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学科探究
生物学科探究教学实验研究阶段性小结
高一生物王海涛
自我校实施“学科探究教学实验研究”以来,教师们根据“6333型高效教学模式”的要求,结合自身原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却漠视甚至忽略了相伴而生的一些细节问题,就像诗人纪伯伦在《先知》中曾经说过的:我们已走得太远,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同时根据日常课堂中反馈的一些教学细节做了如下整理,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交流。
一、细节之导入:不要让导入成为课堂教学的负累
提到导入的重要性,我们自然会想到“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名言,教学亦然。于是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为了让学生进入自己预想的模式,教师费尽心力一门心思地引导甚至“逼迫”学生“层层递进”、亦步亦趋,孰料课堂上实际出现的效果,却往往是授课教师始料未及的。而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情景,教师却依然固我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固有模式靠拢,给人以生拉硬拽之嫌。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讲解《免疫调节》时,讲到“特异性免疫”,教师想通过类比的形式导入新授,于是开始了以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古代,为了防御敌人,国家都有哪些保护措施?
教师的本意很明显,希望学生依次说出有护城河、城墙、士兵,然后自然地过渡到机体的三道防线,殊不知,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生:加强自身的军队建设。
生:加固城墙以御敌。
„„
针对这样的结果,教师本可以因势利导,顺势引导学生学习免疫的几道防线,但可能是学生的答案打乱了教师事先预想的模式,教师又是解释上述答案的不合理性,同时又担心自己的教学计划无法顺利开展,于是,本该轻轻松松的一堂课最后在教师学生的“两败俱伤”中结束。
当然,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并无意去漠视导入对于一节课的重要性。实际上,精彩的导入确实可以让学生尽快的进入课堂角色,增加学生求知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所谓最好的模式,完全因教学的氛围、对象、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并不是每堂课,不管什么样的课型,都得必须有导入环节,而这恰恰是现阶段我们许多教师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为了导入而导入。如果教师每堂课前都一定要精心为导入而费尽心力的话,对导入的期望值太高,课堂上只要“成功导入”,教师就感觉如释重负,放松对后面教学环节的关注和引导,也许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正常的课堂计划,从而造成舍本求末、虎头蛇尾的现象。诚然,我们不能对导入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可是也不能被它所牵制。如果一个精彩导入是以牺牲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效落实为代价的话,我们还有理由为它的“精彩”而沾沾自喜吗?
二、细节之讨论:讨论≠热闹
有效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之上的学生真正能够“动起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看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开始绞尽脑汁的设计学生活动环节——讨论。在遇到比较难以处理的环节时,讨论;在感觉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时,讨论;在课堂时间不多而自己还没有处理完教学计划时,讨论„„,将讨论当成了万能的法宝。
曾经见过这样的例子:生物课上,学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时,在讲到为什么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时,教师组织大家讨论。相信这样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很多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甚至不懈坚持的,而事实上效果如何呢?根据我听课时的观察,组织学生讨论的环节,因为设置的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在讨论了很短的时间后便开始偏离主题,而此时授课老师却无暇顾及,以致于表面上课堂一片繁荣,实际上效果一塌糊涂。对于这个环节,我认为完全可以采取让学生快速查阅课本然后记忆的方式处理,然后迅速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重点知识的学习,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孟德尔针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设以及验证过程,如果在为何选用豌豆这个细节问题上做过多纠缠而影响整体教学的话,得不偿失。
更有甚者,眼看一堂课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对于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一股脑地抛给学生——“学生讨论”。这种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就展开的所谓讨论,不会有什么理想的结果,即使学生有结果,这样讨论而表达出的见解也如无源之水,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只追求形式而没有过程的讨论,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书、自我感悟、独立探究的机会,因而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课堂讨论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事实上,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
②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
论、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对于讨论的时机、讨论内容的设置、讨论的要求以及预期达到的讨论效果,都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学同仁认真反思并慎重对待的。要充分认识到:讨论的成功与否绝不是以课堂气氛是否热烈作为评判标准的。
三、细节之无声时刻:不要让“真诚”的叮咛打断学生“安静”的思考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意思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求其得,自己钻研所得的东西才牢固,才能活学活用。大量研究表明,最后沉入一个人的记忆深处的知识大都是自主学习而非被动学习得来的①。而所谓“自主学习、自求其得”,在课堂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实现的。我认为,课堂上属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就应该完全放手给学生,安静的思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和反思,真正实现“自得之”。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看到:教师在安排完教学任务,布置学生独立思考时,安静的教室中总是一次次被教师的“谆谆叮嘱”打破:“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的提示思考”,“要注意看清问题的要求”,“要从××方面思考”„„对于这样的方式,我和学生曾有过交流,学生反馈的信息是:老师给我们布置完任务以及要求后,如果给我们一些安静思考的时间,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断我们的思路去无谓地重复要求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些。我深以为然。
作为教师,可能是太担心学生出错,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在他们出错甚至开口前一遍遍的叮嘱。殊不知,这样的叮嘱无疑削减甚至可以说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宝
贵的经验总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来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让我们在这些熟视无睹的理论中真正的去实践它们:要放手,就彻底放手,活动时间就活动,安静时刻就安静,教师讲授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思考就是学生思考,真正让我们的课堂实现“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无声胜有声”。
四、细节之多媒体:在形同虚设和“电灌”之间艰难徘徊
实施新课改以前,课堂上的教师是当仁不让的绝对主角,司空见惯的场景是满满一节课尽是教师的口若悬河、洋洋洒洒,而在教师激情的背后留下的往往是一张张迷茫的脸。近几年来,广大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课堂上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授课方式单调的缺陷。不过在让人颇感欣慰的同时,出现了比较极端的新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只是在课堂的前几分钟里采用多媒体举几个例子或者展示几个动画,然后又是教师的按部就班满堂讲授。究其原因,无疑是教师并没有真正脱离传统模式的干扰,只是在形式上采用了所谓的“多媒体手段”,其实质还是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真正将多媒体做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用,课堂上由原来的教师满堂讲授变成了教师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看屏幕。表面看课堂环节紧凑,可是,据学生反应,“过多地采用多媒体以后,原本由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变成了现在的变换多媒体的操作,表面看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却明显地缩短甚至剥夺了我们记笔记的时间。一节课下来,反而比以前更迷茫了,不知道什么地方该记,什么时候该记,即使知道要记,也在老师‘紧凑’的多媒体操作中错过了,这样几节课下来,我们变得更加盲目”,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这确实是个新问题:整堂课由以前的教师灌输变成了现在的多媒体灌输(暂被称作“电灌”)。我们当然反对以前的只管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一言堂模式。可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这种一言堂的新形势,我们是不是更有必要认真反思: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利用多媒体生动灵活的优点,又避免被其绚丽的外表掩盖略显单调的教学内容?如何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和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和谐的平衡点?这都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思考„„
