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廉洁从教2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现在,社会上提倡一股可亲可敬的风——廉洁之风。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这是古人对廉洁的定义,用今天的话说,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谓之廉洁。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教师的崇高风范。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廉洁从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当注意保持这种品德。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体现了人们对教师的尊重。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然而,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价值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对生活相对清贫的教师来说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教师淡化了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敬业精神有所下降,教学工作马虎,精力投入不足。有的教师贪图金钱和享乐,信奉“金钱万能”,提出了做人要“理论联系实惠”;有的教师损人利已,私欲膨胀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法》、《教育法》,也损坏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更为严重的是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育人环境,扭曲了纯洁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克服为师不廉,消除行风不正呢?除了健全制度,加强纪律教育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消除教师不廉不洁的外因。我认为: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教师不能以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
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也不能要求学生对自己付出的劳动从物质利益上作出回报,从利益角度考虑,教师也不应当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或家长索取额外报酬。既然教师在生活、工作稳定等方面已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那么他们就必须自觉培养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宽阔胸怀,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追求的境界。以这样一种情感来对待和坚持献身教书育人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促进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尚情操。
其次,教师要发扬奉献精神。一个人只有深深地热爱他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会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更高并更无止境,对其劳动数量却又很难做到准确计算,所以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少年成长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我们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教师应当开拓创新,更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育家,这就需要一种在已有的基础上,不固步自封,开拓前进,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时代对教育寄以厚望,对教师赋予重任,教师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已任,珍视本职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为之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教师利用履行教育学
生职责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与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抵制利用职业之便以教谋私的错误倾向,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应着重解决一个心理上不平衡问题。应树立以积极的劳动创造为社会集体作贡献观,树立思想言行合乎道德标准的道德观,要在劳动贡献基础上追求利益,不要不劳而获,不索取损害他人利益的财物。不收受不义之财,正确看待分配不合理的短暂现象。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不应因为心理上感到不平衡就对错误倾向随波逐流,而必须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社会上的消极现象,以坚定的立场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几年,教师待遇的不断改善,教师的收入、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大幅度提高,使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冲击着人们头脑中“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观念,教师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职业。
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自觉地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努力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认真履行职责,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第二篇:廉洁从教2
廉洁从教
当今社会反腐倡廉是时代主题,也是教育界应该关注的话题,也是教育的需要。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廉洁从教、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意识,也要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崇尚科学,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我们只是一名教师,与地方政府和各级机关相比,廉洁怎么能提到这么高的位置呢?其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们还是单纯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今,某些电视节目充斥着对灯红酒绿生活的渲染,部分书刊上堆积着对奢侈生活的描写,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辈们的“迎来送往”。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醒,很多孩子便会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为,从而埋下隐患。而若想改变这些可能,则离不开我们的勤奋工作,廉洁从教,恪尽职守。
常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教育工作者,光在嘴上夸夸其谈,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怎样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能做那些水皮打一棍的工作,做什么事情都讲的是一个表面华丽,久而久之人将失去动力,教育将失去活力。因此,应该教师要有求真的精神。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更加容易被社会所诱惑。所以,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政治文化素养,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无论课上课外,多鼓励、肯定、引导学生,用心与学生接触,让学生向良性方向发展。作为教师,也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拒绝“家长馈赠”,不利用职务之便强制学生订阅与教辅相关的资料来谋取私利。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浅谈教师廉洁从教
