作者对所写人物的主观感受与评价,行文富有文学性。如《史记·项羽本纪》叙述项羽一生的成败始末,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对被汉朝开国之君刘邦打败的项羽,仍作为一位灭秦的英雄来看待。文章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主要故事的叙写,充分肯定项羽在秦汉之际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和在灭秦斗争中的重大功绩,同时不掩盖其弱点与错误,如实地揭示项羽失败的过程及其必然性。又如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殉难六烈士传》,其中《谭嗣同传》以简练生动的笔触记录谭嗣同的一生,重点记叙他在家乡湖南设立强学会、创办新政的情形以及在百日维新中的事迹和殉难经过,赞扬他为改革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中国历代史书中的《纪》、《传》部分有不少优秀的人物传记作品,都是典型的记人散文。

记事为主的散文,通常比较注意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与结果,以及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叙的是一间读书小屋和家庭琐事,意在表现作者一家三代的骨肉深情和自己青年时代的襟怀抱负,笔墨疏淡而情韵绵远。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部分记叙作者读书前在百花园无忧无虑的快

乐生活,后半部分记叙他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学习情景,前者开心快活,后者枯燥乏味,前后所写形成鲜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

写景状物散文通常以名山大川或富有特别内涵的动植物为题材,即景抒情,间或交织进风物人情,古迹传闻,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历代山川游记大多属于此类,如袁宏道的《虎丘》、《满井游记》,张岱的《西湖七月半》,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等。

(二)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抒写作者心绪感受的散文。如李密的《陈情表》、欧阳修的《秋声赋》、鲁迅的《秋夜》、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高尔基的《海燕》等,这类散文往往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刻画描摹、记述议论传达作者的主观感情,或写景抒情,或议论抒情,或记叙抒情,或描写抒情,而其所记、所议、所写,均服从于作者独抒胸臆、表达情感的需要,遣辞造句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想象丰富。如《故都的秋》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行文直率坦露,直抒胸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鲁迅的《秋夜》则采用拟人和象征等手法,酿造诗的意境,表现作者彷徨而不忘荷戟的精神状态,行文蕴藉含蓄,融情于景,寄托遥深,较之前一种,这种抒情方式用得更加广泛。

(三)议论散文

议论散文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包括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即杂文。如贾谊的《过秦论》、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后序》,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等,这类散文一般具有观点鲜明、笔锋犀利、剖析透彻、逻辑性强的特点。

上述三类散文的写作方法与艺术风格各有差异,写作时应注意结合文体特点选择角度,各有侧重。写记叙散文,应注意理清叙事线索、突出主要事件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写抒情散文,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营构适宜的文学意境,把握好情感的力度与尺度。写议论散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诉诸理智,用事实与逻辑进行说理论证,以理服人,又要注意运用文学语言和形象说话,做到以情感人。

作为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记叙、抒情、议论在文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常常是三种手法彼此交融。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重在抒情,但开篇也用记叙手法描写兰亭的环境之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苏轼的《前赤壁赋》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通篇却以写景来贯串。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中运用抒情、议论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这种情况表明,所谓的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的分类,只是就其主要倾向而言的。

第二节 散文的立意与结篇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

作为一种文学文体,散文有其普遍共同的文体特征,但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其结构形态又各具面目,各有姿态。举例来说,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用三则英雄故事结篇,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主要描写四幅象征性的画面,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按时间顺序记游,一篇文章由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合而成,这种结构可以称之为板块式结构;而秦牧的《土地》,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却自始至终抱住“土地”这个内核重重扩大,这种结构形式可以称之为滚雪球式的结构。我们还可以总结出许多诸如此类的散文结构形态,但稍作抽象便发现,几乎所有散文的表现形态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结构上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有一个凝聚点结合全篇。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典型的文体特征。所谓“形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题材内容而言,散文取材广泛,无所不包,一个人物,一种思想,甚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都可以构成一篇出色的散文,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其二,就表现形式而言,散文的写作相当自由、灵活,既不像小说那样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引人人胜的故事,也不像诗歌那样要求高度的含蓄凝炼和严格讲究节奏、韵律,但它又既可以像小说那样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地再现生活片段和生活细节,逼真地进行心理描写和环境渲染,也可以像诗歌那样运用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创造某种艺术意境,还可以自由地选

择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现手法,一切根据文章内容及作者的个性、兴趣、气质禀赋而定,法无定法,形无定形。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主题思想鲜明集中,各部分之间有严谨的内在联系,“神”即文章的主题、宗旨,也就是文章的立意,常常可以理解为思想或中心,但也不限于此,有些散文的“神”表达的只是一种情绪、心境,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还有些散文的“神”所表达的是一种理趣,或者纯粹的自然或人文之美,如苏轼的《前赤壁赋》、魏学咿的《核舟记》、林嗣环的《口技》等。总之,对于散文的“神”应具体文章具体分析,作比较宽松的理解。

散文贵散又忌散。“形散”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有助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显得趣味横生,最大限度地表现作者的个性风神,但在追求“形散”的同时又一定要保证“神不散”,只有神不散,文章的主题才会鲜明、集中,两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散文的立意

既然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在“形散”的同时紧紧抓住不散的“神”就成为决定散文写作成败的关键。对于作者而言,要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思考并处理好两个问题。其一,究竟想表达什么?其二,应该怎样表达?前者就是如何“立意”,后者就是如何“结篇”。

所谓立意,就是锤炼、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立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着文章的好坏。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闲情偶寄》卷一)把确立为文之旨比做“立主脑”。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把文章的主题思想比做军队的统帅。诸如此类的观点都说明了立意在散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那么,散文写作究竟应该如何立意?关于这个问题,前人和今人有过非常多的论述。归纳起来,值得特别注意的有三点。

