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告
贵州省毕节地区第六期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告
纳雍县王家寨镇碗厂小学杨孝忠
一、培训目的1、本次培训的指导思想:
遵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学示范、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能力,努力培养一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地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带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2、本次培训的目标:
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开阔教育视野,增长新知识,掌握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培训过程
1、培训时间
2012年2月19日----2012年2月27日。
2、培训地点
上海市中华职业第二进修学校。
3、主办单位
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
4、培训日程安排
2月19日(星期日),全天报到。
2月20日(星期一),上午在上海川沙文化中心进行开班典礼。下午,聆听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浦东教育》编辑室主任陈家昌的讲座
------《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形象》。
2月21日(星期二),走进上海市桥--东陆学校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观摩实训。
2月22日(星期三),上午,聆听专家讲座。一是浦东新区育童小学校长吕唐华的讲座------《做智慧的幸福教师》;二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党校、民进上海市委高教联主委张建良的讲座------《学校环境建设与育人功能》。
下午聆听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胜庆的讲座------《学校课程的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
2月23日(星期四),全天走进名校(上海高桥--东陆学校)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观摩实训。
2月24日(星期五),聆听专家讲座。一是浦东教发院博士、副教授王丽琴的讲座-----《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秩序探究》;二是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教科所民办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晓杰的讲座-----《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下午聆听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室主任黄建初的讲座------《教师成长路径分析》。
2月25日(星期六),全天小组交流讨论。
2月26日(星期日),全天社会考查。
2月27日(星期一),结业典礼。
三、培训收获
这次,我们毕节地级骨干教师一行50人在民进中央、上海中华职社及
相关领导的关怀下,在市教育局安排和奚剑鑫副局长的带领下,参加了“贵州省毕节市第六批地级骨干教师赴上海----浦东培训班”,进行教育教学提高培训。在培训中,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1、对学校形像有了新认识。学校形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定的教育教学风格、管理风格、外在环境、文化内涵等一系列的总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她独特的风格,都有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要我们建设好学校的形象,把好的风格发挥到极致,那么,这个学校交会成为学生的选择,成为家长的选择,成为社会的选择,这也是学校生活的灵魂所在。
2、对教师形象的新认识
教师的形象反应为教师外在形象、内在的文化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形象的影响,同时教师形象也是学校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一个社会群体,教师应有自己的形象,这一形象需要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来维护,有时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将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形象。比如,陈教授多次提到我毕节地区威宁县教师带学生卖淫的恶性事件,让我真有点脸红,心想,这事为何就发生在我毕节,为何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就让我们这么多人汗颜,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这一社会形象可建不可毁。中国有句俗语叫“行行出状元”。反过来想,那也是行行有败类,被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教育也不例外。翻开中国和各大报刊,随处可见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但其影响并不大,只因为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太高,给予了最高的荣誉,所以教师一旦犯了错误,各种社会的评价就随之而来,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教师的形象需要整个社会来维护,当发生一些上人不齿的事情时,社会宣传就不应该到处宣扬,特别是新闻
媒体更应该为维护教师形象服务,发生这类事情,是个案,它不能代表全部,可正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介入,竟让一个人错误毁掉了整个群体的形象。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姑息养奸,咱们也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有的事情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绝不能揭开嘴皮让人看牙齿。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结合地方实际、学校实际开发的一系列特有的课程。以往谈到校本课程,咱们都是无从下手,因为咱们都没有真正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什么是校本课程,该如何开发。其实,咱们的生活处处有值得开发的校本课程,只是缺乏智慧的眼光而已。通过学习,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开发一系列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4、对教师成长路径有了新的思考。很多名师都是在特定的名校环境,通过专家的指导迅速成长起来的,但咱们山区教师恐怕没有这个条件了,只能自学成才。成为名师,不一定要有特定的名校环境,不一定要有专家的指导,只要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喜欢在网络上与名师交流,也会成为名师的。如上海的顾泠沅老师、刘京海老师,南京的刘永和老师都是从教育科研走出来的优秀教师。上海的于漪老师、南京的王栋生老师他们是从课堂教学走出来的优秀教师。山东的孙明霞老师、常熟的沈丽新老师他们都是从网络写作走出来的优秀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条条大路通北京”。只要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5、正确看待新课改。
课改让很多老师迷失了方向,有如邯郸学步,学来学去,不会走路了。因此,咱们对课改要辩证地对待,新的东西要接受,过去的也不能说得一
无是处。
6、走进名校,亲临名师课堂,观摩和学习名校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
四、存在的问题
1、培训时间短,很多新理念只是跑马观花,没有深层了解,很多东西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自身水平不高,对一些新理念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
3、大家都说,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咱们偏偏输在了起跑线上,和发达地区相比,硬件设施比不上,人文环境比不上,师资力量比不上,咱们能不输吗?至少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五、今后的打算
结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实际,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于思考、大胆创新,勤于交流,勤于总结,争取培训机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路。
第二篇: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初中)
景玉芬
一、在二OO五年八月十四日至二OO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铜仁地区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数学地级骨干老师培训,通过近十天的培训,学习了许多新东西,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较大,现总结如下:
二、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
为了推进新课程,这次培训组织了优秀教师对我们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初中课程以前存在的问题是:
1、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新知识难以融入;
3、课程传授方式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不利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评价方式单一,以中考为难一评价标准;
5、课程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式,地方、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被执行者。通过学习,知道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全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
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构成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发展评价体系,改革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让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际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三、学习了新的教育现代技术
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了现代教育新技术,如何用“几何画板”“ppt”“flash”制作课件,教师如何应用网络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武装教育质量。教师展示了他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广告视频及一些优秀的课件,使我们受益匪浅。此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作业进行测评,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
四、学习技术教学新方法
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接受性、教师的传授性,缺乏师生互动,学生被动习,学生完全变成了“接受器”。新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强调
教师的传授方式,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辅导者。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达到:(1)提高学生素质;(2)扩展学生的基础学力;(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5)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我们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观念,才能使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五、总之,通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使我扩宽了视野,加强了优秀教师的横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进步,使我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请,今后我将用我所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石阡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二OO五年九月一日
第三篇:朱洲《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告》(最终版)
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告
——毕节地区第三期地级骨干教师赴上海培训
赫章县松林坡乡窝皮寸(bēng)小学:朱洲
2011年10月23日至10月31日,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我有幸参加上海中华职教社主办的贵州省毕节地区第三期地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这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集中培训阶段;二是岗位研修阶段。集中培训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临园路33号,为期八天。在上海的培训与学习中我收益很大,老师们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在岗位研修阶段,我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公开课,做讲座,设计研究课题等等,很好地将学校的教研活动带动了起来,受到了师生的好评,现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抬头望天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更新了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数学老师,他应是始终站在时代文化前沿的号手,把住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博;他应是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数学老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一次新的补充。
三、更新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在这里,我要说的“创新”就是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不要一味地追求别人的那种所为的完美。就像张建良(上海巿绿化和巿容党校、民进上海巿委高教联主委)主任所说:“一种做法管一下子”、“一种理念管一阵子”、“一种思想管一辈子”。思想方法才是育人的关键。我们对班级的管理、学生的教育要从外控到内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要从一元走向多元,当今社会的需求已从数量过度到质量,家长们对优质教育的呼唤也越来越激烈,我们要更多地教学生如何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限于知识的运用。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不断的自己更新,才能更上一层楼。
四、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形象
教师形象建设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从整个社会而言,教师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识,也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力量;从一所学校而言,教师是学校软件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学生未来生活的引导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形象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五、观摩了名校名师风采。
此次培训活动的一大特色就是理念联系实际。不仅聆听了专家、教授的解读,而且近距离地学习了《观澜小学》、《江镇中心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班级管理艺术。在《江镇中心小学》听了二年级的一节音乐课,这节课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同时充满诗情画意。首先课题就很吸引人,我们知道,任何事情一旦有了艺术性便会得优美起来,再苦再累的事也变成一种享受了,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与学如果只是日复一日简单的重复,我们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也就无味,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艺术性,会让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也更能体现人文关怀,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
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课堂不仅具有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意义,更具有生命的意义。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舞台。白岩松先生说过:学习,并快乐着!这是一种理想的目标,是我们所有人都期望的学习体验。然而,现实中学生的学习心情并没有这么快乐,甚至可以说:学习,并艰苦着!从升学考试学业测试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作为老师来说,我们也没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怎样在学生通往升学这一艰苦的道路上,让他们伴随一点快乐、愉悦和幸福,并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假如一位学生考取了清华北大,但在通往清华北大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比如说阴影、痛苦、畸形的人格、悲伤等)如果大于考取清华北大的成功,那么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应该说是失败的。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是我们教师事业中最高的追求。我的理解是要想达到这种效果,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分享课堂,备课中艺术性必不可少。无论是起步课、常规课还是优质课,都要充分考虑艺术性。把艺术设计涵盖在每一种课、第一堂课的备课中,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上公开课。
