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外来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时间:2019-05-13 08:5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外来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外来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外来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关于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进我市城市化进

程的建议

一、国内形势及背景:

杭州:灵隐社区关心外来人员,加强培训

北京:酒仙桥街道加强外来人口培训工作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大连:中山区就业培训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率达80%

浙江:宁波市5年内计划培训外来务工人员50万人

„„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地区,文化、精神素质不高,因而给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城市卫生文明等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体现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也是事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好我省我市“三农”问题的全局性热点性问题,同时是我市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我建议我市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强管理的同时,应该发挥政府管理职能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和加强政府职能的服务职能,贯彻与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文明卫生、遵法守纪等综合水平和素质,实现我市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和需求,要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需求性。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业创业能力不高、卫生行为习惯不良、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1. 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

创业就业技能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的生存性、关键性问

题,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最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帮助解决的切身问题,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的问题。对外来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培训的内容事关重大,决定成败,无论在内容、范围、深度等方面都必须精挑细选,认真安排。要选择和组织大量针对性强和内容新颖、实用、易学、能掌握的单项劳动技术和技能教育培训课程,如餐饮服务、理发美容、装修装饰、电动车修理、家政服务等等。

2. 良好文明素质的教育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认识和摒弃不良卫生行为习惯的,更好的融入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争当高素质的文明市民。

3. 法律法规常识的教育培训

无知导致愚昧,愚昧酿成悲剧。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初到城市以后,往往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知识,有些行为无意中就已经越过了法律法规的红线;有的是在工作合生活已经受到侵害而不知不晓,更不知道通过法律维权和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己。要让来自落后、偏远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是需要对其进行基本法律法规普及教育的。

4. 健康心理的教育培训

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生活,面对惊讶之余羡慕不已的繁华市井,会油然而生感叹、羡慕、嫉妒等心理反应、偏远落后农村和身边现实的极大反差产生的不平衡感、工作生活等压力、陌生和不太适应的生活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导致此类外来务工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疾患和疾病。这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问题,也会对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和谐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5. 我市城市建设、规划和布局的教育培训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力推进,新昆明的规划、改造和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我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要说外来务工人员,即便生活在昆明十几年几十年的老昆明人,对我市新昆明的区划布局,行政办公和便民服务、教育卫生、道路公交系统等等也不见得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为便于了解、认识新昆明,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我市城市建设规划教育培训也是很必要的。

三、教育培训机制和认证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和体制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计划、安排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并对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检查和监督等;把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委托教育机构或终身教育集团(筹备中)进行培训;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内容要多、类别要全、知识技能要新、学习方式要活、知识技能要易学易掌握,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和模块化处理,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学习; 教育培训的内容,特别是创业就业技能教育培训可以有多个内容模块可供选择,实行积分制或参照职称计算机考试类似的形式进行考试考核,各项均合格达到积分要求后颁发合格证书。

四、教育培训方式

为满足不同年龄、知识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采用传统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字化网络教育两种方式进行。

五、经费和制度保障

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是来自偏远、落后和贫困的地方,生活比较困难。所以,要把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难入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范畴,利用政府投资或财政补贴的形式,免费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另外也是要通过教育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很好的融入到我市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和新昆明建设发展中。对此,要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为确保此项工作长期开展和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相关规定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并获得相应认证方可办理登记,比如,在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暂住证、购房、就业创业登记等等。

市政协委员: 赵宝

2011年1月3日

第二篇:2013申论热点: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2013申论热点: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背景】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问题,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当然,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是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其他国家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转变为市民的过程。欧美国家大多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完成了这一转变。

同样是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和欧美面临显著不同的背景:一是没有殖民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原料,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是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为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竞争优势,各国往往采取以农补工政策,将积累的资金投入工业生产的同时,压低产业工人收入,降低生产成本,造成了一系列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必须是在一定限度内的,同时也是阶段性的。否则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还会影响国民素质提高,阻碍产业升级,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所谓“拉美城市化教训”即与此有关。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率相当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暴力事件的增多、生活环境的恶化。由于沿袭了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制,拉美国家土地分配严重不均。在工业化目标的驱使下,政府重工轻农,农民纷纷迁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农民数量的减少并没有给留守农民带来更多土地,反而导致新一轮的土地兼并,造成了数量庞大的“无地农民”。这些人或成为庄园主、农场主的短期雇工,或流入城市谋生,住进贫民窟。上世纪80年代,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经济体,拉美国家主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这样的经济结构虽然造就很多富豪,吸纳就业能力却很有限。拉美青年失业率一度高达14%,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城市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来判断。相比“数量”的变化,城

