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分析报告
**区现有中小学校6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城市初中6所,农村初中5所;农村九年制学校1所;城市小学20所,农村中心校5所,村小22所,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分析报告。3所幼儿园、1所特教学校。在校中小学生34850人,现有在职中小学教师2891名。
一、报告形成过程
根据我区教研员、培训教师三年来下校听课、调研、培训考核、座谈等活动形成的记录、报告,并结合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检查、督导结果,现对我区三年内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
二、教学工作基本情况概述
(一)国家、省课程计划执行情况
1、国家课程实施情况。
我区按照吉林市教育局2006年下发的《关于印发吉林市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齐课程,保证课时,并对各学校开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保证课程计划的正常实施
2、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工作汇报《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分析报告》。
地方课程我区开设了成功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师资的配备上,成功训练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一小部分是专职教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
我区各学校大胆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全区中小学已有19所学校的32项校本课程在课改办申报备案,其中有22项基本符合校本课程的要求,已纳入学校课程总体规划,有课时、教材和实施纲要做以保证。比如:桦皮厂中心校本着以“科技创特色”的思想学校开设“智力七巧板”、“航模设计”校本课程、三实验小学乒乓球、篮球、足球等校本课程、艺术小学的《形体与健美》、《线描》、莲花小学的《武术》、《手工制作》、左家星火小学的《象棋》、中兴小学的《剪纸》、《十字绣》等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宽了我们的教育领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数学校都配备了专职教师,对其中包含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都能开齐,在实施上,小学优于中学。
(二)教师教学情况:
1、通过下校检查、听课,感觉我们的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时能够紧紧围绕课标要求,有步骤、有阶段地制订,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时既着眼显性的(看得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着眼于隐性的(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的、不可测的目标,坚持了单一与综合相结合;坚持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坚持了长期与短期
下一页
第二篇: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
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
2014年02月09日 15:11:44 访问量:55次
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教研、教改中的管理、指导、研究、服务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教师工作基本规程
第三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自觉维护教师良好形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权。
第四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达到一定的学科专业水平。掌握并应用现代教学理论,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在教书中育人,不断提高教学综合素质。
第五条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严格执行课标标准。全面梳理教学任务,科学把握教学进度。开学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自身专业发展计划。
第六条认真备好每节课,在备课中明确每一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情况,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因素,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加强集体备课与研讨,避免课上出现科学性错误。
第七条认真上好每节课,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简明,口齿清楚,教态亲切,语速适中,板书工整。
第八条培养学生预习、质疑、思考、书写、反思的良好习惯。注重训练学生想象、分析、展示的能力,开发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第九条依据“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设计每节课的作业,体现层次性。依据教材及学生实际适当设计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作业,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要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第十条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达到一定的批改量并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注意收集作业中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反思教学、调整教法。
第十一条课后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对学困生要善于发现,耐心辅导;对中等生要善于激励,热情帮助;对优等生要善于培养,科学指导。
第十二条树立效率意识,实施有效教学。对作业练习、单元测试、期末考试要及时分析、反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十三条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善于利用网络教研,共享教学资源。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性教学,为学生能学、会学、乐学服务。
第十四条教师要主动加强业务学习,每学期听课(课例探讨)不少于20节次,自觉积累实践经验。注意收集教学中有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专项研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步充实专业成长记录,力争做学习型、科研型、智慧型教师。
第三章教研(备课)组长工作基本规程
第十五条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科教研计划,与主管领导商议,制定好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计划。
第十六条认真落实计划中的各项工作,组织学科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学科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十七条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做好集体活动记录;协助主管领导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上课中的疑难问题,指导教师确定研究专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究。
第十八条加强团结合作,形成专业成长梯队,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发扬团队精神,形成整体优势,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第十九条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引领与教学实践能力。深入学科教学实际,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每学期听课(课例研讨)不少于30节次。
第二十条协助学校搞好质量监控,及时了解学科组教学情况,定期检查本学科教师备课、学生作业、特需生辅导等情况,发现问题主动解决,督促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十一条每学期末要对本组的教学情况、专题研究情况、学科组活动情况作出书面总结。
第二十二条做好学科教学活动资料、学科教师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第四章教务处主任工作基本规程
第二十三条协助校长(业务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课程,执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十四条协助制定学校总体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学具体措施,检查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做好各项工作总结。
第二十五条组织制定学校课程计划,编排全校课程表、师资安排表、作息时间表。负责检查、评价和反馈教师执行课表授课情况。
第二十六条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学校课程档案。建立课程评价制度并实施有效管理。
第二十七条指导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发现并培养业务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第二十八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每学期对教学常规工作,如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个别辅导等进行检查,并能及时进行指导与反馈。深入课堂调研,坚持一线兼课。每学期听课(课例研讨)不少于40节。
第二十九条制定学校教学过程监控制度,组织实施过程质量管理。制定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定期组织测评,评价分析,科学反馈等评价工作。
第三十条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向校行政会议提出教学工作建议。制定学校教师学习培训、校本研修和专业发展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文化素养、教学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十一条协助校长(业务校长)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组织教师开展实效性强的教科研活动。加强自身教科研理论学习,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能力。
第三十二条学习有关文件,把握政策尺度,做好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加强对毕业年级(结业学科)的管理,做好毕业班的相关工作。
第三十三条做好学生成长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教科研档案、教学辅助材料等各类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
第五章业务校长工作基本规程
第三十四条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关于教学方面的决议,抓好落实并及时向有关领导通报。
第三十五条组织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所辖处室的业务指导,审批所辖处室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第三十六条制定教学、教研、教务各岗位职责条例和绩效考核措施,负责对教学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十七条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实验和评教评学活动,组织教学检查和总结评比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十八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一线兼课,深入课堂调研。每学期听课(课例研讨)不少于40节次。
第三十九条主持召开教学部门工作会议,布置检查教学工作。加强对教辅资料的监管,指导教师用好教学资源,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四十条负责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等的管理和建设。
第四十一条加强对毕业年级(结业学科)的教学指导与管理,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疏导、中考志愿填报、考试答题技巧训练等工作。
第六章校长工作基本规程
第四十二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第四十三条精心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审查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制定有效措施加强过程监管。
