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小课改先进校汇报材料
整体推进课改,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创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汇报材料
哈拉道口小学
整体推进课改,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尊敬的局评估验收组领导,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
首先,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创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创建条件,努力争创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校。
哈拉道口小学,现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十四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603人,教职员工39人,平均年龄38.5岁,教师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松山区级教学能手4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对照松山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评估细则,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关条件,为了给学校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我校决定于2011年11月申报松山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以便使学校各项工作跃上新的平台,使学校的办学内涵得到更高层次的积聚,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我校以“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让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尽致的展示”为办学宗旨,以“抓安全教育,创平安哈小;抓教学工作,创质量哈小;抓学校管理,创和谐哈小;抓特色求发展,建创新哈小”为办学目标。在此引领下,全校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是发展。作为乡镇中心小学,学校以教科研为龙头,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促进,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现将我校课改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作如下汇报:
二、有效落实、强化推进,促进创建工程稳步实施。
(一)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研究课改思路
我校有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具有拼搏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也有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团结求实,乐于投入到课改中的教师队伍。从申报之日起,我校立刻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现以刘彩虹校长为领头人,以邢慧茹、周爱云、由春艳等区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排头兵,加盟到课改研究中去,课改小组成员学习研究课改理论,明确课改思路,制定《课改实施方案》。
(二)重视观念的改变,强化校本研训
1、整合外出培训、校本研修、专家引领、网络学习、远程教育、自主研修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成效较为显著。如:集中学习研讨、教师自学、交流探究、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参与、互动中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目标、精神。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了解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理念、目标和结构。利用集中培训,进行了模式研究及操作培训、生本理论知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培训、班主任专项培训、教师心理健康专项培训、现代教学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培训等。
2、创新实施六大教研活动形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六种教研方式是,课堂教学研究类(集体备课、观议课、研析诊断课、公开课、示范课)、课标研学
类、人人上过关课、研讨报告会类(教育叙事报告会、教育教学专题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学科类、校际间交流等。本着年度设计、主题选择、系列开展的原则,有效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大大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三)聚焦课堂,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课堂是教师展示教育教学艺术魅力的平台,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阵地。新的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纷纷走进课堂,去倾听、去观察课堂的利弊,去了解教师是否能用新的教育理念去诠释教材,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去体察学生是否能适应新的课堂,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洞悉他们真正的学习需求。听课后,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各教研组教师一起评课、研讨,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加以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让每位教师在探索中提高。为有效推广教研室推出的小学语文“学导式有效性课堂阅读模式”与小学数学“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法”两个模式,我校精心制订了“推进课程改革专项实施方案”,继续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2012年9月份,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及实践运用,在此基础上,我校于10月份开展了以两个模式为评价标准的“人人上过关课”活动,教师达到了人人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月份,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逐步对两个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针对“人人上过关课”中未过关的几名教师,采取了指导课、研析课、集体备课等形式,力求使每位教师都能初步掌握新模式的操作。之后,我校于12月份对未过关的几名教师进行了二次过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提升两个模式的运用水平。同时,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帮扶下,我们创新了集体备课程序:(1)规范集体备课的流程:集体研究教材--主备人说课—备课组成员议课---修改形成操作方案—选择成员讲课(大家听课)---集体评课---主备人写出评课反思—主备人形成个性化教案—印刷下发—其他成员批注形成个性教案---装订建档(以备其他教师参考)。这种流程下的集体备课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备课是在各个成员都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有利的整合了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第三,每位成员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发挥个性教学的优势;第四,能为后来教师提供教学资料。
(四)整体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我校以课改为载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首先加强少先队组织的德育工作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展文明班级的常规评比,坚持月月评,营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级,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其次,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制定整体活动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的上级文件精神,保证学生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掀起校园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第三,我校启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运作机制,“向课堂要质量,以课改求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哈拉道口小学借课改的东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积极投身于课改工作中,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课
改小组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和研究。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有很大的变化,表现在:
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性明显增强,发言率大大提高,通过课改,现在的孩子们发言积极,大胆,课堂效率大大增强。
