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三年发展规划---队伍建设
历史三年发展规划——队伍建设模块
一、教研组现状分析:历史组共有教师5名,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人,二级教师2名。一方面年轻教师有冲劲,观念新,肯吃苦;另一方面年轻教师缺乏经验,特别是历史进入中考后,如何复习,如何备考;第三,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更好的进行历史教学,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软肋。为了扬长避短,全组成员在工作中拧成一股绳,是一个合作意识强的和谐集体。
二、发展目标 :2014—2017三年,我们组要开展好日常的教学研究,建设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科组制度,推进课程的建设,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和需求,努力形成特色。通过三年的努力,争取2位二级教师被评为一级教师,整组论文发表数量增加。
三、师德建设和教师自我学习、提高
1、依据教育部和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落实我组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实施计划。通过具体事项在教师中铸造师德师魂,以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的事业心,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的教育观,进一步培养本组教师积极进取和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重塑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配合学校发展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文明组室评选的重要内容,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不断完善本组的自培机制,探索多样、务实的教师培养模式。(1)推进教研组建设。开展扎实的系列学习活动,促进功能优化。走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路子,不断提升教研组力量,以教研组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2)多鼓励外出学习和听课,积极参加市和片区的各种教学比赛,不断磨练。本组教师互相学习,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虚心学习;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主动指导,互帮互助。也可以组织本组人员到外校进行交流。
四、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服务措施:
1、加强教研组内部管理,加强组内教师的相互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并适当减轻压力。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求青年老师从内容到方式,全方位地加强学习,钻研业务。多和青年教师交流,对青年教师的课要多听、多指导。力求达到手段上出新、教学方法上有创意,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三年内培养青年教师基本形成教学特色,追求教学上的可持续发展。
2、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骨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致力于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3、可以形成本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的建设,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估。
4、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为本组教师推荐优秀的专业书籍,指导教师阅读,互相交流,并帮助教师将阅读体会融会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5、与学校沟通,制定教研的奖励制度,鼓励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发展。对参加片区以上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
第二篇:历史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郯城三中历史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彰显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历史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制定我校高中历史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教研组概况
1.相亲相爱一家人
历史教研组这个大家庭现有成员11人,是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年富力强、团结友爱、富有战斗力的和谐大家庭。2.优势
(1)组内教师关系融洽,能充分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研讨的气氛浓郁。老师们工作认真,勤恳踏实,积极有效,是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3.制约发展的因素
组内大部分教师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知识丰富,业务技能高强。但是,老经验难以对付新问题,旧方法无以推动新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有:(1)教师的创新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少有成果。
(2)骨干教师队伍还需壮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3)在教学理论、高考命题的趋势分析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基本上还处在“被动研究”阶段,缺乏对历史教育的主动的积极研究。
(4)课堂教学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三、历史学科建设目标
(一)师德建设目标
1.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忠诚、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2.正确的人才观: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人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与长远发展。3.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正确的教材观:打破观念的樊篱,完成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5.正确的教师观:把时间、空间和机会给学生,教师完成从主宰地位到主导地位的转变。
(二)“教研文化”建设目标
进一步深化巩固温馨、协作、研究、奉献的教研文化,让教研文化渗透到每一个组员的全身。
(三)“学科特色”建设目标 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智慧,让学生的心灵随历史的音符一起跃动。赵亚夫老师认为一堂历史课应讲出“情的生动、思的拓展、理的智慧”。历史是充满智慧的学科。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应让学生通过叙事,了解鲜活的历史;通过思辨深刻地认识历史,更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历史智慧和做人的道理。课堂教学不仅有教育者的智慧,更有学习者的智慧。通过利用新教材新颖而灵活的呈现方式,新课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新的历史学习情境,实现实践者的智慧。具体计划如下:
1.坚持一种学科特色建设的导向: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2.明确一个学科特色建设的中心:效益。让45分钟发挥效益,把教师从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3.重建一种学科特色建设的理念:注重我校133模式,但不“模式化”。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四)“师资队伍”发展目标
初步形成一支确立“自我更新”理念的、不断进取的教师团队。
(1)学习推动:结合学校实际,3年内组内每位成员至少外出交流学习一次,让每个教师凭借着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2)结对带动: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安排一位“导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师徒互帮互学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教师示范展示活动。加强老带新活动的监管和指导工作。
(3)教研推动:把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定每周的教研计划,收到实效。
(五)学科资料建设目标
1.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在已有一定规模课件基础上,做好课件的归理,建立各年级、各册教学课件库。