五、细节之情感交流:“功夫在诗外”,不要低估情感“投资”的回报
有效课堂教学固然离不开以上理论知识的支持,但同时我觉得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之外的师生情感交流,其重要性绝不亚于课堂知识的传授。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对此,我感触颇深。记得有一年我从高二带起一级学生,由于师生间年龄差距较小,共同语言较多,我跟学生的沟通交流非常顺畅。两年的相处,我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学生习惯我的授课方式,我熟悉学生的认知习惯,巨大的感情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师生心情愉悦,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有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往往出现课堂上教师个人情绪激昂洋洋洒洒地讲授,学生却表现得平平淡淡,甚至是不管不顾、游离于教师的授课之外,考试难免出现近乎两败俱伤的结果。这些司空见惯的反常现象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吗?
以上将传统教学与有效教学中部分细节进行比较,应该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有效教学与常规教学相对立,只是希望借助以上的分析,能够管中窥豹,一探有效的真谛。或许我们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中的境界,但至少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离理想近些、再近些。
当然,真正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抽离出来,切实理解和把握有效教学的内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将自己坚持已久但现在证明较为低效的环节转化为被学生普遍接受的有效模式,注定是一个化茧成蝶的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加强学习,深刻反思,在把握宏观方向的同时不遗漏细节改进,就一定会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课改过程中看到花明柳暗的又一村。
第二篇: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1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生物的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
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三、教学对策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
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1课时)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1节构成细胞的元素(1课时)
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1课时)
第3节生命之本—生物大分子(5课时)
第三章细胞的物质代谢
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2课时)
第2节细胞内的物质合成(1课时)
第3节细胞内的物质运转(1课时)
第4节细胞内废物的排除(1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1节生活动的直接能源(1课时)
第2节能量的获得(3课时)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释放(3课时)
第五章细胞的信息传递(1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增殖
第1节体细胞的*(1课时)
第2节细胞周期(1课时)
第3节细胞的癌变(1课时)
第七章细胞的分化、凋亡和衰老
第1节细胞的分化(1课时)
第2节细胞的凋亡(1课时)
第3节细胞的衰老(1课时)
第八章原核细胞和非生物体
第1节原核细胞(2课时)
第2节非细胞生物体(1课时)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2
一、师生情况
本届生物班学生的整体情况是:许多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和系统性。由于只有一个生物班,所以没有更多的教师参与生物备考活动。
二、复习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
1。整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阶段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时间安排:20xx。9————20xx。10
复习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为主,章节练习为辅。
能力培养:以识记和理解为主。
复习重点: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
2。阶段二:专题复习,培养生物学科内综合能力
时间安排:20xx。11————20xx。12
复习方式:专题复习,解题方法指导,综合训练
能力培养:以提高对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
复习重点:以综合训练为主。
三、关于阶段一、二的复习说明:
(一)关于阶段一的复习:
阶段一的复习是备考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的基石,本人将采取复习重心下移,紧扣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针对性复习,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分类,采取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力争优生有事可做,差生有较大辐度的提升。
(二)关于阶段二的复习:
阶段二属于专题训练。专题训练包括:
1。知识体系专题,包括:
(1)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
(2)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
(3)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
(4)生物与环境系统。
2。实验专题,包括:
(1)验证性实验。要求: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
(3)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4)对实验中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包括:
(1)坐标曲线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2)图形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3)遗传系谱图鉴别及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包括:
(1)生态与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等)
(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疯牛病、SRARS、流感等)
(4)国际国内大事(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等)
专题复习的原则: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的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在最后冲 刺阶段留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的复习,以提高应试能力。
四、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要认真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不搞“重做题、轻课本”的舍本求末之举;对各章节中易混淆或有联系的知识点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2。重视中档题的训练。中档题是指涉及知识点在4—5个,拐弯在3—4个的题。这类题即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3。重视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不搞题海战术,与其盲目地做100道题,不如仔细回味10道题,做完每一道题应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谈多做题的事。
4。要讲究复习效率,要对复习进行科学的安排。
(1)要保证固定的活动和娱乐时间。尤其要保证课间10分钟的充分休息。娱乐和活动是手段,目的是让大脑“轻装上阵”;
(2)要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有计划,计划要做到文理搭配,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执行,要根据复习效果及时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5。做好心态调整。高考成绩的决定因素有二:一是实力,二是心态。因此,在复习中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对外界干扰要有“免疫力”,以保证在考试两天内充分发挥水平。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3
重视生物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生物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五、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在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六、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七、实验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实习植物的嫁接
第三周观察鸡卵的结构
第八周调查人体常见遗传性状
第九周调查人体的变异现象
第十五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4
一、整体复习思路:
1、本学期前半段,在完成选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生物学科专业名词术语、规范表达。
