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3 07:3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报告》。

第一篇:“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报告

“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执笔人:武孔涛

一、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

1.2007年7月 我校开始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贵阳地区子课题“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乌当区二级子课题“乌当区有效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后,在乌当区子课题组的指导下,成立了洛湾中学子课题组。由校长负总责并担任课题负责人,副校长袁龙、教务主任王辉、教研员武孔涛负责课题研究研究工作及研究人员的指导工作。

2.课题组对如何有效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确定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性学习方式探索研究为切入点,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树立以课题带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研修中教师的有效学习方式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这一理念,以新课程先进的思想指导实验研究,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性学习方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确定研究方向后,我们制定了“提升农村教师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有效性学习方式探索的有效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报区课题组,并对我校教师学习方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学习方式的研究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教师学习比较单

一、学习方式较陈旧,大都以单打独斗,合作性合作性意识还不够好,且教师学习途径与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多数教师不能上网,只通过图书进行学习,暂时还不能以校本研修促进学习方式探索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学习方式支撑,于是我们决定调整研究方向,选择更适合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3.我们在选择更适合的研究切入点时,反思了“十五”期间,我校在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发现我们研修和培训的次数都较多,但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研修方式和培训方式不太适合校情所致。

(1)教师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薄弱。我们作为农村中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严重不配套,缺编严重,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自我发展空间小。

(2)教师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机会极少。主要是由于我校教育设施设备的局限不能全面为教师接受基础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提供保障,我校只有一台电脑能上网,网速极慢,跟本不能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教师工作倦怠感极高,不思进取,缺乏目标。这便是我们为了激发教师进取精神,拓展教师视野,安排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一个原因。

(4)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不高。新形势下提出教育创新思想,可是教师不理解教育创新,总是狭隘地在校内与其他教师比,还夜郎自大,不思自己向前发展,课堂教学不容乐观。这便是我校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并进行同课创新型再构的必要前提。

(5)教师存在“三难”:即教师年龄整体偏大(35岁以上教师占70%),学习应用新理念、新技术难;教师教学程式化,致使课堂教学改革难;教师研究学生不够,总感慨现在的学生难教。这是我们需要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重要前提。

(6)教师教学研究单打独斗而缺乏团队意识,教研组际间不相往来而缺乏勾通,校本研修 1

形式单一,教师学习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教师的增加,致使学校教师年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都有差异,教研必需要不断分化,形式单一的研修活动已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教师之间、教研组际之间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进行校本研修很有必要。

(7)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对校本研修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足,参与培训和研修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要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学习的又一个原因。

(8)从我校教师总体情况来看,我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尤其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内涵有新的认识,也需创建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重新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方法。所以,我们决定以全校要以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开展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研究,拟定研究课题为“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决定从“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 师教育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二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筹备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

2、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10年6月)

3、总结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1月)

(一)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

1.工会带领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展教师的视野,使教师们凝心聚力,为学习共同体建立奠定基础

学校工会在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展示凝心聚力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

为了让教师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开阔眼界,工会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与交流,释放教师郁闷与消极的心情,让教师感受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妙而吸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拓展心灵积极的欲望,壑达自身狭隘的视野,舒展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怀。

2、校长带领教师走出去与各校交流,增强教师的自信,消除教师的自卑感和职业倦怠,为学习共同体建立形成共识。

由于农村教师教学环境和教育条件较差,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各自的内在心理都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为了关爱教师心灵的脆弱、抚平教师灵魂的胆怯激励教师积极的兴致,为了让每位教师能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的愿望,我校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校际研修交流活动、学科业务培训活动、科研交流研修活动。

3、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及其类型、研修内容、方式、要求和效果。

我校从建设教师幸福成长的家园出发,从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出发对教师需求进行了调研,教师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教学得心应手,只有形成团队研修,才能共赢、共荣,共享幸福。于是借此东风之机、共识之时,建立了学校“学习共同体”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校本研修一体化。教师在形成的各种类型共同体中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极力支持教师职业发展,培养教师归属感;建立“关怀关系”,培育教师信任感;探索合作学习机制,形成教师互惠感;是加强网络有效学习,拥有教师分享感。