2.建立各年级单元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的题库。3.建立教研组教师教学素材、教学教案库。
四、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抓住各种机会完善学科组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学科组活动效率与质量,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沟通。
(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学科组要想有更高的活动效率与质量,也应有一定的制度,所以,修改原有制度和制定必要的制度是我们现在就应做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严格遵守这些制度。
(2)学科组长要提前一周做出一周的学科组活动计划,严格考勤制度,每次学科组活动都要认真做记录,组内每月交流一次活动记录,从而真正提高学科组活动的效率与质量。
2.措施推动。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能,完成新老交替,培养更多的青年骨干教师。
(1)配合学校,做好新教师的带教工作,落实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2)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良性竞争,脱颖而出,经过五年,争取培养出更多的青年骨干教师,从而形成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在校内乃至全市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历史教师队伍。
3.模式引导。依循“一线牵”或“步步高”模式开展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并做好如下工作:
(1)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正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和创造宽松的环境。(2)多听其他地区、学校教师的课,学习如何在课堂上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3)互相学习,推门听课,规定每个教师每星期至少听课1节,被指导教师每个星期听课至少3节。然后用新的课程评价标准进行评课促使教师精心准备,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4)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写好既有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完整教案,从而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科研促进。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1)认真研究本校历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本组的研究课题,并至少立项为市级课题。
(2)各备课组根据组内课题申报相关子课题,人人参与教学研究,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5.团队支撑。团队协作凝聚集体智慧。
多年的融合,历史组已形成“宽容、赏识、务实、高效“的团队作风,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新的起点,我们历史教研追求的是最大化的备课、最小化的授课,集体备课求实效,新老结合共发展。以老带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心尽力,互促共进,成就别人,发展自己,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有效,让每位教师都精彩。
我们历史学科组基于自己学校的现实,找准定位,寻求自身的特色,沿着三年的规划目标,探索本组的发展之路。未来三年,历史组全体老师将本着“学校发展我发展,我为学校促发展”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为打造一中更加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组情分析1.基本情况:组内现有教师 6 人 团结友爱,奋发向上。李曦东老师:多年高中结业班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二期课改教学经验,中层领导。林真教师:初一备课组长,一直担任历史和社会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二期课改教学经验。陈旻教师:初二备课组长,跨初一和初二教学,在教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设市公开课和参与新教材教学设计。许云教师:华师大研究生毕业,工作热情能干,现在跨高一和社会两头。沙红教师:高二备课组长,跨初二高二教学,在教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设市公开课和参与新教材教学设计。2.优势与问题 团1)优势:我们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教学集体,是教研组成员温暖的港湾,本组 7 位教师,团结友爱,奋发向上。通过教研组的共同探究,努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模式。2)问题
1、教师队伍整个教研组相对来说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很大程度上只能称“教书匠”;今年来,历史教材改革步伐最大,已经是二期半教材,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需求还有待加强;并通过教研组整体发展,带动教师个体的发展。
2、学科发展针对专业知识老化,关键是组织教研组老师积累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针对历史教师要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关键是组织教研组共同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涉猎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努力使教研组成员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针对会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步骤,关键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对高一至高三教学的统筹安排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组织教研组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3、备课组建设各备课组长要根据教学处计划和教研组工作,明确一学期工作重点;备课组内安排好集体备课的主讲分工及相关要求,统一一学期组内有效作业方案及教学进度安排。在前一年级教学基础上,制定课题展开研讨,并提炼出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科组内辐射。特别是高一和高三教学中加强实践研究,有计划的做好与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如课时的教与学资料、课时训练、专题复习资料、专题训练以及相应的检测试题题库,真正发挥备课组的研究功能,发挥与提升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二.发展目标 将历史教研组建成一个具有以下特色的务实性组室1.通过教研组工作打造具有广阔文化视野深厚文化底蕴精湛教育技能技巧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法完全胜任当今的教书育人工作,我们要通过教研组这个平台,组织教师不仅要研究历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还要交流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及相关教育理论专著要们,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2.通过教研组工作建立历史教师共同体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通过教研组工作组织历史教师共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共同交流经验,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此外通过教研组工作组织协调历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关系,是我们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整和合理,努力胜任当今历史教学工作。3.通过教研组工作从学科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教材的现状:我们历史教学是教改的先锋军,我们的教材用的是二期半的课改教材,华师大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严谨,阶段特征明显,史料丰富,在编写水平与能力要求方面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正是由于教材的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时间紧张,如果只按照教材讲述,就会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如何挖掘教材,寻求历史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考试的现状;2010 年是华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第一年高考运行年,2011 年是华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第一年会考运行年,新的形势命令着我们历史教研组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历史教研组的现有问题:教材的不断更新(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和内容)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为此我们的教师需要学习和教学齐头并进,任务很重。