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篇
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
初中思品 涂春晓
在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写作培训。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教研写作培训,时间虽然,却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教研写作的重要性。
在这次培训前,我一直片面的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教好书就是一个好教师。然而这次培训中,李代文老师的“表达,是普通老师与优秀教师的分水岭”却改变了我这一想法。表达分为言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教,只是言语表达的一种;写,才是更为重要的书面表达。只有“写”这个书面表达做好了,才可能实现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的飞跃。其次,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教研写作的普遍性。
以前,我把教研写作看作一种“高大上”的行为,以为非优秀教师、高级教师不能教研写作。现在我才发现,我以前的观点是多么的幼稚。这次培训,几位专家教师都讲到,教研写作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分析、写课题研究报告、写教育教学论文、写著作等。也就是说,凡是教育、教学、教研中的思、做、事、人、问题等都可以写。
另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教研写作的知识性。
教研写作的形式虽然是多样的,但是想要写好一篇教研论文却也不简单,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包括原理知识(专业知识)、案例知识(经验知识)以及策略知识。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呢?朱福荣老师告诉我们:教研写作从教研做起,教研则从学习开始,学习离不开读书,所以读书是起点——这是原理知识(专业知识)的获取途径。至于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的获得,王海洋校长告诉我们,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学反思等,积少成多,经验和策略就形成了。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不小,克服了对教研写作的畏惧感,初步建立了对教研写作的兴趣。虽然现在我还没有什么成果,但我相信日积月累,我一定能在教研写作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
初中思品 涂春晓
这次为期2天的教研写作培训拉下了帷幕,但是我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在思考中,我突然发现,这几位老师所讲之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告诉我们,在教研写作中要做到:多看、多思、多做、多写和多问。
1.多看: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教研写作也是一样,没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在遇到某个教育教学问题时候就会缺乏学术敏感性。多看,首先要看的是学科专业类书籍,充实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其次还要看管理类书籍,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看书中,不仅要看别人写得好的地方,还要看别人写得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反思。
2.多思:
在教育教学中,如有遭遇问题或者不理解的现象,要及时将问题、现象和自己的储备知识相结合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后,还发现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无法理解这个现象,那就要查找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研究。
3.多做:
当问题经过思考找到解决方法后,就要将解决方法应用于实践中进行摸索尝试。通过“自己的做”与“别人的做”相比较,通过对“做”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逐一突破,可以积累自己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4.多写:
尽管讲授如何写作的文章很多,尽管累积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多,可是还是有些老师仍然不会教研写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写作。坚持多写多练,虽然一开始会感觉下笔无言,但累积到后面,经过思维的磨砺,教研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升。
5.多问: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或者因为知识有限、眼界不够等原因,在论文写作完后,很多问题是自身所不能发现的。这就需要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换个角度,老师可以帮你看出很多问题,指出努力方向。
虽然我反思了这么多,但是我真正做到的还很少。在教研写作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条路或许不轻松,但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第二篇: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谈谈我们的“教研写作”基层学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么为抓手?老师们撰写学科专业论文,职称评定有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开题和结题论证,乃至还有中期检查,学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不懈地把“教研写作”作为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尝到了一点甜头。老师们的教育视野日渐开阔,读书氛围逐步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获奖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从一片空白到现有在研三级课题十一项,等等,这一些成绩的取得,“教研写作”功不可没。
那么,何谓“教研写作”?
