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素质的内容(模版)

时间:2019-05-13 08:5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的素质的内容(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素质的内容(模版)》。

第一篇:教师的素质的内容(模版)

教师的素质的内容

教育思想——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

教育智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

专业精神——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教育人格——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主要有哪些?

答:(1)由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2)由课程的发布者——学习的合作者和组织者。(3)由教学的实践者——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什么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特点有哪些?

答: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

从教育科研的定义可以看到,教育科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第二、教育科研是一种创新性活动。

第三、教育科研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规律的活动。

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有哪些?

答: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人们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揭露本质、发现规律性、创立理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1)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3)实践性研究为主。

第二篇:护士素质培训内容

护士素质培训内容

一、护士基本素质

开朗: 以乐观开朗的愉快情绪对待患者,不因个人的情绪或不愉快影响患者的态度。善于谅解别人,不计较得失。

无私:对患者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对损害患者利益的事勇于抵制。

同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对待患者。

敏锐:善于敏锐地观察和分析患者心神动态变化,不断地掌握和解除患者的精神压力,并满足其生理上的护理需要,动作轻巧敏捷,干净利落。

严肃: 严格落实工作岗位,屡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尊重患者人格,为患者保守有关秘密。

冷静:情感稳定、果断而不慌乱,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勤快:勤动脑,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勤动手,为患者创造美好环境,勤巡视,深入病房及时了解病情,勤动口,积极开展健康宣教,认真做好心理护理。

求实:对待事物实事求是,执行医嘱准确及时,书面记录必须务实。

二、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1、心理素质: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绩不骄傲;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

2、专业技术方面的素质:(1)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2)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3)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4)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

3、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护士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其工作职责,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与患者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个体,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患者应象对待朋友亲人一样,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患者,用同情和体贴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4、身体素质:护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且服务对象是人,关系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断送一条生命,因而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因此要求护士要有健康的身体,精力的充沛才能保证顺利地工作。

5、文化仪表方面的素质:护士除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精通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多学一些语言学、哲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人文医学等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

6、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既懂医学知识又与患者密切接触,护士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进行饮食、日常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治传染病的宣传工作。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内容

戏曲院团也要善用互联网营销

原标题:戏曲院团,也要善用互联网营销

一部预算450万元的戏曲新创剧目,包含创作费、制作费、演出费、排练费,排在最后的宣传费只有5万元,占比只有一个多点百分比;而另一个剧团预算为335.6万元的新创剧目,宣传费则只有区区2万元,占比不足0.6%。在一个各类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央视的广告标王动辄几亿元十几亿元甚至还在屡创新高的时代,戏曲院团如此轻视宣传推广,让人迷惑不解。

商业社会里,大到房子、汽车,小到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都需要进行广告营销,各类广告方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也是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海量的商品和信息要送达目标群体,没有宣传营销是绝不可能的。即使是家喻户晓的一些产品,也需要不断投入宣传营销的经费,保证品牌的知名度不被消费者遗忘。特别是在每一件新产品生产之初,就要制定宣传营销策略,宣传推广经费成为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纳入到预算当中。但在许多戏曲新创剧目的预算当中,不足百分之一二的经费预算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审美方式的改变,戏曲艺术在今天本来就面临着观众越来越少的窘境。特别是在城市,戏曲表演团体不多,固定的剧场更少,仅有的一些演出常常湮没在各种各样的演唱会、嘉年华与花样翻新的娱乐方式当中,还有日益火爆的电影市场,更别提电视综艺节目和海量的网上娱乐方式。戏曲院团的一部新创剧目要想在如此众多的竞争当中获得一席之地,宣传营销必不可少。没有广告营销,就没有关注度,每次演出就那么几场,就算是演出质量再好、艺术水准再高,还没等别人知道有这么一出新戏上演,就已经“下线”,又如何吸引观众赚取人气?一部新戏应者寥寥,反响冷淡,令演员泄气;没有观众,就没有口碑,更谈不上收入,剧团创作新戏的积极性大受打击,反过来,又埋怨观众不支持,年轻人不爱看戏。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本来就已经日趋艰难的戏曲处境雪上加霜。

