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教育家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的作品。这本书的主要思想是教师要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注重用书籍去影响学生的心灵。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的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师的备课不能是仅局限于教科书,应建立一种宏观的备课观,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教师的学习要始终处于进行时态,因为“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与教师的学习是同步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一本分的自己空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关爱学生,当然必要的批评是必须的。但是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注意场合,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必要时候用提醒代替批评,一次只说学生的一个错误,批评的时候不要使学生失去自尊心,最后给学生提一些建议,然后表达对学生能改正错误的信息。
读书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第二篇:与教育家结伴同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与教育家结伴同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与教育家结伴同行
——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 王战伟
短小精悍,又结合了自身经验,并且思想上很有深度,条理清晰,个别处语言活泼且“笔下常带感情”,与教育家结伴同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感。这是我读这本教育随笔的初步印象。细细读来,大有裨益。其中几篇,若有所悟。61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我很佩服这个观点。
“是什么力量让学生来学校读书?”
传统的是习惯,是强制,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吸引。我们应交给学生以活的知识,能用的专业知识,或者饱含哲理的人生小故事。也就是说既有战术,又有战略。
现在倡导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因而在传递知识时,兼顾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良好动机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风格,“由学生自己来找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学生有了对知识的亲和力,而且实现了幼小的生命价值”。
这条也挺好,遵循了“乐学”的原则。在操作时,一是强调渲染知识是资本是无形的财富的观念,比如讲比尔·盖茨的财富,陈安之的成功,刘谦的魅力等,创设学习改变命运的良好情境;
68再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教师带给课堂精气神,说是玄妙,其实亦未是。如果日常练好两个功夫,则经年必成。”
总结起来就是一“投入忘我“,二 “平时体悟”。
说起精气神,类似于练气功的气场。特别是听了陈安之的一些做法,象同客户打电话一定要站着打,这样气息才能通畅,靠声音的饱满热情来感染人。还有演讲前除做充分的演讲内容的准备外,还要大量的体力训练,把自己所有的活力在现场完全展现出来。同时还讲了很重要的演讲前充分的“放松”,特别是头脑的放松,象入睡前给自己一个美好梦想,听轻音乐。
既有以饱满的活力,又有灵活的思维,这样就更容易能既忘我投入又轻松自如的穿插自己的平时体悟了吧。
99为孩子们喜爱你提供理由
“我想,尝试一下让自己叫孩子们喜欢你,哪怕只是提供一条两条孩子们喜欢你的理由。” 这个问题我没有仔细想过。象电影台词里讲的那样“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其实很多时候一堂课并不是刻意去表现自己的知识丰富,思路清晰,思想开阔,带感情诵读,幽默风趣,机智夸张等等,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作者,再向同学们“苦口婆心”“绞尽脑汁”的传达,并没顾得及苦口之余是否课还“可口”人也可爱。有时候只是短暂的那么一点回味。记得有以前的学生提起课堂上的某某“动人”细节,自己竟一下子记不起来了。
“怎么知晓自己的可爱处?去问问孩子们,不必一本正经地做什么调查问卷的,只要去看看他们的表情还有欣赏的眼神会告诉你,你很可爱。”
其实最直接的就是问问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孩子眼中的爸爸是个好爸爸吗?由此可知一二。
虽说“不必一本正经地做什么调查问卷,只要去看看„„很可爱”,做做问卷调查,但也无妨。现在倡导师生互动的教学观,明白学生心目中或新时期广大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还是很有必要的,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嘛!有机会有条件该做个比较“一本正经”的调查,进而还可以设计问卷在老师中间调查“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时代进步了,恐怕会在“教师评优”“学生守则”之外又会有一些新名词、新观念吧!
然后师生就可以此为榜样,努力让老师学生相互间喜爱的条数越来越多!
第三篇:《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一百(完结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之一百(完结篇)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之一百: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欣赏:
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在上课时,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关于本门学科的思路,而且要注意到学生。
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在对少年的智育中,这种办法和技巧尤其重要。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方式。为了满足少年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对少年和青年来说,最有兴味的讲课,是那种把某些东西故意保留而不讲完的讲法。许多学生在童年期学习的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一些教师鉴定说,却变得愚笨,没有才能,对知识漠不关心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解除”了思考的任务。教师想出的各种巧妙办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减轻学生对掌握教材的困难。结果得出一种很荒诞的情况:按教师的本意应该是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办法,却在实质上把学生教得不会从事脑力劳动了。对那些“难教”的、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别耐心地对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他们头脑迟钝,也不要让他们拼命记忆——这些都没有用处。如果没有探究和思考,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记忆力变坏正是在少年期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正当一个人应当尽量多地思考的时期,却把他从思考中“解脱”出去了。应当引导理解力差和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去独立地发现真理。发现带来的喜悦,在经过自己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这是走向自我确立的一个阶梯:学生体验到自豪感,体验到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许多问题中,关于已知和未知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吸引我们的注意。……,揭示未知和已知之间的深刻练习,这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他们看到的只是教师在布置个别作业:给一些人的作业比较容易些,给另一些人的作业比较难一些。教师布置这些不同的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才能不断地得道发展。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而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能为提高学生集体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实施这一原则,可以使“差生”不失去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地发展起一些智力技巧,而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就能在哪怕一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手在精细的工作中好像能使头脑听从指挥,能培养对于准确性的精密性的敏感。此外,这种工作还大大有助于培养自我检查能力,培养学生对马虎从事,漫无条理的不可容忍的态度。手能够教会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
在小学各年级,知识跟技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孩子们首先学习读、写、观察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里都包含着积极地活动:孩子们写字、阅读、自编和解答应用题,测量和观察自然界的现象,编故事,等等。笔记:这是最后一篇建议,其中很多的内容是精华。请仔细的阅读原文全文,你能从中找到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好方法。
(以此更新完毕,感谢真心阅读这些文章的人们!)
