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月刊读书心得
读《教师月刊》体会
榆中县吕家岘小学闫强
自从第一次看到《教师月刊》,就坚持每期必看,其实拿起这本书的同时是为了阅读,也是为了摆脱职业的倦怠。抑或是坚守内心深处那份与生俱来的对教育的热爱。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拒绝看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就是在那时遇到了这本杂志,一个个名师的教育历程,心灵告白,让我从对教育的失望与迷惑中逐渐走了出来,我依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也明白了自己必须跳出琐碎的工作,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来看教育,来上每一节课,让每一个40分钟变得有自己的精神痕迹。我现在还不能悦纳自己,阅读得越多,越是看到自己的单薄与无知。好在我已经看清了理想之路在向远方延伸,是《教师月刊》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明白了教育不是生活的全部,但阅读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阅读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生活,会因为阅读而变得无限丰富。不管多么繁忙,只要远离了书,我就会感到无比的空虚与倦怠。繁忙中,《教师月刊》总会提醒我静下心来去阅读,把心安放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感谢《教师月刊》!感谢让我接触这本杂志的同事。
由于平时没有认真仔细品味,最近总算细细品读几次之后,我忍不住摘录下名师和教育家的一些教育语录。我选中的文字一定是我渴求而自己未能表述出来的。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至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
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苏霍姆林斯基阅读会帮助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会让教师看到世界的阔大与丰富,看到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与不同的生长密码,看到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本身,更在于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和价值。这样教师就不仅能容纳学生个体的差异,接受这种差别所造成的工作的繁难与琐碎,也更能悦纳自己,坦然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就不仅只是看到教科书、黑板和粉笔,他还会看到春花秋月、潮起潮落,听见风吹过树林时发出的飒飒风声…… 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最终决定你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当一种教育能够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这种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信任、被尊重、被寄予良好的愿望,感觉到教师的善意的时候,教育就有了成功的前提。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先进、理念是否超前,都不占主要的地位。——闫学
理论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任何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思想或理念支撑着,否者教学工作就变成了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
每堂课都要给学生带去一份惊喜,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充满期待。说学生能听懂的话。——孙明霞
教师工作如果不那么符合科学和规律,如果不能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那么就需要“专业发展”了。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愉悦”或者说“快乐”是他们最强烈的需求,而长大以后他们渐渐地将个人的成长看得更为重要,而将“愉悦”和“快乐”留在了伙伴关系上去获得。
一个真正了不起的老师,是被专业认可,被学校认可,被学生认可,也被自己悦纳的。——郑杰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使之对你所教的这门课发生兴趣。
一个学生对某一门课能否发生兴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学生的天赋类型,二是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好的教师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所教的这门课发生强烈兴趣,但可以做到使天赋类型适合的学生发生强烈兴趣,而使多说学生发生一般兴趣。
基础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中小学教师不论教的是什么课程,都应该是通识之才,有广泛的知识兴趣和人文修养,如此才能把所任教课程的教学做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易于领会和接受。
在当今体制下,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周国平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两个魅力:一人格魅力,一学科魅力。这两个“魅力”有联系也有区别,相辅相成又相映生辉。人格魅力需要善良、谦卑和爱,学科魅力则在于能否发现潜藏在教材深处的学科知识之美。
贝壳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为壳内的生命提供了最佳生存环境。贝壳
之美与贝壳之功能相伴而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一枚优雅迷人的贝壳。它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在外表,而在于让一个个生命(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自己)拥有成长和发展的最佳空间和最优环境。
教师阅读更应该走进大师,那些经漫长岁月积淀下来的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经典之作,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反复体会和涵咏的。岁月的陈酿往往不够光鲜,甚至还会让人望而怯步,但是一旦打开,其醇香非同寻常。经过教育经典润泽过的心灵,面对过往的日常教育生活时,往往会有屋舍俨然、阡陌分明的豁然开朗之感。成功有成功的规律,失败又失败的必然。回首教育来路,细数阳光阴霾,一览众山小。此时你会清晰地发现,原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是一座有待开采的富矿。——杨斌
第二篇:《教师月刊》读书心得
读《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有感
记得自己小时候特别想当老师,因为那时的我,对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情,迷恋于老师的威严和权力,又倾慕于他们的慈母之心。读了《教师月刊》之后,我真正的感到我们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就更加坚定了我教书育人的信念。
书里有这么一篇文章《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它深深打动了我。大家都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恢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起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很难做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用心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学生也会逐渐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作为老师,在欣赏着这种转变的同时,也时常被一些问题烦恼着,如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由于认识的不同,学习习惯的不同自主学习态度与能力的不同,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是很不一样的。即使一种具体自主学习方式,用在不同的班级,其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这个班级用起来效果很好,但在另一个班级可能就行不通,而不少学生更愿意听“老师讲”。于是,教师会不自觉的“代劳”,不再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而是替学生解决问题,而且竟有不少学生很赞成老师这么做。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矛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在书中我学到了一下几点:
一、将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那种高高在上、主宰学生的观念。只有将学生视作课堂的主体,教师退下“主宰”的光环,学生才能有机会学会思索,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长久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即使遭到学生的质疑,很多的教师也会自圆其说,因为在他们看来,绝对不可以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因此,要打破教师的这种固有观念,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一家之言,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场所。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从“神坛”上走下来,走入学生中,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来对待,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职责夜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更侧重于帮助学生学习,激励学生思考,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不能因为自主学习了,就将学生放任自流,成为旁观者;也不能还是握着大权不放,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学生的不足要予以必要的提示;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支持。教学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还要不断的学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更好的做好自主学习的指导工作。
