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方位扎实有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市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过程中,以建设“信用*”为目标,以宣传《纲要》为核心,分解层块抓教育,创新载体促深入,健全机制保实效,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全方位扎实有效地推进了公民道德建设。
分解层块抓教育。*市从市委、市政府到各部门、各乡镇,级级设立教育领导小组,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划分出多个重点教育层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行之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一是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从政为民、讲究官德”教育。从市委理论中心组到各部门、单位,全部制订学习学习计划和教育方案,开展全面、系统的学习教育。二是在工业企业中开展了“诚实立身,信誉兴企”的主题教育。在企业中组织开展了一次学习《纲要》大讨论,并对学习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全面推广。三是在青少年中开展了“争做四有新人”教育。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进书本、进课堂、进学校的“三进”活动;组织开展了城乡学校“手拉手”联谊活动;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公民道德知识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小公民在行动”、“小帮手在行动”等活动。四是在城镇中开展了“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市里从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事情做起,用实例教育市民。还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常抓不懈,唤起市民的公德意识,促进市民道德规范的养成。五是率先在服务业开展了“放心工程”创建活动。教育从业人员诚信为本,文明服务,守法经营,做到让消费者放心、让群众放心、让社会放心,形成了打造“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创新载体促深入。为了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营造浓厚氛围,增强教育效果,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通过出动宣传队、宣传车,设立宣传“一条街”,设置宣传板、散发宣传单,利用公交车进行流动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中宣传。为了扩大宣传层面,市委宣传部组织有关部门制作了公民道德宣传板,深入到农村各乡镇、村屯进行巡回宣传。在市区的主要街路上设置了公民道德宣传灯箱和永久性公益广告牌。市新闻媒体也从多角度开辟“道德”宣传专栏,挖掘典型人和事开展宣传,对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宣传报道,扩大教育效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推荐、宣传公民道德先进典型活动,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市还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在“三下乡”活动中增设了公民道德宣传内容,在文贸夜市活动中,有意识地将公民道德建设有关内容加入其中,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利用兴办中国北方白鹅交易会的有利时机,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争做文明市民,诚邀八方来客的热潮。
健全机制保实效。为保证公民道德建设有序地进行,*市从健全运行机制抓起,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强化督导,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一是健全责任机制。首先解决了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力求抓实抓好。其次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发挥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作用,使各单位、各部门都肩负其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助推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制定并完善了《市民守则》、《市民日常行为规范》,使之更具有实有性、操作性。农村各乡镇、村也完善了《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一些部门和单位也相应制定和完善了行业道德规范。三是健全督导机制。为了使公民道德建设抓出实效,加大了检查和考核力度。由成立了督查组,对各单位、各部门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情况,限期整改,严防走过场,搞形式。通过督查,增强了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育实践,目前,*市贯彻落实《纲要》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公民道德教育效果正在凸现。各行各业及广大人民群众既成为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者,又成为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受益者,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传播者,道德素质的提升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篇: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科级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科级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
(封建强)
1、讲党性,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思想纯洁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将“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充分表明思想纯洁的极端重要性。对一个党员、干部来说,思想纯洁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科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思想纯洁,自觉做到“四个正确看待”。一要正确看待成绩。我们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成绩。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虽然有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成绩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与上级的支持、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面对成绩和进步,我们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对待名誉、掌声和地位。二要正确看待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对权力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能对权力实施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权力就很可能被滥用,腐败行为就会滋生。因此,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经常想一想,我们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权力是用来做什么的,应当怎样来行使手中权力。进而再想一想,作为领导干部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将来应该留点什么。[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三要正确看待金钱。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我们都知道金钱的珍贵。但是要取之有道,合法合规。对待金钱,我们领导干部要保持一颗知足心,抗得住诱惑,不为金钱所左右,不因别人赚钱发财而眼红心动,自乱方寸。尤其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金钱诱惑,我们要常算政治、经济、家庭“三笔帐”,做到谈钱不乱心、有钱不奢侈、挣钱不越轨。四要正确看待责任。作为领导干部,肩上都担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因此,要认真自觉地履行“一岗双责”。既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做好表率,又要敢抓敢管敢于监督,切实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件,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更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对本单位、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好总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我们还应常怀律己之心,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敬畏之心,始终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纪、制度的防线之内。
2、重品行,建设和谐团队,保持队伍纯洁
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和纯洁,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依托。对于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纯洁、和谐、团结是保证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每位领导干部都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证队伍纯洁、班子团结和谐。一是要以事业为重。共同的事业使我们走到一起来,要以工作为重,从大局出发,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工作中力争做到“三个不争”:“不争权位、不争角色、不争风头”。认真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型”物业管理工作。二是要宽以待人。团结本身就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一种觉悟、一种品格。胸襟宽阔很重要,宽以待人要做到“三容”:“容人、容事、容言”。三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班子集体决定的事一定要,齐心协力抓落实,不允许阳奉阴违,各行其是,每个成员对分管的工作,要大胆负责地处理,不能分工不负责,更不能分工如分家。四是要经常沟通交流。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有民主作风,豁达大度,开明处事,使人敢讲话,讲真话,对同志要有感情,有人情味。副职要有沟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沟通作为一种领导艺术和方法,在共识上求团结,在沟通中求和谐。五是要处理好组织与个人的关系。领导同志要摆正关系,准确定位,要充分认识到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培育和他人的帮助,只有将自己融入他人,融入组织和群众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在单位内部营造讲团结、重和谐、干事业的发展氛围。
