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
前天,我在批阅同学的作文时,一篇《写在童年的记忆》里这样写到: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把我最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画卷里。但是读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梦想被打了折扣。那天是一节数学课,我还沉浸在一篇优美的画作里,突然被一声尖叫惊醒:“上数学课还在画画,纯粹是调皮捣蛋。要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每天这样描描画画,还能靠画画吃饭吗?”一顿杂七杂八,将我骂了个狗血淋头,耳朵也被扯得红肿疼痛。我不知所措,无地自容,狠不能和孙悟空一样变成小虫子逃走。好不容易挨到放学回家,我将此事告诉了妈妈,希望能得到一丝安慰,谁知妈妈却非常严厉地说:“就是耳朵揪掉了也活该,谁教你不长进,只有好好学好文化课,考上名牌大学才是你唯一的出路。”我更加茫然。由此我联想到,课余十分钟我们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时被校长当众批评为疯赶打闹,课外活动时间看课外书被称为不务正业,看电视的权利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就连唱歌也只能小声地哼┉现在我觉得自己就像机器人,老师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家长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向着他们给我指的路――名牌大学奋进,从不敢越雷池半步。And,我的幻想!And,我的课外书和乒乓球们┉!
读完此文,我不禁愕然,掩卷长思,继尔拍案而执笔:这是个性的压抑,这是人性的摧残,新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为此,我想用新的课改理念为教师角色进行定位:
1、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2、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地反思,通过反思去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4、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特别校本课程,教师是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论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论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摘要: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并完成从单一的“传授者”到“促进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是极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途径。
关键词:角色;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传统“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的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了“少慢差费”的被动局面。语文教学要真正转向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根本宗旨,就必须坚决摒弃那种单向传导式的授课方式,更要反对那种越俎代庖式的分析解题,对答案、再做练习,再对答案的训练方式,代之以“诱导——读书——交流(讲解、切磋、指导、写作)——再读书——再交流”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不但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读书、背诵、写作、自修,而且自身要为学生作出榜样——与学生一同讨论、一同写作、一同自修,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学问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概而言之,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时,才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一个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我们把语文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倾向和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学习者自身的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可以这样说,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就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
就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教师通过言语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从而形成语文运用能力。这里,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也是言语能力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体的言语活动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主要环节。如果说学生是言语活动的承担者,那么,教师则是教学的实施者,其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的言语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生成。这里,“促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 “协调”——语文教学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在将它们组织进一个有着共同主题的活动中的时候,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教学秩序等的作用;②“激发”——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组成环节的学生活动,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发的发动过程,这个任务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要、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③“合作伙伴”——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授过程,更是一个人际交往过程,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④“监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言语活动,这个言语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不成熟的情况时,教师必须指出并作出更正;⑤“反馈”——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并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
二、成为终身学习者
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与创新,迫切要求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此,“终身学习” 应当成为今日语文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理念。
1.所有教师都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开展教育活动的,这种教育观念来自每一位教师的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教育素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说到底,就是因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缺乏对语文教育规律有一个全面的、深
入本质的理解。理论的聩乏使我们的教师像被一层云雾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总是费力多,收效少。有时,即使有人提出一些很中肯的理论告诫,也因为接受者理论修养的欠缺,要么无法接受,要么歪曲走样,从而削减了理论的内涵。
深厚的理论修养能使教师更准确、更灵活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应将它们融会贯通。
2.教师的知识结构往往直接支配着他的教学活动:知识结构规定了思考问题的视野,也规定了他的工作实践范围。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始终是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进行的。语文教师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但应该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复合型的知识不是知识的简单集合,而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建立,使知识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增殖。现代语文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更要做一个创造知识的人。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它包含了“语言运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当然的内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普及化也必将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即信息技术将成为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已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的技能之一。
总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面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挑战,语文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三.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语文教师角色的另一个重要转变是成为研究者。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在教育素养和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着一个加工处理与转化的复杂过程,这个复杂过程就是教育研究活动。语文教师的研究活动,其实是很有条件的,“课堂即实验室”,因此,成熟的语文教师应是专家型的教师,不仅有有效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能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完善教育实践,以使自己的见解不断得到交流。语文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还要体现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
