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内比教学总结与反思
“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与反思
关防乡明德小学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
首先,学校建立活动领导机构和评比奖励机制,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明确“培优、推优”活动目标。“课堂比教学”活动围绕专业化设计,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创先争优来充分展示教师的能力。立足岗位练兵,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引领,做好综合评估。
二、加强协调指导,立足于活动整体推进。
1、以比促教,立足于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水平
学校统筹安排“比教学”活动,科学制订《明德小学教师说课评分细则》和《明德小学教师讲课评分细则》。全校在“比教学”活动中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促使每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活动不打乱教学秩序,采取老师向教研组预约的形式,进行说课、上课、议课。教师们不刻意追求多媒体的运用,课堂没有了矫揉造作,没有了依葫画瓢,变得生动活泼,纯朴自然。
2、赛研结合,立足于每次赛课都得到能力提升
“比教学”成为课例研究活动---把比教学活动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把每一次赛课变成一次课例研究活动。赛课
前,参赛者首先在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备好课,然后在备课组内进行说课、讨论;赛课时,除评委外,备课组全体教师观摩;赛课结束后执教者进行反思说课,老师们进行认真评议,最后形成课例。每次赛课后都及时收集整理了包括教案、说课稿、观课记录、评议记录、课例等资料,并装订成册。
12月中旬,黄大香老师、孙小琴老师、贾邦方老师、江先进老师等主讲了精采纷呈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开课,反响热烈。录像课活动、面向社会公开课活动是我校“比教学”的延伸和深华。
三、认真“比、练、研”,发掘教师的个性和潜能
1、“新手”入围课,新进教师扶一把。学校35岁以下年轻教师占全校教师比例40%,为帮助年轻教师成长,实中从教学规范入手,委派教学顾问和骨干教师深入课堂,以课堂组织和把握教材能力为观察重点,了解每位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观察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第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第三,能否有效地组织课堂?第四,教师评价语言是否有激励性?第五,重难点是否突破?课讲完后,新教师进行说课,教学顾问对新教师讲课进行诊断、分析,帮助新教师制定成长规划,使其课堂逐步规范、有效。
2、师徒携手课,潜能教师助一把。为加强潜能教师培养,学校安排了12位骨干教师作为教学导师结对帮扶。教学导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潜能教师上一节过关课,教学导师一帮一辅导潜能教师,帮助其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全员聚焦课,全体教师研一把。为促进全体教师在比教学中共同进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上练兵课,都要开展评课。首先,为每节课聚焦问题。结合讲课内容,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讨论,讲课前先确定每节课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二,推行“学习首席官”制度。每堂聚焦课后,教师轮流充当学习首席官,组织相关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教师们每课必评、每人必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三,实行年级组长汇报制。在全校比教学汇报会上汇报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实验中学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听课与研讨中,老师们收获的似乎有很多。静下来细细思索,在教学比武的背后,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学校专题的内涵发展之美。全省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普遍促进了教师教学素养成长,是共性。而实验中学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而是为了借活动之力深化自身的专题研究。
我们主题鲜明的围绕《明德小学教师说课评分细则》、《明德小学教师讲课评分细则》的特质开展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教师们结合教学案例,不断充实丰满了课堂的观察点。应该说,课内比教学的共性使学校个性动起来,而学校个性化专题又丰富了课内比教学的共性内涵,使共性美了起来,共性和个性交相辉映。
二、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教书育人、学校学术求真的氛围。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教学研讨以说真话为成长需求的氛围。在各级评课中,一味说好话的声音少了,开诚布公地谈质疑的多了。如有一次,曾校长参加了语文组教师评课活动。他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赞许了此次评课活动,他说:全体语文教师就现象说问题,就问题谈看法,表达自己的声音,接纳不同的声音,在争议处碰撞,在碰撞中互相推进。这种抛开个人面子问题学术氛围,不仅高效真实,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促使教师必须快速成长。
三、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解决问题的实效性。活动中,各备课教师就带着自己的微型课题和许多课堂上随机出现的问题在研讨。教师们集集体的智慧,突破了不少的难题。如:学习目标的师生共议问题,课堂教学对话策略问题,低年级学生如何会听的问题、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知识点的落实等一些问题也还正在思考与突破的过程中。虽然,不
是所有的问题在这项活动中都能一次性解决,但课内比教学活动,却真真实实地解决学校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龙头”力量的牵引力。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采取“打造名师”、“培养学科带头人”、“以老带新”等措施来搭建教师交流比武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师。
