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7:3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一篇: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芮秀荣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之本,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之基,校本教研是教师能力形成之源。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形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实践性知识来保障的。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

校本教研包括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三个部分,教师通过校本教研的实践反思、校本科研的伙伴合作、校本培训的专业引领等实践形式,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进修密切结合,尝试探究性、合作性、研究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学校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一、“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

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所长刘定一说:“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 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知识,也要精通教育,从而使教师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教师不只是知识传递者,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及更是学生心灵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传统教师专业培训认为只要掌握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知识就能胜任教育工作,事实上只强调知识传递功能的传统教师培训不能代替教师专业化发展。他强调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师专业品质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主流。教师专业能力是他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依赖于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他积累的教学经验。“名师”与“新手”最好地表达了这种差别。教师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态度。在教师专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勤于实践——反思”的精神。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修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在学习型社会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 1

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当代教师应走专业发展的道路,每位教师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之源。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形式。校本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学校,尤其是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群体,尤其关注教师亲身实践和亲历体验;采用与实践工作者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经验、背景相匹配的研究方式与方法,与传统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有较好的衔接性。

三、以校本培训为支撑,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校本科研为突破口,走研训结合的道路,探索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新模式。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研究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本培训让教师在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究,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味,体味着自身的价值,体味着无限的创造。

1. 立足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是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核心要素。校本培训要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上;把“提升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

校本培训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一是专家指导。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如邀请省教科所专家为全校教师作了德育、教学和科研的专题报告。二是校长引导。在校本培训培训中校长应该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以身

示范,带头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担任校本培训的引领者。三是骨干辅导。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和辐射作用,骨干教师必须做校本培训的培训者,采取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讲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让骨干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中得以传播,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和辐射作用。四是资源传导。凡学校安排的外出学习培训,回校后必须当好“二传手”,写出详细的学习汇报材料在全校或一定范围内交流,听课的要在全校范围内上汇报课,从而做到了“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了资源传导和共享。五是强化自学。学校制定每学期读书自学要求,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认真作好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2. 研训结合,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校本培训的形式化。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在教研中进行深入研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到教研中去运用、验证。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听课周、研讨周、展示活动、研究课、示范课、视导、赛课等)、保障机制,注重与培训的结合。

3.校本科研是突破口,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力。注重与校本培训的结合,与教研活动的结合。发科研带动教研,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教学研究,做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从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再由教学理论回归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不断地改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四、构建多元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依据,科研是教研的概括和升华。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校本教研培训应采用接受性学习、指导参与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

1、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模式

讲座——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头脑风暴方式将相关知识,理论观念,信息传递给教师。

教学观摩——包括校内教学观摩和校外教学观摩,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开展反思性教学观摩活动以科研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

师应该是实践者和理论家的结合。要建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反思性教学模式。通过说课、评课、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课堂纪实、专家会诊等多种渠道,培养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运用教学实录反思法、教学反馈法和自我提问法等进行再思考,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推动教师由“教书匠”走向“研究者”。“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满足于经验而不思考,“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育工作也不在是简单地重复,而变成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读书活动——规定所读书目,定期举办交流会,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和读书的风气。

2、指导参与为主的模式

问题研讨——主要由展示问题材料,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几个基本环节组成,在活动中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元化解答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展示一节或几节典型课堂教学实录,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3、合作探究为主的模式

小组合作: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重点研究新课程下如何科学处理教材。如何开发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本校的教育资源。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固本清源,回归主体。树立教师向学生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所有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成长。从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叙事研究:教师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然后在教育故事中寻找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最后以多种形式组织研讨,达到改进自己的课堂的目的。研究过程为“进入情境——分别叙事——归纳问题——展开讨论——重新叙事”。但要注意是:要有一个规定的情境,共同的话题与语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叙事风格;不可省略“归纳问题”和“展开讨论”环节,避免成为教育故事会;叙事研究的成果形成叙事文本,要保留研究的痕迹。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新课标的新要求,确立重点、难点,依据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和策略。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出一批自己学校的名师;促进校长的能力提高,向专家型校长更迈进一步;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加强校本教研_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校本教研 对教师成长促进作用的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实施课改能力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围绕教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特征。校本教研不仅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保障,同时也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的课题。孟庄镇三旺马小学地处乡镇,是新郑市孟庄镇的一所不起眼的小学,学校现有学生200余,教师10人,其中中老年教师8人,因此,立足校情,加强校本教研,进一步帮助广大中老年教师提升业务素质,教科研能力等就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将课题研究的开展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

