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法
●依法执教的含义与特点:含义: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特点:执教主体的特定性;执教依据的专门性;执教性质的特殊性;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2。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3。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4。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以德执教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教育法的特点:1。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2。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4。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5。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教育法的本质: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教育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4.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教育的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哪几方面?
1.教育的民主性原则首先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受教育机会方面一律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一般包括起点上(即入学上)的平等,过程上(即就学过程)的平等和终点上(即学业成就上)的平等三个基本环节。2.其次,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表现在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再次,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表现在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并扶持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教育法的社会作用:1.保障教育政策的正确贯彻实施;2。保障教育的正确方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4。维护其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启示: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现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这是教师的最基本的权利。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这是教师作业专业技术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这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这是教师的基本物质保障权利。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这是教师享有的继续教育的权利,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
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可见,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于教育活动而产生,由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是一种特定职业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作为教师,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因此,应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师资格条件:必须是中国公民;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身体状况也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教师聘任制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分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衽教师聘任制度。特征:第一,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第二,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第三,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教师聘任制实施的意义:实施教师聘任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教师管理和作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得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法全面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以更好的适应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增强教师聘任双方主体的法制观念,强化权利和义务意识,自觉实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教,从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基本原则与规范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要求诉讼。法律,法规规定 的其他权利。(这是指学和坚定的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生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这里的法成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受社会欢迎的优秀教律,法规以及依据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有关教师。育的规章,还包括非教育法律,法规中有关学生●怎样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要从事这一光权利的规定。)荣的事业,就必须确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为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此,一是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二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要正确处理教师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三是要正确看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四是要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只有这样,才能树 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确保和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诉讼和受救济权;有利于切实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教育法制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讲 教师职业道德需要高尚的道德 ●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 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 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爱学生与爱教育事业是一致的 教师的爱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和情感基础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爱心”的支持 ●适应时代需要,怎样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1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2必须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这也是师德要求的时代体现。3必须对教师职业道德做出新的规定和新的阐释。●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发生哪些积极的变化? 义利统一观念 艰苦奋斗观念 教育竞争观念 教育民主观念 教育时间观念 ●为什么时代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如何认识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1.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3.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4.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6.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7.8.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社会精神文化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重大影响。●为什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怎样做到献身教育?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要有公而忘私的高尚品格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第三、四讲 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 1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教师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4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团结协作规范确立的依据 1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2团结协作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3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件。4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要求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3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4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言论。●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2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3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1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讲礼貌。2严于律己,作风正派。3以身作则,注意身教。●锐意创新规范确立的依据 1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迫切需要。2锐意创新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的。●锐意创新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新的时代怎样才能做到锐意创新?)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2努力丰富自己的创造力。3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4博采兼纳相关知识。
三、论述题 ●严谨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树立优良的学风,不断学习新知识。2刻苦钻研业务。3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五讲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及其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规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向。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影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可归结为一句话:鼓励和提倡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谴责和抵制背离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帮助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通过职业活动的认识和实践,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使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的职业特点,把职业道德的1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涵
内涵实质: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所立之德一定是社会主义所需之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1.立何德?
①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大德”。要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国之栋梁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小我融入大我的情怀。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明大德的根本方向。
②守社会文明、风清气正之“公德”。引导青年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③严慎思笃行、严于律己之“私德”。“严私德”就是行为主体在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应用到现实的道德情境中,进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做到学思并重、敏于笃行。只有身体力行,严以修身律己,才能汇聚出人心向往的人格魅力。
2.树何人?
