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08:2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 创优争先 努力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市更快更好创“三先”大会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的教育工作,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发展,研究部署2006年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市教育局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5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教育部门正确指导下,全市教育系统积极顺应全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新形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突出重点,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实现了“XX率先”的奋斗目标。

(一)落实发展方略,推进素质教育,各类教育跃上新平台

教育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和《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建立镇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好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措施,抓实教学“五认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课堂行动计划,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定出台了教学管理监控十二个文件。多次召开全市各级各类教学工作会、调研分析会、视导评估会等,加强调度和督导工作,实施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大大强化领导干部狠抓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坚持把推进新课程改革作为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的第一着眼点。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科中心组,先后对近万名教师进行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突出抓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有力促进了课改工作的扎实推进。切实抓好教科研工作。在全市中小学确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展课题研究,搞好教学攻关,实施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效益。全市130多个课题被省、市教研部门立项。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幼儿教育得到恢复性发展。全市适龄幼儿入园率达76.4%。市**幼儿园、**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示范幼儿园初验。并被推荐参加全省幼儿教育先进市评选。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控流止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以上。通过施行“两免一补”等措施,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力度。以名优学校创建引领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中学、**中学、**初中、**中学顺利通过省现代化示范初中初验;***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小学通过省实验小学评估验收;实验小学等12所中小学通过模范学校验收。一批学校分别荣获省市花园学校、绿色学校等称号。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优化提升。采取星级高中增容、普通高中挖潜的办法,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全面完成了15000人的招生计划。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75.8%,比2004年提高14.5个百分点,招生普职比基本达到1:1,受到XX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壮大。开展“一争”、“二扩”、“三创”活动,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市职教中心和**职业中学,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同时跻身国家级重点职中行列。两个专业基本通过省级示范专业评估验收,省级紧缺型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民办教育得到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促进了民办教育发展。**实验学校、**学校、**学校、***学校、**高中已成为我市教育发展新亮点。

健全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策略,扎实的管理措施,赢得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大攀升。中考在**市领先。去年中考,我市800分以上考生达18人,占**市的近1/3,720分以上考生达5000多人,名列**市之首。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达4058人。本科上线率达29.2%,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一本占有率达41.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万人上线率达25.9%,同比提高10.12个百分点,多项指标位居**市前列。在**市高中教育工作中,我市是唯一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先进单位,并获重奖。同时,规范招生秩序,招生工作被评为XX市先进单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扎实过程管理,常规管理取得新成效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的奠基工程,完善体制,落实措施,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认真落实新《规范》、新《守则》,强化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在全市中小学认真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诚信”征文活动,提升师生思想道德水平。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开展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采取不通知、不预告,以突击检查的形式,深入中小学实施现场查看,现场拍摄,公开播放,在全市广大教干和教师中产生强烈反响,促进了全市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突出抓好安全工作。实施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健全中小学安全管理责任制。持续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广泛开展了“法制、廉政、安全三项教育”、“法制教育宣传月”等系列活动,校园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全部安置了消防、报警系统,安全防卫设施得到完善。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市175所中小学申请XX市教育局的初验,创建率达71.6%。

(三)着眼基础建设,推进重点工程,办学条件得到新改观

“六有”工程建设率先实施。在既不是全省试点县,又无省拨启动资金情况下,自加压力,多方筹资7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六有”工程建设,顺利通过省验收,争取首批省补资金1750万元,省、市给予高度评价并推广经验。

“校校通”工程圆满完成。建成188口网络教室、64口多媒体教室,争取省配套微机5934台,总投资近5000万元。前不久,全省“校校通”工程系统集成总结会议在我市召开,对我市“校校通”工程建设予以了充分肯定。

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结合“四城同建”,投入2亿多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竣工;**中学高中分校、**实验学校、**幼儿园、**学校等成为城区新亮点;**高中、二中、三中、**、**、**等镇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全面实施。全市中小学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办学条件得到历史性优化。

(四)实施强基工程,强化队伍建设,师资水平实现新提升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专家型、职业化校长队伍。探索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学校长的考评体系,激发调动校长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教干队伍建设。在全市全面推行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公开选拔中层干部,强化了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激发了队伍活力。持续实施“校本培训”、“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加快了“名特优”教师培养步伐,全市9名教师被评定为江苏省特级教师,52名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完善奖励机制,建立健全了“名特优”教师津贴制度,配合XX市筹资150多万元,首次向全市231名“名特优”教师颁发专项津贴。积极吸纳优秀师范毕业生,全市中学补充200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制定实施了“五年师训计划”,通过学历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各类培训,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新课改的能力。

开展城乡对口支教活动。城区29所中小学校分别与农村偏远学校结成了帮扶对子,加强了师资交流,整合了教育资源,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五)健全救助机制,坚持多措并举,扶困助学取得新进展

坚持把完善长效济困助学机制作为教育为民富民的第一落脚点。继续实施“绿卡”免费入学制度。向全市8000名贫困生发放“绿卡”,实现了持卡免费入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向全市27635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积极为家庭贫困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初步落实。开展“党员妈妈”帮扶等系列活动。以“党员妈妈”结对救助、“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师生捐献等形式,多方筹资救助贫困生,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济困助学“民心工程”。

(六)坚持依法治教,强化行风建设,树立了教育系统新形象

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第一、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抓牢分析评议主环节,切实做好整改工作。通过先进性教育,强化了机关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促进了全市教育的大发展,受到省、市巡视组好评。突出抓好师德建设。切实加强全市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表彰先进,积极营造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师德风尚。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倡导调研之风,机关人员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切实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以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为核心,强化教育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和公办高中招生的“三限”政策,建立健全校务公开、收费公示、收支两条线和审计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导检查,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乱收费的监管惩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了乱收费现象,被推荐参加全省教育收费规范示范市验收、检查。