2、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必修与选修相关内容互相渗透,加强综合训练。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4、关注学科 “尖子生”。二轮复习全部内容共设21个专题,各专题都设有专题训练,专题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纲,主要考虑学科内综合。
二、抓紧几个环节:
(1)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2)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
(3)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高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不避陈题,特别是吃透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综合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对部分学生尽量面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对所考内容,经常错的要及时纠正,矫正练习,确保第二轮过关。
三、.导向与策略:
(1)专题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专题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更好地去解决学科内的综合问题。
(2)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标及考纲,确定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所用时间及练习题,备课组长把关。每次教研要讨论下周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3)强化学科述语、规范用语,训练学生使用学科术语答题,提高得分率。
四、.专题名称及周次安排:时间:20xx.2.25——20xx.5.2
周次
专题名称[试题:12届全国100所名校测试示范卷、综合卷、
11届高考试卷、海南测试卷、海口市三校联考试卷]
第1周
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
第2周
3.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4.酶、ATP、细胞呼吸、细胞工程
第3周
5.光合作用;6.细胞的生命历程;胚胎工程
第4周
7.遗传的物质基础;8.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5周
9.遗传的基本规律;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第6周
11.生物的进化;12.内环境稳态与水盐平衡及调节;13.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7周
14.通过体液的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5.免疫
第8周
16.植物的激素调节;17.种群与群落;
第9周
1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9.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工程
第10周
20.传统发酵技术相关;21.酶的研究与应用、物质的提取
五、第三轮::20xx.5.3——高考(即11—15周)
1.内容:模拟题、真题考试,与学校统一安排一致。
2.思路: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综合模拟、真题回放,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针对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学生在答题时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3.策略:
(1)紧扣考纲,分清重点和难点。
(2)狠抓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认真完成习题训练,从中寻找解题技巧,包括容易题和较难题的处理、考试的时间分配等。
(4)进行针对性练习。
①如每天做一到两道实验设计题,提高学生实验设计题的解题能力;
②进行限时练习,如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限时训练,加快做题速度,特别是对非选择题的限时训练。
③精选习题练习。如每种题型的题目都选出几道典型的例题。分析习题时突出重点,侧重思路和方法。讲解完习题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回顾解题的思路以及记忆相关内容。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历年高考题中都有很多与实践相关的题目,因此复习时我们要经常浏览,及时总结新闻热点中包含的生物现象,并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或者利用这些生物学现象改编一些习题。
六、时刻关注高考信息
(1)用好。每位教师要经常上相关的,注意高考的新动态。搜集新试题,编辑整理成小卷或小专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2)关注兄弟学校的高三复习导向,特别是文中题,搜集各名校的模拟试题,精挑细选,丰富到我们的试题中。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5
一、师生情况。
本届生物班学生的整体情况是:许多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和系统性。由于只有一个生物班,所以没有更多的教师参与生物备考活动。
二、复习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
整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一)阶段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1、时间安排: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2、复习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为主,章节练习为辅。
3、能力培养:以识记和理解为主。
4、复习重点: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
(二)阶段二:专题复习,培养生物学科内综合能力
1、时间安排: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2、复习方式:专题复习,解题方法指导,综合训练
3、能力培养:以提高对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
4、复习重点:以综合训练为主。
三、关于阶段一、二的复习说明:
(一)关于阶段一的复习:
阶段一的复习是备考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的基石,本人将采取复习重心下移,紧扣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针对性复习,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分类,采取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力争优生有事可做,差生有较大辐度的提升。
(二)关于阶段二的复习:
阶段二属于专题训练。专题训练包括:
1、知识体系专题,包括:
(1)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
(2)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
(3)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
(4)生物与环境系统。
2、实验专题,包括:
(1)验证性实验。要求: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
(3)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4)对实验中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包括:
(1)坐标曲线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2)图形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3)遗传系谱图鉴别及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包括:
(1)生态与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等)
(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疯牛病、SRARS、流感等)
(4)国际国内大事(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等)
专题复习的原则: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的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在最后冲 刺阶段留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的复习,以提高应试能力。
四、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要认真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不搞“重做题、轻课本”的舍本求末之举;对各章节中易混淆或有联系的知识点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2、重视中档题的训练。中档题是指涉及知识点在4——5个,拐弯在3——4个的题。这类题即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3、重视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不搞题海战术,与其盲目地做100道题,不如仔细回味10道题,做完每一道题应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谈多做题的事。
4、要讲究复习效率,要对复习进行科学的安排。
(1)要保证固定的活动和娱乐时间。尤其要保证课间10分钟的充分休息。娱乐和活动是手段,目的是让大脑“轻装上阵”;