在团队中让每位成员都有了学习的机会和权力,都得到了温馨的人文关怀,都有了进步,教师的共同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有效研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针对我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新路子,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坚持以自主研修为主与团队研修相结合;将教师个人成长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将现实需要与教师长远发展相结合,为教师搭建学习共同体通向专业成功的桥梁。在实施进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探索与实践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一是通过校长培训提升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素质 ;二是专家引领进行校本有效研修;三是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四是教材大练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五是走“同课异构”到“同课创新型再构”途径,其中以“五指合一”教学反思法为基础同课再构的方式方法的实践运用是本课题研究中创新;六是网络研修;七是电子备课,网上评课评价——这是本课题建立和实施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的新方式、新方法;八是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九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十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果评价。

三、点面结合,有序开展课题研究,初获成果。

1.创建了农村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实践了团队校本研修方式方法,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科研意识,发挥了团队协作互助作用和创新精神;并初步实现了“共研、共享、共创、共赢、共荣”的格局,实现了有效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2.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有效研修,初步探索与实践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十种途径与方式方法。

3.逐步提升了我校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QQ群聊”、“网上论坛”、“博客交流”、网络视频专家培训的方式,为学校校长及教师找寻和搭建交流学习心得、管理体会、理论提升、思想进步的平台。

4.学校已树立起以“学校、教师、学生”为本的“终身学习、三维塑造”的教育理念,让我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放眼看世界,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通过骨干教师培训班,新教师培训班,学科老师培训,全员教师培训,聆听专家报告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提升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及教学水平。

5.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的所得

专业化的有效发展,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快乐。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热情高涨,自我约束和自主进取意识明显提高,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形成了自主研修,自我提高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研修的驱动下,教师专业化素质得到有效发展。

6.教师的科研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课题的开展,激发了我校教师积极主动进行教育科研的热情,同时,将热情转化为研究动力,促进了该课题的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果。

7.我校将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整理汇编了集体和个人成长与发展文集。主要有《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教育故事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专集》《个人课题研究成长案例集》以及教师授课光盘、题库、自制试卷等。

(二)实践成果1、2007年——2010年,教师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论文一、二、三等奖共210多篇。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校级一、二、三等奖共213项。

四、总结研究成果,为课题的区域推广作准备。

1.总结出适合我校校情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共同体平台。

2.总结出网络环境下,利用QQ群、教育博客、K12网、网络视频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研修亮点。

3.总结出以“五指合一”反思法为基础的“同课创新型再构”校本研修的有效研修方式方法。

4.坚持抓好岗位练兵活动,总结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修方式。

五、研究人员变动情况

研究小组主要成员的变动

本课题由乌当区洛湾中学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研究主要成员李海堂和赵琦通过研究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中期(至2009年12月)因教学工作的原因而离开了课题组。

贵阳市乌当区洛湾中学课题组

2010年10月20日

第二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结题报告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结题报告

引言

新世纪之初,自建国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雁塔区被定为西安市教改试验区,我校有幸成为了首批教改试验学校之一,在这一新形势下,好多原来隐藏在教育教学背后的潜在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的浮出水面,最明显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速度缓慢已成为教改继续深入的桎梏。面对这一现状,2003年初,我校语文教研组在我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其它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大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经过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和调研,拟定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呈送雁塔区教育局,经教育局评审组同意,2003年6月被正式列为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教师教育研究课题。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周密部署下,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调研、讨论、研究,现已完成研究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

1.近年来,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要学好,必须对教师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传统专业发展的模式必须改变。教师不再被动地坐在那儿,接受“专家”的新思想或新实践,对专业发展的评价也不再仅仅通过教师的满意度,或是对这些新方法的用途进行评价。学校教育改革呼唤新的教师专业发展。在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同时还主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扩大教师的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提倡研究,形成了教师反思运动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美国人认为教学是使所有其他专业成为可能的重要专业;是形成今天教育和美国未来的专业。培养并支撑教师知识和技能的终身发展对美国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既是学生学习场所,也是教师发展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2.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全面开始,提高办学质量就成为重中之重。现在,我们提出基础教育要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轨,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正在受到基础教育变革形势的挑战,而应战的对策唯有提高专业化水平。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走过了由数量扩展、质量提高向专业化迈进的过程。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衔接的一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我们国家的师资培养正处于由扩充数量到提高质量的过渡阶段。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仅有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教育专业的训练,有专门的教师从业资格要求和专门的职业规范要求。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以教材教法过关培训开始,经过学历补偿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向以旨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继续教育迈进。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这标志着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正在不断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可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在我们的身边继续教育还存在诸多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足。因为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就自己身边曾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就教师专业化问题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的占50.2%,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专业的占3.1%,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的占46.8%。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教师缺少专业感、缺乏专业意识。面对现状,我们就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深入研究,从具体来讲,事关我校长远的教育教学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服务,也是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面临深刻变化的时代,教师被重新认识和发现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界定为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所起的作用。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对我们现有的教师人员有了新的要求。可是面对国内外的新变化,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为:①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重传统教学,轻创新理念;② 教师队伍专业意识低;③在岗前岗后的培训中重视形式而轻视培训内容和过程。因此,改革现有的一些政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社会、学校、教师本人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提高我们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主要靠的是教师自身,因而,本课题研究重点立足于中小学教师的改革实践,尤其是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和试验。

