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

时间:2019-05-13 07:1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

第一篇: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

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

根据黔教师发(2010)116号文件和118号文件、毕地教(2010)1号文件等有关精神,须提供以下资料:

一、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1、正式批准为特岗教师的文件依据(黔教师发(2009)342号)(此文件是关于特岗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县教育局提供。

2、编办增编的依据——县教育局提供。

3、织金县特岗教师管理领导小组名单——县教育局提供。

4、特岗教师合同(人事、教育行政部门与特岗教师签订)——县教育局提供。

5、每年考核情况(提供年度考核表)——县教育局提供。

6、当年考核不合格及违反纪律的处理情况(教育、人事、财政、编办商议,终止合同解聘的依据)——县教育局提供。

7、教育局建“特岗教师”数据库(是否按照人事部门)依据——县教育局提供。

8、“四家”制定的“特岗教师”管理实施细则——县教育局提供。

9、“四家”每年对设岗学校特岗教师的考核情况检查依据 ——县教育局提供。

10、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向上级上报特岗教师人员名单——中心校、教育局提供。

11、设岗学校对“特岗教师”日常管理情况依据——中心校提供。

12、特岗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规章制度情况——中心校提供学习依据(心得体会)。

13、特岗教师在聘期间,在指定学校任教,未被借用到其他单位的证明及未参加任何形式招聘考试证明——任教学校出具是否借用或参加招考证明。

二、个人应提供的资料

1、本人愿意继续留在当地任教的申请书2、2008特岗教师(服务期满,需留任)任教地、派出所出具已迁入为常驻户籍证明或户口册,已婚的还须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外县特岗教师必须将户口转入我县方能接转)。

3、个人档案已提交教育局的依据

三、主管部门提供

年度特岗教师接转报告

以上为织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接转条件,若接转材料不齐全的,不予接转。

第二篇:特岗接转申请

接转申请

尊敬的领导:

我于2015年9月通过特岗教师招聘签约到花江镇板贵小学工作,三年来,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工作中自身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懂得了教师的责任,同时在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专业水平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思想端正,作风正派,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 多次编排节目参加县,镇比赛,获得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平时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师德方面:

对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时间的重要,而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更要做的是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三、教学方面:

我来到学校后迅速熟悉常规教学方式、方法,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安排等常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并在实践之中注意查缺补漏,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就积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事们请教,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好、课中讲解透、课后督促检查严。课堂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后积极和同事们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和锻炼,我已能做好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在服务期满之际,本人自愿提出接转申请,服从组织接转安排。

申请人:

年 月 日

第三篇:关于印发特岗教师接转方案的通知

威教发„2012‟43号

关于印发《威宁自治县教育局2009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

接转考核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学校:

2009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到今年8月服务期已满,根据《威宁自治县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接转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威宁自治县教育局2009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接转考核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根据方案,结合特岗教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按时完成考核工作。

附件:威宁自治县教育局2009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接转考核方案

(此页无正文)

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

主题词:印发 特岗教师接转考核方案 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编委办、公安局、财政局、县有关领导(自存3份,共印120份)

威宁自治县教育局2009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接转

考 核 方 案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 人事部 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及省地县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实施方案要求:“鼓励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继续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我县2009年招聘的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将于今年八月期满,为全面掌握我县2009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服务期间的基本情况,科学评价服务期满 特岗教师工作,为评价录用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做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工作岗位安排,根据《威宁自治县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接转方案》,经局党党委研究决定,对2009年特岗教师进行综合考核。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考核原则

整个考核工作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自愿、择优”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县实际,以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广大特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以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长期在我县农村中小学扎根立业为宗旨,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留人环境。二、考核对象

2009年招聘,到2012年6月一直在岗的特岗教师。

三、考核内容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1、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顾全大局、团结同事,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2、工作勤奋、教学严谨,服从组织安排,没有无故迟到、早退、旷缺课等现象;

3、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及班主任等各项工作。

(二)学习、培训情况

1、按要求参加省、市、县、乡(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效果显著;

2、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每年主讲公开课2-4节以上,撰写1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和2篇以上教学反思总结(2000字以上);

3、虚心好学,主动听课,每年听课达相关要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有摘录教育、教学信息资料笔记。