就语文教师而言,这里的研究主要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而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语文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其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有效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因为语文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教师如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照般理论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也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进行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最佳途径。传统的“教书匠”已经不能胜任现代教学工作。未来教育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既要有教育教学技能,又要有理论修养,同时还要具备研究能力,能够主动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通过不断的观察、反思、研究、实践,作出各种教学决策,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励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则对教育教学理论会更愿意去思考,对新问题会更敏感,更有创见。语文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学效果也必将随之提高。
新形势下,全面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迫切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努力塑造自身新的角色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我们相信,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必将带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的全新变化,从而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虽然有些学校已开展语文学科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但多数在内容上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表现为:其一,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其二,网上的教学内容几乎等同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案,学生仿佛又是简单化地在教室里上课。网络教学没有注意到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等等。其三,在形式上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特色。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为此我们应该首先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
第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研究者。网络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管理者更是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意向、学习风格等,然后确定理想的教学内容、认知策略、教学步骤,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是教学资源的研究者。教师事先必须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勘比、过滤、精选、整合,然后制作成信息库,提供给学生,从而真正保证网络教学的高效和优质。第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已习惯于被动的灌输式、听从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在网络教学中,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调用信息,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教师应该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辅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和最佳学习途径,如何区分良莠信息。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从中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并坚定今后学习的信心。
第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是一个合作者。
在网络教学中,群体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而是学生中的一员,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使意义建构更加完整。教师是学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协作、研讨,不断促进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发展。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解决
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课改的实施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实施课改的关键。有人说教师是演员,也有人说教师是导演,不论怎样去解说,教学活动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教师、学生、教材、生活这个多边活动中,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学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教师只是尽职尽责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收视效果。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应该是语文老师应扮演的角色。通过两年的课改实践,我有下面的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新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教师也不是输出系统,而只是引导者,学生与教师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实现了由接纳知识的容器向学习、探求、自主发展的主要角色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有兴趣地积极进行询问、探究,找到答案,在原有的基础上达到扩展,从而产生新的驱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努力去转变观念,与时代同步,使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深入的发展下去。
二、语文教师要扮演好各种角色
1、做好“导”的角色和“指路人”的角色
如何看待传统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应一分为二地去看。在字词教学和基础知识教学中,传统教学有独创之处,这一点我们不但不能丢弃,还应发扬广大,以灵活多样的新颖的形式来充实它。因为字词的学习和积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得一部分,也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那种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弄的支离破碎,以所谓的深入浅出的分析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为目的,采取填、灌的方式更是不可取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从而形成语文素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导”和“指路人”的角色。
2、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钥匙的角色。
教材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所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
怎样才能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呢?一是培养学生自由的阅读,比如阅读内容,除不健康读物之外,不管科技、历史、社会等都可以读。二是做好阅读指导,如怎么选书,怎样看书等教师都要认真指导。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3、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我们要加强文学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用心爱心专心 1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在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情感上的美,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的风度主要表现在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示范学生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老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充当的角色要不断的提高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让应试观念统治我们的思想,在教改深入的今天,应该把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起来,才是新课程交给我们的根本任务。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师角色作用
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师角色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大家已达成共识。可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操作,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发挥主体作用,仍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种应该引起注意的倾向是,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放任自由。这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简单化、狭隘化理解。我们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 激活和引导。
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一 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二、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
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苦费心机用尽手段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就以正在手边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用心爱心专心 1