2005年,我市教育发展成绩斐然,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年间,在全省召开的会议上,我市先后三次就扫盲、“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建设作典型发言。全省扫盲工作会议、**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市课程改革现场会、**市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市学习宣传陶行知思想现场会等先后在我市召开。多项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教育发展初步实现了“教育率先”的奋斗目标。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监督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建设债务沉重;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师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不够深入,课改机制有待健全;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常规管理有待强化;校园隐患依然存在,安全工作任务艰巨;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损害教育形象行为依然存在,廉政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发展信心,发扬拼搏精神,全力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教育发展大局,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积极顺应全市更快更好创“三先”的新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步伐,以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重要支撑,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三先”大业作出新贡献。

(二)“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教育结构明显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教育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巩固,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保持领先,力争提前一至二年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主要任务是:构建“三大体系”、深化“四项改革”、落实“五个重点”、实现“六大创建目标”。

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大力提高适龄幼儿入园率,确保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2008年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到10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达99%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比例稳定在97%以上。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积极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2010年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二是构建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导向的优质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资源整体质量。到2010年,全市所有镇的中心幼儿园均达到市示范幼儿园的标准,其中90%达到省示范园标准;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的基础上,全市90%的中心小学和中心中学分别达到省实验小学和省现代化示范初中标准;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中学创建为五星级普通高中,全市再创4—5所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三星级以上高中达80%;做强做优职业教育,创建8个省级示范专业,建立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三是构建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载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到2008年,农村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60%,城镇在职职工年培训率达90%以上。创建省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0个,推广科技致富项目20个。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5-10个。初步建立起现代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3年。

四项改革:一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管、办、评相分离的现代学校制度和教育公共治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支持公办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加快教育投融资改革,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盘活教育资产,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渠道多样化。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校长聘任制,改革对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实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聘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任用机制,增强教干队伍活力;深化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按照资格准入、公开招聘、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公办学校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四是深化评价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发展评价、校长和教办主任任期考核评价、教师岗位目标和个人发展评价”三大评价体系,实施校长三年任期目标考核和教师岗位目标量化考核,完善奖惩机制,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五个重点:一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按照“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要求,实现“四全”:全面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成长全过程指导和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现代化学校建设,加大城镇支教力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是,坚持“一个方针”、突出“两大任务”、推进“三个转变”、搞好“四项服务”。“一个方针”,就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两大任务”,就是着力培养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着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三个转变”,就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单纯重视学历教育向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转变;“四项服务”,就是通过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加快“三先”、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五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为先,增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民办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六大目标:争创省素质教育先进市、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职业教育先进市、幼儿教育先进市、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和教育收费规范示范市。

三、2006年主要工作

2006年是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之年。教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突出质量核心,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科学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提升现代化办学水平,确保“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质量核心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要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寓德育于教育教学诸环节,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进一步健全德育体系。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抓实“三风”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关工委、妇联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深入开展“五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自觉地通过“内省”的道德修养方式,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批评,从而形成一种自我教育的内在约束力;持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对“留守少年儿童”、独生子女、单亲子女、问题学生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认真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十项规定;重点解决好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不任意增减课时”和“学生在校时间过长、学校加班加点”两个突出问题。

二要坚持素质领先。要以育人为本,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培养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优精神的“三创”型人才作为“素质领先”的重要内涵,逐步形成邳州推进素质教育新特色。

三要全力推进新课改。推进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幼儿教育要结合新课改,转变教育理念,着重早期智力开发和习惯培养;小学要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机制,拓展素质教育之路;初中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着重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中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改与高考的对接。

四要全力备战高考。各高中要切实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和指导,扎扎实实地做好06年高考备战工作,确保完成“双超”任务,努力实现各项指标新提升,力保领先地位。

五要强化教科研工作。既要强化以课题研究为主的专题教研工作,更要重视各具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认真做好“十五”课题的结题工作和“十一五”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注重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教研促教改,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向教科研要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六要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从抓习惯、立规矩、求实效入手,向教学“五认真”的深层次延伸,扎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主环节。继续开展常规管理“校校行”活动,向严管理要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七要加强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各校要认真落实体育卫生工作的两个《条例》,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艺术等课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力配合搞好全民运动会,组织好学生部竞赛。

(二)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全力提升基础教育

发展基础教育是我市教育的中心工作,要抓住“巩固、发展、优化、规范”四个关键词,全力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一是巩固义务教育。新的《义务教育法》不久将颁布实施,要认真学习、贯彻,深入分析义务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确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案、新措施。要采取硬性措施,依法切实做好“控流止辍”工作,小学“四率”要保持100%,初中入学率要达到100%、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要达到98%以上。要加强督导评估,继续开展无流生镇、无流生校评比活动,实施“捆绑式”考核,以镇为单位,对中小学实施综合性评价,以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发展学前教育。各镇教办要切实履行对幼儿教育的管理责任,保障幼教投入,建立健全对幼儿园的评估制度,强化对幼儿园长的考核和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全市要提高5个百分点,城镇达85%以上,农村达80%以上。

三是优化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本年度,要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以上。为此,一要适度发展普通高中,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二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的突破口,统筹安排,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引导毕业生向职业学校分流。

四是规范民办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市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定》,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审批、年检、评估制度,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加强常规管理和服务,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三)落实职教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职成教育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2月26日,我省又专门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根据以上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将实施“五项计划”、推进“四大工程”。

“五项计划”:一是实施省级示范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今年省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加强经济薄弱地区职业学校建设,重点建设100所职业学校。我们要抓住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市职教中心、**职中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在做大、做优、做强上求突破,全力创建省级示范职业中学。二是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按省每县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的要求,强化市职教中心建设,并以其为龙头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三是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步伐,市职教中心要进一步加快板材加工实训基地建设,**职中要积极争取列入省紧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规划。四是实施社区教育基础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教育网络,创建一个省级社会教育实验区,两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五是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教育提高计划。大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

“四大工程”:一是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培养1万名生产服务一线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每年培训农村新增劳动力1万人,促进劳动力异地输出和就地转移。三是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四是推进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市成教中心建设和乡镇成教中心建设。建成工学结合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对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普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鼓励创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走集团式、集群式、集合式的发展之路,加快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新优势。吸引社会资金,多元发展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引导、鼓励薄弱普通高中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联合办学,以校企合作、城乡合作等形式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南北挂钩、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四)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抓好“四项工程”建设。根据省和XX市工作部署,实施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艺术教育器材、理化生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四项工程”建设。按照省定合格学校标准,年内所有初中要建成省合格初中。我们要再扬“六有”工程和“校校通”工程建设中的拼打精神和争先作风,早规划、早行动、早受益,确保在苏北率先完成“四项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管理,切实发挥使用效益。