虽然我校教学比武虽然告一段落,但研究并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紧紧围绕“比教学”的活动主题,将教师们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一方面,各备课组将总结同课异构中的得失,将其结合本组微型课题进行专题研讨;另一方面,学校将开展“打造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将开展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势必将我校的“课内比教学”由课堂比武延伸到校本研修,将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第二篇:课内比教学 教学反思
比教学,促交流,夯实教学基本功
——“课内比教学”教学反思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课内比教学”活动在领导的重视下,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次为期半个多月的活动中,先是要求任课老师事先做好备课工作,事先排好各位老师的公开课时间表,以学科组为单位逐轮搞好讲课、评课活动,以促进教师学知识、练硬功、强素质、夯实教学基本功。此次课内比教学活动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聆听了教研组各位老师的课,受益良多。通过讲课,听课,评课和讨论,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一、精心准备,热情参与。
按照教学进度和公开课时间的安排,轮到我上公开课时我选定的课题是《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课前我精心准备,这个课题重点在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方法上,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分配,要弄清楚制造费用分配金额的来源与去向。在确定教学任务后,我积极备课,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学用具的极度缺乏,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粉笔盒、粉笔,小木棍等都成为了我的教学道具。
二、力求让学习过程更精彩,让教学结果更灿烂。
三月八日上午第三节课,教研组各位老师来到10级高考班听我的课。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认真的定位了我的中心教学思想是以高效课堂为目的,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们能自主的去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制造费用归集的教学过程中,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制造费用”明细账演示账页,并在黑板上用T字型账户演示,然后让学生按照我的演示自己在事先发放下去的多栏式明细账账页上进行登账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分什么,按什么分,怎么分?从而更能理解掌握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并设置条件,让学生进行实训演练。及时小结。
三、教学后的深刻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在课堂上我采用直观性、账页演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我先采取手把手的每笔业务如何登账,如何归集扶着学生做,然后让学生按着我的演示标本,参照着半扶半放地去练习;最后在分配方法讲述之后,放手让学生演练。在教学中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通过此次比教学,我意识到要想有进步,必须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时时告诫自己: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时时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教会学生解题,用浅而易懂的方法教学生学习,学会将知识小结,典型题型归类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效果。
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次的活动,使我真正明白一句话:“学无止境”,要想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学能力,是否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真正将知识落实,这次活动,我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别人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将教学工作做的更出色!以后我会听更多老师的课,把每节课都当优质课来进行。“课内比教学”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会努力把在“课内比教学”中学到的老师们的长处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只有这样,我才能在专业课教学路上走的更远,走得更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经贸服务部
王瑶
2012-3-19
第三篇:课内比教学教学反思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乡情的优美散文,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本文以桂花的“香”为线索,忆起了童年时代摇桂花的“乐”,表达了作者纯真的“情”。
教学中我带领学生由认识桂花,闻花香,再感悟“摇花乐”,接着体会“思乡情”。逐层品读,意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课文情感世界,又从文本走向生活,训练语言。在教学中我着力注重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感受桂花迷人的香。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我让学生把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一一找出,然后通过品读,尤其是抓住体现“香”的词句的反复品味,组织教学。比如“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个“浸”字,它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时香,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二、体验摇花乐,体会童年的乐趣。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妈妈„„”文中的一个“缠”字把一个爱花的小女孩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缠”的意思,学着缠缠“我这位妈妈”。通过角色表演体会作者小时候想摇花的急切心情。当桂花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方式体会如雨般的桂花飘落的美丽情景。