(2)要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有计划,计划要做到文理搭配,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执行,要根据复习效果及时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5、做好心态调整。高考成绩的决定因素有二:一是实力,二是心态。因此,在复习中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对外界干扰要有“免疫力”,以保证在考试两天内充分发挥水平。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6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同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个探究实验,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外实践增强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与前面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本册的内容不仅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世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重要意义,对于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样十分重要。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思维不够灵活,实验方面的问题也很多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努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钻研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按照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出具体教案。
2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善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实验和观察,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要将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3班级工作的组织分配很重要。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及错误修改情况,提高整体效率。
4小测及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平时要做好课堂提问、小测等。期中、期末考试前要组织好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节的小测。
四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第一周)
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一周)
第三节种子植物(第二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三周)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周)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第四周)
第五、六周为复习时间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第七周)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第七周)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八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九周)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九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十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第十一周)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7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础之上,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微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1、对照课件,学生完善“观察”的预习笔记。
2、投影情景图片,启发学生找出生物与非生物;投影各种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动幻灯(需要水、矿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动物捕获食物的生命活动幻灯。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让学生闭嘴捏鼻感受呼吸。投影幻灯:小鸟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进行呼吸。
5、投影幻灯: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铜像;落叶。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投影幻灯:猎豹追捕猎物;河鲀平静、受惊吓;含羞草;玉米细苗。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投影幻灯:红狐的生长;胎儿的发育;菜豆的生长。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8、补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归纳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课堂练习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三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安排:
第二轮:20xx年3月—20xx年4月(2个月)。第三轮:20xx年5月(一个月)。
四、复习策略
第一轮:以教材为主,按资料的编排顺序,强化基础知识。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将三本教材按知识的内在联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七个单元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第二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以专题复习为主,突出主干、重点,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综合。
第三轮: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总结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学生答理综试卷中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五、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1)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
(2)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3)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对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一定抓好错误订正,错题再测的工作,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9
总体目标: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内容。
具体目标:根据现初二级的生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优化课本知识结构和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学学习中,愉快地获得知识,并能运用到实处,在卫生保健方面让学生终生受益,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途径和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发展性评价。按教学进度计划有序地组织教学工作。在学的全市统一考试力争使总体成绩与往年水平持平。
一、设置形式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质,在生物学习压力不重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以激励为主,惩罚为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
1、前五分钟“知识就是力量”的问答游戏,向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其中题目设计涉及到生物知识在内许多生动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身边,做学习的有心人和主人,知识的构成和人的发展特性是多样化的,学会互相尊重。同时让学生出题,初步体验收集、筛选信息的经验。为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逐步采用奠定基础。
2、用直观的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出“开心愉快学生物,努力积极争印花”的活动,活动办法:每两周推出一款印花,一个学期集齐十款印花,将获得神秘大奖(奖品或考试加积分),印花数量越多,奖励越丰厚。
获得印花的办法多种多样:认真做好笔记;上课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出色完成好生物实验;单元测验获得85分以上;考试90分以上;积极阅读课外书,并能向老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积极参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其他受到表扬的表现;
二、在课堂教学和阶段性考核中实践“开放性考试”模式和发展性评价
本学期参与市教研室关于“初中生物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借此机会,继续开展“开放性考试评价”,研究发展性评价中部分环节的模式。把理论及时转化为教学效益。计划采用“成长日记”和“学习资料袋”的形式,老师、同学、自我三方面评价结合的形式。克服以往一试定终生的考试的单一功能,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粗细结合的大评价方式,如采用“学习能量”的模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态度,管理的力度和效果。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气氛中既放得开,又收得来。
三、课堂教学中寻找新教材中的突破口
新教材与旧材料在课程体系上、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基本上相同,但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内容增多了,在去年的新教材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忽略了这种变化,因此把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到新教材的实验和探索活动的研究中去。因此本学期内要着重研究设计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实践、实验。在教学探索中能做到教学相长。此外要认真学习和参照新的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在过渡教材中如何体现出来,开出有研究价值的公开课。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10