第四十四条提高领导课程教学的水平,有效统筹国家、地方课程的落实,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有效吸纳社会各类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第四十五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十六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狠抓教学质量监测制度、领导巡课制度、领导推门听课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四十七条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第四十八条营造宽松的教育科研环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将研究重心前移到课堂、渗透到细节、着眼于困惑,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第四十九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成为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专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每学期听课(参与教学活动)不少于30节次,以掌控教学管理的发言权与指挥权,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力和权威性。
第五十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鼓励并组织教师参与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参加外出业务学习培训。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第三篇:教学工作分析报告
教学工作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在接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工作视导检查的通知后,对照标准,就学校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学管理
1、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学校每学期均根据山东省颁发的学校课程开设标准,严格落实,既不多开课程,也决不少开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并能科学规划,重新设计课程总表,并将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上墙,及时向教师、家长公布。
2、学校有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计划,同年级统一教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3、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4、实行行政领导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包组领导采取循环听课的方法,争取一个月在蹲点的年级听课一个轮回,积极与教师交流,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使教学常规管理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首先做持之以恒的表率,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校长听30节,中层干部听40节,关注教师课堂表现,向40分钟要质量。
二、教学工作
1、重视集体备课,本学期,我校对教师提出教学常规“六认真”的要求,强调认真备课是每位教师的职业底线,备课除了课前学习课标,课中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常规之外,积极倡导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重视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坚持每周在同年级同学科中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备课做到有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运用集体智慧,帮助个人设计教案。
备课提前一周,精心备好每一课,没有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有教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字迹工整、清晰。有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多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教导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列入教学目标;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鼓励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或自制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得到创新的启迪,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知识。
3、教师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语文忌死抄、死背,注重积累性、应用性作业的布置,数学忌机械、重复性作业,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其他各学科也应创造性地布置作业。各年级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质量。作业批改认真、及时、正确,还进一步加强面批的次数。
三、教学教研
1、校本教研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教研
积极参加县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且承担了好几学科的集体备课。我校以本次视导为契机,通过教学工作自查自究,使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下大力气进行整改,使垛石镇索庙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的学习日志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式的基本要求主要通过组织研制、发布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质量监控来实现的。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具体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中小学教育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以及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研制并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根据实验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于2011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行性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进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使用情况的大面积调研,拟于近两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主要通过各学科课程标准来体现的。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人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民素质达到国家期望要求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基本情工作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二、教育部门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情况
(一)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2.抓住机遇,逐步普及现代教育手段,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3.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为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县委、县政府将学校排危工作列为每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将排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排危资金100万元。城市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精心组织校舍危房普查和制定“十一五”校舍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和更新校舍建设项目库资料,进一步调整校园布局规划,2004年以来收缩了56个校点。积极争取和认真实施寄宿制工程、危改工程、战恢工程,积极申报希望工程,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两基”验收以来,多渠道筹资7555.62万元,改扩建校舍83319平方米,排除危房27909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其中寄宿制工程项目2474.4万元,危改项目879.77万元、战恢项目1111.55万元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希望工程837.42万元,其他项目1312.48万元,通过融资渠道投入940万元。硬件改善,为推进教育公平,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问题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
2006年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我县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指标逐年增加,享受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8808人全部享受免杂费和免教科书政策,26663人享受寄到宿制生活补助费。全县少数民族学生44278人均享受到免杂费和免教科书费政策,上学不用交费,其中小学12360人,初中31918人。少数民族学生中有18154人享受到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占少数民族学生的41%。
(三)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
(四)上级国家机关给予教育的优惠政策到位情况
2.划拨民族生生活补助费
上级机关每年划拨资金对我县民族中学民族生进行补助,每生每月47元,每年共补助1000人,每年10个月共47万元
3.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特殊照顾政策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我县毕业生,对我县少数民族考生均给予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高考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照顾20分录取。高中中专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照顾30分。
4.帮助培训和培养各民族教师
四、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民族教育投入仍有较大缺口,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学校存在危房,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一级的学校多数属于危房,隐患危及师生安全。有的使用年限较长,已反复维修多次,墙体断裂;有的屋架腐朽;有的土基、木板、单砖墙房以及墙体倾斜。学生住宿拥挤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由于条件限制在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紧缺的现象尤为突出。
三是民族学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现全部“两免”,但“一补”名额有限,仍有部分贫困生没有享受到此实惠,少数民族子女入学仍是个难题,控辍保学形势严峻。
四是受打工热潮影响,处在学龄阶段的民族学生外出打工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巩固工作难度加大。
五是民族村寨的少数家长法律意识淡薄,重男轻女、早婚早育观念现象较为突出,随意剥夺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五、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对策措施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学校布局进行微观调整,均衡教育发展。
三是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科研兴教,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福利待遇优待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一级任教,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救助帮扶力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五是制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毕业学生就业率。
六是增加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名额,让全部农村在校贫困生得到资助。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在校民族生助困力度,建立长效的贫困生救助助机制,让每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七是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加快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步伐,提高学校活力,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