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水平,根据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8、结题管理:
(1)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三种形式)。
(2)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技术文件、论文或专著)、课题研究(实验)效果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3)成果鉴定主要分为两部分:
资格鉴定: 根据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分为:
①无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说明、具体化
③有新意、补充、发展
④首创、全新
综合评价: 既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根据成果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
9、档案管理:
课题研究建档管理:
(1)计划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会议证书等)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5)成果获奖材料。
学校教科室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档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阶段研究工作小结、方案修订情况、终结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课题进展管理手册、鉴定结论及其证书、落实情况、研究经费决算报告。注意加强对档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应给予保密性保护。项目研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应作为评审表彰优秀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
10、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1)年初(或学期末),各课题组根据本课题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计划内容要求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课题组工作年度(或学期)计划内容应是课题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年终(或学期末),各课题组应对全组一年来(或学期末)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填写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课题组的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内容在年初(第二周内),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及阶段工作登记表在年终(最后一周内)交教科室。
11、奖惩制度:
(1)凡不按上述办法进行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不予结题,对其研究不予行政认可,评职称晋级不得填报有关内容。
(2)凡承担校、县、市等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任务或结题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同时不得申请新课题;凡完成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科研补贴。
(3)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评优、送培各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
12、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标准
1、思想性
(1)成果选题和立项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面向”精神。
(2)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实际,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科学性
(1)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经科学抽象产生;表述准确明白;要相对系统完整。
(2)论据真实可靠。典型充分,新颖稳定。论证严密,符合思维规律性。
(3)对实验和调查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充分、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正确
3、创新性
(1)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补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证。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创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补充、修正。
4、应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5、条理性
(1)成果具有可读性。要求文字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
(2)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3)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第五部分:评选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条件及办法
为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制定如下:
1、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素养。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文献资料的积累(可用笔记本、卡片或软片存储)。
(4)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或累计年均获奖论文两篇(含两篇)以上者。
2、评选的办法:
先进个人由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按30%的比例推荐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评定后,交给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审核,最后校务会讨论确定。先进集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由教科室推荐,主管教学的校长认定后,由校务会确定。
3、表彰: 学校在每学年度召开教科研成果展示会的同时对先进集体给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管理与研究
个性化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的倾向,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研究,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师培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总体培训规划
2、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鉴定方案;
3、确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4、组织对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和鉴定工作;
5、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了解落实培训情况;
6、搞好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培训研究;
7、组织期末培训工作的考评和奖励;
8、举行教师师培专题报告。
具体工作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实施。
(3)求实与创新精神开创事业
求实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条条框框,力争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满意,才会让别人满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难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争取。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们成功的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创新不是盲动,创新不仅需要大胆设想,勇敢尝试,还需要经验的积累,细心的求证,一点一滴的突破。实际工作中处处可以创新,当你的工作超出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时,你就有所创新了。新思维的稳健成长,凭藉着求实与创新精神,新思维今后的发展,也有赖于求实与创新精神。
(4)学习能力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竞争的关键在于与自己竞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弥补缺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要克服惰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与本职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学习,目的是让自己也成功;向竞争对手学习,目的是超越对手。在新思维,你若要成为一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拒绝改变的人只有一个选择--被淘汰。
三、考核、评价、奖励
1、学校坚持客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每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体考核,对发展优秀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指导、培训成绩突出的导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3、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将记入年度考核档案,并作为评职、晋级和年度优秀评定时的依据之一。
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1、教科室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形成、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网络建设、监测与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加强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继续教育实验区要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力争教、学、研互促,力图使各项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良性发展。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积极开发和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全员培训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形成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培训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加强评估检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第七部分:现代技术教育开展和运用