教育工作的灵魂,德育为首。只有认真抓好德育工作,才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各项工作,为了做好德育工作特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德育工作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入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负责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二、工作目标:面向未来,造就新人。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学科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精神。
四、具体工作:
1、加强德育学习,加强自身建设。
2、努力提高德育意识,提倡学科、活动、领域互相渗透,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有机结合。
3、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4、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例如:在讲我国珍稀植物时,阐述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等内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第三篇:生物学科总结
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xx中学 xx
本学年我担任七年级(1)班的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这一学期以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务实创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让每一个同学学有所得。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备好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课堂上的情况: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为讨论而讨论,有些讨论时间,学生关注的仍然只是自己,而不是整个小组合作和交流。此外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和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夸奖。这样太多的鼓励,学生都听腻了。长期下去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之处,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表扬。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未来怎么能面对挫折和失败呢?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性原则,才是富有魅力和价值的评价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初上讲台,教学业务不够熟练,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有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的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第四篇: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1
教育工作的灵魂,德育为首。只有认真抓好德育工作,才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各项工作,为了做好德育工作特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德育工作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入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负责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二、工作目标:面向未来,造就新人。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学科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精神。
四、具体工作:
1、加强德育学习,加强自身建设。
2、努力提高德育意识,提倡学科、活动、领域互相渗透,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有机结合。
3、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4、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例如:在讲我国珍稀植物时,阐述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等内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2
一、师生情况
本届生物班学生的整体情况是:许多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和系统性。由于只有一个生物班,所以没有更多的教师参与生物备考活动。
二、复习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
1。整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阶段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时间安排:20xx。9————20xx。10
复习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为主,章节练习为辅。
能力培养:以识记和理解为主。
复习重点: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
2。阶段二:专题复习,培养生物学科内综合能力
时间安排:20xx。11————20xx。12
复习方式:专题复习,解题方法指导,综合训练
能力培养:以提高对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
复习重点:以综合训练为主。
三、关于阶段一、二的复习说明:
(一)关于阶段一的复习:
阶段一的复习是备考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的基石,本人将采取复习重心下移,紧扣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针对性复习,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分类,采取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力争优生有事可做,差生有较大辐度的提升。
(二)关于阶段二的复习:
阶段二属于专题训练。专题训练包括:
1。知识体系专题,包括:
(1)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
(2)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
(3)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
(4)生物与环境系统。
2。实验专题,包括:
(1)验证性实验。要求: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
(3)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4)对实验中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包括:
(1)坐标曲线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2)图形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3)遗传系谱图鉴别及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包括:
(1)生态与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等)
(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疯牛病、SRARS、流感等)
(4)国际国内大事(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等)
专题复习的原则: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的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在最后冲 刺阶段留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的复习,以提高应试能力。
四、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要认真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不搞“重做题、轻课本”的舍本求末之举;对各章节中易混淆或有联系的知识点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2。重视中档题的训练。中档题是指涉及知识点在4—5个,拐弯在3—4个的题。这类题即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3。重视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不搞题海战术,与其盲目地做100道题,不如仔细回味10道题,做完每一道题应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谈多做题的事。
4。要讲究复习效率,要对复习进行科学的安排。
(1)要保证固定的活动和娱乐时间。尤其要保证课间10分钟的充分休息。娱乐和活动是手段,目的是让大脑“轻装上阵”;
(2)要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有计划,计划要做到文理搭配,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执行,要根据复习效果及时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5。做好心态调整。高考成绩的决定因素有二:一是实力,二是心态。因此,在复习中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对外界干扰要有“免疫力”,以保证在考试两天内充分发挥水平。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3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同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个探究实验,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外实践增强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与前面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本册的内容不仅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世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重要意义,对于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样十分重要。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思维不够灵活,实验方面的问题也很多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努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钻研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按照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出具体教案。