实际上,我们开展“教研写作”评选活动,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xx年上学期始,我们开展了“校内教研论文”评选活动;xx年上学期,为促进老师们把学校下发的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消化吸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心得体会”评选活动;xx年下学期,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组在全校班主任老师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自xx年上学期,我们把“校内教研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体会”评选、“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整合起来,统称“教研写作”评选。xx年上学期,有老师提出要搞“校本小课题研究”,也将其纳入“教研写作”评选。
至此,对“教研写作”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我们有了如下理解:
1.从功用上来理解
“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是一个群众性的、基础性的平台。所谓“群众性”,是指全体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指专职教师。所谓“基础性”,是强调行动,强调身体力行,要开步走,要迈步行,要由此出发,至于水平、水准如何,并非第一重要。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有一个出发的基点。
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朱永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们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
与全程的。
我们认同朱永新的观点,把教育理解为: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这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教研写作”理解为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而不仅仅是面向专职教师的。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科室人员、各级领导,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这些关于教育生活的文章,对他人有启示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样可以参与“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当然,用心工作、潜心读书、认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教研写作”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过“教研写作”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是长远目标。而我们现实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学期,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有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教育理论论文评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还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等等,“教研
写作”评选活动可以起到“备用库”的作用。
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
初中思品 涂春晓
在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写作培训。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教研写作培训,时间虽然,却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教研写作的重要性。
在这次培训前,我一直片面的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教好书就是一个好教师。然而这次培训中,李代文老师的“表达,是普通老师与优秀教师的分水岭”却改变了我这一想法。表达分为言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教,只是言语表达的一种;写,才是更为重要的书面表达。只有“写”这个书面表达做好了,才可能实现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的飞跃。其次,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教研写作的普遍性。
以前,我把教研写作看作一种“高大上”的行为,以为非优秀教师、高级教师不能教研写作。现在我才发现,我以前的观点是多么的幼稚。这次培训,几位专家教师都讲到,教研写作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分析、写课题研究报告、写教育教学论文、写著作等。也就是说,凡是教育、教学、教研中的思、做、事、人、问题等都可以写。
另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教研写作的知识性。
教研写作的形式虽然是多样的,但是想要写好一篇教研论文却也不简单,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包括原理知识、案例知识以及策略知识。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呢?朱福荣老师告诉我们:教研写作从教研做起,教研则从学习开始,学习离不开读书,所以读书是起点——这是原理知识的获取途径。至于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的获得,王海洋校长告诉我们,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
记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学反思等,积少成多,经验和策略就形成了。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不小,克服了对教研写作的畏惧感,初步建立了对教研写作的兴趣。虽然现在我还没有什么成果,但我相信日积月累,我一定能在教研写作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
初中思品 涂春晓
这次为期2天的教研写作培训拉下了帷幕,但是我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在思考中,我突然发现,这几位老师所讲之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告诉我们,在教研写作中要做到:多看、多思、多做、多写和多问。
1.多看: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教研写作也是一样,没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在遇到某个教育教学问题时候就会缺乏学术敏感性。多看,首先要看的是学科专
业类书籍,充实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其次还要看管理类书籍,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看书中,不仅要看别人写得好的地方,还要看别人写得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反思。
2.多思:
在教育教学中,如有遭遇问题或者不理解的现象,要及时将问题、现象和自己的储备知识相结合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后,还发现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无法理解这个现象,那就要查找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研究。
3.多做:
当问题经过思考找到解决方法后,就要将解决方法应用于实践中进行摸索尝试。通过“自己的做”与“别人的做”相比较,通过对“做”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逐一突破,可以积累自己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4.多写:
尽管讲授如何写作的文章很多,尽
管累积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多,可是还是有些老师仍然不会教研写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写作。坚持多写多练,虽然一开始会感觉下笔无言,但累积到后面,经过思维的磨砺,教研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升。
5.多问: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或者因为知识有限、眼界不够等原因,在论文写作完后,很多问题是自身所不能发现的。这就需要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换个角度,老师可以帮你看出很多问题,指出努力方向。
虽然我反思了这么多,但是我真正做到的还很少。在教研写作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条路或许不轻松,但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名师教研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7日,我有幸聆听了由黄爱华、强震球、罗鸣亮等老师的6节名师示范课和郑毓信教授的专题报告《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黄爱华老师 的报告《课堂上的深度对话》;亲眼目睹了各位名师的教学风采,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育魅力,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给我们指明的教育追求的方向。聆听睿智大气的名师课堂是一种享受,名师们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精美的教学设计,灵动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亲历中发现,在发现中提升,在提升中感悟,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让我回味无穷!