2、学习习惯有明显改进,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要不布置任务,学生不知道做些什么,现在只要教师培训好组长,利用好组长,很多课外内容不需要老师亲自参与,现在我校中高年级各班的小组长基本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督导、组织、示范、帮助等职责。各班能充分利用小组长对作业和练习组织讲评、批改、收集上交等事务。
3、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奖的人次和等级都有明显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如:松山区中小学生篮球赛、文艺展演、文苑杯征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推进综合活动,促学校特色发展
近来,我校在抓好常规管理,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实施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学校组织成立了阅读欣赏、书法、快乐英语、剪纸与绘画、音乐、舞蹈、儿童瑜伽、科技制作、武术等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做到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2、我校在继续开发原有校本课程《弟子规》的基础上,又以学区中心校“读经典书,做有根人”德育活动为契机,对广大师生进行良好读书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立、自理、自信、自强的能力。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和谐、优美、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科学地发展。
(六)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个体发展
我校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评价机制,遵照“评价目标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结果个性化”的原则,构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评价模式。我们采用了成长记录册、行为养成和班级小组捆绑评价的评价方法。年段各班召开家长会议,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要求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关注、评价学生在学校、在家里各方面实践操作、收获所得、成长记录、特长展示等,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印迹都记入他的成长记录册里。教师定期考察学生的成长状况,给予真实评价,并及时再反馈给每位家长,表扬其长处,指出其不足,明确共同努力目标。
我校还特别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小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三、创建反思与整改思路
自创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校以来,我校领导教师,上下一心,凝心聚力,乐于拼搏,校园气氛活跃,学生情绪积极,大大促进了我校各方面的发展,也为我校教学管理提升搭建了平台,大大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弥补,力求课堂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1、丰富学校资源库。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服务,2、继续课题研究工作
3、坚持开展同事互助课、教研课、公开课;集体备课活动,坚持进行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加强专家的专业引领工作。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们学校的课改工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知道,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我们真诚恳请专家、领导深入我校实地考察,提供课改信息,指导我校课改工作。我们也希望专家、领导能为我们搭建桥梁,使我们有机会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第二篇:课改先进校材料(小编推荐)
整体推进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课程改革先进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平阴县栾湾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平阴县栾湾小学地处经济繁华、交通便利的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南栾湾村。学校服务于周围14个行政村,1.5万余群众;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可容纳12个教学班500余名学生。2010学年开设教学班12个,学生4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教职工4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达35人,本专科以上学历37人,学校领导班子全部为专科以上学历。学校占地面积1308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1712平方米,与栾湾中学合用实验楼一栋,生均校舍使用面积4平方米。校园建设以“绿色、人文、向上”为主题,以“和谐发展”为中心。高配置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充足的师生藏书、高标准的仪器实验设备、齐全的音体美器材设施、先进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自主自由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每个孩子幸福的一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办特色学校,育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在“天天向上”校园精神的引领下,全校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是发展。作为乡镇小学中心校,学校以教科研为龙头,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促进,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使辖区各校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
现将我校课改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作如下汇报:
一、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研究课改思路
我校有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具有拼搏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也有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团结求实,乐于投入到课改浪潮中的教师队伍。当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时,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起来,立刻成立我校课改领导小组,现以郭军校长为领头人,以赵鹏、朱传辉、江伟、孙淑慧等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排头兵,加盟到课改研究中去,课改小组成员学习研究课改理论,明确课改思路,制定课改方案。
二、重视观念的改变,加强教师的培训
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如:集中学习研讨、教师自学、交流探究、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参与、互动中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目标、精神。教师们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了解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理念、目标和结构,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与考试评价改革、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有关理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新课程的“专家辅导讲座”光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收看。结合本校教研活动,联系教学实际,认真进行反思,组织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更好地学习领会和掌握新课程。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辅导与自我研修后,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研究性文章或心得体会。每学年我们还组织教师按课改推进进行学科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用理论武装了自己的教师们走进了新的课堂,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们并未放松对课改新理论的学习、钻研、探讨。教师们从学校互联网中,从学校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期刊上,广泛收集课改实验信息,博采众长,并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全部领导都参与了课改整体推进工作的研究,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德育、工会、少先队等领导及负责人亲自参与课改工作。