3、做表率,加强作风建设,保持作风纯洁
作风反映着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现了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精神境界。有什么样的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效能,就有什么样的事业。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扎实工作,以新风凝聚力量,以正气汇聚人心,以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为公司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要真抓实干。领导干部要有争先、领先、率先的胆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迎来送往,挤出更多时间、腾出更多精力用于推进工作,以“言必行、行必果”的踏实作风,切实做到干事业肯用心思,干实事肯花精力,抓落实肯下功夫,扎扎实实把单位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二是要雷厉风行。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对上讲执行,对下讲落实,自觉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区局大局中,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都要从大局出发,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主动作为,争分夺秒,雷厉风行,不等不靠,完成任务确保圆满。三是要加强学习。学习是从业的资本,进步的阶梯。不会学习、不善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工作就会平庸化。各位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静心学习,刻苦学习,崇尚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部门、单位和岗位的行家里手,为员工树榜样、作表率。四是要勇于创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决杜绝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庸懒作风,进一步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用创造性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
第三篇:浅谈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科级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
浅谈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科级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
(苗沛忠)
重品行,讲道德,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早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要求我们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既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也是人生追求和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保证。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扎实有效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我们党内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走上违法违纪道路,其思想根源就在于动摇了理想信念,放松了自我警惕,心态失衡,私欲膨胀,最终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作为一支公共服务队伍的领导者,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注重重品修德,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行动贯彻胡锦涛同志“三句话”总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一、要做到情为民所系。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高瞻远瞩的一席话,深刻包涵了这样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员领导干部在当前敏感的社会形势下,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官”念,树立“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境界。我们作为供暖企业的领导干部,心中更要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特别是在服务过程中,要下决心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干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赞扬的地方抓起,多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二、要做到权为民所用。
“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在“三句话”中要求我们服务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用好权,为人民办好事。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权力看成是责任,而不是组织给个人的特权;要把权力看成是奉献,而不是方便个人索取的工具;要把权力看成是重托,而不是贪图享乐的条件。切实做到在职务面前勤思义务,在权力面前多想责任,把行使权力的过程看做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过程,看做是对党委、对干部负责的过程。只有过好权力关,经受住权力的考验,才是一名群众满意、职工称赞的好领导。
三、要做到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同志曾在讲话中鲜明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群众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自身的第一职责,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第一尺度,视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责任感为立身之本。要做到知民情、懂民意、惜民力、解民难,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供暖服务。
此外,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建议做到“五慎”。一是慎细微——谨防小恶积大恶。有些党员领导干部认为,辛辛苦苦干工作,吃点喝点、玩点拿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但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一些领导干部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最终走向腐败。二是慎独处——谨防自我放纵。慎独,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公共场合、集体活动和有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远离组织、其他场合和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时间、业余时间一个样,不放纵、不越轨、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三是慎亲情——谨防溺爱起祸端。领导干部要管好亲属子女,清廉的家风是共产党人留给子孙最好的传家之宝。作为共产党人应当过好亲情关,认真解决好给配偶、子女“留下什么”的问题。切忌溺爱子女,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子女。四是慎交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领导干部结交朋友要慎之又慎。无数事实证明,靠权力、金钱、美色建立起来的友谊是靠不住的。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位高权重者身边往往有一批所谓的“朋友”,他们大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交友原则,做到慎交友,交益友,择善而交,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五是慎嗜好——谨防嗜好误前程。嗜好之心,人皆有之。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同样反映着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影响着领导干部乃至党的形象。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兴趣爱好开始的。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从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下手,投其所好,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领导干部要扎实有效地推进自身建设并且经受得住党和人民的考验,就必须做到“本身强、本身硬、本身正”,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为广大职工作好表率。要挺得起腰杆,说得起硬话;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做一个让党上心、让群众放心、让自己安心的基层领导干部。
第四篇:全方位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
全方位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
——诸佛庵中学申报六安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上级关于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六发〔2005〕14号)的有关要求,为培养全校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理想,自觉抵制来自社会、家庭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努力打造敬业、廉政、勤教、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诸佛庵中学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诚合作、艰苦创业,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创设了健康、文明、廉洁、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得到了新发展,获得六安市“2008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9年高考获得了历史性突破,成为唯一完成县教育局导向性指标的学校。成功承办县有效教学高中现场会,迎接了湖北枝江一中等省内外学校的观摩,受到了领导及社会的普遍赞誉。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培养了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3、2005年获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7被评为“霍山县首届文明单位”、“六安市第四届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霍山县第二届文明单位”。
