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过去的教师》有感大全
读《过去的教师》有感
有幸拜读了《过去的教师》一书,本书汇集了季羡林、钱学森、苏步青、费孝通、汪曾祺、丰子恺等大家对自己的学生时代以及恩师的回忆。一篇篇记述着老师的老师们或者更早以前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透过它,今天的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昔日教育者的风貌,更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前人如何教书育人,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在阅读之前,我也迫切的想知道,这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的人,究竟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遇到怎样的名师,让他们在人海中大放异彩。通过仔细地阅读,我发现过去教师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是深远的。
他们彰显了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就像书中所提到的李叔同老师,他多才多艺,作曲、作歌、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演剧,样样都出色,博学多才,令人敬仰;又如夏丏 尊老师,为人敦厚,不尚空谈,他说“教育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而对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子,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又如齐白石老师,他严谨治学,富于创造。这样的老师,起到的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又是多么的伟大,正如朱自清老师所说“纯洁之学生,唯纯洁之教师可以训练”。
那么,我们教育,教的是什么?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曾经的春晖中学强调美育,蔡元培老师认为艺术能够陶冶性情,能够使人超脱卑微,痛苦,迷茫的生活,当然,我们说学校如果太注重学业,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美育、德育甚至说不注重为人的教育,学校也将成为了学店,教育也将失去了他应有的内涵和光亮。而在多年后的今天,我想,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业,我们更要注重德智体美劳乃至为人的教育的全面,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他应有的意义。
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队伍的一员,曾经的我常常思考,我当老师的意义在哪里,是谋生的手段,还是实现自身价值?成就感来自何处,是学生的成绩,还是学生的尊重,还是?我喜欢上自己的课么?
我想渐渐地,大家都和我一样,有了自己坚定不移的答案。我们教书育人,正像文中的一些话一样,当万不可有偏爱,万不可讥诮学生,以夸奖鼓励为主,不好的学生,淘气的或者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出他们的一点小好处,加以夸奖,不要发脾气,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佩服。
教育行业责任重大,教师职业辛苦而神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二篇:教师培训有感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之前对静海的印象仅限于静海经济开发区、团泊风景区、仁爱学院等,来到这里工作的一段时间里,知道了静海的特产“独流老醋”、“静海红小豆”、“金丝小枣”,了解了一些这里的风土人情。而通过今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对静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认识了静海的历史,记得孙局长说天津卫有600多年的历史,而静海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出了皇上的老师,曾作为军事地点等等,而现代经济又快速发展。印象最深的还是静海教育的发展历史了。孙局长说:“在静海最好的楼是学校,待遇最好的是教师,最幸福的是学生。”,孙局长通过静海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社会支持等方面做了讲解。
首先是教学条件的巨变。以前的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都是在低矮的土坯房里学习,破破烂烂的桌椅,再加上一块黑板、几只粉笔,就是学校的全部家当。后来慢慢有了讲桌、大三角尺、圆规一些教学工具,但还是很简陋。冬天的时候,教室里就靠一个小炉子来取暖,离着近的学生烤得头痛,离着远的学生冻得伸不出手,轮到哪个学生值日生炉子,还需要学生自己从家里捎引火的。到了夏天,天气炎热不说,就怕下大雨,外面下大雨,教室就会下小雨,最让人担心的是,土坯房遇上大雨就有倒塌的危险。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教学设施日新月异,什么都有,电脑、投影仪这些多媒体设备都走进了教室。另外,还有语音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和以前不能同日而语!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是楼房,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校园里有水冲厕所,橡胶操场,有各种运动设施。音乐教室里有钢琴,乐器。这点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四党口小学有萨克斯乐团,周一升旗的伴奏是自己萨克斯乐团演奏的,还会出去参加了县运动会和很多比赛。而这是在市里面的学校都没有的。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变化。以前是初中毕业后就当上了小学教师,师范毕业生和初、高小毕业生的学历还算不错的。老师们都是教学“全能”,一个老师一个班,语文、数学、音体美,再加地理和历史,都是一个老师包办,有的时候晚上还要教夜校。还有的老师教着年龄不等的不同年级的学生。现在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一个班主任,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不但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并且每个学科都有专门学这个专业的老师来教,有的学校还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课外辅导员。现在老师的学历,基本都是大学本科,还有的是研究生,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今天参加学习培训的新教师就有二百多人。
还有教育质量的改变,去年天津的文科状元、今年的理科状元都是出自于静海。高考一本率为百分之三十三,二本率为百分之六十八点五。除了基本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变,各个学校设有书法、绘画、舞蹈、器乐、合唱、篮球、乒乓球、跳绳等活动小组,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这次短短几个小时的培训,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孙局长说知道我们好多本科生觉得教小学有点屈才,他对小学等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让我觉得自己之前有些想法是不对的。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会时刻牢记孙局长的那个希望“要脚踏实地”,在今后的培训学习中一定会认真对待,全力学习,尽快的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储蓄知识与能量。
第三篇:教师培训有感
教师培训有感
流连于宋老师的精彩分享中,竟没注意课堂已接近了尾声。今日的培训于我而言,非常实用。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古至今,中国人都注重礼仪文化,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将这种礼仪文化传授给学生。“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一个人一生要追求的美德。
在培训中,宋老师谈到,教师要有得体的仪容,高雅的仪表,优美的仪态,亲和的微笑,恰当的眼神,良好的态度。宋老师不仅风趣幽默,还用了各种图片和影片给我们生动地展示,将教师礼仪做了详细的解读。更宝贵的是,她还亲自下台与我们互动,给我们示范站姿,坐姿,蹲姿等实际操作,使我们对教师礼仪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我们的学生是初中学段,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此时,每天给他们做榜样的就是老师。因此,教师要在个人礼仪形象方面特别注意,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给学生做好表率,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宋老师的讲课过程中,我们也见证了这样一位注重礼仪形象的老师给学生带来的特别感受,高雅、从容、有礼有节,有尊重,有宽容,学生便更容易协调和沟通,对于课程本身也付出更大的热情和专注。