(三)业务能力情况

1、上课:能胜任所任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2、撰写教案:能熟练撰写教案。

3、能按要求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等。

4、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四)工作业绩情况

1、教学成绩(以中考或学年统考成绩及辅导学生竞赛、课外活动取得的成绩为依据)。

2、教科研成果(以本人所提供的有关证件为依据)。

3、受表彰奖励情况(以本人所提供的荣誉证或表彰文件为依据)。

四、考核时间、程序及办法

(一)考核时间

2012年6月11日至6月30日。

(二)考核程序

1、县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发考核方案文件等;

2、特岗教师服务的学校要成立以中学校长或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的考核小组,负责组织本校的考核工作;

3、被考核教师本人及所在学校要下载并据实填写《威宁县特岗教师工作考核备案表》;

4、及时通知被考核教师撰写工作总结,按要求做好考核相关准备工作;

5、被考核教师服务学校要按要求对纳入考核的特岗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按考核标准认真逐项打分;

6、根据量化评分情况及学校意见,确定考核等级,考核采取百分制。(总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总分为80-89分为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总分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形成考核意见;

7、县考核领导小组审查考核结果,确定接转对象。

(三)考核办法。

考核采取听、查、看、访、测评、座谈等方式进行,县考核小组根据考核成绩,分别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认定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的考核结果。

凡查实属以下四类对象的,考核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影响等违反师德行为的;

2、在一年内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的;

3、不服从工作安排,经教育不改,造成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不良影响的;

4、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在服务期间,有二年所任教学科教学成绩在全乡(镇)学年统考中同级别同类别排倒数第一名的;

5、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

1、考核为优秀等次特岗教师,上报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今后评先选优,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之一;

2、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特岗教师,服务期满本人要求继续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者,予以留任;

3、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解除协议,不再留用。

六、工作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考核工作,要及时成立考核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工作,逾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学校,县不安排本乡镇接转教师所需经费,后果自负。各校要严格以2009年特岗教师安置文件上的人员为依据按要求对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进行考核,并形成客观的考核结论和鉴定意见,为县考核小组提供真实的考核依据。

2、要求2012年6月仍在岗的特岗教师全部参加考核,不参加考核者视为服务期未满离岗。服务期满后凡愿意留下继续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特岗教师,必须由中学(或中心学校)签署同意留用意见和本人签署的明确的“自愿留用”意见,否则,不予留用;不留用的特岗教师由本人签署明确的“不愿留用”意见,经学校签署意见并盖章。考核结束后留用与否不再更改。

3、凡申请留用的特岗教师,经县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继续留用。

4、请各学校按本方案认真组织考核,考核表及应上报材料(考核备案表一式二份,考核量化表一式二份,申请一份,三年工作总结一份,考核花名册一份以及2012年6月份工资发放清册电子版)务必完善后于7月10日前上报特岗办,材料严格按原聘用文件顺序以中学或中心学校为单位收交,由个人上交的概不受理。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考核工作的领导,成立威宁县教育局特岗教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考核工作由县教育局组织实施。

组 长:汪 坤

副组长:程 敏 李才平

成 员:林天荣 赵 昆 赵庆霖 黎国卿 张 威陈劲松

附:

1、威宁县2009年特岗教师服务期工作考核备案表

2、威宁县2009年特岗教师服务期工作考核量化表

3、学校2009年特岗教师接转考核花名册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第四篇:2011特岗教师资料1

教育学与普通心理学(考教师编制时候自己整理的,希望对准备考编的人有些帮助)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1.教育: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育学为形式,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的教育场所。3.教育学概念: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之上的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2006)4.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教育现象。

5.《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独立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6.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7.教育学的四个派别:实验教育学(拉伊、梅伊曼),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哥),实用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批判教育学(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阿普尔、吉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亚、凯洛夫、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8.教师的专业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结合的“双专业”。

9.接受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凸现教师专业化,这是区别于只受过普通教育的外行的重要标志。

10.“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对教育的理解。

11.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12.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13.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14.瑞士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15.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16.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7.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第二章 教育、学校与学制

1.原始社会晚期,学校的萌芽已经出现。2.正式学校的产生

时间:奴隶社会

条件:⑴经济基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⑵文化基础:文字的出现。⑶政治基础: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

3.学校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古代学校和现代学校。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学校特点:学校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学校教育有明显的阶级性。

现代学校特点:⑴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⑵学校教育内容极大的丰富。⑶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⑷摒弃呆读死记的教育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开拓创新精神。⑸成人教育迅速发展,创痛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⑹学校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