①树能认清自我、德法兼修又有浩然正气的中国人。从内在看,要自我审视,修德性;从外在看,要树浩然正气,育血性。
②树有真才实学、民族精神又有全球视野的文明社会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使受教育者更好地认知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最终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
③树能全面发展、艰苦奋斗又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只有提升综合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才“能担当”,教育的目的,在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青年只有激发责任使命,锻炼自身意志,才“愿担当”,祖国是个人成就的放大器,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借时代之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突破。
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现实挑战
从任务、对象、环境、技术等方面的难题,需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秉持实事求是的价值遵循,以深刻的洞察力把握问题关键,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
1.价值引领与青年成长规律的契合不足,弱化了立德树人的政治导向。政理阐释空泛/学理支撑不足/事理分析不透。坚持立德树人,实施有效的政治引领是根本。
2.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异化。教学手段上的盲目化/教学设计上的浅层化/教学过程中的娱乐化,高校数据采集意识不强,分析评估仍处于简单量化阶段,难以进行精准的教学评估与反馈。立德树人是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树立信仰的有机统一。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实现供需平衡是核心。
3.职业高素养与社会高压力的平衡失效,销蚀了教师的德行示范。一方面,师德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着师德的“输入”实效,另一方面,知识性与规范性的逻辑矛盾,加大了对学生的“输出”难度。立德树人就是将社会价值理念内化为青年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其中蕴含着严密的“规范性逻辑”,即立德树人的目标、方式、内容,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而高校教育教学虽也遵循一定要求,但其本质是“知识性逻辑”,重视知识的传播与运用。平衡“知识性逻辑”与“规范性逻辑”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
4.泛娱乐化对价值观念的冲击,消解了青年学生的道德自觉在自媒体的助推下,公众话语呈现出娱乐化的表达态势,青年的精神愉悦日渐肤浅。一方面,利己主义的道德危机导致青年理性缺位,另一方面,娱乐文化的低俗模糊了青年的道德判断。
5.软指标与硬任务的模糊界定,错位了立德树人的制度保障。部分高校缺乏育人资源的整合联动机制,即使构建了协同机制,但缺少相应的评价奖惩措施。如何压紧压实责任/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如何形成协同联动?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三.高校专任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1.高校专任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
2.应增强立德树人意识,加强师德修养。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如果立德树人意识不强,就很难产生立德树人的内生动力和实际行动。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要坚定政治方向,改进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爱国爱党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体现,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没有离开政治的教育,也没有离开教育的政治,只有坚持“四个服务”的教育,才是中国需要的教育;只有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者,才是中国需要的教育者。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厚植教育教学情怀为基础,努力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是要善于将德育因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如本学科发展史上的杰出科学家、爱国科学家的事迹,与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伦理等。二是要加强教学管理。
第三篇: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还因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教师 是人中楷模,职业要求他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然而教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而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尘不染”,敬业尽职,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者,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就上述两点讲,为培养一支师魂崇高,师能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工作中体会到,应首先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
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还是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时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求,不断的认识,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
三、制定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增强自身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一样,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而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作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激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乙街办中心小学
李楠
2009年6月
日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三爱两人一学习”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对待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搪塞。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辱;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
教育教学水平。(2)《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附)2.教师职业行为
(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两方面:一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二是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包括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
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正义责任义务荣誉幸福良心感)
4、磨炼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加强学习(必要途径)。马列毛邓三;理论;教育理论文化知识
2、躬身实践
3、树立榜样
4、学会反思
5、努力做到“慎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建立健全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我省中职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考核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服务教师,引导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
2.民主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规范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3.导向性原则。坚持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实效性原则。坚持典型引路、推动整体、讲求实效,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现、解决突出问题。
三、考核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在职教师。
四、考核内容(“三爱两人一学习”)
五、考核程序和方法
(一)成立考核小组
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校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的50%。
(二)制定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
学校师德考核小组对照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述考核内容,结合各类岗位特点和本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及各类评议样表,经学校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公布。
(三)组织评议
学校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
(1)自评。教师对照考核细则自我评估,并提交一份师德自评总结。(2)互评。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要求进行互评。
(3)学生评。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评议打分;班主任在本班进行,任课教师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抽取所任教班级进行。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幼儿园教师不开展学生评议。
(4)家长评。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进行。
(四)综合评定
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学生、家长和教师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确定等次
考核拟定等次在本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在校内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小组申请复核或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诉。
六、考核等次
(一)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 1.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或毁损学校名誉的;3.组织或者参与对学生的有偿补习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
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5.品行不端,歧视、侮辱学生的;
6.在工作岗位遇到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
7.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8.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或者报刊的;
9.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的; 10.擅自停课、缺课或擅离职守的;
11.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2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并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挂钩。
(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三)师德考核等次优秀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才可评为优秀等次;对师德考核优秀的,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工作岗位。教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按规定取消教师资格,直至解聘。
八、考核时间
师德考核每年一次,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同步进行。
九、组织领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是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对师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把师德建设列为考评学校、考核学校班子和教职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以师德考核为抓手,建立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惩治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师德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师德考核工作取得实效。要对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师德建设问题突出的学校和师德严重失范的教师坚决予以查处。
师德考核工作的重点在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落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开展师德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师德考核工作,积极参与师德考核。在考核中要注意师德考核与绩效考核、教师管理的有机衔接,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师德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
第五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讲教师职业需要高尚道德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的各种权利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教师职业劳动任务的二重性(教书和育人)(单选)
(二)确立的依据
1、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
