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听后感
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听后感
这次教育专家来校做讲座,对于我们父母来说学校做了非常有意义的事,非常感激学校。我从讲座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受。
这次听了教育专家的演讲之后,我觉得教育专家所提倡的阳光教育实在太好了,也替我解决了很多难题。从中我学会了表扬孩子的技巧,知道了男孩子要培养阳钢之气的必然性,孩子不爱学习应该注意什么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种阳光教育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有效,我本人就是受益者,只有亲身体会才能觉得更加现实和有效果。
我有个儿子上小班,虽然胖了点,但是长的很可爱。以前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守在他身边细致地指导他学习和生活,所以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懒惰,挑食等。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由于我儿子口齿比较伶俐,所以每次对阵我都以失败告终,愤怒的情况下只能用棍棒来解决问题。可想而知,家里总是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没有温馨可言。听教育专家的讲座之前,在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采用了类似于阳光教育的方法,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育,儿子有了很大改变和进步,懒惰,挑食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家里也开始有了欢笑。
想让孩子有所改变,就像教育专家所说的,首先父母要改变教育观念和讲究教育方法。必须大人先努力去改变自我,才能有资格去教育孩子。其次,在改变观念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一点一滴的改变和进步。这样孩子的脸上也会露出灿烂的笑容,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教育专家的很多教育方法都贴近实际,所以做起来并不难。由于学校的这次安排,使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我吃了颗定心丸,注入了活力,再一次对学校表示感谢!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让父母去学习,培养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材。
小(1)班杨乐文家长
2010.12
第二篇:专家讲座听后感
“和谐教学法”助我成长
——听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学法”有感 阳城三中 卫晋平
今天上午我有幸与“和谐教学法”的创始人王敏勤教授面对面谈论有关教学的问题,从中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领略到了和谐教学法的绝妙,实在算得上是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让我受益颇多。受益一:学生位置的安排法。
在王教授的理念中,他将学生的座位从排排坐变成团团坐,可四人一组,两人合坐两人对桌;也可两人一小组,六人一大组,其中小组和大组均将其中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任命为组长,每个小组的两个同学水平相当,而每个大组的三个小组里的水平则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这是为了方便好学生能够帮助差生,真正形成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小组。为了能够真正实施,这里面还包含着详细的奖励机制:每个小组中有一个类似篮球比赛的记分牌,每节课开始,记分牌都由各大组长显示为0分,每节课结束有同学负责将每组得分进行登分,根据各组得分评选出优胜小组或明显小组,并且还评选出为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达到月冠军的组内每个成员均给家长发送喜报,以示鼓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成绩好的同学更好的帮助差生,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虽然我们平时也是按小组考核,座位却仍然还是排排坐,因为以前也曾把小组安排成团团坐的形式,但由于原来的班容量大,管理起来有困难,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又回到了排排坐的形 式。其次由于资金问题,我们每周评出的明星小组不是以发喜报的形式鼓励,而是拍下照片发到家长的微信群里,发到班里建的QQ群里,以便让家长及时的了解班里的一些情况,和孩子及时沟通。受益二:画知识树。
王教授认为,一节课里包含着不仅仅是里面的内容,还包括编者的意图和课标的要求,所以备课或者是上课都不应该孤立进行。即每个单元都是主题式的,模块式的,要求单元按主题背景,落实课标要求,因此有必要画知识树将各大联系形象地描绘出来。当然描绘的不一定要真正画得像树干、枝叶,而是要有简单的笔画,不同的颜色区分这样就够了。知识树很重要,不仅在开篇就能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上下关系,还能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几大内容分别是什么,最后还可将其用作复习回顾的一种手段。甚至,不仅仅是老师要会画知识树,学生也要学会自己画,以便显示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程度。知识树的好处不仅仅在上课,更在评课议课时,王教授说道,但凡他听任何一节课,只要他画出了知识树,那么他就有评课议课的底气了。这一点最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受益三: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五大环节。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每节课都由几个自学指导来启动,用知识树去进行单元导入。