以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教育,推动了改革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步伐。通过校园网络建设、远程教学的应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先进的基础教学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
一、组建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1、建设校园网络 逐步构建由普通教室系统(实现闭路电视、微机信息和实时监控联网)、专用教室系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其他电教设备组成的现代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
2、重视软件建设(1)教材建设 积极购置并推广使用四川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购置、自制的cai软件、cmi软件、计算机工具软件、vcd教学光盘、录像教材和教学投影片。(2)书刊资料 订购《中国电化教育》、《四川电教》和《中小学电教》等现代教育技术书刊。
3、加强管理 拟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制度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财物管理制度。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率达到以下要求。
(1)学科覆盖率达100%,教师覆盖率达100%,课覆盖率达20%,在课外活动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及投影片等使用率达100%。
(3)各专用教室每周使用课时50学时以上。
(4)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一有记载,二有教案。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1)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动学习。
(3)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4)特长生的培训。
三、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其表现主要是:①量少;②错较多;③软件封闭;④使用不方便;⑤难以网络共享等。为寻找理想的教学软件模式,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应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采取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索和建立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最优化模式,以培养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二是如何开展教师教育观和教育手段的转变工作?如何在教师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活动及课件制作的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探索小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规律、原则、途径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是:建立具有资料库特性的、适合于网络共享的、面向学生个别学习的辅导软件;建立具有素材库特性的、全开放的、面向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辅助教学的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探索。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计划
新乐小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的中心工作,落实上级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研事业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大力推广行动研究(包括案例研究),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从而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课”的目的,推动我校创建“信息化校园,人本化管理;智慧型教育,文化型学校”的进程。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项研究,实现四个提高,搞好五项服务。
即: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育教学途径与方法(文化环境熏陶、心育和理论实践认识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身心素质、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新课程实验的改革。
加强三项研究,一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学生素质的研究,二是加强先进教育理论应用的研究,三是实施《课程标准》的研究以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二是实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常规管理能力的提高,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心育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
做好五个服务,一是为教育理念创新服务,二是为学校办学服务,三是为教师教学服务,四是为教师争先创优服务,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
三、主要工作
(一)学习为先,积淀底蕴,整合资源。
作为现代教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思想的荒芜、观念的滞后和知识的贫乏,而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业务素养,最好的途径就是潜心学习。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
1、向专家学。由校内的科研骨干主讲或参与组织工作,也打算邀请区内外的相关专家、研究员来校讲座、作辅导培训。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捕捉教育瞬间,放大教育细节,使我们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化,加深理解,增加共识,增强教科研的可操作性和内驱力。
2、向同事学。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相长”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开展小型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科组、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如:阅读、交流、评论、介绍、对话、考查、竞赛等,全体参与,突出重点,注重专题,形成系列,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实践的广度与深度。
3、向书本学。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学习《人民教育》《四川教育》《教学与管理》《教学研究》等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刊物和书籍,并用好《教科研学习手册》,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每个老师摘录四篇,列入学校学期考核。
(4)向网络学。学校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多登陆“中国教育网”、“教育在线”、“三台教育网”等相关网站,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继续消除教科研的盲点,清理教科研的误区,不断理清思路、提纲挈领、提高站位。认真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清晰记录教学中的喜与乐,把所有的激情和感悟都融进语言文字,流淌在指尖,或借助网络,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智慧源泉,凝结案例,评点教研,反思深研,丰富经验。
(二)规范管理,开拓创新,提升品位。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奋发向上,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观念,联系我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营造聚精会神强教研的氛围,放开手脚促提升,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工作的大落实,促进全校教育科研的大发展。
1、抓好学校教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提升学校教科研的层次,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挖掘教师潜能,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新的支撑点,成为营造学校特色新的闪光点,真正落实科研兴校,使教科研向更自觉的理性认识水平跃进。
2、突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深化学校主课题《农村小学劳动技术创新教育研究》的实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主课题的指导、辐射作用,力争学校主课题、重点课题获得较大成果;
(三)讲练笔耕,积累经验,多出成果。
1、勤于笔耕,收获颇丰,一直是我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我校《教育科研管理意见》中对不同层次的老师将实施不同层次的目标激励,布置不同层次的研究任务:新老师的目标是站稳讲台,转换角色,尽快成为合格教师,重点研究业务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融合,掌握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骨干教师的目标是努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学者教师的目标是升华自己的成功经验,探究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抓住新课程实施的有利时机,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锻炼、多动笔、多投稿,相信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2、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认真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活动,辅助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继续助力办好校报,协调各处室积极参与教科研,通过组织教科研会或研讨课等形式,对较好的研究成果和改革成果加以宣传和评比奖励,增强教育科研的质量,扩大学校的品牌效应。