2、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 教师劳动过程的证
2、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3、是教艺术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单/判)
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过程的创造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单
(三)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
/判)
1.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3、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而且也间2.教师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接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
线和基本纲领,把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
4、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是爱心奉献: 教师的爱是取得领作为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
3.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按照国家的信任的方式出现时,学生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政策、法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积极的情感体验。(判)教师的爱最终的效果是让每一个孩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身体力行,更重要的是要向广大青少年子都走向成功,可以说成功是衡量师爱效果的最终标尺。进行宣传教育,把他们培养成遵守国家政策、法律的合格
(二)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简答/多选):(了解)建设人才。
第一,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4.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执梁。
教,要求教师从严格执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依法第二,教师的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办事。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第三,教师的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二、廉洁从教:
当今社会教师职业为什么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三大重
(一)涵义: 廉洁从教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正确处点)
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牟取私利,(一)社会进步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作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继承传统师德中有价值的成分。其次,要借鉴和吸收世界
(二)确立的依据1.廉洁从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我国各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最后,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同经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
济建设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2.廉洁从教是教师奉献
(二)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精神的具体体现3.廉洁从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三)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四)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生
(三)廉洁从教的基本道德要求1.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产力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很大。从师德的起源来2.发扬奉献精神3.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4.自觉抵制看,使得的产生首先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生产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发展带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师职业道德拥有了比以
三、团结协作
前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容。
(一)涵义:所谓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五)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要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关
(六)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共同促进教育
(七)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事业的发展。
(八)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确立的依据1.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第二讲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2.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精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点 神文明建设的需要3.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件4.团结协作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三)团结协作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关心集体、服人,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里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原则和从领导2.谦虚谨慎,尊重同志:谦虚谨慎,尊重同志是从规范,它涉及理想、感情和行动多个领域。教师职业道德,个人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团结协作的基础和出发点。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3.相互学习,相互帮助4.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风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
2、影
四、尊重家长
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德形成(一)涵义尊重家长是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中和发展,是受一定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正确认识教师职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业道德与社会经济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关系,弄清教师重视家长教育的作用,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互相支职业道德的阶级性,了解现实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基本要求是:求,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教师职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业道德的社会本质,充份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
不训斥、职责学生家长。
(二)确立的依据1.这是由教师第一,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教育利益,使教师职业道与家长之间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德的客观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学校教的传声筒2.尊重家长是为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成长环境育的目的和人才培养的标准,制约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的需要。尊重家长,平等相待,这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保持内容和要求。(理解)
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的基教师职业道德虽然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但是作为础保证。3.尊重家长是化解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与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交互作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途径
尽管社会精神文化因素不能直接决定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三)尊重家长的基本道德要求1.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水平,但却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系。方式:1),.家访;2),召开家长会;3),组织“家影响,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长委员会”4),举办家长学校。2.尊重家长,不挫伤家长
3、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判)教师职业道德是社的感情。3.加强沟通,密切合作。4.保持与家长在教育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要求和教育方法上的一致。5.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表现,根植于道德基础之中,反应着道德对教师职业的专家长。6.教师要防止与家长交往的庸俗化门化影响和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所具有的第四讲 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共性表现在:(多选)相对的独立性。本质的阶级性。历史
一、爱岗敬业的继承性。现象的一致性。(多选)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
(一)涵义: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是社会主义职业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道德规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要忠范现象。二是道德意识现象。三是道德活动现象。
诚和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其次,区别:一是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的状况有所不入到教育事业,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基本要求同。二是二者使用的范围不同。
是: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
4、教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性和继承性: 共同性,是指不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共同性主要表
(二)爱岗敬业规范确立的依据(简答)1.爱岗敬业是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维护教育和教学秩序所必需祖国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根本要求(单/判)2.爱岗敬业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上具有共同性。第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承担使命的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二,对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具有共同性。第三,3.爱岗敬业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正是这种教育科学规律和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行为的要求具有共同平凡的劳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教性。所谓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性,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自身师通过爱岗敬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聪明才智转化为受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教育者成长成才的素质,并通过学生来实现人生价值。4.(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其他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
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础。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既是人民教师应遵循对性是指向教育的,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师德的灵魂。爱岗敬门体现和专门要求。
业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三)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热爱教育、热始终贯穿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要求。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是爱岗敬业对教师的情感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对教师爱岗敬业的目的要求。3.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改作业,不敷衍塞责4.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段。
言论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二、热爱学生