其一,立意必须富于独创性,要敢于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唐代韩愈在发起古文运动时,提倡“词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就十分强调文章思想

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创新。举例来说,《送孟东野序》是韩愈写给好友孟郊的一篇赠别文字,本文之所以成为散文史上千古不朽的名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文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这一观点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传统,又极大地拓展了它的适用范围。在韩愈看来,人的言语、歌唱、哭泣,与写诗作文、著书立说一样,凡属于“鸣”,就大抵与“不平”有关。基于这种认识,作者进一步提出了“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的观点,通过列举古往今来善鸣者各以其道、术、声音、文辞而鸣的事例,证明“不平则鸣”是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善鸣者的产生及其“鸣”的内容与时代、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立意新颖,文章语言亦随之富于创意,其议论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其二,立意应力求深远。文章立意以含蓄深远为贵,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言少意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才能启发读者的联想思考。刘大櫆《论文偶记》云:“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或出者少,不出者多,乃可谓之远。”

其三,立意必须精炼集中。一篇文章原则上只能有一个主旨,头绪繁多必然意杂语乱,旁生枝节,从而影响到主要人物或事件的叙述,或者冲淡主要论点的论证。正是为避免文情不专一,前人提出了设置“文眼”的观点。所谓“文眼”,意谓文章脉络之眼线,如前举《送孟东野序》一文,即以不平则鸣之“鸣”为文眼。刘熙载《艺概·文概》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必后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就是说,揭示文章主旨的“文眼”,可以置于篇首、篇中或篇末,位置并不固定,应该视文章内容的展开安排在关涉全局的紧要之处。若置于篇首,则要求兼顾照应下文;置于篇中,必须要瞻前顾后;置于篇末,则必须前做预伏,只有这样,才能前后呼应,确保一线到底,防止枝蔓旁出,“意多乱文”。

三、散文的结篇

所谓结篇,指的是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一篇文章在确定主题之后,就应考虑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例如何处设伏,何处照应,如何擒纵,如何收束等。这就是

文章的章法。章法是人们长期写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常见的章法有所谓起、承、转、合四法。“起”,即文之开端。散文开篇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开门见山,从题目写起,有的从景物写起,有的以发议论起等等,通常记叙文在开篇时要交待时间、地点和人物,论说文则是提出问题,确立论点。“承”是对“起”的承接与发挥,在这一阶段,记叙文展开情节,叙写事件发展的经过;议论文则是摆出论据,展开论证。“转”,顾名思义,就是转换、改变写作的角度,这一部分既承前文而来,又陡生波澜,且顺势带出下文,如记叙文可用插叙、倒叙、补叙等手法,或改变叙述角度,或补充前面的叙述,或对某些细节、过程作详细介绍;论说文则常常陡转一笔,或引证,或对比,或以退为进,换一个角度展开论证。“合”,即总合、结束之笔,记叙文交待人物、事件发展的结局,或由此及彼,引申出更深刻的含意;论说文则给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在驳斥错误观点后提出自己的正确看法等。

起、承、转、合四法总结了散文写作的一般性规律,但具体到某一篇文章或不同散文文体的写作,其贯通起承转合的文脉线索的安排仍然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说来,记人叙事散文通常运用下面两种手法安排文章线索。一是以文章叙述的中心事件或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如《郑伯克段于鄢》,文章记叙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阴谋夺取君权而终于失败的故事,情节发展分明、暗两条线索展开,明线叙共叔段逐步扩张势力,直至“缮甲兵,具卒乘”,企图谋夺君位;暗线叙郑庄公外似宽厚而暗藏杀机,有意引导共叔段走向深渊。明线不是主线,主线是郑伯。两条线索在开篇“庄公寤生”以后分头发展,矛盾冲突随之逐步展开,至郑伯讨伐共叔段,段出奔共时又合在一起,矛盾冲突至此亦趋于高潮,整个故事首尾完整,情节发展波澜起伏,结构严密,表现出作者相当高超的叙事能力。二是以空间的转换和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这种方法在访问记和游记一类散文中用得最多。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按时间顺序记游,总写游览三峡后的感受,具体行文又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依次描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不同景色。又如郦道元的《三峡》写长江沿岸的自然景色,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空间环境,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描绘出七百里三峡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境界深邃清幽。

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一般以情、理为线索,行文不受时间、空间或其他事物的限制。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开篇写月夜泛舟的乐,接着写客人的箫声和客人的阐述,表达一种怀古伤今的悲伤,最后又转悲为乐,全文以作者由乐而悲,再由解除悲升华到一种更高境界的乐为线索结篇,情景交融,情理并茂。又如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典型的政论文,文章以战国时六国赂秦,反为秦所灭的历史事实,借古论今,针砭时弊,行文紧紧扣住“赂”与“战”展开论述,如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把赂与战的利弊一一阐明,言之凿凿,使人警悟。其他如《陈情表》、《兰亭集序》、《故都的秋》等,也都是以情、理为线索组织全文的。

还有些散文以描写某一具体事物为主,但不是为写物而写物,而是托物言志,使此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散文—般就以所写之物为线索,通过描写此物的形态、品性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文章以白杨树为线索,通过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及其主要特征,突出它“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又如李绅的《寒松赋》: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势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几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这是一篇托物自喻的抒情小赋,立意结篇与屈原的《橘颂》、庾信的《枯树赋》相类似。文章从寒松生长的地理环境写起,随物赋形,具体状写坚贞而高贵的品质。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庄子》也称:“天寒风至,霜雪既降,吾是知松柏之茂。”李绅本文写松,也紧扣一个“寒”字,用严酷的自然环境作烘托,通过与无数在寒风中枯萎凋零的花草植物比较,突显寒松坚韧耐寒的个性品质。通篇以“寒松”自况,抒写了作者孤标傲世的忠贞品格与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

