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
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
合作式评改改变了学生僵化机械的作文模式,给作文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作文水到渠成,佳作纷现,但是写作能力仍有待提高。新课标中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可见,加强作文修改是提高作文技巧与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作文修改中培养学生合作评改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的角色内涵也因而相应的丰富起来。
一、从作文评改主体来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权力下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合作评改时,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作文的)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头脑、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互相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认真负责地进行团队合作。
二、教师从评改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引导者。
(一)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策略的指导。现代老师不再是一味苦干的辛勤园丁,而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进行合作式评改,自己将自己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多给学生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在批改的原则、批改符号的使用、批改的方法技巧、批语的写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遵循内容形式兼顾、多就少改、多批少改、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开展活泼有效的互评互改。在组间批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达成比较一致的批改结果,尤其是是对问题的处理要通过理性指导使学生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在批改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引学生自批、组间合作式批改、全班智慧激发式批改训练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这种合作式评改作文方法能使学生的习作纰漏和优势明了,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技巧,提升作文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好观点和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提出进行鼓励,从而使学生自信心大大提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参考教材、资料树立自信心与责任感,自主独立的完成批改。
(三)教师在合作评改中要在适当时机进行客观公正的指导。教师先进行初阅学生习作,对学生习作水平及存在问题做到了然于胸,对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了若指掌,才能在课堂合作评改时针对学生的评改状况做有的放矢的指导。在评改时,学生因知识背景、能力结构、社会经验、思想认识及方法技巧的掌握上还不够深入,教师要做及时有
效的引导指正与补充,给学生以理性的指引。当评改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充分信任、肯定学生,在循循诱导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不能让学生一味地依赖老师,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评判的能力。对学生习作教师要引导评判者避免过多的品头论足,而要指导学生根据作文实际情况和需要作出明确的反馈,刺激学生对文章提出得当的修改策略,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三、有效的课堂互评互改要求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的构建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唯有俯首服从,合作式评改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通过巡视、参与等掌控课堂批改氛围,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式评改,达到和谐、生动、愉悦而又整肃的课堂气氛。
四、在各类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有对情感的层级要求,这是现代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结果,因而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不可避免的成为情感渗透者。人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感在作文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不仅写作中要求有情感的流露,在评改中同样不能缺少情感的交流,否则挑剔、生冷的批判会让学生丧失写作的热情,评改时让学生以同龄人的视角解读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心与心的交流,而教师则要满怀深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要以鼓励和盛情对学生的习作和点评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中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打击许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此时教师应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较好的同学,评改时侧重其情感的抒发、修辞炼句、立意深刻、结构紧凑等能力的训练;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评改时应侧重让学生从语句通顺、段落衔接不散乱、表意清楚几个方面抒发自己的见解,做到各有优势,在情感上产生荣誉感、成就感,使其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
五、竞赛,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在评改过程中,教师就成为了活动竞赛的主持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合作式评改作文中可适当引入竞赛机制,掌控竞赛的程序、模式、氛围等调动学生批改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通过评选优秀批改小组、优秀作文等方式,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推动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六、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不能盲目而行,而应有理性的指导,教师也因此成为了方针的
贯彻实行者。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就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素质教育内涵和本质,强调参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基于行动的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习理论切实而勇敢地运用到合作式评改的实践中来,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七、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定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总结,这时教师就成了问题的终结者。虽然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在最初采取合作式评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式评改,不清楚评改的方法、角度,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评改目标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要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再次实践,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各小组批改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去观察、审阅,从中发现带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在批改中有针对性地指明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问题的解决中保持批改的兴趣,把问题终结在萌芽状态。
