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9: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

写作是社会交际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多数老师都要求学生每周或每天写作文。这样做看似增加了训练机会,但却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心理学家曾说:如果让一个人重复地做一件他认为单调、无意义的工作,他会感到身心疲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而,长此以往的写作,会让学生把作文当作烦琐的事。这样对作文素养的提高是有害无益的。

一、“招贤纳士”组建“作文评改小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同时又是一名班主任,我坚持让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鼓励多写。同时,我还采用了让学生评改、老师评讲、学生修改、推选优秀文章的策略。我认为教师要精于“授人以渔”,巧于“金针度人”,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规律和途径。因此我在班上成立的“作文评改小组”。我发布了一条“招贤纳士”的广告,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最后筛选出10名同学组建“作文评改小组”。学生自己选出的“老师”就更有说服力了。

二、教会组员如何当小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

这些孩子虽然在班上的写作水平略高,但是还需要教会一些作文评改的方法。我利用自习课讲解怎样评改的方法。虽然只是针对他们十人,可其他同学仍然很专注的做笔记。大家都想尝尝当老师的感觉。

首先,我们整理了文章五种常见的体裁: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对不同体裁的结构异同进行梳理。还重点介绍了记叙文和读书笔记。以下是分类别评改示例。1。赏析题目:5分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应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

①平淡还是雅致:有文采的题目会令读者眼前一亮。《爸爸的花儿落了》本指爸爸去世了,但如果以花喻人就更巧妙、更含蓄。

②大而空还是具体: 有些同学作文中常以话题直接作题目,这样的题目大而空,很失败。如《我的同学》一文写同学在自己心中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形象,题目太大。改为《见义勇为的他》,让读者一目了然,就能更具体地指引作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③有没有句式的变化:变变句式也能使题目更好。可以把一般的陈述句式改为疑问、祈使等句式。如《小鸟的希望》一文写光秃秃的森林里,一只孤单的小鸟站在树墩上控诉。将题目改为《我还有同伴吗?》,用第一人称问句,更引人深思,也更生动。

2。赏析头尾: 5分

作文的开头、结尾对读者的感觉冲击最大,而且还承载着点题、扣题的功用,因此必须让开头结尾精彩些。

3。思路清晰,结构完整:10分

文贵自然。作文中有一条顺畅的思路才让读者易于理解。修改时也要看这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思路是否清晰,还要看文章的过渡、照应、铺垫等是否自然。

4。语句通顺: 10分

用心爱心专心 1

语句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学生作文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语句问题。如罗嗦不简洁;不搭配不当;不具体。

这堂课表面上是在教评改组员如何当老师,其实是在教会全班同学如何写作,同学们也领会了我的意思。此后我把每周的周记分给“作文评改小组”。每人每周领到5本。每本上写上自己的评价和理由,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和对同学的希望。最后定出优、中、差三个级别。评改小组的同学非常认真,他们尽职尽责的当好“小老师”。我每周三收回作文,再次进行批改。每次评改我都认真阅读、写出批语,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心灵。因而学生的作文本上有同学的评价也有老师的点评和指导。这使学生写作更有积极性,更加认真了。

三、孩子们在作文评讲课上的喜悦和争论

周五的的语文课我们用来评讲作文,评改小组要说自己的评价理由。优秀的文章在全班展示,当孩子们朗读自己的文章时,特别自豪。这是给他们搭建的交流平台,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掌声、欢笑声让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当然有时在某些评价上还会出现激烈的争论,我就充当调节员。当然,这对我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必须让同学心服口服。有争论才有进步,有争论才能提高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最后我们把评选出的优秀文章收录在班级作文本里。孩子们获得的自我表现的机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初中学生都有在同伴面前不服输的心理表现,利用这种同学之间互评的方法可以促进他们的竞争心态。谁也不愿意比自己的同龄人差,这种心态使他们更加在乎同学的评价。同时评改作文的同学也能因此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反思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这个活动开展了近一学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基本明确了五种体裁的结构,知道了如何从不同角度赏析一篇文章。写作水平也在这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了。

