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以生命为本

时间:2019-05-13 08: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应以生命为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应以生命为本》。

第一篇:教育应以生命为本

教育应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终身发展为本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仓埠初级中学曹文娟

一看到这个书名,自已怀疑是否写错了,教育没有用那什么有用,说这话的林格是否没良心,自己受教育成名成家后,反而写书说《教育是没有用的》,是否是太不负责,哗众取宠。正好在“全国开展建学习型组织的感召下”,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提示下,看着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校长联名推荐的,多年未完整地读一本专著的我,开始带着矛盾的心情,带着好奇的心理,尝试着读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

在林格先生的字里行间,无不为中国的教育理念的陈旧,教育方法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而大声呐喊:“中国的家长太累,老师太累,孩子太累,教育生产力太低”。细细品味,我无不为林格先生的所站的高度所敬仰;所调研的具体的事例,强烈的震撼力所吸引,句句是事实,让我顿有所悟。

感悟一: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不是保险箱

翻开林格有关教育的10个观点的第一条“传统或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的目标都不是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所在”。

3月29日,福建南平小学凶杀案,55秒,杀死8人,重伤5人;

4月12日,广西合浦某小学凶杀案,2人死亡,5人重伤;

4月28日,广西雷州凶杀案,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师生;

4月29日,江苏泰兴伤人事件,一男子幼儿园持刀砍伤32人;

4月30日,山东淮坊校园血案,一男子在小学内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

中央政治局常委***“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安全”。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知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教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校园安全是学校当今又一严峻的压力。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要为孩子的生命奠基。有的校长说:校长头上架有两把刀,学校安全是校长、老师头上的第一把刀。以上所列40天所发生的五起惨案都是校外暴力所致,更显单靠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学校是无助的,学生是无辜的。家长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要对小孩的安全负责”。但教师不是警察,学校不是保险箱。教师以“教书”为业,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轮流值日,尽量避免发生凶案和其它安全事故的可能。

根据《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溺水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根据另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小学生中34%的有心理障碍,12.5%的有心理缺陷、28.1%心理异常。另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有40万至50万之多。且有部分是轻生自杀。以上所有这些数据都不得不提醒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第一位。但现在学校为安全起见,连正常的一些课程也不敢开展了,避免出问题,像正常的劳动课、社会实践课、了解大自然的春游、秋游,外出参观和德育教育活动,甚至校内有投掷等危险项目的体育课也不敢上了,一切为了保平安。这样势必使学生的视野狭窄,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学生成长。

汶川、玉树二次大地震的校园惨痛伤亡教训,以及每年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进一步告诫我们学生的安全知识严重缺乏,学校安全教育是空白,几十年来学校没开安全课程、没配备安全教师,虽然我们总把安全意识挂在嘴边,我们总把校园安全工作尽量做到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们的校长、老师从早上跟操、中午查午体到晚上查晚休,一天下来15个多小时。我们的班主任、值日教师督促学生打水、打饭,护送学生上学放学,真可谓保姆式的老师。但是校园安全问题仍是防不胜防。所以教育要依据人的本性,尊重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全国学校的一校一警要落实,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要到位,要扎实开展工作。教育部要考虑是否开设相应的安全知识课程,配备专职的安全知识教师,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积极主动参与,掌握防护救助的一些基本要领。模拟演练,遇事处事不惊,从容应对。能及时有效的自救互救;同时学校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让学生及时调适、并发泄不良情绪,主动倾诉自己的烦恼和矛盾,解除心结。另外国家要尽快出台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处理办法,一有安全事故,上级追究责任,而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到校闹事,有理无理地要求学校给与经济赔偿。像这样的事,近一年我们周围兄弟学校就有几例。

感悟二:要改变目前的功利性教育,为人的最终成功奠基。

林格先生的观点6中说“教育者很容易为了分数,为了眼前的教育利益,舍本求末。把阶段性的分数作为评价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为升到好的一些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全国的家长都说:“只要你分数好,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观点7:“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误导,其实终点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升学比率”是校长、教师头上的第二把刀,现在的教育是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看升学比率,学校评价教师看全班学生成绩,教师评价学生看学生分数,分数高,升学比率高,就是好学生、好老师、好学校。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只顾眼前、不管将来的发展,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各学校只管本段终极功利目标任务。因此、就出现了“幼儿园、小学学生不该学的要学”,“初中、高中该学的不学”,“大学该奥的不奥”的怪现象。

