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笃守信念平凡中铸就伟大
师德师风演讲稿:
笃守信念,平凡中铸就伟大
广化小学邓秦豫
从教十二年的岁月里,我走过了幼稚,穿越了迷茫;我挥洒着青春,也播种着希望;我锤炼着信念,也执着着追求……我无数次走过这再也熟悉不过的三尺讲台。然而此时此刻站在这里,要倾诉给大家我和我的学校,我和学校老师的故事时,内心却难以平静,因为,心底那份深深的油然已久的感动早已如重锤般反复敲打在我心灵深处,无数次震撼我的灵魂。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时间定格在那一瞬间,画面定格在那一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坍塌,道路中断、桥梁中断、通信中断……
我校1000余名孩子在午休中惊醒,惊恐万状,哭喊一片。学校领导和老师从惊慌中震惊:地震突袭!中心校立即组织楼道有序疏散,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们集中到了教学楼对面的操场边上。村小蹲点领导立即分头赶往3所村小,消息渐次反馈:六村师生平安、三村师生平安,大家悬着的心刚要逐渐平稳,路人捎信回中心校,较偏远的八村小学损毁尤为严重,师生还能平安吗?本就悬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全校教职员工一边守护着孩子一边焦急地等待八村的消息。
回来了!回来了!八村蹲点领导看望八村的师生回来了,师生平安!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平放下来。接下来我们听到了八村震中的一幕幕:负责教师陈新领着大家,赶、拉、抱、抓……硬是把所有在午休中酣睡111个孩子全部转移到了操场,确保了平安。让我们更为感动的是,当
八村师生们集中在操场刚缓过神,他们就看见了一个模糊而又熟悉的身影向学校缓慢地,吃力地,急切地走来。近了,清晰了,大家惊讶了!原来这一刻他回来了。他——家居八村附近的王德华老师,32年如一日地工作在八村小学。2008年3月,犹如晴天霹雳,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被迫离开学校和孩子去接受治疗。5月初刚锯断10余根肋骨实施了手术,在家修养准备化疗。此刻他竟然忍着剧烈的病痛和伤痛回来了;他竟拖着极度虚弱的病体回来了;他还用手捂着腰步履艰难地回来了;他更带着焦急和关切的眼神回来了。那一刻,八村小学操场上的空气凝固了。王老师走近了大家,他看到师生们都平安无事,释然地笑了,操场上119双师生的眼睛聚焦在王老师那张特写的笑脸上,哭了,泪流满面地哭了……王老师眷恋着学校和老师,眷恋着他深爱的孩子们,更有他挚爱的三尺讲台,然而无情的病魔还是于2008年10月吞噬了他……我在王老师笃守的信念里读懂了他对教育的热爱,眷念,更读出了他在平凡中铸就的伟大!
说到平凡,我还想到了她,一位在广化的村小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女教师,学校同事不管年龄大小,都亲切地称呼她——李二姐。她,是六村小学的负责教师。几年来,她用一件件小事,让我看到了,知道了,什么叫敬业,什么叫奉献。总记得那一幕:那时,距学校有一段非常泥泞的小路,一到下雨天,全校师生的形象真叫惨不忍睹了,衣服鞋袜,全都得拖泥带水。更别说骑车上班的老师们了,推吧,一大段的上坡路,到处是厚厚的泥浆,骑呢,稍不注意就打滑,弄得个人仰车翻,狼狈不堪。所以,老师们常常感叹:教书,这儿是一片净土,但,这晴天一身
灰,雨天一身泥的,唉。可是,面临着村两委改制、学校因印刷厂倒闭又债务累累的局面,大家也无从想出办法。于是,在一次完成了校舍检修之后,面对着剩余的那一点点少得可怜的水泥,二姐发动全校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来修路。当时的路面,需要很多的石头,瓦块,而大块的石头,都得从远处的山上才能找到,于是,她就和男教师从很远的地方把那些大石头抬过来,再一块又一块地垒好,铺平。看着她汗涔涔的脸庞,看着那忙碌的不知疲倦的身影,看着她利索地挖土,垒石,我的眼中,她的形象,已经没了女人的娇小,那个柔弱的身影,竟让我看到了伟岸。又岂只是这一幕呢?一个班级没老师上课了,她一个人两个年级,一会儿语文,一会儿数学;哪个班级的学生违反了纪律,她都是亲自处理,了解情况,谈话,教育,因为只有她,熟悉这儿的每一个孩子;护送路队,她更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身影;每一年,她都将最重的工作任务安排给自己,而她的教学业绩,历年来在学校学区都是名列前茅。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一个扎根村小的教师的信念,那是一种坚定而执着,深刻而无悔信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在广小那个温暖、和谐、凝聚的团队里象他们这样热爱着学校,执着着教育,追求着梦想的又岂止他们两人呢?不必说近几年来为学校排忧解难主动到村小支教的小青、蒋勇、黄丽、陈佳、吴梦、唐丽、小燕子、周育容等一支青年骨干教师;也不必说那一大帮手牵着手领着年轻人进步的老年教师;单是那股骨坏死的唐小远老师能多年坚持在村小上课,还特地买来电脑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让人佩服不已;还有那常年带病坚持工作的冯文,冯雪莲,谢新明老
师以及三位在村小多年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的负责教师,他们都是我心中的楷模,我从他们多年在村小的坚守里看到了广小人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
