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教师素质2
立足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期待着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近年来,我校立足自身实际,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开展师德、新课程、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以点带面,推陈出新,使校本教研的涓涓细流,在一批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汇成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之河,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师德建设,打造德高为范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我校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上,刻苦钻研,精心培育,无怨无悔。
1、加强政治学习。按照师德建设计划,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义务教育法》、《老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服务意识。
2、用制度规范行为。我们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熊集中学师德承诺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和教师签定师德责任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并建立师德考核制度,让学生及家长参与评价(如评选“学生最满意的教师”),把考核结果同评模评先挂钩。
3、向师德模范学习。在学习典型事迹方面,我们每年除了听取市局组织的师德标兵事迹报告外,还邀请了来自全镇中小学的师德模范为全体教师做报告,让身边的先进人物“现身说法”,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每次报告会后,我们都要求分年级、科室座谈,交流学习体会,并写成不少于1500字的自我剖析材料。我们的“爱岗敬业”征文比赛也是如此,每年一届,每届一个主题,诸如如何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如何规范自己言行等等,全体教师参加,教导处会同政教处评出优秀作品并结集装订,分发给每一位教师。
去年,我们更进一步加大力度,实实在在地开展“周六学习日”活动,观看了《师德启示录》、《未成年人保护法讲座》、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报告会、汪金权“甘守清贫育桃李”事迹报告会等。每次活动,我们都有老师主讲或主持,然后座谈研讨,交流体会,优秀材料装订成册,成为教师师德学习宝贵的素材。
4、积极开展师德月活动。“熊河杯”师德演讲比赛是我校前年举行的一次大型培训活动,我们把演讲的主题定位在对教师教育教学中不良现象的认识与克服上,以备课组、科室为单位,写出较为深刻的演讲材料。全校20个代表队,25名选手上台演讲,12位同志分获一、二、三等奖。蔡文洁老师的演讲稿《把爱奉献给人类最美的花季》还被《中国教师报》《教师继续教育》杂志刊载。
通过师德培训,我们所提交论文有30多篇发表或获奖,秦雄同志的《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在省师德论坛上受到领导专家的重视与好评,并获一等奖,为襄樊市争了光。我校还涌现出襄樊市十佳师德标兵一名、市镇师德标兵40多名,老师们能够爱岗敬业,校园温馨和谐,师德面貌焕然一新。
二、抓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作为枣南的农村中学,在几年前确实存在着教育信息闭塞、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落后的现状。教师从事校本培训热情不高,业务能力低下,时间加汗水,满堂加硬灌,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一度在我们的教学中占居着统治地位,教师专业素养低下的瓶颈制约着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们学校从一参加课改之日起就把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十分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学习理论,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让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师行为角色转变》、《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实施者对话》等书,观看优质课教学光盘,既有理论性指导,又有可学习、借鉴的案例,再结合自己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二者进行有效的比较,自然地走出了误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教科室趁热打铁,组织了一次“新理念·新课堂”研讨会。宋明国、胡德英等五位骨干教师走上我们自己的讲坛,分别从新课程新课堂的意义、方法、学习方式转变、面向全体学生、电教使用策略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经验、体会,这次集中讲解,大家对新课程新课堂的理解深入了,付诸实践的认识提高了,大家从身边典型的讲解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2、邀请专家,为学科教师“传经”“送宝”
近年来,我们根据学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的需要,邀请了市继教办主任赵道贤同志做了关于新课程的专题报告。赵主任精彩的讲解和全新的思维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大家深感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只有按新课程要求,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国家建设合格人才,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老师们亟需掌握课件制作知识,我们邀请市电教站魏波同志为骨干教师讲解课件制作方法。为了更一步解决远程网络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利用市局远程检查之机,邀请专家孙俊剑同志为部分老师讲了解决疑难的办法。
另外,对于市教育局每年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我们都认真组织,积极参加,通过与专家能手的互动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3、派出学习,为骨干教师“取经”“充电”。
每学期,学校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学期老师培训计划。学校培训分三个梯次,省级培训,市级培训,校级培训。省级培训主要由学科带头人参加,培训回校后,再由学科带头人培训学科教师。而市级培训教师主要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让他们在培训中学理论长知识。几年来,我校有二十多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培训,有50多名教师参加了襄樊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参与课改的教师均参加了枣阳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如青年教师赵洪涛,通过参加省市级培训,目前已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我们鼓励外出学习,不放过骨干教师提高机会。两年来,我们参加了襄樊、枣阳所有优质课观摩,派往上海、武汉学习达25人次。2009年5月,我们组织全体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等30余人到随州厉山三中学习观摩 “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回来后,立即在六七八三个年级推广实施,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走出去,我们求得真经,为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骨干引领,推动教师群体成长
我们充分挖掘本校20名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要求骨干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广泛开展师徒互助活动,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共同研讨。
为让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从更深层次上得以转变,我们选准课堂教学这个切入点,以语文“个性化写作”实验课题为载体,举办了“个性化写作”展示交流会。实验组的四位老师按照新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为全校老师讲授了四堂展示课和一堂双边互动课。这种深入到
课堂的培训,更激发了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主讲教师沈法玉同志,把培训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绝好机会,深入探究总结新课程对作文语言教学的方法策略,使得自己的这一成果在学校推广运用。在培训中成长起来的她去年还在枣阳市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其教学中的新思想受到教研员老师的好评。活动的开展也为其它教研组作出了榜样,各个教研组研训风气都很浓。07年中考,我们的语文学科高分率取得位居全市第三的好成绩,10年中考,语文学科高分率位居全市第五,其它学科较之以前也有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像杨进、沈法玉这样的老师在培训中脱颖而出。
09年5月厉山之行后,各学科备课组长针对“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均精心准备了一堂课,让本学科的教师学习观摩,供教师们研究、评价、借鉴,促进了教师群体性成长。
5、强化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目前,我校共承担8个课题,如语文“中学文学写作教学探索”、“个性化写作”、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化学“初中化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研究”、英语“”课题等。对于学科课题的研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全员参与,骨干教师带头起中心攻关作用,并要求骨干教师必须要有全程地实验计划,实验过程记载,阶段性的小结,实验论文要有篇数有质量。学期末教科室要对每一位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核,并与业务考评挂钩。目前我校以骨干教师为中心,已形成了大众化的教育科研氛围,极大地推动了校本教研发展。
6、构建校园网络,保证教师学习的便捷
为了更充分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建设了校园局域网工程和熊集中学网站,鼓励教师写教育博客和在线办公,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平台,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狠抓教学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我们立足于“三字一话”、三课和教学反思,根据我校实际,每年一个重点,一个亮点。
前年,我们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三笔字上,特别是粉笔字。为此,我们举行了 “红蜻蜓”杯粉笔字比赛,要求全体前勤教师都参加,书写内容是自己对新时期教育的感言,50字以内,共16位同志获奖。优胜者杨进、凡其锋同志还结合实际,为大家做了“粉笔字板书艺术”的培训报告。
为解决优质课、课件制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我们下了很大力气。举行过“我眼中的优质课”“怎样说课”“评课评到点”等主题培训活动多次,在全校范围内选“秀”,让此方面有探究的同志做主讲,与大家交流排疑解难的办法。我们这一培训活动的亮点就是与每年的大比武融为一体,先培训解惑后实际操作,各教研组开展“同讲、同说、同评一堂课”竞赛,邀请教研室部分教研员作评委,评出优胜者。08年,59岁的老教师陈诗华同志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多次向主讲教师请教,他在多媒体教室用课件上的地理课还被评为校级一等奖。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极好的策略方法,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培训工作的重点。几年来,我们每年都召开了较大规模的培训会,四个年级29个备课组中心发言人从反思意义、应注意问题等角度交流本组反思体会,会后举行撰写反思比赛。发言材料、竞赛作品都装订成册,作为校本培训资料。我们的这一培训也收到实效,前年我们向市局推荐的9篇优秀反思全部获奖,3篇一等奖作品还被选入教研室主编的反思资料,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反思中大大提高。