4.学制:广义上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制度。(2007真题)5.学制建立依据:⑴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制约。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⑶人口状况⑷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⑸吸取原有制度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6.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师范教育等几个部分。(2007真题)

7.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他体系,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想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⑴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⑴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⑶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2006)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域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文化史教育资料的来源,制约着教育资料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008)5.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6.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7.素质可分为三类: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8.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进而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9.成熟以及所导致的年龄阶段特征也对教育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格赛尔的爬楼梯实验和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004)2.教育目的的构成:人的身心素质(核心部分),人的社会价值。3.教学目标: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4.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本名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5.教育目的确定的理论观点: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我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培养劳动者和建设者、要求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个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确定教育目的的两大理论:个体本位论(卢梭)和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8.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关系: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是说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独立个性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不排斥。全面发展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我们并不赞成与社会利益、社会秩序背道而驰的个性。(2007)

6.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所以学生既要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要充分发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素质的使命。(2008)2.教师的德性:善心;责任心;公正。

3.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识知识(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4.教师的能力结构:一般能力(观察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特殊能力(教学实践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5.教师的职责和角色:⑴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引导者。⑵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⑶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6.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多样性的人、学生是完整性的人、学生是能动性的人、学生是创造性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007)

7.中学生的基本特征: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加强。

8.现代新型师生关系:⑴教学上的授受关系。⑵人格上的平等关系。⑶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9.如何解决师生冲突:⑴建立积极的冲突观。⑵全面评价冲突所产生的影响。⑶采取有效策略解决师生冲突。(托马斯提出五种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回避策略、强制策略、可知策略、合作策略和妥协策略。)

1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⑶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⑷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11.教师的社会作用:⑴传递人类社会文化成果的作用。⑵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⑶塑造年轻一代心灵的作用。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12.教师的劳动任务:搞好教学、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关心学生健康、推动社会发展。

13.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2.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学科课程(主张分科教学)、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为主来组织的课程类型,主张“做中学”)。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第七章 教学

1.教学: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2.教学的一般任务:⑴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⑵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⑶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师生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课堂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006)4.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5.制定进度教学计划的顺序:学期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6.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7.上课的基本技能:讲述、教学对话、板书、布置家庭作业。8.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9.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0.试题类型:供答型(简答式和陈述式),选答题(是非题、多项选择题、组配式试题)11.测验种类:论文是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性测验、标准化测验。

1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示范模仿教学方法、文理科教学方法。

13.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14.班级授课制:指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15.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⑵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⑷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⑸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使学生形成社会性素质和人格特征。

16.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⑵不利于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⑶不利于因材施教。⑷难以体现灵活性特色;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⑸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

17.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师生可以充分互动。

1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9.教室布置作业的要求:(1)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且具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0.常见的教学策略: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策略;布鲁纳——发现学习策略;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卡尔·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策略;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策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克拉夫斯基——范例教学策略。

第八章 德育

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2.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⑴德育的社会历史制约性。⑵学生的知、情、形、意等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⑶学校德育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和交往的过程。⑷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⑸多方面教育影响实施优化组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德育理念:⑴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论。⑵从学生实际出发。⑶坚持知行统一。⑷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5.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发、表扬奖励与批评法。6.德育工作的新形式:社区教育、业余党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德育基地。

7.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九章 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⑴密切联系,相互促进。⑵德育发展学生的智力。⑶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同时德育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不断进步。⑷不论是智育还是德育、美育都离不开体育,都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体魄。⑸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锻炼身体。⑹美育与德育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和心境下愉快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起着引导、协助、监督、咨询等作用。2.班级组织的特点:教育性、社会性、平等性、准自治性。

3.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2006)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4.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班主任最关心的两件事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和让学生听从老师。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因此形成班级管理的极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学得好的,受到鼓励,并且越来越好;学的差的,受到批评,并且越来越差。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班干部相对稳定,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干部作风”,而多数学生希望为班级做点事却没有机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荣誉的象征,但是缺乏主人翁意识。5.关于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

⑴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⑵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⑶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⑷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6.班级活动组织:⑴设计(活动资源的挖掘、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主题的提炼、活动标题的拟定、活动形式的选择)。⑵准备(撰写计划、落实人员、准备材料、选择场地、活动的外部联系)。⑶开展。⑷后续。

班主任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7.班主任的角色作用:⑴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⑵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⑶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8.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对全班学生的健康和学发展负主要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还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⑴对社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⑵对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⑶对同事,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配合其他老师的工作。⑷对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个性。

