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组有效学习课题
《语文课堂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下营中学
2013年7月
语文课堂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语文有效学习课题的背景、特征
1.背景分析
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性。
早在1978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以往少慢差费的办法不能不放弃,怎么样转变到多快好省,总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得到切实有效的改进。”20多年过去了,特别是在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
我市2006年秋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已经有不少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就面上而言,高中语文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学生未能真正动起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有大量的矛盾和困惑,因此有必要启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课题特征
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有:
(1)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发展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学服务。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角。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2)关注教育教学效益。围绕“用较少的师生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关注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基本学力、个性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3)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需要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这种做法更有效的教学”?“今天的教学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在何处,失败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等等。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4)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素质。教师要加强学习,要学习教育、教学、心理、管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使自己从人格到学识都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教学艺术和风格教学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有效教学教学与学习同步,与研究同步,学生发展的过程应该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在有效教学的四个主要特征中,教师优秀的素质是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是根本出发点,教师反思是教学的重要步骤,教育教学效益是最终的目的。
二.“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 目的: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和途径提供了更接近语文本体规律的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期望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认真总结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认真反思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改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无效操作,研究、探索、创新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2.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学内容包括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等。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有效备课策略、有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教师课堂文化建设、学生的学习规律、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等与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其它因素。这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选择哪方面的研究内容,采取哪种研究方式,必须以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的。
三.课题研究实施策略与方法
(一)认真开展无效教学现象研究
要进行有效学习的研究,首先要分析现有教学过程中的无效现象与原因,特别注意分析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无效教学的问题,促进有效教学研究和实施。
(二)把我校“四步骤,八环节”教学模式落实在实处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结合有效教学的要求,我们研究确立了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每位教师要发挥这种基本模式的引领作用,引领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勇于实践不断丰富。
(三)开展“预习、探究、总结”的实践活动
“预习、探究、总结”,就是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进行自学,积累基础知识,探究思考问题,课上师生交流,在老师帮助下总结规律,直至达到效果满意为止。通过该项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形成自学的习惯,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学习标准,不断提高有效教学研究、实施的效果和水平。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0月
组织选题开题,提出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任务和分工。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自主提出
研究目标,写出研究计划,讨论通过后备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4月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5月——2016年7月
课题完成后,各子课题研究教师必须按时总结并提交全面、翔实的课题研究材料,并向课题主持人申请结题。
课题结题由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总评,并上报教研室请专家审评。
五、课题组成员
课题主持人:郑乐芬
研究组成员:杨赛明闻志英
张志远王春生
每个人承担的任务:
郑乐芬: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张秀凤: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杨赛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教学
高明芬: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闻志英:转变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李海清:双效课堂与能力培养
孟冠祎:课堂模式与高效教学
郑乐芬:优化作文教学的过程
张志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王春生: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六、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相关教学论文及案例。
3.优秀课例课件光盘等
孟冠祎 高明芬 张秀凤李海清
第二篇:语文组有效教学论坛汇总123
有效的教学
理想的课堂(新)
梁: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门艺术。要想打造有理想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有效。何谓“有效”?我想是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它强调的是学生学的效果。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什么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打造有效课堂?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老师们也会各抒己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看我们语文组年轻靓丽的陶丽丽老师有何看法?
一、集体备课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
陶:首先我认为集体备课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
梁:打团队之牌,筑合作之墙,这是我们学校提高教师修养和业务水平的准则之一。
陶:集体备课对大家来说不还要考虑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集体备课的实行到了今天,具体做法,具体形式,备课的内容大家都了解,也都在做,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下面我就只想结合我们学校的几点做法,谈一谈在集体备课中我最大的收获与体会。用两句话概括------交流出智慧,集体赢得课。
一、交流出智慧
互相交换苹果,结果还是每个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思想,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年轻的语文教师个个都是学校的主力军,她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最得益的也就是源于集体备课。首先集体备课正确的把握了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师备课更透彻了,更准确了。在把握重难点的问题上,教参上可能有若干种意见,可是经过集体备课的交流研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定出更符合教学特点、学生特点,更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的重难点问题。明确重难点之后,我们还要备学习方法。我们四步教学法,这种课堂开放性很大,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为主。
梁:那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还要备如何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用什么方式引导学生自学?如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有效?教师的点拨怎样更及时,更巧妙?
王:我们的语文课以学生的品味赏析为主,在学生的认识和表达水平的基础上,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课文味,针对不同文体的教学方法,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也会认真商榷,商量出一条路子来,便会有的放矢,比如诗歌怎样学?叙事散文怎样学?小说怎样学?古今中外诗歌怎样学?