2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善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实验和观察,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要将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3班级工作的组织分配很重要。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及错误修改情况,提高整体效率。
4小测及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平时要做好课堂提问、小测等。期中、期末考试前要组织好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节的小测。
四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第一周)
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一周)
第三节种子植物(第二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三周)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周)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第四周)
第五、六周为复习时间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第七周)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第七周)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八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九周)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九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十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第十一周)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并且进一步强化概念教学,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初一学习(七年级下册),初二学习(八年级下册),初三上学期没有学习从而使得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加重,并且本学期时间比较短,还有十一周就要进行中考,所以复习任务很重,复习时必须以章节为单位进行。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期中考试前
初一生物本学期的内容比较重要、难度也是比较大,重要内容几乎占初中生物全部内容的一半,所以初一本学期教学任务就比较重。课时安排如下:要在期中考试前第一周完成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二周学习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三周留出一节课处理前两章的练习题和总体复习巩固一下前两章的知识点。第四、第五周学习第三周《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六周学习《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第七周和第八周复习所学习的内容迎接期中考试。
初二在期中考试之前的第一周和第二周学习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三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四周复习巩固前两章学习的知识点、处理讨论所做的练习题。第五周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六周学习第二章《生态系统》中的前三节内容,第七、第八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初三学习任务很重时间又很短,所以必须以课本为单位进行复习,前两周把初一上册复习完,第三、第四周复习初一下册,第五、第六、第七周必须把初二上下册复习完成。第八周再做几套总体复习试题,就要进行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后
初一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就及时学习《七年级下册》后一半的内容,第九周、第十周学习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十一周学习第六章《免疫与健康》,第十二周针对前面两章内容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和强化,第十三周学生地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后几周的时间就是及时进入对于《七年级下册》全册内容的综合复习,分章节分专题对问题全面提升综合,以便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以及对知识的应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
初二要在期中考试之后第九周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后两节内容,第十周学习第三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第十一周学习第七单元生物技术中的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十二周学习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以后就进行期中考试以后所学习内容的总体复习和提高,并且在期末考试前两个周完成全部内容的学习,之后对于整个八年级上册进行复习提高、整合。
初三在期中考试之后要进行不同的模块复习和大量的中考模拟题仿真考试,第十周和第十一周进行系统的模块复习巩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的连接点以及生活的热点和考点。第十二周和十三周进行各个省市往年中考试题进行中考模拟仿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以便在期末考试中给学习家长交出一份满意的结果。
在复习过程中主要通过练习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在给学生分析讲解练习题的过程中系统地、全面地、分章节分专题对问题全面提升综合,以便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以及对知识的应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最后在考试之前两个周,要对初二学生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我们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尽全力、想尽各种办法,努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良好的、自己和家长都满意的成绩。
在本学期,初二准备举行“初中生物知识应用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运用,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增强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对于初一学生在期末考试前,要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全面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要加强各种题型训练。
①单项选择题
②填充题
③识图作答题
④简答题
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三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安排:
第二轮:20xx年3月—20xx年4月(2个月)。第三轮:20xx年5月(一个月)。
四、复习策略
第一轮:以教材为主,按资料的编排顺序,强化基础知识。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将三本教材按知识的内在联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七个单元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第二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以专题复习为主,突出主干、重点,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综合。
第三轮: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总结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学生答理综试卷中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五、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1)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
(2)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3)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对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一定抓好错误订正,错题再测的工作,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一年级有两个班,40班和41班,40班有95人,41班有93人。文化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较好的遵守课堂纪律,而体育生成绩太差,自信心不足。文化生虽然基础较好,但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这个学期集中精力抓纪律,想尽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兴趣产生动力。尽而提高全体同学的生物成绩。
二、教材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材内容共三单元即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部分生物与细胞,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包括第一章认识生物和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等单元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依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包括四个章节。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包括动植物
