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如何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精选)
教师如何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一句话,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发展。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崐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比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张皇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领导同事的误解,或是家庭内部矛盾,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
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所以
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
(一)、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
“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讲究“仁爱”治天下,于学生何尝又不是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
(二)、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一般人的交往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效,何况教师还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传道”呢!
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
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已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
(三)、以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
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因为“身教甚于言传”。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学生们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表现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许多学生在坐、立、行、课前准备、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得很差,许多教师也是天天强调,但就是不见效果,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就不太注意,常有粉笔头乱扔,随地吐痰,写字潦草,上课两手叉腰,手机呼机随叫随接,甚至言语不检点等不良习惯,对学生不仅没有形成正面的积极影响,反而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
其实教师优雅的行为之美也是其美好心灵的外化。一个着装大方优雅、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行为习惯,而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的爱心、道德品质和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不能以一桶水来浇灌无数朵花时候,学生势必会对你产生怀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教师渊博的知识的涵义不光是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培养起钻研精神的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
当学生在高明的舵手——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扬帆前行的豪情壮志。
我们崇拜伟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心灵受到威慑。我相
信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定会在童稚、纯真的心灵中形成一个瑰丽的光环,当在学生身上看到这个光环发光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所在。
(五)、以润物的赞美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二篇: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辋川中心 王明
滨)
2005-12-29 阅读693次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淡教师人格的“四大魅力”
辋川学区麟山小学 王明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缄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今天,我就围绕着(文稿演示)如何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人比喻:“师爱”就像一根“情弦”,一头拴在教师的事业心上,另一头连在学生的心上。我想,欣赏就是拨动这根爱的情弦,就会引起师生心灵之弦的强烈共鸣。)
(一)、学会欣赏:(文稿演示)
当老师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和同学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甚至走到事物的反面。这就是许多老师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为学生付出了一切,然而他们依旧不听话。我想:那是因为我们不会欣赏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只有欣赏,才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也只有欣赏才能唤醒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对老师教育的认同。
欣赏可以是一句温情的鼓励,可以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是一个赞许的眼神,只要是从你内心流露出的对他们的喜爱,都会激起学生心里甜美的浪花。
欣赏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拥有的是凝重和深刻;欣赏桀骜不驯的学生,他们拥有的是豪迈和坚强;欣赏安于现状的学生,他们拥有的是忍耐和坦然;欣赏屡遭失败的学生,他们拥有的是柔韧和毅力……。
试想一下,在互相欣赏,其乐融融的状态下学习,那该是一种多美的意境,你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学会了欣赏,还要学会宽容。有人说: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我说:教师宽容了学生,拥有了真情。)
(二)、学会宽容:(文稿演示)
“ 你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你必须尊重别人。”这句话大家都懂。可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拉着犯了一点小错误的学生耳朵破口大骂。而学生则耷拉着脑袋,当面不敢说,背后一个劲地说着教师的不是。一个不懂得宽容的教师,又怎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呢?想想,有时我们上班也会迟到、该交的材料也不能及时上缴,我们都会有的过失为什么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原谅学生的过失呢?至于那些简单、粗暴的带有压抑性的教育方法,只能造成受教育者更大的心灵伤害。
大家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师生关系也是如此,教师对学生也不能责备求全,只有 宽容学生,才能避免师生间激烈的矛盾冲突,缓解课堂上紧张的教学气氛,才能体现出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
适度得当的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气度,能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感受到教师的友好亲近,感受到教师的广阔和美好心灵,从而和谐师生关系。
(如果说:欣赏、宽容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外在体现,那么,敬畏则是教师内心深处的儒养。)
(三)、敬畏生命:(文稿演示)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求从根本上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这就是敬畏生命的一种体现,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把它摆在教育的首位。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我们敬畏的对象,我们不能以“分数高”、“门门功课好”、“智力超常”、“接受快”、“考上重点学校”等固定的、单一的框框来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当年钱钟书数学才考15分,清华大学照样录取。拿破仑在读书时,成绩在班里是第42名,但仍然成为19世纪的伟人。上海松江二中的韩寒多门课程不及格,却在17岁时写成了20万字的著作《三重门》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长篇小说作者之一。即使是智力还不如3岁小孩的舟舟,他依然可以同世界级的大师同台演出,并博得阵阵掌声。所有的事实表明:每个生命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生命是可爱的,是神圣的,又是高贵与美丽的。只有敬畏生命,你才会用心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才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师生间才能充分体验民主、平等、信任、友善、理解、亲情和友情,才能真诚地进行人格平等的“心灵对话”。
我认为:敬畏是关心和尊重的聚合与升华,敬畏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至高境界。
(常言道:“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如果你在与学生交往中,师生关系一再遭遇紧张,破裂的煎熬,那么,我们教师应该还有一种永不言弃的的执著信念。)
(四)、执著信念:(文稿演示)
当老师的总会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也许清贫,也许寂寞,也许工作无法升迁,也许课业负担太重……(举例)我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所有的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但是,既然你是老师,那么就得认真的对待你的职业,你晚上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颓废可以喝醉可以报怨,但白天的时候,你应该是一个灵魂纯洁高尚的老师;既然你是老师,你就应该自觉抵御不良的社会风气地侵蚀,纯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既然你是老师,你一定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劲头。千万不可垂头丧气,精神萎靡不振,因为你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这种影响,表现在学生对教师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造成师生关系冷淡,形同陌路。
无论多么艰难,请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我不管你了,我不是你的老师,你也不是我的学生”这样的话语。因为你的拒绝,就可能毁了一个学生。还是让我们在自省中,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吧!