3、积极参加学区教研活动。(1)推荐有思想、有新意、有特色的研究、反思、心得、论文、随笔等文章。(3)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大赛的活动以及其他讲课、展示活动等。
4、努力做好教科研自选动作。(1)举办读书征文评比活动。本校将
在认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我与新课改”、“我与教科研”和“我与课堂教学”为题,进行读书征文评比活动。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参与率达100%,经校内评比后择优评先奖励。(2抓好“科研进课堂的心得交流会”。先在本校有课题的教师中举行练兵,其他部分老师做评委,进行即时评比,引发教师对自己教研教学行为的反思,引导教师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从而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3)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期中、期末要求全校老师各撰写论文一篇,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并通过校级论文评奖活动,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和总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首发于,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规章条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水平,根据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第四篇:小学教育科研的
加郡中心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选择和方案设计
一、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
1、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的类型
理论性和应用开发性、描述性和开发性、综合性和单一性、总课题和子课题、委托课题和自选课题
2、小学教育科研的课题的来源
从当前教育科研重点和热点中选题;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选题;从遇到的困难中选题;从有争议的问题中选题;从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中选题;从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中选题;引用和推广别人的研究课题;从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提供的课题中选题。
3、一个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必须有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应当具有科学性和明确性;应当具有创新性;应当具有可行性。
4、选题的一般过程
产生初步设想---检索文献资料---理论构思和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课题---论证、申报、审批、立项。
二、文献的探索、理论构思和研究假设
1、选题过程种的文献检索。检索适应思考的问题、检索过程和方法。
2、研究课题的理论构思;研究理论依据、目的意义、关键概念的内涵、研究的具体内容 和方法、变革的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
3、研究假设
三、制定研究计划的项目
课题名称、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背景和依据、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的具体内容、与其突破的难点、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持续的时间、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预期成果的形成、课题领导小组、参加研究的人员及分工、经费预算。
四、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问卷、访谈、观察、检测】
2、教育实验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研究法
5、个案研究法
五、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评价和推广
1、教育科研资料的收集【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个案等】
2、教育科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撰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阶段报告、结题报告等
科研室
22013年3月
第五篇: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水平,根据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8、承担课题计入工作量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制度
(1)45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要有科研课题,要有阶段性成果或课题的总结性论文作为学年末评为优秀等级教师的条件之一。
(2)45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系统总结教学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学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侧面的教学经验总结。有总结作为学期末考评为优秀等级的条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论著(在市级以上书刊发表论文及教学经验总结、区级学会论文一等奖、市级学会论文二等奖以上、省级三等奖以上及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学校将其作为推荐区级以上先进教师以及晋级职称、奖励工资的重要条件之一。
9、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审、展示和推广
每年12月召开校级科研成果报告会。通过报告会的召开,总结经验,展示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交流信息,开阔思路,同时给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成果的机会,并推荐、表彰优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课题管理办法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
1、选题: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4)选题要新颖且有独创性;
(5)选题要有可行性;
2、申报: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所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审批、认定。
3、审批: 教科室根据上交的课题,逐一审批,避免课题的大而空、重复性、无创新、难完成等问题。
4、对已确定下来的国省、市、区级课题,课题承担人要写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1)课题名称。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 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6)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5、开题:
课题开题工作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与课题组共同完成。
(1)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以下材料方可开题: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的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总结。
(2)开题过程: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背景介绍、介绍课题方案、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小结、课题咨询与论证、开题会总结。
(3)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所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报上级部门。
6、课题实施:
由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主研人之一)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主研者和参研者均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做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7、课题进展报告登记:
学校教科室负责对不同各级科研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认真登记。登记表由教科室统一印制。每次登记应填写阶段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两份报市、县教科室备查,一份学校教科室存档。
8、结题管理:
(1)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三种形式)。
(2)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技术文件、论文或专著)、课题研究(实验)效果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3)成果鉴定主要分为两部分:
资格鉴定: 根据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分为:
①无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说明、具体化
③有新意、补充、发展
④首创、全新
综合评价: 既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根据成果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
9、档案管理:
课题研究建档管理:
(1)计划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会议证书等)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5)成果获奖材料。
学校教科室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档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阶段研究工作小结、方案修订情况、终结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课题进展管理手册、鉴定结论及其证书、落实情况、研究经费决算报告。注意加强对档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应给予保密性保护。项目研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应作为评审表彰优秀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