“不该学的要学”为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在幼儿园、小学不顾小孩的学习兴趣,不管小孩的个性特征和年龄特点,强迫子女学钢琴、跳巴蕾、练书画、上英语培训班、奥赛班、国学班等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次报几个班,累得可怜的孩子周末赶场子,上完一个班,接着又去上另一个班,搞得孩子宁可上学而不愿度周末,经常看见有小孩含着眼泪练钢琴,学奥数的一些令人心酸的负面报道,春晚正面宣传的7岁女孩在晚会上熟练背诵“百家姓”,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扼杀,是培养背书机器,扼杀

了小孩的天性。

“中学该学的不学”初中阶段的终极目标是一切为了中考,有的学校除中考科目外,有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利的科目,象生物、地理、音乐、美术能少上就少上,体育提前考完后就不上(4月中旬),劳技、信息、校本、科技制作、专题教育能不上就不上,改上中考科目。高中也更是如此,为考名校,把变相的所谓“快班”叫实验班,火箭班等;有的学校高一就分文理科,学理科的干脆不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文的干脆不学理、化、生,提高进入高考备战。另外在时间方面,学校搞早朝读,班主任为了班里成绩搞早早朝读;学校上晚自习,学生上晚晚自习,“时间加汗水”。有人说“现在起得早的是卖菜的和学生,睡得晚的依然是学生,课桌上书籍堆积如山,作业题海无边,老师依旧满堂灌,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眼睛近视的越来越多。中学阶段急功近利,一切为了中考、高考,只求上名校,上一、二类学校的个数多,哪管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来的成功。

“大学该奥的不奥“,大学的阶段的终极目标就是就业,找个好工作。学生好不容易通过九苦十难上了大学,无人管了,自由了,轻松了,该休息休息了,有的大

一、大二上网玩游戏、逃课、谈恋爱,大

三、大四准备实习,备简历、写论文,被招聘,找工作。华中师大教育学院院长余艳国认为“我们以人力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很功利,也很失败”。他认为,“目前应逐步将人力教育转变为人本教育,强调教育应该注重人的发展,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小学生学得快乐,大学生学得辛苦,而我们正好相反”(武汉晚报10.3.26)

另一方面,我国每年高考的精英们——社会将考试成绩推向极致的高考“状元“们,应该有问鼎奥林匹克、诺贝尔奖的,但据“2007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的调查数据,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在学术领域中中国两院院士、外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的获奖者中也没有高考状元;杰出的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精英们应该有突出的创新能力,有献出科技事业的精神,有勇于面对世界科技前沿的勇气,勇攀世界科技至高点的希望。但他的希望之火可能被位职、房子、票子、车子等“个人眼前功利”所泯灭了,或被它们“奴”化了。他们该专的不专,该奥林匹克的不奥,该诺贝尔奖的不诺。事实再次证明: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实际能力,更不能预示学生将来的成就。

以上事实证明林格先生所著的《教育之无用的》,他高屋见瓴地强调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老师都解放出来。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地生长,主动学习,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我们要尝试林格先生所提出的:变教育者的“被动教”为学生的“主动学”,让教者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尝试运用五级阶梯学习法,努力养成学习和生活的六大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他们的特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让我们的教育科学地发展,做最后的成功者,让我们的教育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篇: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自己行动,生本教育心得体会。所谓教学,应该是教师支持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个词来描述就是“师本教育”,而更让我感慨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落伍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意识到了,在我们学校也开始迈出了课改的步伐。

在郭思乐教授的博客中给我们列举了几个实例,看完后我想,究竟怎样才会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我相信,刚接触生本教育的老师肯定都有这样的困惑,尤其要说的是“生本教育”可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我还没接触“生本教育”之前,我对“素质教育”这个词可不陌生,可是如果让我说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我还真说不准确,但是读了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之后,我认为,“生本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通的,而我们现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增添了不少活跃的课外活动,也常常将以学生为主挂在嘴边。但究其实际,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仍值得怀疑。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这样的情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鸦雀无声,临下课,教师小结,问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听明白了吗”,假如有学生说“不明白”的话,教师必定勃然大怒:“我都讲得那么详细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蠢得要命”,这就是传统教学课堂的一个缩影。而在生本教学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情景:学生之间你问我答,小组成员激烈讨论,小组之间激烈争论,整个课堂生机勃勃。现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择怎样的课堂?