2、创设课题研究五项保障条件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以曹智魁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二是学术保障,成立了以敬新红教导主任为组长的中年级教师组成的专家组;三是经费保障,将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列入学校的预算,确保阶段性研究经费及时足额

落实;四是时间保障,给各子课题研究参与者提供必要的时间,尽量减轻兼课同志的额外工作任务,确保每位参与研究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题研究。五是资料保障,学校安排专人采购了《新世纪教师素养》、《有效教师》专用书籍各10本,供参与研究者适时参考。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农远工程设施,教师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为参与研究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设备和资料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教育科研、教育现代化培训和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纽带,以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的,通过校本教研,研究与实践,使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2、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在加强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知识和以教育教学经验升华的基础为实践性知识所构成的校本教研体系,着重是现代教师特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如人际关系与交流、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教研实践、创新能力等。(1)师德师风的塑造

以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开展教师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依法施教,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形象去感染学生,培养一批具有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的师德标兵。(2)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根据教师职业和专业基本功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把课堂作为主要阵地,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运用,提高教学效能。(3)教育科研能力的加强

以学校课题研究为载体,把教育科研和课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以《有效教师》和《新世纪教师素养》等教材为基础,组织教师研究学习有关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学习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有关校本教研方法及先进经验。

2、调查研究法。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我校确定专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概况,设计撮镇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专题,组织本校教师认真填写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我校教师特点,制定《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找出教师在专业素质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制约因素,了解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专业规划,为我校后期积极探究构建适合本校教师有效发展的支持

体系,形成促进本校教师有效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究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炼创新“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有效教师实践模式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3、行动研究法。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反思,一边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有效教师实践模式。

4、经验总结法。采用座谈会和论文交流的形式,总结校本教研的实效,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确保课题研究有序进行(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

制定研究方案;课题组对本校现状进行调研;召开课题启动会和课题培训会。

(二)研究阶段:加强学习,开展活动,确保课题研究落到实处(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

根据《实施方案的》安排,我校以“教学管理年”为契机,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深入细致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具体表现在:

1、狠抓常规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1)更新教育观念,全力推进课程改革

第一方面:广泛开展“学课标,促课改”活动。学校组织每一位教师深

入学习、理解新课改的有关要求,研读所授学科课程标准,全力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改。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撰写不少于2000字研读新课标的心得体会。同时,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足开齐了课程,把教学教研渗透到新课程的诸工作环节中。

第二方面:广泛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学校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活动,认真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广大教师写反思总结,要求教师就每一课时的教学情况,结合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写反思后记。教务处把此项要求作为教学检查的必查内容,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三方面,学校还多次派出领导和教师参加省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新课程理论研讨会、报告会,多次派出领导和教师对省内名校就贯彻实施新课程以及科学规范化管理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2)规范学习、检查制度,切实落实教学管理工作

为改变业务学习形式化的局面,切实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学素质,保证教研的实效性,学校确定以各年级备课组为中心开展业务学习。各备课组必须要制定好学期初的工作计划、开展好学期中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或研讨教学问题)、总结好学期末的各项工作。教务处通过检查和听汇报,了解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整改方向。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个体常规业务的检查: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由校长室牵头、教务处组织、各备课组长参加对全体教师进行教案、作业、听课等工作的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绩效)。从检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一批“优秀教案”、作业批改的“优秀”等级脱颖而出。

2、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全力推进校本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落实教学管理年的各项要求,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加强了校本教研工作。(1)开展知识培训活动