原来听课时,我只关注精美的教学设计,而今年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教学设计背后,名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如朱老师课上特别注重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起点,学生会怎么想,会遇到什么问题。课上没有华丽的外衣,但步步为营,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吴老师的课既有数学的“本质美”,也有思维的“流动美”,还有对话的“人性美”、结构的“简约美”。
至始至终,黄老师都关注学生的发
展,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黄老师引导学生感悟,即时生成新的知识体系,还课堂给学生,还主体给学生,还差异给学生。
让学生走上讲台,使课堂充满情趣。
“大空间”不知是学生有了获得研究问题的时空,还包括它可能拥有讲台,获得自主表达、对话的机会。圆的认识一课概念多,而这些概念的学习更多地可以通过学习的自学来获得。黄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梳理这几个重要概念的核心词,获得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而表述这些概念的核心词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来讲述,这种通过“小老师”的方式,使课堂充满着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情趣,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的答案的过程中提升概念的习得,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概念的学习从模糊到清晰,学习效果
好。
课后,是我们最最敬爱的黄老师讲座,他新改编的《心太软》让在座各位都笑了,但笑脸后面的思考让所有人沉默了,沉默中响起黄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他超人的创新能力,他就如一块高能海绵,不断吸收一切可能的营养,身边人不经心的一句,因为他的不断琢磨,可能被他演绎成一个课题,佩服啊!讲座结束后,老师们还沉浸在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中,我相信,黄老师点燃的火把,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大问题---大空间”的教学会在这片热土上传播开来!
初中化学研活动心得体会
旬阳县庙坪九年制张晓波
这次教研活动,首先是抽签决定上课次序,然后是教师精彩的上课、说课、评课。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这
次活动,我觉得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加强。如提高口算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应该说每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虽然我们的课本不变,但是我们的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而没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本次教研活动意义重大,既交流了经验共同进步,又增进了教师们的感情,同时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的特色。借着
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为我在今后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校本教研的心得体会
朱各庄第一小学 刘卓琳
十一位语文教师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发言,使我明白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树立“我的问题我面对”的意识,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辅助措施,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用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教师闭目塞听,缺乏话语权和专业支持,教师独学无友、默默无闻,凭个体经验学习和工作。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后,这种状况会大为改善。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利用教师研讨的途径,畅谈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改变着教师传承性个体性劳动方式下形成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教师凭借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高效率学习。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能够促进我们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三篇: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谈谈我们的“教研写作”基层学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么为抓手?老师们撰写学科专业论文,职称评定有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开题和结题论证,乃至还有中期检查,学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不懈地把“教研写作”作为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尝到了一点甜头。老师们的教育视野日渐开阔,读书氛围逐步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获奖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从一片空白到现有在研三级课题十一项,等等,这一些成绩的取得,“教研写作”功不可没。
那么,何谓“教研写作”?
