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优质课程心得体会
2012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观摩心得体会
曹婷
在这个初夏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信息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我一共听了16节课,感受颇多。首先感谢领导为我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通过本次观摩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信息优秀教师精彩的表现。本次信息技术优质课参赛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技能水平较高,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制作优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课堂生动活泼,教师能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注重渗透情感教育,特别是爱家乡的教育,参赛教师注重细节的处理,特别是每一环节结束都能较好的进行小结,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架构知识技能网络。在整个听课过程中给人一种愉快的感受,真正实现了信息课来源于生活又走进生活的理念,课堂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地方,课堂能给孩子们提供竞争与合作的平台。课堂中呈现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高效、生成以及愉快的学习感受。纵观本次活动,总体上体现以下特点,具体有:
一、激情导入精彩纷呈。
每位参赛教师都准备了精彩的导入环节,有的用精彩的课件导入,有的通过创设问题导入,有的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导入,有的连联系结合本地资源,有的尝试操作导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多数教师注重创设精彩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去。
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参赛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创设任务,能够根据信息技术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法并有针对性的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不管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求知过程,大胆探究,积极实践,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知识技能。
三、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课堂教学所呈现的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动,交流的和谐课堂生态。教师作为执教者能够和学生进行民主和谐的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四、注重情感文化的教育渗透。
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素材进行教学,在操作中也制作了很多本土资源课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教育很好的进行了融合。
当然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较好的使用计算机语言,该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个别教师课题选择不恰当,不能较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个别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流于形式;个别教师教学没有感情,沉闷。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尽力避免的。
总之,本次优质课观摩让我学到了很多讲课经验,开拓了视野,为今后的教学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是啊,不管是信息技术课程还是其他课程,教学是一种爱的教育,没有爱的课堂注定是不成功的。以大爱,已无私的精神投入到教学之中,才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由是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发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的能力,做了不少尝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因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电脑这新生事物学生都产生了很的好奇心,都想自己动手操作一下,所以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学生都非常高兴,星期五的课有的学生甚至星期一就在那盼望了,等到一上课更是激动得不得了。所以绝对不能一开始就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等知识灌输给他们,这样会使原本在学生心中很有趣很神圣的电脑又变成一种学习的负担。刚接触电脑的学生首先要从了解电脑外观设备以及使用鼠标键盘学起,而单纯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怎样能够克服基本动作训练时的不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是个难点。我尝试了一些训练的方法,练习鼠标的使用时,让学生打开windows自带的扫雷、纸牌游戏,孩子们兴致高涨的玩着,不用老师强调认真学,仔细看,他自己就会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的盯着显示器,哪儿不会操作赶紧问老师,在不知不觉中熟练掌握了单击、双击、拖动几种鼠标的用法,键盘练习使用《金山打字通》,通过不同要求的小游戏,使痛苦艰难的学习过程变得快乐有趣,并熟悉了键盘指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是我们的目标。
三、注重语言的形象性
初中生的思维都比较直观,对于比较抽象的问题就很难理解。教师若运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给学生讲解3.5寸软盘知识时,学生对软盘何种是只能读不能改状态还是能读能改状态往往搞不清。于是我对学生说:“软盘上的两个孔好比两只眼睛,两只眼睛都‘睁’着时,警惕性高,别人只能看(读)不可改;当‘睁’只眼‘闭’只眼打盹时,警惕性放松了,别人既能看又能改了。”通过形象的比喻,把这一难点突破了,学生对此印象也很深刻。
四、上机操作和理论课相结合随着计算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从以前每周一个学时改到现在每周两个学时,我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条件,每周以一节理论课和一节上机课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效果非常明显。上机操作是我们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这是因为:实践操作能使学生手脑并用,由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能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而且易于形成生动、活泼、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创造了条件,据调查,学生最愿去的地方是机房,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也是机房。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并掌握操作技巧。
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发展日新月异,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六、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虽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要考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处处用的着,应用性很强,我们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word时,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操作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再给学生讲解,学生会记和的牢固些。还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让纸上的画,出现在电脑上,学生会感到很新鲜,很有趣。
七、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同时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这一年来的一点教学心得,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教学方法还不够成熟、教学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等。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经过磨练,我会改善自己的不足,全面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水平。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贯彻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这次国培开展了信息技术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第四篇:信息技术课程
1.信息技术课程
2.信息的概念
3.计算机概念及组成4.初识windows 系统
5.设置个性化桌面
6.正确使用键盘
7.汉字输入方法
8.维字输入方法
9.单元测试
10.“写字板”
11.“计算器”
12.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13.磁盘管理
14.多媒体文件“图片”
15.多媒体文件“声音”
16.多媒体文件“视频”
17.安装和卸载软件
18.文明安全使用计算机
第五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面对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信息技术课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纳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一名计算机教师应尽的职责。目前各中小学都配备了高档微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仪器如:多媒体教室、投影室、微机室等都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先进的教学硬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现就来谈谈我任中学信息技术课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1.准确的专业术语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术语,总结以前的教学经历,往往老师讲课是不注重计算机上的专业用词,使学生大都只会操作,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交流解决问题时含糊其词,不能正确说出问题之中关键的术语。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学生们在上机操作中可以正常的操作,但每每上理论课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许多同学大都知道怎样操作但要让其从口中讲出来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操作的步骤以及所涉及到的菜单名称不能正确表达,这是令所有信息课教师头痛的事。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布置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自主的找出所涉及到的新的术语,就向英语教师讲课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新单词一样,发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心得体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心得体会》。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可以明确的说,我省编写的这套《信息技术》教材教学,必须在机房进行。就上课而言初中微机课一般每班一周都是两节,那么怎样合理安排这两节课呢?笔者认为这两节课应安排在连续的两节,一节上在多媒体教室,一节安排在机房上机操作。有许多学校把这两节课分开来上这样会大大降底教学效率,对于老师所授的课还是趁热打铁的好。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后马上进行相应的上机实践操作,这样一来当天的知识当天就能得到良好的实践证明和巩固。
3.重视课外实践,正确引导学生对掌握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表现在实践运用上,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重在操作。那么中学阶段学生学到什么样的的程度就可以了呢?笔者认为除了掌握国家教学大纲安排的课程以外。最重要还是能让学生学会独立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新的软件能达到触类旁通的程度。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已掌握的操作技术基础上能够主动性的学习其他将来出现的软件,发挥学生大胆探究的精神,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现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许多学生比老师懂的还要多,对于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有的老师还回答不上来。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会涌现出许多学生计算机爱好者,学校、教师、家庭应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以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避免这些学生在惟利是图者的诱导下变成电子游戏的牺牲品。总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毕竟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我们还只是一个新手,但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却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作为第一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先驱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开辟,勇于创新,在探索中寻求道路,在创新中总结经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