二是抓好名优学校创建。进一步提高对名优学校创建工作的认识,既重视创建结果,更重视创建过程,通过创建促办学水平的优化、促管理水平的提高、促教育质量的提升、促办学特色的形成。各校要有超前意识,敢于进位争先。本年度,力争创建省市示范幼儿园4-6所、省实验小学3-5所、省现代化示范初中3-4所、省三星级(四星级)高中1-2所、省级示范职中1所,以及一批省市模范学校、德育先进校、绿色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教育局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对名优学校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要巩固和扩大“校校通”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设施。二要加强对现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三要按要求开设并上好信息技术课。四要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工作。本年度,通过培训要使3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取得初级及以上教育技术能力证书,10%以上取得中级及以上教育技术能力证书。从今年起,取得现代教育技术资格证书将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五要建好教育网站,打造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四是全力完成“五城同建”任务。全力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完成世纪大道排水工程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设施配置及广场建设、**中学小高层宿舍楼和**学校高中部建设、四中、六中、职教中心、**高中三期工程、**学校等改扩建工程建设,努力为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五)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2006年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意见》,坚持标本兼治,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加强中小学安全和管理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强化日常管理,狠抓各项科学预防措施的落实,积极防范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纳入监管范围。各镇、各学校要进一步落实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门安全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强化安全责任。

三要重点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校园内伤害案件等重大事故的发生。经常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做到制度预案不健全不放过,重大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四要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今年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主题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各校要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要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培训。就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见事故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对校长和园长进行安全管理专门培训。各校要相应组织对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的安全管理培训。

六要继续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标准,以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切实推动和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确保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率达到95%以上。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群体素质

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人。要继续从思想道德、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为教育事业“固基强本”。

一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深入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弘扬敬业爱岗精神。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我市将开展“百名师德模范”、“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等评选活动,筹建“第十届师德报告团”并在全市作巡回报告;举办首届“感动邳州”十大教育人物评选活动;开展“我为教师添风采”、“师德师风大家谈”等征文演讲活动。

二要健全培养、培训、培优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加强校本培训。着力抓好高中教师岗前培训和小学、初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抓实集体备课、课堂研讨等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实战”能力。开展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科室、学校和级组。机关人员、学校教干要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各校要认真落实“师生读书行动计划”,开展征文、演讲、读书沙龙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本年度,将对“师生读书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对校长的读书学习情况作专项考核。鼓励学历进修。进一步落实“五年师训计划”,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实施培优工程。继续实施“三名工程”、“青蓝工程”,培养**市以上名校长、名师、青年名教师等10名,**市名师、青年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80名。努力构建一支数量规模较大、学历层次较高、教学教研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要加强职称评聘工作。进一步完善职称评聘方案,努力为广大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创造条件,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占有比例。做好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聘的选拔和推荐工作。

(七)健全完善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要着重从经费投入、师资建设、考核评价、济困助学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办学差距。

一是努力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三增长”。在资金安排上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按省统一部署从秋季起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二是健全完善济困助学长效机制。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两免一补”工作,切实保证经费投入,完善“两免一补”对象遴选机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费用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子女不因贫失学、辍学。

三是完善城镇学校对口支教机制。加大城乡对口支教力度,继续通过城乡对口支援、教干教师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指导和帮扶。积极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教学联谊、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带教”、“走教”、“联聘”等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智力支教活动。从今年起,城镇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参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必须具备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四是完善对农村学校教师的考评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利于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的教师流动制度;继续实施农村“优秀园丁”工程,加大奖励力度,对在农村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在职称评定、评优、晋级中给予政策倾斜。利用政策杠杆,稳定农村基层教师队伍。

(八)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促进工作全面开展

一要加强党建和工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机关、基层学校、民办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着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抓好懒、软、散班子整顿,选好配强“一把手”,公推公选一批校级领导干部。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健全教代会制度,发挥工会组织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二要加强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预防职务犯罪。持续开展廉政、法制、安全“三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全力提升学校民主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阳光校园”。坚持落实义务教育“一费制”和公办高中“三限”政策,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全面加强自学考试、成人考试管理,切实组织好中考、高考工作,规范招生考试行为;坚决查处买卖生源行为,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进一步规范办公用品、学习用品的采购渠道和教辅用书管理,严禁乱购、乱摊派。加大对违规人员的查处力度,坚决辞退师德败坏、违纪违法人员,坚决杜绝体罚学生、有偿家教行为,树立教育在全社会的良好形象。

三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强化教育执法检查,加大对镇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力度。制定、完善督导评估方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实施量化评估。着重就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收费、教师待遇、“控流止辍”等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四要做好教育宣传和调研工作。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宣传尊师重教的典型,宣传教育发展的成就,宣传教育改革的方略,宣传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使教育宣传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兴调研之风。机关人员和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工作,确立调研专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为教育发展提供信息和策略。

五要统筹做好其他各方面工作。严格财务管理,成立教育结算中心,建立财政专户,实现教育经费封闭管理,确保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行大宗物品集中采购制度,规范教育用品采购渠道。强化基建管理,认真做好城乡学校建设规划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加强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审批、招投标制度,确保工程质量。抓好勤工俭学工作,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大力发展校园经济,积极创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规范教育内部市场。强化学校后勤队伍建设,健全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育人水平。同时,切实做好工资调配、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关工委等工作,促进教育整体良性发展。