这些年,各地对戏曲创作越来越重视,财政拨款与基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创作和排练、场租费用的逐年增加,落到宣传上的经费却仍然少得可怜。除了客观因素,戏曲院团观念陈旧,没有宣传营销意识,恐怕是更为重要的内因。近几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中,许多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的步骤,也试图努力开拓市场,却有相当多的院团仍然没有实现观念上的进步,内部管理亟待加强,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特别是没有真正建立市场意识,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将宣传营销作为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是埋头生产。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旧观念,以为排出戏来就会有观众捧场,结果却是想看戏的观众看不上戏,想看戏的时候又已经过了档期。

更进一步说,戏曲院团不但要舍得经费投入,还要善于宣传投入。特别是想要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就要学会用年轻人的方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宣传之外,戏曲院团还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对于戏曲剧目这类艺术产品,口碑宣传是最有效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利用微信公众号,随时发布新剧目创作排练的进度、演员们的介绍和新创剧目的演出安排;利用剧团著名演员、主创的知名度,在他们的朋友圈聚起一批志趣相投的戏迷和粉丝,利用朋友圈传播,既可靠又有效;还有微博、QQ、著名博主,都可以成为新剧宣传的力量,迅速扩散演出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最多的观众聚到剧场。

互联网时代,戏曲院团也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善用互联网营销手段,把具有新思维的宣传营销人才引进到院团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戏曲院团年轻人的作用。酒香也怕巷子深。戏曲院团再不改进观念、跟上时代,就别怪一坛好酒没有知音,年轻人都跑去喝葡萄酒了。

戏曲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瓶颈与契机

当勾栏瓦舍出将入相的戏台被现代化高科技的大剧院所替代,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众传媒时代和数字新媒介平台出现在我们面前,传统艺术应该如何利用和把握时机进入大众视野?我们的民族艺术——戏曲将去往哪个方向?是适应当今大环境而发展丰富?还是被渐渐地搬进博物馆?

2013年周杰伦演唱会,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复活”了邓丽君。这种舞台震撼性是非常强的,数字技术已经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的舞台上,真实展示一个成为“历史”的歌手,为什么京剧舞台就不能运用同样技术“复活”梅兰芳、荀慧生等京剧表演大师?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它是不排斥传统艺术形式的,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盛唐时期的那种包罗万象,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现在的传统戏曲从业者,需要的正是这种源自汉唐的气象,打开自己的视野,接受和融合互联网带来的新事物。

梅兰芳在日本演出《贵妃醉酒》

二○一三年周杰伦演唱会,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复活”的邓丽君

《我住长江头》打破了架着摄像机照搬戏曲舞台的老套模式,将舞台彻底从导播手中剥离出来,成效如何还有待市场考验

如何有效利用新的传播方式来融合传统的艺术形式,歌剧版电影《悲惨世界》做了大量探索,且成绩不俗

从勾栏瓦舍到数字平台,戏曲的“舞台结构”之变

戏曲产生于舞台、立足于舞台、发展于舞台,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但传统的舞台结构,今天却在渐渐消失,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京剧的发展史,从著名的“徽班进京”开始,京剧从初步兴起到成就辉煌,可以说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这些路都是一代代京剧前辈们在舞台上踏踏实实一步步迈出来的。

然而舞台并不是只有演员与表演构成的,台下的观众也是戏曲生态的重要组成元素,在西方的传统戏剧表演理论里,“表演-观众”同是舞台构成的两个部分,如果一方面坍塌,则整个“舞台”也就不再成立了。而当下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观众”这一层面的“坍塌”,今天,京剧传统的生态支柱,在观众这一层面已经开始乏力。同样也是在这一层面,传统戏曲的舞台本身也开始变异。通过《定军山》走进电影,通过梅兰芳大师赴海外演出结合“象征主义”的艺术形式,通过带入革命文化色彩的时装戏、现代戏等,前辈大师们在新的环境下所做的探索早已有目共睹。

然而,京剧舞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遇到如此巨大的危机。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大众娱乐化时代到来,京剧的缓慢节奏和高审美台阶使得大众很难再被吸引。京剧的老年受众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萎缩,而年青一代在艺术审美这一层面则有太多的感官诱惑,极难喜欢具有繁复艺术形式、丰厚文化积淀和较高审美门槛的传统京剧艺术。我们尚且不谈论那些所谓歌坛巨星人满为患到需要警察来保障秩序的各种演唱会,单说北京798艺术区里被时尚的现代艺术所吸引的年轻人所占的比重,就不是传统京剧表演所能企及的。这样,我们就需要给自己提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当我们舞台下的40后、50后、60后的观众们渐渐消失,还有多少人能够和京剧表演者一起构成一个哪怕最简单的“表演-观众”的传统生态模式?