八、合作式评改不仅仅是学生间的合作,也是老师间的合作,老师们要在合作中成为研讨者,推动提高。合作式评改中肯定会存在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备课集体,共同研究、探讨,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将课堂变为教师的研究场所,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同时提倡同事之间的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九、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还应注意课内和课外互相结合,成为合作式评改实践的延伸者。学生在阅读和批改的过程中,在写作和批改方面肯定受到不少启发,从而产生思想的灵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在课外布置学生就写作或批改方面写一些心得体会,抓住这些思想的火花。这是一种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是学生对写作和批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和理性升华。这种延伸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批改水平。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采用合作式评改,以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的配合,用精妙的技法指导,以活跃和谐的互批互改氛围来熏染,以情真意切的评语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必定妙笔生花,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
前天,我在批阅同学的作文时,一篇《写在童年的记忆》里这样写到: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把我最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画卷里。但是读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梦想被打了折扣。那天是一节数学课,我还沉浸在一篇优美的画作里,突然被一声尖叫惊醒:“上数学课还在画画,纯粹是调皮捣蛋。要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每天这样描描画画,还能靠画画吃饭吗?”一顿杂七杂八,将我骂了个狗血淋头,耳朵也被扯得红肿疼痛。我不知所措,无地自容,狠不能和孙悟空一样变成小虫子逃走。好不容易挨到放学回家,我将此事告诉了妈妈,希望能得到一丝安慰,谁知妈妈却非常严厉地说:“就是耳朵揪掉了也活该,谁教你不长进,只有好好学好文化课,考上名牌大学才是你唯一的出路。”我更加茫然。由此我联想到,课余十分钟我们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时被校长当众批评为疯赶打闹,课外活动时间看课外书被称为不务正业,看电视的权利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就连唱歌也只能小声地哼┉现在我觉得自己就像机器人,老师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家长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向着他们给我指的路――名牌大学奋进,从不敢越雷池半步。And,我的幻想!And,我的课外书和乒乓球们┉!
读完此文,我不禁愕然,掩卷长思,继尔拍案而执笔:这是个性的压抑,这是人性的摧残,新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为此,我想用新的课改理念为教师角色进行定位:
1、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2、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地反思,通过反思去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4、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特别校本课程,教师是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论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论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摘要: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并完成从单一的“传授者”到“促进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是极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途径。
关键词:角色;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传统“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的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了“少慢差费”的被动局面。语文教学要真正转向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根本宗旨,就必须坚决摒弃那种单向传导式的授课方式,更要反对那种越俎代庖式的分析解题,对答案、再做练习,再对答案的训练方式,代之以“诱导——读书——交流(讲解、切磋、指导、写作)——再读书——再交流”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不但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读书、背诵、写作、自修,而且自身要为学生作出榜样——与学生一同讨论、一同写作、一同自修,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学问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概而言之,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时,才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一个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我们把语文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倾向和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学习者自身的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可以这样说,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就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
就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教师通过言语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从而形成语文运用能力。这里,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也是言语能力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体的言语活动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主要环节。如果说学生是言语活动的承担者,那么,教师则是教学的实施者,其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的言语活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生成。这里,“促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 “协调”——语文教学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教师在将它们组织进一个有着共同主题的活动中的时候,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教学秩序等的作用;②“激发”——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组成环节的学生活动,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发的发动过程,这个任务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要、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知需要等;③“合作伙伴”——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授过程,更是一个人际交往过程,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④“监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言语活动,这个言语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不成熟的情况时,教师必须指出并作出更正;⑤“反馈”——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并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