同志们,在全市上下更快更好创“三先”的大好形势下,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必须高扬“发展、为民、团结”三面旗帜,咬定目标不放松,埋头苦干不张扬。一要具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要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甘为人梯,甘守清贫,甘于奉献。二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面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任务,要进一步磨砺争先创优的锐气,激发昂扬进取的朝气,增强率先发展的勇气,抓住一次次发展先机,实现一次次成功突破。三要拥有开拓创新的气魄胆识。要让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创新实践得到鼓励,得到支持,坚决克服只防出错、不求创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成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势。四要坚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要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每件事情都要抓早、抓紧、抓实、抓好。五要树立清正廉洁的教育形象。要光明磊落做人、清清白白为人、真诚坦荡处人。要加强自律、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加强协调,同心同德,凝神聚力,开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迎着新春的脚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先机,坚定信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为实现邳州教育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二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5日)

王雪峰

同志们:

刚才,x同志就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全面覆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勤奋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强调:“河北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要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实现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双提升。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既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争先进位的根基和先导。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发达地区和省内兄弟市都在积极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引进人才,努力赢得竞争优势。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其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世界银行调查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增加一年,创造的GDp可增加9%;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17%。可以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可依靠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可依托的力量是科技力量,最可依赖的优势是教育优势。唐山作为一个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全面提升产业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目前我市教育规模还不够大,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只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助推器”和“发动机”作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

第三,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对党和政府而言,办好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家庭和社会而言,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多数家庭为了子女的前程和幸福,把教育作为开支的首要选项,节衣俭食地投资子女学业,努力为下一代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开启美好未来。但从目前我市情况看,人民群众盼望良好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虽然“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是教育的最大困扰。比如,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教育公平还面临一些问题,市区“择校热”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难题不解决,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发展大计,必然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解决好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第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只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有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教育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坚持从孩子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基础抓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城市精神,促进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提高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唐山发展,系于教育。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唐山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找准工作着力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局,促进唐山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落实好育人为本的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铸就的唐山精神,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二要坚持能力为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深化“开放式素质教育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三要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走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子。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情况,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走出一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学前教育要加快普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阶段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打好全面素质基础。高中教育阶段要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品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

(三)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其他各类培训,努力使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待就业人员人人拥有一技之能。在职业教育发展上,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扩大招生规模,鼓励社会办学,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将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范围。适应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双带头人”培训等工程,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继续教育发展上,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公共教育文化机构面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搭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强化对全社会各方面人员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教育培训,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四)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城区均衡、高位均衡”模式,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努力为每个人创造均等受教育的机会。城区要通过联盟校、兼并校、建分校和新建校模式,促进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切实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农村要根据人口变化实际和未来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二要健全政府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好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确保他们及时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三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四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落实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五)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教育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要抓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强调的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扎实稳妥,充分考虑教育实际和各方面的承受力,努力使每一项改革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六)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从师资培训、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入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名师、名校长、名教育家。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真正以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教育感染学生。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新任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机制,按照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统筹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三要抓好教师能力培养。完善培训体系,落实培训经费,构建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职培训工程,加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提高促进教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政治保障作用。要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坚决纠正教育领域损害群众和学生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要深入开展“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学校和师生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和对教育建言献策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要完善相关政策,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渠道,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地区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决策,宣传我市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和发展前景,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民教师享有应得的荣誉,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唐山发展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期盼。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而努力奋斗!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三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重庆直辖万州建区以来召开的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

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为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从一个地区来讲,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教育发展,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过程,都印证了“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成功”这个规律。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二战以后,日本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大力开发人才和智力资源,很快带动了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从而推动经济的迅速崛起,这是日本奠定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所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忽视了教育与科技创新,而美国却推出了一系列教育与科技的创新计划,大量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科技贡献率直线上升,达到了70-80%,日本则仍然维持在50-60%的水平,这是美国经济竞争力超过日本的关键原因之一。当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10%、40%,提高到了80%以上。进入新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竞相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战略重点,以此抢占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这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又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方向、重点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发展我区的教育事业。

(二)加快教育发展,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自古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民群众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价值,意识到人的素质不仅是一个人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决定一生的前途命运,因而越来越迫切要求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教育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根本利益。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优良传统,“望子成龙”几乎成了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许多人甚至把自己的成功只看作成功的一半,把子女的成功看作成功的另一半,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一些家庭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几乎倾其所有,有的甚至不惜家徒四壁,囊空如洗。可以说,教育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我们办好教育,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重要举措。

(三)加快教育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加快教育发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连。首先,加快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加快发展,而一切发展活动都要靠人来实施,一切发展绩效都要靠人来实现。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全社会的一个先导性、基础性的行业,教育为社会各行业、各系统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社会理念,正是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其次,加快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

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手段,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良好的素质首先来自于良好的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增长人的知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加快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不等于进步。只有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才算真正的发展,真正的进步。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是全面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加快发展教育,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四)加快教育发展,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内涵十分丰富,除了要抓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外,还要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市民素质提高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还决定了它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保障。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需要各行各业各类专门人才。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加快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生产第一线技能型劳动者,为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社会文明程度及市民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教育,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万州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夯实与重庆第二大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的“精、气、神”。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抓紧抓好,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优势,将人口负担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推进我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宏伟目标。

总之,抓教育就是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未来。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奋力把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向前进。

二、把握形势,明确任务,加快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万”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我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强化,进一步巩固了“两基”成果,提高了“两基”水平,全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92%和98.97%,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0%,普通高中规模进一步扩大,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74;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等主要指标名列重庆各区县前列,成人教育三级网络基本形成,年培训规模30万人次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重庆三峡学院和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发展加快,万州广播电视大学不断发展,建立了三峡职业学院,积极创建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初步构建了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职学院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二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依法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教育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狠抓移民学校搬迁、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扩建和教学设施配备等工作,学校设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中小学毕业会考合格率不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环节和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四是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展顺利。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校长负责制、结构工资制、教师职务评聘制,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

我区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门类齐全、体系完善。全区初步构建了一个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育体系。二是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全区教育资源总量大,学校数、教师数、在校生数均处于全市各区县前茅,并且培植和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三是师资较强、质量较高。全区拥有一批以“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教师队伍,中小学师资学历达标率居全市前列,教师科研成果数和赛课获奖数居全市前列。万州教育已经成为我区社会事业的一大亮点,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回顾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优化布局,准确定位,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从实际出发,打破区域界限、行业限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优化配置,在教育资源整合上做文章,解决了教育结构不合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为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效益显著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党政重视,部门支持,着力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定了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建立并完善了领导定点帮扶学校制度。各开发区和区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和全区人民大力支持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浓厚的重教、支教氛围。