10、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1)年初(或学期末),各课题组根据本课题中心工作提出本(或学期)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计划内容要求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课题组工作(或学期)计划内容应是课题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年终(或学期末),各课题组应对全组一年来(或学期末)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填写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课题组的(或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内容在年初(第二周内),科研工作总结及阶段工作登记表在年终(最后一周内)交教科室。
11、奖惩制度:
(1)凡不按上述办法进行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不予结题,对其研究不予行政认可,评职称晋级不得填报有关内容。
(2)凡承担校、县、市等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任务或结题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同时不得申请新课题;凡完成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科研补贴。
(3)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评优、送培各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
12、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标准
12345678
1、思想性
(1)成果选题和立项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面向”精神。
(2)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实际,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科学性
(1)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经科学抽象产生;表述准确明白;要相对系统完整。
(2)论据真实可靠。典型充分,新颖稳定。论证严密,符合思维规律性。
(3)对实验和调查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充分、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正确
3、创新性
(1)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补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证。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创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补充、修正。
4、应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5、条理性
(1)成果具有可读性。要求文字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
(2)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3)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第五部分:评选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条件及办法
为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制定如下:
1、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素养。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文献资料的积累(可用笔记本、卡片或软片存储)。
(4)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或累计年均获奖论文两篇(含两篇)以上者。
2、评选的办法:
先进个人由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按30%的比例推荐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评定后,交给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审核,最后校务会讨论确定。先进集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由教科室推荐,主管教学的校长认定后,由校务会确定。
3、表彰: 学校在每学召开教科研成果展示会的同时对先进集体给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管理与研究
个性化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的倾向,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研究,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一、建立师培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总体培训规划
2、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鉴定方案;
3、确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4、组织对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和鉴定工作;
5、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了解落实培训情况;
6、搞好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培训研究;
7、组织期末培训工作的考评和奖励;
8、举行教师师培专题报告。
具体工作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实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二、培训类别:
1.青年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初、中级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高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与职前培养内容相衔接。
导师的认定及职责:导师的认定坚持高一级职称教师指导、培训低一级职称教师的原则。导师应根据学校总体培训规划,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针对青年教师个体的指导、培训计划;
(2)搞好对青年教师教学常规的教育、引导工作,从听课、上课、拟订教学计划、写教案、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活动指导、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教师形象等方面的指导,对青年教师教案进行鉴定,下鉴定结论。导师每月听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的课不得少于4次,青年教师听导师或其他教师的课不得少于8次,听课时数记入工作量考核。
(3)加强对青年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工作;
(4)对青年教师实施定期考核,作好考核记载;
(5)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青年教师的培训及成长情况;
培训要求:总体目标是一年入格崭头角,两年有为求发展,三年整体合格成骨干。
具体要求:
(1)青年教师半期内基本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青年教师一学期内,基本能按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学科教学规律及学校的教学改革特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进行常规教学,达到入格标准。
(3)青年教师能在一年内推出有特色的公开课、研究课;
(4)青年教师能独立地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5)青年教师二年能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参与校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课件。
(6)青年教师三年内在学科教学体系研究上,初步显示出探索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特色;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突出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教师岗位培训以职务培训为主,包括应急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培训。
具体要求:
(1)每学期至少参加5次说课,至少听课10节,上1次汇报课,评3节课。
(2)能用普通话教学、会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
(3)至少参加1次教师基本功与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包括讲演、三笔字、板书设计、备课比赛等)
(4)必须参加业务培训讲座
(5)能开展教科研工作,有1项教科研课题。
3.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1)(2)(3)(4)(5)(6)(7)(8)
培训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学实习等;
(2)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3)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教育研究专题。
选拔办法:
(1)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施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显著,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已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学专业应与其所教学科相关),年龄在45周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务,在一线任教,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英语学科教师要能听懂外籍教师授课并用英语参加讨论。
(4)具备上述条件,并曾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省市级以上教育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在承担面向对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的地区或学校任教的教师优先考虑。