教学中存在进度紧和考试能力考查要求却日渐提高。学生分析:即使是对历史有深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都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学习方法缺乏,考试要求却越来越高。4.通过教研组工作搭建开放式、多元化教研交流平台1)教研组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教师形成了自主发展意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2)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相关资料学习:开展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明确历史教材改革的方向与会考高考评分准则的改革步伐;开展“两纲”教学指导意见,了解了初高中历史教学中两纲教育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开展会考卷及高考卷的评析,了解最新考试动态。3)向专家学习,要学会善于与专家直面的对话。对话于教学中的困惑,学习专家的教育思想。5.通过教研组工作构建历史教师共同体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各备课根据教学处计划和教研组工作,各备课组各自发挥,各显神通,真正发挥备课组的研究功能,发挥与提升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个教研组审时度势,制定教研课题,教研相长。6.通过教研组工作促成教师的创新能力、反思习惯通过教研组交流,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通过教研组工作,通过集体的合作,交流,对话和共同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对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有动态的记录和关注,使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三.具体行动,1.细化课程标准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地设计分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好细化课程标准的工作,并把握考试动向和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合理科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目标及措施。2.构建学科训练系统推进高
一、高
二、高三的学科训练系统的构建,包括高一至高三的七本书相关的知识点梳理成线索,组成【核心知识学习】专题;结合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关键问题,组成【问题情景探究】专题;结合教材和学生编写相关练习,形成【课堂跟踪反馈】专题;结合课标增加相关内容,形成【课外拓展研究】专题。高一高二着重基础知识点阐述,而高三则着重于专题、体系创立。3.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老师应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上做了大量工作,强化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习惯,例如记笔记的指导、记忆性知识的梳理、默写、专题知识的归纳整理等。4.形成集体备课为载体的互助式教学备课组的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有利保障。我组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功能,坚持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备课组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四定”,即“定主讲、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展、教学内容、练习、测试、评卷5.、抓好命题做好分析命题老师抓准命题方向,认真命题,要突出学科的特点。注重跟进与落实,对试卷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分析到知识点的小分,分析到学生个体,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进行知识点再梳理、再加固,再练习,再检测。6,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教研组组织成员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短期的规划,根据自己对职业追求制订一个长远规划。教师的专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目标的确立、策略的拟订等等。其中自我分析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空间,教师只有对自己有了准确和充分的认识,才能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7.以研促教以教带研整个教研组以为课题,开展具体活动,展示研究成果。8.强化听课评课制度1)每个学年内,初高中开设相关的公开课,如市区公开课比赛,校内的骏马奖耕耘奖等各类比赛;开展教材研究活动,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和经验。抓好备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2)外出听课对于市、区级的教学展示,组织教研组老师会踊跃学习,了解教学前沿的信息。9.拓展型课程整体规划认真做好学校的活动课,选修课的开设工作。1)初中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继续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拓展型课程。2)高中年级要结合会考和高考,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织组织拓展型课程,教学内容要倾向于会考和高考,争取促进基础型教材的教学。拓展课争取人人能开,教学资料编写成册。具体安排:2010 年
1、常规工作(1)、召开教研组会议,商议讨论学期初教研组工作规划并将部分工作落实到人。(2)总结上学期历史组工作经验。各年级做好开学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3)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高三年级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4)检查备课组教学资料库;检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情况。(5)各个备课组交流推荐出的优秀备课作品或上课录像,并撰写小结。
2、学科活动(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各类教学竞赛作好准备。(2)各年级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并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探讨课,相互学习,启发。(3)做好 2009——2010 年历史高三各类试卷,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作好分析工作,研究英语考题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布置分年级开展。(4)帮助高一年级做好会考各类准备。
3、教学、课题研究(1)基本确定组内大课题,并规划具体做法。(2)请相关老师指导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4、教师专业化成长(1)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资料交流及总结。(3)尽量利用市区的专家教师的讲座来促进组内教师成长。
5、学科特色(1)努力建成历史学科资料库。(2)初步构建训练系统。(3)计划拓展型课程资料汇编工作。(4开展课题具体安排:2011 年
1、常规工作(1)召开教研组会议,商议讨论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规划并将部分工作落实到人。(2)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高三年级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3)检查备课组教学资料库;检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情况。(4)各个备课组交流推荐出的优秀备课作品或上课录像,并撰写小结。(5)总结上学期历史组工作经验。各年级做好开学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
2、学科活动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的探讨课作好准备。2各年级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探讨课,相互学习,启发。3)做好 2010-2011 年历史高考试卷,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开展研讨,作好分析工作,研究历史考题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布置分年级开展。