10.班主任教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激励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模拟法、暗示法和契约法。11.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⑴教师的领导风格。⑵班级规模。⑶班级的性质。⑷对教师的期望。

12.艾里斯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第十一章 课外、校外教育

1.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⑴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⑵是对青少年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⑶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⑷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2.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特点: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3.家庭教育的特点:内容生活化,方式情感化,方法多样化。

4.学校、社会、家庭的关系:⑴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⑵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⑶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⑷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

5.课外活动的内容:政治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

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性活动(基本组织形式)、个人活动。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个体心理可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4.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法则。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6.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2.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3.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4.感觉现象主要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和联觉。(2006)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应。6.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7.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三章 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4.注意的种类:

⑴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即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⑵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即自觉地、有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⑶⑶随意后注意(有以后注意),即有预定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5.注意的品质特征: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6.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⑴原有活动吸引注意的程度。⑵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⑶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7.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⑴不随意注意规律的应用: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防止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⑵ 随意注意规律的应用:明确目标任务。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正确组织教学。(2008)

第四章 记忆

1.记忆是人脑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回忆。从信息加工上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2006)

3.记忆的主要类型:⑴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⑵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0.25秒—2秒)、短时记忆(5秒—2分钟)、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直至终身)。

4.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2007)6.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⑴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⑵学习的程度。⑶事迹材料的系列位置。⑷识记者的态度。

7.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提取失败说。

8.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⑴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⑵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⑶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

9.有效的复习方法: ⑴及时复习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⑶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⑷复习方法多样化。⑸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⑹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10.记忆品质的特点: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1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⑴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⑵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⑶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⑷注意数学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五章 思维

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问题性。2.思维的类型:

⑴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不同划分:知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009)⑵根据逻辑性分:分析思维、知觉思维。⑶根据指向性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⑷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方式。

4.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5.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6.问题解决的阶段:⑴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⑵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⑶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⑷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⑴人的知觉特征。⑵定势与功能固着。⑶个体经验水平。⑷情绪与动机。⑸个性因素。(2008)

8.影响创造性的因素:酝酿、社会因素。9.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⑴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⑵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 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⑷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10.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

11.想象的种类:⑴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⑵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⑶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12.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13.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形象性、新颖性。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1.基本的情绪分类:快乐、悲伤、愤怒、恐惧。2.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⑴心境: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具有弥散性的情绪分类。⑵激情: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⑶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迫状态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2004)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2009)5.压力与心理反应:抑郁、焦虑、恐惧、狂躁。

6.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⑴只觉自己的情绪状态。⑵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⑶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7.健康情绪的培养:

⑴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⑶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⑷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⑹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8.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⑴双趋冲突。⑵双避冲突。⑶趋避冲突。⑷多重趋避冲突。

9.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

1.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006、2009)

3.动机产生的条件: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4.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5.学习动机的激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育。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⑷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争。

⑸正确指导学习成绩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⑹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

第八章 能力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⑴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发展。⑵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⑶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⑷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2.能力的分类:

⑴按功能的倾向性分: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⑵按能力的功能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⑶按能力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能力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遗传、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和幼教、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2008)

4.多元智力理论(2006):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

观点: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⑴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

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是片面的。⑶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

⑷音乐、美术、体育或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是高智商的表现。

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6.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即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第九章 气质与性格

1.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对气质的分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3.体型说——克雷奇摩;激素说——伯尔曼;血型说——古川竹二;活动特性说——巴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普洛夫。

4.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5.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⑴气质更多的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性格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⑵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⑶气质可塑性较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明显。⑷气质可以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⑸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⑹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6.性格评定的方法:行为评定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个案法)、实验法、测验法。

7.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第十章 态度与行为

1.印象形成效应:⑴刻板印象(归于某个类别)。⑵首因效应(陌生人)和近因效应(熟悉的人)。⑶晕轮效应(光环效应)。⑷投射效应(以己度人)。

2.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3.从众的分类: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4.从众的原因:行为参照、偏离恐惧、人际适应。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⑴预防精神疾病,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⑶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4.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⑴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5.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第五篇:美术教师特岗资料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预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红色的和谐》是法国著名的()所创。马蒂斯

2、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千里江山图》

3、用笔,中国画技法属于。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等方法。勾、皴、点、染

4、毕加索是()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班牙 立体派

5、《椅中圣母》描绘的是()中的圣母和圣婴。宗教故事

6、纯度是指色彩的()。鲜 浊

7、在色环中,互成()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150°——180°

8、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的改革。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9、美术史是研究()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美术发展过程