要做到这点看似简单,实际并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可能认真去准备了,尽量体现教学设计的艺术性了,但是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样是在作秀,于是我们总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坚持,甚至有些无所适从。而张建良主任在这里提出了他独到的看法,那就是:常作秀,必优秀!因为我们作秀的目的是为了上好课,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是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创新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一个老师在开始‘作秀’时,可能只有很少的闪光点,坚持下去,就会有多个闪光点;再继续做下去,到了一定程度,不用刻意‘作秀’但秀却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这就是能力,这就是水平,这就是素质,这就是境界。”
六、教师自身的成长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成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的软实力来自于拥有一只业务能力强,团结敬业的教师队伍。对于个人而言,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适当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要勤于实践,认真反思,多多读书,经常写作。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个板块的知识结构:那就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只有当老师自己也懂得艺术地生活那么他才可能设计得出艺术性的课堂。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只有让这些成为了习惯,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到最后,不用刻意追求,优秀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了。到这时你就会发现,调皮的孩子也会变得可爱了,过去认为不正常的现象也现在也变得正常起来了,教育生活变得轻松、快乐起来,教师职业倦怠感逐渐消失,对教育教学更有信心了,也更有激情了„„到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当然做到这些还不够,还要记得每天都要微笑着走进课堂,微笑着走出课堂。此次培训,很多专家重点谈了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
七、结识了全地区教学骨干。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地区教学一线的精英、骨干,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大家将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互相交流。
为期八天的培训,聆听了七位专家、教授的讲座,真的是如览春光,如沐春风,感激之情由心而生。这样的培训催人奋进,这样的培训精彩纷呈。短短的八天中,我得到了丰盈的收获,得到了精神的洗礼,更受到了深远的启迪。在这里,我想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引领,需要这样的启迪,更需要这样的鞭策和教育。
参加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我格外珍惜。回到学校,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仔细,目的就是要将学校的年轻教师都培养出来。回首所做的这一切,我觉得自己配得上地级骨干教师的称号。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大路上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第四篇:骨干教师培训报告
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研究课题 何燕虹
一、研究背景
面向21世纪,课堂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是从“知识传承型”教学向“全面素质型”教学发展,随着与各国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增加,对外语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种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费时较多,收效低,很多学生读初三了,不能阅读简单的英文原版书籍,甚至很简单的阅读文章都无法读懂,新编高中英语大纲中提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大纲的要求可以看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确已成为发展其它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我县是一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英语教学设施差,英语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不够重视,英语教师的素质和队伍结构不容乐观,学生、家长对英语不够重视,再加上师资短缺,尤其是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师短缺,一些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在上英语课,导致学生基础很差,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再加上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英语作为知识来传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子课题组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内容是“通过三遍阅读法”训练学生能对所读文章进行概括、推断,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长难句,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以及从文章中提取隐含信息,预测下文,及快速寻找特定细节的能力,通过略读(面式读法)的方法,粗略地阅读全篇文章,能推断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的态度和语气,能快速找到文章的主题句,通过跳读(点式读法),寻找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细节,放弃大部份无关内容。快速找出与所问问题有关的某一点或某几点培养学生寻找特定细节的能力,能快速完成高考题型中的细节理解题。通过细读(线式读法),即仔细地阅读与问题有关的每一个句子,分析语言特点,从中提取表面信息及隐含信息,准确地完成推理判断题及词义猜测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也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本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是:教学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对这个过程加以指导分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时的帮助和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应试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过程
1、自2009年11月1月,我们提出“如何有效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课题”后,由于本课题较大,我校英语组7人中,有6人参与了此项课题,按照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要求,以中考题型的特点,开展了课堂教学的调研,分层次、分年级、分题型举行了小范围的研究课,负责人张彩丽和成员张海玲、张小琴、张海香、窦爱荣、乔彩霞、胡朝霞等共同拟定研究方案,进行了专题论证,理论文章的学习,确定实验方法。
我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及实验方法如下: 2、2009年11月上旬:探索实验阶段 实验方法: 1)被试
被试学生为我校初三142—154班为参照班,学生总人数436人。2)实验过程:
①前测(Pre-test),以去年中考试题阅读第一套测试卷的测试成绩为前测。②实验策略
A: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以班级学生座位分布情况确定,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长由“学习小组”推选,共分为6个小组。