3、教学、课题研究1 基本确定组内大课题,并规划具体做法。2 请相关老师指导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4、教师专业化成长(1)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资料交流及总结。(3)尽量利用市区的专家教师的讲座来促进组内教师成长。
5、学科特色(1)努力建成历史学科资料库。(2)初步构建训练系统。(3)计划拓展型课程资料汇编工作。(4 继续课题具体安排:2012 年
1、常规工作(1)高一:高中学习方法指导。高二为高二会考做好准备;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3)召开教研组会议,商议讨论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规划并将部分工作落实到人。(4)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高三年级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高三年级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5)检查备课组教学资料库;检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情况。(6)各个备课组交流推荐出的优秀备课作品或上课录像,并撰写小结。(7)总结上学期英语组工作经验。各年级做好开学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8)高一,高二期末试题准备;高三年级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2、学科活动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的探讨课作好准备。2 各年级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探讨课,相互学习,启发。(3)做好 2012 年历史高考各类试卷,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开展研讨,作好分析工作,研究历史考题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布置分年级开展。
3、教学、课题研究1基本确定组内大课题,并规划具体做法。2 课题结题,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4、教师成长1 青年教师发展阶段性总结。2召开组内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活动,并开始落实。(3)学习相关专业理论及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内容。
5、学科特色1完善外语资料室。2落实拓展型课程资料汇编工作。3完成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情况。并分年级布置开展我校校本教材的编写。
3.长期目标
首先,教研组成员以“阶段目标”为基准,各位老师努力执行阶段目标所制定的目标内容,争取三年后完成和达到目标的内容及要求。
其次,教研组成员争取在完成“阶段目标”的基础之上,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和有所改进,积极向优秀教研组靠拢。
最后,本三年规划方案详尽的相关事宜,是由本教研组参会成员商讨建议而成文字,所以本组历史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应该尽力执行方案内容;规划中未详尽的相关事宜,要依据教研所和学校每年或者学期的具体各项安排积极调整规划方案,最终本组商讨和采用最优的方案进行即可。
第三篇: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我园是一所公建民营幼儿园,全部为聘请教师,实际已有22名幼儿教师。其中14名是幼教专业毕业,13名是拥有10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虽然都是一批老教师,但拥有积极向上的敬业情深。都得到了社会和领导们的好评。
(二)面临挑战:
在新一轮三年的发展中,我园师资队伍应保持原有获得的成绩,并在成绩中继续提高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我园教师队伍年龄的结构层次中年化(平均年龄36岁),30岁以下教师6名。因此教师队伍年龄中年化是我园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外,课改对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主要表现:
1、教师“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2、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与二期课改中倡导的师德素养之间有距离,即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受到冲击,功利思想有所回头,因此幼儿园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应同步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加大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一)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园任教教师的大专学历已达到50%,本科进修率占37%,经班子商量,今后要鼓励教师继续学习。2019年以内要求幼儿园的领导班都达到本科学历,任教教师本科学历达80%,人人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和普通话二甲证书,并具有以下五种能力: A、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教学与制作课件的能力(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初步flash动画制作)。
B、讲究课堂艺术,掌握幼儿心理诊断能力。C、有较强的科研和撰写论文的能力。D、博览群书,解答百科知识的能力。E、举止文明,具备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重视园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办园质量。
今后三年内要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形成人人有课题的研究氛围,塑造品牌教师,特色办园。2016—2018年认真做好市重点课题的研究、揭题、推广再研究工作。
(三)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完成教师成长计划。今年我们拟定年青教师成长计划,32岁以下的教师都在培养计划中,充分利用园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打造一支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要求做到:一年,师傅带教,常规入门;二年,自主执教,工作上路;三年,总结经验,发展优势;四年,登台唱戏,崭露头角;五年后,闯出校门,走向成熟。
三、师资队伍培养措施:
(一)全面进行教职员工专业达标的情况分析,提升教师学历达标率:
在上一轮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为教师确立个人发展目标,制定新一轮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提供依据。并作为结构工资考核项目,激励教职员工自主发展,完成学历等各项专业达标率;
(二)制定新一轮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根据“2016-2018年三年发展规划”,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自主发展”的特点如下,1、“自主发展”,特指师资队伍在师德、专业二方面的同步发展,自我进取;
2、“自主发展”,是体现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主性、自律性;
3、“自主发展”,立足幼儿园课改中的课程建设,体现办园理念,突现教师的个性发展;
4、“自主发展”,激发教师对职业精神的追求和主动学习的动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具有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就具有了教师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能不断胜任教师岗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促进幼儿发展。
(三)逐步积累与总结教师队伍个人自主发展的“园本化”经验: 从“确立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教师个人成长手册”的实践出发,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总结我园教师个人自主发展上的“园本化”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发展”:
1、师德发展——爱岗敬业、合作共进、不断创新;结合日常与期末考评,体现教师有一个良好的自我积累过程,体现教师对职业的态度与精神上的主动追求与向往;
2、专业发展——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凸现教师创设丰富活动环境的能力、实施新课程中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能力;“自我反省”能力
3、个性发展——在办园理念引领下的教师个性发展,以教师个人特长与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结合而形成的特色教师。如在学习活动中,以主体背景下开展音乐活动见长的教师;以主体背景下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见长的教师;在主体背景下进行幼儿手工见长的教师;以主体背景下进行幼儿文明礼仪见长的教师;逐步形成“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的优质教师资源。