第三,抢抓移民迁建和对口支援机遇,着力促进一批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区成立了学校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坚持“移民先移校,移校为移民”,优先安排淹没学校搬迁资金,对学校迁建实行特事特办。同时积极争取全国对口支援,使我区顺利完成了二期水位淹没学校的搬迁,一大批学校在搬迁中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四,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作为代表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工作来做,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始终不渝地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科研强校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五,培植和扶持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治理薄弱学校力度,着力培育和壮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提高了万州的教育水平,扩大了万州教育的影响力。

这些成绩与经验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教师及全体教育工作者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水平较低,城区学校负荷较重,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短缺;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整合任务较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普九”欠债较多,危改和移校资金缺口较大;各类教育特别是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教育理念更新不够,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实施科教兴万和人才强区战略,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步普及幼儿教育、保证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为目标,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把万州建设成为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

从现在起到2020年,既是我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07年,学前3年受教育率达到65,农村学前1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95,双高(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的乡镇达到2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各类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基本普及幼儿教育,学前1年和学前3年幼儿受教育率分别达到98和80,积极提供3岁前婴幼儿教育服务。双高“普九”的乡镇达到40%,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入学率及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继续教育初步适应社会需求,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善。三峡库区教师教育中心、教育科研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优质高中教育基地、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到2020年,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普及幼儿教育,全面实现双高“普九”,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立由坚实的基础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适应万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需要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成为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

实现我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超前发展原则。把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和渠道,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培育和大力引进办学和教学人才,确保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格局中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二是资源优化原则。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联合、重组、转制等形式,推进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我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总体水平。三是合理布局原则。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意识,打破区域、打破类别、打破办学体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教育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四是城乡协调原则。按照城市带农村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城市的教育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农村教育,同时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协调推进城乡教育发展。五是注重质量原则。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办学数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六是教育创新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教育观念、体制机制、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的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及龙宝、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和江南新区的积极性,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

实现我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遵循规律,突出重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两基”巩固提高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我区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发展较慢、困难较多,是当前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教育,事关我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的全局,事关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按照合理布局、改善设施、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切实巩固提高农村“两基”成果,完善学生辍学监控机制,全面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确保2007年消除中小学危房,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就学提供方便。深化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制度,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同时,要切实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确保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发展优质高中教育。发展优质高中教育,对于落实“科教兴万”战略,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市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高中教育发展已有较好基础,普通高中要着力提高质量,培植优质资源。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继续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争取到2010年,改扩建寄宿制高中5所,改扩建普通高中10所,建成区级重点中学8所,市级重点中学6所,其中市级示范高中2所,力争1-2所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水平。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要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开辟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要瞄准市场,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和连锁办学。要继续深入推进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办学效益。要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活力,规范办学秩序。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原则,围绕盐气化工、绿色食品、现代制药、机电轻纺、环保建材等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物业管理等新兴产业,加快职业院校学科设置调整,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实用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力争到2010年,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实训基地8个;建成市级示范高等职业学院1所,市级示范实训基地3个。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建立学习型社会,实施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要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巩固并不断扩大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突出抓好对各类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在岗转岗、再就业培训和移民培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于提升我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意义重大。要按照扩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大力支持重庆三峡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办成综合性大学。全力支持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加快建设和发展,按时实现合格评估目标,努力争创示范性高职学院。积极推进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筹备建设,加快筹备和建设进度。加快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发展,提高万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水平。不断调整高等院校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实现教育目标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转变,教育评价体系向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转变。突出学校的育人功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不断加强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重视热爱万州的乡土教育和三峡移民精神教育,科学设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劳动者。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建设和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仅能考出高分,考上名校,更要具备高能,适应社会,而且在各行各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加快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合力