10、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物质材料

二、名词解释:

1、农民画:农民的画。也包括渔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画。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民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 间美术,如剪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有既定的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2、版画:在不同的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从拓印方法和材质上可分为七个类别:凸版型版画、凹版型版画、平板型版画、孔版型版画、独幅版画、玻璃版画、拓篇。

3、肖像画:人物画的一种。专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4、二方连续: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

5、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是雕和塑的总称。以可塑的或可雕刻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实在体积的形象。

6、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着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7、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画技法的异种。将两只湿笔种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8、接染:用渲染的方法,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

9、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成为明度。

10、插图:又名“插画”,绘画的异中,指插附在书报杂志中的图画。一般份艺术插图和图解插图。

三、简答题: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4、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 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来源:考试大-特岗教师(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四、论述题:

1、以你最喜欢的一课为例,谈一谈新旧教材的区别?

2、一年级不同领域的目标是什么?并举出典型的课题。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小学美术》预测试题(1)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纯度是指色彩的。

2.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

3.透视法又称,常见的焦点透视有透视和透视两种。4.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5.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平结和。

6.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 和西班牙的。

7.《三毛流浪记》为画家 最著名的代表作。8.《江山千里图》的作者是。

9.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使画面而富有。

10.对于教材,教师可根据个人喜好任意组织所教内容,体现教师的。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A.封建文化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D.贵族文化 2.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A.王时敏B.王鉴 C.王翚D.王原祁

3.()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A.环境教育B.历史教育 C.艺术教育D.科学教育 4.现存最大的喇嘛塔是()A.妙应寺白塔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D.天宁寺塔

5.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A.历代名画记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D.续画品

6.能表现出人物头部特征的是脸型、五官以及()A.发式B.道具C.手势D.眼神

7.以下哪一项不是当今美术课程的理念?()A.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B.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C.拓展视野,把多种知识融合在美术教学中。D.加强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8.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于()A.隶书B.草书C.楷书D.篆书

9.《孟特芳丹的回忆》是谁的作品?()A.法国莫奈B.法国柯罗 C.俄国苏里柯夫D.荷兰凡高

10.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健康的美术审美观念与情趣,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修课程是()

A.拓展型课程B.探究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D.基础型课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2.中国画从传统表现技法角度来分,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种。()

3.雕塑的制作包含“雕”和“塑”,其中利用材料从部分逐渐积累而成完整的形体,这一过程称之为“雕”。()

4.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是由机身和镜头两部分组成。镜头由光学系统(透镜)、光圈、镜筒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使景物成像。()5.“文艺复兴三杰”的重要画家米开朗基罗画的《蒙娜丽莎》前后用了4年的时间,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6.秦始皇陵兵马俑采用了模塑结合方法翻制、塑制。20世纪70年代发现后,被国际友人称为“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世界第八 奇迹”。()

7.现代版画艺术是因鲁迅的提倡和救亡图存运动而发展起来的。()

8.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臵等。()

9.吴道子的《簪花仕女图》人物画风格,被唐人称之为“吴家样”、“吴带当风”;作者周昉创造的“水月观自在菩萨”被后人称作“周家样”()

10.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何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3.请谈谈你对绘画种类的理解。4.请谈谈你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

5.你在美术教育中,是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五、创作题(15分)

用线描的表现形式画一幅站立的着衣人物,要求肩胛与骨盆倾斜呈相反状。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简述教师期望效应的过程。

七、论述题(10分)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填空题

1.鲜浊或纯净程度 2.原色 3.远近法平行成角 4.多元性 5.盘长结 6.拉斯科阿尔塔米拉 7.张乐平8.王希孟 9.概括简练韵味10.主观能动性

二、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略。

2.D 【解析】王原祁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王原祁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3.C 【解析】1997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大纲》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A 【解析】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5.B 【解析】《唐朝名画录》开创了中国绘画断代史的体例。6.A 【解析】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表现出来的。

7.C 【解析】略。

8.D 【解析】青铜器上的铭文,统称为金文,主要为篆书。9.B 【解析】《孟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10.D 【解析】略。

三、判断题

1.× 【解析】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2.× 【解析】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

3.× 【解析】雕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塑则通过堆增可塑性物质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4.√ 【解析】略。