尾声:(文稿演示)
最后让我用自己写的一篇散文中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吧:穿过八年的教学生涯,如今站在讲台上的我已能从容的面对,平心静气地交谈;不再奢求、苛责学生,我开始懂得敬畏每个幼小的生命。当工作不再是负累时,我发觉原来生活可以比想象中更加美好,生命也比想象中更加富有。我的学生开始长大成人,懂得在我生日的清晨,给我电话,带来“生日快乐”的祝福,让我欣喜地感受到:这世上原来除了我的家人还有人为我的存在感到快乐。
我想这就是身为人师的幸福吧。
老师们,我们应该面向新的时代,以新一轮的课改为契机,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本次课程改革最亮丽的风景线。
如何利用教师人格魅力加强对普通班的管理+、普通班的基本特征
普通班的学生,他们普遍具有以下的特征:由于自身的习惯、能力、思想,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种种原因,使他们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在父母、老师眼中是个“问题学生”,有的甚至被认为是无药可救了,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心理健康不全,性格孤僻,情感冲动,自卑失落,逆反心强;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坚韧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不良,思想品德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佳等表象。但亦有一些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学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因此,普通班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智力、性格、品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极大的差异。如何感化这特殊的群体,如何管理这特殊的班级,如何使他们“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这要求班主任不仅有过硬专业知识,而且要有高尚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触动他们的心灵,去影响、感化和教育他们。
二、以高尚而独特的人格魅力做好普通班级管理工作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德服人
为人师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要提高的是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教育中班主任要注重在爱岗敬业上做学生的表率,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在遵纪守法上做学生的榜样,言必信,不欺哄学生,不夸夸其谈,不朝令夕改,说一不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是艰巨的任务,要身先士卒,要坚持到底。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理所当然地会得到学生的尊重,而且这种爱心还会“传染”给每一个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为学生做好表率,做好示范,去感染和引导每一位学生。所以作为班主任,言传身教,始终要比空喊一千遍,更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因为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所以我在学生面前,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和学生一起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力争做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尊重信任,细心周到,关心爱护
普通班的学生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相对比较脆弱而敏感,逆反心强,缺乏信心而自卑,但他们同样渴望得到老师和班主任的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因此要求我们班主任首先尊重我们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亦教会他们如何尊重别人。班主任要坚持不懈、真心地去关心、呵护自己的学生,想他们之所想,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你公正无私的爱时,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才会真正感受到你的每一句话、每一次教育、甚至每一声批评都是实实在在为他好,而不致于产生抵触、反叛、逆反的情绪。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尽可能的周到、细心。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存在的意义,树立重新做人的勇气与信心。
(三)、严字当头,爱渗其中
爱护学生的确重要,而严格要求学生,则是对学生关心爱护更深层次的体现,我主张的是“严字当头,爱渗其中”。要做到宽严相济,这里的严格不是专横与粗暴,而是出于爱的严,“严”要做到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我们的学生只有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感觉到被爱时,才能学会爱别人、爱集体、爱生活、爱国家和人民。班主任真诚无私的爱,洒向每个学生,必须是具体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际需要的爱,爱在点上,爱出成效的真爱。给予调皮学生的爱是友善、宽容、耐心、信任和表扬;给予学习困难学生的爱是信心、鼓励、方法和具体帮助;给予性格内向、懦弱学生的爱是创造条件,将他带入集体生活,发挥他的特长;给予性格外向、自由散漫、不拘小节学生的爱是积极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同时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看到希望。
(四)、以勤治班,真抓实干
勤,是对每一位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普通班的班主任。勤到班能让你及时、全面地掌握班中的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勤与学生交谈,能让你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师生间心灵的距离,增进理解与沟通;勤与各科老师联系,能让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课堂纪律等状况; 勤于家长沟通,能行之有效地加强与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交流,从中挖掘到学生纪律、思想形成的根源,为班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管理的效能。
(五)、果断处事,敢于认错
班主任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能多谋善断,有决策力,在关键时刻要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且决定了的事就一定要狠抓落实,有大将的气魄,以身作则,做到“说一不二”,使学生切实感到班主任工作的魄力。班主任以果断的行为、高度的责任感影响他们,感染他们,使他们对学习态度、纪律作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从而让学生团结奋进,共同建设好班集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失误,但对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得到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自身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批评错了学生、讲错了课、忘记交待要事等等),直爽地自我检讨,真诚地道歉,不回避推诿,向学生说声“对不起”。
(六)、公平公正,说到做到
在工作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公正处理每一件事,不因成绩好而宠爱有加,成绩差就冷眼相对,也不因平时表现好,犯了错误就可以不批评不处理,平时表现不好,即使做了好事,也不给予表扬。不论男女,先进落后,在处理同类问题上都应按同一标准对待,才会令受批评的学生,心服口服,受表扬的学生,得到大家由衷的赞许,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班级的团结,增强班主任的号召力。
总而言之,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影响将是深远的,做为一名班主任,特别是普通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对学生要真心对待,要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教育,用爱心去感动,用恒心去坚持。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中健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第三篇:浅谈教师人格魅力之教育作用
