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工作汇报
纳雍县曙光乡法杓小学教研组第一阶段工作汇报汇报教师:陈瑾2010年4月2日教研组是学校建设的基本组织,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地,同时它又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进步的平台,教研工作汇报。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教研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题研究,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在日常教学中,增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扎扎实实抓教研,群策群力抓质量,在求实、高效上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第一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组基本情况我校共有教师12人,(含代课教师),我们是一个锐意进取、改革的组合。全组成员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严谨治学;教学中重能力、重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徐萧老师、陈瑾老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坚持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带头开展好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切实抓好新课程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课堂大练兵。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充分利用教研时间集中进行教研活动。(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1)教研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工作汇报《教研工作汇报》。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能根据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全面的总结。我们在活动中也认真教研,并做好教研活动记录。(2)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尽量每次教师都有收获。我们把教研活动重点一直放在狠抓课堂教学上,定期组织老师们开展研讨活动,学校公开课、观摩课。我组均有骨干教师领头,率先垂范,其他教师纷纷行动,积极进行“备、说、上、评”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我们教研活动每次都有主题,每次都侧重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老师集体备课、上课后,集体评课,写出教学反思,使我们教研组在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研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能力。(3)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始终强调精益求精、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公开课为例:我们非常重视每位教师公开课教学情况,老师们能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以及教材体系和学生实际,结合本人教学特点和风格,能精心设计教案,合理选择教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与学和谐完善地统一起来,并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所以这些课不仅仅反映了教师的个人水平,而且代表了教研组的水平。我们不仅重视结果,以此带动教学研究的深入,使公开教学成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有力措施。(4)平时注意教研组的资料收集和保管工作,做到齐全完整。
(三)、狠抓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等的全面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都做了详细的要求,每月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记载。(2)坚持抓好听课,实行教师侯课制度,加强教师听课的研究,听后及时评议反馈,教后则由教研组长定时检查听课笔记,做好反馈。平时则随时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3)加强集体备课 本教研组认真科学地制订授课进度,每次备课活动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研究重点、难点、知识点;研究教法、学法;研究学生思维的训练、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参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学会”和“会学”,从而形成新的教学风格。(4)坚持写好教学反思、评课。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
1、加强教师集体备课的制度化,做到人人发言,人人积极参与。提倡教师主动献好课。
2、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复备课,使教学设计真正的发挥好为教学服务的真正目的。
3、监督教学反思的实效性,尽力做到真实、具有可读性。
4、加强对教师业务资料的过程性监督。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形成真正有特色的校本教研。
第二篇:教研工作汇报
三吴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兴趣先导,营造“轻松教研” 陈长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随着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校本教研成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我校根据本校实际,不断推进校本教研工作进程,使其常态化,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其更好地为实施新课程服务,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保障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为此,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现将我校一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原则
幸福的教研首先是轻松的、让参与者感兴趣的。教育教学是我们每天都在从事的工作,但是一提到“研究”,很多老师都觉得那是专业学者才能干的高深工作。因此,教研伊始,许多老师都是心有畏惧,有些是“教而不研”。更多的是“研而不知”。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迅速地进入到教研主体角色,我们依据幸福教研的主旨,开设了“轻松324”工程。
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研计划,并分解到教研组,逐一按计划落实,并大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紧扣“三本”:生本,师本,校本。
教研不一定要做得大,但一定要实。我们做到:关注生本,凝聚师本,立足校本。学生是一切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因此,我们的教育研究首先要关注生本。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能力”、“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答题的积极性”、“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这些围绕生本,生成的“小话题”,就是一种教研资源。针对这些生成的小话题,我们再凝聚师本,商讨一些“小问题”。只要有话题,有交流,有争论就是教研的开始。随着探讨的深入,立足校本,针对一些大家都想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升,形成一些“主题”,进行阶段性专题研究。