B:选择了九年级的目标检测的阅读文和我校规定的四省中考题的阅读理解12篇为阅读材料。
C、“学习小组”对阅读材料采取“三遍阅读法”.第一遍略读:重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遍跳读:寻找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细节,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寻找细节的能力.第三遍细读:即仔细阅读与问题有关的每一个句子,分析句子结构,瞻前顾后寻找与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句,挖掘出句中隐含的信息。
D、“学习小组遵循明确要求(每天5篇阅读文章)→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教师辅导→评价测试”的程序进行学习。具体要求如下:
明确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三遍阅读法,即:略读(面试读法)、跳读(点式读法)、细读(线式读法),把着眼点放在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认识主题句,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以及如何从文章中提取隐含信息上,每周用一节课作为阅读课,其余均为课外阅读。
独立学习:学习小组以目标检测上的材料为训练材料每周一、三、五,晚自习下后(晚上9点——10点),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把课桌打成圆形,每个小组的学生坐在圈中的凳子上,首先以4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5篇阅读文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组中每个成员的做题情况,组内核对答案,对于有异议的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挥集体智慧,基础较好的学生多帮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对于组内无法确定的问题,第二天由组长把本组存在的问题用书面的形式汇报给代课教师,老师根据每组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然后进行“问题”辅导,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在辅导的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总结一些知识规律和做题规律。
E:对照班:阅读时采用普通的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相同。
F:后测(Post-test):第一阶段实验结束,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出了一份难度相当的阅读题(5篇)进行后测。(3)实验结果
“学习小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及词义猜测的平均分比较。其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主旨大题,推理判断题,细节解题以词义推测题平均分比较表。
班别 人数 前 测
1、主旨大意
2、推理判断
3、细节理解
4、词义猜测 实验班(142)班 30人 3.5 5.8 9.5 2.5 对照班(145)班 30人 3.9 5.2 10.3 2
班别 人数 后 测
1、主旨大意
2、推理判断
3、细节理解
4、词义猜测 实验班(142)班 30人 4.1 6.5 10.3 1.6 对照班(145)班 30人 4 5.9 9.7 1.1 注:阅读满分为40分,其中主旨大意(6分),推理判断(12分),细节理解题(18分),词义猜测为(4分)。
4、实验分析:
根据表1的数据信息分析,实施“学习小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三步阅读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是非常有效的,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继续实验的信心。
第二阶段(2008年11月中旬),正式实验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准备和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加程序化,操作化。实验方法:
1)被试:与第一阶段相同。2)实验过程
①前测(Pre-test),以“中考满分阅读4套测试题作为前题。
2、实施策略
“学习小组“按座位顺序前后6人一组,小组长根据第一阶段的表现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共5个学习小组,使训练内容更加具体化。
C、“学习小组”对阅读材料仍然采取“三遍阅读法”,即面试读法,点式读法,及线式读法。
D、“学习小组”按照“教师指导学法→独立学习→小组讨论→老师点拨”的程序进行。
阅读材料为《阅读讲、练、测》这本书上的阅读题按照每周训练的技巧不同进行专项训练。
实验步骤及实验策略
2009年11月下旬,训练重点为如何认识主题句以及如何选择文章标题这一阶段重点训练为如何把握文章篇章结构及如何分析长难句。我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并上一节如何认识主题句及如何选择文章标题的阅读课。然后,利用周一、三、五晚自习下后进行专题训练。③2009年12月上旬训练重点为如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及如何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12月中旬为综合训练时间,每周一.三.五的晚自习下了以后的9点——10点为课后训练时间,学生针对讲、练、测上的阅读材料采取“三遍阅读法”进行独立学习的训练,学生进行独立训练后,对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异议进行小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多思考、多概括,多比较,寻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然后针对全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及点拨,并针对阅读这一块做了两次阅读解题技巧的专题讲座,还上了一次多媒体阅读课。
E:对照班仍为自已复习,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但阅读材料与“实验班”相同。
3、后测:根据训练情况,我出了一套针对各种题型进行测试的阅读测试题共5篇(40分钟完成)。
实验结果:课题研究处于实践研究阶段,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局面:
(1)、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各实验班级均能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每一教学环节都能够稳妥落实,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培养。(2)、实验教师能借助多媒体为儿童创设真实、丰富、多通道输入的英语环境,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学习活动。
(3)、参加实验的教师遵循English Only的原则,一律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简单、清楚、流利的英语来讲解课文内容、表达思想情感、和学生进行交流。这非常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经常给学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日常英语、英语动画片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口语与听力。在每次上课前的几分钟,他们还经常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练习口语的目的,使他们逐渐形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开展英语学习,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如个人表演、小组展示,在家长会表演和迷你秀等。在攀登英语课堂上,老师试着做孩子们学习的同伴,鼓励孩子大胆地站到讲台前面来表演,老师就像一个裁判一样,拿着小印章,等待表演结束后,给表现好的孩子以奖励提供展示机会。(4)、及时评价
充分发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建立了日评价、周评价、阶段评价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系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孩子们树立学习信心。我们每周都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先出周攀登之星,同时,还挑选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或小组长,不但提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协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也非常有帮助(5)、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本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请家长到校参加一次攀登英语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并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加关注孩子、更加注重欣赏孩子。
