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安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教学质量下降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义务教育制改革的稳步发展,普九教育已经进入了新高潮,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的改革乃至义务教育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今年推出免收义务教育费用,为广大农民带来切身的利益.教育改革的强大效果是值得称赞的,但改革中的不足仍需关注.因为教育决定未来中国的命运,从97年推出的素质教育改革至今改革的成果我们是可以看出的但它的社会价值仍需讨论.在近阶段开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很多教育专家指出中国素质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表现在当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素质也并没有得到可观的提高.农村教育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才可以推动教育的发展,但农村教育因其历史原因及其地理位置一直处于不受人关注的地位,它经受不起太多的挫折.因此在进行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及时关注改革的效果尽量避免农村义务走弯路.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完善农村教育体制,这里主要讨论义务教育阶段问题.因为它是农村教育的基础.所以在教育改革稳步发展的同时关注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困境.对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所以现阶段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研究值得.
在大家都在对教育提出新的设想及发展计划的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这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的研究是有利于在改革中吸收经验,促进教育发展是反思性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课题基本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访谈,网上的教育,相关资料,从学生现状,教师队伍,学校硬件的问题-------义务教育质量下降.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及经济情况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解决措施,如调整学校布局,对教师再培训,鼓励大中专学生到基层学校教学.(三)课题重难点
因为调查内容涉及教学管理、教师工作质量、学校教学水平等内容,正式的问卷调查可能得不到真实的数据,所以需要通过采用学校以外人员的视角,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这些调查结果无法用定量的数据分析,所以分析时要避免个人的主观因素.(四)论题提纲
1、师资力量薄弱
(1)教师结构不合理,各科老师的配备不均衡.(2)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教师偏多,而缺少青年教师,因此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教师培训的不足,每次教师培训都似乎是一种形式,而教师的基本能力并没有的到提高.(4)公用经费不足,由于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经费得不到及时的补充.(5)硬件设施不足,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完善,使很多课程的教学的不到预期教学效果.2、教学质量
(1)教师工作热情下降,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家庭收入忙于其它业务.(2)素质教育改革中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解不够,只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教师对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没有全面的教学理念.3、对策建议
(1)调整学校布局,重点抓中小学教育,由于人口数量下降,减小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将资金集中投入到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科学合理的编制教师队伍
(3)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4)建立高效的办公管理体系
(5)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大中专学生到农村就业
4、教学管理
(1)经费使用不恰当,大量资金没有用到实出.(2)组织管理机构不能形成统一体系结构,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3)教学计划难以按步实施,教师的教学计划由于有时没有相应硬件设施的支持而不能的到预期的效果,(五)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 第四版华夏出版社
<<中国教育绿皮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六)研究进度
(1)从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通过实地访谈-----与老师,同学生的交流了解到现在该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掌握了比较充实真实的资料.(2)在2006年2月至2006年3月通过图书查询及网上资料查询查询到更多此方面的资料.(3)在2006年3月25左右可以完稿.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其解决方法(调查研究) 2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其解决方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很大的比例。因此,要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梦想,农村教育是绕不过的坎,农村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教育兴国的成败,而农村教育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二零一三年九月份到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份间,我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市坪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月半的顶岗实习,期间看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也有不少突出的问题,此篇即是以在正安的经历为引,谈谈对贵州农村义务教育的看法。
简要而言,正安的农村义务教育呈现出一下积极的态势。
一、农村教师质量极大提高。得益于国家实施的“特岗教师”引进计划,所谓“特岗教师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实施此政策,有知识有文化有视野的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中小学,成为特岗教师,这使得正安县近年来的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稳中有进,中小学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二、农村老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个人教育事业散发“第二春”。所谓“国培计划”,又称“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贵州省执行的是“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再培训,扩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教育技能与技巧,许多农村骨干教师的教育事业有所发展。正安县参加此次国培计划,将有助于这一事业的进步。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他们通过互联网接受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教育观念,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使农村教育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貌。