春风吹荡绿湖水。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活动,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
近三年我们参加市优质课竞赛、优秀教案评比、课件制作大赛,共有30余人获奖,发
表论文120多篇,获奖60多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全国省市奖150多人次。我们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用课件上课率达到80%以上。涌现了一批在学校、我镇乃至襄樊市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如秦雄„„杨进„„他们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体味到了校本研训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感受到了校本研训带给教师的变化,带给学校的变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今后的校本培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深化课改,高质量地实现 “办群众满意的教育”而奋斗。
第二篇: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些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普通教师,要推动教育事业进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创新发展。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首先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第三篇:教师素质提高
一、课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人才竞争导致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的那样:“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2002年,教育部就全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现状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就充实完善教师进修学校功能,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其中也指出,加强教师进修学校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当前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了一个无限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清醒判断,抓住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当务之急必须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归根结底也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本地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本地区开展教师培训、自学进修、业务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内教师教育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上分析,我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了《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作为近两年的重点研究工作,以解决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比任何时期都重要。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教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质不合格,都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知识陈旧率很高,这就更应在教育行为中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既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不断索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终生受益的学习本领。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开发师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必将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作为“教师之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则对于加快本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推进我市教育整体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当前形势下,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证。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名称是《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研究》,其中,素质:是指人或学校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而人的素质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教师素质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备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学科的专业化特征。
提高教师素质也就是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和技能水平,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而我们课题的主旨是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新民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能够适应新时期本地区教师培训、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和需要。
四、课题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本课题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原则,遵循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除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培训之外,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主动自学相关书籍和理论,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发展个人特长,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管理能力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2、适应性原则 本课题实施本着“立足本校,面向基层,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根据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和趋势、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找准教师学校教师培训与提高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发展方向,为本地区教育的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3、可行性原则 课题遵循“系统规划,分阶段实施,先重点突破,后纵深拓展”的研究思路,根据人才需要、资金条件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切实推进本校教职员工队伍建设与发展;扬长避短,持之以恒,认真总结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力求按期取得建设实效。
4、创新性原则 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同于一般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师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应重在知识、技术、管理三方面的创新,利用本校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高层次创新性教育人才的教育基地
5、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在教师队伍去建设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因此,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以人为本,探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激励科研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6、实效性原则 注重投入与获得的双向增长,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检查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情况、经费的使用情况。
五、研究的内容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我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实际水平,深化教师进修学校的内部管理,努力探寻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教育相关的一切资源和信息,积极利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外部力量,加大政策倾斜、资金和设备投入,强化硬件建设,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佳环境,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使我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把我校建设成一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师身心健康发展中心,成为提高本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挥中心。为做好本地区教师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师校全体教职员工及与教师发展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设备。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并充分发挥各种培训资源与设备的培训职能,有效提高师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七、研究操作过程
(一)深入研讨,确定课题名称及主要研究内容
2006年3月,新一年的工作刚刚开始,我校党政班子领导就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及师校的发展前途等有关问题,召开专门会议,深入挖掘和研究我校当前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潜力和措施,明确了师校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问题,并确定今后的重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思考:
1、当前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性质已从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转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而如何提高师校教职员工(培训者)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将关系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是否具有实效性,这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应思考的重点之一。
2、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中小学教研科研工作的指导管理任务,而教研科研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本地区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做好教研科研的指导工作是本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教师学校地位的一项重要因素。
3、由于教育经费的缺失,学校办学的经济基础出现实际问题,大部分办学经费要由学校自行解决。因此,如何拓宽办学渠道,开源节流,增加办学和培训经费,确保师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也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与存在的矛盾,学校在确定课题《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策略研究》之后,于2006年3月20日召开课题研讨会。会上,学校负责人即本课题组负责人马继明校长阐述了本课题立项的背景、目的,确立了课题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提出了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完成目标的初步构想,然后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教育部及辽宁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后,分析师校发展的三个重点问题,为课题进一步展开做好准备。
(二)深入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设计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 2006年4月初,课题组成员为了增加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首先对全校教职员工的基本情况作了一次全面摸底,摸清了教师的学历、进修、信息技术水平、普通话等级水平、专业技术等级等现状,也了解了教师目前学习进修的需要和目标,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等,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学习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又深入地学习有关教师进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相关文件和经验,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就上述思考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向课题组提交本部门分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建议,为课题深入开展研究献计献策。2006年4月中旬,课题组高芝媛同志根据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意见或分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整理出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提交课题组进行论证。
2006年4月底,课题组再次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就形成的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学习、讨论,明确工作思路,确定研究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三)课题全面启动,探索和实践教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为迅速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此课题的具体实施。首先,制定了“十一五”新民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计划,修改完善了教师进修学习制度,在教师进修学校“十一五”展望与规划中鲜明地提出了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提高与发展的预测与展望,为我校的教师队伍发展与提高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时,要求各科室以部门为单位,具体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展开以学习、训练、反思、提高四环节提高模式为主线的岗位学习提高活动。要求从制定个人研修计划,有目的、有设想、有行动,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与开展。
2、倡导“有为”与“有位”,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教育发展中有管理、培训、教研等重要职能,每个教师都肩负着重要职责。所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每位教师在各自岗位上作用的发挥,在教师中积极倡导有为与有位的关系与落实,使教师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作好本职工作,积极为教师发展出谋划策。并坚持督促全体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自身的工作环境,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提高,做到有为,从而提升师校教师在全市中小学校指导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3、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师德好,业务精,功底硬,教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即以德立校为主线,以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以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大力加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教育科研能力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提高教师的两个素质和教学水平,谋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教师的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学习不仅包括理论的学习,还包括实践的体验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学校的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学习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及对教育实践进行探究与反思的活动。为此,学校坚持“让教师培训工作与书同行、与实践并进”的思想,把学习视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把教师的学习作为提高校本培训成效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研读教育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我校采取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制定读书行动计划的方式,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的管理。规定教师每天读一份教育报,每月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活动,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举行教师理论、业务素质考试。通过各种措施,引领教师与书籍为伴,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习惯。”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研读教学案例。例如,我校把研读案例作为实践学习和落实教师工作技能提高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入基层组织观看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现场活动等具体案例,交流研讨,分析案例所蕴含的教育策略,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教师开展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性感悟理解。从而强化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4、确定师校“形象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对本区域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指导与管理的责任,因此,对其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要求更高。认识到这一点,本课题研究首先把如何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放在了研究工作的第一位,并确定2006年为“教师进修学校形象建设年”,以加大对教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学校是基础教育工作母机,只有切实加强师校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促进师校发展,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为此,师校党政班子,多次向教育局提出申请要求增派力量,充实领导班子成员。2006年8月,在师校的建议下,教育局对师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了两位年富力强、校长工作经验及其丰富的领导同志分别任校党总支书记和教学的副校长,使师校领导班子更具活力和实力,更富有创新精神。又通过竞争上岗的方法,选择了11名思想政治素质高、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的同志进入中层领导班子,增添了领导班子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班子成员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开展业务学习、研讨活动,了解当前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新策略,研究适合本校实际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开动脑筋,思考对策,始终把如何提高学校的工作质量,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放在思考的第一位。
此外,领导班子成员还经常对照党风廉政建设标准,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确保领导班子集体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学校领导班子还坚持校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在每年的期末工作总结会上,公开财物收支出情况,让群众了解,让群众放心,树立了师校领导班子清政廉洁、开拓进取、正气饱满、政绩突出的良好形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师校形象年建设活动中,学校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分别于2006年2月23日、2006年4月4日、2006年6月6日、2006年10月25日多次召开班子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研讨和交流如何改进各部门工作作风,树立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意识,加强劳动纪律管理,特别是教研人员不要以任何理由向基层学校推销收费资料,不许乱收费,不要吃拿卡要;下乡教研要有计划,工作要做实,不要走过场,做到求实高效等多项涉及到师德师风的关键问题。在反复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学校还于2006年9月,对我校中小学部、科研部、培训部、电教部等教科研、师训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由基层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为这些相关人员打分,作鉴定,测评其工作情况。此举,有利地促进了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意识水平的提高。