从勾栏瓦舍到会馆戏楼,从“出将入相、一桌二椅”到声光电高科技聚容千人的大剧院,我们的戏曲、京剧在渐渐适应着“舞台”的变化,同时也不断探索表演上的调整并创作新的艺术作品。这些历史上的创新,无一不包含着戏曲前辈们为了让传统戏曲顺应时代的审美所做的探索。而传统戏曲也正是因为这些前辈们在踏实继承上一点点创新才艰难地走到今天的。

当下的舞台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相比传统,当下的舞台环境首先在硬件上有了很大超越。结合了全新的灯光和舞美的配合,京剧在造型美的呈现上已经更进了一步。回顾我们的传统戏剧舞台观,除了大写意与大象征的布景占领舞台之外,很难看到像西方戏剧那样的注重舞台细节和精致的观众视觉效果。相比于古希腊史诗时期就拥有的水与雾的舞台效果,我们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视舞台硬件的搭置。这是因为传统戏曲本身并不依靠演员主体之外的其他元素来为观众制造视觉冲击,而是演员自身通过刻苦的练习来达到一定的“奇观”效果,例如“翅子功”“冲天翎”等“绝活”,远远超过古典时代西方戏剧简单的光影效果和原始特效。但当我们一代代传下来的“绝活”在面对现代信息社会的计算机和数码技术带来的冲击时,就显得很弱势了——戏曲舞台上吕布艰难竖起的冲天翎,再也无法打败电影院里疾驰如风的赤兔马和呼风唤雨的方天画戟了。这也就逼着很多演出团体,开始引入“视觉奇观”的舞台效果用以和传统的“表演奇观”相结合,但这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依然有大量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从剧场被吸引去电影院。这也就逼着我们去深入思考,到底舞台的延伸能有多远,在电影和新兴艺术不停冲击的当下,后面的路还如何走下去?

从艺术形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戏曲与舞台的传统生态模式成型于农业文明时代,在手工业与商业发展促成的早期城市化时期得到发展,却在工业革命后被各种其他的表演模式所冲击。尤其是电影和电视发明后,舞台艺术渐渐向高端化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变得小众化。在互联网全面兴起后的西方,信息社会甚至已经把舞台艺术压缩到了角落里,几乎只是在文化层面而非传播层面艰难挣扎。从我国当下的戏曲舞台环境来看,快速的城镇化使得乡村一级的舞台日渐稀少,而省市一级的“官办”舞台空间,也在面对观众流失的尴尬处境,单靠一些有责任心和传承意识的文化名人反复呼吁,很难有效地挽救传统戏曲舞台表演空间的缩减。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传统戏曲自身艺术形式上的没落,很大一个原因是传播方式造成的。从艺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看来,很多情况下传播层的优势在当下这个信息社会里所造成的影响,是无法用艺术手法的改进来取代的。更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新的传播方式方法来融合传统的艺术形式,保留传统艺术的核心而改变艺术传播的手法,就好比当初歌剧在西方没落后而又兴起歌剧电影一样。近期,好莱坞拍摄的歌剧版电影《悲惨世界》叫好又叫座,正是佳例。

传统舞台的先天不足,首先在于容纳观众的个体数量上。一场剧目最多只能吸引几千人,即便在国家大剧院等大容量的剧场里,也很难过万。这在艺术传播学上称之为先天的受众覆盖面狭小。更何况传统戏曲的演出还不能像电影那样反复循环,单次演出的成本核算也要比电影拷贝高得多。当下信息环境对于传统舞台的威胁,这两点首当其冲,解决的办法就是融合新的传播方式,在这一点上CCTV11做了大量的尝试。