三、农村基础教育软硬件措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乡镇中小学基本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电子计算机中兴,并与互联网连接。现在已经成为学生和老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窗口。除此之外体育训练设备,音乐教学设备大量进入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业余活动更加丰富,这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随着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软硬件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学生的学习条件越来越好,单就这方面而言,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四、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为边远山村的孩子升学提供便利。近几年以来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极大进步,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随着农村家庭的收入增加,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摩托车的普及,孩子们上学更方便了。我所在的学校就位于县道旁,班上的同学大多数学生都是乘坐汽车返校上课,而不是步行。
五、农村学生住宿制度基本建成。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住宿制学校(当然,住在学校近处的学生并不住校),学生住在学校,既方便学习,又减轻不少上学的艰辛。基于此,贵州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扩大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规模,保证中西部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推进学生“营养餐”计划
贵州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学农村交通建设、学校校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然而,在肯定贵州农村义务教育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发展背后的一些消极因素,在将近三个月的观察与体验中,我个人认为当前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出现以下几种不好的现象。
一、个别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足,师生关系紧张。也许是教师本身的一些特点个性使然,一些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总是呈现出一种莫名的紧张。老师、学生间互相的不理解,学生抬老师的杠,老师不理睬学生的合理请求。我认为这是师生间缺乏沟通的原因造成,也是一些老师不理解当前中学生的心理个体状况所致。
二、学生学习氛围不理想。这里所说的不理想,是说农村的中小学学习风气与城市中小学相比而言差距很大。我在实习学校观察了两个半月,发现学生们学习的时间就是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课余时间看书的学生极少极少。即便是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很大部分的学生会偷偷的聊天儿,极少数的同学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看手机。
三、学校寄宿制度和管理不完善不合理。这对于很多的学校而言是普遍的,我所在的学校也有这样的问题,没有专门的资金和专门的老师负责监管学生寝室和照顾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日常生活。我认为,农村中小学宿舍管理乱、差、吵是学生学习风气败坏的主要根源。
四、中小学教师管理松散,教师之间人情味淡泊。谈到这一点时,我首先认为这是城市化的必然,可是仔细一想,在广大农村地区,“城市化”的压力并不大,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至少目前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五、学校软硬件设施质量不达标,返修率高居不下。我所在的学校里,微机室里的电脑居然有百分之九十是坏的,而且好很久没有专业人员来维修。这并不是学校师生的问题,而是为学校提供电子产品的商家良心出了毛病。在采购这些设备的过程中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不得而知,但中小学里的电子设备返修率如此之高,却没有专业人员及时维修这个事儿是不容质疑的事情。
六、学生入学率持续走低。或许是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吧,由于我所在的学校离县城较近,许多学生选择去县城上学,因此就我所在的学校的情况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入学率连续低走。这是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之一。
以上的问题是我在为期两个半月的观察所得,我认为这是在贵州广大的农村地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于此,我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予以足够重视,认真分析其原因,逐步解决,为农村义务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自己该做的事,基于此,我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教育部门定期对农村教师进行特训,引导农村教师学会关心老师,关心同事。比如定期举办老师联谊会,促进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建立有关机构监督执行。
二、实行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禁止教师迟到,早退。并对违反这些规定的教师实行严格的惩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教师资格认证。
三、严格监管农村中小学电子设备采购流程,杜绝次品或不合格的电子产品流入农村中小学。有关部门应组成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这一流程,一旦农村中小学中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追查相关责任人。
四、对于农村的校舍建设,教育部门应当重视,保质保量。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校舍建设是良心工程,是关系到学生生命安全的大事儿,容不得半点掺假。
五、加强学校寄宿制度的完善与管理,必须下拨专项资金和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学生食宿。每一所寄宿制中小学必须普及这一点,这里如果做得够好,对于提升学校的入学率是有帮助的。
六、对于条件特特殊的学校,应作出具体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该撤则撤,该并则并。合理优化教师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其实在贵州广大农村,义务教育总在出现这样哪样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有问题而不解决。这才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长期突出的关键症结所在。有时候我们缺的往往是坚决的执行力。只要各级部门认真分析,采取措施,逐个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贵州省的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钟晓娟
100101010096
2013年11月
第三篇: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1.研究问题
在人类教育史上,义务教育的出现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果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仿效西方强国在我国城乡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算起,中国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已超过一百年。从发展历程来看,在我国引进和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的一百多年中,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政府大都能从政治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并赋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其中关于义务教育普及的问题更是被不断地提出。但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推行一直相当艰难,无论是清末民国,还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前,甚至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困难重重。