现将我校廉政文化示范点争创工作汇报如下 :
一、加强组织领导,长抓不懈
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王荣飞同志担任,组员由各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及时召开学校行政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诸佛庵中学“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校领导全面责任,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带头廉洁自律。
领导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以班子党员为龙头,以全体教师为信托,把廉政文化建设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要求做到工作常规化、学科渗透化、制度长效化,不搞学习一阵风、活动走过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二、突出重点,多层面、全方位推进
突出重点,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决定把“敬廉崇洁”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渗透和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实施过程中,求真务实、探索创新,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入挖掘整合,不断调整完善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使之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实际操作中主要从“班子、教师、学生、家庭”四个层面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以特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敬廉崇洁润童心”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感知、探究和思考。将廉政教育纳入班、团活动,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年龄学生的特点,在学校开展以 “敬廉崇洁”“诚信守法”“勤俭节约”“知感恩、懂忠孝”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不断强化他们以廉为美,以腐为耻的意识。在教师中开展“廉政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在领导班子中开展“廉洁从政、勤俭办学”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实现了党风促教风,教风促学风,学风促校风,从而促进了学校整体风气的良性提升,激励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坚持学科渗透,增强活动实效
在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关键是抓好教育内容、形式的设置,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以渗透。我校通过有效、有序、动态地整合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教材中蕴涵的有关敬廉崇洁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强化渗透敬廉崇洁的思想,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做到“五个相结合”,即廉洁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在实践中把握规律,既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又尊重中学教育教学规律,把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力求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让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中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汶川地震后发动的捐款活动中,学生踊跃捐款,有的把好几天的伙食费省下来捐出,自己忍饥挨饿,情景感人。
四、强化法纪意识,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做好校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实施教育阳光工程,完善监控机制,积极推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公开,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在教职工考核中,除考核德、能、勤、绩方面情况外,将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等情况作为一个重点考核方面。三是规范教育收费。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和收费政策宣传工作,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建立了学校廉政工作表彰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年级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长期有效进行。
五、创新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
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学校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①开展了敬廉崇洁红色歌曲比赛活动
学校开展了以“树立廉洁之风,明晰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歌曲演唱比赛。全校三十三个班级全部参与,把敬廉崇洁思想通过嘹亮的歌声传达出来。
②举办廉政黑板报展览
为了体现常抓不懈的持久精神,学校组织策划了以“敬廉崇洁”、“勤俭节约”等内容为主题的黑板报展览,一学期至少两次。
③开展廉政警句大家选活动
各班自主开展以廉政为主要内容的警句格言征集活动,并自己动手将它们制作成警句格言宣传牌,挂在教室里,很有特色。共收集廉政警句格言一千余条。
④组织学生观看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影视和电教片。一年来,组织学生观看了反腐倡廉影视教育片,有的同学自己家里看的好剧目,带来学校供同学集体欣赏,通过正反两方面有情有形剧目的教育,以此引起孩子心灵教育的震撼。
⑥组织开展 “敬廉崇洁”、“诚实守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发动全校学生人人撰写,学校征集、评选,已评选出47篇优秀作品。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了师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敬廉崇洁的情感;广泛宣传了先进人物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并广泛树立身边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通过组织师生观看反腐倡廉题材的电影、电教片等形式,帮助提高全体师生廉政文化知识水平,使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诸中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以及学生都受到了深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提高,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和法纪意识显著增强,制度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建立健全规范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帮助党员干部充分了解罪与非罪的界限,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提高守法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把廉政文化进学校与行风建设,师德教育,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我校各项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
第五篇: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李建国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第一,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顽强奋战,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我们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从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心和热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敢和智慧,培育和弘扬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短时间内集聚迸发,不是偶然的,它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展开的抗震救灾斗争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我们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领导核心。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党中央心系人民、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各族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越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国的制度模式越是显示出巨大政治优势。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动员起巨大力量、汇聚起强大合力,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丰厚土壤。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全面进步。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积累了强大实力,我们国家才能迅速聚集起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普通群众才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的基础所在、力量所在、信心所在。日积月累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效。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一点一滴的不断积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广大干部群众才能在危难关头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总之,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和伟大的时代,也必将升华为推动历史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二,抗震救灾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了新的瑰宝。