二、教师这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涵义:热爱学生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正
(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在教师的教育活动实践中,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等等,对教师的教
(二)确立的依据(简答)1.热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育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能重要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利益关系,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教育任务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道德情感是师生交的圆满完成。流思想的纽带,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2.热(1)动力功能:当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被不断遵循、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热爱学生、诲认识、体验,最后内化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时,它便成为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一种内驱力,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动约束、激励的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3.热爱学生是作用,经常地、习惯地、自动地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提供精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
神力量,使教师在职业行为中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履行
(三)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关系爱护全体自己的职责。
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教师与学(2)调节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职业行为具有调节生的关系2.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3.保护学生的合法的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是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通过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来实现的。
三、严谨治学
(二)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
(一)涵义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学习、钻研业务过程中,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
(三)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不仅
(二)严谨治学规范确立的依据1.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体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内在的客观要求2.严谨治学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求
(四)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
(三)严谨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1.树立优良的学风,不断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教师职业学习新知识2.刻苦钻研业务3.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有要求。
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试问)
四、为人师表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涵义: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在集体主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义原则指导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
(二)确立的依据1.为人师表是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教意为人民服务。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教师职育规律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行为取向的客观要求,使教师要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是社会主义道的基本原则在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师表的内容包括“学为人师”和“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反映。
为示范”两个方面。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准则,1.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但并不等于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必须做受教育者的表率。2.的教育事业
为人师表是由我国教育的任务决定的3.为人师表社会主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的教育事业
(三)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简答)1.教师要模范遵3.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2.严于律己,作风正派3.以身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则,注重身教
(二)教师职业道的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重点)1.教书
五、锐意创新
育人(目的)2.为人师表3.献身教育
(三)教师职业道的(一)涵义(判断)锐意创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不要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既广泛传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2.教师职业道德承前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内容,做到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3.教师职业道
(二)确立的依据(简答)1.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德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忠诚于人的迫切需要2.锐意创新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民的教育事业”,正确体现了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的互关系,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影响和制约着其他一
(三)要求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2.努力丰富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贯彻。自己的创造力3.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4.博采兼纳相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知识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几个重要范畴
第五讲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及其修养
1.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教师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个人、团体或组织依靠社会德责任感的支配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履行的对学舆论、内心信念或传统习惯,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生、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任务。道德义务不以获得某所做的善恶判断,并据此对好的行为加以支持与赞扬,对种权利为前提,而是以奉献和牺牲精神为前提,是从内心不好的行为加以反对和批评。
信念出发的。道德义务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一)依据(单/多选)教师职业履行的义务,如未履行道德义务,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道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好的动机责和良心的责备。
产生坏的效果,这种情况通常叫做“好心办了坏事”,伦理2.教师的良心所谓教师的良心,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学上把它称为不具有道德价值的善良行为。坏的动机产生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好的效果,通常叫做“歪打正着”,伦理学上称它为有道德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3.教师的公正所谓教师的公正,是价值的非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是动机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与效果的辩证统一。所以,确定教师的动机与效果的善恶,系,公平合理的解决各种矛盾。还应该从以下几个关系的统一中来把握:一是必须坚持用4.教师的幸福
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观点进行道德要求,充分发挥道德评第三讲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价的引导作用;二是坚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一、依法执教(重点)
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为要求;三是坚持
(一)涵义: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防止以眼前利益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标准:凡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教师行为,就被认为是善的;凡是偏离或违背统治阶级利益的教师行为,就被认为是恶的。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整体要求,代表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单选/判断)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准。爱护学生,诲人不倦,勤奋钻研,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等,是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标准。
(三)方式(简答/多选)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进行的。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所持有的倾向性的看法、态度和情感。2.内心信念;内心信念,是指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强烈的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统一,是以个人据以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心动机和其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多选)内心信念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发生作用的,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首先是道德认识;其次是道德情感;再次是道德意志。3.传统习惯传统习惯斯之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或价值标准。
(四)作用(单选/判断)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最突出的表现为对人民教师的行为选择施以重大影响。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规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向。第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影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点三)
(一)概念及意义:? 1.所谓“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特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提高自己,发展学生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六个方面的修养。(简答)如何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论述)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理想也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有着重要影响。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实现职业道德理想,就必须正确对待职业选择问题。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环节和最初阶段。
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多选)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
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使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5.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单选/判断)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成熟的主要标志。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教师的职业实践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简答/多选)第一,坚持执行统一。第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三,努力做到“慎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就是“慎独”。“慎独”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第四,学习先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