时至今日,系统梳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简明扼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不足,是深入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当然,无论在什么样空间范围内,义务教育的性质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本质上城市义务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是没有区别的,本文之所以要区分出“农村义务教育”,一方面,就现实而论,农村在推广义务教育制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有着“双轨政治”的传统,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社会,我国义务教育的推行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教育资源(信息、资金、人才)基本上沿着首都——省府——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村不均匀地向下流动。在这样一个等级制式的推行体制中,农村学校很少能得到体制内的资源补充,因此,考察农村义务教育对于解答本文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甘肃省地处祖国内陆地区,从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和东中部地区比较,甘肃处于劣势。武山县属于其管辖范围内,气候干旱,地形崎岖,人口众多,尤其是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90%左右(总人口约44万人,非农人口仅占4万人左右)。常言道:发展经济,教育为先。摆在武山人民面前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农村的孩子上好学,如何使农村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走出武山,或者用知识的头脑服务于武山。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看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带着这样的问题,作为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分子,试探性的用自己所学知识来了解家乡的教育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或措施。2.文献综述
吕国光,黄未未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成就、困境和出路》一文中指出:要走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困境,具有实现可能的选项其实并不多。首先,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上,应尽快制定国家扶持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增加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其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基层民主化的政策措施,形成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供给体系。城乡利益集团力量对比相差悬殊,是许多损害农村利益的教育政策轻易出台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全面深入检讨和探索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创新体制。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者方面,政府垄断了绝大多数教育服务的供给,缺少竞争对手,没有生存危机感。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中关于“集体选择”、“公共物品分类”、“政府职能”和“公共事务民营化”的观点,在理论上较为充分地论证了在义务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教育属性的多样化、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和公共事务民营化趋势,要求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教育运作模式应该是政府选择、公民社会选择和市场选择的合理平衡。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分别利用不同的选择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实现各自的目的。教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实现各自的目的。教育活动完全可以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途径之一。
吴德刚先生研究指出,我国城乡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影响,又有现实的原因,它是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之,造成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影响该地区支持教育发展的经济能力,直接影响该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受教育程度的愿望以及实现的可能性,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层次和结构)。第二,自然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地区间差距的重要客观因素。
司福亭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中指出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城乡差别较大;质量不高,课程改革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较差;财政经费普遍短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急需解决。在归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 2 入保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校长遴选机制、教师补充机制和教师交流机制;建立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胡映兰教授在《从“两免一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一文中认为,目前应重点加强的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效投入机制,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物质需求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逐级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加强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责任制,以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组织保障上得到加强;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如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有关目标任务纳入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内容,通过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和奖惩机制,将教育督导对办学情况的评估结果直接纳入地方政绩的评价指标之中;建立并笃行城乡义务教育统筹机制,如实现办学条件和教师工资等在市级以上区域内的城乡统筹、建立教师城乡补充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城区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支教和轮岗制度等等,通过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曾新博士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谈到: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状况暴露出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模式,加大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教育投入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王贤教授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二十年研究状况之研究》讨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其一,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配置欠缺一个全国性标准,难以实现均衡分配;其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现行的财政体制又未能对义务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给予足够关注;其三,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中承担的财政份额偏低;其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未能建立起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五,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规定欠妥农村中小学债务负担沉重;其六,县级财力有限难以保障经费拨付,同时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不健全;其七,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增大,费制改革使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大幅度削减;其八,农村义务教育自身存在着公共投资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