学校还本着德才兼备、公开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多次从基层学校择选教学经验丰富、有高尚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的年轻教师充实师资、教研队伍,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历学识水平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创建学习型校园,加强教师业务进修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教师学校的教师是教师的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操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校把创建“学习型校园”作为目标,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督促教师不断学习进修,强化基本功训练,提升职业品位。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学习,多方筹备资金,为22位参加东北师大现代信息技术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教师每人学费补助2000元;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学习,为20位教师参加沈阳市级新课程标准实施培训者培训提供学习补助计4000元;鼓励和约束教师开展自学自练活动,学校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检查,开展业务学习竞赛活动。
5、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我校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我校教师的信息教育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在中小学教研、科研、培训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必须在接受新事物、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理念、应用新技术方面走在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前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引领、管理、导航的作用。2006年初,师校派专职教师对在校的所有专职教研人员采取过关式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过培训,全校45名50岁以下的专职教研人员均掌握了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顺利地通过了理论和操作实践考试,获得计算机技术考核二级证书。2006年下旬,在为教师现代技术“扫盲”的基础上,又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了两次教师计算机操作专题比赛,分别是 “powerpoint设计操作赛”和“word文稿和电子表格操作竞赛”,要求每支部(科室)出4人参加比赛(包括校级领导),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使用程度。本次比赛赢得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参与率达50%。此项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6、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培训资源,走专业化培训之路
新时期,要求教师要树终身学习的理念,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教师学校的教师要成为“师者之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培养骨干教师、树立教师榜样方面同样投入很大精力和财力。在“十五”教师培训基础上,又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将一部分骨干教师送出去,先后派22名教研骨干到沈阳参加教研员提高培训;送4名省级骨干教师到省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处学习培训;送10名骨干教师到杭州、江苏、南京等教育教学先进的学校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作法;支持22名积极上进、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参加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开办的研究生课程班高层次学历提高培训;帮助巴红山、毛劲生等多名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开展教改实验研究,作公开课、汇报课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予学习者政策上、时间上的支持照顾,激发了骨干教师奋进的斗志,更为众多教师起了示范引路的作用,为新民师校营造了一个爱学习、善研究、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为体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掌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学校聘请沈阳市政府督学、教育专家于永昌主任和沈阳教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宁炜来我校讲学,使全体教师不用走出家门,便聆听了教育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前沿认识和体悟,与教师共同分析了当前课程改革形势和作法,指出了沈阳地区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举措,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7、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从中获得感悟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教育科研则是指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和探索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往往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出现,教育科研专家一致认为“问题即课题”。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从内心形成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冲动。因此,教育科研所进行的研究课题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或问题正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的结果。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则是教师对合理教学实践追求的动力,因为教师的反思正是不满足现状、锐意进取和探索的表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教学反思所形成的困惑或问题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动因和先导,教育科研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离开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教育科研必然是一种“空中楼阁”,是不可能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的。
所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自身工作的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在不断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坚持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并把整理思考的东西再用于新的工作环节之中,去感悟,去实践,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正像教育家朱永新说的那样,“从今天起你就开始写教育日记并不停地反思,坚持十年,你一定会在教育科研上取得令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果。”朱永新的观点一语中的,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反思活动的做法,正是对教育科研的科学定位,也是教师教育科研得以落地开花结果,有效的提高了师校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8、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最佳办学条件
近年来,市教育局对师校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视,把师校的建设和发展放在新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抓住这一契机,我校及时对师校现实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向教育局领导汇报,经过与教育局领导多次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制定了双向投入,改善师校办学条件的实施方案。
2006年9月,学校投资20余万元,对师校原有的五个普通教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进行了改造,使之接近省级教师进修学校示范校的标准。
2006年12月,师校又筹措资金20万元,对教学楼办公环境进行了改造,使教学环境、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办公条件、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2007年4月,学校和教育局联手,还为每个专职教研人员每人配备一台电脑,使学习、办公的条件提升一个档次,拓宽了教研人员的信息渠道,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的快捷便利的环境。
9、强化人文意识,探索师校管理新模式
几年来,在不断加强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师校领导班子更加重视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软件建设,做到着眼于内涵发展,启动内部活力,构建以适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和壮大的管理模式——“目标引领——机制激励——评价导向”的人本管理模式。
首先,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分析研讨师校教师队伍现状、研训工作现状及改善与提高的对策,一致认为在狠抓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目标达成制等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采用激励机制,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系和心理沟通,使制度管理、目标管理与人本民主管理相结合,处理好严格制度和细致思想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将学校管理纳入到法制建设轨道。同时还要做好政绩、业绩评价环节,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发展。在确定了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后,课题组初步构建了人本管理模式的框架,为模式的进一步实践作了充分的准备。