总之,散文的线索设置与结篇方式因体裁而异,多种多样,有时甚至不是单一的,而是两条线索互相交织,有时又故意显得若有若无,令人难以把握,每个作者

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要表现的内容安排作品的线索,确立全文的结构方式,既要顺乎自然,不落斧凿之痕,又要力求有自己的独创性。

第三节 杂文的写作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属于议论散文,但写作上具有与一般议论散文不同的特点。这里略作介绍。

一提起杂文,人们就自然会想到鲁迅先生,他一生以杂文为武器,抨击一切不合理的思想与社会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杂文的社会批判功能,而他的杂文也成为杂文写作的范本。但是,杂文文体并不是鲁迅的发明创造。鲁迅本人就曾经说,杂文这种文体不是什么新鲜货,而是“古已有之”的。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不少篇章,如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庄子的《庖丁解牛》、荀子的《劝学》等,用寓言、比喻的方法阐明事理,既具有强烈的论辩性,又富于形象的感染力,已经具备了后世杂文的基本特点。唐宋以后,杂文写作者代有其人,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周敦颐的《爱莲说》,王安石的《伤仲永》,苏轼的《日喻》,刘基的《卖柑者言》等等,不胜枚举。“五四”以后,鲁迅、瞿秋白等人评述政治,针贬时弊,大量写作杂文,《新青年》、《申报》等报刊杂志开辟专栏,专门发表杂感类的文章,直接促进了杂文的繁荣,杂文文体也因此显赫一时,成为文学界与思想界关注的焦点。

一、杂文的文体特点

杂文是一种介于政论与文学之间的文体,以议论为主,但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还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用比喻、征引、类比、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褒贬是非,立场鲜明

作为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杂文针贬时弊,激浊扬清,作者的政治立场与爱憎态度非常鲜明。不论是社会政论性杂文、历史性杂文还是知识性杂文,也不管作者的立意是批判、讽刺,还是歌颂,几乎所有的杂文作品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有感而发的。鲁迅先生在肯定杂文能给人以“休息与愉快”的同时,坚决反对把杂文视为“小摆设”,他说:“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小品文的危机》)正因为是“匕首”与“投枪”,作者的立场、态度必须鲜明。而为了及时地跟上现实生活的步伐,杂文的写作又常常强调时效性,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家必须敏锐迅速地作出反应。所以鲁迅又把杂文比作“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

(二)取材广泛,形式多样

杂文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政治时事,历史掌故,人生琐事,花鸟虫鱼,大至天地宇宙,小到细末微尘,还有个人的点滴感受,或者一鳞半爪的思绪,皆可纳于笔底,成为杂文论述的对象。这是就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一篇杂文,内容含量各不相同,但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都会程度不同地体现出“杂”的特点。如鲁迅的《病后杂谈》,文章从“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写起,历述自己生病期间所看之书及所生之感,涉及《世说新语》、《蜀碧》、《蜀龟鉴》、《安龙逸史》、《翁山文外》、《闲渔闲闲录》、《订讹类编》等书,所谈内容更是上下古今,关涉极多,从魏晋人的豪放潇洒,天趣盎然,谈到明末张献忠与孙可望“剥皮法”的不同,再到清代的灭族与凌迟之刑,从周到汉时男子的“宫刑”与女子的“幽闭”,谈到医术与虐刑,从陶渊明的“雅” 谈到房租、水电与稿费的“俗”,内容极为博杂。又如舒展的《异端正说》,广泛引用辽西、河姆渡、大溪、马家滨等地的考古发现,证明“历来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或中心的观点其实并不确切,在材料的择取上也充分体现杂文博杂的文体特点。

与博杂的内容相表里,杂文的写作形式与表现手法亦多种多样,灵活自由。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写成为一篇好的杂文。在表现手法上,可以熔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于一炉,还常常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

(三)亦庄亦谐,说理形象

就语言风格与说理方式而言,杂文在讲究逻辑性的同时,常常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大量运用讽刺、幽默性的语言阐明事理,说理形象生动。人们常说某篇文章有“杂文味”,某篇没有,这里的“杂文味”,主要就是指杂文的语言犀利无比,而又幽默诙谐。如鲁迅的《脸谱臆测》,针对伯鸿先生的观点提出异议。伯鸿认为,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物的脸谱是一种象征手法,比如白表奸诈,红表忠勇,黑表威猛,蓝表妖异,金表神灵之类,实际上与西方的白表纯洁清净,黑表悲哀,红表热烈,黄金色表示光荣和努力并无不同,都是“色的象征”。鲁迅先生不同意这种观点,且看他的论述:

中国古来就喜欢讲“相人术”,但自然和现在的“相面”不同,并非从气色上看出祸福来,而是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要从脸相上辨别这人的好坏的方法。一般的人们,也有这一种意见的,我们现在,还常听到“看他样子就不是好人”这一类话。这“样子”的具体的表现,就是戏剧上的“脸谱”。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白就表了奸诈。红表忠勇,是从关云长的“面如重枣”来的。“重枣”是怎么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在实际上,忠勇的人思想较为简单,不会神经衰弱,面皮也容易发红,倘使他要永远中立,自称“第三种人”,精神上就不免时时痛苦,脸上一块青,一块白,终于显出白鼻子来了。黑表威猛,更是极平常的事,整年在战场上驰驱,脸孔怎么会不黑,擦着雪花膏的公子,是一定不肯自己出面去战斗的。