那么,CCTV11都没有解决戏曲舞台传播的问题吗?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即艺术形式与传播渠道的结合问题。为什么电影化的歌剧《悲惨世界》看的人很多,而戏曲频道的经典戏曲电影却很难吸引除戏迷票友之外的观众?把京剧搬上电影屏幕是很早就开始的实践,甚至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一部京剧电影,但为什么到今天依然找不到一部火得像《变形金刚》那样的京剧电影。时至今日,利用传播学来分析戏剧戏曲发展的论文已经多如牛毛,但是真正敢投入经费制作,来一次不怕赔本、不怕争论、不怕颠覆的尝试还是比较少见的。

纵观我国的传统戏剧戏曲创新的实践,以打造“京剧歌舞类”的作品为多,在艺术上不敢增加改变的幅度,依然还是保持了戏曲的本体表演方式,比如舞台剧本的使用和唱段的添加,都十分小心翼翼。这些程式化的元素虽然保留了一些传统戏曲的核心要素,也让拍摄者少挨了些梨园界的骂,却也造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跟随互联网兴起而成长起来的全新受众能否接受。从早期的《女驸马》到后来的《大辽英后》再到近期的《新洛神》,都是这种以影视实景来拍摄戏曲作品的实践。这之中究竟在梨园界以外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好置评,但是因为收视率问题被各大主流电视台快速拿下的《新洛神》,足够说明问题了。

其实回归到本体上看,戏曲的本质依然是以“歌舞写故事”为主,这是戏曲这类艺术作品的核心特征。这也造就了戏曲与影视之间的最大矛盾:那就是到底是“以演员为中心”还是“以导演为中心”。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做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不伦不类。偏向演员过了,也就是另一个实景中的舞台戏而已;而偏向导演过了,则就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掺了些戏曲元素的故事电影,这种电影非但没有传统故事电影的节奏明快、冲突性强,反而还会使得整体的京剧韵味被影视蒙太奇等手法破坏殆尽。

最后说说现在希望在这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新京剧”实践。最新一部作品《我住长江头》的实践过程中,创作团队自始至终没有也不敢拿出一个成型的影视剧本,用以束缚摄像机前的专业京剧演员,而导演也在拍摄过程中始终和两位主演进行磨合,随时改变拍摄计划,生怕整个电影变成一个普通的带有戏曲元素的故事片。而通过《我住长江头》的实践,“新京剧”团队至少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把舞台彻底从导播手里剥离了出来,用真正电影的框架和运营模式将其成功地重塑了一番。打破了那种架着摄影机照搬舞台的老套形式,也更新了传统戏曲电视剧的那种故事加唱段的模式。但是在这个实践道路上走到什么程度,才能被广大受众像接受《人在囧途》那样接受“新京剧”,还有待进一步磨合与创作。此外,这种创新在实践的道路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如念白与台词的比例搭配问题、程式运用问题、表演处理问题、环境虚实问题、剧情结构问题等等,都有待进一步解决。不过,“新京剧”从唱念做打到身段手法,在实践探索的道路上都尽量努力靠近和适应现代媒介传播的新环境,这个基本理念是始终坚持的。

总之,戏曲艺术经历了繁荣鼎盛的年代,而之所以继承保留至今,是因为她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她在不断适应调整社会节奏和发展的步伐,故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瑰宝。而当今京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作为传统戏曲,她在以“遗产”的名义被原封不动保护的同时,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延伸她的大众“舞台”。

虚拟技术与戏曲舞台创作能融合吗?

关于虚拟数字技术的应用问题,在新媒介研究领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但是对于传统的舞台戏曲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在同数字技术的融合上并没有走多远。这和我国戏曲界相对强调传统性和原汁原味的艺术传承性是息息相关的,也和早期一些失败的技术创新案例有很大关系。

在虚拟数字技术不太成熟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盲目上马、不是很成功的舞台技术实践效果并不良好,引起了当时以很多老艺术家为代表的主流群体的反对,且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使得很多技术性的“新”东西并不敢放手融入到创作实践过程中去。这也并不是说那些老艺术家们观念保守,如果我们回过头去重新审视那些实践作品,有些确实感觉“惨不忍睹”,既没有做好“技术”,也没有兼顾好“艺术”。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多年前的失败,而否定一个趋势的发展,在取舍“舶来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平衡点上畏手畏脚。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戏曲从业人员来讲,在做好传承者的同时,要成就自己,就要把视野放开阔一些。如今的虚拟数字技术飞速前进,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些“幼稚特效”所能比拟的了。而我国戏曲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因开放而包容,因包容而强大,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也正在此。只要能够秉承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融入新的技术为这种精髓服务,也将是一件非常值得尝试的事情。

