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杂感
刚听到寒假作业是读《江村经济》的时候有些惊讶又带点无奈,擅自以其书名定义,认为这一定是一本无趣的经济学书作。然后直到找遍图书馆的经济图书专栏都找不到它的时候,一查才知道这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书。
高中的时候读书不多也不算少,但真的没有怎么看过人类学社会学的书。初看这本书书名,以为它作为博士论文必定是很枯燥乏味的,却从翻翻看看中找到了想要看下去的欲望,于是在网上书店买回了家。这本书以开弦弓村为视角从而延伸描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没有说写得很深奥,对于我这个学法律的外行人来说也算看得懂,挺通俗易明的。
我从前也曾听说过费孝通教授,但没有做过深入了解,只是知道他曾师从享有盛名的吴文藻教授。看书一直有习惯,就是看之前得先对作者做点了解,于是谷歌百度上查了费教授的一些资料。七十多年前,费孝通教授两次到中国农村进行视察,并记录下对农民生活各个方面的所见所闻及了解,在到伦敦大学的漫漫旅程中把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并在提交博士论文时再作了梳理,于是就有了《江村经济》。想想那个时代,中国内部战事不断,社会混乱,费教授却有了研究中国农村生活与风俗的念头,他必定也曾有过拯救祖国于危难的决心,而他也不曾想过自己的书在今天会享有这样无可比拟的地位。
马林诺夫斯基在评价这本书时说:“此书虽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以复述静止过去。它有意识的紧紧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费教授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经济状态、家庭关系的详尽描述,为我们展示一幅描绘中国文化、宗教和政治体系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第二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一本好的书应该是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更重要的是是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给人以无限的使命感。《江村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
《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
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人们可以根据当地人所占土地的自然条件大致推论出村里人的职业。而恰好,该村中的外来户全部从事着特殊职业,当然,他们没有土地。
另外,有着交通优势的开弦弓村并不仅仅发展农业,它的工业尤其是蚕丝业,在当地乡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近些年先进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地区的传统蚕丝业逐渐衰落。
从这个篇章中,我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但更不能脱离整个社会或者世界。开弦弓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整个村庄的规划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将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不过,在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庄的内部联系紧密起来,一些公共机构的建立正是社区生活变化的体现。
社会背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保证亲族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的角色。“家族”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家”的亲属关系的扩展。而“家”的规模大小是有两股对立的力量的平衡而取决的。一股要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另一股要分散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导致的亲属关系的扩展恰恰是通过姻亲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村庄里,婚姻是一个非常正式而又严格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的婚姻之事严格按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而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说法。子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定下了婚事,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而且这里的人们习惯上讲究“亲上加亲”,因而表亲间联姻现象很是普遍。因为婚姻在这里的主要作用就是绵续家世及促进家族的发展。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婚姻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人们对于妇女的要求有很多,而且过分重视“香火”问题。这更是造成了“小媳妇”现象的存在。
当然在家族、婚姻问题中,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一个村庄中,财产不仅仅局限于家产,还有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的财产和“无专属的财产”。这些财产的继承主要以集体占有和私人占有的形式存在。在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一个农村家庭中,传递的主要财产是土地,主要对象是该家庭中的直系男子。若没有直系男子,则由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来立继。当然继承者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为本人的专业是法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对书中与法律有些许牵连的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书的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费老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村落中人们对财产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决非是法律学者们按照逻辑严密的物权法体系进行的分类),以及财产的传递和这种传递过程中对继承和赡养义务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时已经生效的(中华民国)新民法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新法规定了女子的继承权,改变了单系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费老认为虽然新法律已颁布7年,但就江村而言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即民间所遵循的继承原则仍然是传统的“父系传嗣单系继承”。这实际上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即:法律自上而下的构建出了一套体制,但该体制所适用的领域却实际遵循着另一套“规范”,即表现出了一种“二元化”的态势,而这种“二元化”(有时是一种“多元化”)往往又表现为民间自发的“规范”得到实际贯彻,国家公权力制订的规范成为华而不实的装饰品。
由此我们可看出,传统的中国从承担责任和发展家族考虑,给予了男子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妇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这些问题已得到了显著的解决。
另外除了亲属关系的联结,还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纽带就是地域性的纽带。在这个村子里,有一些人在一起组成了户,他们共同居住、吃饭和劳动。而其它形式的联合群体也多如此存在。
经济生活