市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这既涉及城乡统筹,又关系到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一味追求城市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只会导致二者发展失衡,令城市化进程断裂。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悬殊,农村人口大量无序迁移引发诸多社会难题。针对这一问题,韩国政府于1970年发起“新乡村运动”,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准、推动城乡人口顺畅流动,使经济发展带来的繁荣逐渐从城市辐射到农村。通过缩小城乡差距,避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盲目迁移,令城市化压力得以缓解。同时,韩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为实现产业升级积累了所需的人力资源。对于社会公平问题的兼顾,不仅缓解了社会矛盾,还有效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化情况】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期。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了50%。未来一二十年,城镇化注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社会成员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和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本身,也是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总结】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竞争能力。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3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水平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经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庞大载体。

第三篇:我市北山路开工建设 强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

1月20日,总长640米、建设周期为1年的北山路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开工,这标志着我市北部新城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北山路起于若飞中路,止于规划的二环路,总长1232米,宽22米,属城市次干道,项目总投资9357万元。此次开工的一期工程总长640米,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为青石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给排水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电力电讯工程、绿化工程、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等,建设周期为1年。项目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心承建,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安顺宏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贵阳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围绕打造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两轮驱动的战略方针,强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北山路的改造,既能改善广大群众的出行条件,又可以打开安顺北片区的大门。北山路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聚集人气,拉动北部片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整体服务能力和主城区承载能力。对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副市长罗建强,市政协副主席宋增建出席开工仪式。罗建强宣布开工。

第四篇:关于推进我市地税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关于推进我市地税系统 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地税**分局

“法治、公平、文明、效率” 作为我国新时期治税思想,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立足点和灵魂,是税收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首先,从全社会来说,应进一步树立税法的权威性、统一性,进一步增强全民税收法制观念,使税收工作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次,对税务机关而言,坚持依法治税应强调从严治税。各级税务机关应发扬“铁石心肠、铁面无私、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的“四铁”精神,严查细管,确保国家税款应收尽收。再次,对纳税人来说,依法纳税是依法治税的重要方面,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只有尽快提高全体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才能为依法治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以期加快我市依法治税进程。

一、改革与完善税源监控措施及税收计划的制定和分配办法,提高其科学性、准确性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税收计划的基础和依据。“分析税源变化情况,正确反映税收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为税收决策提供依据”是税收管理科学化的奋斗目标之一。税源管理的基础是税源调查,搞好税源调查就是为了贯彻执行依法治税的中心理念,做到应收尽收,既不收过头税,也不少收税,最大限度地减少“寅吃卯粮”或有税不收等行为和弊端。长期以来,税收计划的编制一直是以财政需要为目的,采用的方法常称为“基数法”,用公式表示为:计划期税收收入=基数×系数±特殊因素。其优点是方法直观,可操作性强。缺点是增长系数的大小难以确定。如果增长系数确定得不好,容易造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脱离。如果税收收入计划数超出了经济承载能力,就会为完成计划不顾政策,该退不退,该抵不抵,延长预征期,寅吃卯粮。如果税收收入计划低于经济税源的实际能力就会造成当收不收,欠税增加,越权减免等现象的发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的框框,按经济规律、市场供需关系配臵资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为此,必须进一步改革税源监控措施,逐步将税源的动态发展臵于我市地税系统的有效监控之内,要进一步将税收计划的制定与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要在全市实现以国民经济的税收负担率替代“基数加比例”作为计划制定与下达的主要依据。

第一、在思想和组织上重视经济税源调查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情况下,做好经济税源调查工作,首先应在思想上认识到加强税源调查工作是科学制定税收计划的基础,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前提。其次要适当改变目前税收计划、统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人员分配上,除了分出专人从事报表的数据处理外,应另成立调查小组,负责各种专门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及时了解税源变化状况,指导税收征管工作。

第二、采取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经济税源调查方法很多,且各具特点,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税源信息就要采取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科学的方法,弥补常规全面调查的不足。同时,对有关税源统计资料的取得,不一定全都要发放调查表并层层上报,而要综合利用有关部门、中介组织的多种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加工推算。

第三、科学地确定调查内容和项目。应当注意:

1、取得资料的需要和可能性。即调查项目只应列出切实满足调查项目的所必需的 而又可能得到的答案的内容。

2、解释的同一性。即调查项目的表述必须明确、统一、易懂,不能模棱两可,避免引起误解而造成登记的差错。

3、项目间的衔接性和时间上的可比性。即调查项目之间尽可能彼此联系和衔接,以便相互核对,同类调查项目尽可能前后一致,以便进行动态对比。

二、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我市地税系统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素质

