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申屯中心校教师读书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师”为导向,以“实效教学”为 契机,贯彻落实新课程要求,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根据“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活动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决定开展本次教师读书演讲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1、营造读书氛围,让广大教师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使教师成为“有思 想的教育者”。
2、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育创新。
3、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校办学品味的同步提升。
4、创建学习型组织,以教师的读书行为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活动目标
1.把读书与感悟结合起来,形成对所读书籍的充分理解。
2.把读书所获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书香型校园。
四、活动对象
1.读书对象: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2.演讲对象:40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
五、活动口号:读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活动内容和步骤
1.潜心阅读: 利用业余时间潜心阅读学校推荐的《你为谁工作》、《给教师的 一百条新建议》、《三适连环教育》、《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送给老师心灵的鸡汤》的书籍中的其中一本。
2.撰写体会:全体教师将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和感悟等写下来,形成书面材料(不少于 500 字),演讲结束后上交教科室。
3.比赛时间
2011年11月25日下午
4.参加对象
40周岁以下的全体教师
5.比赛内容
由教师自选一本教育教学类书籍,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与帮助。
6.活动方式
1)统一发文,分学科进行,结果集中统一公布。
2)每位参赛教师先演讲(不超过10分钟),再回答评委或听众提问(不超过5分钟)
演讲可针对书中的部分内容,但评委或听众提问可涉及全书内容。
3)参赛教师要提前一天提供所演讲的书籍给评委(讲后归还)。
4)活动对外开放,允许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7.推荐名额与评奖方式
1)每学科教研组推荐2人。
2)比赛结果设按1:2:3设奖。
3)评委由语数教研组长及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成员组成。
8.评分标准:
分演讲内容、答辩表现、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五部分对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若出现同分,则按原始分计算平均分。
(1)演讲内容(40%)。要求演讲观点正确,主题鲜明深刻,能结合工作实际,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2)答辩表现(30%)。能对评委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有针对地回答,做到观点正确、言之成理、逻辑严谨。
(3)语言表达(10%)。要求脱稿报告,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
(4)形象风度(10%)。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讲究技巧,动作恰当。
(5)综合印象(10%)。由评委根据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评价。
9.比赛过程中或比赛后发现演讲词存在明显抄袭现象的,将被取消评比资格。
第二篇:学生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安庄镇中心小学学生朗诵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创造“书香校园”,我校决定举办一场关于诗歌、文章作品的朗诵比赛,为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以此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水平,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主题:诵读文化经典
共建书香校园
四、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诵水平,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同时创造“书香校园”,营造浓烈的文化氛围。
五、比赛内容及时间:
各参赛选手自选一篇文章或诗歌;定于4月23日下午1:30于中心校四楼报告厅举行
六、比赛程序:
年级组、各班自行组织,每个班推举优秀代表参加
各村小至少1个节目,驻地1-5年级每班1个
七、评委及评选方法:
评委由各校业务主任及语文教师代表担任。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终得分。记分员组织计分算分。
八、有关注意事项:
1.各班应先选出选手,然后在各校进行预赛,最后由各班参加决赛的名单及朗诵内容于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上报教导处。
2.凡有背景音乐的请事先准备好U盘,服装可自行拟定。3.各班应精心策划做好本次比赛的各项相关工作,力争在朗诵形式上有所创新,各班成绩计入班级量化。
4.各班主任老师应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做好本次朗诵比赛的宣传、筹备、开展等工作。
安庄镇中心小学 2018年 4月16日
诗歌、文章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1.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课文,读得正确,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添字,不丢字;读得流利;停顿恰当,不以字词顿读,不唱读。(30分)
2.能准确理解作品内容,朗诵能再现作品情境,正确体现作品的思想感情,朗诵时感情真挚、充沛,语气语调恰当。(30分)
3.有乐器或者配乐可加分,音乐搭配贴切,容情。(10分)
4.朗诵者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能体现学生良好形象和素养,整体效果好。(10分)