开弦弓村的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了各种手段来获得消费物资,但同时也规定并限制了人们的要求。文化对于村民的消费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村里的房屋都设计有堂屋。堂屋是住房中占地最大的,一般用来做劳作的场所,例如养蚕,缫丝、打谷等等。它也是人们接待客人或存放农具、农产品以及供置祖先牌位的地方。
这里要注意的是 开弦弓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费孝通先生在书中的第一章第七节是即提到: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过这样的一种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得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她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蚕丝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技能,代表着一名女孩子的最高的能力水平。也就是这种对蚕丝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在古代属于家庭手工业一种的蚕丝业渐渐往工业化生产转变。
费孝通先生对农村的农耕和副业各环节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惊叹于这些农业行为的技术性和精确性。这个系统的每套程序,都需要一个惊人的协调。以农耕灌溉为例,由于水域在田地的外围,必须修建渠道,外层的田地灌溉一定量之后,必须自觉地关闭出水口,以满足下一块田地的灌溉,为了满足均匀灌溉,同一田埂内的田地必须高度相同,如果有一家的田地为私自储水而降低地块高度,便会遭到谴责。即使干旱时节,这个规矩个人也不敢轻易去破。这个规矩不是任何行政部门强制执行的,而是自律的结果,自律是这个地区自治的条件之一。在村庄中,除了生产,人们的主要活动是聚会、出会和一些宗教、祭祀活动。
这些细节体现了这个村庄以农业生产为主,但也有一些副业等的发展。而在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中,村民们保留了许多习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
在地理环境中,作者曾提到,由于人们所占土地不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有许多种。主要可以归为四类:农业、专门职业、渔业和无业。但不管如何划分,这些职业的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且它们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从这些职业所从事的人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大部分的人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不仅仅只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其他的如蚕丝业的乡村工业生产。还有部分因成年男子死亡,只有寡妇和儿童等的家庭,不靠自身劳动过日子,而是依靠出租土地生活。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天气条件很是重要。人们根据传统的节气表和一些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安排农业生产。而土地的占有促使了雇农和小土地出租的产生与发展。这种生产方式也有效地利用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除去农业生产,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太湖一带农民的特点。前面说过,蚕丝业在后来有所衰退,也正是如此,当地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中,促使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世界经济的衰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当地一些技术人才的积极参与。另外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改革中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技术革新进退维谷。费孝通先生也提出了他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建议: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复兴乡村经济。
在整部书的最后,费孝通先生着重讲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他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而农民的主要开支又在土地的使用上。我们应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应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因而费孝通先生再三重申,恢复农村企业才是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根本的措施。
《江村经济》作为一本探讨社会问题的书籍,它深刻地、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是一部很值得阅读的社会学类型的书籍。
第三篇: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模版]
江村经济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村经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终于将费老的《江村经济》细细品完。真的是挺惭愧的,由于一些琐事,我前前后后近三周才读完,由于不是一口气,所以下一次读的时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温习一下,虽然觉得看的挺透的,但是这种效率,我自己都汗颜…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体悟到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作者阐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细致程度。而且,这种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它结合了实际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开政治立场、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所做的调查和研究,这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
本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名词,以一种平易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开旋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结构清晰、逻辑清楚。第二章说明了为什么选择开旋弓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及开旋弓村的大致情况。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特点,介绍了开旋弓村的实际情况。从第七章开始,是这本书的重点吧,分别描述了开旋弓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其中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土地的占有这一章,土地真的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之于农民如同水之于鱼,没有水,鱼无法存活。同样,没有土地,农民也将无法生存,所以当土地只属于地主阶级时,农民最终会受不了剥削而起来反抗。
但是,现在土地公有化了,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他们生活就变好了吗?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答案。近年来涌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或许能给出一些回答,他们有的甚至是将家里的土地荒芜,也要到充满诱惑的城市来用低端的劳力赚取他们认为比种地强的价值。是土地不够?还是土地质量不好?又或许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太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许,这就是我所学专业“农业推广”的使命所在?