地税干部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税收执法行为是否公正,关系到地税机关的地位、形象,关系到税务行政执法质量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质量。鉴于部分地税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必须通过分层次、分对象进行学习培训来解决。

第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熟悉履行领导职责所必须的基本法律和知识,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税务行政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三个代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具体做到:一是要树立依法征税观念。凡事要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搞狭隘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如省级收入要与市(县)级收入并重,不论地区税源充裕、缺乏,做到应收尽收,地税与国税之间应主动通报情况协调行动等等;二是要树立公平执法观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型企业都是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权利平等,义务平等,违章受追究平等的“国民待遇”,任何不符合政策的对个别企业的“特别关照”都是对其他企业的歧视,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三是要树立依法服务观念。税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代表国家执行公务,要落实实施税收征管新战略,促进税收管理理念从“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确实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任何特权思想和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的工作作风都是错误的和不可取的。

第二,加大对干部的各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市地税干部的整体素质。税务干部素质从广义上说包括受教育程度、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法律知识、业务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公关能力、办事态度及效率等。干部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税收的执法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是组织税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坚强的政治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和不依法执法的危害性,牢固树立为税收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二是对税工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培训,特别是对《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的培训,使全市税务干部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执法。三是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岗位,开展具体执法操作程序的培训,狠抓岗位练兵,培养征管能手。四是加强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能力的培训和考试,强化先进科学技术在现代征管中的应用,争取使全市的地税干部都熟练掌握各种必需的操作软件,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

三、继续深化征管改革,为依法治税打下坚实的体制基础

深化征管改革是强化依法治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总结征管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在落实好“机构设臵、人员编制、领导干部管理、经费管理”等四垂直的条件下继续全面深化征管改革。征管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起一套对外监控有力,对内科学分工,相互制约的高效运转的执法新体制,从而使依法治税有坚实的体制基础。

第一,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机构分设以来,特别是九七年征管改革以来,我市基本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有利于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强税收宏观调控作用,从有利于强化地税工作职能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从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地税公务员队伍,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出发,进行机构设臵,工作运转比较协调,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机构设臵方面,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征管职责不够清晰;二是内外资税收管征不够统一;三是个别基层单位管辖范围偏小,浪费税收成本;四是市局机关科室和基层分局机构规格不一,不利于指导工作、中层干部交流。针对上述暴露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要调整征管机构,理顺工作职责,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市局要严格上级核定编制数,合格调配人员,把税收业务骨干充实到基层,确实做到人员、征管、经费向一线倾斜。调整的原则是在不削弱征收和稽查的基础上,达到征、管、查三个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二是撤销外税分局,实行内外资税收统一管理模式;三是本着明确职责,强化管征,精简机关的目的,调整市局机关的机构设臵,把人教科同监察室合并,设立人事监察科;把税政(社保)科与征管法规科合一,设立税政征管科,压缩机关人员,减少管理层次。同时做好市局机关股室升格为副科级的上报审批工作,确保既能与国税系统同规格,又有利于机关科室领导与基层分局领导的交流和培养。

第二,建立和完善新的征管体制。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施行,为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提供了制度、机制和手段的保证,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面做好各项税收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税收征收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具体规范,确保了税收征管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前瞻性,这对进一步推进税收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我国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当按照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坚持科技加管理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征管改革建立以信息化加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和机制,以促进税收执法的规范、高效,推动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统一性和完整性,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

一是完善纳税申报,推行分类管理。认真做好税收“双定户”的银行划缴征收方式的改革,加快税收电子化进程,构筑强有力的现代技术支撑体系,推进和实施重点税源户多元化申报进程,完善税源监控;

二是强化集中征收,优化为纳税人服务。落实《**市地方税务局办税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从场所、业务、职能、行为、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开展地税服务年活动;三是夯实征管基础,抓好各项税收工作。做好征管基础工作的关键是发票管理、征管资料、民主评税。首先,重视发票管理工作。严格把好“领、用、存”关口,实行电脑记账,定期盘点库存,实行制约机制,定期开展检查,落实执法责任制;其次,落实资料管理办法。征管资料要按**市局要求,改由服务中心管理,建立资料库,按归档。建立每月资料归集日制度;再次,公开民主评税。民主评税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后,今后“双定户”的税收管征工作,严格按照民主评税工作的程序进行,使税收管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

四、加大稽查力度,增强执法刚性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是强化依法治税的关键环节。针对全市涉税犯罪逐年增多的现象,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依法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