第四篇:教育家之路读后感 [推荐]
教育家之路读后感
傅斯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学者和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教育家之路读后感。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岁月中人们对他了解甚少。1919年元旦,新潮问世。第一期出版后,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傅斯年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发表了《怎样做白话文》、《中国文艺界之病根》、《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等文章,并创作了《深秋永定门城上晚景》、《老头子和小孩子》、《心悸》、《心不悸了》等自由体新诗。在北大师生中,文言功底差而赞成白话文的多,文言文写得好却赞成白话文的就极少,而傅就属于后者。他虽然国学根底很厚,文言文写得很精彩,但却深知提倡白话文是文学革新和学术革命的关键,所以才追随胡、鲁、陈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阻力也是很大的。其中,最顽固的要算文学系的黄侃教授。在一次讲课中,黄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并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他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以省三分之二。
火烧赵家楼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不过,傅斯年并未继续学生领袖之路,他志不在政治,而在于学问。傅斯年讲授《中国文学史》,并没有现成的讲义,常常需要刻钢板油印讲义,读后感《教育家之路读后感》。他不仅授课受欢迎,而且十分关心学生,对成绩优秀者奖掖有嘉。傅斯年不但是一位大气磅礴的学者,卓越的学术组织领导人,还是一位日常生活非常严谨的传统知识分子。
对于教育改革,傅斯年有自己的考虑。1949年3月,胡适由美国来台,两人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傅以为,中国的学校制度,可以说是抄袭的,连模仿都算不上。因为模仿要用心,抄袭则随便。莫名其妙、兴之所至,便是学校制度的现状。胡适以为,世纪初的学校,章程译自日本,日本也是抄袭的,中国教育按这个行不通。民初,又学美国,结果长处没学来,短处却学了不少。每任教育部长上任,又有新见解、新作为,旧的不改,新的激增,使学生课程繁难,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
傅斯年说,从教育宗旨看,中国仍是传统的读书做官论,于是认字的越多,学校办得越多,社会寄生虫越多。衡量一个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学生是否具有运用课本知识动手实干的能力,二是能否将所学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学生成为社会废物和游民。教改的另一原则,则是教育大众化,以奖学金解决寒门学子的入学与上进。
他办的四件大事,一是中山大学的文学院,二是史语所,三是北大复员,四是台大,都是最大的成绩。
傅斯年先生,伟大的教育家,读完他的经历,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他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会一直铭记在我心中。
第五篇:《六位教育家》读后感之二
《六位教育家》读后感之二
近年来,文凭造假事件屡屡发生,不仅在中国早已形成气候,而且还有不断向国外发展的趋势。比如去年11月间,曾有50名中国学生因为涉嫌造假,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今年4月,又有数百名中国学生在法国涉嫌买卖文凭受到警方调查,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学生的群体形象。这种现象,固然与涉案人员的品质有关,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导向来看,也有值得反思之处。
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刚刚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主张,就听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学历社会”。记得当时有一位著名科学家说过:到本世纪末,县处级干部要有本科学历,厅局级干部要有硕士学历,省部级干部要有博士学历。再加上“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响彻云霄,致使大家都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于是每年高考来临,都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
这让我想起五四先贤对类似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无论傅斯年还是陈寅恪,都没有获得任何学位,1926年冬,没有学位的傅斯年回国担任了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并兼任文学院院长和国文系、历史系主任。上任后,他除了聘请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和学有所长的教授之外,还对自己的学生说: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有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能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大学就是为此而设立的。与此同时,他还批评把上大学当作敲门砖的思想,认为上大学混文凭是没有出息的表现。
纵观傅斯年的一生,始终没有把学位太当回事。这种观念在那个时代比较流行。例如中华民国成立后,尚在美国留学的顾维钧被聘为总统秘书。当时他还没有拿到学位,如果立刻回国,就会受到影响。他向导师请教,导师说:你都可以当总统秘书了,还要什么学位?
然而现在,不要说本科生了,就连硕士和博士也成了“待业青年”。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又哀叹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说明,一方面是学历过剩,一方面是能力太差,此乃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