2013年周杰伦演唱会,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复活”了邓丽君。这种舞台效果震撼性是非常强的,数字技术已经可以在三维空间的舞台上,真实展示一个成为“历史”的歌手,为什么京剧舞台就不能运用同样技术“复活”梅兰芳、荀慧生等京剧表演大师?技术是开放的,关键是看使用它的人。如果技术的使用者不是秉着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而是为了博人眼球、炒作、赚钱,那很可能就使得“创新”与大师的名字都成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噱头。但如果因为存在少数“噱头”式的“创新”而否定整个数字技术与戏曲融合发展的可能,那也不免成为所谓的“遗老遗少”了。

如今的技术,在信息社会突飞猛进,这是历史的潮流。从数字光线效果到虚拟偶像,从App同声传播到Web电视的空中舞台,戏剧舞台之外的一切变化太快,当我们还在探讨京剧影视化是不是悖逆传统舞台表演形式的时候,日本已经把自己的传统戏曲拍成了黄金时段的动画片给小朋友看,好莱坞已经悄无声息地把百老汇的歌舞剧3D电影化。时不我待,当有一天我们的小学生在街头谈论日本的“落语”、美国的“黑人歌舞剧”,而记不起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大师时,那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遗憾。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其实都是开放的

有些网络剧点击率已经过亿,而我们最近挂在互联网上的“新戏”仅一千多,这就是目前戏曲在互联网上的生存现状。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舞台上的《定军山》唱了百年,舞台下的世界,变了。

翻开App程序的下载目录,我们很难看到一款App软件是专门为戏曲开发的。从手机游戏到视频软件、从文字程序到图片处理,在手机互联网前沿市场拼杀的平台里,戏曲几乎已经彻底被挤了出去。这是一代随互联网成长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而他们是二三十年后的主流社会人群。

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戏曲还没有融入到互联网的世界中。我们当然可以依靠国家政府的文化扶持政策,但这毕竟不能算是自然的生存土壤。当我们想方设法细心保护一个缺少自然生存土壤和环境的花朵时,它最好的命运就是送去博物馆做标本。在很多戏剧传播理论者那里,传统戏剧就是在一步步地博物馆化。

2014年3月,一款介绍经典戏曲的App软件在智能手机应用平台上出现,一年过去下载量也只是200多次。但是从这一点看出,一些机构还是在致力于推广戏曲艺术的,虽然效果很有限,但是至少是一种尝试性的平台融合。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它是不排斥传统艺术形式的,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盛唐时期的那种包罗万象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现在的传统戏曲从业者,需要的正是这种源自汉唐的气象,打开自己的视野,接受和融合互联网带来的新事物。让这些新的传播元素为我所用,为传统戏曲的传播打开一个新的视野,而不是让“保护”成为一种“约束”,抵触尝试新的事物。

我们无法改变全球社会信息化的大潮,所以我们就应该更多考虑如何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的潮流中发扬光大。虽然传统戏曲的旧土壤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正在收缩,但新的土壤又会在互联网信息化的进程中成长起来。为此,我们应该更多鼓励那些敢于尝试的年轻从业者,而不是冷淡甚至拒绝。他们能坚持在新的网络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尝试推进传统戏曲事业的创新发展,实属不易。(储兰兰 张骐严)

第四篇:新世纪语文教师素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构想

新世纪语文教师素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构想(1)

http:// 论文下载网 2008-04-17 未知 浏览:197 次 【打印论文】【收藏论文】

本篇论文转自论文下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

王雅萍

教师评价,在国外开展的较为普遍。在我国,人们更多地了解和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中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品德评价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而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拟探讨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尝试提出语文教师素质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以为教师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一、构建语文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1世纪,并不遥远的未来,呼唤着世纪之交的人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它的到来。全新的社会以通讯化、计算机化、自动控制化为特征,它所需要的不再是知识型、书生型的各种专门型人才,而是X型、博学多才的通才。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无疑要靠现代的教师来培养。基础教育在培养未来人上肩负着艰巨的任务。那么,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基础学科的语文科,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胜任培育通才的工作呢?一个时期以来,对语文教师素质结构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有七种能力说①、六种能力说②,五种能力说,③,新五艺说④,有三项五要素说⑤,有复合性结构说、创造性输出结构说,等等。从来没有哪个学科象语文科这样明确而严格地提出过如此多而高的素质要求!这一方面证明了语文科在基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学科地位,昭示了语文教师在教育发展中无可争议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超前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课题,即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途径与手段问题。