第一,抓稽查单位规范化建设。要在巩固、完善和深化上下功夫,着力完善举报管理和挂牌督办制度。充实稽查力量,使税务稽查人员总数达到基层征管人员的15%--20%;建立稽查员等级制,使稽查走向科学化管理轨道;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税务稽查干部的违法行为;建立以人均检查户数、检查面、微机选案率、案件处结率、查补税款入库率、税务案件处罚率、复查合格率等指标组合而成的稽查考核指标体系;着重于稽查案件证据收集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可借鉴检察、司法部门的证据收集整理方式和程序;建立二级专业稽查体系,即专职的稽查机构与征收单位的稽查部门二级体系,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通过税务稽查不仅可以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而且也是对税务机关贯彻执行税收法规的一种自我检查监督,防止出现“人情稽查”及其它干扰。

第二,改革稽查方式,着力开展专项行业稽查工作。配套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根据不同等级,区别对待,大力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对重点行业开展税收专项检查,结合稽查建议书制度和稽查征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征管和稽查部门之间的沟通,以促进税收的日常管征;建立案源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协税护税网络,特别是国地税之间建立一套科学的联系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选定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典型案件在全市较有影响的媒体上予以曝光,增大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

五,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实践证明,如果权力缺乏监督制约,就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为保证依法治税落到实处,就必须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第一,加强内部监督。一是全面推行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在明确执法部门职责、规范执法程序的基础上,对不履行职责或执法不当行为追究当事人责任,其目的一方面是给执法人员增加压力,督促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尽量减少或避免工作失误,以便更好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少数素质不高或心术不正的人有所收敛,不犯或少犯错误,把不良苗头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税务执法检查。针对执法检查个别流于形式,检查标准尺度不

一、检查结果无如实上报等现象,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地开展执法检查,保持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税收法律法规作为检查依据,对检查出的问题真正落实整改。三是要建立税务行政损害赔偿制度。根据《国家赔偿法》有关要求,要建立起税务行政赔偿的有关实施办法和对个人进行国家赔偿的具体规定,切实保护纳税人利益。

第二,加强外部监督。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为加强外部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税务机关应本着对党对国家高度负责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主动接受外部党组织、人大、政协、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强化公开制度,做到税法公开、政策公开、征管制度公开、税务人员纪律公开、税务案件查处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税收工作。

六、加强税法宣传,优化依法治税环境

在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税收宣传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实现依法治税,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全体税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公民的纳税意识普遍提高了,偷、抗、骗税心理和行为减少了,人们真正从内心认同了纳税光荣、偷税可耻,依法治税才会有坚实可靠的社会基础。

第一、必须尽快建立统一完备的税法公告制度,增强税法的覆盖面、渗透力和透明度

第二、坚持不懈地搞好税收宣传月。笔者认为,一是在宣传内容上,要突出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和芸芸众生密切相关的地方税种,如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房产税等,以期引起人们的共鸣。二是在宣传形式上,不宜总是用摆摊设点、标语广播等老一套办法,而应开动脑筋,因地制宜,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在潜移默化、妙趣横生中受到税法的熏陶。三是在宣传对象上也要突出重点,其中首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将税法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并加以认真考核,要在党校的课程中加设一门税收法制课,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和重大案件的查处要及时通报,使各级领导树立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如果领导干部遵纪守法,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那么就会影响一大片,领导干部的税法意识增强了,自然会支持地税部门独立执法,而不会随意干预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其次是各界知名人士,以及“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因为他们的知名度较高,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都十分广泛,如果他们的税法意识提高了,其轰动效应将非常巨大。四是在宣传手段上,应该多借助新闻媒体优势,主动与他们联系,邀请他们参加有关宣传活动,在电视或报刊上开辟专题节目(栏目)、举办系列讲座;还应发挥电子信箱、国际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及时将有关最新税收政策法规传播出去。

第三,深入持久地搞好日常宣传。宣传活动仅仅靠突击是不行的,而必须持之以恒,并将其作为与业务工作一样重要的工作来抓,搞好经费、机构、人员三落实。一是要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二是建立税收宣传工作机制,制定一定时期内税宣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措施、步骤及检查考核办法,使税收宣传工作真正有章可循,逐步走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第四,宣传税法应注意从小抓起,地税部门应加强与学校联系,定期到中小学宣传税法,要尽快与教育部门联系,编写一些分别适合于中小学生的税法宣传教材,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五,开展地税形象工程,要象企业搞“CI(企业形象)”一样,建立以依法治税为主要内容的地税形象工程,既树立地税良好形象,也利于严格执法和接受社会监督。