三、品味语言,理解思乡情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通过母亲的一句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写出了自己与母亲一样的思乡情。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是桂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学生都能体悟母亲对家乡的爱,对家乡的眷恋,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这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地有感情朗读,品词、品句、品段,读中悟语、读中悟情,基本上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我还鼓励学生摘抄课文精美的词句,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反思这节课,仍有很多不足值得我去关注。例如:对重点字词的挖掘不够深。如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对“浸”字的理解引导不足,使得学生理解不够透彻,进而对桂花香也感悟不到深处。又如最后一段“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对“又”字的理解,可以引申到体会作者感情,但在教学中我没有把握好。在体会词语的含义,在以后的教学上,我更应该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对重点语句的挖掘习惯。
第四篇:课内比教学.总结doc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总结
乌岩联校
在省教育厅“比访”活动号召推动下,县教育局的部署、中心校的精心策划督促下,我联校在“比访”活动中做了如下几点工作:
一、明确目标,认清形势。
1、认清形势,校内拉起了“比访”活动的横幅标语,组织教师观看了省“比
访”活动的录像,树立育人为本,锤炼师德师魂,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动。
2、召开了“比访”活动专题会,武装全体教师指导思想,确立“比访”活动
组织机构,校长亲自布置安排“访万家”时间,确定每周三为走访日。
3、制订“比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机制,做到有组织、有布置、有检查、有体
会心得。
二、组织实施,进行比教学。
1、明确分工,开好语、数教研组研讨会,明确语、数两科的课题,语文分低、中、高三级进行,低段以《在语言环境下识字》、中段以《句、段的训练》、高段以《阅读与写作训练》为专题,数学以尝试教学法为主题展开教学。
2、钻研教材,明确课标,研讨教法、教路,书写教案。(由各任课教师自行研
讨)
3、语数两组按语数两组组织说课,进行集体研讨,修改教案、教法。
4、实施进行教学,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作好细致记录。
5、总结改进写体会、论文,松乡、县参评。在乡第一轮比武中,我校青年教
师与红敏获得三等奖。杨翠萍老、袁达胜老师、余显荣校长的论文、余昌生老师的教学体会均获得县级一等奖。
三、走访、回访,简历家校社会桥梁纽带。
除每周三晚,全体教师大走访外,杨翠萍老师充分利用节假日进行走访回访,写体会达3000字,走访率高。青年教师朱凤云、杨开巧利用晚上走访,直到11点多才回校,老年教师袁达胜老师走访率百分百,走访笔记受到县、乡两级领导的好评。
总之,在半年来的“比访”活动中,全体教师都深有感触,收益颇深,推动力较大。
四、存在的不足。
1、少数教学点教师认识不足,有待重视。
2、教研组作用发挥不够大。
3、评课效益率不够高。
五、今后措施。
1、进一步明确“比访”指导思想,提高锤炼教师师德师风,提高业务能力。
2、提高课堂课改效率,让学生学得快乐、轻松。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着力于课改活动。
4、及时派年轻教师外地参加各项活动,并上好汇报课。
5、采取以老教师传经活动,实施一帮一推手并肩帮扶活动,帮扶做到有记录、有反馈。
2012年春
第五篇:课内比教学总结
课内比教学总结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背景下,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课内质量是一项重要的措施。虽然课内教育没有像课外教育那样可以灵活的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但是课内教育却是一个基础,是一个学生的主线,对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观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我自身的课内教学经历来说,感觉作为老师在整个课内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在课内教育中学生完全按照老师对于知识的安排进程来学习,并且在某些课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会制定教学的资料和课件,而这些也是学生在课内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课内教育感觉上可能会较难促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所以在我的课内教学过程中,扬其长而避其短:对课内教学中的重点,我会在备课时进行罗列,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强调;对课内教学中的难点,我也会进行问题设计,去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到问题的难处,去认识问题的本质;并且会根据教学大纲中对于知识的重要程度的评价来进行课内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并且在课堂内对于某些问题采取了课内讨论的方式来打开大家的思路,促发大家的思考,这些往往会给比较刻板的课本知识增添很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
学生主要通过课内学习成长,但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来说,一般课内教育也存在某些问题,比如课内教学中往往参杂着某些理想环境,与以后在社会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能存在差别,还有课内教学中的知识获取方式可能与以后在社会上获取知识方式不同。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在课堂中参入一些社会上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剖析,当然这些可能课内教学配合课外实训的效果会更加好,主要的目标是利用课内教育的优势,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把握能力,增加自身再学习能力,并且避免课内教育的劣势,让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也能通过对已有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来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课内教学作为现在教学的主要方式,而老师作为课内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个人的素质深深影响了整个教学的质量,所以作为教学人员,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的前沿知识,并且把这些通过课内教学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有所成长。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