学校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主旋律,组织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我校间周一次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特别是在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片教研“一体化”教研活动中,积极组织课改实验,老师们通过“一二三三”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与积极探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使课堂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下,老师们进行了细节研究,如: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小组长的职责培训,自主邀请课模式的研究等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不断研究、总结、提高,环节运用成型,师生地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讲授主体变成了点拨、指导、矫正主体。对模式进行了优化提炼,统一整合各老师的经验,基本形成了科学、高效、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聚焦课堂,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课堂是教师展示教育教学艺术魅力的平台,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阵地。新的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纷纷走进课堂,去倾听、去观察每一节课的利与弊,去了解教师是否能用新的教育理念去诠释新的教材,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去体察学生是否能适应新的课堂,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洞悉他们真正的学习需求。听课后,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各教研组教师一起评课、研讨,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加以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让每位教师在探索中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引领教改导向,我校坚持开展示范教学活动,由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公示范教学,力求推陈出新,既为年轻的课改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个研究个案,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为我校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又上一个台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我校课堂教学景观全面改变,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其中朱传辉、江伟、张爱红、孙淑慧四位老师获县“学科带头人”称号,另有19位老师获县骨干教师称号。
五
整体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我校以课改为载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首先加强少先队组织的德育工作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心理素质的 培养。开展文明班级的常规评比,坚持周周评,月月评,营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级,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其次,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制定整体活动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集体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坚持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第三,我校启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运作机制,把学校建设成“优良育人天地”,“向课堂要质量,以课改求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栾湾小学借新课改的东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积极投身于课改工作中,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课改小组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和研究。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有很大的变化,表现在:
1、语文课上,孩子们能在25——3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新课文的原生态阅读,98%的孩子基本上能读通课文,99%的孩子能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能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生词,99%的孩子能积累课文中四字词语和优美短语,93%的孩子能在文中批注感受最深的句段,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激励办法,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性明显增强,发言率大大提高,95%的孩子能在小组内主动交流,90%的孩子能在班内主动交流,据统计,一周下来,一个孩子一次都不发言的人基本没有。部分同学以前真有“打死我也不说话“的劲儿,通过课改,现在的孩子们发言积极,大胆,课堂效率大大增强。
3、小组展示积极主动、流畅生动,有深度、有个性,组与组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生成自然,针对性强,能在交流中敢于和老师、同学辩论,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能利用自己在课外获得的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学习习惯有明显改进,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要不布置任务,学生不知道做些什么,现在只要教师培训好组长,利用好组长,很多课外内容不需要老师亲自参与,现在我校各班的小组长基本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督导、组织、示范、帮助等职责。各班能充分利用小组长对作业和练习组织讲评、批改、收集上交老师审查,自觉完成学案的评定、收集、上交等事务。
5、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课改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奖的人次和等级都有明显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如:县运动会、县篮球、足球、乒乓球、县学生绘画、合唱、舞蹈、科技、征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科技小组连续两年代表县参加市学生科技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学校舞蹈队参加市小学生舞蹈比赛,获得乡镇小学唯一的一等奖,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狠抓养成教育,促学校特色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抓好常规管理,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学生自主化管理,大力开展了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每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定岗定责,责任到人。
2、组织实施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开心课堂”。学校组织成立了英语、篮球、足球、计算机、书法(低、高)、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十字绣、中国结等十五个“开心课程”,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做到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3、学校开展好习惯伴我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从预习、写字、观察、思考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我校又以“创建和谐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为契机,对广大师生进行良好读书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立、自理、自信、自强的能力。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和谐、优美、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科学地发展。
七、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个体发展