下学期我想再变换形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作文能力的加强,我将成立“班级作文小组”。每组六人,共八组。一个小组共用一个作文本,名字可以组内协商。组员每周每人写一篇文章,要求家长签字。这样,孩子们能看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同时家长也能了解自己孩子写作的水平。小组内可以采用互评。当自己的文章有五人欣赏的时候,当文章中饱含个人的真情实感,渴望交流、与人共享时,自我表现的期待便会油然而生。

这八本作文我每天都可以检查、评阅。分组时,我将有意识地把“班级作文评改小组”的同学分到每个组加以指导,起好带头作用。这是用小组的力量帮助同学。美国现代科学史上有一种“普林斯顿现象”,即许多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而成就斐然,这实际上是心理学上的“共生效应”:人们若置身于集体讨论的氛围中,会有一种表现欲望,就可能会在热烈的“思维碰撞”中爆发出顿悟的火花。根据这一原理,师生可对作文进行快速反馈,开展讨论、辩论活动,就某一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等问题深入“探究”。这样,个体研究与群体智慧相结合,互相补充,连点成片,便会产生强大的“核反应”,“山顶千门次第开”,“千树万树梨花开”,灵感突至。“班级作文评改小组”就是用这个原理。我相信当期末结束时,这八本沉甸甸的作文本将是同学们收获的果实。

这些活动的设计一定有一些不足,我将继续改进。我希望孩子们做自己写作的主人,希

用心爱心专心 2

望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体验成功的感觉。同时,我希望通过愉快的教学让我和孩子们都能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用心爱心专心 3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内容提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发并训练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

新课程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批判性思维 语文教学

韩愈在《师说》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而现实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我深深感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大有可为的。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问题意识。笛卡儿说过:“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把一生中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这种怀疑的精神。新课程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课程资源能否充分利用,是否需要增删?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中有关的说法是否存在漏洞?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某些风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切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别人的做法,是否可以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不能照搬照抄的,那又如何改进?„„凡此种种,教师都应事先有问题意识,进行存疑、思考,这样才会不断地去反思、回顾,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激励自己学习、提高,尽快融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中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应用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自己去尝试、去探索,施展个性才华。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便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相反,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去思辨,如“知足者常乐”与“不知足者常乐”等等。

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用心

爱心

专心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

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交锋。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

3、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质疑。

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各抒已见,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认真听,让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维、发现、探索。

4、传授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质疑。

在教学每篇课文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将问题记录在本上,反馈时,教师要对认真提问的或提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同学予以肯定,这样会激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训练因素,激疑、引思、点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难点,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学完课文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如果能经常质疑,他的求知欲就会加强,质疑的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自主质疑的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次提出实际的问题。

如教《愚公移山》,就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常常用一个成语来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并且这个成语在格式上与“精卫填海”相似,这个成语就是——愚公移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凭什么说可以移走大山?愚公又是怎样移走大山的?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既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很快地把学生导入到探究的情境中来。很显然,学生们为了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的找疑点,为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作了铺垫,我也及时的表扬了这些同学。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们愚公的认识,围绕“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愚公的决心和勤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勾画画,写写议议,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也就水到渠成。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极思维,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质疑,教学中挖掘教材,激疑、引思,使得文章的重难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课后学生的发展性质疑、探寻,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之花就会慢慢绽开。

三、“问题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征,实事求是,才能卓有成效。

2、隐蔽性和启迪性 问题设置不能过于简单明了,要具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用心

爱心

专心

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思维能力得以发挥。

3、维护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展创造活动,它是创造力成长的动力,也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善待好奇心,保护好奇心,培养好奇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评改也要以学生为主体

作文评改也要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语文教学中的一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评改,是否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呢?答案是肯定的。作文评改历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大负担,老师艰难地唱着“独角戏”。哪位老师在作文本上批得密密麻麻,改得仔仔细细,学生就认为这老师有本领,改作文高人一筹。语文老师在这年复一年的“移山”劳动中洒下自己辛勤的汗水,学生却收效甚微。那么有什么最佳的方法,使老师从繁杂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学生又能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是有的。从2000年开始,我对作文评改的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几经周折,总结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作文。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自评。学生在作文后边写一个简短的自评。内容包括:

(1)构思过程。评述自己如何确立写作思路,怎样去找写作材料,怎样列出写作提纲等。邵寿康同学在写《原子的自述》这篇说明文时,评述了自己的构思过程:“„„我原想改用第三人称说明原子的构造,因为这样比较客观、真实,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经过对比采用了第一称自述,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类似这样的构思,经过在班上宣读或交流,大家受益匪浅。

(2)作文效果。首先是整体把握情况。如怎样开好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尾,过渡是否自然,详略以及层次如何安排等。罗文达同学在一篇作文的自评里对全文的布局作了评述。其中他对自己的“开头”是这样评述的:“文章以‘惊醒’、‘恐慌’等一些短而有力的词句作为开头,突出了暴雨的迅速„„。”其次是把握作文的具体要求。新教材作文训练系列是有序的。每次作文有明确的要求,写自评要根据训练要求来评述。如第二册第二单元是“写出事件的波澜”。刘彩玲同学在评述“波澜起伏”时这样写:“„„从老村长卸任到参选,中间插进窃听和所思,又与刘若杰(他的儿子)一起竞选,他当选后又出乎意料地让位给儿子,体现了情节上低潮与高潮的起伏。”看了自评,我们能了解到她的构思和创作是把握了“波澜起伏”这个要求的。再次是语言运用等情况。包括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的衔接、谴词造句、错别字情况等。陆世强同学第一次自评是“多错别字”,第二次自评还写“多错别字”,第三次不写了,原来作文里的错别字少了很多。

(3)作文后的体会。主要谈构思时或作文后的效果对比或作文时的感受。这方面学生的感触也不少,陆志华同学感叹道:“我构思时,感觉是篇美文,动笔时又写不好。”我看了以后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下次作文他感觉就轻松多了。

以上自评内容学生可根据作文的要求,有选择地进行自评。总之,在精不在多,有所收获即可。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对照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就能做到对症下药,使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2.互评。由同学相互评改。一般不写评语,不打分数,主要给作文疏通文字并对照“自评”定出等次。通过互评,使学生能经常借鉴吸收别人的写作经验,并学会分析评价,提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自己的鉴赏能力。不写评语是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互评的效率。作文可分五个等次,不轻易打一等,对字数不够或字迹不清的作文只能打四等或五等,督促学生写好字,作好文。林荣光同学字写得较潦草,写自评时,对这个毛病好象也无所谓,同学评改时却不客气,老是给个末等,我以为他受不了,没想到他不知不觉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3.师评。老师对作文进行分析总结,作好记录,并最后敲定作文的等次,打上分数。一般只写简短的评语,评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有所收获。在归类和记录上,先把同等次的作文收在一起,然后在每个等次里拿出一部分作分析记录,总结出各个等次的优缺点,便于汇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另外对学生的自评、互评也下个结论,有不同看法的,或写到作文本上,或与他本人交换意见,从评价方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4.课评。利用一节课,老师、同学共同参与作文讲评。(1)学生讲评。每次选几名学生,谈自己作文的构思、写作过程,并宣读自己的文章。主要由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讲评,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从中得到教益。如在写一篇介绍“科学馆”的作文时,张萍莉同学谈了她为什么以电脑室为介绍重点的构思过程,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也注意选一些写得一般而该好了的来宣读,使这些同学觉得自己也有奔头而产生写作兴趣。(2)老师讲评。先公布各个等次的人数以及第一等次的名单,然后分析各个等次的优缺点,并拿一些范文来讲解自评、互评、师评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提高评价能力;在第一等次的作文中选一两篇较佳的,张贴出来,供同学鉴赏。还有一项工作是课后完成的,就是把较佳的作文收集起来,一段时间后整理成册,供学生传阅,交流。