2007年,课题组在初步构建并付诸实践的基础上对我校的“以人为本的师校管理模式”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首先,继续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体制,要求师校各部室主任根据本部工作性质进一步修订本部室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签定责任追究制合同,具体落实了“分层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策略,使各部室能够做到“心中有位、行中有为、守土有责”,确保各部室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其次,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管理“四制”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尤其是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按劳动量定额、多劳多得,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焕发了崭新的精神面貌,使大家积极想事,认真做事,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第三,继续实行民主治校与章制建设相结合的管理策略。既做到保证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要健全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教职工出缺勤请假制度、教职工奖励与惩治制度等。
第四,在管理上,师校领导班子还坚持“四树立、四处理”管理策略,即:树立危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正确处理好严格制度管理和做好细致思想,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改善办学条件和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常规管理与科研兴校之间的关系。为此,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或全体教职工大家分析学校现状,商讨发展大计,严肃工作纪律,向教职工通报学校发展状况和设想,遇到具体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沟通,同时,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崇高的事业吸引人,以浓厚的感情凝聚人,以适当的待遇挽留人。
10、创造性开展本职工作,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师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教师学校担负着本地区中小学教研、科研、培训、电教等各项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是师校每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所以,学校一直鼓励和倡导师校的教师加强合作与探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几年来,我校各部教师根据本学科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协调各部工作,共同完成师校的整体工作。2006年以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继续实践和完善“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继续教育工作模式,实行培训、教研、电教、科研四位一体,教研和科研结合、研究和培训结合、指导和管理结合、管理与评价结合,全方位组织本市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在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同时,扩大了教师进修学校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中的影响,确定了教师进修学校不可取代的地位。
(1)课改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具体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①抓好领导者的培训。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课改的成败,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对中小学校长的课程改革培训。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各中小学领导学习新课改理念,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方式,使领导者能够了解新课程,懂得新要求,走入新课程。2007年8月中旬,我校聘请学校聘请沈阳市政府督学、教育专家于永昌主任、沈阳教研室科研部主任宁炜来我市为中小学的校长做新课程改革策略介绍和教育科学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地位和作用讲座。
②抓好骨干教师培训。为确保我市中小学能顺利进入课改实施阶段,我们采取“以骨干带全体”的培训方式,先对全市学科骨干进行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法集中辅导,让骨干教师先知先觉,再由他们传递给其他教师,使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都能进入状态,胜任新的教学任务。到目前为止,参加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的人数:小学1041名,中学660名。
③举办课改研讨会、观摩课活动,使教师互学互改,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
通过培训、学习、观摩、研讨,使我市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初步树立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及质量观,对新课程实施直到了保证作用。
(2)集中辅导与自学自练相结合,落实“十一五”继续教育工程方案。按照“十一五”继续教育工程方案的规定,研训部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集中辅导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任务。(3)学识水平与学历提高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
在大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师校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力度,先后与沈阳教育学院、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组织在职教师进修学习。到本年末,有专科生189人,专业证书学员116人,本科生856人,研究生260人;通过培训,使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教师拓宽了知识领域,掌握了更宽泛、更渊博的知识,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领略了当今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同时也为教师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此举博得了基层学校教师的赞誉。
(4)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我校始终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科研促教研,教研促质量的原则,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
首先从师校教研员开始,要求人人有专题研究,并引导基层学校校校有科研项目,以研究促发展,使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改进、提高,逐渐从原来的墨守成规、凭经验教学的教书匠转变成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研究型人员。
几年来,我校教研员都能撰写出自己的专题研究论文,11个沈阳市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并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基层学校的课题已陆续结题,归纳总结了研究成果,有利地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九、课题成果
(一)理论成果
1、构建了新民师校“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使师校管理趋于规范化、理性化。
两年来,在本课题引领下,加大了对内管理力度,并依据现代管理理论,探索和构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模式,即:“目标引领——机制激励——评价导向”的以人为本的师校管理模式。
2、总结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改革策略,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生存和发展提供咨询和经验。
新时期县级进修学校是我省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和教育信息交流中心,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进修学校必须走在发展前列。具体经验是: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2、倡导“有为”与“有位”,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3、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4、确定师校“形象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5、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3)创建学习型校园,加强教师业务进修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6、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培训资源,走专业化培训之路
7、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8、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最佳办学条件
9、强化人文意识,探索师校管理新模式
10、创造性开展本职工作,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师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实践成果
1、课题研究提高了师校干部、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学习《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教师进修学校省级示范校建设和评估标准与细则》《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策略》等文件或文章,深入研讨影响师校发展因素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师校发展献计献策。就在这些学习研讨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从中获得了新的理念和信息,拓宽了新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教育研究的方法程序,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2、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两年来,经学校的积极倡导和政策鼓励,我校数十名教师纷纷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学习,其中8名教师参加本科学历进修,22名同志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目前,我校教师中有本科学历57 人,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95.6% ;有研究生学历27人,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45.7%,其余的为专科学历,本科在读。