显然,在鲁迅看来,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脸谱能够反映出人物的阶级身份,其颜色的选择源于生活,因而“自有他本身的意义”,“并非象征手法”。文中阐述的观点是非常严肃的,语言却寓庄于谐,平易亲切,特别是文中提到的“第三种人”,看似一笔带过,实则有意为之,因为本文机锋所向,就是为了批评当时以杜衡为代表的“第三种人”,此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杂文的议论说理追求形象、生动,因而常常采用描写的手法,通过具体事物的描绘,把“理”寓于形象之中,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但是,杂文对于具体事物的描绘与小说、戏剧不同。小说、戏剧要求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多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塑造完整的形象,而杂文只是对事物作“一鼻一嘴一毛”的勾画,显出生动的“活态”来即可。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中,以“落水狗”比喻失败的敌人,以“叭儿狗”比喻专事谄媚的奴才,虽然没有作更多的描写,却实现了形象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四)篇幅短小,意味深长

杂文的篇幅通常在六七百字到一千五百字左右,几千字的很少,篇幅短小,内含却非常丰富,所谓尺幅千里。如鲁迅的《做文章》,全文不到六百字,提出的问题,阐发的思想,却启人深思。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穆、张二人反对“对偶为文”的骈文,主张写散体的“平文(即古文)”,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但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记述却都很“拙涩”,以至于主旨不一,穆说的是马踏死了犬,张说的是犬给马踏死了,究竟是着重在马,还是在犬呢?读者很难确定。据此,鲁迅发表了如下议论:

因为要推倒旧东西,就要着力,太着力,就要“做”,太“做”,便不但“生涩”,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比早经古人“做”得圆熟了的旧东西还要坏。而字数论旨,都有些限制的“花边文学”之类,尤其容易生这生涩病。

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高尔基说,大众语是毛胚,加了工的是文学。我想,这该是很中肯的指示了。

这种议论所产生出来的思想含量与穿透力,是绝对不能用字数的多少来衡量的。

二、杂文的写作

(一)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所谓“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指的是杂文写作取材宜“小”,立意却要“大”。

由于篇幅的限制,杂文在选材立意时往往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这就要求作家必须处理好“大”主题与“小”题材的关系,善于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抓住最能反映本质的一点,或一个侧面,去做文章,所谓“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中见世界”,说的就是要善于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具体地说,杂文作者可以以一个人、一桩事、一种现象,或者一首诗、一部电影、一篇小说、一段历史传说,甚至一句话、一条谚语、一个典故等作为发挥议论的依据,引譬取类,生发开去,从而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揭示隐藏在具体现象后面的意义。例如,鲁迅的《拿破仑与隋那》一文,有感于一位医生因为“常受病家的攻击”,自解自叹“要得称赞,最好是杀人”的一句话,揭明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极其荒谬的错误看法。拿破仑、成吉思汗、希特勒,“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灾星”,是世界的毁坏者,拿人民当炮灰,却被人们视为英雄,得到恭维与夸耀;而发明种牛痘法的隋那不知救活了多少孩子,却没有人记得,作者认为,“这看法倘不改变”,“世界还是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又如卢嘉兴的《父系社会的新闻眼》一文,有感于南方某大报发表的一则新闻,称“毛泽东血脉的惟一传人毛新宇成家立业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一针见血地指出,毛泽东的两个女儿都有儿子,早已成家立业,难道她们不是毛泽东的传人?写这则新闻报道的记者先生如此行文,表面上看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部分中国人至今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二)就实论虚,多取“类型”

就实论虚,指的是杂文写作应该根据具体的事实材料,生发阐析出比较抽象的议论,或者作出富有哲理性的概括。例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要论述在对外交往中,我们不应该光奉行“送去主义”,还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拿”。作为一种思想主张,拿来主义的理论内含十分丰富,也比较抽象,但文章却始终结合具体的事例展开形象的论证,寓抽象于具象之中。譬如论述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作者主张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也就是先占有,然后再挑选。文中连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人们习见的事物或人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对待外来的东西,应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诸如此类的人或物,构成文章“实”的一面,离开了这些实物、实例,拿来主义的思想内含就不好阐发;而如果只写这些

实物、实例,不作理论的总结,文章的思想就不能升华。所以,杂文写作应该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多取“类型”,指的是杂文写作所选择的事实材料应该具有标本的意义,能够揭示某一类人物思想性格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写类型,“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标本,或和某甲的疮有些相像,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伪自由书·前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鲜活的个案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

(三)有开有合,文“杂”意专

所谓有开有合,文“杂”意专,指的是杂文写作在行文与材料的运用上,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真正实现材料的博杂与主题的精炼集中的有机统一。举例来说,鲁迅的《不知肉味与不知水味》一文,所依据的材料是当时《申报》与《中华日报》刊登的两条新闻。1934年七月二十七日,上海各界在孔庙举行孔诞纪念会,会上演奏中和韶乐二章,为了扩大音量,乐器不分古今,一律配入,共四十种,《申报》在报道此事时这样写道:“聆其节奏,庄严肃穆,不同凡响,令人悠然起敬,如亲三代以上之承平雅颂,亦即我国民族性酷爱和平之表示也”。同一天,浙江余姚因为天旱,河水干涸,朗霞镇居民杨厚坤与姚士莲因争井水发生冲突,互相加殴,致使杨当场死亡。这两件事情表面上看毫不相关,作者却在对比中生发出这样的议论:

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渴死的。„„所以我们除食肉者听了而不知肉味的“韶乐”之外,还要不知水味者听了而不想水喝的“韶乐”。

有了这段议论,两件本不相关的事情就扭合为一个整体,成为表现文章主题的有机材料。

杂文要“杂”,不杂就没有味。杂文之“杂”,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就是要广采博取,多方涉猎,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表现主题,丰富文章的思想内容,增加知识含量。邓拓有一篇题为《一块瓦片》的杂文,篇幅不长,知识含量却很大,文中写到的瓦就有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明代庐山天池寺的“铁瓦”,西域泥婆罗宫

的“铜瓦”,还有古代统治阶级用来显示他们奢侈生活的“银瓦”、“金瓦”,作者由此又联想到古代下层人民居住环境的简陋,让读者看到了北方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旧社会里上无片瓦的悲惨生活。文章寓理于趣,开合自如,读者从中既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又可在作者娓娓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寓庄于谐,幽默辛辣

杂文要写出“杂味”,除了在题材的选择上用力外,还要在语言上用力。杂文语言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善于用典,点石成金;二是讽刺性强,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如陈四益的《进谏》一文:

某公身为谏议大夫,“思有以拾遗补阙”,仿效魏征上疏。疏未上,忽然念及“居安思危”一语未妥,本是太平盛世,何危之有?于是挥笔抹去。继而又觉着“载舟覆舟”一语太险,民若“覆舟”,岂非作乱?“乱”字岂可说得?于是又挥笔抹去。再继而一想,“虑壅蔽”“,惧谗邪”,岂不是说皇帝不明察洞烛为谗所蔽?想至此,“不禁汗下浃背矣。”于是又挥笔抹去。如是者再,心始稍安。最后剩下八字:承天景命,垂拱而治。

文章故意采用文言文的语调和笔法,文白夹杂,寓庄于谐,活脱脱地写出了“某公”身为谏议大夫想进谏却不敢进谏,终日如履薄冰的窘态,其滑稽之状,令人啼笑皆非。这就是杂文的语言。杂文写作者应该熟悉杂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学会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写出地道的杂文。

[思考与练习]

一、略述散文的分类及其文体特征。

二、阅读钱大昕的《弈喻》一文,简析其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

弈 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余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己!

三、请以《我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散文。

第三篇:哲理性散文答案

(一)、(16分)

1.(3分)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1分)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

2.(2分)富贵:外在风姿高贵:内在品位

3.(3分)

手法:拟人(1分)

意图: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牡丹不开放的原因;(1分)““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1分)4(4分)参考答案:

①品位是内在的美,不易被人发现,但我们做人或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人的内在品位。

②牡丹个性突出,因品位而高贵。’

③做人应追求牡丹一样的品位。

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追求“坚持真理、高雅情趣、宁静心灵”等高品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4分)答案示例:

我钟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印证你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彰显你的纯净,风华宁静了世人的心魄,香气沉醉着君子的灵魂。

(括号内容不赋分,引用诗、词、文中的名句准确且内容恰当2分,能揭示出“精神品格”2分,不足字或超字扣1分,文字不优美酌情扣分)

(二)(16分)

1.(共4分)草垛,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父亲对草垛的敬畏之情感染了“我”;草垛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任意答出四点即可,一点1分。)

2(共4分)答案提示:从形状、颜色、神态等角度生动地写出了草垛的特征。(2分,任答两点即可)“草垛像„„太阳”,用比喻写出其形状和颜色;草垛“高矮胖瘦”,“„„蹲在„„默不作声”用拟人写出其形状、神态。(2分,举例1分,简析正确1分)

3.(共4分)因为草垛在作者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村生活的艰辛,作者一家人的勤劳、父亲的智慧都是在为草垛忙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表述不强求一律,一点1分。)

4.(共4分)前后呼应,深化文章的主旨。(2分,一点1分)

仿写示例:田野里,是沉甸甸的稻穗,稻穗上是丰收的喜悦。(2分,句式相同1分,揭示景物寓意1分。)

(三)1.柳的生命力(2分)

2.有实用价值表达情思(评分:2分。每空1分)

3.(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2分)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2分)

4.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2分)

5.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0评分: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四)1.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是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①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②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3.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4.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五)1.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楼前楼后,白天晚上都有各种着色的花开放。)

2.(2分)“好”指一片空地从早晨到傍晚总有明媚的阳光。

3.(4分各2分)由于玫瑰花的竞相绽放,使得平淡、枯燥的生活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生活的路是很宽的,会给每一个生命提供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只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总能绽放生命之花。

4.(3分)只用一个效果不好。“楼后?”的问句,突出那个地方环境十会恶劣。“怎么可能?”的问句突出的是大人们在听说楼后有花时的惊讶之情。两个问句连用,能更好地表达白玉簪花开得出乎人们意料。

5.(4分)要求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六)1.(2分)作者最初认为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下功夫,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2.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3.这句话是对第(8)段的总结、概括。此句是全文的中心主旨,发人深省,也是作者由化妆求到的对生命境界的体悟。

4。示例:不矛盾。前者指皮相经常经过非常考察的化妆,让人看起来好像没化妆一样。且能自然地表现那人的个性与气质;后者是从改变人的体质和气质来说,体魄强健,皮肤改善,气质高雅,生活乐观,此时皮相的化妆已无必要。

