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3 08:2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第一篇: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明水平。

一、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三、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3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2、利用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第二篇: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实验中学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教育主题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三、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四、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五、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六、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2、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第三篇: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老城高中政教处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

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2、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

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孟津县老城高中

第四篇: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怎么写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小 荷 作文网 www.xiexiebang.com

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必须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因为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会成为懂得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集体的“归宿感”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有位教育家谈起他的小学老师时说道:“我个子矮,老坐在第一桌,最怕的是上课铃声响了,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呼呼“朝讲台桌吹,搞得我满脸满身都是粉笔灰,有时眼睛里也进了灰尘,不敢睁开了。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来了位中年教师,穿着虽然很普通,但是很整洁,灰色中山装的每粒扣子整整齐齐地扣着。他走进教室,看了一眼讲台,一句话也没说,只见他从裤兜里掏出了一块崭新的蓝白相间的大手帕,小心翼翼地抹起桌子。班上没了声音,我也第一次没有发现飘飞的粉尘,第一次打消了逃离现场的想法。从此以后,我连一张小纸片都不敢往地下扔,抽屉里多了一块小抹布,时常在别的同学冲出教室时,我轻轻地把讲台桌和自己的课堂抹干净。”如此看来,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领导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纪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通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达到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情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去年借国庆节之际我校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有的学生听了这些故事都流泪了,回到班上,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么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国旗下的纪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显著,通过一些有关纪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纪、法规,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班规班纪做起。通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集体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持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通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能力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有个资料上报道,青少年犯罪抽样调查发现,65%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孩子失去了母爱或父爱,无人关心。45%是家庭溺爱,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屡屡犯错。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一定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接受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该学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以激励为主,营造良好的氛围

正确的集体舆论,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一个班集体里的正确舆论一经形成,就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增加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对于班级的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可以让班干部写成广播稿,利用广播适时宣传表扬;也可动动笔墨,用红纸写写表扬信,张贴在学校公示栏;还可利用班级开辟的黑板报、“表扬栏”进行表扬。在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充满自信,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去影响他们。对不良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制止,利用班队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处于萌芽状态时就遭到扼杀。这样的班级集体是积极向上的,人人都会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特殊生并不是天生的不守纪律,有许多特殊生因为成绩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班上打架,损坏公物,都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特殊生,以求全体进步。在班级设立“特殊生进步奖”,对特殊生的点滴进步都要有所反应,可以口头表扬;可以给所在小组加分;可以在这位同学评比表中的“品行”一栏加盖小红花。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同学们都在关注他的发展,他的自尊心也因此得到满足,逆反心理必将消失。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形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人生感悟”相关文章[面包树] 【HANA】错过的风景。[只爱陌生人!™] 幸福,孤独[单身男女大本营] 朋友刚刚学化装,拿我做了...[一个人的舞蹈] 两张照片[汇水都] 我在寂寞的深夜等你[只爱陌生人!™] 守住责任的傻瓜月月[分享幸福] 我们这一家子[情感小屋@] 嘻到宜家,旧锅换新锅喽!3G风云尽在西祠数码充30送1元,充500送35元想和胡同大妈成为同事吗?07920740 沉默树 发表于:09-04-03 13:30 第2楼

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贯穿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它在整个小学德育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明显的特点,可以这么说,中小学德育是从抓养成教育开始的,从培养一系列的具体行为习惯着手的。小学奠基工程如何,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基础。而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我本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榜样是一把尺子,一盏明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我们如果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就会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教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所以,师生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二、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1.班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我校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规范》知识。可别小看这班会课,班队活动课可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开展“值日班长制”,这一天,早读课、广播操、课外活动等,都得值日班长负责。学生在活动中确立了自主意识,自觉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2,重视学生规范教育,加强训练监督的力度。

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管理。坚持值日岗制度,对于检查的情况将及时公布,每月颁发流动红旗,并根据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一些学生对《守则》、《规范》背得滚瓜烂熟,与同学交往时稍不满意却脏话连连;平时,在无人看管的公园,随手乱扔果屑;一些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君子动口不动手”,任由父母忙这忙那。因此,养成教育需要从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

3.与家庭、社区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和社会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密切配合,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妁养成。我校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开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如何培养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等,形成共识。要求家长能以自己的道德行为、良好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节、礼貌影响孩子、督促孩子,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培训文明小交警,让他们上街执勤,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街道、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大扫除,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工作,让学生从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学转变为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说:“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祖国,关心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等等。” 养成教育,就是要培养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的习惯范围很大,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到学习、生活等。习惯的好坏代表着一个家庭;在学校里,代表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在社会上,代表着一个单位;在世界交往中,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健康的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新一代教师的重任责任之一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作者:杨顺利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行为习惯教育,让学校、家长、社会共同携起手来对他们施加教育和引导,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是通过

一、两次教育或

一、两个教育活动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长期不懈地抓住这个德育工作重点,坚持从点滴做起,把修订后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各项要求渗透到全部教育活动中去,持之以恒,使各项要求逐步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是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将影响人一生的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所以,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行为习惯教育不是无足轻重的细微末节,而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从小处说,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从大处说,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华民族才会拥有德才双馨的建设者,才能把祖国建设成自主创新型国家。