李庆伟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如县相关领导观念错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领导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学校校长要彻底转变观念;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监督制度;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荐素质教育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加大教育投入。
李菲在《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文中从义务教育财会方面解析,他认为:目前,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政策尚未明确,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现象,由于市、县级公务员绩效工资大都已经落实,因而一些地区出现了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公务员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另外,教师住房条件差,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严重紧缺。经调查了解,不少农村教师没有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房改政策,已有的教师宿舍基本是上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修建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大都年久失修,条件十分简陋。由于农村地区办学比较分散,为了管好学生,一些教师需在学校住宿;近年来新建的寄宿制学校需要一些生活教师在学校住宿;城镇支教教师、志愿者等也需要在学校住宿,这些均造成教师周转房严重紧缺。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许多农村教师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职后培训严重不足,“教非所学”现象严重。由于长期不能接受培训,农村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方法跟不上新课程改革需求。很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失衡、培训经费不足、高素质教师得不到补充等问题。
3.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自填式,面访式等不同的方式,走访家庭,采访村支书,同时在不同的乡镇发放调查问卷,多角度,多层次的收集相关数据,争取做到调查问卷的真实有效,全面反映武山教育现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4份,回收率达98%。(附:调查问卷电子档)进而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收集到的数据可续分析,尽可能得出反映武山教育真实情况的研究报告。
(2)个案访谈法: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教育的真实状况,我对部分家庭进行了访谈,以此来确保和验证问卷数据的真实性,也从农民的一言一行中真正体会农村义务教育的真实发展状况。
4.分析提纲以及过程
(1)根据调查问卷,输入数据;(2)数据描述;(3)结论总结。
5.数据描述
(1)SPSS中数据视图
以上为SPSS软件数据输入后,数据视图的截图。(2)变量视图
以上是变量视图截图。(3)样本家庭经济情况分布状况
结论:由以上表格以及饼状图,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以及偏下的占很大部分,为59.2%,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影响学生教育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4)家庭收入来源分布状况
结论:在家庭收入来源中,外出打工和在家务农的绝大多数,分别占21.4%和69.4%,其中外出打工的比率过半。(5)家庭受教育子女数量分布状况
结论:在家庭受教育子女受教育分布状况,一个家庭中在就读的孩子两个和三个居多,分别占49.7%和42.5%,二者累加占百92.2%。(6)家长文化分布状况
结论:家长文化程度形成不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以上的饼图和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家长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的比重最大,占75.6%,其次是小学教育文化水平,而家长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不到10%。由此可见,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7)家长对学校满意评价的分布状况
结论:有上表可以发现,家长对学校评价比较的占绝大多数,高达64.91%,当然认为学校不好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占21.4%。
(8)家庭因经济条件孩子面临失学时候,家长的选择方向分布状况
结论:在因经济条件,孩子面临辍学的情况下,我们从上表和条形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80.6%的家长选择借钱来让孩子继续完成学业,14.7%选择甚至变卖家产也要供孩子上学,二者比重累计占总数的95.3%。由此说明,在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条件落后,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观念深入人心。
(9)农村孩子帮助农活以及是否影响孩子学习调查分析:
结论:在农村,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是经常的事情,但是是否会因为这影响学习呢?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调查。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孩子在家里经常劳动,会影响学习的占调查总数的12.6%,而经常干农活,不影响学习的占绝大数,达46.6%;偶尔劳动,影响学习的占总数的1%,偶尔劳动,不影响学习的占13.9%;家长因担心影响孩子学习而不用孩子帮助干农活的占12.9%。帮家长干农活而不影响学习的占总数的69.5%,所以说大多数人认为适当的帮家里干一些活是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10)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情况的分析
分析:由以上表格以及饼状图得知,对素质值是听说的过半,占53.1%,对素质教育了解的占28.6%,而对素质教育不了解的占15.3%。所以说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普及,任重道远。(11)当地高中升学率预估:
分析:在232个样本中(有62个缺失值),最小为10%,最大为94.5%,均值为40.76%。标准差是0.02。所以说当地高中升学率大致为40%左右。
6.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落后,但是农民们非常重视义务教育。依我所见,应当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尤其是学生家长要彻底转变观念。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加大素质教育宣传力度,转变老百姓的观念,引导他们从思想上尤其是行动上重视素质教育,积极有效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大环境;同时学校校长要解放思想、放眼世界,通过学习理解素质教育新理念,掌握教育前沿知识,科学地、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龙腾虎跃的发展空间!当然教师之间要加强团结和合作,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自身素质和能力、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特长以及新课程理念等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学生家长也要彻底转变观念,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家庭教育培训,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总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只有形成坚实的教育合力,我县义务教育才能够长足的发展。7.参考文献:
[1]庞丽娟.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免费义务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2]MartinCarnoy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雅克·哈拉克著.尤莉莉,徐贵平译.投资于未来——确定发展中国家教育重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4]胡瑞文.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教育经费缺口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1月A期.[5]雷万鹏.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刘明慧.城乡二元结构的财政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本文严格遵守知识产权,无抄袭。
本人签名:
附:《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系别: 理学系 ;年级: 09级 ;专业: 物理学 班级: 物理班 ;学号: 092015010018 ;姓名: 吕庆称 实践单位: 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土城中学 实践时间:2012年 3 月 5 日至2012年 7 月 3 日 共 120 天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广大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 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罗定市太平镇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参加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有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土城中学的学生及其当地村民,并在2012年3月到7月期间以“关爱孩子们的成长为主题”开展本次社会调查活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正文:
一、调查目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
二、调查内容:
2012年3月开始,借助在“教育教学实习基地”遵义习水实习的机会,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部分学生及其当地村民进行了访谈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内容(学生的信息热情高低、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看法、当地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和教育质量、对孩子接受教育的经济负担、学校经费及其硬、软件设施的看法、学生对学习的压力等问题)流程如下:
1、先分析、思考此次活动有关的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关安全方面的防范
2、根据活动内容,调查本校学生和本镇的学校学生
3、下乡调查学生村民
4、先向实习学校的老师了解当地教育情况
5、调查结果分析
6、写调查报告
长时间的调查让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多方面的调查,联系本专业知识并总结得到以下的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的信息热情很高,但普遍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的数据汇总,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在校学习感兴趣。并有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必要,其中半数的人认为应该加大英语的学习力度。
农村学生普遍表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但与之相对的,更多的人不满意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农村教学质量差,不能因材施教,硬件设备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这样的教学条件导致老师上课仅仅只能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一方面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据了解现在中学中的教师大部分是中专毕业,小部分是全日制大专毕业,更有甚者是在70年代初中毕业的。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
另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在农村很多地方有写老师甚至算是半路出家,教音乐的老师可以去教历史,教计算机的该教物理。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
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校的师资条件不满意,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体罚学生等。
(三)农民负担的教育费用仍较重
政府出台的九年义务教育受到了农民的爱戴,但是根据调查反映,农民仍然觉得教育费用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虽然使他们少缴了很多书学费,但是现在的费用对部分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支付的。因为还要交校服费,甚至还会被强制交商业保险费,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比较重。这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因而,我的调查中有大部分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者比较重,有少于十分之一的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费。太平中心小学的校长向我们介绍到,每学期收取费用都很困难,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把费用收齐。
(四)学校经费紧缺,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
由于经费短缺,乡村学校的教育设施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学校环境得不到改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太平镇黄豆坪小学教学楼及器材非常简陋。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是没有标准操场的,更不用说足球场了。有的学校只有一个设备比较简陋的电脑室,有的甚至没有。
(五)学生压力大
有一多半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一半的学生认为课本难度大,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的刺激,如考试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家长期望压力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大。
根据实地调查和走访,就当地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教师的差距。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学校要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求学欲望。
(2)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应从压力情境、压力体验、压力反应入手。而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师生关系紧张、以考为本的僵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枯燥乏味的学校生活,已经成为学生过重学习压力的更为深层的原因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是减轻作业负担,课业负担,考试负担,而必须是在探明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类型、现状、差异程度的基础上,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以学为本,改变陈旧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重建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
四、调查总结:
九年义务教育在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镇农村已经普及,所有中小学也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农民对于教育方面的压力仍然很大,还是有部分农民非常吃力。农村九年义务现状仍较落后,不分中小学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压力很大,很多家长灌输给孩子这样的观点:好好学习才能有钱,将来才能过好日子我们全家就靠你了、家里条件不好,我们做父母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你上学,你一定要好好学,要不然就是对不起我们。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引 言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式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但是我们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有价值的谈话记录下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访谈法,正式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县义务教育现状。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教育主体中心,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我们分别和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被调查者对教育费用的负担能力及评价
⒈ 关于家庭在x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7.37%的被调查者反映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25.7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调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7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住房及医疗支出,5.78%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比较大,远远高于农业生产、吃穿用、和住房与医疗费用等支出项目。在其它项目中多为大比非农产业投资,如购买汽车、机器等。如表所示:
家庭在x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 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 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 教育支出 住房及医疗支出 其它支出
人数 37 129 258 49 29
比例 7.37% 25.70% 51.39% 9.76% 5.78%
⒉ 关于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23.90%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合理,初中过高,13.75%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过高,初中合理,45.22%的被调查者认为都过高,17.13的被调查者认为都比较合理。综合比较,认为收费都过高的被调查者的比例高于认为都比较合理地方被调查者,认为小学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1.03%,认为初中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30.88%,认为小学收费过高的占58.97%,认为初中收费过高的占71.12%。可以看出,总体上还是认为过高,义务教育收费还是被调查者意见比较大、比较多的问题。如表所示:
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 小学合理,初中过高 小学过高,初中合理 都过高 都比较合理 人 数 120 69 227 86
比 例 23.90% 13.75% 45.22% 17.13% ⒊ 关于家庭中义务教育费用不能及时缴纳时的采取的办法。57.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向亲友求助借贷,8.37%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学校批准缓交,4.18%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政府帮助,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15.3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想其它办法,10.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这表明89.2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中存在缴费困难,并且大多积极争取解决,或以自己借贷的方式解决,或找学校、政府帮助。只有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是在缴费困难时采取消极态度,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
家庭中义务教育 费用不能及时缴 纳时向亲友求助借贷 请求学校批准缓交 请求政府帮助 让受教育者辍学 想其它办法 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
人数 290 42 21 18 77 54
比例 57.76% 8.37% 4.18% 3.59% 15.34% 10.76%
四、关于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的问题
㈠ 乡村学校教师对所代班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⒈ 关于失学学生数量的问题。32.02%的老师反映每年没有失学的现象,46.49%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14.91%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6.58%的老师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失学.67.98%的反映有现象,这表明失学现象比较严重,很普遍。详见下表:
教师对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没有失 学现象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 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 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
人数 73 106 34 15
比例 32.02% 46.49% 14.91% 6.58%
⒉ 关于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问题。在185位老师里面,56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以下,39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50%,41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50-70%,19还有位老师反映生比例在70%以上.失学学生中女生比例在50%以下的情况占61.29%,在50%以上的情况占38.71%,显示出目前女生的失学情况并不比男生严重,人们在关于子女辍学上对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所改变。详见下表:
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 30%以下 30-50% 50-70% 70%以上
人 数 56 39 41 19
比 例 36.13% 25.16 26.45% 12.26%
⒊ 学生失学现象的趋势上。9.65%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师反映是基本持平,26.75%的老师反映是偶尔发生,3.51%的老师不清楚.这一问题上,只有9.65%的被调查老师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师反映基本平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师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师反映失学趋势朝好的方面走。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现象的趋势 逐年上升 基本持平逐年下降 偶尔发生 不清楚
人 数 22 63 64 61 8
比 例 9.65% 27.63% 32.46% 26.75% 3.51% ⒋ 对于学生的失学原因(多选)。49.1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24.56%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的,4.82%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师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师门眼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习缺乏兴趣,家长方面的因素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原因的分析 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 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 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 其他原因