我们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它正在改变教育生态,它拒绝冗繁,通过教育的生态保护,让所有的人,享受为生命的神奇所氤氲着的美好的教育。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虽然举步维艰,但绝不是梦想。郭教授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的课题,以下是该课题的主要理念,让我们共勉,

第三篇:生本教育

请各位成员根据自己情况安排好计划,逐步实施。

本学期课题组主要工作是为下学期生本教学全面铺开做好准备。准备工作包括:研究学习搜集生本教育书籍文章,掌握并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并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记录,不定期针对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或某个专题(如:生本与教材处理、生本的组织教学等)进行研讨(主要以网上论坛、博客等形式)。对教材进行改编,便于生本教学的进行。调查学生情况、自觉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应用生本教学理念和方法,并观察记录学生的生成、反应,为下学期深入研究取得初步经验。搭建沟通平台(以网络为主),便于研讨交流。

每月研究工作安排:

2010年 4月

1搭建沟通平台(以网络为主),便于研讨交流。教育大发现社区教研环境参考方案Gmail+Googlegroups(Google网络论坛)+wiki+好看簿

对以上四个平台进行分工管理,欢迎课题组成员毛遂自荐。进行生本理论、理念的研究学习,以自学为主,针对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或某个专题进行研讨(暂定题目A 如何组织合作学习B 如何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对学生外语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已经挂在shengbenjiaoyu@gmail.com邮箱里

2010年5月--6月逐步在教学中渗透生本元素(小组合作、教材内容等)并做出观察、反思记录。2 探讨如何利用生本理念进行复习(特别是目前担任毕业班的教师)。

2010年7-8月继续学习生本理论。

2重点研讨如何改编教材,以适应下学期的生本教育的全面实施。再次期间,要完善沟通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2010年9月 正是全面铺开。

第四篇:生本教育

学习生本教育 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互助三中数学教研组 李守英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使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视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在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

生本教育就是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教育。我问自己:我们眼前的教学模式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也有很活跃的课堂活动,这不正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吗?我继续学下去,找到了答案,其实不然。我们一直沿用的教材、教法和教案,都只是为教师而设计的,根本没有留给学生施展拳脚的时间和空间。至于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也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师本教育模式。它和生本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天性和潜能,而生本教育从教材、教法到教师都给了学生自然发展的空间,在认知的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意志和学生的认识规律。

生本教育的课堂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突出学习

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

3、突出合作

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生本教育使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生本教育使学生获得了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生本教育是学生获取“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学习就主动了,老师、家长再不用发愁了。

2、生本课堂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在生本课堂里,学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发言、聆听„„所获得的知识是真正“学懂了”、“会学了”,“生本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3、生本管理使学生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由“他律”变为“自律”。在生本管理中,学生获得了充分的信任,逐步树立了自信心和责任感、懂得了自尊、自爱,并且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自管自”的良好局面。

4、生本备考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变“怕考”为“敢考”、“爱考”。生本备考使学生直接参与系统复习,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对考纲,考卷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让学生自己当“司机”做“探路人”,其效果比师本备考要好得很多。

第五篇:生本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 生良好的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联系该课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实践 性、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了以情 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原则。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体会到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品 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融情感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 充满生命活力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 会。

一、老师要塑造一个充满情感的自我形象去感染学生

教师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总是以自己的情 感、态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陶冶、感染的作用。为此在 课堂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深入角色塑造一个充满情感的自我形象 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针对学生的认知需要密切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将学习和生活中的鲜活内容融入其中使课堂教学更具现实性与亲近感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

首先老师要善于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来塑造自我形象。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语言的声与情要形成恰如其分的呼应关系使自己的情感进入所要表达的内 容之中。如能做到这点就能够诱发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情感感染并唤起学 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师生情感达到共谐状态。比如在教学《呵护绿色家园》 一课时一边出示投影一边用亲切抒情的语气讲述春天来了楼房周围嫩绿的 柳枝随风起舞花坛里开着绚丽多彩的鲜花宽阔的平地上铺着绿茵茵的草坪 再加上这些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谁知道在我 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保护着家乡的环境老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 股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对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绿色使者”我 们的家园才绿色满园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道理也就很容易接受了。相反若 教师讲述时情绪低沉、语气平淡不能随着词意的表达而伴随情感同样的语言也 会变得味同嚼蜡食而不知其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情 感功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不同的感情色彩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氛围使之产 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还应注意以适当的手势、眼神、身姿等态势来配合语言的表达这 样就会把课堂中的自我形象塑造得更富于感染力。如在特殊的气氛中加以有力的手 势则能增强表达效果。讲话时的感情也一定要在面部表情上体现出来或温和、或 激动、或悲伤、或惊讶„„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体验对学生有深厚的热 爱之情才能在教学中进入角色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当然在实施的同时还应注 意配合的适度、适时和适量做到质朴自然、恰到好处。正如巴浦洛夫所说“好的 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前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的改造世界。”