细胞在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能够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构成生物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六章内容。本单元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生物圈中的基本类型;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制造有机物、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方面:
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验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展在植物栽培等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有新的观点出现。启迪学生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四、主要措施
1、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方面
参加政治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多阅读,多搜集资料。不断丰富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更新观念,改进教法
生物课主要讲一些有生命物体知识,内容抽象,单凭兴趣不够,应该进一步加强实验课教学。
3、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高授课水平。
4、信息反馈
加强备、批、改,做到背学生、背知识、背教法,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不断征求各方面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7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生物的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
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三、教学对策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
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1课时)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1节构成细胞的元素(1课时)
第2节生命之源—水和无机盐(1课时)
第3节生命之本—生物大分子(5课时)
第三章细胞的物质代谢
第1节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2课时)
第2节细胞内的物质合成(1课时)
第3节细胞内的物质运转(1课时)
第4节细胞内废物的排除(1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1节生活动的直接能源(1课时)
第2节能量的获得(3课时)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释放(3课时)
第五章细胞的信息传递(1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增殖
第1节体细胞的*(1课时)
第2节细胞周期(1课时)
第3节细胞的癌变(1课时)
第七章细胞的分化、凋亡和衰老
第1节细胞的分化(1课时)
第2节细胞的凋亡(1课时)
第3节细胞的衰老(1课时)
第八章原核细胞和非生物体
第1节原核细胞(2课时)
第2节非细胞生物体(1课时)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8
一、整体复习思路:
1、本学期前半段,在完成选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生物学科专业名词术语、规范表达。
2、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把必修与选修相关内容互相渗透,加强综合训练。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4、关注学科 “尖子生”。二轮复习全部内容共设21个专题,各专题都设有专题训练,专题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纲,主要考虑学科内综合。
二、抓紧几个环节:
(1)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2)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
(3)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高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不避陈题,特别是吃透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综合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对部分学生尽量面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对所考内容,经常错的要及时纠正,矫正练习,确保第二轮过关。
三、.导向与策略:
(1)专题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专题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更好地去解决学科内的综合问题。
(2)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标及考纲,确定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所用时间及练习题,备课组长把关。每次教研要讨论下周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
(3)强化学科述语、规范用语,训练学生使用学科术语答题,提高得分率。
四、.专题名称及周次安排:时间:20xx.2.25——20xx.5.2
周次
专题名称[试题:12届全国100所名校测试示范卷、综合卷、
11届高考试卷、海南测试卷、海口市三校联考试卷]
第1周
1.细胞的分子组成;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
第2周
3.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4.酶、ATP、细胞呼吸、细胞工程
第3周
5.光合作用;6.细胞的生命历程;胚胎工程
第4周
7.遗传的物质基础;8.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5周
9.遗传的基本规律;10.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第6周
11.生物的进化;12.内环境稳态与水盐平衡及调节;13.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7周
14.通过体液的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5.免疫
第8周
16.植物的激素调节;17.种群与群落;
第9周
18.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9.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工程
第10周
20.传统发酵技术相关;21.酶的研究与应用、物质的提取
五、第三轮::20xx.5.3——高考(即11—15周)
1.内容:模拟题、真题考试,与学校统一安排一致。
2.思路: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综合模拟、真题回放,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针对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针对学生在答题时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3.策略:
(1)紧扣考纲,分清重点和难点。
(2)狠抓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3)认真完成习题训练,从中寻找解题技巧,包括容易题和较难题的处理、考试的时间分配等。
(4)进行针对性练习。
①如每天做一到两道实验设计题,提高学生实验设计题的解题能力;
②进行限时练习,如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限时训练,加快做题速度,特别是对非选择题的限时训练。
③精选习题练习。如每种题型的题目都选出几道典型的例题。分析习题时突出重点,侧重思路和方法。讲解完习题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回顾解题的思路以及记忆相关内容。
(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生物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历年高考题中都有很多与实践相关的题目,因此复习时我们要经常浏览,及时总结新闻热点中包含的生物现象,并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或者利用这些生物学现象改编一些习题。
六、时刻关注高考信息
(1)用好。每位教师要经常上相关的,注意高考的新动态。搜集新试题,编辑整理成小卷或小专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2)关注兄弟学校的高三复习导向,特别是文中题,搜集各名校的模拟试题,精挑细选,丰富到我们的试题中。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9
一、师生情况。
本届生物班学生的整体情况是:许多学生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和系统性。由于只有一个生物班,所以没有更多的教师参与生物备考活动。
二、复习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
整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一)阶段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1、时间安排: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2、复习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阅读为主,章节练习为辅。
3、能力培养:以识记和理解为主。
4、复习重点:按章节理清知识点,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配合经典例题,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
(二)阶段二:专题复习,培养生物学科内综合能力
1、时间安排: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2、复习方式:专题复习,解题方法指导,综合训练
3、能力培养:以提高对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主。