2、用好“两表”:问题征集表和行动探索记载表。
在围绕三本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之间“闲聊式”的讨论之外,还可以把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以书面稿的形式填写在“问题表”上,上交到学科教研组,教研组整理出“问题菜单”,下发到各各位教师。然后组织教师集中研讨,形成根据“问题菜单”选择自己认识深刻的问题,教研组把问题进行“挂牌”,让老师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或建议),教研组整理出“问题及解决方案”,组织本组老师进行研讨交流。并把研讨的解决策略落实到课堂上。这就是我校推行的“问题挂牌式”校本教研方式。
3、实现“四化”: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经常化
校本教研制度化。完善的教研制度,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有力保障。为此,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保障制度。教研组工作职责,备课组长职责,校本教研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等。设置教研日,我校确定每周三、周四下午分别为数学和语文教研日。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
校本教研常态化。样板课少一点,有太多的做作,有太多的花俏;常态课多一点,才有原汁原味,那是最真实的课堂。学校行政领导、教研组长随堂听课,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实施横向对比听课和纵向跟踪听课。横向对比发现问题,纵向跟踪有利帮助提高。听常态课督促了教师做好做足可前的准备,有利于减少教师教学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听常态课发现了教师日常教学中的真实的优点与缺点,我们不作为教师评价的依据,这样相互之间有了真诚的交流。
教研效果实效化。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大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里,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成功得失,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理念的更新,解决了种种困惑。
对话交流经常化。时时是对话交流之时,处处是对话交流之地。办公室里,同学科任课教师围绕某一教材或教学内容展开研讨交流,以求化解教学疑难、探讨教法学法;同班级任课教师或原任教师经常针对某一班级现象或某一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进行现象透析、探讨教育之方;很多教师下课回来后放下书本,一手端起茶杯,一边兴奋地向同事们讲述刚刚发生的教学故事„„这些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行为和过程,就是被我们称为校本教研“小插曲”的群众性即时教研活动。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对我们这种基层小学校是最直接最具生命力。
二、具体措施
1、以读代训,构建教师读书幸福体系。好读书、勤动笔、善交流,是我校自主研讨式教研的三大特点。“好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去年是我镇开展“书香美丽成长”活动年,我校以此为契机,大力提倡教师多读书,特别是教育名著,写好笔记和心得。我校长期采取私订公助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杂志,订阅书籍,让学习随时随地。除此,网上遨游,更让学习轻松惬意。“勤动笔”让我们记得更深,学得更多。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思考有所感悟,或久思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必然需要交流。无论是课间闲暇时的探讨,还是网络论坛上的争辩,“善交流”则又让我们在讨论与分享中不断获得进步。在交流中明晰,在探讨中升华,让真理“越辩越明”。
2、以训代研,提高教师专业成长。训即为培训,学校根据实际制定了师资培训计划,教研组根据学校计划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组内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观看教学录像,并进行探讨研究。其次是让教师 “走出去”学习,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去聆听专家们的讲座和观摩优质课教学),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他们“走出去”后,要求能“带进来”,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做好二次培训工作。这样,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以课促研,做实行动研究
一切的研究离开了课堂实践,脱离了学生实际都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以课堂为载体,开展扎实有效校本专题研讨活动,探索开展校本教研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我们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重心放在以“课堂教学”为基点的校本教研的研究上,开展“一课二上三讨论”教研模式,深入研究探讨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校要求每学期所有教师至少上一次公开课。除此之外,我校还坚持“三课制”,促进教师成长。即:
(1)、“指导式”导课—骨干引领
我们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开展了 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导课”活动,针对新教师或年青教师安排了相应师傅带教,从教材的解读到课堂的调控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跟踪指导,使他们快速成长。
(2)、“主题式”会课—同伴互助
根据挂牌问题研究方案,小组成员们将“研究设想”付诸于实践,为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研组采用集体备课形式,指定教师上课,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评议,诊断课堂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课堂实践的机会,然后再反思、再实践,通过对比、改进,有效起到了互相的吸取,互相促进的作用。
4、集中教研,在互助中享受快乐 集中式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周教研活动为主要形式,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为语文学科校本教研时间,周四下午为数学学科校本教研时间。每次的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
5、校际联盟,在交流中促进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加强校际交流,扩大视野,实现优质人力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互动成长。去年开始我校与辅导区的其它学校缔结为校本教研合作交流学校。举行集体备课,上课研讨活动等。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三、不足和困惑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推广至今,收效甚微,困惑不少。
不足:
1、教师的教研意识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主教研、自发的行为;工作还依靠逼着做;
2、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够系统,没有长远的计划和安排,教研工作只是星星点点的;
3、教师的教研成果太少;学校至今尚无自己的课题。困惑:
1、我们希望达到的是让老师自主科研,而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研,事实上我们也通过这些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改变能维持多久,这种改变是否发自教师内心,就算是比较好的教师也只是在学校将其作为学校的一种学习运动,参与一次也只能是一次,我们不禁在想:校本教研的动力是什么?