浅谈教师廉洁从教
廉洁从教,不仅是教师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且对社会风尚的文明倡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期望性和社会瞩目性。当社会出于自身了展需要,把培养下一代社会继承者的重任专交给教师时,当社会为培养良好的后继者而设置教师这一行业时,教师就不仅被赋予了在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而且被赋予了倡化社会文明风尚的示范角色和引导角色。因而,社会对教师的选择比社会一般行业要严格得多,不仅要求有教书的学识,而且要求有示范学子和世人的良好品行。由此可见,教师言行对社会风尚有巨大的影响,其廉洁从教的行为因此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执教不廉不仅有损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的迷惑或错位,甚至传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如果教师廉洁从教,不仅使行风清正,学子德尚,而且能垂示世人道德,净化世人灵魂,净化社会风气,使文明风尚倡化于社会。
一、为师不廉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和体制规范的失衡,也使社会有些方面出现暂时的无序状态。新旧交替,泥沙俱下,一些不良的现象沉渣泛起,社会不正之风愈演愈烈,教师行业也出现了为师不廉的现象。
调查表明为师不廉主要表现有:不热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应付,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利用教师职业之便,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和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各种饮料食品、服装、保健品等等,有的甚至把学生是否购买自己的商品或学生能否帮助自己推销商品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有的利用各种名目向学生直接或间接索要钱物,收受贿赂;有的上课而不教,专待课外“个别指点”收取费用。„„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效果,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玷污了学校这个历来被人称为净化人心灵的神圣殿堂,毒害着学生心灵,污染社会
风气。
二、为师不廉的主要致因分析
1、从外在的客观因素来看。一是外在规范失衡乏力。我国的社会变革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一方面已有的体制、制度、观念等陈旧落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另一方面,新的体制、制度、观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确立,有的还没有明确。因此,导致外在规范的失衡乏力使社会不正之风不能得到有效扼制,为师不廉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外在规范失衡乏力除社会方面外,还有学校的自身的问题,如学校防止为师不廉的制度措施缺乏,或还没有得以建立,再加上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对不廉洁现象的强有力约束。二是收入分配的不公。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个体或私营业主的收入迅速增加。与之相比,教师仍然依靠原来的死工资生活,收入明显偏低,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有的学校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正常发出。这种情况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很不相称,面对社会上纷纷出现的“大款大富”,许多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丧失,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于是有的教师廉洁自律解除,不谦行为出现。应当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教师中不谦者绝大部分不是出于生活困难,但从整体和长远上看,教师收入偏低,在客观上不利于他们增强保持谦洁从教,从而使有的教师禁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产生不谦行为。三是社会不正之风的侵染。在社会(或行业)体制、制度和道德观念失衡乏力的情况下,权钱交易,职钱交易,以权谋私,以职谋私等不良风气得以盛行,许多教师经常遇到各种有求于己并对己予以小恩小惠、甚至贿赂之人。久而久之,飞经为常、为师不谦。由此滋生蔓延。
2、从内在的主观因素上来看。一是人生价值观的错位。在市场经济初期的不规范所诱发的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影响下,有些教师的人生价值观错位,如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感官的快乐”“市场经济,一切等价交换”等等。因此,把知识的传授当做商品,商品经济等价交换成了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由此导致职业道德沦丧,以职谋私,不以为耻。二是心理防卫的失当。有的教师明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不廉洁的行为,但还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而且“理直气壮”,就在于心理防卫失当。如“不捞白不捞”,“别人都富了,教师每天辛辛苦苦太清贫了,能捞就捞一把,补偿劳苦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许多人都这样,法不责众”等等。正是在这种错误的防卫心理的支配下,使有的教师一步步进入为教不廉的泥潭。三是道德品质败坏。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己想得到的一定要得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改自私贪婪的本性。当他们自私贪婪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想尽办法加倍补偿这种“失落”,甚至采取非法的或强硬的手段满足一己之私利。
三、为师不廉的人生观、道德观的矫正。
为师不廉,贻害无穷。不仅危害不廉者本身,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危害学子,污化社会风尚,危害社会。克服为师不廉最根本的还是人生观道德观问题,只要有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就能形成抵制不廉之风的强有力的内在思想防线,保持廉洁从教、名正节清的高尚品格。因此,应注意在人生观和道德上矫正以下方面的问题:
1、个人与社会问题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组织的个人的联合体。当个人需要和社会发生矛盾时,个人应坚持何种价值导向,如果价值天平倾向个人,就会不择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选择这种价值取向的教师,最容易为教不廉。只有坚持社会价值导向,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才能抑制和克服为教不廉。社会如同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个人就是一个细胞,两者相生相长,相依为命。没有细胞,生命有机体就会枯萎,没有生命有机体细胞就根本无法存活。因此,个人利益的满足必须以社会利益的维护为前提。
2、奉献与索取问题
索取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生存和发展需要从外界获得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在索取的同时也应以积极的劳动创造为社会或集体作贡献,这是人生两个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从社会得什么,以及他给予了社会什么,这两者之间要保持严格的和谐,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才会养成向往文明的愿望,否则就会产生野蛮行径。
3、义和利的问题
当今社会的发展,人的合理利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已成为社会努力的一个方面。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义”的价值,崇尚“重利轻义”而应坚持“义”与“利”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在这一基础上,应吸收借鉴重义轻利这一价值观所含有的积极意义,不思不义之利,不取不义之利,不收不义之财,以义导利,以义获利,见利不忘义,以利行义。相反,如果见利忘义,见利弃义,就会使私欲膨胀,丧失廉耻,利益一旦失去道德的大堤,就会变成贪婪求利而行不义,陷入金钱物欲的泥潭。
4、幸福观的问题