我国的语文教育,先于其他学科改革迄今已十几年,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及教师素质方面,进行过不少可贵的尝试,如评语文优质课,考核语文教学绩效,学生语文统考,高考测试研究等,国家为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水平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如进行成人函授教育,进修学习,各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等。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学生普遍高分而低能,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也没有明显改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工作事倍而功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对内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就教师素质提高来说,教师个人的主观认识和努力是内因,而国家的培训和行政干预是客观条件,属素质提高的外在因素。无论研究界在理论上提出了多么明确而完善的素质要求,我们不能期望所有教师都能以高度的自觉性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何况各种条件限制,教师们也难于做到短期内达到较高素质水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没有哪个教师愿意自己是低素质的教师。关键是他能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是否明确并掌握了素质提高的方向和方法。大凡能调动自己“次认知能力”,认识到不足,其提高的作用往往大于外部的促动;凡能明确自己素质提高的方向的,获得提高的成功可能性也往往高于“不识庐山真面目”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凭教师的醒悟与逐渐完善就能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内外因兼顾,主客观共同努力,借外在力量督促与激励,才能

发挥整体的效益,收到教师素质快速提高之功。这个外在力量便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师评价手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构成教育活动有三大要素: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评价。回顾我们十几年的语文教育,尽管教改成果颇丰,有了教育观念上的更新,教材编选水平的明显提高,课程观念有所转变,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的变革与创新,但是,教育改革缺少了构成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教育评价,使得语文教改在目前徘徊不前,语文教育评价成为教改滞后因素之一。由于不少人将教育评估、教学考核、测试等与教育评价混为一谈,导致在评价目的与内容指标设定及评价手段使用上产生差异,甚至产生不良后果,比如许多人认同以学生高考语文测试成绩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评价标准失误。在我国目前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团体评价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用教师评价手段纠正某些教育失误,深入揭示语文教育的普遍规律,推动语文教育改革进程,可以起到不同于纯行政管理监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随着中小学语文教改的深化,对现阶段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实施评价,十分必要。它不仅能为国家整体把握语文教师素质水平提供帮助,及时反馈师资水平信息,随时为有关部门调整师资培养计划,科学制定师资培养方向和数量等提供必要数据,也能为全体语文教师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励素质好的教师不断努力,促进一部分固步自封的教师尽快改善自身素质,还能在一定范围内为语文教师的进修、晋职、评优等提供较为客观、公正的依据。鉴于目前我国语文教师素质水平及其评价现状,在此提出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构想,以期能对语文教师的素质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新世纪的语文教师素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设想

根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制定评价的内容指标,要顾及到评价的具体目的和评价对象的总体状态。近几年的语文教育评价,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是由于实施评价的目的不明确,评价概念使用上混淆不清,导致评价方案中内容指标设定的不合理,以致或简单地以语文测试代替语文教学评价,或以语文教学考核与评估取代语文教育评价;有些地方只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而忽略其他,一度掀起“评优质课”热,仅以一堂课论英雄;或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只在职称评定前走走过场;或让评价方案束缚了教师们改革的手脚和创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语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或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与强度,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借鉴国外教师评价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语文教育评价实际情况,笔者认为:

1. 在评价目的上,应更多的强调形成性评价,即强调评价的首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确定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提出改进这些问题的意见,而不是以检定教师教学绩效为唯一目的,不只为教师的聘用、辞退、升迁、加薪、分房等决策提供依据。应该重视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将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终结性评价建立在平时的形成性教师评价的基础之上,只有当教师反复多次仍无法达到规定的教育水平要求时,才对其做出终结性评价,以影响和激励教师更好地工作,不断地改进教学。