第四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一书是在班主任王老师的推荐下购买并阅读的,本书在前言中就写到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兴许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的缘故吧,本书所写到的很多观念、习俗或习惯与我生活的农村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勾起了很多我儿时的回忆。
书中在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的时候,也指出中国了农村的发展出路。我想,把这本书的理论应用到我的家乡进行实践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现在的时代已变,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同小异的。
本书在给出前言和调查区域后,马上就介绍家。这也表明了作者在调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开弦弓村农民对家十分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个重家庭的民族,更是注重传宗接代的群体。在农村,香火的兴旺更是被认为是家的兴旺,祖宗的保佑。作者提到,配偶由父母选就,婚礼由父母安排并且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不由得一下子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种典型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
我妈妈16岁那年,在外公告诉她和她姐妹们那是别人家送来的喜糖的情况下,和她的姐妹们吃了这包喜糖,吃完之后,外公才缓缓说,这是我奶奶家送来的聘礼糖,这也意味着吃了聘礼糖就必须接受这桩婚姻。不管我妈妈如何反抗,势单力薄的她还是斗不过父母,被迫嫁给我爸爸,爸妈之间可谓完全没有爱情可言,他们直到结婚那天,才互知对方是何面容。
婚后,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姐姐,另一个是我。我妈妈也因为没有生儿子,受尽了我奶奶的欺负。而我的名字也是因为我们奶奶没有孙子,所以我奶奶特地给我起了个男孩儿名字,说是没有孙子但至少要在户口上挂个男孩名,男尊女卑的地位,在我奶奶那儿体现得淋漓精致。
像我妈妈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那儿并不少见,还好,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妈妈是不会再让自己的儿女重蹈覆辙的,所以在我姐姐的婚姻里,我妈妈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更谈不上像我外公那样包办婚姻,我妈妈只是给姐姐做了一些参考,虽然姐姐将嫁到对于我妈妈来说比较远的地方,但她还是放手让她去追求属于她的幸福。
其实不止太湖东南岸这个开弦弓村和我的家乡是这样的思想状况,在那个年代,几乎整个中国农村都是如此。女孩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妇女的地位低下,不能生育的妇女不仅会受到男方的嫌弃,更会成为村里人饭后闲谈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我们现在能生活在这么一个和谐、稳定、自由、幸福的年代,也正因为,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最最重要的,我们还要孝敬我们的家人。
关于礼仪开支,作者说,礼仪开支与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有三,一是出生,二是结婚,三是死亡。这种开支对于农村来说几乎是每个家庭必须的开支,并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农村,即使家里一贫如洗,也会借债办好这些事情。特别是贫穷家里有人去世,认为生前没能让逝者过上好日子,亏待了他/她,那么人生的最后一程,一定得让他/她走得风风光光,也好逝者到了阴间以后能保佑自己的家族兴旺发达。
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家里因为我生病,已经债台高筑了,可爸爸还依旧四处筹了好两三千块钱(在九几年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目)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爷爷一个盛大的葬礼,后来长大后问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说,爷爷生前过得不好,人生的最后一场大事不能亏待了爷爷,并且希望爷爷能记住家人对他的好,然后保佑家人。
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贫苦的日子一直在继续,暗无天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所以款待逝者,寄希望于他们,认为他们死后会化身为灵魂,从而具有超人类的力量,并且他们能够赋予家人拥有特殊的能力去改变家族的命运。这些做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灵魂的无条件的信仰。
本节中,作者有一个观点我也很赞同,他说结婚时的宴会为亲戚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对新建立的亲属纽带予以承认,对旧的关系加以巩固。我觉得不光是结婚时的宴会具有这种功能,任何红白喜事都有这种作用,因为亲戚家或是自己家的红白喜事,大部分亲戚都会相聚于一个地方,那么相互的交流就会增多,从而就会认识新的人,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同时旧的关系也会因为交流的增进使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作物多样,但对于水利条件优越的南方来说,种植水稻是农民的第一选择,也是最优选择。地处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就更加不用说了,作者提到,这个村子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籽和小麦。水稻与油菜籽和小麦轮作,这些农作物大多供于家庭,仅当丰收之年,农作物丰收,农民们会选择将剩余的粮食或油菜籽运到集镇上进行贸易。
每次看书或看电视看到有讲农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人,以及自己儿童与家人一起在田间劳作。我家乡与开弦弓村的水稻时间略有差别,开弦弓村是六月播种,十二月初收割才结束,而我家乡大约是农历的三四月播种,九月收割,造成这一时间差异应该是地理因素引起的。我们村的人,100%的种植水稻,每年开学不久,家里就开始农忙起来,为了好玩,或是为了做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主动要求在周末或每天放学后加入大人的行列,挽起裤腿,手抓一大把水稻秧苗,学着大人的样子插起秧来,有时候还会很调皮的跟大人比赛,看谁插秧快,结果每次都输却依旧不甘心。