以学生为主体评改作文,我认为有几大优越性:(1)反复多次的评改实践,学生对写作文的基本要求理解得更深透,写作时目标更明确。(2)学生增多了交流、借鉴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3)评改中存在着互补性,一篇作文要过自己、同学、老师“三关”,作文中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找出来修改。(4)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扭转了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信息传递单一的被动局面。在实验的第一个学期将结束时,我调查了学生,结果98﹪以上的学生赞成这种作文评改方法,这就更增强了我改革的信心。

两年来,在自己的指导下,学生每人修改作文达26篇,参加学校作文竞赛,我教的学生多人获奖,期末质检学生的作文平均达75分,这些都是改革带来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作文评改模式也像语文教学一样,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知识与智能等关系。教师在评改过程中,目的不明,效率不高,就是“导”得软弱;若支配失当,以致启而不发,或越俎代庖,就是“导”而无方。正确而有力的“导”,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使学生在整个评改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证,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是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前提,两者相辅相成,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演“主角”的旧格局。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这个作文评改模式虽然实施了一段时间,有的地方还是不太成熟。我坚信,有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把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作文评改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从作文评改方式的变革中发掘作文的魅力

从作文评改方式的变革中发掘作文的魅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语文教师说到作文,几乎没有不皱眉、苦恼、叹气的。

一是批阅量大。以一名语文教师带两个班(每班50人)计,按人教版语文6个写作单元的要求,他一学期需批改600份作文。现在许多学校要求详批,一人5——8分钟是正常的,那600人次的作文就是3000——4800分钟,折合50——80小时。而每学期约有18周能正常教学,这18周里,这名语文教师一般每周约有14节正课,平均每天约有3节,加上约1.5节的备课时间,整个上午,他的工作时间已满。下午3节课计2小时,18周共有180小时,那他本学期把所有非上课、非备课时间的将近一半都用在批改作文上,其他语文练习、周记之类的批阅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由 于语文 老师的作业批阅量太大,因此,为了过学校检查这一关,不少教师批改作文只好择优生详批,剩下的就凭感觉批了。

二是学生不太领情。语 文 老师辛辛苦苦把学生的作文紧赶慢赶批出来,满以为学生会认真反省,扬长避短,下次把作文写得更好,谁曾想,许多学生只是翻翻而己,丝毫没有语 文 老师预想的积极思考状态,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莫大的伤心事。

那么,如何即让教师摆脱繁琐的批改,又让学生爱上作文提高水平呢?这个问题萦绕我的脑际多年。

(二)、问题思考。学 生为什么不大 关心 老师的批阅呢?是老师批阅过于程式化而令学生乏味,还是学生对作文再认识再创造缺少动力?那么,能不能用学生喜爱新奇、关注同学对自 己评价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互评作文呢?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相对减少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倘若真能这样,岂不是一举多得吗? 这个思路值得一试。

二、问题的研究。

(一)、专业学习。

1、理论学习。

新课标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新课标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要重视对作文修改过程地评价,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叶圣陶 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主动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2、他山之石。

魏书生十多年不批阅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互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二)、教学实践。

1、设想。

第一步:师生回顾本次写作要求,明确评改要点后,学生习作“一对一”互评,小组内交流;

第二步;全班交流;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步:教师网上帮助修改——展示成果。

2、实践。

第一步,学生互评,小组交流。首 先,教师列出评改作文的标准及方式,加以指导。其次用随机分发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评改作文,即每人评改一本非本人的作文,写出评语并签名。再次,在 “六人小组”内交流本组互评的作文,并对作文评语再评价。第四,推荐本组优秀作文及优秀评语,推荐本组优秀发言人,本组作文交发言人。在以上过程中,教师 巡回各组,有选择地参与各组讨论并指导评价,总体把握作文评改情况。

第二步,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先由各“六人小组”发言人在全班介绍本组作文评改的基本情况、优秀作文、优秀评语,这个发言要写成文字的东西,至少是详细提纲式。每人发言限4分钟左右。其次,教师对作文评改、讲评环节进行评价。评价以发现闪光点为主,对发言人尤其要鼓励,但同时也要提出希望。第三,上交老师审查。审查是粗级条的,发现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在下次作文课前指出。最后,被评人对同学的评语可再写评语,或找同学探讨。

