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2014年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A.柏拉图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苏格拉底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5、建国初期开展的运动中,体现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精神的主要是()。
A.土地改革运动B.抗羌援朝运动C.三反、五反运动D.镇压反革命运动
6、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A.开端B.中间C.终端D.外部7、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9、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 10、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二、填空题
1、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层次。
3、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____,安静型与____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
5、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____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__________、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6、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__________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____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
8、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__________的学习动机,向__________的学习动机转化。
三、解答题
1、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2、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4、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5、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四、论述题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014年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热爱感
3、“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4、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5、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6、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7、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9、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10、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
二、填空题
1、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____。
2、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
3、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5、“望梅止渴”属于____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____的条件反射。
6、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_。
7、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三结合教育。
三、解答题
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2、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3、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5、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根据感知规律,论述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2014年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
1、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2、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4、“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6、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
7、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继承性
9、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10、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二、填空题
1、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教材和_______教材。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____。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5、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___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____。
6、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或课堂教学)。
8、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阶段。
三、解答题
1、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2、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3、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5、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2014年广东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
1、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
2、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5、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D.民族文化传统
6、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
7、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9、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
二、填空题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____作用。
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__________、__________和恒常性。
3、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____课和__________课两大类。
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_制度。
5、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结合。
6、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__________、__________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
7、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__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____。
8、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种。
三、解答题
1、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3、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4、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5、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第二篇:2014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
[真题演练] 2014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复制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展开的教学策略是()
A.形式型策略B.综合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目标型策略
2.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3.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B.《理想国》C.《大教学论》D.《学记》
4.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调节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意识
5.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的熟练程度需达到()
A.50%B.100%C.150%D.200%
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
A.态度B.定势C.迁移D.技能
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A.恪尽职守B.依法执教C.廉洁从教D.热爱学生
9.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
1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规范性B.强制性C.导向性D.有序性
11.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款D.教育专项资金
12.从技能分类上看,教学技能属于()
A.心智技能B.动作技能C.言语技能D.交际技能
13.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
A.水平测评B.选拔测评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
14.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德育管理B.智育管理C.体育管理D.美育管理
15.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B.要树立育人意识C.应具备管理能力D.应具备专业化素质
16.“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做到最佳选择D.做到优化组合17.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练习法C.实习法D.讨论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B.成功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尝试教学法
1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
20.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练习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课程评价的阶段包括()
A.搜集信息B.组织材料c.分析资料D.报告结果E.确定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
2.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
A.是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B.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C.也称训练迁移D.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E.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3.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
A.行为功能B.动力功能C.意识功能D.调节功能E.评价功能
4.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E.调整性规则
5.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内部语言B.提问语言C.对话语言D.朗读语言E.独自语言
6.学科教学目标体系按层次划分,可以分为()
A.学科教学目标B.单元教学目标C.章节教学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E.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7.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A.全员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联动性原则E.可接受性原则
8.下列行为中属于人格性行为的有()
A.暴躁B.孤僻C.起哄D.说谎E.骂人
9.教学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教学环境B.教学内容c.教学策略和媒体D.教学目标E.教学评价
10.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资料研究法D.经验总结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和实验课。()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叫研究型课程。()
4.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5.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
6.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必须经历认知、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要和基础作用。()
9.从根本上来说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就是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10.教育法律关系变更和消亡的根据是法律规范的存在。()
11.公民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
1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3.强化是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以使其发扬光大。()
14.尊重学生文化,就是允许学生文化自由发展。()
15.德育强调无私奉献与重视德育的“享用功能”并不矛盾。()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17.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有利予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18.直观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19.中学教师的研究课题一般应来自于学术前沿中的问题。()
20.运用练习法就是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4.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5.如何提高新课导入环节的效果?
6.中学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涌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常常借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王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中学初一班主任李某,一天在上课时发现一女学生烫了头发而且抹了很浓的化妆品,便责令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该学生没有服从,李某就把她的书包扔到走廊里,并说:“今天你别上课了,你什么时候把头发剪掉,什么时候再来上学。”致使该生两天没有上课。
教师李某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教育法规予以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13分,第3小题12分,共38分)
1.根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应如何“帮助少年起飞”?