2、校本教研的时间哪里来?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只是把教师当作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份事业,我们都希望教师能把教育当成一份事业,但这毕竟是“管理者的一种奢望。”说句实话,教师的工作凭的就是一份良心,如今的教师压力重重,面对越来越难教的孩子,教师的工作越来越多、越细,每天忙于教学、活动、会议,还的还有家庭压力,真可谓是疲于奔命。如何才能让教师舍得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投身校本教研?
3、校本教研的能力训练?我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目前公办教师只有9人,骨干教师更是少之有少,缺乏专业引领。现在很多的培训都是我们上级直接安排,我希望我们教委办的领导能从“支持西部,支持边区,支持薄弱”出发,以后多给安排一些的培训机会,增强我们的师资力量,带动我校的教研。
4、我校因各年级均为单班制,在很多教研探讨中缺乏共通性。我们在自身摸索中,走了很多弯路,急需专家多多指导,促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向务实、高效、创新的方向不断发展。
第三篇: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的教研工作,始终以敖汉旗教研室2013年教研教改工作计划为主线,以古鲁板蒿中心学校教研教改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为主要工作目标,并依据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计划,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中心,在学校计划的安排下组织实施的。在教研工作中,以新课标学习、教研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以教研促质量的提高;加强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强化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把我校的教研工作的重点汇报如下:
一、写字教学工作,是我校正在进行的重点特色工作之一
为了抓好我校教师、学生的写字工作,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写字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校师生的写字教学工作。学校制定了符合教师特点、学生特点的写字教学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重点研究这一课题,学校配备了兼职的写字教学辅导教师,成立了学生写字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要求:教师、学生每天写一页小楷字;每周一副规格标准的书法作品;每周开展一次兴趣小组书法课;学校统一安排课写字课表,各班级按课表按时上好写字课;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每节课有5至10分钟的写字教学,以保证写字教学的质量。每周,组织教师到“文字养心室”进行粉笔字写字指导、练习,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二、教师的教学反思工作,是我校另一方面的特色工作
教学反思工作,始终是我校常规教研的一大亮点,教师不但实现
了课课反思,而且月反思、阶段性反思的也做的比较好。通过不同形式的反思,及时掌握了教学中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较快。每学期,我校都召开教学反思会,教师在会上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交流,达到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教师反思的常态化,有力的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力地保障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我校以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的重要途径。今年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重点研究新课程下“写字教师”和“快乐教学” 的教学课题,在中心学校业务领导的指导下,通过教师们的研究、探讨,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教育素质的到了较大的提高。在教研活动中,全组成员全部参与教研,每一次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我校的集体备课真正落到了实处,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教学新秀”培养工作
为了让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技能,使他们在教学中尽快成长,我校开展了教学新秀培养活动。学校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督促检查新教师的各种业务能力的提高情况。新教师有自己的研修计划、研修记录、研修笔记、教学随笔等各种研修资料,指导教师深入课堂进行课程教学指导,目的是年轻教师在3年内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经过近前三年的努力,我校张晓华、王小红、曹海丽、宋艳
波、谢卫华等几名年轻教师,成为了教学骨干,被评为旗级“教学能手”。本学期,我校又进行了第二轮教学新秀培养工作,指导教师的确定,全部是市级骨干教师、旗级教学能手、文化名师,使年轻教师在学习中收益、在教学中收益。
五、加大新课标学习的力度,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角色得以改变。
在践行新课标学习活动中,教导处制订了新课标学习活动计划,利用“3.15”、“9.15”教学开放活动、新课标活动月、教导处教研组集中学习等,组织教师开展了新课标学习,教师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学习新课标每学期平均达到了4千字。教研组对教师新课标学习及时进行了总结,教导处组织了各教研组进行了“新课标理论知识测试”和“有效课堂基本要求测试”,教师基本上掌握了新课标理念和要求。在践行新课标活动中,我校所有中青年任课教师都按着教导处的要求,进行了一节新课标教学案例公开课,通过开展活动,教师基本上掌握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学生从“让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技能、方式、方法能够按着新课标的要求去落实,各种媒体及教育资源落实较好,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校教研工作中的几项重点工作,希望领导提出意见或建议,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
古鲁板蒿小学2013年10月15日
第四篇:教研教学工作汇报
教研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欢迎各位领导参观指导我校的教研教学工作。
在县局的部署下,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在学校各位领导的支持下,一年来,我校教研工作紧紧围绕“教研促教改,教研提质量”这一指导思想展开,教研室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确立了明晰的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以和谐,稳定为基础,以学习、实践、反思为立足点,以全方位开展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以稳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有效地开展了校本教研、教师培养和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初步尝试电子白板与导学案的整合使用,以此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切实调整教研思路,改进教研模式,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理念。强力推进教育创新,全力搞好新教材研究,积极为一线教学效益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教研室认真落实学校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回顾如下。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1、严格执行了学校工作计划和本室工作计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教育教研精神,确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以新课标为指针,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初步确立了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思想,教研格局因而也初步形成。