一位好教师更具备十二种素质。友善的态度是最重要的。教师友善的态度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提高亲和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教师应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教师应有恰当的眼神,与每个学生有目光接触,而不是只习惯于看某一个方向,只点某个方向学生回答问题,不能忽视班里的任何一位学生。其三,要宽容与学生相处,即使学生叛逆顶撞了老师,老师也要宽容待他,不记仇,耐心教育学生。其四,教师要有良好的仪表,干净、整洁、大方,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其五教师要有耐性,绝不能待学生不耐烦,即使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也要慢慢开导,切忌大声呵斥。第六,教师要公正地处理学生问题,不因成绩高低而对学生进行偏袒,因为这样极易给其他学生造成心理阴影。第七,教师要有幽默感,这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的一大法宝。第八,教师要有良好的品性,使学生对老师有尊重和敬畏。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还应有良好的方法,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兴趣广泛等品质。另外,在下午的学习中,我们也认识到教师服装搭配、色彩协调、款式选择的重要性。大方、利索的发型也是良好形象所必须的。
宋老师是从教师形象礼仪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培训,而上午王克伟老师是从与家长的沟通方面给了我们珍贵的建议。学生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必不可少。孩子的健康成长,仅仅靠其中一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看不到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也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况。因此,唯有沟通是连接家长和教师的桥梁。沟通地好,学生就会进步,沟通地不好,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沟通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是每一位老师都要潜心研究的艺术。王老师告诉我们,沟通是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语言,还需要倾听。在倾听时,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打断对方的话,要让对方畅所欲言。要克制自己,特别是自己想发表意见的时候。其次,要有关心。倾听要带着兴趣,而不是漫不经心。最后,不要假设自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了一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倾听是多么的重要。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话问一个小朋友,问他说,“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呢?”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行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在空中熄火了,你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会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只有林克莱特没有那样做。他问小男孩为什么,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这个故事让我们理解了倾听的重要性,没有倾听就会铸成误解,有了误解就会使孩子的心灵受伤,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与家长还是学生,都要有良好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教师的使命。
第四篇:教师读书有感
《爱弥儿》读后感
陈坚胜
《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该书于1762年发表,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此书,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他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对自然教育的观点及设想它描写了爱弥儿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详细地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他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爱弥儿》出版后轰动了整个欧洲,影响巨大。
卢梭的《爱弥儿》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每一卷又分若干小节,虽然整本书教育思想上是连贯的,每一个小节又都在阐述卢梭的一个独立的观点,所以即使分开来看,也同样不觉得有断续感。
《爱弥尔》给我最大的启迪就是:身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所能尽到的责任就是给残疾孩子一片自然的天地,帮助他们认识、发掘自身的能力,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我们学校的残疾孩子普遍有自卑心理,为了一点小事,会难过很长时间,本大周,我们班学生洪会敏,就因为学校有一个女生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他自己竟然好几顿饭没吃,精神也很差。面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其谈心,给他信心,让他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爱护自己,不要专牛角尖,多过多次的交流,现在已转好。卢梭的“人的自然状态”并不是要求人类返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中去,而是主张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自然发展过程相适应地教育儿童。这种自然人就像他培养的“爱弥儿”一样:身心两健、手脚灵巧、自食其力、富有情感和理智、心地善良、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
第五篇:当教师有感
我从xxxx年起开始工作,一直在学校里教书,到今年已经当了近xx年教师了。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师生涯中,我尝遍了种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但我仍旧非常热爱教师工作,并以能当教师为荣。
教师工作意义的重大是世人皆知的。而教师工作的乐趣,则是很值得说一说的。古人早就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其实,何必要所教的都是英才你才快乐呢?只要受教的人能够理解你,尊重你;你的见解、主张,能为他所接受、遵行,那就是莫大的乐趣。我们常说,知音难遇,而教师在学生中却很容易得到知音。因为一般说来,学生都是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的。教师的见解、主张,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你在讲课时,看到学生们都在专注地倾听你讲,那一双双聚精会神的眼睛对你表现出无限的信赖,你的心头该感到多么的欣慰啊!教师所讲的当然要包括许多知识性的东西,但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要学会做人,首先必须能明是非,辨善恶。要能够知道是之为是,非之为非;善之为善,恶之为恶。然后坚持尊是贬非,崇善嫉恶。人人能够如此,那么像“文化大革命”中不分青红皂白地举起“造反有理”的大旗,狂热地高呼“~一切”、“横扫一切”的荒谬口号并恣意横行的事,就决不可能发生了。如果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教育普及工作做得很好,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觉悟程度很高,十年~中所出现的许多荒谬绝伦的现象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近xxx年,我专门培养研究生,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互尊互爱的情谊更加深厚了。那种共同切磋、共同提高的乐趣,真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