田:再比如,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怎样指导?怎样讲评?等等,我们都会在集体备课时商量出试行的方法,然后回去实践然而再讨论,总结出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大家再继续探索完善,这是我们备课的某个小方法。陶:另外,我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进行学习并且展示学习成果的。我们的学习小组,每组四人,层次不同。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会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备出我们学生活动怎样分层,怎样汇报。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大交流,大展示,哪个问题小交流,小展示,什么问题只交流不展示,哪个问题不交流不展示,各个梯度的问题怎样设计引导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这样在课前备足学生活动方式,课堂呈现出的就不是那种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满场飞,处处都小组讨论,是个问题就小组汇报展示的场面,热热闹闹,华而不实。一节课有动、有静、有分层、有思考空间,每一个层面都有展示的地方。
王:3.关于一堂课的问题设计在备课中也是重要部分,主问题的设计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问题而言的。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每次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都很重视备好主问题,研究这节课的主问题是什么,这样的课堂就更加清晰。
田:在《孤独之旅》的备课中,以前我自己备的时候就完全按照人物,情节,环境来讲,那时公开课上的特沉闷,学生毫无兴趣,等到这次又讲这篇文章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集体研究设计主问题“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这还是一场怎样之旅”。这样的主问题一经抛出,学生们便很明确的走入文本,快速的找到了离家、孤单、寂寞、迷茫、无人陪伴等对孤独的体会,在这种考验中,杜小康变得坚强,勇敢,成熟了,所以也是成长之旅。
梁:这个主问题的设计,既深入的引导学生理解探究了小说的主题,也将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了有效的赏析,问题简单有效,学生学得也游刃有余。
陶:所以说:集体。集体备课精准引路,我们才能赢在课堂,上出高效率的课。集体备课是一个新老互助,共同学习,进步的方式,它是促进团队共同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只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求索,语文教学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梁小结:水本无华,相荡乃至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集体备课最大的有效性就是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能进行智慧碰撞,敞开心扉,交流思想。集体备课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引导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梁:集体备课能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那么我们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语文组依据实际学情并结合我校设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课堂实验研究”的总课题。尝试和探索了“四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接下来要交流的话题是语文四步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下面由勤恳务实的王素芳老师首先和大家进行交流。
二、语文四步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王: 语文课堂改革模式是语文四步教学法:“预习——探究——展示——检测”。
1、教学模式四步法实施步骤:
(1)预习:传统的预习,学生只是看一下课本,抓不住重点,只是走一下形式,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起不到好的作用。学案,变“灌”为“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合作学习的习惯,课后也能经常在一起探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了相互促进、同共进步的可喜局面。而导学案能明确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能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落到实处,学生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完成,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
田:(2)合作探究: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适时、适当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为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陶:下面我针对合作探究深入谈谈: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经过研究实践,我们觉得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使小组内的成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因为在这样的合作小组中,通过合作,可以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的目的。
田:我们发现有些小组合作学习时,只给了1——2分钟的合作时间。试想,一个小组最起码有4人,在2分钟的时间内,是无论如何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有足够的时间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作“壁上观”,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励者。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更有助于每个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陶:(3)展示:展示环节使学生听、说、读等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质疑、答疑,互评互判,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伙伴的优点,以此相互激励、相互提高。在班级展示中,各组达成共识的学习问题不作为重点。各组存在分歧或在组内展示新生成的问题是质疑、讨论的重点。一个小组展示之后,其余小组可以质疑、补充。学生展示内容既是教师设定习题解析,也不限于课本,深化教材的内容。如本课给你的思考、启迪、借鉴等;教师适当点拨、激励。
田:(4)课堂检测:目的是巩固刚刚学习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出一些与本课知识相关的练习,借此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反馈检测”是为了实现“堂堂清”。检测的目的是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等是否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有没掌握的要当即采取措施补救。具体的检测方法可以是当堂练习,老师逐一批改;也可以是组内互相批改或者组间互相批改;还可以是组内学习对子先相互检查,组长再复查,教师巡回检查。