第三步,教师网上修改,择优在班级博客发表。首先,教师全面阅读学生作文,从中选择优秀习作让学生发到班级邮箱。这里选择的优秀习作以学生推荐的优秀习作为主,同时教师也要把学生评改遗漏的优秀习作筛选出来。然后,教师在网上仔细修改,发在班级博客。上传班级博客的习作约占作文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三)、策略研究。

通过批改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这一点让人欣喜。在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完善策略,以下几条较为重要。

1、互评前的指导要准确到位。只在把握了这一点,学生的互评才会有的放矢,特别是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那一部分学生而言。

2、各互评小组要明确一名小组长负责。这样就能保证组内交流的有序性,也能对评改有困难的学生实现现场的帮助,也能帮助那些在发言上需要指导的学生,还能保证推荐优秀习作和发言人的质量,3、要求发言人写出发言的详细提纲。这样能促使发言更有深度,避免应付的情况出现。

4、要对评改过的作文再查阅。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出现不负责任的评语。

5、网上评改可吸收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参与。这样即可减轻老师的负担,更能促进这些作文高水平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6、网上选取的习作范围适当广一些。这样有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三、成效与反思。

(一)、研究效果。

1、学生方面。

以上作文评改三步法,到底效果如何呢?让学生来说话吧。

张梦淇在周记中说:“我们盼啊!盼啊!终于,这个星期的全班同学互改作文被我们等到了,我迫不及待地等着发给我的本子„„”作文之于学生,有了如此的引力,语 文 老师的心里,自是喜上心头。

陈雅倩在班级博客中留言说:“看她们的文章,真羡慕啊!我也会努力的!”陈伶俐留言说:“ 经过老师的修改,我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许多缺点,有时候一句话放在这一段会不太合适,可是如果调换位置,放到文章的另一个地方就会觉得很流畅.比如说„„”

当然,还有许多游客留言评论,交流,在这里延伸„„

用心 爱心 专心

2、教师方面。

这 样的作文评改,是不是老师就可以偷懒了呢?其实不然,指导学生改作文、挑选优秀作文且不说,单是在网上一呆几个小时的修改作文,常常累得眼睛发胀。可是,看着学生的文章从灰姑娘变得花枝招展,展示在网络上,内心的欣喜成就即无须明言。这里变单调的教师批改为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对于学生而言是新奇的,即便 是老师也能从中找到更多的成就感。苦耶?乐矣!

(二)、实践反思。

通过一学年的尝试,这一个评改套路基本成型,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但是,认真总结反思,我发现,还有不少地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是老师的指导需要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也就是说,每一次的评改的要点在基本要求之下又是有所侧重的,这样由浅入深地在三年中全面地学习到作文评价修改的方法。从而避免被动地完成任务的弊端。

二是如何不断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新奇之后是平淡,如何进一步创新,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

中学生合作式评改中的教师角色

合作式评改改变了学生僵化机械的作文模式,给作文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作文水到渠成,佳作纷现,但是写作能力仍有待提高。新课标中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可见,加强作文修改是提高作文技巧与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作文修改中培养学生合作评改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的角色内涵也因而相应的丰富起来。

一、从作文评改主体来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权力下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合作评改时,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改,他说:“(作文的)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头脑、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批改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互相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认真负责地进行团队合作。

二、教师从评改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引导者。

(一)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策略的指导。现代老师不再是一味苦干的辛勤园丁,而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进行合作式评改,自己将自己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教师要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多给学生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在批改的原则、批改符号的使用、批改的方法技巧、批语的写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遵循内容形式兼顾、多就少改、多批少改、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开展活泼有效的互评互改。在组间批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达成比较一致的批改结果,尤其是是对问题的处理要通过理性指导使学生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在批改过程中,教师通过导引学生自批、组间合作式批改、全班智慧激发式批改训练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这种合作式评改作文方法能使学生的习作纰漏和优势明了,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技巧,提升作文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好观点和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提出进行鼓励,从而使学生自信心大大提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参考教材、资料树立自信心与责任感,自主独立的完成批改。