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五千年沧海桑田的悠久历史,始终传承着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传统,始终体现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始终挺立着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集中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越是大灾大难面前,越是关键时刻,民族精神越能显示其威力,彰显其风采,诠释其真谛。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锤炼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巨大地震灾害是对我们党和人民的一场特殊考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实现空前的团结和凝聚,形成了休戚相关、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用无所畏惧的勇气开拓生活的希望,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精神。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抗震救灾中,人民至尊、生命为上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强烈共识和一致行动,从争分夺秒抢救被埋人员到及时开展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从妥善安排人民生活到情感关怀、心理疏导,每一项举措、每一个环节都围绕人来展开,特别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遇难同胞设立全国哀悼日,更是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闪现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光芒。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实事求是、崇尚理性的科学态度。抗震救灾全过程始终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决策、科学调度、科学救援,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充分显示了理性精神和科技手段的强大力量。总之,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其鲜明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展现了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新的丰碑。
第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凝聚民族力量、战胜艰难险阻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的看国家发展形势很好,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不容忽视,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发生这样那样问题的可能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现实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更好地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把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应对困难和挑战,不仅需要通过发愤图强积累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通过艰苦奋斗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我们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精神武器,也是我们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精神支撑。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助于人们从抗震救灾实践中领会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有助于人们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看到中国制度模式的强大发展活力;有助于人们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形成全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塑造人们精神、培育社会风尚的基础性工作。经过抗震救灾斗争的洗礼,人们对思想道德建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期望更加强烈,对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要求更加迫切。抓住重大事件、重大考验提供的契机,总结和运用好蕴藏其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公民道德建设更能够引起共鸣、取得共识,产生集聚和放大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十分珍惜用生命和热血浇灌出来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崇高思想、优良作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努力贯穿到公民道德建设各个环节,使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过程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的过程,成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
第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一种思想和精神,只有为人们理解认同,融入心灵深处,才能产生广泛影响,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通过生动活泼、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引导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有效途径。要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之中,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决策部署和规划安排,宣传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和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宣传各条战线在抗震救灾精神激励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显著成效。要把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内容,体现到学校思想品德课及相关教育教学之中,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做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各条战线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他们的英雄行为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有力注解。要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活动,使他们的感人事迹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使他们的崇高精神在人民群众中落地扎根。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是文艺创作的深厚土壤和不竭源泉,要精心组织好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让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心灵的震撼、获得思想的升华。
第五,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贵在知行统一,真正落实到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上。认知是前提、是基础,践行是归宿、是落脚点。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联系各条战线的工作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思想与行为统一起来,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实践中求成效。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最好体现。要引导人们以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和鼓舞自己,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创造出一流业绩。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要引导人们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乐于奉献,在日常的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总结推广抗震救灾斗争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城乡志愿服务深入开展,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入恢复重建的重要阶段。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尤其需要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进一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关心灾区、支援灾区,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持。要引导灾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用自己的坚强和毅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要注意把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同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使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不仅需要从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努力,也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阐释。要深入研究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人们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深入研究抗震救灾精神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培育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培育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培育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揭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升华的脉络与规律。深入研究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转化为人们实际行动的措施和办法,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长久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