三、理论依据:

1.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指导,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

2.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和适应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

3.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研究主要目标

以我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准的整体提高为主导课题,立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面向未来,促进我校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对我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项目和实施目标:

⑴进行教师教育意识的研究,让广大教师更加明确教育的优劣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使教师牢牢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所有的知识、标准、教材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工作才能转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教师就要明确教师就是教材。

⑶教师学生意识的研究,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

⑷教师发展意识的研究,强化教师应该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意识的形成。

五、研究对象:

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全部教师以及我校周边地区的中小学教师。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一)、试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过程中必须呈现给广大教师的是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指导。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中小学校教师的工作实际,遵循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3.整体优化原则: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坚持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进而指导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行动研究法;

3.试验总结法

4.形成集约化研究和个备课小组相对独立的开展专项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七、实施步骤:

研究阶段:

(一)第一阶段: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确立研究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并讨论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分析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二)第二阶段:2004年9月至2004年12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项目和内容:搜集教师专业化理论并在学校内展开讨论、学习,在学校和周边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本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在课题组分配研究任务,分阶段有层次的逐步展开推进课题研究活动,并在2004年12月向学校进行课题中期汇报。

(三)第三阶段: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

分析研究状况,讨论课题研究结果及结题,给出结题报告,向学校进行课题结题汇报。

八、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1.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注重教师学科专业化知识的培养。教师的学科专业化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这种学科专业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这方面,除了教师本人的努力以外,我们学校为教师增强学科专业知识提供各种机会。如,开办图书馆,给教师一定的学习本学科知识的时间,投入巨大的财力重新购置上万元的新书,累计1800多册。投资现代化的电化教育设备,为教师购置配备投影仪、计算机、录像机、开办校校通等,累计投资几十万元。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组织研讨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2003年以来,我们重新落实了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任务,使得研讨次次有目标,次次有结论。

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我们学校给广大教职工的口号是,注意教育过程中的学科渗透,所以自课题研究以来,在我们校园内,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学科之间的讨论多了,并且好多教师还主动学习运用其它学科知识,画画走进了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室成了各科教师的抢手地。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它应该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校教师在我们课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大讨论的影响下都积极行动起来,表现出了良好的研究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在这方面,学校给予了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学校领导也能积极投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树立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思想。和过去相比,研讨课多了,论文多了,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我校老师还配合省电教馆编纂了陕西省教师多媒体培训教材。2003年以来的具体的专业能力的提升统计见附表

2.完善教师培训

健全职前、在职和职后培训。中小学教师相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更注重实践性。因此,在职前、在职和职后培训中,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我校在这方面为了避免继续教育过程中有些重形式而轻视过程和内容的有些问题,每周都要在教导处的组织下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注重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在学校组织下,结合教师日常教育工作进行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种模式。它以教师的自学、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为主,也很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校本培训,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师培训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自主研究学习的有效举措。2003年以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不但注重了教师的讨论、观摩,而且还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鼓励有些学科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使教育与实践真正结合了起来,微机组面对我们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实际,重新整理了计算机教学方案,生物组的课堂走出了教室,走进了学校的花花草草,走进了我们美丽田野。等等这些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

首先,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和培养教师牢牢树立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教育思想。

其次,为新时期教师道德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师德应该注入新的内容:(1)树立教育理想和价值观。七十八中教师应走出教书仅是谋生手段的误区,逐步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者的转换。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除了拥有专业技术外,还应有远大的理想。(2)勤于反思,善于积累,乐于交流。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反思、交流的空间,教学容易陷入纯技术化和机械化的泥潭,难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更难以应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所以从2003年以后,我们要求教师工作中有这些作风以外,还要求表现在教案中。

4.增强教师的专业意识

怎样增强教师的专业意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过去我们教师多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纲要工作的,而现在更提倡研究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教师应该更多的拥有专业自主权。“有了教育的专业自主权,教育才不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神圣的专业和事业,也因而才有较大的工作成就感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从主管教学的校长到教导处都鼓励每一个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九、研究后的思考:

1.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修订),组织全校教师培训,以《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2.加快课程改革研究,在雁塔区成为课改试验区这一大环境下,重点加强教师专业化与课程改革新体系的研究。

3.以实践为特点,有步骤有重点的运用教师专业化理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附表:

①论文获奖情况:

论文撰写情况 2001 2003

撰写篇数 26 74

区级一等奖 2 9

区级二等奖 12 16

区级三等奖 4 10

②各级评优课获奖情况

市级优秀课 区级一等奖 区级二等奖

2003年 无 5人次 11人次

2004年 2人次 没有活动 没有活动

③各级多媒体课件获奖情况

区级 市级

2003年 2个 1个

第三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结题报告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结题报告

(2011-06-19 16:29:02)转载▼ 标签:

教育

引言

新世纪之初,自建国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雁塔区被定为西安市教改试验区,我校有幸成为了首批教改试验学校之一,在这一新形势下,好多原来隐藏在教育教学背后的潜在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的浮出水面,最明显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速度缓慢已成为教改继续深入的桎梏。面对这一现状,2003年初,我校语文教研组在我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其它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大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经过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和调研,拟定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呈送雁塔区教育局,经教育局评审组同意,2003年6月被正式列为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教师教育研究课题。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周密部署下,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调研、讨论、研究,现已完成研究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

1.近年来,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要学好,必须对教师进行持续的、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传统专业发展的模式必须改变。教师不再被动地坐在那儿,接受“专家”的新思想或新实践,对专业发展的评价也不再仅仅通过教师的满意度,或是对这些新方法的用途进行评价。学校教育改革呼唤新的教师专业发展。

在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同时还主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扩大教师的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反思,提倡研究,形成了教师反思运动以及教师成为研究者运动。美国人认为教学是使所有其他专业成为可能的重要专业;是形成今天教育和美国未来的专业。培养并支撑教师知识和技能的终身发展对美国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既是学生学习场所,也是教师发展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2.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以教材教法过关培训开始,经过学历补偿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向以旨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继续教育迈进。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这标志着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也已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正在不断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可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在我们的身边继续教育还存在诸多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足。因为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就自己身边曾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就教师专业化问题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的占50.2%,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专业的占3.1%,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的占46.8%。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教师缺少专业感、缺乏专业意识。面对现状,我们就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深入研究,从具体来讲,事关我校长远的教育教学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服务,也是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面临深刻变化的时代,教师被重新认识和发现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界定为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所起的作用。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对我们现有的教师人员有了新的要求。可是面对国内外的新变化,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为:①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重传统教学,轻创新理念;② 教师队伍专业意识低;③在岗前岗后的培训中重视形式而轻视培训内容和过程。因此,改革现有的一些政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社会、学校、教师本人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提高我们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主要靠的是教师自身,因而,本课题研究重点立足于中小学教师的改革实践,尤其是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和试验。

三、理论依据:

1.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指导,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

2.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和适应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3.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

研究主要目标

以我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准的整体提高为主导课题,立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面向未来,促进我校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课题研究,对我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2.

研究项目和实施目标: ⑴进行教师教育意识的研究,让广大教师更加明确教育的优劣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使教师牢牢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所有的知识、标准、教材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工作才能转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教师就要明确教师就是教材。

⑶教师学生意识的研究,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

⑷教师发展意识的研究,强化教师应该首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群体应该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意识的形成。

五、研究对象:

西安市第七十八中学全部教师以及我校周边地区的中小学教师。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一)、试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过程中必须呈现给广大教师的是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指导。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中小学校教师的工作实际,遵循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3.整体优化原则: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坚持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进而指导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主要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行动研究法; 3.

试验总结法

4.形成集约化研究和个备课小组相对独立的开展专项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七、实施步骤: 研究阶段:

(一)第一阶段: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二)第二阶段: 本阶段主要研究项目和内容:

(三)第三阶段:

八、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1.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注重教师学科专业化知识的培养。教师的学科专业化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这种学科专业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这方面,除了教师本人的努力以外,我们学校为教师增强学科专业知识提供各种机会。如,开办图书馆,给教师一定的学习本学科知识的时间,投入巨大的财力重新购买上万元的新书,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组织研讨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2003年以来,我们重新落实了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任务,使得研讨次次有目标,次次有结论。