近两年我校在学校班子的引领下,在新课改理念的熏陶下,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他们在学习中丰富,在行动中反思,在合作中共享,在科研中完善,在实践中提升,将新课改理念深入课堂,融入教学实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让新课改带给了学生更多的快乐。他们苦练内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努力的提高自己,让青春在广小闪光:近两年来在优质课竞赛中,我校曾小清、赵小燕、邓丽莉、张爱民等老师分获市级一、二等奖,彭晓凤、杨艳玲、陈丽萍、张爱明、李明奎、李玲玲等获县级一等奖;在教学论坛上,吴梦、邓丽莉分别获县级一等奖;李明奎获市级课件制作一等奖;在各级的优秀论文评选中,更有许多的老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只年轻队伍的崛起为我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激发了老年教师挑战年轻人的豪气,去年,县上举行的中老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我校50岁以上李美华、王蓉、年近50的冯文三位老教师也都喜获一等奖,真是宝刀不老再展雄风,他们的凯旋更给我校增添了奋飞的勇气和决心。
上面展示给大家的就是我朝夕相处可亲可敬的同事们平凡岁月里的平凡故事。广小的老师们, 在这块他们挚爱的土地上,用平凡的岁月去铸就着教育的辉煌,用朴实和厚重诠释着伟大,用青春和热血笃守着教育的信念,一路前行,风雨无阻!
第二篇:平凡中铸就伟大
平凡中铸就伟大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是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读过《雷锋的故事》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贴切而深入的理解。雷锋同志——一个平凡的共产主义战士,用他平凡的事迹铸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
自幼就成为孤儿的雷锋深知亲情的可贵。年少时,他为回报收养他的六叔奶奶,常常冒着被打的危险上山去砍柴;到部队后,他对待同志更是像春天般温暖,帮助同班战友乔安山认字、学算术;为小周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为小韩缝补棉裤„„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出差途中,雷锋主动让座,帮助列车员扫地、抹玻璃、倒开水;无偿为丢失车票和钱的妇女买车票;历时两个多小时,帮助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找到儿子;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帮助赶路的大嫂抱着孩子,步行二十多里,平安送回了家„„
“为人民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这时雷锋同志在1961年4月23日的日记中写的一句话。其实,在平日的生活中,他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这句话。他曾强忍腹痛到本溪路小学的楼房建筑工地推砖;每逢年节,雷锋想到服务和运输部门最忙,便叫上同班战友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帮着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
这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生活小事,却铸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安老师:您好!请登录下载电子稿(电子稿在发件箱中);账号:yuanguangbao;密码:ygb770124
第三篇:平凡中铸就伟大
用平凡铸就的伟大
读了寻明胜先进事迹之后,寻明胜这个普通的名字,久久在我脑海里盘桓。“黑包公”生长在民风淳朴的乡村,兄弟多,家境不富裕,艰苦的年代使他早早学会生活节俭,为人非常低调。据介绍,寻明胜是一个很“小气”的人,对于公家的开支,他都精打细算,作为一个国土局长,还因一两百块钱的事和别人讨价还价,为的是不浪费国家的钱;他经常拿着自己的东西充当公用,把自己的烟当做招待用。他在工作中,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芍药山脱贫致富了,费县的国土工作做的更扎实了。这些事迹,乍看起来都很平凡,但是当我们把他们连成一片时,就能感受到他们的伟大力量。
在千千万万个像寻明胜的人中,他是平凡的一员,他的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国人的基本品德。他在工作中学会了慎独,学会了敬业乐群。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个平凡而鲜活的事迹堆砌起来就是钢铁长城,折射出的是寻明胜同志的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人格。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一以贯之,而寻明胜做到了,并且延续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都在用心和行动来诠释生命的伟大。
办公室:张山峰 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星期四
第四篇:平凡铸就伟大
平凡铸就伟大
—观电影《飞扬的青春》有感
今天接到通知让我们看一场电影,名子叫《飞扬的青春》。听说后我就想,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应该有悲壮的故事情节或者有激情澎湃的画面,还是……,反正想了很多的情景在脑子里。可是,当我看完后却没有发现我想像中的那些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场面。然而,正是那一幕幕平凡的影像和平淡的叙述,还有那真实的情节却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内心。