(四)创新发展人事制度,优化结构层次,提升队伍整体素养:
1、开展幼儿园师资队伍创建“四名”的评选工作,即名岗位、名教研组、名组室、名德育工作者,为教职员工自主发展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
2、建立教职员工“一人多岗、开发潜能”的激励机制,教师每年申报与竞聘兼职岗位,挖掘个人潜能,发挥特长,为幼儿园实现办园目标,发挥主体作用。
3、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完善园级教师带教制度、园级学科带头人管理制度、教职员工考核制度、特色教师自荐与任用制度等。
(五)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德素养
(1)实现“办园目标”,体现“办园理念”,结合幼儿活动、社区活动、工会活动等,开展“创和谐团队,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合作共进、不断创新的师德素养,为教职员工提供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
(2)园本教研中的教研组活动:在园本化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依托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一课多研”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升教师深入教研能力。
“一课多研”制:在园本化实施新课程中,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个教学内容,组内共四个教师分别进行、四个环节同时研究、四份案例积累经验,形成我园教师教研组活动的新模式,提升教师深入教研的能力。
(3)园本教研中及时教研:
A、是全体教师大教研活动与教研组活动的补充形式。
B、是我园在课改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一个创新亮点。C、及时教研的主要载体:围绕我园开放式保教计划中幼儿的发展问题进行全员式、随时随地的与班级教师开展研讨。(4)园本教研中的教学公开活动: 借助幼儿园开展的公开教学活动,在现场进行的园本教研活动。
(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提升“科研能力”的平台。
继续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申报课题:教研组依托科研,积极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围绕园本化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用科研的方法提升教研质量,以科研与教研的互动,推进我园的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教科研一体化的道路。
(七)教育教学基本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评比竞赛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园内的教育教学评比和竞赛,如教师优质活动评比、教师活动设计评比、讲故事评比等等,夯基础、练内功、强素质、促成长,激发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提高、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让教师张扬个性。另一方面,要积极为教师搭建舞台,推荐教师参加省、市级竞赛评比活动。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大胆地彰显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并在评比和竞赛中体验成长和成功的愉悦。
第四篇:历史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上海市第四中学历史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一.组情分析
1.基本情况:
组内现有教师6人, 团结友爱,奋发向上。
李曦东老师:多年高中结业班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二期课改教学经验,中层领导。林真教师:初一备课组长,一直担任历史和社会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二期课改教学经验。
陈旻教师:初二备课组长,跨初一和初二教学,在教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设市公开课和参与新教材教学设计。
许云教师:华师大研究生毕业,工作热情能干,现在跨高一和社会两头。
沙红教师:高二备课组长,跨初二高二教学,在教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设市公开课和参与新教材教学设计。
2.优势与问题
1)优势:我们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教学集体,是教研组成员温暖的港湾,本组7位教师,团结友爱,奋发向上。通过教研组的共同探究,努力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模式。
2)问题
1、教师队伍
整个教研组相对来说年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很大程度上只能称“教书匠”;今年来,历史教材改革步伐最大,已经是二期半教材,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需求还有待加强;并通过教研组整体发展,带动教师个体的发展。
2、学科发展
针对专业知识老化,关键是组织教研组老师积累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针对历史教师要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关键是组织教研组共同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涉猎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努力使教研组成员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针对会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步骤,关键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对高一至高三教学的统筹安排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组织教研组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3、备课组建设
各备课组长要根据教学处计划和教研组工作,明确一学期工作重点;备课组内安排好集体备课的主讲分工及相关要求,统一一学期组内有效作业方案及教学进度安排。在前一年级教学基础上,制定课题展开研讨,并提炼出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科组内辐射。特别是高一和高三教学中加强实践研究,有计划的做好与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如课时的教与学资料、课时训练、专题复习资料、专题训练以及相应的检测试题题库,真正发挥备课组的研究功能,发挥与提升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发展目标
将历史教研组建成一个具有以下特色的务实性组室 1.通过教研组工作打造具有广阔文化视野深厚文化底蕴精湛教育技能技巧教师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法完全胜任当今的教书育人工作,我们要通过教研组这个平台,组织教师不仅要研究历 1
史教材、教参和历史读物,还要交流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及相关教育理论专著要们,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教研组工作建立历史教师共同体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通过教研组工作组织历史教师共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共同交流经验,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此外通过教研组工作组织协调历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关系,是我们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整和合理,努力胜任当今历史教学工作。
3.通过教研组工作从学科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教材的现状:我们历史教学是教改的先锋军,我们的教材用的是二期半的课改教材,华师大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严谨,阶段特征明显,史料丰富,在编写水平与能力要求方面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正是由于教材的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时间紧张,如果只按照教材讲述,就会陷入照本宣科的泥潭。如何挖掘教材,寻求历史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
考试的现状;2010年是华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第一年高考运行年,2011年是华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第一年会考运行年,新的形势命令着我们历史教研组要审时度势,未雨绸缪。