我校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评价机制,提出了“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口号,遵照“评价目标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结果个性化”的原则,构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评价模式。我们采用了成长记录册、行为养成和班级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日记、教师观察日记、访谈记录、调查问卷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年段各班召开家长会议,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要求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关注、评价学生在学校、在家里各方面实践操作、收获所得、成长记录、特长展示等,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印迹都记入他的成长记录册里。教师定期考察学生的成长状况,给予真实评价,并及时再反馈给每位家长,表扬其长处,指出其不足,明确共同努力目标。我校特别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我校学生大多为农村孩子,父母打工者多的实际情况,学校定期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谈心调查,然后汇总统计,及时反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以便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这种评价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评价。我校实行后进生转化工程,先排查学困生,造册,接下按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辅导,分级考试,表彰、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收到良好效果。08年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关注,为这些问题孩子提供了切实的帮助。我校还特别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八、整体推进区域课改,将课改工作向全辖区辐射 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课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兄弟学校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全乡也掀起了课改的热潮,结合区片教研“一体化”活动的开展,每学期,我们以“一二三三”教研活动为主,定期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并分年级、分学科组织全乡老师集体备课,从根本上解决了完小和学点教师普遍老龄化、教研力量不足的问题。每期末结束时都要开展全体课改小组的老师进行工作总结,并提出下学期的改进措施,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开展新学期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研讨会,对一学期的课改工作作好总体布置。
九:主要工作成绩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县德育规范化学校”、“县教学示范校”、“县团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县优秀家长学校”、“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古诗文诵读实验基地”、“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也先后被授予县优秀教研组称号。学校先后有60余人次在省市县评优课活动中获奖,70余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有6人被确定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4人被确定为县级学科带头人,19人被确定为县骨干教师,17人次获市县“教学能手”、“百佳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十、课改中的问题
1、部分班级规模较大,教师精力有限,难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 示自我的机会。
2、实验教师水平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理论水平、接受能力 较低,有的教师难以跟上课改步伐。
3、家长素质有高有低,许多家长不能与老师紧密配合,部分教改方案实施 有困难。
4、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实践场所,校内外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5、与外校的教改交流活动太少,实验教师犹如井底之蛙,缺乏更广阔的学习发展平台。
6、评价仍然是一个瓶颈,没有更好可操作的方法,社会观念难以转化,社 会各界及家长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成绩、分数。
7、家、校、社会工作较难协调。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们学校的课改工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平阴县栾湾小学
2011.4
第三篇:平阴县栾湾小学课改先进校汇报材料
整体推进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课程改革先进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平阴县栾湾小学
2011.4整体推进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课程改革先进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平阴县栾湾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平阴县栾湾小学地处经济繁华、交通便利的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南栾湾村。学校服务于周围14个行政村,1.5万余群众;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可容纳12个教学班500余名学生。2010学年开设教学班12个,学生4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教职工4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达35人,本专科以上学历37人,学校领导班子全部为专科以上学历。学校占地面积1308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2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1712平方米,与栾湾中学合用实验楼一栋,生均校舍使用面积4平方米。校园建设以“绿色、人文、向上”为主题,以“和谐发展”为中心。高配置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充足的师生藏书、高标准的仪器实验设备、齐全的音体美器材设施、先进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自主自由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以“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每个孩子幸福的一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办特色学校,育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在“天天向上”校园精神的引领下,全校师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是发展。作为乡镇小学中心校,学校以教科研为龙头,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促进,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积极推进“一体化”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使辖区各校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
现将我校课改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作如下汇报:
一、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研究课改思路
我校有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具有拼搏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也有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团结求实,乐于投入到课改浪潮中的教师队伍。当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时,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起来,立刻成立我校课改领导小组,现以郭军校长为领头人,以赵鹏、朱传辉、江伟、孙淑慧等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排头兵,加盟到课改研究中去,课改小组成员学习研究课改理论,明确课改思路,制定课改方案。
二、重视观念的改变,加强教师的培训
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如:集中学习研讨、教师自学、交流探究、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参与、互动中进一步理解课改理念、目标、精神。教师们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了解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理念、目标和结构,新课程与教
学改革、新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与考试评价改革、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有关理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新课程的“专家辅导讲座”光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收看。结合本校教研活动,联系教学实际,认真进行反思,组织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探究,更好地学习领会和掌握新课程。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辅导与自我研修后,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研究性文章或心得体会。每学年我们还组织教师按课改推进进行学科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用理论武装了自己的教师们走进了新的课堂,但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们并未放松对课改新理论的学习、钻研、探讨。教师们从学校互联网中,从学校图书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期刊上,广泛收集课改实验信息,博采众长,并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整体推进教学行为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全部领导都参与了课改整体推进工作的研究,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德育、工会、少先队等领导及负责人亲自参与课改工作。