从2012年暑期始,在曹智魁校长的安排下,敬新红主任对所有教师进行了新课标知识培训;范瑞芝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创新案例的校本培训;王新会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知识培训等。这些校本培训让老师们从不同方面汲取了营养,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广泛开展“上好每一节课”和进行全校性的优质课评比活动 为促进教师钻研教材,探究教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观摩课。每一位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为配合和响应孟庄镇举行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我们又安排了全校性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对参赛选手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在组织学科组内教师进行初赛的基础上,将各学科涌现的优秀选手集中起来,由学校统一组织第二轮比赛。经过公开公正的选拔,马书芳老师被推荐到县内参加优质课大赛。通过优质课评比活动,实践了教师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

召开课题结题总结工作研讨会,回顾分析课题研究的得与失,汇编教师《论文集》、《案例集》,整合研究材料,拟定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半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和“教学管理年”活动开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我们今后努力去改进与提高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课题研究活动开展有待更全面、深入。从开展的活动来看,存在个别教师对活动重视不够,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有极少数教师不能及时完成学校布置的研究任务。

2、对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研究解决的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管理工作还应该向更高层次上延伸和发展。

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牢牢把握质量这条生命线,以“教学管理年”活动为契机,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教学和管理工作,坚持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科学化,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有效教师》的课题研究继续推向深入,形成促进本校教师有效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究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发展提供保障,进而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全面提升。

第三篇: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坚持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研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为此,学校在总结以往校本教研工作经验基础上,努力做好2013年校本研训工作。

为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保证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落实,学校制定了《文理学院附中2013年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机构,组建了由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与工作的开展,同时,领导小组成员工作有分工,做到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统一管理。学校领导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日益重视,想尽一切办法加强与学校校本教研有关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设立了专门的校本教研经费并比07年有所递增;新开辟了专门的教师阅览室(图书室),增加了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每个备课组配备一台电脑,从物质条件上保障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正常、有序、有效地开展;每学期初,学校领导班子都多次召开校务会议,商讨、研究和制订校本教研计划并组织落实,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校长等行政领导都身体力行,亲自参加,或开讲座,或组织座谈交流,或下到相应小组交流,或听课、评课、进行课题研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校长、教研组、教师沟通顺畅,校长和教师的校本教研意识日益增强。

1.抓专业学习为平台,促教育教学理论提升

学习,对一个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的,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可提起校本教研学理论,多数人会持否定态度的: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多时间,把教师集中起来学理论,不如把资料发给大家去看就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大家有各自的见解。我想这与教师被动的接受学习是有关系的。以往的学习,多以单调的讲座为主要形式,就理论讲理论。教师对这样的学习感觉空虚,没有针对性,学和不学一个样。专家指出“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为此,我们在13年校本教研中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四结合,即: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练习相结合。并采取校内交流学习心得、轮流讲座、举办“课改大家谈”等形式学习,这种学习把教师推到教研的前台,教师成了教研的主角。学校充分发挥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优势,主动争取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支持和指导,邀请市学科教研员来学校教研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市属、市教研活,深入课堂听课和评课。教师与专家面对面对话交流,交换信息,经验共享,专题研讨,给教师的研修提供切实的帮助。在这里,“参与式”学习、“实战式”研究受到教师们的欢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 1

再是单纯讲理论,而是在实际的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这样的学习,为教师提供了碰撞的平台,使教师在平等交流对话中实现了自我的提高。

此外,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了学科杂志两本,每个教研组订阅了《绍兴教育》、《教育新视野》、《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并要求教研组组织老师学习。为扩大老师的阅读量,让阅读伴随教师成长,学校在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建设的同时,特为全体教师购入成套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丛书《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班主任另加《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班主任管理班干部的学问》《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等班主任管理丛书。