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我们学校给广大教职工的口号是,注意教育过程中的学科渗透,所以自课题研究以来,在我们校园内,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学科之间的讨论多了,并且好多教师还主动学习运用其它学科知识,画画走进了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师成了各科教师的抢手地。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它应该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校教师在我们课题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大讨论的影响下都积极行动起来,表现出了良好的研究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在这方面,学校给予了支持和鼓励,尤其是学校领导也能积极投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树立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思想。和过去相比,研讨课多了,论文多了

2003年以来的具体的专业能力的提升统计见附表

(一)2.完善教师培训

健全职前、在职和职后培训。中小学教师相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更注重实践性。因此,在职前、在职和职后培训中,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我校在这方面为了避免继续教育过程中有些重形式而轻视过程和内容的有些问题,每周都要在教导处的组织下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注重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在学校组织下,结合教师日常教育工作进行的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种模式。它以教师的自学、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为主,也很适合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校本培训,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师培训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自主研究学习的有效举措。2003年以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不但注重了教师的讨论、观摩,而且还在学校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鼓励有些学科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使教育与实践真正结合了起来,微机组面对我们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实际,重新整理了计算机教学方案,生物组的课堂走出了教室,走进了学校的花花草草,走进了我们美丽田野。等等这些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

首先,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求和培养教师牢牢树立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教育思想。

其次,为新时期教师道德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师德应该注入新的内容:(1)树立教育理想和价值观。七十八中教师应走出教书仅是谋生手段的误区,逐步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者的转换。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除了拥有专业技术外,还应有远大的理想。(2)勤于反思,善于积累,乐于交流。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反思、交流的空间,教学容易陷入纯技术化和机械化的泥潭,难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更难以应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所以从2003年以后,我们要求教师工作中有这些作风以外,还要求表现在教案中。

4.增强教师的专业意识

怎样增强教师的专业意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过去我们教师多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纲要工作的,而现在更提倡研究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教师应该更多的拥有专业自主权。“有了教育的专业自主权,教育才不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神圣的专业和事业,也因而才有较大的工作成就感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从主管教学的校长到教导处都鼓励每一个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九、研究后的思考:

1.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修订),组织全校教师培训,以《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2.加快课程改革研究,在雁塔区成为课改试验区这一大环境下,重点加强教师专业化与课程改革新体系的研究。

3.以实践为特点,有步骤有重点的运用教师专业化理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中的热门话题。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以及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并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强调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走进现场、小规模的、物理形态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要求,教研与培训方式必须再次寻求新的突破。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聊天、游戏、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共同的需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研修、学习,真正打造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改变了教研活动活动面小的状况,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变成了现实。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专业支持力量和资源的匮乏矛盾得到了缓解。网络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教研”也因此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与培训的基本方式,对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长在会上讲到:“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造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网络教研。这在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如何发挥网络跨地区、多向互动的独特优势并与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当前新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本课题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理论支撑,并结合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进行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有如下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学习过程的交互、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注重教学的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为了把别人优秀的教育方法融入我校的教育教学中,达到取长补短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即现代化设备比较齐全,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我们在建构主义、教师合作教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于2008年4月申报了该课题本课题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不断修改完善。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教师共同的教研平台,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新模块。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运用网络平台,开创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从而不断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最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品位及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结合教师发展的阶段特点,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平衡发展;学校的激励机制与教师的积极参与并举;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的内容方面,应加强教育理论和数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通过网络平台,为教师们提供学习资源以及即时指导,并可借助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数学专业知识讲座和培训,有效地弥补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依托网络,参加网络在线讲座和培训、在线研讨、在职培训与个人自学、反思相结合;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和网络合作体的优势,以课堂教学应用为切入点,以骨干、名优教师为引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促进全体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均衡化发展。

五、课题进程或阶段说明: 第一阶段:2008年4月---2008年6月(制定子课题实验方案)

根据本课题总方案和我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子课题。课题提出(选定)后,实验领导组和研究组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实验学校和教师提出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写成课题设计方案,填写申请审批书。2008年6月上旬完成申报,制定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并报送总课题组审批后,开题研究。

第二阶段:2008年7月----2010年7月(实践研究阶段)

1.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首先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网络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的重要作用。有人可能觉得制约网络教研发展的是硬件设备,实际上,比硬件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如果领导者及教师没有从观念上转变,再高档的硬件设备也不会物尽其用,而成为资源浪费。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教研意识是当务之急。其次,还要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制定好每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加强对比研究,对研究成果要注重积累、总结。