浅谈教师人格魅力之教育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鼓舞力、亲和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道德完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故而,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具体地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示范作业。教师是学生心中景仰的道德标高,尤其是中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优雅的行为之美也是其美好心灵的外化。一个着装大方优雅、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从小事做起、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勇于实际,不断创新、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忠诚坦白,平等待人、发扬民主,团结互助......从而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熏陶作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影响源,那么他们会不自觉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职业素质、对学生真诚相待,力争公道、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应有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生活有节制,有良好的教养、有勇气,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自主,自律,诚实并具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熏陶作用。
激励作用。教师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强烈责任心,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就要求教师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昂首走路、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会说:“这是我的错!”、以身作则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一些学生。那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人格魅力呢?
首先就必须先修炼教师的一颗爱心。“爱”是师德最本质的内涵,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蕴含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它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
其次就是要胸怀一颗宽容之心。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来说,宽容就是金,当教师忍学生不能忍,为学生不能为时,就能征服学生、教育学生,甚至吸引学生。既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展示出教师的无穷的人格魅力。当然,宽容并非无原则的退让,它的实质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学会宽容,能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让学生感知天地间最宽广的莫过于教师胸怀。
其三应该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教师或情趣高雅,性格稳健;或衣着大方,举止得当;或雷厉风行,充满魄力„„教师不凡的气质和翩翩风度,都能使学生产生仰慕之感。超人的能力、出彩的专业、出众的业绩,这样的老师也会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就要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公整,自己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养成随手拾起地上的一个纸团、把讲桌上的粉笔盒摆好、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生面前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行为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者学生、激励着学生。如果自己的一言一行能成为一种无声的榜样教育,自己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其四为人师表。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还必须要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必须言行一致。在任何场合中,谨记以礼待人,举止温雅。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献身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追求真、善、美,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中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表里如一,诚实正直,团结协作,谦虚谨慎。
其五渊博的知识。在学生面前,教师精湛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使学生产生信赖和敬意,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备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以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征服学生,创造出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逢甘露,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其六激励和赞扬。卡耐基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这说明学生的成长需要激励和赞扬。事实上,每位学生都期待着收获来自教师的肯定和赞誉。因此,首先应该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尊重学生,培养自信,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赞扬和鼓励,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放弃后进生,尽量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拥有“我也能行”的成功体验,赞扬他们最微小的每一
个进步,从而扬起他们理想的风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学生。
其七自我认识。教师的字典里没有一个“够”字,尤其在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学生处在这样的社会中,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众多,教师在这方面不可能是绝对的“权威”,因而,教育教学中捉襟见肘的事屡见不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不是万能博士,搪塞、蒙混,不仅有损于师德,而且会给学生以极其不良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自强不息。应该具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和自嘲的勇气。教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长进,而且会失去人生的追求。教师的人格魅力,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我们只有不断的调节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忠心留给教育,把爱心留给学生,把真心留给同事,把耐心留给自己,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注重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以高尚的师德建构人格力量。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进取,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正如“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为了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你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你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创新自己......很好地引导和感染学生,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敬爱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参考书籍:
1.《教师职业道德》钱焕琦著;
2.《人格的魅力》狄克·狄维士 著张炜译;
3.结合上《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与实训》课上的笔记。
第四篇:教师作用的发挥