学校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主旋律,组织教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我校间周一次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特别是在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片教研“一体化”教研活动中,积极组织课改实验,老师们通过“一二三三”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与积极探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使课堂模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下,老师们进行了细节研究,如: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小组长的职责培训,自主邀请课模式的研究等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不断研究、总结、提高,环节运用成型,师生地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由单纯的讲授主体变成了点拨、指导、矫正主体。对模式进行了优化提炼,统一整合各老师的经验,基本形成了科学、高效、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聚焦课堂,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课堂是教师展示教育教学艺术魅力的平台,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阵地。新的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新的课堂应该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纷纷走进课堂,去倾听、去观察每一节课的利与弊,去了解教师是否能用新的教育理念去诠释新的教材,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去体察学生是否能适应新的课堂,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洞悉他们真正的学习需求。听课后,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各教研组教师一起评课、研讨,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加以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让每位教师在探索中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引领教改导向,我校坚持开展示范教学活动,由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公开示范教学,力求推陈出新,既为年轻的课改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个研究个案,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为我校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又上一个台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我校课堂教学景观全面改变,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其中朱传辉、江伟、张爱红、孙淑慧四位老师获县“学科带头人”称号,另有19位老师获县骨干教师称号。
五、整体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我校以课改为载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首先加强少先队组织的德育工作职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抓好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展文明班级的常规评比,坚持周周评,月月评,营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级,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其次,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制定整体活动方案,认真贯彻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集体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坚持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第三,我校启动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运作机制,把学校建设成“优良育人天地”,“向课堂要质量,以课改求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栾湾小学借新课改的东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积极投身于课改工作中,实施课改以来,我们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课改小组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和研究。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有很大的变化,表现在:
1、语文课上,孩子们能在25——30分钟之内完成一篇新课文的原生态阅读,98%的孩子基本上能读通课文,99%的孩子能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能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生词,99%的孩子能积累课文中四字词语和优美短语,93%的孩子能在文中批注感受最深的句段,并写下自己的感言。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激励办法,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性明显增强,发言率大大提高,95%的孩子能在小组内主动交流,90%的孩子能在班内主动交流,据统计,一周下来,一个孩子一次都不发言的人基本没有。部分同学以前真有“打死我也不说话“的劲儿,通过课改,现在的孩子们发言积极,大胆,课堂效率大大增强。
3、小组展示积极主动、流畅生动,有深度、有个性,组与组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生成自然,针对性强,能在交流中敢于和老师、同学辩论,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疑问。能利用自己在课外获得的信息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学习习惯有明显改进,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要不布置任务,学生不知道做些什么,现在只要教师培训好组长,利用好组长,很多课外内容不需要老师亲自参与,现在我校各班的小组长基本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督导、组织、示范、帮助等职责。各班能充分利用小组长对作业和练习组织讲评、批改、收集上交老师审查,自觉完成学案的评定、收集、上交等事务。
5、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课改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奖的人次和等级都有明显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如:县运动会、县篮球、足球、乒乓球、县学生绘画、合唱、舞蹈、科技、征文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科技小组连续两年代表县参
加市学生科技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学校舞蹈队参加市小学生舞蹈比赛,获得乡镇小学唯一的一等奖,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狠抓养成教育,促学校特色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抓好常规管理,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学生自主化管理,大力开展了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每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定岗定责,责任到人。
2、组织实施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开心课堂”。学校组织成立了英语、篮球、足球、计算机、书法(低、高)、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十字绣、中国结等十五个“开心课程”,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做到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3、学校开展好习惯伴我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从预习、写字、观察、思考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我校又以“创建和谐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为契机,对广大师生进行良好读书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立、自理、自信、自强的能力。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和谐、优美、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科学地发展。
七、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师生个体发展