实际上,我们开展“教研写作”评选活动,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xx年上学期始,我们开展了“校内教研论文”评选活动;xx年上学期,为促进老师们把学校下发的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消化吸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心得体会”评选活动;xx年下学期,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组在全校班主任老师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自xx年上学期,我们把“校内教研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体会”评选、“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整合起来,统称“教研写作”评选。xx年上学期,有老师提出要搞“校本小课题研究”,也将其纳入“教研写作”评选。至此,对“教研写作”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我们有了如下理解:
1.从功用上来理解
“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是一个群众性的、基础性的平台。所谓“群众性”,是指全体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指专职教师。所谓“基础性”,是强调行动,强调身体力行,要开步走,要迈步行,要由此出发,至于水平、水准如何,并非第一重要。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有一个出发的基点。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朱永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们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我们认同朱永新的观点,把教育理解为: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这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教研写作”理解为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而不仅仅是面向专职教师的。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科室人员、各级领导,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这些关于教育生活(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的文章,对他人有启示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样可以参与“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当然,用心工作、潜心读书、认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教研写作”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过“教研写作”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是长远目标。而我们现实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学期,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有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教育理论论文评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还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等等,“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可以起到“备用库”的作用。
2.从类型(内容、体裁)上来理解
从我们的“教研写作”之名称由来,我们大致可以把“教研写作”的作品类型概括为:
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后记、反思,课堂实录;教材解读;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随笔;校本小课题研究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成果;教育叙事研究作品;等等。
我们对教研成果的表达方式的理解,既不窄化,也不泛化,更不神化。所谓窄化,是认为教研成果只能是论文而且还必须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所谓泛化,是把过多的东西装入教研成果这个框,比如语文老师的无关教育的下水作文,教学总结、报告,工作计划,等等;所谓神化,是指把教育科研看得太神秘,认为自己不会写文章(这在年轻老师比较常见)。
此处,我们注意了五点: ①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不允许参评。
②在研的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鼓励参评。“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支持课题研究工作,为其拓展获奖途径。但已经结题的课题研究成果,不准参评。
③关于校本小课题研究,我们简化了程序,学校的规模不大,无需什么开题、结题论证,但提倡教师之间跨学科跨部门联合,基于本校,立足本校,为了本校,提出好的问题,并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可以直接参评。
④关于教育叙事研究,提请老师们适当参阅有关资料(如:刘良华教授的《教育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⑤不提倡纯粹的精深的学科专业论文(这样的文章如果投递出去,学科专业刊物采用的几率很大,这也正是我校“教研写作”的基础性之所在)。
3.从字面上来理解
从字面上来理解,“教研写作”是关于“教研”的“写作”。
既然是关于“教研”的“写作”,那么“读书心得体会”所读之书就主要是教育理论书籍,参评的“读书心得体会”应该是阅读某一部(篇)教育理论名著的心得体会,应用某一种具体的教育理论的体会,“教育随笔”应该关注某一个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对教育理念、观念的锤炼,等等。
4.从关键词、句上来理解
对我校“教研写作”的理解有以下关键词、句:
①源自本人:亲身的实践,自己的思考。②立足本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指导、借鉴意义。
③呈现与锤炼:教师对教育世界、事件的呈现,和对教育理念、观念的锤炼。④关注与聚焦:关注教师内心的变化,聚焦教师生命状态的理解和调整。
⑤发展与成长: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个人的成长历程。等等。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坚持公正,先对经过初选的文章编号登记,再将文章上的作者信息用刀片挖去,进行匿名评选。
总之,我们的“教研写作”期待全体教职员工多实践、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到最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nn年12月1日
第四篇: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谈谈我们的“教研写作”基层学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么为抓手?老师们撰写学科专业论文,职称评定有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开题和结题论证,乃至还有中期检查,学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不懈地把“教研写作”作为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尝到了一点甜头。老师们的教育视野日渐开阔,读书氛围逐步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获奖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从一片空白到现有在研三级课题十一项,等等,这一些成绩的取得,“教研写作”功不可没。
那么,何谓“教研写作”?