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使教师普遍了解了国内外教育最前沿的信息,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学习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接受并初步掌握了比较复杂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领略了教育科研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职业品味,可谓走在了新民教师教育的最前列,并引领新民市中小学教师奋斗的方向。
通过开展“教师学校形象年”“教师行为跟踪调查反馈”等活动,有利地促进了教师行为的转变,树立了教师学校人的良好形象。
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活动中,纷纷获得优异的成绩和荣誉,其中,赵洪杰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坛优秀版主”,赵洪杰还在2007年1月被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评为“优秀助学教师”;史继红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坛优秀版主”,还在2006年9月被新民市人民政府评为“新民市优秀班主任”;闫景仁在沈阳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业绩突出,被沈阳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陈宏宇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课程教学能力”;刘淑杰在全国“2006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实验总结表彰暨培训研讨会”上,荣获2006年“优秀教研员”称号,同时被收录《新世纪人物2006》一书;高芝媛于2006年1月被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辽宁省“十五”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于2006年3月被辽宁省教育学会评为辽宁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并于2007年教师节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
3、教师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地位得到提升。由于多方筹措,共同努力,新民市教育信息中心终于落成,为新民师校创造了更优越、更先进的办学条件,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学习又开辟了一条更便捷、更宽阔的渠道,赢得本校教师及中小学领导、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从而提升了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中的地位。
4、提高了中小学干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提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教研、科研指导,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和专题研究,明显地提高了中小学干部教师管理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改革了教学方法,使当今的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增强了师校的综合活力,扩大师校的办学渠道,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由于开辟了多种渠道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不但为中小学教师创造了深造学习和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也为师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师校的综合实力,成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影响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也相应好转,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了,一些曾经有跳槽机会的骨干留住了,使师校上下人心稳定,工作热情高涨,与新改善的优越的环境相映成辉,使师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创造了新民师校二十年来最辉煌的时刻。
总之,二年多的课题研究为新民师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并实现了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的预定目标,同时为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设计了宏伟目标,提供了发展的最佳策略,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十、反思与讨论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发挥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和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提高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办公经费和培训经费的严重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师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必须得到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不断发展和壮大,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师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作用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健,在于建立一支勤奋、扎实、严谨、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职业,一直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些不良因素也渗透进了教师队伍。个别教师对工作缺少责任心、敷衍塞责,个人利益至上,做了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他们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助长不良风气的蔓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因此,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我们一定要常修为师之德,做一个有风格的人、有风度的人、有风骨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正直无私,富有爱心的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行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动学生、教化学生。
二、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国家正努力实施全面的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成为了学校取胜的关键,我们唯有在素质上胜人一筹,才能在新课改速度上快人一拍,才能在新课改措施上高人一着,才能在新课改成果上超人一等。因此,我们教师应加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措施,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敢于创新,多学习,多思考,勇争新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开拓者,甚至领路人。
三、教师要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和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健康的心理会促进教学,不良的情感和心境则会直接抵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影响教学工作。
我认为,教师要保持良好心理,努力做到四点: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二是要磨练意志;三是要学会心理调节;四是要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四、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同年龄同性别的不同学生,其心理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理论,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教育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传递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应产生“本领恐慌”的意识,如不学习,无论什么人都会被淘汰。
五、加强科研能力,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加大科研力度,抓好课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努力引导教师具有多角度、多层面、辩证思维的工作方法,完善考查专任教师的课改理论掌握情况的方法;搭建平台,让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激发“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强化科研,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1.优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不同科目,同一科目的不同内容,教法应该是不同的,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同时,学生有共性,但个性更突出,教师应全面了解并作详细分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
2.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生吞活剥的全面接收,教师不光要正确的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结合教师实际,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
学校应根据教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三字一画”基本功训练和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业务基本功有所提高,从而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总之,学海无涯、勤能补拙,一个教师不甘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定会有所建树,为素质教育锦上添花。