王(小结):实施“四步教学法”模式一段时间之后,班级语文课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气氛自由活跃,充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因子。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都乐于学语文了,至少没有厌学的了;另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梁总结:语文组对四步教学法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实验,期间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对我们有效教学的研究还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简约语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有效性
梁导:“简约并不简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应该力求用最简约的语言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少的时间读出“简约”背后的深刻。“轻负担、高效益”的简约课堂无疑是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接下来我们探讨的第三方面:简约语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先请追求唯美的田红老师发言。
简约教学 让语文课堂丰美
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构建简约课堂,追求“真实、有效、简单”的课堂境界,是有效教学的呼唤,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陶:语文教学,要努力追求用最简约的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走近复杂丰富的语文,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进而幸福地徜徉在语文的途中。这幸福,首先需要让语文从繁复走向简约。
王:语文名家余映潮老师,他的评课标准有30个字。一思路明晰单纯。二提问精粹实在。
三品读细腻深入。四学生活动深入。五课堂积累丰富。积累是语文教育之魂。积累是青少年成长的园地。
他告诉我们教材是美丽的语言,思想,能力的海洋,教材是陪伴学生最长时间的书,教材是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让课堂简约而丰美,才能体现教学智慧,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爱上语文。
梁:语文课承载着太多的‘使命’,语文课必须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所以,在45分钟的语文课堂上,要课堂导入简明,课堂提问简要,教学目标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合为“五简”。
田:一、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些,抓紧课堂时间,用短短几分钟就抓住学生心理和情感,设疑,激趣,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快速引导新知探究。做到既简约又有效。切不可在导入上花费大量时间,影响新知识教学。
陶:二、课堂提问简要,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时间是固定的,一旦教师提问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读书的时间必定减少。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时间怎么留?应当从减少提问开始。一节语文课,教师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一般不要超过5-6个。教师要尽可能紧扣教学主目标,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
梁:也可以无问题,抓住关键字。比如王君老师的《老王》,以关键字“活命” 一线串珠。
王:
三、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精简目标,让每一个环节都深入而扎实。简约的课堂去掉了许多浮华和急功近利,语文非本质的东西少了,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语文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田: 例如《桥之美》一课,有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通过赏析描写桥之美的优美画面,学习掌握文本的语言特点上。无论是学生阅读文本、搜集信息、赏析评价、思考交流、写作练笔等等,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都是为了突出赏析语言这个教学重点进行。这样,一节课时间,主要精力都在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领悟也一步一步地深化。
陶:四 教学手段简化,静心研读文本。
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是的,我们课堂就是缺少那一份“静”界。而简化教学手段,就是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去改变这种现状。
比如设计自己读一读,一起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值得欣赏的句子,问一问疑难的句子。我们看到去年北京来的老师的课堂上,读书是安静的,没有什么热闹的场面。
王: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让孩子们专心地读书,静默地读书,自由而不受外界干扰地读书,即自然状态下读书,学生能从阅读中体会快乐和启发,获得基本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然而,现在学生的课堂阅读基本是“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各种各样的“活动”代替了学生潜心品读,深入体悟,自主表达,课堂上没有让学生静思,细读的空间,教师主导着学生,学生已没有自由阅读,自由思考的权利,更别谈惊喜和体会。
梁:语文课繁琐的教学手段可以少些,再少些,课堂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地阅读,细细地品味,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智慧的火花才会绽放得更加舒展艳丽。这种成效,老师的各种“活动”是无法代替。
田:五
教学媒介简单。“乱花迷人眼”,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多媒体在展示它的优越性的同时,也无不在暴露出它的弊端。归结起来,当今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当而产生的最大弊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削弱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禁锢着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所以要恰当使用多媒体,不做多媒体使用巨人。
陶:总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的今天是充实的,有所得的,兴趣盎然的,他们的未来才是美好的。
梁: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阐述,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但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说,一节好课必定要在融洽地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定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色,也一定离不开教师出色的预设和处理课堂教学的能力。多种元素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完美整合,就会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就会打造出理想的课堂!