5.感情充沛,感染力强,台风好。(10分)
6、形式新颖,令观众耳目一新。(10分)
采用满分100分制,朗诵时间低于规定要求的将予以扣分。
第三篇:诗文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卧龙山中心小学诗文朗诵比赛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对全校少先队员进行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学校养成教育,进一步使学生的好习惯得到锻炼和培养。同时为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提供平台。我校决定开展诗文诵读活动。
二、活动主题:
教师组以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组以感恩、好习惯为主题
三、活动时间安排:
3月22日/3月28日,各班组织训练。
3月29日下午一节课教师组及1—6年级学生比赛。
四、参赛说明:
1、以班级为单位,1-3年级(每班2—20人各班二队选手)4—6年级(每班2—20人各班二队选手),集体朗诵。赛前请班主任组织学生训练,语文老师选好诗文,认真辅导。
2、朗诵内容要求:低年级:语言举止文明习惯、守时惜时习惯、遵守秩序习惯、讲究卫生习惯、学会倾听习惯、认真书写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习惯(从上述七条习惯中任选一条习惯作为主题)
中年级:诚实守信习惯、尊重他人习惯、勤俭节约习惯、勤于动手习惯、善于思考习惯、与人合作习惯、动手操作习惯;(从上述六条中任选一条习惯作为主题)
高年级:懂得感恩习惯(都以此为主题)
注意:每个班朗诵时间为3到5分钟,最多不超过6分钟(一年级可降低要求)。
3、朗诵形式不限,如配乐、伴舞等,自备伴奏载体。
4、比赛地点:楼前广场。
5、比赛顺序:比赛当天,按年级顺序依次参赛。各年级班主任现场抽签,确定班级在该年级的比赛顺序。
6、各班比赛队形由语文老师编排好,注意进出场顺序。
7、3月25日下午放学前,请各班班主任把导语或串词交给教务处。
五、评分标准:(百分制)
1、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40分)
2、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40分)
3、现场效果,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20分)
六、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1、高年级(四五六年级)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中低年级(一二三年级)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获奖分值一等奖记1分、二等奖记2分----依次类推,班级总分少者为第一名。班级名次按年级第一名加本周班级评估2分,第二名加本周班级评估1分.2、比赛采用评委现场打分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累积总分,算出均分。
七、人员安排:(主持与评委)有学校统一安排
现场秩序纪律维持:各班班主任
赛场布置及现场亮分员:郭文红
音响设备:郭文红
拍照、摄像及信息发布:王秀娟 李芹
第四篇:朗诵比赛
陇东学院“修德为人,勤学成才”
诗文朗诵比赛
策
划
方
案
主
办:共青团陇东学院委员会
承
办:历史文化学院博雅学社
时
间:2015年4月30日
目录:
一、活动主题 „„„„„„„„„„„„„„„„„„„„ 1
二、活动介绍 „„„„„„„„„„„„„„„„„„„„ 1
三、活动流程 „„„„„„„„„„„„„„„„„„„„ 2 1.前期工作 „„„„„„„„„„„„„„„„„„„„2.比赛流程 „„„„„„„„„„„„„„„„„„„„3.后期工作 „„„„„„„„„„„„„„„„„„„„
四、活动要求 „„„„„„„„„„„„„„„„„„„„ 3
五、活动安排 „„„„„„„„„„„„„„„„„„„„ 3
六、评分规则 „„„„„„„„„„„„„„„„„„„„ 3
七、注意事项 „„„„„„„„„„„„„„„„„„„„ 4
八、奖项设置 „„„„„„„„„„„„„„„„„„„„ 4
九、活动意义 „„„„„„„„„„„„„„„„„„„„ 4
十、活动可行性分析 „„„„„„„„„„„„„„„„„ 5
2 3
十一、应急方案 „„„„„„„„„„„„„„„„„„„ 5
十二、附录 „„„„„„„„„„„„„„„„„„„„„ 5
陇东学院“修德为人,勤学成才”诗文朗诵比赛
所谓“修德为人,勤学成才”即博厚自身道德修养,完善个人道德认知体系,形成稳定而健康的道德观念,并以此为准绳规范自身行为成为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具有道德与理性的社会人!首先,德修为人,青年学子要保持健康的人格,从而保持蓬勃昂扬的姿态,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貌。正如习总书记所阐发的:“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从而实现修德为人,完成自我意义上最高的存在。勤学成才,青年学子实现社会意义上的最高存在。所谓勤学成才,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心,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修德为人,勤学成才,二者皆备,方成人才!作为青年学子,沐盛世春风,习核心价值观念,内化其于行动,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实现自我的不二之途!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神,让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陶冶同学们的理想情操,启发大学生的创作灵感,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交流,营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历史文化学院博雅学社特举办此次“修德为人,勤学成才”诗文朗诵比赛。具体计划如下:
一、活动主题
“修德为人,勤学成才”
二、活动介绍
1.活动顾问: 薛平马 啸 刘治立 马卓群 孙林婵 2.活动总策划:董文强
3.活动监理: 李宏发 李 丹 周义锋 陈宝林 赵 鹏 4.活动总负责:周 婷 刘锋煜 艾莹兰 王学斌 闫学军 5.活动组织者:张亚强 张 婧 李旭明 赵中宁 6.参赛对象:陇东学院全体学生以及博雅学社广大会员 7.比赛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15年5月9日下午2:00;
(2)地点:另行通知。
三、活动流程
1.前期工作:
(1)确定具体负责人以及安排具体事宜,并制定出策划方案;
(2)活动策划书上报学院团总支,共青团陇东学院委员会审核通过;
(3)宣传阶段:由负责人设计海报并张贴于公告栏在全院宣传,并打印通知单委托各二级学院学生分会在各二级学院发放通知;
(4)报名阶段:将各二级学院及独自报名的选手名单汇总,并确定赛事安排时间及地点;
(5)主要前期工作:写策划;制定比赛注意事项、评分规则;制定计分条及计分汇总表;制作PPT;邀请评委。2.比赛流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主持人介绍出席活动的各位评委以及特邀嘉宾;