主人公麦志成从一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怀着梦想与抱负成为中电投内蒙某风电厂的一名普通的员工。平凡的工作和枯燥的生活使他觉得这与他的梦想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他开始迷茫,开始颓废。可是当他看到中电投映山红小学,听说句厂长、莲花与娜任的故事后,被深深感染了,让他改变了想法,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之后公麦志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出了个人的能量。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正是有了像句厂长、莲花那样无数的平凡人的付出,才会让我们看到丰硕成果。我想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扬那些先进的工作者,更多的还是在歌颂那些投身到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的平凡人。
中企工程部康卫华2014年3月20日
第五篇:平凡铸就伟大
平凡铸就伟大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作为一个新的农商行员工我的感触很多,第一次到农村工作,第一次和农村妇女打交道等等很多人生的第一次。正是有了那么多的第一次,我感到生活很充实、很有意义。也正因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体会到了不平凡的意义。
在农商行系统中,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许多的储蓄能手,服务标兵,他们既不是杰出的领袖,也不是被人追逐的偶像,甚至许多人都不一定认识,他们只是平凡的一位。他们是实在的,也是平凡的,可以说只如沧海一粟,并不起眼,可是他们从不起眼的位置上发出光和热,因为他们的“责任,奉献,创新”精神,才取得了我们农商行今天惊人的业绩。
我们的广大员工干一行爱一行,营造出了“讲服务、比服务”的竞争氛围。昨天我们以身为农商行人骄傲,今天让农商行因为我们这一代自豪,我们树立了“从我做起”的主动服务意识,爱岗敬业、不怕辛苦,把三尺柜台服务延伸到了千家万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优质的服务征服每一位客户,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着农商行优质服务品牌。而特色的“优质文明服务”更令客户感受到我行人性
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理念。
在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下,作为一名新员工,我将进一步发扬老一辈农商行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小草精神;学习年轻一代农商行人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神。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是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要把平凡的事做好,就要有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我深深明白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专一行,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这就要求我必
须要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做起。
记得有一次,一个客户拿来一大堆的零钱要兑换,钱币肮脏褶皱,我耐心的整点,发现比客户说的数目多出六百元,当我告诉他多出六百元时,那位顾客感动地说;还是你们这里踏实,这地方好啊,要是到了别处给不给都不一定呢!此刻,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站着柜台里,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而是代表着所有
农商行系统员工,代表着农商行人在客户心中的声誉和地位。
试问,在我们农商行,有多少柜员,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在工作的岗位上。试问又有多少信贷员,用真情倾注“三农”,将一笔笔小额贷款像涓涓细流般滋润农户的心田,在工作中,坚持多一点坚韧,少一点浮漂;多一点勤奋,少一点机巧;多一点持之以恒的大智慧,少一点沽名钓誉的小聪明,以农商行为家,敬业爱岗、开拓进取,这是我们农商行人的心愿。在这里,饱含了储户对我的信任;在这里,凝聚了我们农商行人的心血和汗水,我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是我相信,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伟大的。青春需要掌声,青春更需要喝彩!作为一名农商行新员工,不但要学好基础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地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意识,为振兴农商行、发展农商行
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入职不久的新人,我会继续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发挥聪明才智,为农商行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