5.示例:这句诗就是说当一个人包饱读诗书,学识渊博,气质就会提升,修养就会加强,就如同给生命化了妆一样,使自己做一个灵魂丰盈充实的人,而少在皮相上下功夫。

(七)1.①“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②“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2.百合身处断崖,战胜了恶劣的外部环境,经受住了野草的鄙夷和讥讽,终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它为此骄傲和自豪。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百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3.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4.文中写了野草对百合花的不屑、讥讽、鄙夷和嘲笑等,从反面衬托出了百合花的美丽、纯洁、坚定和执著的品质。

5.从百合花的角度应着重谈学习百合花坚定执著的奋斗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野草的角度应着重谈要心胸宽广、与人为善,在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帮助等。

(八)1.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保持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谛听,对美好的事物要付出关爱。(4分)

2.比喻、拟人、夸张。凸现昙花破蕊而开的迅捷,开放瞬间的灿然美好。(4分)

3.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最美妙的乐曲,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4分)

4.作者先写昙花、茶花开放的声音动听、迷人,由此认定自然之花开放的声音是一种天籁;继而联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突然出现时,都会给人带来同样的惊喜,要用心谛听,感受其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4分)

九:1。拟人。不张扬、素雅。

2.突出老人衣着陈旧(外表朴实);暗示了做灶糖时间久远;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为下文作铺垫。

3.记忆:贫穷年代的甜(或:贫穷年货的幸福和快乐/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幸福快乐的情景);

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每点2分,意对即可)

4.事例1:如第14段中。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表现了老人因我给他照相而高兴,随性自然的性格特点。

示例2:老人靠双手劳动为生,活的随性自然,对生活不奢望,不强求,“呵呵笑”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快乐满足。13段中““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为能给别人也带来快乐而高兴的满足、幸福感。这是我们人物的最好状态吧。

5.以花喻为人,照应开头,赞美挑糖担老人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的性格特点。

(十)1.“文字屋”在文中是指作者用文字建造精神的家,即自己创作的作品。“水边的文字屋”既点明作者生活在水乡,又说明作品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乡生活,有独特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2.写了三种屋子,依次是:儿时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的屋子;后来用积木搭建的屋子;成人后用文字创作的屋子,即作品。借泥草屋抒发了对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借积木屋表达了内心的惊奇及创造的欢乐;借文字屋(即作品)表达了对写作的钟情与厚爱。

3.⑴“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可以尽情抒发“我”的幸福与痛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⑵现实的“家”可以为“我”安身,解决温饱,使“我”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但它不能安抚“我”心灵遭受的创伤,而作为精神家园的文字屋去可以让“我”的精神得到寄托,心灵得到慰藉。

4.“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庇护所,“我”用它承载喜怒哀乐,抚慰心灵创伤,喜欢“我”作品的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精神上寄托。

5.要点:语言上:本文语言朴实亲切,细腻生动(举例略)。结构上:作者将三种屋子按时间先后依次来写,从有形的屋子写到无形的屋子,条理清晰,构思巧妙。

6.提示:本题5分,能够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谈出对写作的感悟,观点明确得3分,语句通顺得2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第四篇:散文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散文

(一)上善若水

张笑天

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1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1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11.(5分)总领全文(领起全文/引领全文)内容;由水到都江堰到人再到文化精神,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连用三个问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思考。

12.(6分)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分四

六、平涝旱”;③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13.(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和文化精神的思考。

14.(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二)溜

阿 城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分)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11、【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①以壁顶为观察点(1分),变换视角,由远眺“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1分)到近观“俯望怒江”(1分)。展现峡谷的险峻。②从视觉、听觉角度去描绘。“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是视觉,“隐隐喧声腾上来”是听觉。(2分)展现峡谷的险峻。③用内心感受衬托,“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通过人物心里的胆怯表现峡谷的险峻。(1分)使人如临其境。④使用叠词“亮亮”“涓涓”“隐隐”表现了峡谷的险峻。(1分)⑤使用了夸张。“万丈绝壁”展现了峡谷的险峻。

【解析】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视角变化”,“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12、【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解析】作用题,但角度单一,难度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满恐惧感,就是因为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此属侧面表现。而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战战兢兢”的“我”,这是映衬;二是勇敢无畏的领队和汉子们,这是反衬。在答题是注意不要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13、【答案】(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题。这一题型也是平时训练重点,只需找出和人物相关的内容,再根据内容概括形象的特点即可。

14、【答案】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文学类文本——散文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弘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探究题。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深刻意蕴:①角度一:整体把握。驮队飞渡峡谷代表战胜自然和艰险;②角度二:领队和汉子们。表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以及无畏勇敢;③角度三:雄鹰、骏马、牛等动物形象。正反对比,隐喻人应该有雄鹰、骏马那样的精神,而不能想牛那样软弱畏缩。④角度四:“我”和领队。表现艰苦环境能磨练人。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

(三)江南无雪 刘长春

14.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4分)15.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16.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4分)

17.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14.明确: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听雪);②半夜起来看到下雪的过程(看雪); ③梦中想象到的雪景(梦雪)。(1点1分,2点2分,3点4分)15.明确:运用①比喻、拟人(1分)、引用(1分)等修辞手法,②由近及远(1分),③点面结合(1分)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2分)。

16.明确:(1)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1分)。(2)形式上:①照应题目;(1分)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出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2分)17.明确:

①描写飘雪的各种美丽场景,表现出作者对雪的喜爱、怀念、赞美;(3分)②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3分)

③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3分)④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3分)(任答两点得6分)