及其规律》为例,其中也许多问题是很值得推敲的(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能力达不到)。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在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读到这里,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传奇小说吗?《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的眼光看问题。
三、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中放飞。
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这些“断裂地带”,正是我们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利空间。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作者写到药品送到平陆以后,便很快结束全文,对平陆医生如何抢救的情况,几乎没有交代,更没有具体的描写,对被救民工的心情也未作任何描述。这些都是作品中的空白。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补充。再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婆家枪走以后愤愤地说:“可恶!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没有说,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空白。《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就写到:“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中间都有着大片的空白。而戏剧、诗歌的语言中空白则更多。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之处。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角色所要做的“激活 ”的工作(当然实远远不止这三方面)。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激活”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是相对次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激活”的基础上做好“导引”的工作。这样几种情况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导引”的作用:
一 目的不明时,将其引向思维目标。
无论什么方式的思维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无目的思维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又叫无价值思维。只有当思维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沿着明确的方向运行时,才有价值。所以我们在课堂中不仅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更要为其思维的展开提供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当他们的思维在进行无目标“漫游”时,要及时进行调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励。在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注意到前者的老师还是比较多的,而不少老师对后者却注意不够,造成的后果令人十分担心。比如,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联想和想象。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便进行了一项思维训练,要求同学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青年需要知识的道理。学生的思维确实是活跃的,但不少同学的思维是漫无目的的,一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 火车需要轨道/ 机器需要发动机/ 自行车需要链条/ 电脑需要软件等等。应该说这些同学的思维展开过程中,目的是比较模糊的,他们不清楚这个思维的过程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而只是为了思维而思维。这时候,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教师的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思维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强化思维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既定的目标。
二 过程不当时,将其引入思维正轨。
所谓思维过程不当,一是指思维过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维过程不正确,三是指思维过程不合逻辑。思维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许有时候这条“线”似乎是时断时续,但实质上它是连续不断的,总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鲜明的层次,并要合乎逻辑规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 看问题,敢于对前人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
自己的独立见解。其思维的过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维模式,但这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况;尽管它在思维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维的过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跃,但每一个思维环节之间又必须有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尤其是结论和过程应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是有时候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就会出现思路混乱不清、因果牵强的情况。像解教学题,答案正确,并不代表思维过程正确。语文课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比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的同学对小说的主题提出质疑,认为主题是“一件小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应该说这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的表现,可是让他陈述理由,他却只是说,这是某位专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观点,却不能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分析;也有的同学也只是说,作者在那样的时代 根本不可能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编教材的人是牵强附会。所有这些回答,对问题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思维过程都不够正确,逻辑上都有明显的漏洞,因果关系更不能成立:专家的观点就都对吗?编教材的不就是专家吗?对作品的理解就只是限于作者的创作原意吗?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不同就是牵强附会吗?“因为专家这么说,所以就是正确的”的思维模式和创造性思维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指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有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之中。必要时还要介绍逻辑思维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一些基本规律。用理论指导他们的思维实践。
三 质量不高时,将其引入思维纵深。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质量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浅尝辄止的思维,即使具有创造性,其价值意义也不大。由于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 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学生的思维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相机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常常有同学对苏轼的“事非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这些同学的思维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见耳闻就不能得出结论了吗”?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求异,而是偷换话题,因为作者说的是“ 臆断其有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得出结论”。(这也反映了前面所说的逻辑思路不正确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他们思考:苏轼的观点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见耳闻”就能“断其有无”吗?“目见耳闻”会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按照这个思路一步步认真分析和思考,思维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提高思维向纵深发展和多向发展的能力。如果再提供一些关于探索石钟山得名的资料,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则更有价值了。而后者对于前者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四 是非迷失时,将其引入思维准则
创造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突破是相对的。失去一切规范,甚至丢弃最起码的是非准则,必然会陷入荒谬。这既是思维的方法问题,也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比如,有同学在讨论《祝福》中到底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时,竟然认为是祥林嫂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新,但无论从对作品理解还是思想方法的角度看都是无法站得住脚的。更有甚者,有同学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可爱也提出质疑,对李登辉的两国论态度也比较暧昧,这除了思维方法本身的问题以外,实际上是一种是非标准的迷失。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很多原因,但思维无原则地求新求异形成了一种思维的下意识逆反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从政治角度否定这些看法,而主要应该从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一些基本的准则是不可违背的。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
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