七、要紧紧依靠各级党政人大支持,建立完善的协税护税网络

各级党政人大的支持是税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地税部门作为依法治税工作的主力军,自身一定要严格按照现行税收管理体制办事,切实保证统一税法的有效贯彻,同时只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依法治税才能顺利实施。税务部门要积极向党政人大领导宣传税收政策,尤其要争取将比较成熟的税收规定转化为当地党政、人大的规范性文件,甚至地方法规,大力提高税收的执法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在执法中涉及对当地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企业时,应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商解决办法。此外,要着重加强与如下部门合作:如与工商部门的合作;与公安部门的合作;与银行部门的合作;与建设、规划、房管、计划等部门的联系;国、地税之间的沟通以及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等等。

第五篇:强化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建议

一、对目前我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形势的分析与估价

(一)“十五”以来,市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已初步形成1、基本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型的干训工作体系。一是以市委党校为核心,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二是以部门、行业干训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辐射,坚持走多渠道、多形式培训之路。三是以基层党校为支点,着力形成开放式、多层次工作格局。一个着眼全局、统一协调、竞争有序、优化组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网络体系在我市初步构建。

2、基本形成了规划合理、制度健全的干训工作机制。一是以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充分发挥了宏观管理职能。二是以科学的中长期规划《2006——2012年铜陵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指导,统揽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以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为抓手,规范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四是以加强协调、督察为重点,引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有序健康发展。

3、基本形成了重质量、求实效的干训工作模式。一是在干训内容上,突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二是在干训方法上,突出以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为重点。三是在干训目标上,突出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四是在干训对象上,突出以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为重点。

(二)面对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我市干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少数干部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三是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干部的使用管理联系不太紧密。

四是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力度不够。

二、加强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到事关铜陵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1、牢固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的观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否摆在战略性、基础性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完成,直接关系到我市在全省率先崛起、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武装干部头脑,切实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抓紧、抓实、抓好。

3、牢固树立抓干部教育培训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观念。切实履行中央和我市2006—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工作和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认识和规划,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我们事业兴旺和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五年内使全体在职干部轮训一遍”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5、牢固树立终生教育培训的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务实学习的观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生追求。

(二)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十一五”时期我市干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和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推动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实现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使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整体推进;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和充实,方式灵活多样,方法不断得到优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院校等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宏观管理和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有新的突破。

3、主要任务。

干部教育培训继续保持一定规模。以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为重点,5年内将全体干部轮训一遍。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的力度。继续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培训,大力加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教育培训。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培训内容。广泛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训。

4、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分级分类培训,整体推进“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县处级领导干部:以党校、行政院校为主渠道,加强对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

后备干部: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等环节,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机关公务员:认真开展公务员的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其他培训。

基层干部:通过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类培训机构,加大对乡镇、村、街道、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政法干部:围绕建设法治铜都、平安铜都的目标,组织有关部门对全体政法干部队伍进行分期分批的专门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

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做好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认真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后备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和途径,做好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引导与服务工作。

(3)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工作。

(三)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1、统一思想,切实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干部的使用管理等同对待。首先要制定并贯彻执行“一种制度”即干部教育、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监督等一整套的干部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其次要树立“两种观念”即“基础观”和“整体观”。再次要落实“三项措施”,一要增强实效性;二要加强教针对性;三要进一步把好干部使用管理的“教育培训关”。

2、明确重点,切实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与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同步考虑。一是要提高干部队伍“合作共赢”的文化素质。二是要提高干部队伍“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三是要提高干部队伍“敢为人先”的创新素质。培养干部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善于寻找创新机会、敢于承担风险、甘于变换创新思维、乐于践行创新能力。

3、与时俱进,切实把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与提升培训质量统筹安排。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首先要充分尊重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需求。其次要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第三,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上,首先要活化教育培训形式,力求多样性。其次要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再次要借鉴中国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的做法,建设体验教育基地。

4、优化配置,切实把整合培训资源与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联动推进。规范组织资源上,有效地引导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合理的定位和服务取向,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体系。在聚积人力资源上,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间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共享信息资源上,要以各级党校为主导,建立一个教学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在引领培训资源上,要切实发挥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5、完善机制,切实把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与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长足发展一并落实。在领导决策督促机制的完善上,坚持和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宏观领导。在调训联手协作机制的完善上,加强调学方、培训方及学员的沟通交流和跟踪监督力度。在个性化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以培训对象为中心,以激发培训对象的主动性和提高培训对象素质为目的,创建“个性化”培训新机制。在教育项目外包机制的建立上,要拓宽视野,大胆创新。强化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建议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下载关于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外来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外来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