(5)培养对象的选拔应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同时注意兼顾初、高中的合理分布。骨干教师培训实行“滚动式”管理,淘汰不能胜任学习的培训对象,允许特别优秀者插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训内容: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常用办公处理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处理信息等。
5.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理念:
(1)将教师个人追求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校本培训应努力使教师的个人追求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和同步,教师的成长进步也意味着学校的成功,学校的成功将使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创造一个适合教师成长的环境,把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作为学校不懈的追求。在学校工作中倡导团队精神,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团队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追求个人目标的合理性,满足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教师通过实践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追求,在工作中感受满足和乐趣的手段。建设一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工作与生活、物质与精神协调一致的教师团队。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教育技能,还应具有责任感、协作精神以及爱心、耐心和韧性。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与学校同生死、共患难的感情。
(2)全面发展和特色人才的培养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学校的生存之道,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个性化着想;社会、家长的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培养一名成功的学生比吸引更多的新生更重要,学生的成长要求是教师前进的动力,营造尊重平等、融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提供超出社会、家长和学生期望值的服务,我们的事业就迈向了成功。教书育人需要用心去做,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要将真爱融于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相关细节之中。一个教育的失败例子,学校需要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培养成功一名学生不难,难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尊重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具有特色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12345678
(3)求实与创新精神开创事业
求实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条条框框,力争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满意,才会让别人满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难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争取。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们成功的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创新不是盲动,创新不仅需要大胆设想,勇敢尝试,还需要经验的积累,细心的求证,一点一滴的突破。实际工作中处处可以创新,当你的工作超出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时,你就有所创新了。新思维的稳健成长,凭藉着求实与创新精神,新思维今后的发展,也有赖于求实与创新精神。
(4)学习能力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竞争的关键在于与自己竞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弥补缺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要克服惰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与本职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学习,目的是让自己也成功;向竞争对手学习,目的是超越对手。在新思维,你若要成为一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拒绝改变的人只有一个选择--被淘汰。
三、考核、评价、奖励
1、学校坚持客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每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体考核,对发展优秀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指导、培训成绩突出的导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3、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将记入考核档案,并作为评职、晋级和优秀评定时的依据之一。
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1、教科室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形成、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网络建设、监测与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加强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继续教育实验区要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2】【3】【4】【5】【6】【7】【8】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力争教、学、研互促,力图使各项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良性发展。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积极开发和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全员培训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形成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培训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加强评估检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第七部分:现代技术教育开展和运用
以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教育,推动了改革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步伐。通过校园网络建设、远程教学的应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先进的基础教学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
一、组建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1、建设校园网络 逐步构建由普通教室系统(实现闭路电视、微机信息和实时监控联网)、专用教室系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其他电教设备组成的现代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
2、重视软件建设(1)教材建设 积极购置并推广使用四川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购置、自制的cai软件、cmi软件、计算机工具软件、vcd教学光盘、录像教材和教学投影片。(2)书刊资料 订购《中国电化教育》、《四川电教》和《中小学电教》等现代教育技术书刊。
3、加强管理 拟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及分实施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制度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财物管理制度。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率达到以下要求。
(1)学科覆盖率达100%,教师覆盖率达100%,课覆盖率达20%,在课外活动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及投影片等使用率达100%。
(3)各专用教室每周使用课时50学时以上。
(4)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一有记载,二有教案。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1)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动学习。
(3)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4)特长生的培训。
三、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
运用多媒体教育,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其表现主要是:①量少;②错较多;③软件封闭;④使用不方便;⑤难以网络共享等。为寻找理想的教学软件模式,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应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更新教育观念,采取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索和建立我国现代小学教育的最优化模式,以培养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二是如何开展教师教育观和教育手段的转变工作?如何在教师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活动及课件制作的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探索小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规律、原则、途径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是:建立具有资料库特性的、适合于网络共享的、面向学生个别学习的辅导软件;建立具有素材库特性的、全开放的、面向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演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及辅助教学的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探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