教师作用的发挥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此,暂且不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主体与主导的逻辑一致性问题。单就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谈点个人的看法。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无庸质疑的,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作用的发挥,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和辨证统一的,是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教师的作用发挥好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也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离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模式,不少老师感到很不适应,无所适从,甚至束手无策。有的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能按计划执行教学进度;不少老师面对不愿学、不想学甚至厌学的学生无能为力,回天乏术;有的老师被新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新要求、新做法、新措施以及不断派生出来的新问题弄得眼花缭乱,有招架之心,无招架之力。抓不住主要矛盾,理不清工作头绪;还有的教师不相信学生的潜力,也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上大多是学生被动智力参与,有的学生甚至是零智力参与;更有甚者,则干脆穿新鞋走老路,把新要求当形式,让新做法走过场。还是紧紧抱住“注入式”“满堂灌”不放,消极应付,以教师完成讲授任务为目的。等等等等。面对如此多的困惑,作为教师如果不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则很容易被问题所阻拦、被困难所
击倒,将会以失败者的心态痛苦的面对着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解惑的过程、是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真正的发挥了教师的作用,改革才会有进展,效果才会很明显。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理念。其次是课前备课中的深入钻研和精心设计。这两个方面都不是今天我们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调控、激励和指导作用。引导就是带领,带领学生向着目标行进。教师要引导在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时;引导在教学环节转换时;引导在学习方法运用时;更要引导在知识能力系统建构时。调控就是调节控制。一是要不断调控课堂教学氛围;二要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纪律和秩序;三要宏观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与进度;四要注重调控学生的习惯与思维。激励,简而言之就是激发和鼓励,要实施好激励,要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多使用正面激励;要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要抓住最佳激励时机,掌握适时激励艺术和技巧;要讲究激励的针对性,实行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要将激励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专注力。指导就是指示与教导,这是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课堂教学教师指导所用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既要有个别指导更要有集体指导。要指导在学生思而不解、启而不发之处;要指导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之时;教师的指导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第五篇:教师人格魅力的潜在教育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潜在教育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基本精神面貌的体现。生命的品位、灵魂的境界都取决于人格。教师的人格既含有该群体共有的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又包括每位教师个体所别具的风格和气韵。前者是教师人格的基本构成,具有稳定性,后者是教师人格的独特构成,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化倾向,两者合成了教师鲜明而又丰富的人格魅力。
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中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由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具体地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丰富的知识、高昂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激励的力量来自适宜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当学生仅仅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而学习,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与于心灵需求的外部动力。而教师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作用于客体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可以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就能常保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在这种学 1
习类型的转化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起到了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种因师生日常相处而对学生的心灵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更富有魅力。教师的人格好比一部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其潜在的人格力量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二、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作用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屈从作用。尤其是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影响源,那么他们会自然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交往的增多,教师的人格通过特定情境的展现,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而且,更进一步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不是用强制的命令,而是通过形象直观的影响,如春雨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时期,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其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观念对学生构成了生动的道德主导因素,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休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重新设计。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空洞的道德说教能从外部制约学生的道德作为,但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作出自我调节,恰恰相反,难免会出现时下并不罕见的德育中的逆反心理。《颜氏家训·慕贤》中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汲取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追随着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能找到教师作用的印记。
四、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作用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认知教师,教师在诱发学生潜能、倾心将其培养成材的教育过程中昂扬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为达到目的的坚忍意志力,必然会拨动教育对象的心灵之弦,激荡其血肉之躯中的浩浩阳刚之气。生活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成长过程中
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当学生渐渐浮出混浊的岁月,探出头颅睁开清醒的眼睛,更深切地感受到托举生命者的坚强与刚毅,并把对这种意志力的体验化为谋求自立和自觉发展不可摧折的意志,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程中表现为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永不气馁、锲而不舍的意志穿透力。一旦教师的意志力成为学生生命中根深蒂固的品质,形成人格的主导力量,不断战胜自己思想中不足和限制,最终超越自己,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
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