实际上,我们开展“教研写作”评选活动,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XX年上学期始,我们开展了“校内教研论文”评选活动;XX年上学期,为促进老师们把学校下发的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消化吸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心得体会”评选活动;XX年下学期,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组在全校班主任老师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自XX年上学期,我们把“校内教研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体会”评选、“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整合起来,统称“教研写作”评选。XX年上学期,有老师提出要搞“校本小课题研究”,也将其纳入“教研写作”评选。
至此,对“教研写作”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我们有了如下理解:
1.从功用上来理解
“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是一个群众性的、基础性的平台。所谓“群众性”,是指全体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指专职教师。所谓“基础性”,是强调行动,强调身体力行,要开步走,要迈步行,要由此出发,至于水平、水准如何,并非第一重要。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有一个出发的基点。
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朱永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们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我们认同朱永新的观点,把教育理解为: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这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教研写作”理解为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而不仅仅是面向专职教师的。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科室人员、各级领导,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这些关于教育生活(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的文章,对他人有启示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样可以参与“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当然,用心工作、潜心读书、认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教研写作”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过“教研写作”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是长远目标。而我们现实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学期,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有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教育理论论文评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还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等等,“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可以起到“备用库”的作用。
第五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公文写作培训总结
公文写作培训总结
11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举行的行政公文写作培训。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认真聆听了老师的授课,其内容紧紧围绕写作知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就此次培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课程中,老师讲解信息写作的基本知识,我觉得更具体、更实用,他从消息的标题、导语、正文、结尾等重点部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自己的写作经历,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使我们深受启发。老师在讲解会议工作报告写作、会议纪要的记录,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告诫大家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使我拓宽了思路,我还了解了一些写作技巧,认识到工作中的小事可以反映出大问题。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身边不会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可我们能通过平时细心观察在平凡中找到闪光点,因为生活中处处有新闻,从身边的平凡小事也能发现许多的新闻素材。
经过这次的培训,的确带给了我一场思想认识的洗礼。由此我感觉到工作就好像是写作:首先,写作需要明确目标。写文章首先要立意,做工作首先要定目标。我们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找准突破口,然后有的放矢,果断行动,一气呵成。其次,写作需要掌握基本知识,要有责任心,做为一名企业员工也要这样,踏实走好每一步,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再次,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样在工作中我们也必须时时自我反省工作中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最后,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做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
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真的让我受益非浅。也感谢集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能从另一个角度尽观自己的不足,对我来说是一种进步。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写勤练,努力把身边发生的事写好写出来,我相信,就这样在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自己在写作方面会有所提高。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篇二:新闻写作培训的心得体会
充电以后劲更足
----参加新闻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
新闻宣传是一个企业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是树立单位形象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促进****的宣传工作,11月15日,****举办了新闻写作培训班。还专门邀请了****新闻中心的主任与主要编辑人员授课,他们授课幽默风趣,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向我们讲解了新闻写作基础及新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自己多年的写作经历和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让我们对新闻写作有了较为系统地认识。
这次培训主要对新闻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公文写作与处理,最重要的是对写作的创新。宣传教育培训讲座通过三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颇有感触。而且由此在****各片区及单位还设立了专职记者与通讯员。本次培训班的创办对宣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本次培训讲座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
一、要有新闻敏感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培训讲座,使我认识到新闻绝不是你想什么就写什么的,而是要客观地描述事实。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执行力和学习的创新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
二、要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新闻就是要对最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
三、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写出的东西有特色。如果想作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用眼睛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看,多问,多学,善于去发现新闻点。有了身边的人和事做素材,我们的写作才会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
四、注重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的写作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从中得到灵感,创新新闻。
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干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先进人物以增长自己的才干,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写新闻稿件是“苦差事”,但热爱与追求,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因为有热爱,可以变枯燥为有趣,便无聊为鲜活,当你热爱职业并发现从事这样工作的时候充满活力、生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从事所从事的工作是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这样的时候,就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时间紧,可以挤;水平低,勤学习,持之以恒,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深,持之以恒。其次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无论文章立意如何好,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将会功亏一篑,所以,重视并切实将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锻炼当是新闻通讯员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是一个展示英雄风采的好平台。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的动人事迹,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写作、报道。篇三:作文培训心得体会
名师汇新课改下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沿滩第二小学校:李高友
作为一名经验不足,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师,9月 20-23日,我很荣幸参加了成都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研讨会,感觉真是受益匪浅。从74岁的支玉恒老师和贾志敏、林莘老师等不同风格的精彩展示课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特别是林莘老师的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在两位老师的展示课上都显示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让我深受启发。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学习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可通过这次走进名师的课堂,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
三、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五、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 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