人数 112 128 56 11 7
比例 49.12% 56.14% 24.56% 4.82% 3.07% ⒌ 对于学生提出退学老师采取的对策(多选)。48.25%的老师自己深入了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21.49%的老师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52.63%的老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1.75%的老师选择向社会求助,3.70%的老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0.44%的老师选择其他办法.在处理学生主动退学方面,老师首选的办法是与学生家长联系一起解决,老师们第二个优先的办法就是自己了解情况,争取自己解决,第三位的就是请求学校解决,老师们的第四个选择就是寻求法律手段解决,而请求社会帮助的只占较小比例。详见下表:
有学生提出退学时,老师 自己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 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 选择向社会求助 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选择其他办法
人数 110 49 120 4 7 1
比例 48.25% 21.49% 52.63% 1.76% 3.08% 0.44%(二)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现象的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是普遍存在的,从绝对数量看,还比较多,这说明失学问题在目前还是比较严重.从年级上看,据老师反映以毕业班为最多,特别是初中三年级,往往有有大面积地辍学,这说明需要稳定学生的求学心理.从性别上看,男生失学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与以往女生失学为主不同,表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很大改观,人们对子女上学更趋现在,理性.从失学趋势上,是基本持平,并逐年下降,趋势是好的,需要进一步改进.五、关于乡村中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相关问题
(一)教师部分
⒈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39.04%的老师知道并很清楚,56.14%的老师有所了解,2.63%的老师听说过,没有老师是第一次听说。详见下表: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有所了解 听说过 第一次听说
人 数 89 133 6 0
比 例 39.04% 58.33% 2.63% 0.00%
⒉ 对于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26.32%的老师认为没有,73.68%的老师认为有。详见下表:
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没 有 有 人 数 60 168
比 例 26.32% 73.68%
⒊ 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5.70%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根本就没有,90.79%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2.63%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很强的法制观念,0.88%的老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详见下表:
在老师眼中,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根本就没有 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 有很强的法制观念 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人数 13 207 6 2
比例 5.70% 90.79% 2.63% 0.88%
对于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95.18%的老师了解或很清楚,这说明老师们的教育法制意识很强.但是从学校对义务教育采取法制化措施看26.26%的老师认为没有,说明了义务教育法在学校里需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制度、法制行为.而在老师眼中,学生及其家长绝大部分有一定义务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这说明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在农村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对义务教育法宣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据老师们的建议看,家长和老师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指导。特别是那些需要澄清的模糊性认识,那些与现实条件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学生及家长等于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方式
⒈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14.3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很清楚,61.95%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知道一点,23.71%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但非常有限,还有部分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详见下表:
受访者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很清楚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人 数 72 311 119
比 例 14.34% 61.95% 23.71%
⒉ 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渠道。
在483位被调查者中,37.2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了解的,23.9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13.1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政府以其它形式宣传了解的,16.14%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学校宣传了解的,9.5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的。在知道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被调查者中,最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其次是报刊杂志,通过政府(这里主要是指基层政府组织)其它方式的宣传了解的被调查者并不多,只占13.15%,学校在这里作用也不是特别地突出。详见下表:
了解方式 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 报刊杂志政府以其它形式宣传 学校宣传 其它方式
人 数 132 92 50 62 37
比 例 37.25% 23.90% 13.15% 16.14% 9.56%
六、被调查者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⒈乡村教师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对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有何建议(开放式)?有120多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来看,有40多位认为应该加强义务教育法律观念,有38位老师认为国家应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有26位老师提到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19位老师认为必须加深农村义务教育的宣传,有16位老师认为应该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有12位老师认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10为位老师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作风.还有部分老师分别提到增强农村学校教材的适应性,与就业相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实际和收入,改变学生及其家长的陈旧的思想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