5.× 【解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6.√ 【解析】略。7.√ 【解析】略。8.√ 【解析】略。

9.× 【解析】《簪花仕女图》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画师周昉的作品。10.√ 【解析】略。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美术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 空间艺术。

2.【答案要点】“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的“曹”、“吴”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的传说。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认为指曹仲达和吴道子。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素有“曹家样”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3.【答案要点】绘画种类繁多,范围广泛:(1)从体系上划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2)从使用材料、工具和技法上划分为中国画、油画、素描、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3)从题材内容上划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4)从形式上划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4.【答案要点】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5.【答案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五、创作题 【答案要点】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育的本质是指人类从古至今纷繁复杂的各类教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且又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的本质特性主要包括: ①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③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④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⑤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历史现象,具有永恒性和历史性。2.【答案要点】期望效应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教师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的态度与期望。(2)不同态度与期望导致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3)学生对教师不同的态度、方法产生不同的态度、反应。(4)学生的反应加强、印证了教师的期望。

(5)学生的学习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提高或降低,证实期望。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所谓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变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2)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①展现教师的热情。教师应以身作则,使学习充满热情和激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工作和职业中表现出决心和自豪感;②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③使学习富有意义。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培养创造性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④教学技巧多样化;⑤提供明确的反馈;⑥表示关心;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待学生一定要真诚、热情、富有同情心。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小学美术》预测试题(2)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 远、远和 远。

2.在我国甘肃敦煌有一个最早开凿于公元366年的石窟艺术宝库,其开创者为乐僔和尚,石窟的名称叫

3.美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一般划分为、、和 四大门类。

4.美术课程具有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5.从美术创作的艺术手法来了解美术形象,我们还可以分为 象、象和 象三种形象。

6.表现俄罗斯底层劳动者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画家。

7.“黄金分割率”是古希腊的学派 发现的。

8.原始美术的标志是器的大量出现和应用,而伴随着奴隶制社会出现并大量应用的则是 器。

9.天津的 是明清时期三大年画中心之一。

10.出土于西安的秦始皇陵,艺术地再现了秦王国强大的军队阵容。

11.渐变是现代构成设计三大基础 科目之一的构成的基本方式之一。

12.《掷铁饼者》是 古典时期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13.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是指:、、、和。

14.澳大利亚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洁白的建筑像风帆又像贝壳,矗立在悉尼海边,它是由丹麦建筑师 设计的。

15.荷兰画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 画的《向日葵》充分展现出阳光下葵花的勃勃生命力,深受人们喜爱。

16.《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中国原始美术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的代表作品,它出土于西安遗址。17.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 代。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中国画中的“四君子画”是指()

A.梅、兰、竹、菊 B.梅、兰、牡丹、玫瑰 C.茉莉、杜鹃、竹、菊 D.松、柏、竹、柳 2.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一画用的艺术手法是()A.浪漫主义B.后印象主义 C.野兽派 D.立体主义

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黄公望B.张择端 C.马远D.范宽

4.提出“气韵生动”等六法见于下列四部古代画论之一()A.郭熙《林泉高致》B.谢赫《古画品录》 C.顾恺之《论画》D.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1.具有美术创作能力不等于就具备了美术教学能力。()2.中国画的色彩处理是以光源色、环境色为基础的。()3.美术教师要专心上好课,不需要搞课外活动。()4.画面的色彩关系要服从于素描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艺术流派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 3.速写 4.美术媒材

五、画线题(将有关联的名词、作品或作者用线连起来,每画正确一根线计1分,本大题共4分)《思想者》 张萱 《捣练图》 委拉斯凯兹 《芙蓉锦鸡图》(宋)罗丹 《纺织女》 赵佶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请谈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美术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式。2.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

七、创作题:请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为地震灾区北川恢复重建设计一条街区。(要求以平行透视方法绘画,视平线为画者站立地面正常高度,视点在画面中,街道两边建筑物可以六面体表示,细微部分可简略化,建筑物和路灯等附属设施都应透视准确。本大题共2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2.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试述教师的6个主要的职业角色

一、填空题

1.高平深 2.莫高窟 3.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4.人文必修 5.具意抽 6.列宾 7.毕达哥拉斯 8.石青铜 9.杨柳青 10.兵马俑 11.平面 12.古希腊 13.焦浓重淡清 14.约恩〃乌松 15.梵高 16.半坡 17.唐