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努力使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是确保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责任意识,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落实《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加快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把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齐抓共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以及领导干部和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各部门抓教育工作的政绩要纳入目标考核的指标之中。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学校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治校上有水平的干部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二)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活力所在。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按照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加快我区教育改革创新步伐。一是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由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开发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区政府负责制定全区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加强教育督导检查;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地区中小学管理,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教育工作和中小学进行督导评估。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政府统筹、教委主管、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中等以上专业教育管理体制。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区教委要根据我区的特殊体制,抓好区属学校的发展,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加强教育督导检查。二是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诚意的民营企业积极投入教育特别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民办教育规模。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积极提倡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与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和区外著名学校来万合作办学。三是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的力度,打造一批名牌学校。在全区中小学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打破论资排辈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陋习,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引进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四是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继续对城乡教育资源实施有效整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重庆第二大城市相适应、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特色学校和专业。结合乡镇区划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撤并一批薄弱村校,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学校和基点校的示范作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三)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投入是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物质保证。各级政府要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费支持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为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区委、区政府决定,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建设配套费的10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基础教育学校的建设。凡非营利性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依法实行行政划拨。对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的有关规费实行减、免。教育用地、教育资源转让所得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今天,区教委向全社会发出了资助贫困学生的倡议。区委、区政府号召,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积极响应,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行动起来,大家都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实事、作贡献。总之,教育财政投入要确保,教育税费要征足,教育收费要收齐,教育优惠政策要到位,从主渠道和多渠道几个方面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来源。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教育专项资金被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强学校经费管理,坚持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切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确保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定要精打细算,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把排除危房作为投入重点,确保师生安全;要加快偿还“普九”经费欠账,尽快轻装上阵;要抓好重点学校的建设,努力争创名牌学校;要抓好薄弱学校的发展,使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最崇高最光辉的职业。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加快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要把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工作的总体战略统筹考虑,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提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和培养工作,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不断扩大培养规模,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层次,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终身发展的能力,使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健全和完善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一流教师、一流贡献、一流报酬,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名师治学”、“名师治校”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使广大教师以“科教兴万”为己任,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同时,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等各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把支持和发展教育作为份内职责,进一步强化支教意识,增强支教责任感,对涉及教育的事,做到特事特办。公安、消防、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育人环境的综合治理,搞好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净化、优化育人环境。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把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努力创造教师安心、家长放心、学生静心的良好教育环境。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教育事业的宣传,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为主,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关职能部门要探索改进对学校的各种检查,尽量减轻学校负担,能不检查的坚决不查,能够一次检查的绝不检查两次,能够联合检查的不要单独检查,能够不惊动老师、校长的不要兴师动众。要探索改进教师培训形式,尽可能把各种培训纳入教师的业务培训之中综合进行,避免多头培训,切实为学校、为教师减轻负担。总之,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风气,共同推进我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百年大计,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万州振兴,系于教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第xx个教师节到来前夕,xx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于今天召开教育工作暨第xx个教师节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xx示范区文教卫局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各位教师和全区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有杨亲鹏副市长、胡步芳副主任、刘建平副调研员、吴安国部长,会议将对20名“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通报表彰,杨亲鹏副市长还将作重要指示,这足以表明示范区对教育工作以及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更将为xx教育发展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深远的影响。趁此机会,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划归后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xx年6月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原湘潭县xx乡整体划归湘潭市雨湖区,并交由xx示范区托管。一年多来,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坚持以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教育均衡全力推进。我们利用国家、省、市启动开展的“校安工程”、“合格学校”两大项目工程,争取示范区投资七百余万元,高标准为吉利学校建设了综合楼、配套设施、运动场,为黄龙学校建设了运动场和添置了配套设施,如期迎接了市合格学校验收;对毛家、塘高、兴隆高、兴隆初、鹤岭、xx中学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和改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二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进入示范区后,我们以破除原有农村办学模式为突破口,从人员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目标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科学规范、严实细密地制订了新的评价方案,并集中编印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绩效工资的推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全面实施《绩效工资评价方案》,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从去年起,我们连续三年采取支教政策,从近城区学校调配青年骨干教师,安排至湘江、塘高、富家等相对偏远的学校任教,探索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发展构筑平台;今年暑假期间,示范区党工委作出决定,撤销xx中心学校,设立xx示范区文教卫局教育办,干部竞聘上岗,更从机制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三是艺体教育成果丰硕。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篮球赛”、“艺术百佳”和“中小学科技创新作品大赛”,广泛开展了“健康心灵、和谐校园”心理健康主题教育。2010年3月,我区选送的15件作品参加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件件获奖,两件获一等奖,一件送省参展并获二等奖。系列活动的开展,开始发力打造xx教育特色,在全市教育格局中为xx争得了一席之地。

四是教学研究蔚然成风。通过内联外引,我们主动与市教科院对接、与雨湖区教师培训中心联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的作用,突出新课改和初中毕业会考等重点,深入开展教学开放日、教学视导、教师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课堂成为老师们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带动全体教师比、学、赶、帮、超。据统计,一年来,58人参加了区级以上赛课活动,近400人次外出参加市级以上观摩活动,200多人参加省、市、区级各类培训。这些举措,既健全了全员共同参与的教研新机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今年六月,全区三所中学首次参加市局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会考,成绩排名居全市中等稍上水平,来势喜人。

五是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我们把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实行动态管理。全国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各中小学校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健全门卫登记验证制度,重点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成立护校队定期巡查校园安全状况,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去年下半年来以来,甲型H1N1流感防控、手足口病防治、幼儿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等常抓不懈,所辖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确保了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六是师德师风建设有新突破。今年是湘潭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年”,我们在深入贯彻和开展“两转一增加”活动的同时,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广泛开展师德风采展示活动和教师技能竞赛,认真组织“四优”评选活动,涌现了认真思考、扎实做事、勇于创新的段虎踞、戴柏林等一批优秀校长;甘于奉献,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陈敏、朱友余、龙丹等一大批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今天我怎样当老师”的大讨论和树立先进典型,全区以“廉洁从教、爱岗敬业”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xx教育可以说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审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各学校发展差距大,薄弱学校改造任务重;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困难,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等等,所有这些必须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解决。

二、全教会和规划纲要基本精神

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强国先强教,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振兴教育,全民有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根本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在改革开放;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

会议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使教育民生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要求。会议要求,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育人为本”是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两个重点,“优先发展”是前提,“改革创新”是动力。关于教育发展目标,总书记强调,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保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三、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全力做好新学年工作

xx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打造千亿园区和“产业新区、滨江新城”目标蓝图已经绘就,铿锵步子踏上新的征程。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是科学决策、落实行动的前提。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的第一年,是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谋划好、落实好今年及后阶段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体来说,全区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工作重点。

1、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各学校必须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方案。领导要带头亲自讲,发挥表率作用。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确保学习宣传全覆盖,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2、扎实开展“两转变一增强”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动。要按照示范区党工委统一部署,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奋发向上,求真务实,对照目标梳辫子,逐条逐项抓落实。当前,要针对乱办班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制订整改方案,加大监督力度,用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取信于民,高质优效完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任务。

3、继续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教育办要切实承担管理的职能,理直气壮地抓质量。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在提高教育质量中贡献率,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抓好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要认真研究和积极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持之以恒,全力以赴打好质量攻坚战。

4、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要科学制订“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是对未来5年改革发展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一部好的规划能成为指导我们工作的行动指南,对我区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在吃透上情、摸准区情的基础上,深入贯彻领会《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抓住“推进教育改革、破解教育难题”这一关键,广泛动员,凝聚共识,制订出一部管用、能用、好用的“十二五”规划。二要科学制订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切实做到先规划、后调整,先规划、后建设。三要推进合格学校建设,今年是实施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的第三年了,xx中学是申报受检的学校,示范区暑假投入百多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学校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任务,确保11月中旬之前完成所有工作,如期通过省市验收,兑现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庄严承诺。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一要继续推进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要按照“三贴近”原则组织开展公民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心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公民教育和理想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改变重智商,轻德育的倾向。二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切实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要加强和改革学校体艺卫工作。当前,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近视率呈增加趋势,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同时要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搞好健康教育,使每一个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建设一支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今年是“师德师风建设年”,我们制定的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和技术教育,全面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技能,切实加大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力度,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严格奖优罚劣;要落实教师各项待遇,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一线教师尤其是相对边远学校的教师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保证他们各项待遇的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切实规范办学行为。近年来,规范办学行为和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等工作,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花了很大的气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规范办学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要抓住治理乱收费、乱补课和滥订教辅资料这三个重点,采取果断措施,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好。