2.以赏识教育为主线,抓师德师风建设

13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天,我校全体教师聚集一堂,周亮书记作了题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的师德师风动员报告。周亮书记结合教育局《2009年教育工作思路》,要求教师更新师德观念,规范执教行为,推动师德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塑造新时期教师新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和家长对我校教师从教行为的满意程度,争当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同时组织开展了中层以上干部的读书会,学习了十七报告,各中层以上干部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总结工作得失,明确新学期工作的新思路,增强责任意识,全面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赏识教育和两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在13年第二学期开学之初,结合本校赏识教育特色,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学校不仅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听取了周亮书记对市教育局精神的传达,听取了两位校师德标兵先进事迹的汇报,而且还组织教职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分组讨论,集中交流,并进行了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检测。

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本校的赏识教育特色,进一步开展了赏识教育专题教育,请四位校级践行赏识教育优秀教师典型,把自己在实践赏识教育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向大家做了介绍。德育处还专门围绕“班级管理中如何落实赏识教育”组织了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这次学习,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了“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思想,为13学年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赏识教育氛围。

3.以有效备课为载体,力促学校教学的有效

我们强化单元集体备课制度,采用了“三定三统一查”的做法,集思广益,共同过好教材关,共同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所谓“三定”,一是定时间。单周为周一政治学习时间,双周为各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研究;二是定内容。

期初各学科备课组组长分工负责,让每位科任教师负责若干单元教材的分析任务。负责的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提出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选择等意见,并把这些内容填写在单元备课表上,准备做中心发言。其他教师也要预先研究教材,为参与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定活动形式和程序。每次活动都由备课组长主持并做好活动情况记录。一般是先由中心发言人按单元备课表上的内容逐项阐述,其他教师则提出修改补充意见,着重探讨单元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与落实措施、教学的重难点、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最后提出案例撰写意见并指定撰写教师。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一经形成共识,即成为本级单元教学的预案。为了确保集体备课活动不流于形式,教研组长则经常深入备课组进行指导,并定期查阅单元备课表、活动记录本。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备课活动,能够使教师更快、更好地吃透教材,从而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4.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核心,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师立足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是我校校本研训的重点。从今年12月4日开始,我校开展了为期20天的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比武。此次比武旨在促进全校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检查教师课堂运用学校“赏识教育进课堂十大策略”情况,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此次大比武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前一天通知上课内容,上课当天抽签决定上课教师的方式进行。由于没有了磨课的时间,因此保证了每一堂课的原生态,真正检验了教师日常的教学基本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第四篇:立足校本教研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抓好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好力保中心学校 张德恩

一所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而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校本教研的的培训,制定相应的措施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远程教育,自学、青年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学习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产生造血功能,加强校本培训,促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探索中逐步形成,所以,建立“校本教研”机制,立足“校本教研”,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实体,是加快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途径。坚持以校为本,重心下移到学校,强化对话、交流、互动的教学研究形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对于校本教研,就是要围绕学校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拘形式、不分场所、不限人数,随时随地的进行研究。因为一节课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碰到的疑惑,而我们课前所创设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后,是否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存在的什么问题等等,都需要及时地加以解决,否则就像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不快。这样教师自然而然,需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并寻找同伴互助,在研究中达到解决问题。在这其中,我们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会去搜寻资料、打开电脑网上进行交流、对话,有时会与教师争得面红耳赤,通过一番的争执与探讨,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这正是校本教研这种基于学校、贴近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而体现出来一种优势。校本教研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又是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捷径,作为教师怎样加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去,它需要我们怎样去面对,凭借怎样的热情投入到其中。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与研讨,组织教师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学习《人民教育》、《内蒙古教育》等教育刊物杂志,利用运程教育视频栏目观看教育专家、名师教学实录,做好读书笔记。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际教研,走出去听、评、课,了解教学动态和各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功案例,借鉴名师教学方法,撰写心得体会,设计教学方案,大胆尝试,认真总结。