二、成为终身学习者
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与创新,迫切要求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此,“终身学习” 应当成为今日语文教师工作和生活的理念。
1.所有教师都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开展教育活动的,这种教育观念来自每一位教师的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教育素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说到底,就是因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缺乏对语文教育规律有一个全面的、深
入本质的理解。理论的聩乏使我们的教师像被一层云雾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总是费力多,收效少。有时,即使有人提出一些很中肯的理论告诫,也因为接受者理论修养的欠缺,要么无法接受,要么歪曲走样,从而削减了理论的内涵。
深厚的理论修养能使教师更准确、更灵活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就必须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应将它们融会贯通。
2.教师的知识结构往往直接支配着他的教学活动:知识结构规定了思考问题的视野,也规定了他的工作实践范围。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始终是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进行的。语文教师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但应该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复合型的知识不是知识的简单集合,而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建立,使知识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增殖。现代语文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更要做一个创造知识的人。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它包含了“语言运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当然的内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普及化也必将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即信息技术将成为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已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的技能之一。
总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面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挑战,语文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三.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语文教师角色的另一个重要转变是成为研究者。教育研究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在教育素养和教育效果之间,存在着一个加工处理与转化的复杂过程,这个复杂过程就是教育研究活动。语文教师的研究活动,其实是很有条件的,“课堂即实验室”,因此,成熟的语文教师应是专家型的教师,不仅有有效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能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完善教育实践,以使自己的见解不断得到交流。语文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还要体现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
就语文教师而言,这里的研究主要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而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语文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其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有效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因为语文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教师如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照般理论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也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进行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最佳途径。传统的“教书匠”已经不能胜任现代教学工作。未来教育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既要有教育教学技能,又要有理论修养,同时还要具备研究能力,能够主动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通过不断的观察、反思、研究、实践,作出各种教学决策,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励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则对教育教学理论会更愿意去思考,对新问题会更敏感,更有创见。语文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学效果也必将随之提高。
新形势下,全面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迫切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努力塑造自身新的角色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我们相信,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理论水平和实践研究能力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必将带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的全新变化,从而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虽然有些学校已开展语文学科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但多数在内容上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简单延伸。表现为:其一,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是灌输的内容。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其二,网上的教学内容几乎等同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案,学生仿佛又是简单化地在教室里上课。网络教学没有注意到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等等。其三,在形式上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特色。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为此我们应该首先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