二、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为了弄清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受到了那些因素的影响,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3-6年级学生12个班级,共计532名学生(其中男生 271名占 50.7%,女生261名占49.3%)进行了一次书面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笔者发现学生的个体行为主要受到了以下四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个体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指小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个体行为的价值取向持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问卷14题:“你对父母、长辈的关心,看法是……”,有8.3%共44名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3.8%共20名学生选择了“心里觉得烦,不理不睬”。从根源深处看,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才把父母、长辈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不存感激之意,甚至当成是一种烦心的事,更没想到应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予以报答。问卷19题,问及“班上有个别同学不遵守班规、校规,与老师公开作对时,你的看法是……”,有6.6%的学生共35名,认为他们“勇敢”,敢于同老师作对,有4.1%的学生共22名,为他们鼓掌。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知道什么是正气,什么是歪风邪气,才出现了6.6%的学生认为这种公然与老师作对的行为是“英雄”行为,有4.1%的学生对班级班风建设持赞成歪风邪气的态度。

2、个体需要个体需要指小学生个体行为不满足于现状且要改变现状的一种内驱力。这是个体对某种目标(包括合理与不合理的,现实与不现实的)的渴求或欲望。如问卷8题:“当班上有同学成绩超过你时,你的想法是……”有8.9%共47名学生选择了“不服气、嫉妒他,挖苦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有追求进步的需要,但这种正常的渴求变质为了不健康的心态,产生了嫉妒心理。问卷4题:“你觉得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了吗?如果没有,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赢得。”有6.7%共35名学生选择了“用调皮、上课时故意做出违反纪律的言行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本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却演变成了不遵守纪律的内在因素。

3、个体行为能力个体行为能力指个体实现教育者期望目标具备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鉴别美丑能力等。小学生处在人的成长期,生活经验缺乏,对人和事缺乏应有的判断力,有很多行为不是由于知道不对才这样做的,而是由于理解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鉴别美丑能力的制约造成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合符正确道德规范的。所以,个体行为能力的缺乏是造成小学生行为习惯偏离的重要因素之一。

4、环境情景环境情景指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社会客观现实。包括社会文化、社会风气、传播媒价导向功能,以及家庭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条件等。问卷7题:“在乘车时遇见老人,你有座位,你的做法是……”有18.6共99名学生选择了“想让,但没有勇气,怕别人笑话”,有10%共24名学生选择了“装没看见,不会让”。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学生想让座,但怕别人笑话,这正说明了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一家之事,社会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全社会公民都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一种未成年人学习实践公德的氛围。问卷6题问及“你意外拾得100元钱”时,有6.8%共36名学生选择了“交给父母作为家庭收入”,有10.7%共57名学生选择了“留着自己花”;我们可以看出,有10.7%的学生由于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错误影响而不能正确对待拾到的财物。以上四个因素贯穿于学生个体行为的始终,它们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不同类型的个体行为,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应努力优化各变量,力求实现最佳组合,以达到行为习惯教育的目的。

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工程,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思想,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有时可以采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开始,有时可以从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着手,有时则可以从磨练学生意志或训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有时还可以采取强化的方式特别是及时强化的方式,这样做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如: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

1、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个体价值观思想是行为的指南,有什么样的认识往往就会显示出什么样的行为。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引导,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对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工作,加大宣传好人好事的工作力度,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从小就知道向先进人物学习;第三,我们要增强学生遵守班规、校规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成为知法守纪法的小公民。

2、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体需要与道德准则的矛盾小学生的个体需要是强烈的,并且由于自身对社会准则要求了解的缺乏,而造成自己的需求演变成了违反纪律要求的行为。在现实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自由与纪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认识上有偏差,强调个体自由的同时,较为忽视纪律、规则约束;强调自己的喜好需求,忽视别人、集体的利益和需求。往往表现为没有纪律意识,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责任意识,片面要求别人对自己应该怎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帮助不存感激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个体需求必须在社会道德准则允许之内的教育,让小学生知道我们都是生存于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准则要求,除了他人应该帮助尊重自己以外,自己还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尊重他人。

3、不断提升小学生个体行为能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鉴别美丑能力等能力,都只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来形成。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为学生创设个体行为能力形成的实践情境,让学生体验中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理解、判断、辨别,从而形成理解、判断、辨别人和事物的能力,形成实现我们教育目标的个体能力。

4、强化“三结合”教育网络功能让小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由于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家长开放活动、定期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家教合作交流,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大课堂,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小学生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学习大课堂,改变社会陋习,把社会建成文明、进步,高度精神文明的大课堂,对于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愿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出一份力量

第五篇: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太平镇中学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本班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1礼仪习惯

1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2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3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4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⑨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3、生活习惯

1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2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3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讲公德;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等时间,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管理。

(二)开展主题班会,落实“行”的要求。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2、利用晨会、班会课提问学生进行考核。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李思民)

下载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合集五篇)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 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

    九年级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学年九年级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九年级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计划:一、......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桂岭初级中学 刘育添)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达县亭子职业高级中学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中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为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我校在本年度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确保了我校在这一学年度的健康发展。现......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就一直把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校......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霍山文峰学校班主任论坛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今天下午以“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论......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目的: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次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你们猜猜,我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