三、尊重与相信学生
自主学习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顺利开展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努力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这种新型师生关系,需要从尊重和信任出发,以学生为本,从而孕育出巨大的教育“亲合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尊重,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孩子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尊重和信任是人的高级心理需要。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其次是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充分信任他们的潜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良好关系,有助于更好飞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重要品质,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创新能力。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要做好引导者,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庖。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的工作,不断的总结经验与教训,使自主学习更好的开展。
书中的这些话让我懂得了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孩子,真心去教育每个学生,不论在任何地方。不管学生的成绩好坏,老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书里面所说的每一句话,所讲授的每一个道理,在今后的道路上会成为我从事教师职业的指明灯,教育者之人格,需要不断的励炼,使自己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型教师。
第三篇:教师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登央
在学生时代便接触这本书,但由于当时还是实习生,没有多少教学的经验,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感触,偶尔翻翻,便闲置一边。经历了一年多中职教学生活以后再来看这本书,不禁为之震撼!霍姆林,斯基,生活在另一个时代,另一个遥远国度的大师,他的思想居然能够超越国界,超越漫漫时空,照亮我们教育之路前进的方向。他的很多实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的很多话语仿佛就是针对我们当下的教育,当下的课堂所说,通俗中透着睿智,简单中给我们无尽的启发。
书,有高山仰止的惊叹,也有琴弦拨动的共鸣,尤其是两个字不断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蓦然开朗,对,是读书两个字,就是读书两个字,全书十之八九都在说读书,老师要读书,家长要读书,学生更要读书。
常说学生要有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塘水,一江水,甚至是一海水,那么这水从何而来,大师告诉我们——“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和书籍接下终生友谊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应付上课,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们知识的大海„„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大师的话中肯而真切。是的,读书使人睿智,读书使人高贵。迪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作为教师更要多读书、读好
书。用知识来充盈自己智力的空虚,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思想,更用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教师博览群书,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又能用生动新鲜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博学多才更是同学们仰慕的对象,此时的教师才是同学们心目中真正的榜样,这时教师的教学也将更加顺利和高效。
师要读书,学生也要读书,后进生更要读书。大师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
是的,阅读对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意义都很重要,他能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我们教师更有责任引领学生把阅读作为人生一大幸事、乐事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的美感,感悟阅读的规律,掌握阅读的方法。他们通过广泛阅读,知识的积累多了,眼界也就开阔了,思想认识自然也就变得开阔起来,进而产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从而丰富自己的心灵,深化自己的认识,开掘自己的智慧。
此时,阅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阅读呀。也许我们有些教师会说:对于后进生,我们给他们讲解习题的时间都不够,又怎么又时间让他们去读书呢?如果说真放手让他们读书,真能起那么大的作用吗?还是让我们来听听大师的话吧——“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 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总是一味地揪住后进生不放,让他们无休止地挣扎在习题的苦海之中,辅
导、练习,练习、辅导,以为这就是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好方法。殊不知这些僵化的练习辅导即使短期内能起到一些效果,但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量枯燥的练习让学生苦不堪言,大大抹杀了他们原有的对学的一点兴趣,让他们越来越惧怕学习,越来越讨厌读书,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越补越差,越差越补。师生身心俱疲,最终的补习效果甚微。
大师的话已明确告诉我们,促进后进生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我们教师应该把后进生从练习辅导中解放出来,带领他们到广阔的阅读空间中去,当然,这些学生往往对阅读也不会有太多的兴趣,这时教师应该把精力放到引导他们阅读上来,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带领他们领悟阅读的兴趣,相比较枯燥的习题,学生阅读时负担很轻,阅读中的话语,美妙的情节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孩子乐读了,常读了,学生的智力也在无形中得到发展了,真是润物无声呀!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大师告诉——“我们家庭也要有高度的教育修养”“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的家庭。”是的,仅凭我们教师的一己之力还不够,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在家里为孩子营造宽松的读书氛围,这不仅仅是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物质环境,更需要家长也能参与其中,家长也要爱读书、乐读书,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着这样浓浓的读书氛围,孩子又怎能不爱读书呢?这样家庭中走出的孩子必定是最优秀的。
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思考。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俗话说
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建议。
第四篇: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明确读书目的: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努力做家长满意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提高了认识:(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总之: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第五篇:教师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
狮子小学张清华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
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狮子小学 张清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重庆十佳教师优秀事迹》观后感
狮子小学张清华
近日,学校组织观看了记录片——《重庆十佳教师优秀事迹》。片中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优秀教师的故事,他们每一段故事都强烈地震撼着我,让我深深地体味到奉献者们默默无闻的耕耘精神。
教师们爱岗敬业的事迹中充分展示人民教师的时代风貌和高尚情操,热情讴歌广大教师以德立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也鼓舞着我,更让我感到教师职业的高尚和教师肩上的艰巨任务,感到教育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正是因为深爱学生,所以教师们站在了平凡的讲台前;正是因为深爱教育工作,所以教师们放弃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去专研教学研究;正是因为深爱祖国人民,所以教师们安心工作,爱岗敬业,创设和谐校园„我的努力还不够,我想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将爱传递给每个孩子,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职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践履笃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我们要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
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