历史教研组的现有问题:教材的不断更新(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和内容)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为此我们的教师需要学习和教学齐头并进,任务很重。教学中存在进度紧和考试能力考查要求却日渐提高。
学生分析:即使是对历史有深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都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学习方法缺乏,考试要求却越来越高。
4.通过教研组工作搭建开放式、多元化教研交流平台
1)教研组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教师形成了自主发展意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2)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相关资料学习:
开展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明确历史教材改革的方向与会考高考评分准则的改革步伐;开展“两纲”教学指导意见,了解了初高中历史教学中两纲教育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开展会考卷及高考卷的评析,了解最新考试动态。
3)向专家学习,要学会善于与专家直面的对话。对话于教学中的困惑,学习专家的教育思想。
5.通过教研组工作构建历史教师共同体以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组织各备课根据教学处计划和教研组工作,各备课组各自发挥,各显神通,真正发挥备课组的研究功能,发挥与提升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个教研组审时度势,制定教研课题,教研相长。
6.通过教研组工作促成教师的创新能力、反思习惯
通过教研组交流,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通过教研组工作,通过集体的合作,交流,对话和共同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对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有动态的记录和关注,使教与学得到和谐发展。
三.具体行动,1.细化课程标准
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地设计分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好细化课程标准的工作,并把握考试动向和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合理科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目标及措施。
2.构建学科训练系统
推进高
一、高
二、高三的学科训练系统的构建,包括高一至高三的七本书相关的知识点梳理成线索,组成【核心知识学习】专题;结合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关键问题,组成【问题情景探究】专题;结合教材和学生编写相关练习,形成【课堂跟踪反馈】专题;结合课标增加相关内容,形成【课外拓展研究】专题。高一高二着重基础知识点阐述,而高三则着重于专题、体系创立。
3.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老师应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上做了大量工作,强化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习惯,例如记笔记的指导、记忆性知识的梳理、默写、专题知识的归纳整理等。
4.形成集体备课为载体的互助式教学
备课组的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有利保障。我组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功能,坚持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备课组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
“四定”,即“定主讲、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
“五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展、教学内容、练习、测试、评卷
5.、抓好命题做好分析
命题老师抓准命题方向,认真命题,要突出学科的特点。注重跟进与落实,对试卷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分析到知识点的小分,分析到学生个体,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进行知识点再梳理、再加固,再练习,再检测。
6,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教研组组织成员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短期的规划,根据自己对职业追求制订一个长远规划。教师的专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目标的确立、策略的拟订等等。其中自我分析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空间,教师只有对自己有了准确和充分的认识,才能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7.以研促教以教带研
整个教研组以<提高史料意识,研究史料补充,活化教研活动>为课题,开展具体活动,展示研究成果。
8.强化听课评课制度
1)每个学年内,初高中开设相关的公开课,如市区公开课比赛,校内的骏马奖耕耘奖等各类比赛;开展教材研究活动,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和经验。抓好备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
2)外出听课
对于市、区级的教学展示,组织教研组老师会踊跃学习,了解教学前沿的信息。
9.拓展型课程整体规划
认真做好学校的活动课,选修课的开设工作。
1)初中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继续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拓展型课程。
2)高中年级要结合会考和高考,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织组织拓展型课程,教学内容要倾向于会考和高考,争取促进基础型教材的教学。拓展课争取人人能开,教学资料编写成册。
具体安排:2010年
1、常规工作
(1)、召开教研组会议,商议讨论学期初教研组工作规划并将部分工作落实到人。
(2)总结上学期历史组工作经验。各年级做好开学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
(3)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高三年级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4)检查备课组教学资料库;检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情况。
(5)各个备课组交流推荐出的优秀备课作品或上课录像,并撰写小结。
2、学科活动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各类教学竞赛作好准备。
(2)各年级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并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探讨课,相互学习,启发。
(3)做好2009——2010年历史高三各类试卷,组织教师开展研讨,作好分析工作,研究英语考题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布置分年级开展。
(4)帮助高一年级做好会考各类准备。
3、教学、课题研究
(1)基本确定组内大课题,并规划具体做法。
(2)请相关老师指导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4、教师专业化成长
(1)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资料交流及总结。
(3)尽量利用市区的专家教师的讲座来促进组内教师成长。
5、学科特色
(1)努力建成历史学科资料库。
(2)初步构建训练系统。
(3)计划拓展型课程资料汇编工作。
(4)开展<提高史料意识,研究史料补充,活化教研活动>课题
具体安排:2011年
1、常规工作
(1)召开教研组会议,商议讨论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规划并将部分工作落实到人。
(2)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高三年级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3)检查备课组教学资料库;检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情况。
(4)各个备课组交流推荐出的优秀备课作品或上课录像,并撰写小结。
(5)总结上学期历史组工作经验。各年级做好开学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
2、学科活动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的探讨课作好准备。
(2)各年级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探讨课,相互学习,启发。
(3)做好2010-2011年历史高考试卷,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开展研讨,作好分析工作,研究历史考题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布置分年级开展。
3、教学、课题研究
(1)基本确定组内大课题,并规划具体做法。