追求幸福无可厚非,但不同的幸福观会对社会有不同的影响。作为一个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当树立起合乎伦理道德意义的幸福观,因为只有这样的幸福观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协调统一。因为这样的幸福观能正确对待创造与享受、奉献与索取、权利和义务、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着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成就,深刻体验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幸福。
第四篇:教师廉洁从教浅谈
教师廉洁从教浅谈
一、廉洁从教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二、为师不廉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为师不廉主要表现有:不热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忙于应付,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利用教师职业之便,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和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各种饮料食品、服装、保健品等等,有的甚至把学生是否购买自己的商品或学生能否帮助自己推销商品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有的利用各种名目向学生直接或间接索要钱物,收受贿赂;有的上课而不教,专待课外“个别指点”收取费用。„„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效果,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玷污了
学校这个历来被人称为净化人心灵的神圣殿堂,毒害着学生心灵,污染社会风气。
为师不廉的主要致因分析:从外在的客观因素来看。一是外在规范失衡乏力。我国的社会变革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一方面已有的体制、制度、观念等陈旧落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另一方面,新的体制、制度、观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确立,有的还没有明确。因此,导致外在规范的失衡乏力使社会不正之风不能得到有效扼制,为师不廉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外在规范失衡乏力除社会方面外,还有学校的自身的问题,如学校防止为师不廉的制度措施缺乏,或还没有得以建立,再加上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对不廉洁现象的强有力约束。二是收入分配的不公。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个体或私营业主的收入迅速增加。与之相比,教师仍然依靠原来的死工资生活,收入明显偏低,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有的学校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正常发出。这种情况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很不相称,面对社会上纷纷出现的“大款大富”,许多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丧失,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于是有的教师廉洁自律解除,不谦行为出现。应当指出的是,虽然目前教师中不谦者绝大部分不是出于生活困难,但从整体和长远上看,教师收入偏低,在客观上不利于他们增强保持谦洁从教,从而使有的教师禁不起金钱物欲的诱惑产生不谦行为。三是社会不正之风的侵染。在社会(或行业)体制、制度和道德观念失衡乏力的情况下,权钱交易,职钱交易,以权谋私,以职谋私等不良风气得以盛行,许多教师经常遇到各种有求于己并对己予以小恩小惠、甚至贿赂之人。久而久之,飞经为常、为师不谦。由此滋生蔓延。从内在的主观因素上来看。一是人生价值观的错位。在市场经济初期的不规范所诱发的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
影响下,有些教师的人生价值观错位,如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的富有,感官的快乐”“市场经济,一切等价交换”等等。因此,把知识的传授当做商品,商品经济等价交换成了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由此导致职业道德沦丧,以职谋私,不以为耻。二是心理防卫的失当。有的教师明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不廉洁的行为,但还不收敛自己的行为,而且“理直气壮”,就在于心理防卫失当。如“不捞白不捞”,“别人都富了,教师每天辛辛苦苦太清贫了,能捞就捞一把,补偿劳苦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许多人都这样,法不责众”等等。正是在这种错误的防卫心理的支配下,使有的教师一步步进入为教不廉的泥潭。三是道德品质败坏。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己想得到的一定要得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改自私贪婪的本性。当他们自私贪婪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想尽办法加倍补偿这种“失落”,甚至采取非法的或强硬的手段满足一己之私利。
三、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正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所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当前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总之,教师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强清廉意识,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保证教育的公正和有效。
第五篇:廉洁从教责任状 2
兰溪镇学校教师廉洁从教责任状
为了加强我校教师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塑造教师群体的良好形象,学校行政特制定并与每个教师签订本责任状。
一、每一个教师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做人民满意教师的高度出发,从严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教书育人言行高度负责。
二、每个教师必须廉洁自律,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自觉学习和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师德师风管理的各项规定,规范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行为:
1、坚决禁止上班时间或其他时间打牌赌博;坚决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坚决禁止利用工作和岗位之便以任何形式某处私利;坚决禁止以各种方式歧视和报复家长与学生;坚决禁止以其他不良行为影响学校声誉和教育形象。
2、严禁以任何借口违规办班补课;严禁以任何形式收费补课或从事个体由有偿家教、家养;严禁为其它非正规办学机构或个体家教介绍生源;严禁随意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3、不准不经审批自立项目或自行提高收费;不准统一收费购买各种商品和资料;不准随意推荐、推销购买省定书目以外的各种书刊和资料,从中牟利。
4、不得因考虑不周、管理不善、排查不利、处理不及时等造成安全事故或影响正常工作秩序;不得因教育教学无方造成育人质量下降,引起家长、社会反响强烈;不得因不按教学规程、教育规律实施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不得擅自不履行基本职责、不参加正常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和课题实验活动,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进程;不得在出现问题后瞒情不报或不及时报告,任其事态发展。
三、每个教师应把规范从教行为作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此,学校将进行定期考评。违反者,必须对自己的违规行为负责,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对有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者,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处理。
责任人:
学校负责人:
兰溪镇学校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