第一、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研究者。网络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管理者更是研究者、创造者。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意向、学习风格等,然后确定理想的教学内容、认知策略、教学步骤,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是教学资源的研究者。教师事先必须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研究、勘比、过滤、精选、整合,然后制作成信息库,提供给学生,从而真正保证网络教学的高效和优质。第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已习惯于被动的灌输式、听从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在网络教学中,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调用信息,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教师应该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辅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和最佳学习途径,如何区分良莠信息。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从中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并坚定今后学习的信心。
第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是一个合作者。
在网络教学中,群体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不再处于控制地位,而是学生中的一员,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使意义建构更加完整。教师是学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协作、研讨,不断促进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发展。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从作文评改方式的变革中发掘作文的魅力
从作文评改方式的变革中发掘作文的魅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语文教师说到作文,几乎没有不皱眉、苦恼、叹气的。
一是批阅量大。以一名语文教师带两个班(每班50人)计,按人教版语文6个写作单元的要求,他一学期需批改600份作文。现在许多学校要求详批,一人5——8分钟是正常的,那600人次的作文就是3000——4800分钟,折合50——80小时。而每学期约有18周能正常教学,这18周里,这名语文教师一般每周约有14节正课,平均每天约有3节,加上约1.5节的备课时间,整个上午,他的工作时间已满。下午3节课计2小时,18周共有180小时,那他本学期把所有非上课、非备课时间的将近一半都用在批改作文上,其他语文练习、周记之类的批阅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由 于语文 老师的作业批阅量太大,因此,为了过学校检查这一关,不少教师批改作文只好择优生详批,剩下的就凭感觉批了。
二是学生不太领情。语 文 老师辛辛苦苦把学生的作文紧赶慢赶批出来,满以为学生会认真反省,扬长避短,下次把作文写得更好,谁曾想,许多学生只是翻翻而己,丝毫没有语 文 老师预想的积极思考状态,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莫大的伤心事。
那么,如何即让教师摆脱繁琐的批改,又让学生爱上作文提高水平呢?这个问题萦绕我的脑际多年。
(二)、问题思考。学 生为什么不大 关心 老师的批阅呢?是老师批阅过于程式化而令学生乏味,还是学生对作文再认识再创造缺少动力?那么,能不能用学生喜爱新奇、关注同学对自 己评价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互评作文呢?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相对减少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倘若真能这样,岂不是一举多得吗? 这个思路值得一试。
二、问题的研究。
(一)、专业学习。
1、理论学习。
新课标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新课标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过程地评价,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叶圣陶 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主动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2、他山之石。
魏书生十多年不批阅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互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二)、教学实践。
1、设想。
第一步:师生回顾本次写作要求,明确评改要点后,学生习作“一对一”互评,小组内交流;
第二步;全班交流;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步:教师网上帮助修改——展示成果。
2、实践。
第一步,学生互评,小组交流。首 先,教师列出评改作文的标准及方式,加以指导。其次用随机分发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评改作文,即每人评改一本非本人的作文,写出评语并签名。再次,在 “六人小组”内交流本组互评的作文,并对作文评语再评价。第四,推荐本组优秀作文及优秀评语,推荐本组优秀发言人,本组作文交发言人。在以上过程中,教师 巡回各组,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并指导评价,总体把握作文评改情况。
第二步,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先由各“六人小组”发言人在全班介绍本组作文评改的基本情况、优秀作文、优秀评语,这个发言要写成文字的东西,至少是详细提纲式。每人发言限4分钟左右。其次,教师对作文评改、讲评环节进行评价。评价以发现闪光点为主,对发言人尤其要鼓励,但同时也要提出希望。第三,上交老师审查。审查是粗级条的,发现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在下次作文课前指出。最后,被评人对同学的评语可再写评语,或找同学探讨。
第三步,教师网上修改,择优在班级博客发表。首先,教师全面阅读学生作文,从中选择优秀习作让学生发到班级邮箱。这里选择的优秀习作以学生推荐的优秀习作为主,同时教师也要把学生评改遗漏的优秀习作筛选出来。然后,教师在网上仔细修改,发在班级博客。上传班级博客的习作约占作文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三)、策略研究。
通过批改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这一点让人欣喜。在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完善策略,以下几条较为重要。
1、互评前的指导要准确到位。只在把握了这一点,学生的互评才会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那一部分学生而言。
2、各互评小组要明确一名小组长负责。这样就能保证组内交流的有序性,也能对评改有困难的学生实现现场的帮助,也能帮助那些在发言上需要指导的学生,还能保证推荐优秀习作和发言人的质量,3、要求发言人写出发言的详细提纲。这样能促使发言更有深度,避免应付的情况出现。
4、要对评改过的作文再查阅。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出现不负责任的评语。
5、网上评改可吸收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参与。这样即可减轻老师的负担,更能促进这些作文高水平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6、网上选取的习作范围适当广一些。这样有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三、成效与反思。
(一)、研究效果。
1、学生方面。
以上作文评改三步法,到底效果如何呢?让学生来说话吧。
张梦淇在周记中说:“我们盼啊!盼啊!终于,这个星期的全班同学互改作文被我们等到了,我迫不及待地等着发给我的本子„„”作文之于学生,有了如此的引力,语 文 老师的心里,自是喜上心头。
陈雅倩在班级博客中留言说:“看她们的文章,真羡慕啊!我也会努力的!”陈伶俐留言说:“ 经过老师的修改,我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许多缺点,有时候一句话放在这一段会不太合适,可是如果调换位置,放到文章的另一个地方就会觉得很流畅.比如说„„”
当然,还有许多游客留言评论,交流,在这里延伸„„
用心 爱心 专心
2、教师方面。
这 样的作文评改,是不是老师就可以偷懒了呢?其实不然,指导学生改作文、挑选优秀作文且不说,单是在网上一呆几个小时的修改作文,常常累得眼睛发胀。可是,看着学生的文章从灰姑娘变得花枝招展,展示在网络上,内心的欣喜成就即无须明言。这里变单调的教师批改为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对于学生而言是新奇的,即便 是老师也能从中找到更多的成就感。苦耶?乐矣!
(二)、实践反思。
通过一学年的尝试,这一个评改套路基本成型,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但是,认真总结反思,我发现,还有不少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是老师的指导需要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也就是说,每一次的评改的要点在基本要求之下又是有所侧重的,这样由浅入深地在三年中全面地学习到作文评价修改的方法。从而避免被动地完成任务的弊端。
二是如何不断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新奇之后是平淡,如何进一步创新,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