要想改变过去那种死板、僵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变单一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主力军。因为他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是空间和时间的拥有者。所以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那么、使教学与时俱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死板的书本知识,僵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社会无法立足。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中上等生甚至尖子生,放弃中下等生及差生,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他学生一心只为了高考,三更灯火五更鸡,结果搞得生活没有任何规律,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过度疲劳,常常出现课堂“休克”现象。另外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品德教育,结果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更有甚者因成绩不断滑坡,受不了老师的逆耳“忠言”,自寻短见。事实充分地说明,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想考出好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常言道: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素质的教师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道德素质而言,教师应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各种渠道,营造一种氛围。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教育。通过平时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在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杜绝简单粗暴等现象,使学生在学校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对教师产生敬慕的感情。教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说教在学生那里就会掷地有声,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接受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环节要紧凑,知识过渡自然,有密度、有梯度,重难点集中优势加以攻破。教师必须把握一节课的“一”是什么,如何反“三”,“类”是什么,又如何“旁通”。这“反三”和“旁通”到什么程度为最适宜;另外,教师要明确一节课哪些知识自己讲,哪些知识由学生根据教者的设疑、点拔、启发去完成。把课堂变成学生用已学会的直接知识去认识探索新的间接知识的主要实践活动,而且发挥学生自己最大的潜在资源。使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品尝劳动成果的甘甜,在探索中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创新素质21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奠定扎实的基础。教育界的专家和有识之士认为: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因此要提高教师创新教育,首先要让教师树立教育创新观念。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通过请领导讲座、专家报告、问题分析研讨、参观学习、典型引路等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大力解放教师思想,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圈,一切从21世纪教育需要来考虑。其次抓教师的继续教育,给全体教师定期进修培训的机会,确保培训次数和实效。并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注意苦练教师基本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何谈赢得学生的依赖,何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这诸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穷的创造性,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认识到教师的素质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通过自身知识的内化形成和积累的。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师,想要受到学生的敬佩,得到学生的依赖,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在教学中开展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知道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提高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教师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在业务学习中,除学习书来的理论外,还应注重注入有利于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的思想,侧重于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收集信息资料、实地调研、实证性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技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如:现代教师必备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现代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的教育技术,革新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七、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领会与掌握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和说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问题,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专题演讲会等,在读书中系统地接受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们教育思想的熏陶,把握教育思想脉络,进入“源头之水天上来,水满溢涨理念生”的境界。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会运用,指导实践。只有实践才会发现问题,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吸取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中,使教师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问题,学校教育一学期全天候向社会和家长开放,通过开放活动,转变教师的观念,使教师从我是教师,你要上学,一切都得听我的,转变为现在我教学,你要上学,愿意让我教你吗?使教师接受家长的监督,征求家长意见。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专题研究是在论证提出是否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发挥度,大大提高了自身水平。总之,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代俱进。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www.xiexiebang.com 来源:本站陈凤情 发布时间:2013-3-13 15:18:21
内容提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法律为依据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保证;提高自身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观;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学生观、知识观、师德师风建设、科学管理。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在促进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只有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利益,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一定要教好书、育好人,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庄严职责。要肩负起这庄严的职责,就得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目前,在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教法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适应力差,创新意识淡薄,掌握信息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差。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素质存在的现状,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已势在必行。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 以法律以依据,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保证
《教育法》、《教师法》的实施,使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国家在“九五”期间陆续颁布的系列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条例、办法,如《教师资格考试办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其实施意见、《教师考核工作意见》、《教师聘任办法》、《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等,对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编制管理,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逐步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制定标准,严格依照条例、法规,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教师进行要求、考核、聘任,将大大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二. 提高自身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关键
教师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思想素养,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两手。每一个教师都应把提高思想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从“树形像、铸师魂、做表率”出发,要求自己事事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用自己的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学校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要在教师中积极倡导“应事忌事”、“应语忌语”活动,号召全体教师修正自身言行,履行师德规范。如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堂教学十不准》等,并召开教师座谈会,要求教师定期自查,写出自查材料,定期召开家长和学生座谈会,让家长和学生对教师言行做全面评定。这样,久而久之,很快就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了一种文明执教的风气,在整个校园形成了师爱生、生敬师的和谐氛围。