8、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关注学校安全工作,将下发专题文件,各校要认真组织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各中小学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重要位置。要吸取校园事故的教训,加强学校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工作,使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组织力量排查,确定专人定期巡视,健全完善进出学校登记制度,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努力为师生创建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同志们,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战略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示范区的决策部署,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推动xx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市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 志

在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总结2011年教育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教育工作,会上表彰了先进,典型单位作了发言,会上还印发了省教育工作会精神传达提纲和今年教育工作要点。待会,××书记、××市长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认真消化,抓好落实。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困难,努力推动教育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得到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初步形成,内抓质量外树形象的教育发展格局基本建立,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构建了教育事业大格局。去年3月份,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关于教育发展的“五个第一”:即第一战略、第一资源保障、第一投入、第一责任、第一环境,颁布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率先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为今后十年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门组织了会议精神的学习讨论活动,吹响了教育强市建设的集结号。

(二)推动了各类教育大发展。幼儿园管理日趋规范。加大了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强了民办幼儿园的动态管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以联校办学、联片管理为主体的“区域一体化”办学模式更加完善,通过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教师轮岗交流等措施,提高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高中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稳步推进高中课改,实施高中特色发展工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5%,高考上线率达96.6%,稳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打造品牌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职院全省学前教育专业“五年一贯制”试点正式启动,高职和中职就业率均超过95%。

(三)实现了教师素质的大提升。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签约引进免费师范生27名和资教生60名,面向社会招考教

师40名;创新教师交流机制,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全市义务段交流干部教师513人;创新教师培养机制,组织3560人参加了国外、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创新教师奖励机制,继续实施“市政府教育专项奖”,组织首届“××××教育奖”,投入40万元,对4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奖励,切实保障了教者从优,优者从教。建立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长效机制,全市干部教师上示范课、比武课6000余节,走访学生家长10万余人次,教师参加家访和学生家庭家访率均达100%。

(四)促进了教育环境大改善。教育投入进一步增加,全年,教育投入达到7.29亿元,实现了三个增长的要求,落实了教师待遇,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新建改造校舍3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宿舍房150套,完成13个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建设了92所中小学实验室,配备了836个教学班的远程教育、班班通设备,更新课桌椅13000套,基本配齐了义务段学校图书和体育器材。各部门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对教育的工程建设落实了相关减免政策,对学校的科学管理加强了培训与指导。各地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采取经费投入和划拨土地等方式解决教育实际困难,近10个区镇处设立教育奖,各地党委政府都加强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一年来,我市获得第四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奖,被授予全国“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优秀组织单位,我市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湖北省小学校长协会2011年年会和武汉城市圈教育局长座谈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市教育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力度不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够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标准不高,教师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力解决。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实施规划纲要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胜利召开,这是举国上下万众瞩目、共同期待的盛事。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始终把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措施,履职尽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规范发展学前教育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抓住这一难得 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是狠抓幼儿园建设。今年要按时完成5个国家幼儿园项目工程建设,改扩建20所公办幼儿园,保证每个乡镇有一所示范幼儿园。重点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建设,加大力度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园,探索多种办园模式,促进幼儿园多元化发展。二是提升幼儿教师素质。逐步落实在园幼儿公用经费、教师培训经费和贫困幼儿资助经费。建立幼儿园教师培训机制,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将全市幼儿园园长、教师轮训一次;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三是促进幼儿园规范管理。严格控制招生范围,严格核定招生规模,严格控制课程设置,杜绝大班额现象,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安全保卫、饮食卫生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实行资格准入和资质年检制,坚持开展幼儿园等级评估,严格执行“依质定级、按级收费”政策,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今年,我市要迎接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验收,我们要深入贯彻《湖北省义务教育条例》,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等因素,优化义

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布局规划。进一步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继续实施《联校办学和联片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5个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着力破解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二是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筹措2000万元实施校安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这是今年政府向全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财政部门要在上半年把建设资金安排到位;发改委等部门要开辟 “绿色通道”,落实减免政策,优先办理项目相关手续,尽快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教育部门要配齐功能室设备设施,切实做好设备设施的建、管、用工作。三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切实落实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原则,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禁止违规补课、有偿家教等行为,着力破解“择校”、“减负”、“超大班额”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四是确保顺利通过示范市评估验收。我市是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单位,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我市要成为首批示范县市。教育系统要围绕指标体系紧锣密鼓地筹备,制定可行的迎检方案,硬件从实、软件从严。指标体系涉及到的财政、发改、人社、建设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逐一落实,确保高水平通过验收。

(三)突破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为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工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支点,必须倍

加重视,加快发展。一是统筹抓好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引导社会和家长进一步转变观念,继续实行招生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违规招生责任追究制,规范招生工作秩序。创新招生方法,拓宽招生渠道,努力扩大招生规模。二是强力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为确保今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对职业教育“319”工程的检查验收,开展实质性的资源整合和职教园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迅速制定实施方案,集中力量重点办好市职教中心,将市职教中心、××卫校和××技校进行整合,成立新的××市职业教育中心,用三年左右时间在新区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设备先进、校企合作、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园区。以专业联系为纽带,构建中高等专业相衔接、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大力支持江汉职院的发展,加大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力度,提升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做好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准备。三是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水平。建设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全力支持职校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专业提高培训,鼓励职校搞好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积极应对高考改革,切实加强学生技能培训与教学;重点支持学前教育、养殖、护理等传统特色专业,突出抓好酒店管理、制药化工等专业建设,形成品牌专业;认真开展“双后生”(初中和高中毕业后)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岗和再