做好开展课题实验前后,学校教研活动氛围、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对比研究,以数据和案例为佐证,注重经验的积累、总结和提升。

3.参与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研究活动,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是提高认识、活跃研究气氛、推动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各地应积极、扎实地组织并落实。

多种教科研活动包括:组织实验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网络备课,开展网络研讨活动;利用网络开展实验学校间的学习与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全省的网络教研活动。

以上活动分或学期做出工作计划,订出内容,提出要求,安排好研究活动时间等。

第三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0月(结题阶段)

2010年10月前,完成研究(实验)报告。以研究目标和计划为依据,总结研究经验和成果,并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写出研究报告,以便进行成果鉴定。

六、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网络教研就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以网络为教研活动的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强调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在教研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其次强调多种类型人员的参与,包括教学研究者、教研员、教师以及学生,但主体是教师;第三,强调活动的跨时空、跨学科乃至跨性质,其本质在于这种教研活动的开放性。

运用网络教研平台,进行网络教研。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⑴个人角度:提高教师与人沟通、探讨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⑵教研组角度:形成教研组共同参与的集体备课工作室,教研组在网上安了一个家。

⑶学校角度:形成一个研训一体化的主题研讨培训平台,与学校的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七、成果的影响

预计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网络教研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教师要做到怎样获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信息,而不要将搜集信息变成一种形式,不再解决信息的整理、筛选、交流、创造性利用的问题。

第四篇:“探究性学习促进人人发展”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探究性学习促进人人发展”课题研

究结题报告

《探究性学习促进人人发展》是我校数学的省级课题“发展性教学”的子课题,自2003年开题以来,今年底已进入了总结阶段。在这三年里,经过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预期任务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现将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目标定位,计划落实

我们确立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为 总体目标。全中心小学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创新意识”为总课题。各小学教研组制定出子课题,如:“小学低年级探究性学习初探”、“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总结”等。各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学校实际、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由教研组或教师自主申报其子课题的研究,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都围绕总课题的研究来开展。课题研究一开始特别要注意规范化,子课题的申报包括子课题的名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手段、研究成果形式等几个方面。不仅要有实施方案,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计划。对取得的阶段成果进行交流总结,加强教研工作的过程落实、内容落实。实验班级以同一教材不同学习方式对比,体验学习方式改变的成效,或不同教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进行个人反思、互动反思。

(二)、理论支撑,夯实素养

1、加强课题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的理论著作,引进他山之石。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及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原则。三年来,先后组织了二十几次集中理论学习,内容主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针,综合吸收现代先进的数学教学思想和儿童学习心理研究成果,课堂评价、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等。课题组教师也加强了自学,并根据实际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学习心得和体会,并在QQ群和论坛里备课、说课、评课及专题研讨。

2、参加各级培训。三年来,课题组教师有三、四十人次外出参加省、市、县的科研培训及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先后到福州、厦门、漳州、宁德、莆田、等地。如2004年4月底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浙江杭州举行的“小数名师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取了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华应龙、钱守旺、钱金铎等专家的上课、讲学,2005年11月又派三名课题教师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创新互动”课堂风采教学研讨观摩会。

(三)专家引领,以点带面

课题组专家县教研员吴仁光引路,及网络中参与《福建教育》举办的“名师零距离”的专题研讨学习,每位名师各有独到之处,吸之精华,去之糟粕。2003——2005年期间,各课题组实验教师每周四下午集中研讨学习,进行探讨、备课,互动,要求实验教师每周一次轮流上实验课进行研讨交流。每学期实验班的教师至少上2—3次实验课。非实验班教师参与备课、反思交流,此后我们以点带面在中心小学数学教师中全面铺开课题研究。

(四)立足课堂,探索实践

抓课堂实践,深入研究探索。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相关理论,观摩课堂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探究性学习的课题的课堂教学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主旋律。要求课题组教师将每一节课作为自己的“实验田”,把理论学习付之于实践,平时只要有什么新思路、新的探究途径、新的点子,就要进行实施,进行研究探索。边研究边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探索。三年来,课题组认真开展了课堂教学实验,并组织好课题组的教师在QQ群或博客、论坛、UC研讨市里进行备课、评课反思探讨。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课,主备人在先把原始教案发到论坛中,经各类教师的评点调整设计,又指定时间在QQ群里专门说课探讨,执教者在他人协助下更加透彻对这一教材的理解,并听取广泛意见,作出几种方案并分别在几个班上一一实验,感悟出适合学会是适合学生实际,又适宜自己的教学。广纳群英精髓,听取各地深资教师的见解并加以改进,再进行上课,自我反思。