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计划》和《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构建了以校为本的学习体系、培训体系、科研体系,建立了相应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机制,制定了相关的分步实施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校本教研工作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教导处为主体,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师人人参与的教研网络,拟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促使校本教研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校作为研究的阵地,构建学习化的教研文化。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自我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使学校形成浓厚的学习化的教研氛围。依托中心教研组,开展新教材培训或业务学习。主要形式:

1、组织集体备课,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2、举办教学理论学习讲座,开展学科交流、讨论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3、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函授、自学考试、计算机模块等级培训与考试等继续教育,努力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师专业成长袋建档。教师要对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每年进行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不断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让成长袋伴随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5、同伴互助,在互动、互学、反思中共同提高。

6、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觉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课改中自我反思,并且给他们一个发表观点、交流体会的空间,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会到自己是参与校本教研的一员。教研组经常为教师组织微型讲座,把时间留给教师,让教师唱主角。同时开辟教改论坛,课改之窗,交流教师在校本教研和课改中的观点和心得体会。对教师的评价也由过去的单一性评价变为立体性评价,有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教师、家长评价教师等形式,大大地调动了教师自觉发展的积极性。

其次,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必须从四个方面达到落实与实施。

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搞研讨。校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我们首先从转变教研组长的角色做起,营造民主、平等的教研氛围,引导教师反思,与教师平等对话,与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我们提出了“教研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口号,创造性地开展了“分片联研”活动,采用“集中与分片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与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探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研讨的积极性,教师敢说了,思想活跃了,教研氛围浓厚了。学校也是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现实的、有价值的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因此,我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深入调查校情、教情、学情,与广大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从指导教师上 “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过程研讨,最后拿出该学科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示范课”为止。充分展现“谈—听—议—思—行”校本教研的全过程,使得学科个性教研活动富有成效,教师的教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二是典型示范,整体推进。㈠、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和课改工作的生力军,如何发掘教师的教研潜能,让教师投身于校本教研和课改当中,并有所成就,这就需要一个符合学校和教师实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教师面对专家,接近学者,带着问题向专家探究求教,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㈡、拓宽校本教研渠道,丰富教研形式。校本教研,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的热情。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校在校本教研的途径上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如学校针对老年教师观念滞后、难进入角色的实际,开展了中老年教师课程理念学习活动,激发了中老年教师投入校本教研的热情;还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子同伴互助教研,打破不同学科、年级的界限,实施“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种形式”。目前,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教师之间有计划的交流与分享经验,切实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研究水平。㈢、积极倡导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用好教科书,完成课时计划的基础上,开设了校本课程。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充实了教育教学内容,实现了义务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㈣、理性反思,自我创新。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基础和前提。许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地实施校本教研,就要求教师要有突破自己,能够做到教学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实施时能不能顺利落实,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教与学的活动及时灵活调控,使动态的课堂不断有新的资源生成,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师运用理念的催化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的荡涤下,通过校本教学研究,将吹生出一大批专业型、专家型的教师,在这个广阔的教改的舞台上,将培养出一批新世纪的人才。所有的这些都是得益于课改,虽然我们为之付出了许多,但是我们得到却更多。这就是课改的迷人之处,也是成功之处。

抓好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好力保中心学校 张德恩 2010年5月29日

第五篇: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

宁夏育才中学张新成[摘要]: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操作中,校本教研可从五个方面实施:集中个人智慧,实施集体备课是基础:搞好三类课的学习与点评,发挥课堂教学的平台作用;积极动员,搞好实践反思是完善校本教研的关键;提升科研能力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保障;终身学习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

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满足教师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新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教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又面临种种困难: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老教师居功自傲,难以静下心来虚心新课程知识;评上高级职称的中年教师,认为已没有职称高峰可攀登,从而缺乏前进动力;青年教师虽然积极参与,但经验不足,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如何克服不足,整合优势力量,促使每个教室都有更大提高,尽快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校本教研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实践探索中,立足校本教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集体备课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基础