(四)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做铺垫。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先结合全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答案的区域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一、二段上,从两方面进行作答,一从内容上,一从结构上,这样答案才会比较合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思路的分析把握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先结合全文,整体阅读,然后大体确定作答范围,最后筛选信息,整合组织答案。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答案】(1)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迷失了自我。(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保持清醒。【解析】两个题目考查的是精神世界与外部生活的关系,一个人怎样处理好这种关系,怎样赢得生活,只有真正“记住回家的路”,才会找到真正的内心生活。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及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两个句子看似矛盾,实则适合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解答本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的主旨进行综合分析,整体把握。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文学类文本——散文

【答案】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或“记住从外部生活回到内心生活的路”),在社会的纷扰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活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解析】理解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体味“家”的抽象意义,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考点定位】本题以标题为切入口,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标题的作用,联系文章中心,来分析命名的原因,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窥知中心。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答案】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面对现实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们不应闭塞与拒绝,要保持自己的心灵家园。

【解析】回答这一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抓住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开放的心态”“人生美丽的源泉”“在世界志海上抛下自己的锚”去理解,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考点定位】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对语文的深化。

(五)在风中长大

朱以撒

11.文章第③节描写了家庭生活温馨的一幕,请简说其表达特色。(4分)

【答案】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1分),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1分),运用细节(1分),从视觉、味觉等多方面描写(1分),使人如临其境。

12.文章第⑥节写《战台风》这出戏有何作用?(6分)

【答案】①写出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不自量力(2分);②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到的台风肆虐,开启下文对于人在大自然面前低头的评述(2分);和下文人对风、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在风中长大”的主题(2分)。13.文章题目“在风中长大”中“长大”的内涵有哪些?(4分)

【答案】①身体的成长(或“肉身的伸张”,2分); ②摆脱了愚昧思维(或“认识上获得了觉醒和进步”,2分)。

14.本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予以探究。(6分)

【答案】①对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的留恋;②对温馨的童年生活的怀念;③对非自然的城市生活的排斥;④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⑤对人类改造自然不自量力的批评;⑥对人类摆脱愚昧思维、认识上获得进步的欣慰。(每点1分)

(六)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11.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说说“最惧怕春风的,奠过于积雪了”中“积雪”的含义。(2分)

(2)“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一句,表达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2分)

12.老哑巴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括。(4分)

13.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1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6分)11.(1)①自然界的积雪;②人与人之间的冷漠。((2分。每点1分)(2)①对美的热爱、对爱的渴望;②能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喜悦。(2分。每点1分)12.(1)自然界的春天;(2)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3)有平等的生活权利;(4)有尊严的生存地位。(4分。每点1分)13.(1)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2分);(2)达子香花“依然”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2分),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深化了主题(2分)。(6分。每点2分)

文学类文本——散文

14.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1)地位:都是底层无名小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尊严。(2)环境: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冷漠。(3)性格:都勤劳、善良。

(4)命运:都受到伤害,结局都很悲凉。(6分。每个方面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七)红松擎天

张抗抗

11.概括第②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1.回忆知青年代的伐木生活,因伐木导致的后果心生愧疚。(2分)引出下文追溯、寻访红松的内容(2分,仅答出“引出下文”给1分);为作者认领红松、为红松祈福作铺垫(2分)。12.红松的珍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5分)

12.存活于寒冷地带(1分),生长缓慢(1分),我国仅伊春有其原始保留地(1分);浑身是宝,在生产建设和生活中有多种用途(2分,答出“多种用途”即可得2分)。

13.④、⑤两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红松?请选择其中两种方法加以赏析。(6分)

13.(6分)(1)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第④段中用“横空出世,挡住去路”形象地写出红松的高大威严;第⑤段中用“饱经风霜却容颜依旧”形象地写出了红松的古老苍劲,用“心无旁骛地向上生长”写出红松挺拔不分叉的形态。(3分,指出修辞手法1分,能结合一处恰当分析表达作用再给2分)

(2)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第④段中将树皮的裂纹比作“时间刻度”,形象地写出红松的苍劲古老;第⑤段中将“松针”比作“玉簪”,形象生动地写出其身姿秀美。(3分,指出修辞手法1分,能结合一处恰当分析表达作用再给2分)

14.请探究文题“红松擎天”有哪几层含意。(6分)

14.(6分)(1)红松高大挺拔(直指苍穹,如擎天之柱);(2)红松有骨气(外刚内韧,不畏风雪);(3)红松实用价值大;(4)红松能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四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6分)

(八)怀念乡村春节(冰 客)

11.谈谈文章第二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在内容上:不惜笔墨写城里春节燃放鞭炮的情形,渲染城里人的“比拼”。(2分)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乡村春节的情景作铺垫;构成对比,突出对乡村春节的怀念赞赏之情;(2分)12.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答案:场面描写,白描手法;(2分)写了乡村春节的欢乐场面,表现乡村淳朴的民风;(1分)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1分)

13.本文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对比的好处。(6分)

答案:① “我”与城里人对燃放鞭炮的态度对比;② “我”不比拼的生活态度与城里人比拼的生活态度对比;③城里与乡下燃放鞭炮情形的对比;④城里人冷漠的人际关系与乡下邻里相亲的关系、淳朴民风的对比;⑤“我”对城里乏味的春节与对乡村春节热闹的春节不同态度的对比;(对比4分,只要写出4点,每点1分)

好处:通过对比,多方面表现城里与乡村春节的不同,突出我对乡村春节的怀念与对乡村邻里相亲、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情。(2分)

14.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答案:深刻意蕴:通过对城里和乡村春节氛围的不同描述,寻找一种失落的纯朴的和谐的传统节日文化。(2分)情感取向:

①对城里人春节放鞭炮的描写,表现了对城里人春节单一枯燥生活的厌倦;1分 ②对城市沿袭已久过年方式的描写,表现了对城里冷漠的人际关系的鄙弃;1分 ③对童年时期乡村春节情景的回忆,表现了对久违的欢乐春节的向往;1分 ④对童年时期乡村春节人们交往的描写,表现了对乡邻相亲、淳朴民风的赞赏。1分

文学类文本——散文

第五篇:散文阅读答案

中考散文专项训练答案

(一)18.【答案】(4分)(1)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2分)(2)内心的行走(2分)

19.【答案】:(3分)环境描写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气异常干燥闷热的特点,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答出“环境描写”1分,作用2分)

20.【答案】:(6分)(1)因为“他”和“我”都是行者,“他”是身体的行走,“我”是内心的行走。我们有相同的追求,心心相通,所以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3分,意近即可)

(2)“他”所拍的照片景物特征鲜明,融入了强烈的感情,展示了高超的摄影水平。(3分,“特征”、“感情”、“水平”各1分,意近即可)

21.【答案】(4分)他酷爱旅行、谦恭有礼、追求执着、生活简单而快乐。(答出其中3点即可)

(二)16.【答案】: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17.【答案】: 答案:“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19.【 答案】: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评分:共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三)24.【答案】:(2分)国传统文化,思乡情结在人们心根深蒂固。(须扣住“思乡情浓”含义,1分)引出下文。(1分)

25.【答案】:(2分)家乡的山水草木(1分)邻里乡亲的友情(1分)26.【答案】:(2分)(1)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1分)

(2)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1分,如再答上“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也可)27.【答案】:(2分)这句话用比喻、排比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子们孤独无依的境况,从而突出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1分)28.【答案】:(2分)为了强化这种情感的永恒、深刻、不易化解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29.【答案】:(3分)舍小家为大家,情系大爱,支持国家建设,具有朴素的爱国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四)20.【答案】:本意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文中指青涩、强说愁的青少年。21.【答案】:甜:童年,酸:青少年,苦:成年。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22.【答案】:一是体验各种生命的滋味,一是“我”的成长历程。23.【答案】:用问句更能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对母亲艰辛一生的感叹,引起下文对人生的感悟。24.【答案】:生活平平淡淡才恒久;生命平平安安才是真,从母亲身上得到的人生启迪是恒久的。

(五)15.【答案】: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依靠烂泥和污水生活;在花园里,木瓜树拥有向阳的角落和营业处阳明山的有机土,与茶花和杜鹃花为伴。(2分)木瓜树的命运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长得翠绿而挺拔;在花园里,木瓜树去完地枯萎了。(2分)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惊奇→同情→怅然→疑惑。(2分)16.【答案】:“弓曲”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他们颓废的生活状态。(2分)“迷离”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眼神,刻画出了他们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精神状态。(2分)17.【答案】:恐惧提升的人心没有目标,摆脱不了各种物质的诱惑和恶习的困扰,精神甘于堕落,放弃了心灵之路,不期待光明的未。(2分)18.【答案】:要点(1)要对立美好的理想,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实现理想。(2)万一理想实现不了,至少要保持一颗追求上进的心,不能自暴自弃。

(六)8.【答案】:(1)鹅毛大雪:隆重热烈;中庸的雪:简朴冷清(悄无声息/平易近人)。

(2)普通的雪是大家熟悉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有亲切感。通过对比,可以使读者对“中庸的雪”有更深切的认识。

9.【答案】:A、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B、带着来历,各怀心事,自成一体。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C、任凭行驶的车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

D、隐匿于树中,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枝桠间挂着一团团的雪,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

E、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感到突兀。F、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G、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心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细节,但却做得含而不露。10.【答案】:运用了排比、拟人修辞手法。

排比:用排比写雪景,将雪的形态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庸的雪衣食无忧、心无旁骛的特点,把雪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中庸的雪的特点更突出。

11.【答案】:例:这种雪是悄无声息的,最适合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载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文第十一位教师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一章 散文(优秀范文5篇)

    第十一章 散文 第一节 散文的内涵和类型 一、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以优美语言、非虚构的写人、叙事、状物、绘景,陈情达理的文学体裁。 二 、散文概念......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 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人们寒心的说: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 一所偏远的山村学校,因办学条件差,一年内已经先后走了七八位教师,当乡......

    第十四周上课答案(精选合集)

    数学建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四周上课答案 一、起吊高度 解: (如图)设吊车能将钢架吊起的最大高度为y.且当钢架吊至最高处时,应是图中所示情形,即钢架的边缘恰好到达......

    马克思第十一题答案

    10个选择题5个多选题2个辨析题3个简答题1:试述价值观规律的作用及对社-企是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的意义。 2: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最终目标历史任务。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

    感恩教师散文

    感恩教师散文 感恩教师散文 我最敬重的高中时代的老师,**。想来,怕已仙逝二十几年了。记不太准,是时恐怕还没有正式规定教师节。看来,老一辈教师真地没有福气。 我是一九**年入......

    散文练习及答案(一)[模版]

    散文阅读高考集训及答案(一)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

    散文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1.(5分)BE (B.第(1)段借篱笆会引起“你”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来表达作者自己对篱笆、对亲人的热爱之情。作者身处篱笆与亲人之中,不能说是“怀念和敬佩”,且此情感也只是主旨的一部分。......

    古代散文论述答案

    一、诠释题 1、春秋笔法 相传孔子修订《春秋》时根据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务和人物作了评判选择他以为适当的字眼来暗寓批 驳之意。譬如记叙战争它往往根据战争的性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