我校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评价机制,提出了“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口号,遵照“评价目标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结果个性化”的原则,构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评价模式。我们采用了成长记录册、行为养成和班级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日记、教师观察日记、访谈记录、调查问卷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年段各班召开家长会议,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要求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共同关注、评价学生在学校、在家里各方面实践操作、收获所得、成长记录、特长展示等,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印迹都记入他的成长记录册里。教师定期考察学生的成长状况,给予真实评价,并及时再反馈给每位家长,表扬其长处,指出其不足,明确共同努力目标。
我校特别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我校学生大多为农村孩子,父母打工者多的实际情况,学校定期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进行谈心调查,然后汇总统计,及时反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以便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这种评价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评价。我校实行后进生转化工程,先排查学困生,造册,接下按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辅导,分级考试,表彰、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收到良好效果。08年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关注,为这些问题孩子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我校还特别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
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评价不再是简单的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八、整体推进区域课改,将课改工作向全辖区辐射。
经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课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兄弟学校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全乡也掀起了课改的热潮,结合区片教研“一体化”活动的开展,每学期,我们以“一二三三”教研活动为主,定期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并分年级、分学科组织全乡老师集体备课,从根本上解决了完小和学点教师普遍老龄化、教研力量不足的问题。每期末结束时都要开展全体课改小组的老师进行工作总结,并提出下学期的改进措施,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开展新学期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研讨会,对一学期的课改工作作好总体布置。
九:主要工作成绩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县德育规范化学校”、“县教学示范校”、“县团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县优秀家长学校”、“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市古诗文诵读实验基地”、“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也先后被授予县优秀教研组称号。学校先后有60余人次在省市县评优课活动中获奖,70余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有6人被确定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4人被确定为县级学科带头人,19人被确定为县骨干教师,17人次获市县“教学能手”、“百佳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十、课改中的问题
1、部分班级规模较大,教师精力有限,难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
示自我的机会。
2、实验教师水平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年龄偏大,理论水平、接受能力
较低,有的教师难以跟上课改步伐。
3、家长素质有高有低,许多家长不能与老师紧密配合,部分教改方案实施
有困难。
4、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实践场所,校内外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5、与外校的教改交流活动太少,实验教师犹如井底之蛙,缺乏更广阔的学习发展平台。
6、评价仍然是一个瓶颈,没有更好可操作的方法,社会观念难以转化,社
会各界及家长关注的仍然是孩子的成绩、分数。
7、家、校、社会工作较难协调。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们学校的课改工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马小课改汇报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汇报
马家砭镇中心小学
张小平
我们马家砭小学作为乡镇小学,全部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学生基础教育薄弱,并且面临大量优秀学生流失的现状等多方面因素,虽然所有教师和大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教师们加班加点辅导学生,但教学效果一直不明显,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不是很快。面对家长、社会和政府对学校寄于越来越高的教育期望值,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唯有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教改之路。正好,去年12月份,教育局领导英明决定带领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赴江苏参观学习,我和王建东老师有幸也随同踏上了“取经”之路,我认为正值学校准备进行教学改革之际这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每到一处,我们都认真观察、听取和记录,并积极与当地学校的老师沟通交流,时间虽短,但很充实。尤其是在洋思中学给我们的感受最深,现就我对该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结合我校实际的的实践情况和今后实施课改的几点想法对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认识洋思、深刻体会、找出差距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情况下,我们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有位作家写的一本书叫《孩子为什么失败》,孩子为什么会失败,那是因为老师没有“看到”他们。“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我们的好多老师就一直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才会出现“付出”和 “成果”不成正比的情况,所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高效课堂是迫在眉睫。
从洋思回来,我们感到这所学校有很多方面都能给我们以启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就目前而言,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这种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移植,不是照抄照搬每节课自学几分钟、讲授几分钟、练习几分钟„„,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学洋思就学偏了,我们千里迢迢去取回来的“经”就不是“真经”。学洋思,应该学什么呢?我认 为学洋思,最根本的是学习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背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他们时时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要立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对这一理念的充分体现。其中,“先学”是在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下,看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学生,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他们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说得好:教师在课堂中已“退居二线”,起到的是“引桥”、“路标”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立交桥,如果没有引桥和路标,就可能走岔路。
那么,我们与洋思中学的差距在哪里呢?
我认为,我们与洋思的差距不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而是在教学观念上。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完全肃清;教学方式仍然是“硬教、硬灌”;没有确立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低效学习状态。