针对新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新课程增加了许多新篇目,和过去常规课文来比,很多课文缺乏参考资料,再加上各位任课老师由于各自的学识和知识结构及阅历不同,对同一教学内容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实行集体备课,运用集体智慧达到对教材的深层次、综合化的理解是加深了解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的基本单位是各年级学科备课小组。在备课前首先要确定备课的有关要素,即从制度上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顶专题、定主讲人,尔后上报教研组,利于教研组监督指导。在执行中,要坚持做到提前备课,即在集体备课的时间内,研究本学科下周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先由主讲教师阐述要将内容及自己的备课设想,并提出个人的有关疑问、自己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或拿不准,由学科教师提出各自的看法,通过大家共同的自我反思寻找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的差距。同时,对于教材出现的重大问题,备课组认真讨论,充分发挥组内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相互切磋,教学资源共享既集思广益又有利于教师个性化的发挥。在这个过程后,回归课程标准,审视蓝本,从而达成共识,接着是试听与再讨论。经过这样几次的反复,备出适合主讲人情况的范本,保障课堂教学的需要。随后,各科教师根据备课时讨论的意见和本班学生情况,自我特长等来编写适合自身的教案,从而体现自我特色.这个过程,不仅使主讲教师有了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也使参与的教师受益匪浅,并亲身体会到了名课的诞生时经过怎样的洗礼.这个过程,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参与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研讨.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学方案。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研讨课文就会产生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效果,这就能够集中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智慧,把合作学习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强化了合作意识,实现了资源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

二、课堂教学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要搞好“三类课”的学习和点评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首先,课改较为成功地区的优秀音像课。对于这类课,重点从看、听、议、学四个方面做好学习,从而找到实施新理念新方法的着力点。当然这个学习不是原分不动的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所取舍,并有所增添。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务处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比如相应的教研组长要有较高的鉴别能力,从众多的音像教材中选出适合本校的优秀教材,另外,看完以后,针对学习的内容,教研组长要组织大家进行研讨,每位老师要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例如本次课的亮点有哪些?那些细节受你容易忽视的?等等。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然后,认真听音像课后边的专家点评,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集体综合取舍。其次,本校教师的示范课。本校相应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是学习优秀音像课的延伸,由骨干教师认真备课,学校学科教研组侧重从听、说、评、议、学五个环节上进行观摩学习。由学校教研部门定时间、定地点、定讲课教师以保障实施。在程序上,仍然是先听课,然后又讲课教师说自己的备课设想,以及课堂进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接着由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评点讨论,指出成功的经验和课堂的不足,谈出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第三,青年教师汇报课。这类课,由青年教师先备课,然后由教研组长或其他骨干教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应注重从备、讲、议、评等几个方面进行点拨,使他们受到启发和提高,从而帮助他们很快的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备课多参谋,课前多指导,课中给自信,课后多肯定。不求全责备,不全盘否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讲课中磨练成熟起来。

三、反思是完善校本教研的关键

教学反思作为教案的最后环节,是实现校本教研的基础和核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要有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师发展与创新等,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在反思中应注意:“课前反思,从设计入手;课中反思,从学生入手;课后反思,从问题入手”。反思的主要内容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看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能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要达到哪个层次等等。反思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是自己真正成为教学教研的主人。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记。刚开始,要求新手每节课后要写教学反思:教材、课堂管理、课堂教学偶发事件、备课缺失等反面进行反思。当有了一定经验后,逐步实行每周一次的教后反思,每月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后记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写出教研文章,进行理论提升。同时,要鼓励老师以记录自己教学故事和轶事的形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之,通过教学反思的合理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化,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科研能力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保障

以课题研究带动教研工作的开展是实施校本教研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课题”。校本教研强调的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但并非任何的教学“问题”都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的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的“设计”解决问题思路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能转化为“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能上升为“课题意识”。为此,必须强调教师平时的教学要善于发现问题,利用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在一起相互交流,将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比,找出值得“研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探讨、思索,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使这个问题转化为课题。其次,建立课题研讨机制。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人人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当中,便于教师间形成互动、师生间形成互动、学生间形成互动,便于在教学间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共同研讨、共同推广,从而形成浓厚的校本教研的氛围,增强教师间的研究意识,鼓励教师将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相结合,集体交流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终身学习是实施校本教研的动力源泉