二、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伏”着的教师要善于诱导这些潜 藏着的情感因素使之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情感往往又是 在客观事物被感知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所以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具体直 观、生动形象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理解道德观念的内涵使学生在这个过 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以诱发其内在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动情的目的。如在教学 四年级下册《诚信是金》一课时我把本课的故事内容制成连环节讲解明理时 分步演示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动情明理学生首先认识到诚实不需要理由。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说的和做的一个样诚实就是敢作敢当不隐瞒事情的真 相„„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学生各抒己见谈出自己对诚实的认识“诚实就 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诚实就要敢于说„不知道‟”。教师再适时抛出一串问题进行 深入引导你说过谎吗为什么说谎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果有人当众戳穿了你的 谎言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把自己曾经隐瞒的错误名正言顺说出来你有没有这样 的勇气这样随着情节的发展学生的内在情感就被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来了。

三、运用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以教材的道德观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课文大都是 故事性题材实践性活动,能真正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习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 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 内容生动有趣形式活泼反映的大都是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这对很有吸引 力和感染力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再就是插图起着渲染道德情境的作用画面上 人物的表情、动作非常传神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有利于教师借助 图画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图文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感染和激发学生的 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四年级下册教材中《伸出我们的手》一课不仅 课题本身蕴含着真爱与感动之情而且教材中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一种真挚的情感。

“关爱无处不在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你会发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无处不 在”“帮助别人并不需要多么富有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点点付出却能托起 许多人的梦想和希望。用爱心为他人点燃希望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幸福„„”“一 句问候一把搀扶一份捐赠一次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我们能做的很多很多。献出我们的爱心伸出我们的双手给他们无私的帮助”。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的故事 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再看配合课文的多幅图画及照片无论是图面展现的内容 还是照片上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也都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 的爱。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在讲述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图片做 深入细致的观察使学生明白“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爱是种 子撒播在人们的心中就会生根、开花、结出美丽的果实让学生自主的发出倡议积极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社会的关爱从而指导学生如何做到爱

亲人爱朋友爱社会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了关爱生活关爱社会的道德情感。这 种情感也就可以驱使着他们对道德形象的进一步认识进行概括、深化、抽象出形 象的本身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到明理的目的。由此可见充分发掘 教材中具有感情色彩的内容能使学生投入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之中产生相应的 情感促进学生道德意志的形成。

四、创造情感体验的实践条件使学生已有的情感得以升华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和推动情感 发展的动力。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又极不稳定容易激发也容易消逝教师几 句鼓励的话可以使他们马上振奋热情高涨但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实践条件使其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认识深化情感体验 进行自我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创造条件让学 生积极参与实践在理解与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温暖的家》一课时1可以 让学生观察妈妈、爸爸的手每天他们要用这双手干多少活试着了解爸爸妈妈 某一天的工作并且记下来。2今天我当家爸爸妈妈真辛苦我能分担些什么 订个计划。3和父母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你的期望也把你的一些愿望 告诉他们去谈一谈吧通过这些现实生活的实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 的情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另外在为学生创造课堂实践条件、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还应把课堂教育的 内容延深到课外为学生创造尽可能丰富的课外实践条件使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 道德观念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深化情感培养意志品质形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我爱我们的学校》一课之后可在校内开展“我是校园 美容师”、“小小卫生监督员”等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果皮 纸屑的基础上能主动地清理校园卫生对乱扔脏物、乱画墙壁的现象进行监督 这样做不仅能使校内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而且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更好的做到我爱我们的学校能为学校做点事我很开心达到了导行的目的。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断加强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 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启动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诱导让学生保 持健康积极的情感进行学习。这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 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情感、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 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 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下载教育应以生命为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应以生命为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教育

    一、学习理论剖析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

    生本教育

    生本课堂,幸福教育 在许多“过来人”的记忆中,读书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师“满堂灌”,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暗示、诱导学生往他设计的路上走,课堂基本波澜不惊。学生......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参加沈阳浑南新区一小“生本教育”现场会总结 教育是在“爱”的感召下,让学生主动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怀着相同的教育理念,探寻适合新区教育......

    “生”本教育(5篇)

    “生”本二 这是第二次参加“生”本学习了,从对“生”本教育的模糊、了解,探索等,尤其是通过“生”本我班有几个后进生明显取得进步,让我从中体会到喜悦。 这次的生本学习让我又......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荷叶坪学校:许元梅“课改春之吹满园。”9月28日,我校老师在胡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永州马坪学校学习课改经验。听了几节课,感受颇深。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

    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从学校去年大力推行绿色课堂、生本课堂以来,也曾看过广州生本课堂的光碟,经历了我们的课堂上的课前小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等的改变,对生本有......

    生本教育交流材料

    生本教育交流材料 现在我就结合郭建芳老师的课以及刚才的地理录像课谈一下自己对生本教育的几点浅显的认识跟各位老师一起交流一下: 我觉得我们去看一节课时要抱着辩证的心......

    生本教育论文

    浅谈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 要:生本教育的产生基于我国新的教学法的涌现;基于新的教育实验的兴起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于提出者的加强知识发生过程与生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