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相关程度并非总是成正比。就是说,如果教师的知识水平欠缺、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时,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就不再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而教师的另一类素质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尤其是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在洋思中学,这种能力得到了特别的强化,而这又恰恰是我们普通学校所忽视的问题。
现在,我们一些老师,还是习惯“满堂灌”、“一言堂”,觉得只要哪里没讲 2 到,就不放心,一心想把学生讲懂了,殊不知,“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由“懂”到“会”需要有“用”的过程,由“会”到“通”需要有“悟”的过程。说到底,还是传统教育观念在作怪。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难以学到知识。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表现二: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结果是: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生几乎完全被教师支配和控制,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学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学习独立性丧失了,合作学习也不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越不愿学。
二、学习洋思、交流实践、实践交流
我认为,作为校长,首先我们应该深入第一线,统一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和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是学生产生自信、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地方,是学生个体表现的地方,而不是老师表现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环境,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学生合作学习、合作生存的能力,是新世纪教师所应具备的课堂教学素质之一。其次学校应该调整修订对教师的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加大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考核力度。当然,这只是手段,具体如何实施,我校是这样做的:
1、建立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史延红、王建东、高文学为副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改工作的正常实施。领导小组下设以学校教科室主任王建东为主任,教研组长焦艳峰、高小玲为副主任,全体科任教师为成员的课改办公室,具体实施课改的有关事宜。
2、培训教师:去年考察时,我们在所去的几个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和光盘供教师参考学习。学校利用网络下载自己刻制成碟片,教师可以随时播放学习。学校要求语、数教研组在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时,一定要以课改为主线,加 3 强教师的培训、课改的研究。要求学校教科室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具体安排落实此项工作。每周星期三的教师培训、星期二的教研组活动必须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雷打不动,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请假,在组织的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每天晚上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课,及时总结经验。经学校教科室工作人员讨论,制定出了学校自己的教案和听课记录模式。要求全体教师定期总结,并写出自己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3、开展方法:先动员、培训和学习,然后随实践、随指导,随交流总结、随检测效果,最后再总结讨论,再实践,以此往复循环,也就是学习交流、交流实践、实践交流,最后形成一套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
4、实施过程:去年学习回来后,便由我亲自组织召开了课改动员会,王建东老师通过授课方式为全校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并组织通过集体看视频和自学等方式让每一位老师首先了解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思想,通过初步了解,让老师们能从心底里接受这一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然后对他们培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方法,比如如何备课、上课、评价课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最后让每一位老师发言,谈学习后的感受,通过以上一系列初步培训和学习活动,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跃跃欲试,对课改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上学期开学第一周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学习,组织教师进行反复讨论,制定出了具体的课改实施方案,研讨出了马小教师备课模式、听课模式。
3月9日,由王建东老师为全校教师上了一节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示范课,让每一位老师深刻了解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如何操作,真切感受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自主研究讨论、自主合作互助后,再由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的高效课堂,随后组织教师们进行了评课和讨论活动。
紧接着便让一至六年级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尝试性实践,备课、上课都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然后讨论交流,总结得失。
4月7日,我校组织召开了课改专题培训研讨会,我校教师王建东、姜瑞为全镇骨干教师分别上了数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示范课,并邀请了县教研室徐光明主任、强佳艳和教办负责人薛居有为我校全体教师和其他 4 三所完全小学骨干教师作了动员和指导讲话。随后,由我校教师王建东为全体参会教师作了专题培训。
4月8日,我校课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第一轮校内公开课展示活动正式启动,我校组内任课教师和完全小学部分教师随堂听课学习。
4月14日,组织全体教师召开经验交流总结会。通过展示,发现问题,集体评课指出不足,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更加完善,达到最佳效果。
5月16日,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赛讲活动正式启动,这次赛讲采取全体任课教师参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等所有科目都为赛讲内容,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晚上8点开始授课教师说课后的集体评课活动,如果当天评价平均分不超过60分的、拖堂超过5分钟的一律视为不过关课,授课教师根据评课结论和自己反思,充分修改教案稿后第二天再重上一遍,如果还是不过关,再继续评,继续上,直至过关为止。同时,5月17日,我校举行了全校师生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暨表彰大会。
学期末,对课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小结,收集教师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教案稿。
本学期,在上学期比较扎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课改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践,在8月30日的开学典礼上,对在课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现在,公开课活动正在启动当中。
5、经费投入:为了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校委会研究决定,学校的经费要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不打任何折扣,取消了一些其他不必要的开支,重点倾向于课改投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合并教师办公室,建设了一个电子备课室。每两个教师一台电脑(从学生微机室搬来供教师使用),保证教师能够在宽松的时间内进行备课。
(2)投资1.3万元购置电脑一台,打印、复印、扫描为一体的一体机一台,供教师打印教案、讲学稿。
(3)因马家砭电压不稳,和供电所协调拉专用电线一条,保证用电正常。(4)备课室安装4兆宽带线路,本学期改为全县教育统一光纤网,满足教师上网查询资料。
5(5)学校能使用的多媒体教室全天开放,教师可以随时到教室上课。(6)每位教师配备小黑板一块(备用)
6、课改成效: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课改工作,学校在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正逐渐养成,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上学期四年级统考我校数学位列第一名,语文位列第四名,六年级毕业考试较之往年也有明显进步。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我校教师史延红参加了县电教中心组织的教导主任课堂教学大赛,王建东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两人分别荣获二等奖。
三、课改中的困惑与不足