在这里,王教授对明确目标有了更为通俗的认识,他说道,这节课要办什么事,办到什么程度,即是这节课的目标。这话我非常欣赏,因为将教学目标表述出来作为一个让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东西,我想必须要简洁 要通俗易懂,而且要直接,即直奔目标而去,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教辅书籍上的种种。而我平时展示给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我制定的教学目标,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王教授说道,任何教学都是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一些教学尝试无效的原因其实是输在了管理上。所以我们要明确,针对一个知识点设一个自学任务,想完成挑战赛一样的逐一完成。如果是新课的例题,那么可以尝试看例题后合上书,自己写出来,在合作探究中,小组两人互相评阅对错,并且要能够给对方讲解明白,这就说明能够理解了。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就放到大组去解决,能够解决的尽量解决掉,最好少用全班讨论的方式,大组实在不能解决,那么只好用全班讨论的方式,只要有一个同学会的,能够讲解的,那么老师都尽量避免不要讲,把时间过多地留给学生探究。
王教授提到的这一点是我们大多数老师的共性的问题,往往在学生说完之后,我们老师总是再重复,总担心学生没听懂。所以在今后的我的课堂一定要注意完整,即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要总是插话、走动打扰要给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钻研课本,课堂上一定不能浮躁。王教授提到的课堂浮躁,我的理解是,可能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是活跃的,但是多了很多无效提问,比如说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的问题,再提出来,就显得索然无味了,这是虚的东西,浮华的东西多了,课堂肯定不扎实,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一旦课堂不扎实,孩子们就学不到东西。还是王教授说的好:课堂上让学生高度紧张的是思维,而不是身体。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王教授说,课堂上一定要一追到底,千万不要放过一个学生。这也是对一堂清的一个体现。大组汇报,会了的题不用再讨论,只讨论或点拔疑难问题,总结知识的结果和学习的规律。类似这样的题目应该如何切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老师在点拔时关键要留给学生的东西。这里王教授提到一句话:高水平的老师教方法、教规律,低水平的老师教知识。这对我是一个震撼,也是一个点醒。以前我们山西省教研室的白老师也说过,只要一个学生站起来,就不要让他没有收获就坐下,这和王教授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坚持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有收获,每天这样才能做到“堂堂清”。
(四)变式训练,拓展提高;
要做到堂堂清,课堂上要先要做到一步一清。要达到这点,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即保底不封顶,层次滚动。基础知识包括课本上的例题、课后练习等等,可加以变式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在个别学生上台讲解的时候,台下的学生不一定个个都听,都会了的学生可以做附加题或者是选做题,这是拓展提高的空间。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课堂小结不要走俗套,不要过于形式化,利用知识树把单元回归。
这次的与专家面对面,让在讲台上站了二十二年的我,对于高效课堂又有了新的理解,真正帮我解决了一些教学的实际问题,与我,也实实在在是一次美味的心灵鸡汤。
第三篇:幼教专家讲座听后感
今天晚上有幸参加了**幼儿园从南京请来的幼教专家**老师为我们家长朋友们传授育儿只是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孩子与我更贴心-了解孩子的发展目标,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通过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聆听与互动,让我这个初为人母,缺乏育儿知识的新妈妈对孩子的心理与行为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陶老师的讲座中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所作所为。所以我们有责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祥和的家庭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充满欢乐的家庭中快乐成长。
其次,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体育与生活技能、上进心和意志力也是我们作为父母必须掌握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越来越多家庭把小孩当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一样的伺候着,殊不知这样的溺爱不是真正的爱,这样的疼爱只会让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经受更多的失败与挫折,对于孩子现在能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应该积极鼓励他去做,而不是所有的事都包办。陶老师的一句:“肯定比夸奖重要”一下就点醒了我,我重夸张与鼓励,但是忽略了肯定。因为过度的夸奖与鼓励会降低孩子做事的能力,甚至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经受不住一点挫败,所以,夸奖鼓励不可少,但是必须得有个度,多用肯定的语言代替夸奖。