2、积极响应县局课改精神,2013年8月,在开学前就导学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校本培训,培训的内容从教育理念、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教学、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到课堂评价,开学后,从校长到教师认真学习太谷《24字导学案教学模式》,并做了笔记,用于指导导学案课堂教学。2013年12月,全校教师赴太谷参观学习,并做了座谈交流。我们教研室一年来一直坚持深入课堂,针对各科各个环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交流,研究探讨。本学期结合学校教师课堂使用导学案的情况,尝试创建了我校“四环节”导学案模式,四环节包括: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知识梳理、训练反馈,(语文课结合学科特点、课时内容渗透这四个环节)。
3、深入推进了每周的教研活动,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载,有活动结果反馈等,教师们能够在活动中积极的进行交流、研讨,并各抒己见,而后进行反思,活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4、积极稳妥地开展了磨课活动,汇报活动及教学能手的评比活动,学区联合体帮扶活动及公开课活动,促成了一些教师深钻教材,改进教学,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良好局面。教师的听课行为也变成了一种自觉和渴望。查阅教师的《听课记录》,便不难看出,老师们的听课次数增多了,评课能力增强了,这也间接反应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做好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确立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结合学区联合体结对活动,确立学校骨干教师名单,明确了师徒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一学期多的活动,初见成效。
6、高质量地组织完成了学期月考、期中考等试题的排版、制卷、印卷工作,有效地对学生特定阶段的学习进行了检测以及同时对教师相应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促使部分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当了指挥棒的作用。
7、认真完成了“文水县第一届微课活动及电子白板使用活动”,从备课到录制过程,教师们积极主动提出各自的意见和见解,最终使得这一活动顺利完成。更主要的是,这个活动积极推动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
8、强化业务与理论学习,夯实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以教研组组织了业务学习,保证一周一次对教研业务学习的质量。有的教师还撰写了学习心得和随笔。每个教研组上交一定数量的电子导学案,为我校教学资源库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9、把反思同课堂相结合,课堂同课题相结合,在教学改革中,学校注重对教师个性化培养,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规定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得失、教学设计的优与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导学案的使用等进行反思,在教研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调整、整理、归纳、梳理、得出成功的结论,形成研究课题,再返回课堂并指导课堂教学,形成课堂——教研组——教科研——课堂这样一个循环流程。我校形成了“问题课题化、教研课堂化、科研指导化”的三化一体教研模式。校本教研多层次,全方位展开,给任课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拓宽了发展的空间,提升了教学质量。
10、面向全体,继续组织教师做好 “培优辅差”工作。我们要求教师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加强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具体的问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1、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校长室、教研室、年级、教研组对教学常规齐抓共管,定期、不定期地对教师的学科计划、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学生的作业(包括导学案的批阅)等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则要求教师及时整改。
12、借助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校本研究,各年级确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小课题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探究,并写出研究报告、阶段性工作总结、结题报告。如: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的主题性教研活动,政治组、历史组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教研室组织的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13、加强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电子白板的应用研究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配备了物化生实验器材、电脑和图书,并且有18个教学班配备了电子白板。
2间电脑室内置100多台电脑,均已开始正常使用。我校电脑室主要功能为:(1)用于正常开展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信息技术知识,会合理地选择利用网络。(2)通过网络,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迅速准确地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不会造成信息闭塞,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3)供教师备课使用,收集、查询对教学有利的各种教学资料,达到资源的共享,做好各门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电子白板的利用,通过培训和教师的积极尝试,利用率达到98%,电子白板的合理有效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室,我们配备了专职教师管理,从管理员职责到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都作出了规定。教师演示台和学生的实验桌刚刚配备齐全,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展开分组实验,为每个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平台,有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少数教师对待教研的观念还要切实扭转,要使其深刻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与认真进行教研的必要性,也要使其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通过教研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性,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有效的执行和开展一切工作。
2、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法,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仍然滞后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导致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需进一步的改进。
3、我校“四环节”导学案教学模式还在尝试实验阶段,有许多内容还需要我们去改进和完善。
4、教师从事教科研动力明显不足,很难形成必要的内部动机,也就难以去学习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从事教科研的能力有待提高,感性认识的成分多一些,理性的认识的成分少一些,探索的成面多一些,成果层面的东西少一些。
5、由于资金不足,实验室和图书室还未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6、校园网络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浅层思考