第三篇:语文组小课题研究方案
语文组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小课题的确立:
1、源于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而需要迫切解决的。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有阅读、写作、积累与运用。因此,我们六至九年级分别确立的课题为:
六年级:写字教学
七年级:阅读
八年级:生活化作文
九年级:作文指导
2、这也是教研一体化的体现。
二、小课题的实施:
简单的说,小课题进课堂。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以常规检查促研究。
具体要求:
1、双备课:建立单独的小课题备课,总课时不变。
2、上课:包括备课,根据本年级课时安排,一至两周一课时。
3、听课、评课:教研组组织听课的重点在小课题课。
4、作业呈现。
这些都纳入常规检查与打分。
三、小课题的呈现形式:
1、研究方案
2、备课
3、上课、听课、说课、评课
4、讲座
5、活动与作品展示(上课与讲座是教师展示,作业、作品是学生展示)
6、研究记录、阶段总结等其它过程性材料。
四、设想与其他要求
以小课题推动高校课堂建设。
1、依托六年级写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做好基本功。
依托七年级阅读教学,着力在文体教学上寻求突破,并在预习、讨论、展示、反馈、拓展等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依托八、九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及作文指导,着力解决学生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依托小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2、学习与共享
组织分年级分小课题听课、说课评课及听讲座等,以学习语文教学内容其他板块的好方法、好资源。
力争做到一年后,积累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谁都可以拿来用。
3、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和网络资源。
要学习、借鉴、吸收、运用,也要充分考虑我们的教学实际。
4、明确分工,强化合作。
5、阶段性总结与反思。每月末教研活动,总结、反思、交流。
第四篇:09语文组课题总结
七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试验课题总结
我校是06年才加入襄阳区《全脑开发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实验课题组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时间,但由于领导重视,加强了对这一科研课题的管理力度,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动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真正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实施大语文教学,使教学成绩及学生能力更上一层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对过去试验进行阶段总结,并作出简单计划,以有利于今后教学教研。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借鉴先进的教育教研成果,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教研方向:
以我县《语文教学综合改革方案》为具体指导方案,我选择“阅读与写作”教研课题为突破口,实施了语文教学综合改革。
三、教研教改成绩:
一年以来,有十余篇学生作文在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本人也被聘为《淄博日报。教育周刊》“作文课堂”栏目特约编辑。2001年由我撰写的《引音乐、美术、实物教学进作文课堂》获得《中国教育报》“作文新导法”全国论文大赛三等奖,另外由《淄博日报》发表文章为主体编写的教研成果《怎样写作文讲评》也进入后期整理阶段。总之由于教研教改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下面我对前一阶段的教研教改(着重阅读与写作)做一下简单总结:
一、阅读教学:
首先,我在教学中贯穿“语文教学就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思路,使家长、各科教师以及学生形成了“阅读即学习”观念,主动加大了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形成了读一点、写一点的学习习惯。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讲读课:
我在教学过程中吸收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和山东省教研室“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一些长处,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做到了精讲善导,确保学生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活动时间。按照五大步九小步
进行教学:
1、导入:力争做到堂堂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
⑴跳读:每分钟1500字左右,了解文章大意及感情基调,扫除字词障碍。⑵朗读:至少达到三遍。培养学生语感,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速度:每分钟1000字左右,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达到复述文章主要内容的水平。
3、深入理解,比较鉴赏
⑴细读:抓读重点段落,采取反复朗读的方法。初步领会文中炼字、遣词、造句等语言方面的妙处;再让学生细致的默读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⑵精读:分析、发现、总结出文章的选材、构思、布局、谋篇、语言等方面的写作特点。
4、总结和拓展
⑴总结和积累:结合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谈学过一篇文章的收获,让学生整理好读书笔记。
⑵拓展联想:精心设计拓展知识视野和能力的练习,根据本篇课文,通过联想和练习,拓新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同时,我改变了原来机械分析课文,使优美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幽默教学、愉快教学,同时对学生实施文学艺术教育,打破了教学科目之间的界限,对大语文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并付诸实施。着重发挥学生积极性,放手学生自己去学,教师仅起点播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自读课: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讲读课”学到的方法,学习课本中的自读篇目。同时引入课外阅读篇目,加大了学生阅读量,扩展了学生知识面,确确实实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与写作能力。
(三)、课外阅读:
我们向学校争取到了阅览室全天开放的政策,同时针对学生实际,帮助图书室规范了图书借阅;向学生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史记》等书目。学生借阅后及时记读书笔记、札记、心得等,每生每学期达到了4000字以上。
另外,我在实际教学中还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每周都拿出固定的时间来供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去发现美,感悟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对细节的把握,使同学们摸到了写作的门路,对作文改变了态度。
二、作文教学
1、作文指导课
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教师命题或确定做文范围,或学生自由命题。参考魏书生的“五个方面、二十一点要求”,基本根据教材的作文序列,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具体的训练内容。
教师认真备好作前指导课。作前指导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啥可写和指导一类作文的写法为重点,讲解有关知识和写法,与学生共同分析题目要求、范文的特点;让学生列出提纲;作文指导一般25分钟左右。然后限制学生在45分钟内写完作文。留出20分钟自改。
作文题目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选,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掘了学生写作的潜力。在作文过程中,我及时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奇思妙想进行表扬,同时在作文指导中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了逆向角度的选材指导,形成了一套设计选择、优化精选、创作定位的创新作文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一付诸实施就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绩。
2、作文批改
采用学生批改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样提高了学生们作文的水平。对批改较好的同学大加鼓励,增强了学生对作文的写作热情,能主动写作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讲评作文(45分钟)
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对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哪怕有点滴好处也不放过,均大加表扬,逐渐培养出了学生爱好作文的习惯。同时采取师生互评的方法。整个讲评过程注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语文活动:
这学期我们安排了几次大型语文活动: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甚至还有讲课比赛等大型的语文活动。各班不拘泥于语文活动本身,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打破学科界限,还开展了书法赛等与语文学科有密切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四、总结展望:
通过实行“语文综合改革试验”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试验班级语文成绩由原来的平均74分左右,提高到了85左右,成绩也由全级末第一上升为年级第二,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等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素质。由于实行了“阅读与作文”改革使师生都从中尝到了甜头,以后还要继续推行下去。相信还会有新的收获。
第五篇:2010语文组--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背景一:
当前全球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使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人才的背后是教育,教育的影子是科技,科技和经济的根基在教育,教育竞争才是根本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其实就是教育的经济。因此,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便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当前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是否真的有效?于是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在教学中要植入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背景二:
新课程实施已近四年了,大家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能说上一二三,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课改的味道也很浓,但是部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了习惯了的老路上去,课后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不高。这样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比较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努力形成有效教学模式体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面对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我们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下,选择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的课题,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方式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小学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品位,从而跻身于省实验小学的行列。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同仁的密切关注。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夸美纽斯从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角度考虑有效教学,提出“班级教学规模”,实现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的目的。杜威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此开发出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纠正了传统教育中流行的教学方式,这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显示出它的魅力。但是它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教育。当前有效教学实验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的进行了理性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阐述。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教学的实践经验,如“自学辅导教学”、“八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等。
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现在比较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同样缺乏针对性,未能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且集中在中学层面,小学层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从这些新的视角出发,开发新的教学方法,谋求教学效果的高效益。从根本上讲,有效教学应该是一种建构性教学、策略性教学、真正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体现教师主体性的教学。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则认为每个人除了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以外,至少还有其他5种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在合理分析每个学生的语言、逻辑、运觉、节奏、交际、自省等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充分备课,形成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其次应在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应围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事实上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多元智能得到有效发展的教学。
3、科学主义的代表人物加涅认为: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因为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加涅把一个人的学习结果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认知结果又包括三个方面: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大智慧”基本学习能力、创造力的发展,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发展,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享受人生的真谛”,与学生一起成长。
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效果是以限定的时间标准为前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教学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知识,而且要能力,更要情感与态度得到提高和发展。
四、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1)关注学生。(2)关注发展。(3)关注过程。(4)关注研究。
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 基础性:包括①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个别差异;③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发展性:①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②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③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④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①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五、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有效教学的特征入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重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的实践与创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探索总结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二是通过课题研究建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三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六、研究的内容
1、以常态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使之不断发展、优化。
2、增强问题意识,使“问题意识”教学研究向纵深开展。
3、通过新模式,方法的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4、从校本科研入手,把小课题研究与“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有机结合核起来,切实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七、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小学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八、实施途经
1、本课题将分三个层面展开研究:教学准备策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学习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新知识之前,首先必须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原有知识;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核动力,情境是学习动机产生的保证。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在真实(或拟真)、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主动积极地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系列行为,它可以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
3、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指标围绕本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堂评价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施:专家、同行的评价评价和学生、家长的评价。
定期交流内容:a、本课题的实用性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b、某一节课、某一个知识点你采用了何种优化策略?取得了什么成果?有效性体现在什么地方?c、进行案例分析,一堂有效课或无效课给你的启示是什么?d、汇集“课堂观察个案表”和“课堂评价表”的信息,探究有效教学的策略。e、撰题研究报告和论文,进行公开点评。
九、课题组织管理
总课题负责人 赵华 甘泽杰 组长 张兰
组员 邱理 周艳凤 张蕾 曲华 朱蕾 石晶 陈光 王大成 李健 范铁周 彭波 刘水清 乔梁 孙威 王巍 关键 田佳鑫 宋阳 袁世凤 朱珊珊
十、实施步骤
本课题实施拟定为三年,基本过程与设想如下:
(一)课题构建阶段(2006年05月—2006年09月)
(二)课题研究的全面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8年03月)
(三)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08年04月—2009年04月)
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
一、出版课堂教学教案专辑(2007年11月)
二、出版课题相关论文、反思、案例(2008年4月)
三、撰写课题总结报告(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