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是20世纪70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这是国际教育委员会在经过一年多时间对世界教育的形势、观点和改革的调研后写成的,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国际合作问题。
学会生存是当前各国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科技发展的挑战、社会公害的威胁,要求教育以学会生存教育为重点,把教育当作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工作来看待。终身教育的概念因而产生。教育实践中,生存实验的教育手段也被不断使用。“学会生存”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家长所感受到的竞争压力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使孩子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站稳脚跟,不但在思想上给予孩子压力,而且盲目地给他们安排了过早、过繁的学习辅导,如此沉重的童年,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没有了乐趣,怎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呢?
2、孩子受的家庭教育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好斗,是因为在家长类似于“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这样的语言暗示之下形成的性格;有的孩子胆小、学习看脸色行事,这与家长的“严加管教”密不可分。还有的孩子娇气、没有独立自主能力,是因为家长对孩子不放手凡事代替操办造成的……正因为孩子受的教育不一样,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有的则无所适从。
3、独生子女因为缺少玩伴,所以有时自私、不会与人合作,逐渐形成孤僻、高傲、冷漠的性格。
二、探索心理辅导的途径与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案,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面向全体、因势利导。
我们在制订辅导计划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确定心理辅导的内容时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a、根据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这一现状,可以组织队员休假日结伴游戏、参观或作社会调查,在锻炼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根据学生课外辅导负担过重的现状,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才艺表演”活动,使他们的课外所学能够风光体面地展示出来,这样既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使全体同学能够乐在其中,享受童年。
b、加强小组管理。以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契机,班主任精心设计组织,将全班分为四组,以组长为核心的一个小集体,组员更容易为自己的小团体不遗余力、出谋划策。这样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c、另外,当面对全体进行教育时,就会形成一种有利于教育的集体舆论,利用舆论的正面作用监督促进学生的正面情绪,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因为孩子的心理教育总是存在着反复回归原始的特点,所以可以利用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长的优势,及时纠正学生的回归念头及行为,因势
利导,循序渐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稳定、积极、上进的性格。这样当我们对全体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得有成效时,学生的问题便会很少发生,或者极容易解决。
2、重视差异、关注个体。
a、注重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及了解。学生的共性需要老师全方位把握,但是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应该多观察、善分析,通过一对
一、面对面地与特殊学生接触来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恰当处理特殊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
b、个案研究是不容忽视的。对于特殊学生,对他的教育不是短时的过程,需要积累他的个案资料,这样有利于深入探索个案教育的经验,提高个别辅导的实效。
c、对个别学生制订容易达到的特殊目标。
个别学生要特殊对待,我要争取把更多特殊的爱送给这些需要照顾的特殊学生。
3、家校联手、共育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家校达成共识,统一教育要求,才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但通过举例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向家长宣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邀请专家做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加深家长对教育有更深的认识。通过《家校月报》向家长推荐教育孩子的方法,使他们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家访及邀请家长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作面对面的有针对性的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4、替学生保密是我的工作职责。
保密关系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如何。学生、家长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秘密,老师必须为学生保守秘密,妥善保管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取的是什么办法,即使是最次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大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打好基础。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展翅飞翔的那一天。
让我们记住:“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与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 而我们教师不能单存的为了教学而教学,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教给他们起码的生存技能,培养他们个方面的才能,把他们看成发展中的人。
第二篇:学会生存.doc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鲁滨孙漂流记》,正是这本书教会了我怎么生存,所以,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他是一个英国作家,生于伦敦,是18世纪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祭奠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步现代主义小说,他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开创了18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的先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进取,会在乏味的生活中寻找乐趣的的冒险家——鲁滨孙的形象。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鲁宾孙出身贫民,但从小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壮志。出海遇险后在荒岛历险28年凭借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并最终脱险。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如何去生存,文中的一句话教会了我“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自己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是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安慰。”
在生存的过程中,不正是应该这样吗?多看看快乐的一面你就会很开心,很幸福,这便激发了你会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如果你多看悲伤的一面,你则会很伤心,很难过,这便会使你丧失了你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不是吗?我还记得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两个人,同样困到了里面沙漠,剩下同样得水,但是说法却不一样,一个说:“啊!还剩这么多水呢!太好了!”而另一个人说:“啊?还剩这么点水啊!