在各类学校中,老学校往往存在教师老化的现象,新学校却又存在新手过多的问题。老教师由于身体原因和其他原因,已失去了对教研的热情,因而难以静下来虚心学习新课程知识,而青年教师虽然积极参与,但苦于经验不足,如果单靠自己的摸索,要成长起来,却要多走些弯路,以至于浪费掉大量时间,对自身和教育的发展都是一大损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实现教师专业化。

首先,树立教师的品牌意识、团队精神。学校要生存发展,名誉是关键,而名誉的营造与维护需要全体教师去呵护,这就需要学校从六种品质精神来武装教师,即:荣辱与共的爱护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视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敢为人先的竞争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十六字的方针去要求教师:和谐相处、真心工作、以校为家、视生如子。以“学习工程”去规范教师,在整个学校工作中,校长及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自身的素质去影响教师。要求教师视品牌为生存,视名誉为生命,严格规范自己,与学校的整体要求相和谐,使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热情、开拓创新的新局面。

其次,启动 “学习工程”,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工作已成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应对改革的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学校要向教师提出“终身学习,加强研究,” 的口号。同时,从时间、内容、制度、专业指导、理念引领、检查落实诸方面明确规定,引导教师走上学习之路。

第三,抓骨干,促引领。骨干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对自己的学校情况了解比较全面。把骨干教师的作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亚于请一个专家到校指导,为此学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树立骨干教师品牌,让其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学校经过层层推荐,民主测评,校委会研究,在每个学科中选择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经验丰富、成绩突出,有着和谐人际关系的教师作为品牌教师,大力宣传,使这些教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成为大家身边的榜样。(2)通过名师导学,实现骨干教师引领。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从学生管理、教学艺术、业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挖掘、反思,根据自身特点,寻找一位骨干教师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通过备课听课说课,进行研讨交流,从而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让其他教师学习其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名师引领的目的。

第四,抓青年,促帮助,打造精品。青年教师热情高、精力旺,他们的尽快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未来。但由于年轻,对教师这一职业精髓还没有充分了解,因此在工作中随意性比较大,缺乏持久性。针对这种现实,学校应该向青年教师提出“高标准、严管理、百炼成钢”的要求。学校要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统一思想,树立青年教师的正气,倡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终身学习,敢为人先,争当名师,这样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增强使命感,从而学会宽容,学会思考,学会明辨,对整个工作风气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对青年教师的帮扶,不是一次活动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位名师就可以造就的,他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学校在这方面就要做到要求青年教师要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生长

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实状况和今后发展目标,每节课后要及时反思,查找不足,不断总结提高。

第五,抓群体,上层次,共同发展。首先,帮助教师重新认识教研。为加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学校领导与教师一起研究教研专题,通过印发资料、专题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手段,让教师认识到新的教育形势下,加强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与各教研组长制定明确的目标。将教研活动的内容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个教研组,各教研组又分解到各位教师,这样层层落实,目标明确,使每位教师都有事做,每位老师不等不靠,在做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展了学校。第三,确保教师教研时间的需要、技术指导的需要 和经费的需要。第四,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在校本培训中开设“校本论坛”,邀请专家、领导到校授课,以使教师加深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育思想的理解;外出学习,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观摩课、优质课、研讨会等,把先进的符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回来加以推广,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形成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不同学校间教师互访,对口交流,把社会资源引进校园,服务于校园。

下载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文5篇)

    加强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学校文化建设,管理理念,教师职业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校本培训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心得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心得 安庆市宿松县朱云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心得

    《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学习心得 校本教研是推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是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逐步提高教......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律师、医生一样,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万隆初中 1994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尽管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

    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精)(精选5篇)

    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机制,加大了校本教研力度,现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确立校本教研......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期报告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08年9月我校数学教研组申报的课题《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被河南省基础教研室批准立项,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