2. 在评价手段的实施上,应形成法制化和标准化,从上到下建立起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配备专门的评价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对教师的素质和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价,以保证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教师评价信度和效度。

3. 在评价方法的选用上,应注重其科学性与多样性,以减少或避免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矛盾。可以将定性描述与量化评价,视导性评价与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等结合起来使用。

4. 在评价内容指标设定上,应包括如下重要项目(Ⅰ级评价指标):德知修养、语文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身心素质、工作量。Ⅱ级指标30个,分属六个Ⅰ级指标之下。

对语文教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效能标准,即对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的衡量标准。

2.职责标准,即对评价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所制定的评价标准。

3.素质标准,对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有的条件提出的标准。每一母项又由相应的子项所组成。例如德知修养由四个子项组成:专业思想、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一般知识。语文能力由四个子项组成:信息反愧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提龋教学能力由十个子项组成:驾驭教材、内容选择、结构处理、过程安排、方法选用、教学设计、语言使用、板书内容与形式、教学考评、手段运用。科研能力由四个子项组成:调研选题、撰写论文、协作交流、自修提高。身心素质由三个子项组成:身体状况、一般心理素质、教学心理素质。工作量由四个子项组成:教学时数、备课批阅作业时数、教学外工作时数、科研强度与难度。

以上素质评价的Ⅱ级内容指标,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评价要求:良好的德知修养,这是语文教师素质的根本。德知修养应包括道德修养、思想修养和知识修养。道德修养应评价教师是否具有稳固的专业思想、高尚的师德、强烈的责任心,能否为人师表。思想修养应评价教师能否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用最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考虑到“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目的设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好坏的根本因素,以往的相关评价方案很少将它列入评价指标中,故将它正式纳入本评价方案。因教育观念是反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不易独立出来单设为Ⅰ级指标加以量化考察,所以在本体系中将“教育观念”概要分解为两个评价因素,分别为“德知修养”和“教学能力”两大母项下的子项。知识修养应评价教师是否具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否本学科之外较为丰富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能否系统掌握两门有明显交叉点和结合部的知识,本身是否为知识面宽广、视野辽阔的博学多才者。

扎实的语文能力素养,这是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语文能力应包括对听说读写多种信息的接收、反馈、传递、提娶处理、储存等方面能力。听的能力应评价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反映能否及时提取有用信息,并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二是能否对同行的授课进行客观科学的评教。说的能力应评价教师能否用规范的职业语言传递信息,口语的表达是否简洁生动,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否准确流畅地采用各种表达方式授课,讲述是否鞭辟入里,讲解是否精确恰当,问答是否富有启发性,谈话是否善于激励。读的能力应评价教师能否快速提取和处理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各种阅读方法及阅读速度的掌握程度如何。写的能力应评价教师的写功,如钢笔、粉笔字、毛笔字的书写能否为学生仿效,是否能写善写各种实用文体,为学生作文提供高水平的下水文。

全面的教学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素质评价的核心内容。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全

面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评价应包括课前备课与设计,课中施教安排,课后考评反馈等三大阶段。备课设计阶段主要评价教师能否准确理解、熟练地把握教材内容,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编写出正规实用、富有创造性的教案,科学地设计教学。课中施教安排主要评价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充实而恰当,是否重点突出,疑点明确,难点分散;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能否突破第一课堂,跨向课外和社会,体现大语文教育思想,这是对“教育观念”的具体考察项目;教学过程环节是否系统完整、层次分明、连贯有序、衔接自然;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否灵活多样,切合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实际,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原则;板书内容是否切合教学目的、内容,能否突出重难点,板书形式上是否规范、美观、简要、有序,有无创造意识;教学辅助手段的利用说明情况如何,能否与邻近学科教学相配合。课后能否科学测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处理教学反馈信息。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高层次素养,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显指标。教改实际证明,大凡有教研意识并能将所学先进教育理论自觉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去的,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科研意识淡薄的老师,也往往是教学效果较差水平处于下游之人。目前在我国,由于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制约,各种教育条件的限制,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备等原因,使得教师中的大多数不大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以为只抓好教学就行了,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搞科研。实际活动中,往往被主管部门硬性拉去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公开课必须出人展示时,临时指派水平较高者去应付,教研组较少展开研究活动;至于被指派的教师本人,设计教学时也不很清楚自己的实践是在哪种理论指导下的,只凭感觉走,认为是新、奇即可。结果,上级组织的有限教研活动,只是定期促一促死板一块的教学的改革试剂。从笔者近几年的教改调查和高师毕业生追踪调查情况看,以上现象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里表现的更明显一些。毋庸讳言,教育观念陈旧带来的科研能力低下,已成为目前拖语文教改后腿的重要制约因素。我们将以往评价方案很少顾及的这一评价要素,正式列入素质评价体系,并细分为四个子项,目的就在于鼓励并肯定语文教师以科研促教学,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科研能力主要评价四项:独立调研,总结教学现状与经验能力如何,选题撰文能力如何,交流协作情况如何,自修提高能力如何。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现有条件和教师科研水平实际,合理筛癣适当修改其评价子项及权重,但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删除这一评价项目,或将其评价标准降低到形同虚设的水平。