二、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其后成为传统画中的独特门类。

2.D 【解析】 毕加索的著名油画《格尔尼卡》结合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法西斯战争造成的痛苦和兽性。3.B 【解析】 略。

4.B 【解析】 传统的中国画理论主要见于魏晋时期由谢赫提出来的较为系统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臵、传移模写。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气韵即神韵,是衡量艺术的优劣的标准。

三、判断题 1.√ 【解析】 略。

2.× 【解析】 中国画的色彩处理是以固有色为基础的。3.× 【解析】 美术教师除了要专心上好课外,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写生、交流等课外活动,但要注意学生安全。

4.× 【解析】 色彩关系和素描关系要相互结合,且每个局部之间的色彩、主次、体积、素描关系都要严格服从整体关系。

四、名词解释 1.艺术流派:是指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新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程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3.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速写是中国原创词汇,属于素描的一种。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4.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音带、木材和橡胶等。

五、画线题

《思想者》—— 罗丹 《捣练图》—— 张萱

《芙蓉锦鸡图》(宋)—— 赵佶 《纺织女》—— 委拉斯凯兹

六、问答题 1.【答案要点】

(1)意义: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教学评价是为了改善和促进 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突出评价的改善、促进功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让评价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2)方式: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情境式的评价方式;作业符号的评价方式;评语式的评价方式等。2.【答案要点】

(1)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自己变得高尚优美,并陶冶其情操。

(2)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加深其对审美的认识,准确把握审美的标准,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3)提高审美能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及培养人的兴趣爱好,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七、创作题 【答案要点】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八、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教师的情感特征。

教师的情感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爱岗敬业,积极进 取;热爱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绪稳定,充满自信。(2)教师的意志特征。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目的明确,执著追求;明辨是非,坚定果断;处事沉稳,自制力强;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3)教师的领导方式。

教师的领导方式通常有四种: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理想的。2.【答案要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一、填空。

1.1949年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人物龙凤帛画》。

2.由于试点高低,视平线在画面中不同的位臵使其产生平视(这个答案是我自己填的不知道对不对啊。)俯视,仰视。3.悉尼歌剧院创建者丹麦约思〃乌松

4.美术课堂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

5.绘画运用明暗,线条,色彩(这3个是我自己填的,不知道对不对)等造型手段在平面上描绘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6.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7.雕刻雕、(这个答案是我自己填的不知道对不对。)刻、塑三种之作 方法的总称。

8.工艺美术具有实用性 装饰性双重特征。

9.黄河流域中半坡彩陶纹饰中最多的是鱼纹样。还有一些不记得了。

二、填空题。我就自己写答案啦。

1、“美育代宗教”蔡元培。

2、“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张璪。

3、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4、巡回画派代表人物科拉姆斯柯依,列宾,列维坦,希施金。

5、《梅杜萨之筏》泰奥多尔〃籍里柯

6、后印象派 高更、塞上、梵高。

7、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主流。

8、古代希腊建筑金字塔此时期代表胡夫金字塔(这个答案是我自己填的不知道对不对。)

三、问答题

浙派: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文艺复兴三杰: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文艺复兴前三杰)。

另外,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艺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 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四、创作题。(20分)

画一幅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招贴画。

五、法国后印象主义基本特征? 风格方面: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

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 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六、你到山村小学,给自己写一个三年的个人发展规划?

下载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岗教师接转相关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钟中学2008年特岗教师接转花名册(共5篇)

    特岗教师转正申请书尊敬的领导:我于2008年6月通过农村教师特岗选拔 ,分配到贵州省x县x小学开始了自己人生目标的新起点,在这个优越的大家庭中慢慢成长。三年来,在校领导和同事们......

    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内容资料

    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内容资料《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 特岗教师 2010-04-22 10:14:07 阅读810 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 1986年7......

    特岗教师资料(共5篇)

    特岗教师资料.txt25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1、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笔试的主要内容......

    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

    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发展研究 自2006年国家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目前,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已由“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地......

    特岗教师

    执着追求,无怨无悔 申毛,潢川县付店镇中学教师。“教育事业就是我生命的根,学生的心田就是我耕耘的土壤,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生清贫、一世辛劳,我无怨无悔!”这是他奉行的格......

    特岗教师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报名动态一直受广大考生朋友关注,233特岗教师网小编经过多方渠道向教育厅打听到了2015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报名消息,详情如下: 网上报名:7月8日-14日【报名入口......

    特岗教师2018

    目 录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 第一节 教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