再次,陶老师还说到了“四力”的培养。四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记忆力。这四力归纳为一力就是智力,智力的高低同样需要我们作为父母的积极培养,有科学实验证明父亲这一角色在智力培养当面远胜于母亲,所以爸爸们,要想自己的孩子更聪明就要多花时间陪他们。
最后,陶老师传授了教育孩子的三个原则:
1、给孩子自由,给孩子提问的自由。
2、保护孩子的安全。
3、进行科学的引导,适当时候要看着孩子出错。这三个原则中前两个原则我相信我们家长朋友都做到了,但是第三个原则再没有听取这个讲座之前我想大部分家长和我一样没有做到,在孩子出错之前我们已经制止或者帮忙做好了,长期这样不让孩子体会做错事的后果,孩子不会有责任感,不能有担当,所以特别是男孩子的父母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要适时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经历失败,让孩子在出错的过程中成长。
今晚的讲座感觉让我上了很有价值的一堂课,非常感谢大地豪城幼儿园能请到那么优秀的幼教专家为我们传授那么多那么富有价值的育儿经。
第四篇:《笑对人生》家庭教育讲座听后感
《笑对人生》家庭教育讲座听后感
《笑对人生》家庭教育讲座听后感
——爱让残疾的儿子自豪地立于天地之间
二年五班z家长
今天在二中报告厅听了田秀英讲的《笑对人生》。田秀英是全国道德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十大杰出母亲。田秀英的人生讲座使我感动之余,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母亲,面对严重烧伤的儿子,她坚持挽救儿子的生命不放弃,历尽磨难,不但挽回了儿子的生命,还鼓励儿子努力学习,顽强与命运抗争。最终在她的细心呵护和鼓励下,儿子学有所成,活出别样人生。
也许在正常人的眼中,田秀英儿子
蔡振国的模样——面部因烧伤扭曲变形、双手严重畸形,身体残疾,永远不可能在人群里数第一。但一个方面不是第一,不代表他永远不能与第一结缘。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努力诠释着他作为人也可以拥有排名第一的光荣,也可以很优秀。入学之后直至大学,他一直是每次考试的第一名。因品学兼优,他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山东省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008年他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北师大的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研究生。
他终于以努力奋斗成就了人生的辉煌,活出了一个出色的天地,活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当然,他今天的成绩最离不开的还是母亲的疼爱、鼓励和付出。是母亲的呵护让他有尊严地活着,是母亲让他明白了怎么样活着才有尊严,更是母亲让他懂得了“人不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也能行”“人得学会感恩、学会适应环境”等人生的朴实道理;入学第一天,没人愿意与他同桌,为了培养他的
自信心,母亲田秀英哄他说自己小时候上学也没有同桌,让小小年级的他把这样的事看成是正常的一件小事;一次考取第一名,却因为相貌丑陋,照片没有像其他的小朋友的照片一样被贴到学校的光荣榜,母亲告诉他要放远眼光,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会有人用羡慕的目光追逐;上了大学,考研的时候,他因为路边小摊卖饭的不公正待遇,在电话中向母亲哭诉,母亲委婉地告诉他,应该感恩小摊主,因为小摊主让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不是总像在母亲身边那样好,人总得学会适应环境……二十多年来,每遇一件件小事或大事,母亲总能有理由合理化,从而让他学会了乐观面对现实,笑脸迎接未来。田秀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以博大的爱,尊重着生命,爱护着残儿,疼爱着丈夫,支撑着家庭的重负,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的母爱故事。她,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天下儿女成长的导师!
在陪伴儿子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田
秀英没有高深的说教,但她的言行却运行着高深的哲理。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作为母亲,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庭的责任,对理想的追求。她和普天下的所有母亲一样,有着母性的光辉,爱子胜过爱己,不管孩子是什么样子,丑也罢,病也罢,残也罢,在母亲的眼中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宝贝。所以她母不嫌儿丑,不把病儿当累赘。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严格要求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看待自己,以正常人的心态对待别人看他不正常的事,以感恩的心态感谢别人让自己学会了适应环境。田秀英,教会了儿子如何做人!
若做母亲的都如田秀英,用欣赏的目光看子女,用鼓励的言行育儿女,用以行为先的行动教子孙。那就真如她所说,没有儿女不成才了!母爱真是伟大!
第五篇:专家讲座听后感
专家讲座听后感
李江杰
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东方红小学开展了听专家讲座活动,这次活动中,主要内容是注音提字,怎样教学写字和写好作文。我共观北安团队课3节,听讲座2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
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行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心得体会《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专家这样说道:“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
让我们记住:“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
总之,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