“学习小组”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试平均分比较,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的成绩平均分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2。班别 人数 前 测 主旨大题意 推理判断题 细节理解题 词义猜测题(142)班 30人 4 9.5 9.8 4 对照班(145)班 30人 3.9 10.2 9.2 4.2
班别 人数 后 测
主旨大题意 推理判断题 细节理解题 词义猜测题(142)班 30人 3.5 10.5 8.8 3.8 对照班145 30人 2.7 9.1 7.5 3
4、实验分析
从表2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后测和各项平均分都高于对照班,这说明实施“学习小组”策略进行阅读训练是有效的,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明显效果,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兴趣也提高了。
五、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构建了“学习小组”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提高了初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及文体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小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学习小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感慨很深。①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做科研以前,我认为科研是专业人员做的事,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老师不必做什么科研.做了这次课题后我才深刻体会到,教学科研其实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和总结,是教师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②英语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悟出学法,课堂上尽量少灌输。③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不断学习新理念,大胆创新,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
八、课题研究的经验体会
1、在选材方面,要尽量选用生动有趣、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力求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2、在训练方式方面,务必多样化,避免因形式僵化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常见的阅读训练形式有:掠读、查读、快读、细读、泛读、集体阅读、自我阅读等等。
3、善于接受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学生阅读时的心态,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策略。例如,当发现多数学生普遍出现不断回视的现象,或总体平均成绩低于70分时,这就表明阅读材料的难度高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应适当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
4、培养学生进行大阅读量、长时间阅读的耐受力。许多学生习惯于5—8分钟的单篇阅读理解,而当面对总词数达2000左右,历时35分钟的阅读理解总量时,不少人表现出烦躁不安、缺乏信心的情绪来。因此,有必要组织学生在35分钟内阅读与高考难度相当且阅读量也相当的材料或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以便使学生适应高考阅读理解的测试形式。
存在问题
1、某些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懒惰”现象,不能够从主观上积极主动配合,有“应付”现象。
2、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不同年级、不同话题的阅读教学研究,初步构建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模式,但还不成熟。同时,不同课型的阅读研究还需下一阶段全面展开研究。
3、过于依赖现成的课外阅读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成阅读材料虽然图文并茂,趣味性强,但有些不是很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校本阅读材料、阅读方法多样化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课题的开展虽然经过了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
下阶段工作
1、进一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2、完善各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3、有计划编写校本英语阅读教材。
4、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的力度,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请教、学习。
第五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报告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报告
美岱召中心校王慧敏
2011年我有幸在土右旗进修学校参加了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让我沐浴在名师的春风里,以虚心的态度、虔诚的心情吮吸着名师带给我的甘露。
学习期间,我不放过每一个环节,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叶霞老师的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她打开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新纪元,让低年级的孩子们沐浴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孟彩霞老师的习作教学是我工作的启明星,她结束了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漫漫长夜,并且还为我制定好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甚至每个星期的训练计划,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理可依有章可循,还为我的创新提供了范本,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周红霞老师的阅读教学深入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向我们展示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从精神上受到了一次洗礼。老师们给予我的还有很多,在此我不一一赘述,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也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各位老师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中的波澜,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本来一直感觉自己是一名语文老师,在小学来说工作是最繁重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总是很放松自己。可是在我听完各位老师的讲座之后,我觉得我们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的老师的形象,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让学生快乐的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 教老师的这个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只有改变了自己的观念,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从而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统揽自己所任选课的教科书,在备课的时候也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学什么还有困难。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还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
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
三、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自己固有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四、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更深刻的审视了自己的日常工作,并且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相信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我会走的更高更远。
201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