2.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为什么教脊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B 2.A 3.D 4.D 5.C 6.B 7.B 8.B 9.D 10.D 11.A 12.A 13.A 14.A 15.D 16.B
17.B 18.D 19.D 20。B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本帖隐藏的内容
1.ABCDE 2.ABCE 3.BDE 4.ABC 5.CDE 6.ABCDE 7.ABCD 8.AB 9.BCDE10.ABCDE
三、判断题(20×1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
四、简答题(6×6分)
1.【答案要点】(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答案要点】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答案要点】(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4.【答案要点】(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避概况。
5.【答案要点】(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有明确的针对性。(3)导入的方式要多样化。(4)导入的过程要有
趣味性。
6.【答案要点】(1)灌输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正面激励和批评帮助相结合的原则。(3)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4)重点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榜样引路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团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2 x8分}
1.【答案要点】(1)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教师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依法执教。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国家输送有用的人才。(2)小王在第一学期的表现是非常好的,然而在第二学期却偏离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变得功利化,这是作为教师不应该做的。小王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班级建设上去,这样才能使班级更具有凝聚力。他把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这些能够发展优秀学生的机会给了那些能给“好处”的家长的孩子,这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过早的认识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3)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小王现在在学生面前表现是这样,会使学生认为社会就是有钱说了算,从而只想钱而不专心学习。
2.【答案要点】(1)《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利益。(2)案例中李某责令学生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并把她的书包扔进走廊致使其停课两天,这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六、论述题(2 × 13+12分)
1.【答案要点】(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答案要点】(1)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或专门培养人的话动)。
(2)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卓越有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3)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篇: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三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
1、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2、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4、“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D.阶段性
6、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7、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10、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二、填空题
1、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教材和_______教材。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____。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5、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___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____。
6、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或课堂教学)。
8、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阶段。
三、解答题
1、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2、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3、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5、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第四篇:广东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 共30分)
1.把以 和 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 ,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 , ,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 ,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 ,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
与.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 , , 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 和 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 与 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 和 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 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
二、选择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的评价体系.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A.7场
B.12场
C.8场
D.16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11.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仰卧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
B.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
C.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
D.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12.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
A.肺活量÷体重
B.肺活量×体重
C.体重×肺活量
D.体重÷肺活量
13.铅球投掷圈的直径是()
A.2.50米
B.2.135米
C.1.25米
D.1.065米
14.下列不属于体育课课中常规的是()
A.上课仪式
B.课中的要求
C.课的结束
D.器材的整理和归还
15.新课程强化评价的()功能
A.甄别
B.激励
C.选拔
D.尊重
16.标准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米
A.18 9
B.28 15
C.28 14
D.18 8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C.翼:指队伍的两端
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18.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
A.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B.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C.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D.掌握“三基”
19.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A.早操、课间操
B.运动队训练
C.运动会
D.体育课篮球比赛
20.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
三、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1.学生身体的匀称度是通过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的。()
2.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游戏。()
3.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4.跑一般分为起跑、途中跑、终点冲刺三部分。()
5.跳高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
6.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7.球类比赛的淘汰制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循环制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
8.有8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则比赛场次为26场。()
9.课堂常规是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10.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四、简答题(每题5分 共20分)
1.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2.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五、论述题(10分)
小学生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联系你的工作实际,说一说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一、判断与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课程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参与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感。
(×)
2.为提高小学生力量素质和合作精神,经常开展拔河、搬运重物等活动是值得提倡的。
(×)
3.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
4.《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出了该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5.体育教学中,教师施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外因,只有通过教师的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6.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7.人体下肢长有几个长度:(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有几种:
(C)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9.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B)
A.8-9岁
B.10-13岁
C.14-15岁
D.16-17岁
10.从进入青春期发育高潮到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D)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 课程(堂)教学。
2.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 交往,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3.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 生命化教学 理念。
4.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 运动负荷 规律。
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和教学条件。
6.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 主要 的,后天训练是 重要 的。
7.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 成功一半。”
8.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 能力。
9.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0.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 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 危险 的训练。
1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 四年级为每周 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 3 节体育课。
1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13.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14.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均为2.135m。
15.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
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2.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3.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4.生物年龄
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
5.运动训练
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
6.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
7.运动指数
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8.诱导性练习
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9.体适能(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0.练习轨迹
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第五篇:2011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2011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C)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01年9月
2、幼儿园教育是(BC)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
B、学校教育
C、终身教育
D、社会教育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B)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4、《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CD)。
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
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
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
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
5、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B)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6、《纲要》中提到的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是(C)。
A、感受能力
B、表现能力
C、创造能力
D、思维能力
7、《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包括(ACD)。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8、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ABD)。
A、支持者
B、引导者
C、指导者
D、合作者
9、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D)。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创造性的表现
D、创造性自我表现
10、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主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B)。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源-.11、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D)。
A、筛选、排队
B、教师反思性成长
C、提高保教质量
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12、(C)是园所生存的基础,是园所发展的动力和取得成功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园所的灵魂。
A、生源
B、师资
C、园所文化
D、信誉
13、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B)。
A、领域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14、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B)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15、幼儿园应与(BC)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中学
B、家庭
C、社区
D、社会
16、健康领域的活动要(C)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挥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17、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D)。
A、作品分析法
B、谈话法
C、问卷调查法
D、家长评价
18、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D)。
A、教材顺序
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19、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D),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20、语言能力是在(D)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1、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个是 社会力量 办园,一个是政府办园。
2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_心理健康_。
23、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二是 认知 发展的价值.。
24、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要采用_自然__的方法进行。
25、幼儿园教育要与_0—3岁的保育教育_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26、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 主导 地位。
27、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 家长 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28、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 素质 的评价两个方面。
29、社会教育应坚持 正面教育 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0、健康教育的本质是 生活教育。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31、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3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34、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35、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而是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
36、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37、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38、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39、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40、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四、简答题(40分)
41、什么是“习得性愚蠢”?
就是对学习的无能感和由此产生的自信心的丧失。
4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是:幼儿园应为幼儿提高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的多方面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的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43、知识存在的形式有那几种?
有四种:(1)以语言存在的陈述性知识;(2)以各种抽象符号形态存在的表征性知识;(3)“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4)“实践”和“体验”的知识。
44、请写出科学领域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形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研究问题;(3)、能够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字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5、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包括那些?
包括:反思的策略预备能力;预期的策略预备能力;质疑的策略预备能力;假设的策略预备能力。
46、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首先要通过感、熟悉、提问、回忆来明晰自己的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真正关心或有疑问的问题;然后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做猜想和假设;带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同伴间表现、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47、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首先,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的互动的基础前提。其次,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活动中保持关注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此外,要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感情交流。同时,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也是构建积极、有效的互动的关键所在。最后,师幼互动决不仅仅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和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主体发展,师幼互动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论述题(20分)
48、(1)请以“我爱家乡——济宁”为内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教学活动设计。
(2)请在设计后面写出在这个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哪些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