小孩子们永远都会觉得田间劳作很好玩,而且小时候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家人劳作回来后吃完晚饭做完家务倒床就能睡着,并且马上鼾声如雷。只是直到自己高二结束那个暑假参加体育训练时才明白,太累了,他们是因为太累了,也深切体会累到他们那种极致的感觉,倒床就睡,一点儿也不夸张。农民伯伯很辛苦,这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得到的,很多城市人都羡慕农民的生活,说农村人淳朴,农民生活简单,农村空气佳,可当这些人真正去体验了农民的生活,他们便不会有这种相当农民的欲望。
课堂里我们学过,要尊敬农民伯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农民工,可现实社会里,歧视农民、欺负农民工、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时常发生,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除了痛心还是痛心。
现代社会,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 中国农民的出路,中国农村的出路,可以从这本书得出部分启示。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开弦弓村进行几次实地调查,可以得出该村发展受阻的几个原因,首先是江村传统观念思想浓厚,封建思想占据了农民思想的主导地位。接着是江村信贷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太不稳定,以至于江村的合作社被迫关门等。最后是人才的缺乏,使很多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最后导致浪费。
这些都是开弦弓村发展受阻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广大农村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个人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制度,深入农村宣传法律知识,打破传统观念,让农民能真正的做到守法、懂法、用法。
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制度,宣扬男女平等。
三、政府要实现宏观调控,同时建立服务型政府,完善信贷体系,稳定金融市场。
四、实现“三下乡”政策,即科技、文化、知识下乡。
五、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政府能真正做好以上几条建议,中国的农村应该会有很大发展,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措施,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真正应用于实践的时候是会有更多的新问题的。中国农村的出路我国已经探讨这么多年,但仍然未见很大的改观。努力学习,增长更多知识,再来尽自己所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读完此书不仅是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分配状况,更是使我忆起太多的儿时的回忆,读罢此书,我最想说的是,感谢费孝通先生的辛勤实践调查,让我们能有这个机会这么系统、这么细致的了解中国农村,同时我也坚信,你有付出,才配拥有回报。
最后祝愿费先生和他妻子都能在地下安息!
第五篇: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一书是在班主任王老师的推荐下购买并阅读的,本书在前言中就写到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兴许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的缘故吧,本书所写到的很多观念、习俗或习惯与我生活的农村有很多共同之处,这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勾起了很多我儿时的回忆。
书中在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的时候,也指出中国了农村的发展出路。我想,把这本书的理论应用到我的家乡进行实践是再合适不过了,虽然现在的时代已变,但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同小异的。
本书在给出前言和调查区域后,马上就介绍家。这也表明了作者在调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开弦弓村农民对家十分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个重家庭的民族,更是注重传宗接代的群体。在农村,香火的兴旺更是被认为是家的兴旺,祖宗的保佑。作者提到,配偶由父母选就,婚礼由父母安排并且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不由得一下子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种典型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
我妈妈16岁那年,在外公告诉她和她姐妹们那是别人家送来的喜糖的情况下,和她的姐妹们吃了这包喜糖,吃完之后,外公才缓缓说,这是我奶奶家送来的聘礼糖,这也意味着吃了聘礼糖就必须接受这桩婚姻。不管我妈妈如何反抗,势单力薄的她还是斗不过父母,被迫嫁给我爸爸,爸妈之间可谓完全没有爱情可言,他们直到结婚那天,才互知对方是何面容。
婚后,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姐姐,另一个是我。我妈妈也因为没有生儿子,受尽了我奶奶的欺负。而我的名字也是因为我们奶奶没有孙子,所以我奶奶特地给我起了个男孩儿名字,说是没有孙子但至少要在户口上挂个男孩名,男尊女卑的地位,在我奶奶那儿体现得淋漓精致。
像我妈妈这样的情况在我们那儿并不少见,还好,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妈妈是不会再让自己的儿女重蹈覆辙的,所以在我姐姐的婚姻里,我妈妈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更谈不上像我外公那样包办婚姻,我妈妈只是给姐姐做了一些参考,虽然姐姐将嫁到对于我妈妈来说比较远的地方,但她还是放手让她去追求属于她的幸福。
其实不止太湖东南岸这个开弦弓村和我的家乡是这样的思想状况,在那个年代,几乎整个中国农村都是如此。女孩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妇女的地位低下,不能生育的妇女不仅会受到男方的嫌弃,更会成为村里人饭后闲谈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我们现在能生活在这么一个和谐、稳定、自由、幸福的年代,也正因为,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最最重要的,我们还要孝敬我们的家人。