在深入学习洋思经验,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在我们分享喜悦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学习洋思经验中,我校还处于一个相对初步的阶段,只是先搭建了一个学习洋思中学的框架。对于洋思经验的精髓我们还把握不够。比如说,在一开始学习时,我们按照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一般流程严格的约束教师讲与练的时间,这就约束了教师讲课的灵活性,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本着先学后教、自学互教、精讲多练,学生主体的原则,对时间的控制也许不必整齐划一。低年级的自学难以实现。另外,洋思经验的精髓博大精深,教师要掌握它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对待课堂的态度上要确实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型的灵活性等方面,我们有待于学习和探究之处还有很多。而对于洋思经验的“三清”活动,我们有丰富的课程内容、有众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从何而来,尤其是有些班级中智力水平和学业水平及其低下的学生过多,导致大部分学生自学没有效果,三清难于落实,并且随着高效课堂的推进,部分老师担心结果,易出现一种工作上的倦怠感,影响到新教学理念的运用等等。
四、对今后学习洋思经验的设想
1、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升教师学习洋思经验的理论水平。在本学期,学校将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我校进行听课,评课,开展讲座,提升学校教师对洋思经验的理解,希望通过获得这样的指导,使教师从理论层面上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也能避免我们学习洋思的路走偏了,走窄了,走错了。如果条件具备,学校也将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去周边做得好的兄弟校,面对面的与 6 学习洋思中学经验的教师交流,真正做到汲它山之石以润玉。
2、学习洋思就要一学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洋思初中成长的历程证明:没有不能成才、成人的学生,也没有不能办好的学校。洋思的经验来自普通农村学校的实践,一些地区、不少学校学习洋思初见成效,这就表明:洋思经验完全能够学到手,学了就能见成效;洋思中学能做到的,我们学校也应做到。
3、形成具有马小特色的洋思经验,学习洋思经验,不能照搬照抄,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掌握洋思经验精髓的前提下,活学活用,把学洋思经验和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联系在一起,培植学校特色,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我校决心要像温家宝总理所讲的那样:“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立足现实,思谋长远,为把学校办成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2011.10.9
第五篇:课改汇报材料 )
课改之我见
——课改交流汇报
天池中心小学
乔春玲
县局领导来我校调研中,深入课堂听了我的语文课,这节课发挥比较好,学生学的也很轻松。教研室主任这样评价我的课堂教学——“你可能是教研的领头雁”。听了这句话后,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而是倍感责任重大。我觉得也许在场所有人只有我真正理解了这个“领头雁”的意思,这不是一句简单普通的评价,而是更高的要求。第一,雁不单飞,因为那样生命不会长久,正如我们的教育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集群体之力。常言道:一枝独秀难为春。第二、雁的领头者则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掌握整队的方向,这正是我现在的责任。怎样做个对得起全队的领头雁,和大家一起飞向课改的暖阳地。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思想,利用好身边的优势资源。
思想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在教育这条道上能走多远,怎样去走,取决于我们的观念。落后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的吞噬,和铜化教师的思想。在几乎全部为农村家庭的环境中,有限的文化人,而周围都是大于我们数倍的农民。我们学到了憨厚、朴实,却无从获得先进思想和理念。这点我有深刻体会,能走到今天也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先后两次的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和北师大骨干班主任培训让我从教学方法,到教育工作方法都经历了的蜕变。当我第一次跳出井外看世界的时候,才让自信的自己感到愚昧,使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决心实验。因此,我觉得在课堂改革之前,先转变教师思想,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其告诉教师“生本教育”课堂改革有多值得学习,不如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们所有教师除了参加网络研修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很少能得到亲临现场的震撼。哪怕是县内的一些优秀课例我们都很期待。
二、看轻课堂模式,看重时效性。
我们大量的提倡“生本教育”、“学案导学”、“同课异构”等教学模式,有时难免过于急于求成,致使抛弃了内涵而追形式。我们应该潜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摸索,去尝试能够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材的方式方法。课改要实现的是理念的转变,而不是形式的转变。目的就是追求“高效”,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消化更多知识,而不是在最短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知识。我认为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无所谓场合,无所谓教学方法。孔子没有总结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也没有追寻某种模式、没有确定教室,杏坛、溪水边,成就了名垂千秋的教育家。因此,我们要认准目标,否则华而不实则不如不改。我无论自己上课还是评课,首先考虑教师这种设计的实效性,花费这些时间来做是不是最值,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夯实基础,才能顺应发展。
近几年连续的大面积招考教师,教师学历上升了,但专业水平却降低了,尤其小学教师。知识学历的重要远不如专业技术的重要。直观来讲,小学课程初中、高中毕业后在知识层次上应该不成问题,但对待小学生的方法大学生也未必具备。我只是一个中专生,庆阳师范毕业,在我们学校我的学历很低了,但我们接受的是专业的训练,例如:“三笔字过关,普通话达标等基本功练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汉语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好多校友都远超大学本科生,这并不是说本科生水平不高,而是很多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学习研究方向不对口。什么教育管理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法。但面对这种形式,我们应该加大在岗学习力度,不是抄抄学习笔记应付检查。而是有计划有标准的培训学习,比如主题演讲,各种经验交流。学科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调动教师积极性,练就老师应对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目前的这种现状下,适当的逼逼教师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先强迫着去做,逐渐教师水平提高了,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就有了。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顺应万变、得到发展进步。人的多形式固有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四、教育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均衡化。
现在要求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却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教师,语文课、数学课上有我们的身影,音乐课、体育课上也有我们的身影。每个教师身兼数职,代课三四门,除语数外其他全为业余,还需要摸索学习,尤其是农村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的空缺,导致所有老师门门都教,但门门都不精。每天教学节数五节左右,身心的疲惫,事务的繁杂让老师无心研究。既保证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均衡发展很重要。我个人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学生为对象实验变形记,何不给老师也来个变形记。将条件优厚学校的教师与偏远山区的教师进行短期对调,即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基层学校学到方法,也让城镇教师多一份体验和感悟,同时都收获了一些经验,各有所获,两全其美。
五、我校目前的做法。
在学区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们也在上学期开始潜心实验,研究学习,确定了三名教师与我一起尝试,虽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但老师们的心态变了,尝试该放手则放手,解放学生思想,教师退居指导地位。这期也将加大力度,再有气色后继续带动其他教师。同时我们也去基层学校帮扶,让更多的教师明白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于教学,我本人想到和看到的就是这些了,也许太偏激,也许太短浅,也许太过主观,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海涵。我也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挥领头雁作用,和我校教师们一起飞向教育的暖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