健康的身心素质,是语文教师各种能力的物质承载者,是构成教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资格的重要标尺。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即使各种能力再强,也不会是称职的教师,甚至不健康的身心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师,才能应付日常工作。身心素质评价着重考察教师的身体状况、一般心理状况和教学心理状况三个方面。身体状况评价教师的外在身体健康情况,有无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一般心理素质评价教师内在的动机、理想、意志、兴趣、情感、性格等总体心理品质,诸如有无实现成功目标的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有无坚强的意志,始终不渝的目的性,当机立断的果断性,能否调节情感,自制力如何,有否广泛的兴趣,健全的性格特点,积极的个性品质,如热情、乐观、沉着、自信等。教学心理素质主要评价教师有无强烈的事业感,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浓烈的爱护感,能否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心理打动感染学生,在出现意外事件时,能否冷静沉着,控制情绪,机智处理。对问题学生,是否训斥埋怨或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我们将教师的内在素质评价内容纳入指标体系,旨在引导教师更全面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优良素质结构。

适当的工作量,是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日常工作指标。评价其工作量的份量、难度、强度,能够客观地反映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承受能力,衡量出语文教师素质的优劣。一位教师各方面素质都较强,但不能承担正常的教学工作或不愿意从事除教学以外的其它与教学有关的工作,如教改任务及科研工作,这样的教师就不能称其为高素质。我们将工作量分为教学、备课、社会兼职、科研四方面考察其工作时数,旨在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语文教学及科研活动,尽可能减少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在鼓励教师努力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心保健,合理安排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以顺利应付现代社会带来的高强度、高难度的教学工作。

总之,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进行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是件易事。构建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师素质评价体系,更趋繁难。其评价体系构建的完备性科学性如何,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育评价的信度与效度。本文不揣浅陋,大胆设想,旨在与同行切磋,求得在教改实践中对本评价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直接检验,冀如所愿。

①俞恭庆《实施“燎原计划”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1993年第10期。②陈永芳、王晓赤《浅谈当代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年第2期。③杨东文《试论现代教育从“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化》,《教学与管理》1993年第5期④海光《成才新概念:兼修“五艺”》,《中国人才报》,1993年10月31日⑤王松泉《试论当代语文教师的培养规格》,《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5期。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内容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大家“齐步走”,也不是要抹杀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三爱,二人,一身)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责任权利。不得体育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下载教师的素质的内容(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素质的内容(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用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通用内容 自我评价 1刚开学时的我:随着又一个新学期的开始,我迎来了新阶段的学习生活。此时的我,心里多了份希望、多了份坚定,盼望着自己能在新学期中取得更......

    素质拓展校级认证内容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党史知识竞赛、学校党校培训、团校培训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爱心家教社活动科技学术与创......

    概述管理者素质的内容

    概述管理者素质的内容。结合你的专业情况,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管理者素质是指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各种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主要分为五方面: 一、品德素质(管理者思想、认识和......

    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

    教师素质提高

    一、课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人才竞争导致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健,在于建立一支勤奋、扎实、严谨、创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我认为......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论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想改变过去的那种四班,讲话,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必......

    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的生命线,新时代教师仍需要积极地修炼自己的基本功。 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基本功呢? 第一,新时代的教师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