一一定走不出沙漠了!”这两个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也注定了他们的命运,第一个人顺利地走出了沙漠,而另一个困在沙漠里了……
我认为,学会生存先要学习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精神上给予一定的鼓舞,必定会给予你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
第三篇:《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
建设窗口 郜燕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他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用是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进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的思考,是由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产生的偶然观念,必然结果。其实它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社会的思想和他的这种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总的来说,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年轻的那几年或者是某个阶段就能够学会以后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识,所以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和别人不断的较量和竞争的过程,所以对于人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增加了更高的门槛,为了生存。其实生存包括各种各样的需求,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看的话,就是从你的一生的时间以及各个阶段,逐渐考虑和磨练自己的能力、品质、人格、意志。其中的有关教育的扩充需要与要求值得关注,因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乐观:第一,需要和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总是自然地和谐一致的。第二,在这两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在许多部门,在大多数国家中,这两个因素是不相符合的;第四,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无论其各自的增长率如何不平衡,无论其结果如何不一致,这两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在教育扩充的许多原因
中,有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加、社会的改革和心理上的动机,每种原因都是重要的,但最有决定性的似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因此,教育的扩展就可能受到政治上的选择和意愿的影响,并部分地为它们所控制。即使教育还没有在全体人民中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它至少已为每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这种演进——由于种种协调一致的原因——正在世界所有地区发生着,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每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如何。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历史现象。一个迹象表明,这种倾向将继续高涨。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将来制订教育政策必须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在今天,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把终身学习与建立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而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时,另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这就是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在当前还要转变一种观念,即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学会学习,学习会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活方式,养成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并且首先要学习“学习的方法”。如此,个人生存才会有保障,国家才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以及落后就会挨打什么的教训我们的人民已经受得太多了,近代的侵略者给我们的教训应当永远铭记在心中。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学习,不断地学习。
第四篇: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他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用是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推进了人们对终身学习的思考,是由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迫切需求所产生的偶然观念,必然结果。其实它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社会的思想和他的这种思想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总的来说,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年轻的那几年或者是某个阶段就能够学会以后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识,所以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生存;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和别人不断的较量和竞争的过程,所以对于人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增加了更高的门槛,为了生存。其实生存包括各种各样的需求,一是:物质方面;二是:精神方面。要是从纵向的角度看的话,就是从你的一生的时间以及各个阶段,逐渐考虑和磨练自己的能力、品质、人格、意志。
其中的有关教育的扩充需要与要求值得关注,因为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不乐观:第一,需要和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总是自然地和谐一致的。第二,在这两方面都可能发生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在许多部门,在大多数国家中,这两个因素是不相符合的;第四,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无论其各自的增长率如何不平衡,无论其结果如何不一致,这两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在教育扩充的许多原因中,有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加、社会的改革和心理上的动机,每种原因都是重要的,但最有决定性的似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因此,教育的扩展就可能受到政治上的选择和意愿的影响,并部分地为它们所控制。即使教育还没有在全体人民中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它至少已为每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于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其范围之广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这种演进——由于种种协调一致的原因——正在世界所有地区发生着,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每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如何。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普遍历史现象。一个迹象表明,这种倾向将继续高涨。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将来制订教育政策必须根据这个基本事实。
在今天,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把终身学习与建立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而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时,另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这就是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在当前还要转变一种观念,即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学会学习,学习会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活方式,养成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并且首先要学习“学习的方法”。如此,个人生存才会有保障,国家才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被淘汰,以及落后就会挨打什么的教训我们的人民已经受得太多了,近代的侵略者给我们的教训应当永远铭记在心中。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学习,不断地学习。
在今天,学会生存就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创建学习化社会有赖于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施与提高。而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时,另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这就是怎样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引导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自我的终身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的教育重点必须从“学会”走向会学,即培养一种创新性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在当前还要转变一种观念,即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学会学习,学习会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养成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
第五篇:《学会生存》读后感
《学会生存》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它是上世纪70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编写的一份报告。报告中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科技发展的挑战、社会公害的威胁,然后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从世界、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描述了教育的今天,并高瞻远瞩的设想了教育的明天。这本著作博大精深,看了使我受益不浅。整本书,充满了对教育世界的希盼和期待。正如作者富尔指出:“与其说是一个完备渊博的研究,还不如说是那些出身不同、背景各异的人们作出的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他们在完全独立的和客观的情况之下,对处于这个变化世界中的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
该书非常精辟的指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在这四个支柱中,核心是学会生存。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情不自禁想到我们目前的教育,和对孩子们的关爱。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是将世界推向文明、推向幸福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未来的生存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全社会给他们的教育的影响的,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书中告诉我们,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了解世界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育应帮助人们解决他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教育本身不能克服邪恶。但应力求增进人民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教育应该努力帮助每一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实现其潜能,解放其创造力。并要防止生存逐渐失去人性的危险。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
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目前在国内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学会生存!”
家庭是生存教育的第一站。抗击挫折是生存教育的首要一环。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缺憾教育”,告诉孩子“世上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把教会孩子生存的本领、让他吃些苦头、锤炼他坚强的意志,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坚强、勇敢、乐观、坚韧不拔,很有出息。有的父母则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受累、吃苦,恨不得替他生病、读书,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都为他扫除。过度的爱护、保护,造就的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是怯弱、退缩、心胸狭隘的小男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也应是生存教育问题中应有之义。试想,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类个体作为社会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巨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具有丰富的大脑、多元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力以外,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现在有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运用各种办法为孩子选好了一条路,并预知排除掉一切障碍,从而使孩子能在顺境中成长。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孩子就像飞蛾一样,必须经过磨练才能真正地展翅飞翔,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出现困难时,帮助他或者甚至于完全代替他处理所有问题。那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对父母的依赖感,认为所有问题都应该由父母解决,而自己什么也不需要做,从而就注定了孩子在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的地位。
学校教育是生存是教育的第二站,我们作为从事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明确这样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同时这也是这份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也许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最关注的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书本中的知识,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太浅薄了。
学习文化的知识固然重要,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存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巨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下,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具有丰富的大脑、多元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力以外,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现在我们已经在感慨:哪一行的饭都不好吃。所以未来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应该思考的更多一些、更全面一些。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以为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教师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决策者,不管孩子处理问题采取的是什么办法,即使是最次的,对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大败中他们才会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出最好的办法。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打好基础。让我们记住:“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与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
最后我们知道教育是和人类同时出现,同步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的长期性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给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产。而生存教育又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在人类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要求下,教会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增强生存能力已经是一个时代的呼唤和要求,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展翅飞翔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