(五)研讨交流,深化研究

1、举办课题研究展示活动。每学期学区性、挂钩校、(包括兄弟校琅口学区)实验学校开展一次大型的课题研究。数学课题组成员上的公开课有:《可能

性》《圆的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长放体、正方体的认识》《三角形的面积》《确定位置》等课。以其“多向互动、探究学法、培养能力”的鲜明特点,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较好评价。我们还利用“家长开放周”举办了“探究性学习教学的研究”课题展示研讨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每人都上一节课题研究课,让家长对比感受开展课题前和课题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变化。家长从孩子们的愉快、积极、主动的参与,各方面能力潜能的挖掘感受到课题研究促进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本课题的研究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逐渐深入人心,以课题带动课改,为后阶段的成果推广奠定了基础。

2、组织课题研究经验与体会交流活动,三年来,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每学期组织课题组实验成员进行经验和体会交流活动,指引到实验教师加入网络备课群、实验教师单独的讨论群,即使不在学校,在任意时间也仍然进行互动交流。在QQ群、UC语音室、博客、论坛的交流中。每次都安排有中心发言人,每次均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专题,学习感悟他人的成功做法、解疑困惑等,内容涉及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这样,为课题组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课题组教师的认知也在互动交流中得到构建和重组。

3、抓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即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实验班教师写好阶段小结)使本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六)经费到位顺利开展

为了保证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对课题研究的经费基本做到有求必应,经费能得到保障。三年来单投入的教师培训经费达4万多,各类资料费:书刊、报刊杂志费近万元,多媒体设备投入约13万,总经费近20万元。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

1、认识成果方面。三年来,课题组教师撰写的论文、教案、教学反思等共90多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洪荣珠老师的《算法优化要关注思维发展》、《专业学习如饮醐醍》发表于《福建教育》,《QQ连线》、《导前交流——点燃快乐课堂成功的火种》发表于《福建论坛》,《网络阅读代替教师的行走方式》发表于《现代教育报》,《课堂在生成中跟进》发表于《另类课堂》,《激活思维定势促进学生发展》获省级一等奖。方秀珍的《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研究》

获全国一等奖;陈丽萍老师《浅谈精心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获全国一等奖;徐基荣老师的《感受“数学日记”采撷数学浪花》获全国一等奖等。

2、课例研究方面。我们要求课题组教师认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研究,每学期要设计和上一节体现研究成果的展示课:其中吴毅玲老师的课堂实录在省级评比或好评;洪荣珠的《三角形面积》课例发表于《福建论坛》,《美丽的对称图形》获中央教科所组织的课例评比二等奖;林淑芳老师执教的《分数的认识》苏柳仙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负数》在县课堂比武中获奖其展示都受到听课老师和领导的好评。实验教师设计的课例多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3、教学效果方面。三年来的研究与实验,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首先,教师的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从期末考试检测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是突出的,大部分实验班的成绩积分都进入了中心小学同学科的前3名。从期中、期末的考试质量分析中不难发现,实验班的探索能力题明显比非实验班高一些。其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数学数感的培养,数学素养的提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中的数学化,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凸现学习主体性,学生的思维活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收到情感熏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索、勤于动手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数学综合素养。

4、教研效果方面。三年多来我们坚持立足本校,面向全体数学教师,全体教师关注、参与支持课改实验已巍然成风,教研氛围浓厚,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

5、其他方面。本课题负责人洪荣珠被推荐为市新课程小学数学指导小组成员,市优秀教师,县兼职教研员,省中青年教育研究会理事。方秀珍被评为市课改先进个人;于翠萍、吴毅玲等5名教师参加“市实际园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还有数名课题组教师被推荐为县级数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三、课题结论

探究性学习对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四、主要的问题与困难及努力的方向

我校的课题实验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验的进程中,我们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于课题实验工作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使实验教师的压力大。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往往会于教材规定的学习时间产生矛盾,教师深感课时数不够。大班化的教学难以完成“以学定教”造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

2、学生家庭条件差距大,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在课题研究中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学习差的学生无法利用已有的知识领域去探究未知的知识。自主能力提高不大。

3、探究的“脚手架”该如何掌握哪个度。有时教师怕学生无能探究,总会把探究的脚手架降低,以致学生的探究层面不高,拔高后又出现学生“跳一跳”无能及,无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4、是否针对哪些教材使用于“探究性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深深感受到“一法为主,多法结合”的学习方法,但诸多教材中适用于探究性学习的又有哪些,是否能把它分类出来。

5、如果长期主张探究性学习,让这种学法占主导地位,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记忆吗?在学习朱乐平老师的《探究的“两难”研究》中以及课题实验中深感困惑的:探究领域与知识记忆的冲突,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个度?