4、复习重点:以综合训练为主。
三、关于阶段一、二的复习说明:
(一)关于阶段一的复习:
阶段一的复习是备考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的基石,本人将采取复习重心下移,紧扣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针对性复习,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分类,采取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力争优生有事可做,差生有较大辐度的提升。
(二)关于阶段二的复习:
阶段二属于专题训练。专题训练包括:
1、知识体系专题,包括:
(1)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
(2)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
(3)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
(4)生物与环境系统。
2、实验专题,包括:
(1)验证性实验。要求: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
(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
(3)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4)对实验中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包括:
(1)坐标曲线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2)图形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培养;
(3)遗传系谱图鉴别及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包括:
(1)生态与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等)
(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疯牛病、SRARS、流感等)
(4)国际国内大事(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等)
专题复习的原则: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的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
在最后冲 刺阶段留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的复习,以提高应试能力。
四、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要认真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不搞“重做题、轻课本”的舍本求末之举;对各章节中易混淆或有联系的知识点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2、重视中档题的训练。中档题是指涉及知识点在4——5个,拐弯在3——4个的题。这类题即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3、重视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不搞题海战术,与其盲目地做100道题,不如仔细回味10道题,做完每一道题应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谈多做题的事。
4、要讲究复习效率,要对复习进行科学的安排。
(1)要保证固定的活动和娱乐时间。尤其要保证课间10分钟的充分休息。娱乐和活动是手段,目的是让大脑“轻装上阵”;
(2)要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复习要有计划,计划要做到文理搭配,计划一旦制定,要严格执行,要根据复习效果及时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5、做好心态调整。高考成绩的决定因素有二:一是实力,二是心态。因此,在复习中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对外界干扰要有“免疫力”,以保证在考试两天内充分发挥水平。
生物学科教学计划10
总体目标: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内容。
具体目标:根据现初二级的生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优化课本知识结构和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学学习中,愉快地获得知识,并能运用到实处,在卫生保健方面让学生终生受益,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途径和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发展性评价。按教学进度计划有序地组织教学工作。在学的全市统一考试力争使总体成绩与往年水平持平。
一、设置形式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质,在生物学习压力不重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以激励为主,惩罚为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
1、前五分钟“知识就是力量”的问答游戏,向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其中题目设计涉及到生物知识在内许多生动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身边,做学习的有心人和主人,知识的构成和人的发展特性是多样化的,学会互相尊重。同时让学生出题,初步体验收集、筛选信息的经验。为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逐步采用奠定基础。
2、用直观的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出“开心愉快学生物,努力积极争印花”的活动,活动办法:每两周推出一款印花,一个学期集齐十款印花,将获得神秘大奖(奖品或考试加积分),印花数量越多,奖励越丰厚。
获得印花的办法多种多样:认真做好笔记;上课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出色完成好生物实验;单元测验获得85分以上;考试90分以上;积极阅读课外书,并能向老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积极参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其他受到表扬的表现;
二、在课堂教学和阶段性考核中实践“开放性考试”模式和发展性评价
本学期参与市教研室关于“初中生物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借此机会,继续开展“开放性考试评价”,研究发展性评价中部分环节的模式。把理论及时转化为教学效益。计划采用“成长日记”和“学习资料袋”的形式,老师、同学、自我三方面评价结合的形式。克服以往一试定终生的考试的单一功能,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粗细结合的大评价方式,如采用“学习能量”的模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态度,管理的力度和效果。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气氛中既放得开,又收得来。
三、课堂教学中寻找新教材中的突破口
新教材与旧材料在课程体系上、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基本上相同,但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内容增多了,在去年的新教材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忽略了这种变化,因此把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到新教材的实验和探索活动的研究中去。因此本学期内要着重研究设计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实践、实验。在教学探索中能做到教学相长。此外要认真学习和参照新的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在过渡教材中如何体现出来,开出有研究价值的公开课。
第五篇:生物学科工作总结
2016-2017学生物学科工作总结
一学年结束了,这个学年收获很多。现将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
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指导思想,同时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掌握教育方向,明确教育趋势,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尊重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道德,积极完成本职工作。
二、工作中
1、备课认真,了解学生知识水平与需要,学生的层次水平,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内容,补充学习资料,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设置问题要具体,能够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并且生物,这门课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将生活的知识,用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
2、作业具有针对性,课后辅导及时到位
任何学生都有惰性,这就需要老师布置合适的作业来督促学生,并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消化不了当堂内容课后辅导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害怕老师批评,存在不懂装懂的现象,那在辅导时,教师不要只等学生问,教师要主动问学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和师的辅导。
3、及时检测
生物学科知识点小,且多,需要学生大量记忆。考试可以检测出学生的成绩,平时的小测也极其重要,每堂课的三个问题的小测会使学生对上次课内容回顾,并且督促学生积极听讲,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因为每个学生都在意自己的分数。
4、积极参与校外培训
现在社会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学习先进的知识,先进的管理经验,才会使我们与时俱进。在一次培训中,有位老师提出我们是服务者,我的心里豁然开朗,现代学生的要求平等,自我意识强,我们还持老观念,在教学中势必会引起师生冲突。因此学习同行的先进理念,很有助于教学。
还有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摄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上课不再枯燥乏味。
在教学中,与同事关系和谐,不做不利于学校利益的事。积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从不无故迟到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