就业培训,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素质。

(四)特色发展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既属于基础教育,又与高等教育相衔接,地位和价值十分独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摒弃千校一面、时间加汗水的办学思路来看,促进高中特色发展势在必行。一是找准发展路径。办学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照抄照搬的,必须是在对自身传统历史的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的文化渗透。普通高中要在育人方式、资源配置、课程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找准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的取向,坚持不懈地进行校本化的思考、实践与建构,逐步形成学校各自的特色。二是优化课程设置。要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扎实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课改教师培训,精心备战课改后第一次高考。同时,各高中学校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推行优质高效课堂模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五)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一是积极宣传民办教育政策法规。以教育规划纲要为统领,组织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认真学习

《民办教育促进法》、《××市民办幼儿园管理细则》等政策法规,为全市民办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扶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要解放思想,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机构和个人投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上档升级,树立民办教育的标杆。本着既积极支持又从严把关的原则,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进行全面审核、严格审批。大力开展非法办学的整顿力度,清理民办教育市场。三是提高民办教育质量。要探索建立民办教育教师管理办法,推进民办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精心组织民办教育教师、校长(园长)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指导,提高教育教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水平。

(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任务的内涵化发展转变,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抓好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走进学生心灵等系列活动,着力抓好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等十五项专题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素质评价,要以“课内比教学”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和发展高

效课堂模式,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确保各项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等艺术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月活动和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建成一批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大力推进平安建设

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校园安全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是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行动,各司其职:交通部门要配齐临街中小学(幼儿园)附近交通警示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城管、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等的专项治理;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及时清理校内外违规经营的饮食摊(点)和食品小卖部;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要对“擂肥”等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予以严厉打击。二是要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育部门要组织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食品卫生和疾病防治知识等的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自然灾害等方面 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三是要落实安全防范标准。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要配齐配强专职保安,切实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逐步实现学校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系统的联网,切实做到全方位立体监控。四是要创新校车管理模式。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校车管理模式。支持公司营运模式,扩大试点范围,鼓励民办幼儿园自购标准校车,规范区域联营,逐步取缔和淘汰现有社会个体车辆。要落实跟车制,聘请照管员,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回家。五是要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对各类可能影响稳定的因素进行排查梳理,建立台账,实行包保制度,落实包保责任。建立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化解,切实维护全系统和谐稳定。

三、落实保障,形成合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教育强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共同解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切实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投入是支撑一个地方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万代。一是落实教育“十二五”

发展规划要求。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确保市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达到或超过省级规定我市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并切实落实关于教育投资建设的各项政策经费,确保教育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同步增长。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投入。按照“强化投资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加强对接,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力争对上争取投入增长超过20%。三是多方筹资发展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门办教育,认真策划职教园区建设、幼儿园建设等项目。放开准入,多方位加强合作,向外引进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投入。四是开源节流谋求发展。向内挖潜,增收节资,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来。五是健全学生资助体系。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资助政策,加大社会捐赠力度,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向全社会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二)逐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有学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教学质量提高了,但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依然不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尚不完全匹配,唯有改革才有出路。一是推进国家、省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和省下达我市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共6项,涉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要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有序推进,力争在试点项目上出成果、出经验。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我市教育要加

强与武昌区教育的对口交流合作,学习武昌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方面,要大力推进校际联合办学和校企协同发展;普通高中要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要出台优惠政策,大胆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教育,引进教育集团联合办学。三是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参与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突出业绩和能力导向,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参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规范教师职业入口,切实保障优者从教。

(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教师队伍的总体要求,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鼓励教师树立职业理想,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确保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将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等工作的首要条件。二是健全校长的培养机制。要按照逐步去行政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培养任用校长的新机制,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校长队伍。三是健全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开展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签约引进资教生;继续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免费师范生,组织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幼儿园教师招考工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四是健全教师培训提高机制。积极

参与国培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高端培训,开阔教师视野。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组织农村教师赴省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农村教师适应新课程能力。扎实开展市级新教师、体音美、信息技术、高中课改等专业培训,完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长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五是健全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每年教师交流占教师总数控制在10%,进一步完善支教教师管理办法,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职称评定的同等条件下到农村交流教师优先,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资历。五是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认真开展国家刚刚出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讨论活动,尽快出台新的教师评价标准,对教师职业准则操行和职业能力实施评价,继续开展曹禺(××)教育奖、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支教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比评选工作。逐步推行教师淘汰退出机制。

(四)全面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建设教育强市是建设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市十大重点工作领导小组之一,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大家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部署上来,齐心协力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各区镇处党委政府要明确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

育工作制度,健全党政领导班子联系学校制度,经常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积极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强化工作职能。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全力推动教育各项工作的落实。各职能部门要按职责要求,全力支持教育发展,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合力。发改部门要把教育的相关项目纳入总体规划,优先予以支持;财政部门要切实搞好教育经费预算,严格实行专项管理,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教育经费;编办、人社等部门要对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公安、城管、文化、工商等部门要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卫生、药监等部门要加大培训、指导和监管力度,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规划、物价、土地、税收、金融和电力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落实减免政策。三是加强工作协调。教育领导小组作为全市教育工作的协调、督办、落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定期、及时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完善推进教育发展的重大改革和管理办法,完善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市委当好参谋。要加大落实推进力度,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要加强重点工作的调度,全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完善工作联系制度、学校走

访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力为教育发展服好务;要强化考核结账,严格奖惩兑现。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百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任务相当艰巨,责任十分重大,使命无比崇高。让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拼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献礼!

下载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五篇)

    各位校长、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本来不打算讲话,一是原来教过书,给学生讲过课,但与老师、与校长们讲话很少;二是寇县长和王局长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和文教局做了非常好的......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同志们: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定稿)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成功。正如与会同志所概括的,这次会议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xx......

    副市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新年伊始,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总结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市......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

    乡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乡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清泉乡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一年的教育工作,这是我乡教育工作和教师......

    在教育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五篇)

    在教育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的第xx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二〇......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

    为热烈庆祝广大教职工的光辉节日——第十八个教师节,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全镇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学年全镇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查找问题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