努力的方向:

1、课题组个别教师参与实验班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

2、课题组的科研理论、方法的培训仍需进一步加强。

3、对学习方式改变的融会贯通待实现。

虽然我们结题了,但我们今后将继续进行课题研究,以课题的研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课题研究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我们深知今天,仍然是播种的季节;明天仍然需要付出耕耘的艰辛。

第五篇:XX中学《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XX中学《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课题结

题报告

XX中学《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1、课题提出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着眼点,是一种改善教学、改革教育的新思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庐阳中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作为一所高起点学校,硬件建设较好。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在此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技能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有利于学校资源设备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转变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另外,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庐阳中学年轻教师占%以上,他们对传统教学技能的应用还显不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已成为学校师资培训的现实需求。同时,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毕竟只是一种教辅手段,由于条件及学科特点限制,现代教育技术不可能运用于每节课,传统教学技能的提高在“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着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传统教学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能,打造学科教学特色。

2、概念的界定

有效技能:达到预期效果谓之“有效”,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谓之“技能”。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有效技能是指通过研修,能够将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同时收到预期的教学教学,提升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传统教育技能的拓展与创新。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以自主学习软件为载体的学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4.探索促进教师掌握并有效运用教育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有效技能培训模式。

为了使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并为教学服务,我们以校本研究思想为指导,要求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各学科组教师从学科特点入手、从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在校“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大课题范围内共申报了六个校级子课题。

附:庐阳中学“有效技能的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一览表

序号 子课题名称 教研组 负责人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语文 张晓梅、王园园 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讲述技能的研究 数学 纪贤平

多媒体背景下英语导入技能的研究 英语 宋媛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效率的研究 理化生 许登峰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堂提问的研究 政史地 刘胜荟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评价 艺体 汪小宝

1、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方案

各子课题组负责人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研究方案,领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培训

XX年4月,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自主性学习的平台操作的学习,由我校信息中心的教师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全体教师进行上机指导,教师在上网浏览学校网站,系统学习使用方法后,能熟悉自主平台的操作,为课题研究实践做好了技术准备。

3、强化专业知识理论学习

各子课题组织学习了与本组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制定学习计划,以自主学习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作好理论支持。

整个学校有效课题的研究采用分合结合,由学校统一布置研究活动,分六个子课题进行,分工协作,共同研究。

1、专题研讨课语文组进行了学校网络自主性学习的平台的教学尝试,充分发挥了平台讨论、资源共享等优点,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现。

理化生都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非常重视实验的教学,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老师们更是积极探索改进书中的实验,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实验更有效发挥其动手探究的作用。

2、交流与展示

1)论坛交流

为了分享研究成果,我们引导教师利用我校网络资源广泛开展交流。“庐中论坛”是老师们即时交流的一个有利平台,对课题研究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博客又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了我校老师成长成熟的过程,同时通过与网络中的教育同仁的切磋交流,提升了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

2)特色教研展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验,各子课题成员无论是在教育技能还是在教研方法上都有所收获。为了解学校各子课题研究情况,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及自主性学习的平台与各学科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学校要求各子课题组集中展示各组的特色教研活动。其中英语组和政史地组还对全区进行了展示,取得了区内领导和老师的一直好评。下面是对全区展示的两个子课题的特色教研活动。

教研组 内 容 形 式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负责人

英语 “三动课堂”研究

——听说导入 微 型

课 堂 12月18日

(周四)

2:10—3:10 四楼多媒

体教室 丁红

汪芳 王传礼

郭艳华

政史地 “全效课堂”研究

——有效提问 案 例

研 究 12月18日

(周四)

2:10—3:10 二楼多媒

体教室 刘胜荟

阚晓东

3)团队展示活动:在课题结题阶段,学校组织了子课题团队成果展示活动,此次团队展示活动是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研究工作的浓缩,展示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呈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分六个子课题组一一开展,各组凝聚每一位组员的智慧,精心准备,以多样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展现了各组的研究行动。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有效技能”论文评比、先进课题组评比活动。在综合考核各子课题组这一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呈现的研究成果后,评选出优秀子课题团队

下载“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洛湾中学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