(3)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4)主持人宣布朗诵比赛正式开始;
(5)邀请评委进行点评;
(6)主持人宣布朗诵比赛最终成绩(采用倒序排列方式);
(7)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3.后期工作:
(1)整理并收集资料,统一存档;
(2)活动后及时找出错误、问题,总结经验;
(3)写活动总结。
四、活动要求
1.本次比赛可以以单人或小组的形式报名参加,每组不超过三人。
2.参赛作品体裁不限,切合主题,内容积极向上,具有时代气息,体现当代大学生风采;
3.参赛形式尽量多样化,可脱稿也可带稿,倡导脱稿,脱稿的将进行适当的加分; 4.作品可来源于他人,但我们更鼓励原创; 5.如有配乐或PPT,请选手自带U盘。
五、活动安排
1.朗诵时间为3分钟——5分钟;
2.参赛形式可以是单人或小组,小组人数必须控制在三人以内;
3.邀请专业的老师及学长作为嘉宾和评委,现场评分、公布成绩并进行表彰。
六、评分规则
总分(100分)
1.朗诵内容(20分):主题鲜明、深刻,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体裁不限,鼓励配乐朗诵;
2.语言表达(30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语气、语调、节奏富有变化,能准确表达情感,舒心悦耳,娓娓动听,能够脱稿朗诵; 3.态势深情(20分):姿态、动作、表情、眼神能够准确、鲜明、自然、形象、直观、灵活的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增强表达效果,不矫揉造作、夸张别扭; 4.仪态形象(10分):服饰大方合理,仪态自然庄重,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符合大学生身份;
5.朗诵效果(20分):朗诵精彩有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感到诗的浪漫,能充分调动听众的情绪,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七、注意事项
1.比赛前一小时工作人员入场,明确各负责人工作,准备会场布置,检查所需设备;
2.前半小时派专人引导选手入场,同时播放轻音乐,活跃气氛;
3.比赛正式开始时,各参赛组按抽签顺序进行比赛。每组参赛者朗诵或演讲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4.在活动过程中,如有突发问题,要求参与者本着互相谅解,友好协作的精神,协商解决。
八、奖项设置
1.一等奖:1名 2.二等奖:2名 3.三等奖:3名
九、活动意义
1.有利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激发了同学们对诗歌的热爱,陶冶同学们的理想情操,启发大学生的创作灵感,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
3.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交流,营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学文明,弘扬汉语精神,增强普通话水平。
十、活动可行性分析
1.学院领导和共青团陇东学院委员会给此次比赛给予了大力支持;
2.活动组织者在举办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经验丰富,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十一、应急方案
1.安排好观众的退场工作,保证秩序井然,安静快速;
2.安排专人及时核对嘉宾出勤情况,如有变动,及时调整; 3.如有停电,则活动改日进行;
4.及时和相关老师联系,如果老师临时有事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来不了,则另请老师或重新安排活动时间。
十二、附录
1.会场负责:张亚强 张 婧
2.会场布置:折亚雪 刘俊俊 蒋小娟 负责人:李旭明 3.维持秩序:折亚雪 负责人:张 娜 4.打扫卫生:武秋香 李彦丽 邹 妍 负责人:魏 丹 5.热水提供: 李彦丽 武春霞 刘 繁 石永宁 6.多媒体:石永宁 7.照片采集:刘俊俊 8.评委茶水:武秋香 9.板报设计:王蓉基 王好娟 李 敏 10.场地接应:刘 繁 李彦丽 武春霞 11.计分组:刘 繁 武春霞 杨应科 蒋小娟 12.计时组:李彦丽 武秋香 v 13.主持人:李 敏 邹 妍
2015
负责人:朱雁红 负责人:杨应科 负责人:李旭明 负责人:魏 丹 负责人:赵中宁 负责人:翟苗苗 负责人:杨应科 负责人:赵中宁 共青团陇东学院委员会历史文化学院博雅学社年4月30日
第五篇:朗诵比赛
尊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朗诵的主题是“感恩父母”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种人最应感恩
她就是——“母亲”他就是——“父亲”
母亲,人间第一亲;父亲,人间第一情。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柔的抚摸给了我爸爸的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双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爸爸的皱纹深了,他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聆听妈妈殷切的话语,面对爸爸深沉的目光,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地,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树叶对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天上飘荡,描绘一幅动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
合:我们沐浴着父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母亲的真情成长。今天,就让我们用经典名言来倾吐自己的心声,感恩我们亲爱的父母:
孟郊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冰心说: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荫(yìn)蔽(bì):树木遮蔽
倪ní瑞ruì璿xuán说: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白居易说: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十月怀胎,给予了我生命;
感恩父母,给了我自由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辛勤汗水,哺育着我成长;
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深切教诲,教会了我做人。
(合)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父母的心,用我们的一生来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