(2)请相关老师指导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4、教师专业化成长
(1)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资料交流及总结。
(3)尽量利用市区的专家教师的讲座来促进组内教师成长。
5、学科特色
(1)努力建成历史学科资料库。
(2)初步构建训练系统。
(3)计划拓展型课程资料汇编工作。
(4)继续<提高史料意识,研究史料补充,活化教研活动>课题
具体安排:2012年
1、常规工作
(1)高一:高中学习方法指导。高二为高二会考做好准备;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
(3)召开教研组会议,商议讨论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规划并将部分工作落实到人。
(4)高三年级:组织全体高三教师教学座谈会,对区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着重探讨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明确高三年级教学复习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进度;高三年级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高三年级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5)检查备课组教学资料库;检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情况。
(6)各个备课组交流推荐出的优秀备课作品或上课录像,并撰写小结。
(7)总结上学期英语组工作经验。各年级做好开学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
(8)高一,高二期末试题准备;高三年级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2、学科活动
(1)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的探讨课作好准备。
(2)各年级组织教学示范研讨课组织全体教师观摩探讨课,相互学习,启发。
(3)做好2012年历史高考各类试卷,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开展研讨,作好分析工作,研究历史考题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布置分年级开展。
3、教学、课题研究
(1)基本确定组内大课题,并规划具体做法。
(2)<提高史料意识,研究史料补充,活化教研活动>课题结题,撰写相关课题论文。
4、教师成长
(1)青年教师发展阶段性总结。
(2)召开组内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活动,并开始落实。
(3)学习相关专业理论及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内容。
5、学科特色
(1)完善外语资料室。
(2)落实拓展型课程资料汇编工作。
(3)完成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情况。并分年级布置开展我校校本教材的编写。
第四中学历史教研组
2009.12
第五篇:坝子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年专项发展规划
坝子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年专项发展规划
(2014年9月-2017年8月)
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以素质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枣庄市“十一五”时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我校创建区“名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特制订坝子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发展专项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和谐发展为方向,坚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重视学历提升,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重视建立于良好人文素养基础上的教育信念、责任感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精干、高效、务实、创新为原则,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敬业爱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有责任感、有大局意识的教职工队伍。教师敬业、教风朴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良好,形成了“和谐、崇真、求是、创新”的校风。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骨干、能手能发挥一定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青年教师积极向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在市级、区级教学展示或比赛中曾多次获奖。
三、工作目标
建设一支具有共同愿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能手、新秀的教师梯队。努力打造一支基本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干部队伍。
四、具体措施
1、以“让教师与学校同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成长”为目标,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式的管理模式,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2、加强师德建设,初步构建师德建设体系,积极营造教师爱岗敬业、严谨规范的良好教风。通过组织师德报告,教师论坛,广泛宣传先进事迹与先进人物;通过评选教学能手与优秀班主任等活动,树立老、中、青各年龄段典范;通过每学年向全体学生作一次师德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师德状况。
3、加强梯队建设,通过专家引领,加快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部分学科聘请市、区学科专家定期来校,上门把脉,听课评课,专业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积极鼓励和推荐教师参加市、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加大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工作,初步形成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能手、新秀的教师梯队。积极支持教师的学历进修,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通过对学校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开展以教研组建设及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校本研修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对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中的校本研修部分的开发和使用,加强校本研修工作日常化的管理,将教研工作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通过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为教师集体研修搭建平台,为教师个人研究提供交流场所,为学校营造研修氛围提供保障。
5、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中层干部成员的年龄、专业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梯队。从教学第一线逐步选拔、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教学功底扎实、心理素质良好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层干部的岗位上来,加大干部学习力度,增强干部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五、达成标志
1、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师德建设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有1-2名在全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师德标兵或优秀教师、班主任代表。
2、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能手、新秀的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3、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中校本研修部分教育教学内容充实,研修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有实效,教师参与度高。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开拓、求实创新、作风踏实、严于律己的干部队伍。
六、专项安排
1、外塑形象、内练素质(2014年9月-2015年7月)项目目标:
1、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于“让教师与学校同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目标的认同。
2、在教师队伍中建设一支具有共同愿景,有先进理念、业务较精湛、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
3、基本形成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能手、新秀的教师梯队。
4、创造学校文化氛围。
5、构建教师研修平台。
6、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素养、业务能力、服务意识的干部队伍。
项目措施:
1、以“让教师与学校同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成长”为目标,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管理模式。
2、营造师资队伍建设的内驱力,根据学校2014-2017年的三年规划,教师制定个人三年规划,要求每位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明确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3、加强师德建设,积极营造教师爱岗敬业、严谨规范的良好教风。通过宣传学习先进人物、评选优秀班主任等活动,树立老、中、青各年龄段的榜样。
4、创造学校文化氛围。坚持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创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制度环境。强化校风、教风、学风。
5、加大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做好青年教师的师徒结队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拜老师、带徒弟、结对子等形式,通过言传身教,耐心指导,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素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6、注重校本培训有效模式的研究。学校进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外请一些专家的方式,进行教师本体性、专项性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发扬高级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进行“后茶馆式”教学的研讨。
7、完善常规管理制度,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加强“指导-检查-反馈-评价”的过程管理,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落实、督促、检查、评价,教导处进行指导、抽查。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有改进,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常规考核。
8、加强梯队建设,通过专家引领,上门把脉,听课评课,专业指导,促进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9、积极支持教师的学历进修,尤其是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进修,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0、通过对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中的校本研修部分的开发和使用,加强校本研修工作日常化的管理,将教研工作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
11、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学习力度,增强干部服务意识,提高信息化工作平台中的校本研修部分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2、苦练内功 注重实效(20106年7月-2017年7月)项目目标:
1、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榜样示范”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使社会对我校教师的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2、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载体,针对学校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3、整体推进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的使用,使之成为校务管理的平台,课程建设的平台,教学管理的平台,校本研修的平台,师生交流的平台。
4、创新骨干培养机制。
5、创建校本研修模式。
项目措施:
1、以校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德育骨干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2、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为载体,针对学校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深入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研修式的校本教研,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和作业。加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4、创新骨干培养机制。以校中青年骨干培养为突破口,形成促进教师职后教育新发展的培养机制。采用导师带教、集中培训、学术研讨、案例交流和公开观摩等形式,建立以优秀骨干教师带教、示范授课和组织研讨为重点的作用发挥机制;
5、创建校本研修模式。推进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师训工作,使校本研修的学分达到教师培训总量的50%。
3、着眼未来,科研兴师(20115年7月-2016年7月)项目目标:
1、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校本教研,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进一步加大骨干人才培养的力度,改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4、创建学习共同体,重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优化高级职务结构。
项目措施:
1、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利用我们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充满活力的优势,进一步放手使用,鼓励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让一批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实效性不断提升,教学整体质量提高。有1-2个教研组争创区级优秀教研组。
3、建立全员参与、专家引领、团队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多种研修模式有机结合的融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教师职后教育的学习网络。
4、教师确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科研课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和实践,使教学岗位变成进修的实习园地,教师的工作变成活的培训内容,最终形成教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形成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
5、全面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数据深度分析研究。完善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形成多维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6、教师增强学习现代技术意识,理解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利用网络感受最前沿的理念,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学校将利用特定时间,培训课件制作,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7、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料文献库、优秀教案库、教学信息库、学科题库、教学课件等),为老师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服务,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8、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中层干部成员的年龄、专业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梯队。从教学第一线逐步选拔、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教学功底扎实、心理素质良好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中层干部的岗位上来,加大干部学习力度,增强干部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