2.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一项有利措施。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如我校为了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学校将政治学习拿入考核。每周星期一晚上6:30-7:30为政治学习时间,学校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事政治等内容,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笔记,在学期结束时还要写好学习心得。这样,不仅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还为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3.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中心环节。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有在学生的心中树立美好的形象,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渗透、感染学生,才能把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当代教师的理想形象,要求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首先,服装打扮上要整洁、得体、美观、大方;语言表达上要文明、准确、亲切、生动;举止风度上要谦恭、有礼、端庄、自然。这样在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审美意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光有脱俗的仪态、装束、优美的举止、风度还不行,没有内在的高尚品德做支柱,就不会长久地烘托出教师的智慧形象,必将黯然失色。内在美要求教师敬业、乐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了解、关心、尊重、信任学生的老师,能与学生交朋友,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有信其道的积极效果。“„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是真正的爱”,严格要求、公平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树立威信搞好教学。教师的自强自爱,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灌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高度的职业尊严感、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第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才能教书教得好,育人育得好,做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教师的教育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1.坚持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一是一般教学基本功,包括三笔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作业设计、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二是学科教学基本功,包括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与特点,探索在学科领域中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的办法与途径,发挥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与个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专业特长基本功,主要指教师除了精通所授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具有收集运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像阅览、计算机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每周都要用一定的时间坚持三笔字、朗读、简笔画等基本功的练习,保证质量,稳定提高。其他教学基本功的提高,还在于我们平时的学习和钻研。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要发挥这一特点,教师就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加强教研的深度和广度,要做到以上,就要求教师善于挤出时间,选定一个专题,多翻翻理论著作和最新的专业报刊,多向同行中的佼佼者请教,深钻猛攻,锲而不舍。
2在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在拥有这一真正宝贵财富的教师那里,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他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要达到这种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只能是教师具备深刻的知识的结果。要具备深刻的知识,就需读书、再读书。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教师所读的书中,应有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和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深地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作为提高教育素养的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三.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观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平庸的教师,无视教育的伟大和自身的使命,只会照本宣科,不思进取,不信学生有创新潜能,不会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只会用冷眼,教鞭摧残创造幼芽;新型教师有较强的创造意识,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体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特征,使传统形态的“说教”变为学习者思维形态的感悟,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完备性。教师应不求人人语数优秀,必求每生各科合格,做到让每生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处理好“减负”与全面负责的关系。帮助学生立志、乐学、慎思、立志是学习的动力;乐学可以使学生持之心恒,坚持不懈,慎思能使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处理好师生、教学的辨证关系。做到转化有决心,提高有信心,思想要关心,辅导要耐心,对学生有爱心,以朋友的真诚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的核心是文化知识。今天全球化的网络知识已使人目不暇接,而知识进入书本就陈旧了。因此,提出了“联系生活,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虽然知识的传统 是有限的,有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就更无限了。变“教书匠”为“研究型”教师这是时代的要求。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要全面提高适应素质教育的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应掌握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语言实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遵循教育规律,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参与“素质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对“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内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教育地位和作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研究系统的学科方法论。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工作需要。如,学科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学科知识的学与教,学科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学科改革的方向,如何迎接知识的挑战。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成果。
四. 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
提高教师素质还要加强组织管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应制定和实行必要的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定期开展公开课、论文评选等活动,也应该建立教师违纪档案,这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教学气氛将是十分有益的。学校领导还应该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突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采取以老带新的措施,使他们尽快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并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创造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针对中老年教师知识逐渐老化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以知识更新为目标的在职培训。如:我校今年新增三十台电脑,学校针对多数教师不会电脑的实际情况举办了电脑学习班,聘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对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如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自己打印资料,并能结合所教课程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只管教书,不搞科研不是好老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老师,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好老师。因此,学校应积极教研的有利条件,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桥梁,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教师的任务是向受教育者――年轻的一代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对他们进行教育培养,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一代,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等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总之,我国的教育事业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教师必须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第五篇: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论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想改变过去的那种四班,讲话,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变单一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应该是主力军。因为他们负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与学生接粗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是空间和时间的拥有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
二 充分发挥教育的师范作用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五苦练教师基本功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
七 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知道实践
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专题研究是在论证提出是否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主权和自由发挥度,大大提高了自身水平。
总之,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来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