(三)教师在合作评改中要在适当时机进行客观公正的指导。教师先进行初阅学生习作,对学生习作水平及存在问题做到了然于胸,对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了若指掌,才能在课堂合作评改时针对学生的评改状况做有的放矢的指导。在评改时,学生因知识背景、能力结构、社会经验、思想认识及方法技巧的掌握上还不够深入,教师要做及时有

效的引导指正与补充,给学生以理性的指引。当评改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充分信任、肯定学生,在循循诱导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不能让学生一味地依赖老师,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评判的能力。对学生习作教师要引导评判者避免过多的品头论足,而要指导学生根据作文实际情况和需要作出明确的反馈,刺激学生对文章提出得当的修改策略,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三、有效的课堂互评互改要求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的构建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唯有俯首服从,合作式评改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通过巡视、参与等掌控课堂批改氛围,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式评改,达到和谐、生动、愉悦而又整肃的课堂气氛。

四、在各类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有对情感的层级要求,这是现代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结果,因而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不可避免的成为情感渗透者。人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感在作文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不仅写作中要求有情感的流露,在评改中同样不能缺少情感的交流,否则挑剔、生冷的批判会让学生丧失写作的热情,评改时让学生以同龄人的视角解读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做心与心的交流,而教师则要满怀深情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要以鼓励和盛情对学生的习作和点评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中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必会打击许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此时教师应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写作较好的同学,评改时侧重其情感的抒发、修辞炼句、立意深刻、结构紧凑等能力的训练;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评改时应侧重让学生从语句通顺、段落衔接不散乱、表意清楚几个方面抒发自己的见解,做到各有优势,在情感上产生荣誉感、成就感,使其始终保持写作的兴趣,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

五、竞赛,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在评改过程中,教师就成为了活动竞赛的主持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合作式评改作文中可适当引入竞赛机制,掌控竞赛的程序、模式、氛围等调动学生批改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通过评选优秀批改小组、优秀作文等方式,采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推动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六、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不能盲目而行,而应有理性的指导,教师也因此成为了方针的

贯彻实行者。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就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素质教育内涵和本质,强调参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基于行动的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习理论切实而勇敢地运用到合作式评改的实践中来,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七、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定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总结,这时教师就成了问题的终结者。虽然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在最初采取合作式评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式评改,不清楚评改的方法、角度,课堂秩序混乱,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评改目标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要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再次实践,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各小组批改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去观察、审阅,从中发现带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在批改中有针对性地指明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问题的解决中保持批改的兴趣,把问题终结在萌芽状态。

八、合作式评改不仅仅是学生间的合作,也是老师间的合作,老师们要在合作中成为研讨者,推动提高。合作式评改中肯定会存在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备课集体,共同研究、探讨,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将课堂变为教师的研究场所,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同时提倡同事之间的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九、教师在合作式评改中还应注意课内和课外互相结合,成为合作式评改实践的延伸者。学生在阅读和批改的过程中,在写作和批改方面肯定受到不少启发,从而产生思想的灵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在课外布置学生就写作或批改方面写一些心得体会,抓住这些思想的火花。这是一种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是学生对写作和批改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和理性升华。这种延伸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的写作和批改水平。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采用合作式评改,以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的配合,用精妙的技法指导,以活跃和谐的互批互改氛围来熏染,以情真意切的评语鼓励,学生在作文时必定妙笔生花,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作文评改中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所谓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当一个人作为审美主体面对一个审美对象时,无论它是一道风景,一个美人,还是一篇散文,一支妙曲,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心......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论文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科技在创新,经济在创新,文化在创新,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摘要:自信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处世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学科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让他......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避免学生片面地、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语文教学要配合政治课教学,教学生学会辩......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摘 要:德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处理,顺势引导学生......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 唤醒写作意识及其他

    作文教学:唤醒写作意识及其他上海师范大学 叶黎明 先生在《“真实写作”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吗?》(《语文学习》2005年第11期。以下引文如不特别注明,皆引于此文)一文中就 李海......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在科技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科技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科技史 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内容提要: 1、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培养创新意识 2、加强知识体系联系,让学生理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