关于礼仪开支,作者说,礼仪开支与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有三,一是出生,二是结婚,三是死亡。这种开支对于农村来说几乎是每个家庭必须的开支,并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农村,即使家里一贫如洗,也会借债办好这些事情。特别是贫穷家里有人去世,认为生前没能让逝者过上好日子,亏待了他/她,那么人生的最后一程,一定得让他/她走得风风光光,也好逝者到了阴间以后能保佑自己的家族兴旺发达。
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家里因为我生病,已经债台高筑了,可爸爸还依旧四处筹了好两三千块钱(在九几年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目)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爷爷一个盛大的葬礼,后来长大后问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说,爷爷生前过得不好,人生的最后一场大事不能亏待了爷爷,并且希望爷爷能记住家人对他的好,然后保佑家人。
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贫苦的日子一直在继续,暗无天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所以款待逝者,寄希望于他们,认为他们死后会化身为灵魂,从而具有超人类的力量,并且他们能够赋予家
人拥有特殊的能力去改变家族的命运。这些做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灵魂的无条件的信仰。
本节中,作者有一个观点我也很赞同,他说结婚时的宴会为亲戚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对新建立的亲属纽带予以承认,对旧的关系加以巩固。我觉得不光是结婚时的宴会具有这种功能,任何红白喜事都有这种作用,因为亲戚家或是自己家的红白喜事,大部分亲戚都会相聚于一个地方,那么相互的交流就会增多,从而就会认识新的人,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同时旧的关系也会因为交流的增进使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作物多样,但对于水利条件优越的南方来说,种植水稻是农民的第一选择,也是最优选择。地处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就更加不用说了,作者提到,这个村子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籽和小麦。水稻与油菜籽和小麦轮作,这些农作物大多供于家庭,仅当丰收之年,农作物丰收,农民们会选择将剩余的粮食或油菜籽运到集镇上进行贸易。
每次看书或看电视看到有讲农业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人,以及自己儿童与家人一起在田间劳作。我家乡与开弦弓村的水稻时间略有差别,开弦弓村是六月播种,十二月初收割才结束,而我家乡大约是农历的三四月播种,九月收割,造成这一时间差异应该是地理因素引起的。我们村的人,100%的种植水稻,每年开学不久,家里就开始农忙起来,为了好玩,或是为了做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主动要求在周末或每天放学后加入大人的行列,挽起裤腿,手抓一大把水稻秧苗,学着大人的样子插起秧来,有时候还会很调皮的跟大人比赛,看谁插秧快,结果每次都输却依旧不甘心。
小孩子们永远都会觉得田间劳作很好玩,而且小时候怎么都不明白为什么家人劳作回来后吃完晚饭做完家务倒床就能睡着,并且马上鼾声如雷。只是直到自己高二结束那个暑假参加体育训练时才明白,太累了,他们是因为太累了,也深
切体会累到他们那种极致的感觉,倒床就睡,一点儿也不夸张。农民伯伯很辛苦,这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得到的,很多城市人都羡慕农民的生活,说农村人淳朴,农民生活简单,农村空气佳,可当这些人真正去体验了农民的生活,他们便不会有这种相当农民的欲望。
课堂里我们学过,要尊敬农民伯伯,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农民工,可现实社会里,歧视农民、欺负农民工、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时常发生,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除了痛心还是痛心。
现代社会,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
中国农民的出路,中国农村的出路,可以从这本书得出部分启示。
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开弦弓村进行几次实地调查,可以得出该村发展受阻的几个原因,首先是江村传统观念思想浓厚,封建思想占据了农民思想的主导地位。接着是江村信贷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太不稳定,以至于江村的合作社被迫关门等。最后是人才的缺乏,使很多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最后导致浪费。
这些都是开弦弓村发展受阻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广大农村的问题。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个人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制度,深入农村宣传法律知识,打破传统观念,让农民能真正的做到守法、懂法、用法。
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制度,宣扬男女平等。
三、政府要实现宏观调控,同时建立服务型政府,完善信贷体系,稳定金融市场。
四、实现“三下乡”政策,即科技、文化、知识下乡。
五、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政府能真正做好以上几条建议,中国的农村应该会有很大发展,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措施,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真正应用于实践的时候是会有更多的新问题的。中国农村的出路我国已经探讨这么多年,但仍然
未见很大的改观。努力学习,增长更多知识,再来尽自己所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身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的。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读完此书不仅是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分配状况,更是使我忆起太多的儿时的回忆,读罢此书,我最想说的是,感谢费孝通先生的辛勤实践调查,让我们能有这个机会这么系统、这么细致的了解中国农村,同时我也坚信,你有付出,才配拥有回报。
最后祝愿费先生和他妻子都能在地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