1、深入阐释并强化“校本教研”思想,进一步打造适合我校的教研格局,积极完善适用于我校的教研制度,以教研推动教改,以教改提高质量,以质量谋求发展,以发展孕育品牌。
2、真正的创设适合我校的导学案教学,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3、加强“校园信息化工程”建设,优化校园网,实现校外资源校内共享化,营造与时俱进的教研氛围,凝聚强大的教科研实力,推进我校向现代化学校迈进。
我不能说我们的教研教学工作做得有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一直改进。
谢谢!
第五篇: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依据合教研发(2011)09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质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自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针对本校实际,制定了校本研修方案、实施计划,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实施相关活动,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有序开展,且初见成效。
二 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具体做法
(1)加强引导,规范机制,使校本研修有章可循
我校把重视和加强校本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事来抓。由郭顺全校长牵头,副校长秦海江同志具体负责,各级主任密切配合,抓教学研究,制定教研制度,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学校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
通过一段时间的开展,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形成规范化机制。首先是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其次是建立对话交流,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确定每星期二晚为教研学习时间,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等,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其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了多种方式保证校本研修的可持续进行。
1、师德修养与队伍建设相结合
我校的校本教研把本次“转观念,抓落实,促发展”师德师纪集中教育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位教师都德才兼备,爱岗敬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证明理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体现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师资素质的实际情况,结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教师搞好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如新教师上岗、班主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培训活动;学科业务学习研讨活动;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参观学习、案例分析反思、展示课、观摩课切磋、经验总结、论文展览、热点话题论坛等交流活动。
3、听课评课
我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活动。我校明确要求,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还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集体研究,摆出问题来,在教研组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
4、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我校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欲望增强,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得到提高,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学会了接纳感悟,在接纳感悟中学会了调整充实和提高,在同伴互助中学会了成长。
5、“一帮一”引领
为了使校本研修有一个长效的发展机制,我校推行“拜师制”,即对刚参加工作教龄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结对同志相互听课,能够相互学习研讨,青年同志原则上相同内容先听后教,做到心中有数。指导老师经常性地指导青年同志教学,尽快提高其组织课堂能力和艺术。学期结束,要求青年同志写出听课收获,指导教师给青年同志写出评语,教导处考察其成长过程,并建立相应的成长档案。
6、新秀交流、专家讲座
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推选两名优秀教师在全校展课交流,并邀请县教研室校本研修工作专家小组进行听评课,选出优秀教师作为本学期的教学新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请专家组根据本校研修实际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或举办讲座。同时,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专题研讨,加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引领、信息指导,使教师能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校本教研,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7、课题申报
做好课题申报工作。选题切入口宜小不宜大,要瞄准教科研中的亮点、热点、难点,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提炼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课题研究以校为本,将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科学教学法探索打造中来。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我校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还有,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其中规定: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根据不同的档次,给以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参加优质课、理化实验操作等各级各类比赛,对获奖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学年都进行教研论文评比,对教师教研活动、教研业绩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评聘职称、评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校本教研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校本研究的成果又往往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以某种论文、论著等可见形式呈现,如何衡量研究所付出的劳动及取得成果,并且在升级、评优等方面体现出来,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是今后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中应探索一个重点。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更加艰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之锐气,务实求真之作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课程改革及教育发展中巨大作用。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总之,校本教研使我校教学在探索中起步,回首过去,我们在校本教研上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实践中教研,在教研中成长。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新池镇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素质教育之路一定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