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关于“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进行教研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基础教育体系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也是教师在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制度保障。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研制度体系,同时被确定为遂宁市首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市教育局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的迫切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总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将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它将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四)、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改变科研是教师“身外之物”的看法和认识,改变科研活动只是围绕一个固定的课题所做的单一周期的研究的做法,使科研与我校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我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创建结合在一起。
三、校本教研的实施原则
以校为本的教研,重点研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实践形式。研究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
1、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和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教导处、教科室、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成立校本教研工作小组,他们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
2、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1)、实行校本教研月报制度。各教研组每月采取书面形式集中或分散向指导小组至少汇报一次课题研究进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
(2)、帮助教师将“有价值的问题”转化为“课题”。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教研组每周向教导处提供一个(或多个)组内带有普遍性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有价值的问题。
(3)、实行小组专题教学月制度。每学期学校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在一个月内,各学科按年级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4)、加强校本教研的监督与检查。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要发挥校本教研的骨干带头作用,并做好课题研究记录,交教教科室备案;教务处根据《高升实验小学教师工作考核条例》加强日常教研活动的检查。
(三)落实校本培训,创新校本培训机制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开放在职培训活动,其定位在于实现老师个人的提高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及社会服务等多次功能的有机整合。我们坚持“以教师为本、立足实际、注意实效”的原则,使校本培训成为发展每位老师潜质和创造力的平台。
1、完善并落实《我校校本培训制度》。
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规定每周四下午为全体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在培训中,要求老师必须作好详实的笔记。
2、培训内容紧密联系教师实际。
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详实。具体有课程通识培训、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学科研培训、现代教育计术培训等。为教师解决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3、培训形式不拘一格
校本培训力求贴近教师工作实际,主要通过个人自学,分组培训,集体研讨等形式;在效果上体现“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与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讨论等方法;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至少邀请一位专家来校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每学期各教研组至少要开展一次面向全体教师或部分学生的讲座活动,指导小组成员要带头开设讲座。
(四)倡导自我反思,奠定校本教研基础
教学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教研才有基础。才能落到实处,为此,学校“钢性”推进,要求如下:
1、每位老师每一课必须在备课本上记录点滴反思。
2、每位老师每月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层次反思,教师每月两篇。
3、每位教师必须在每月28日前将深层反思交学校。
4、教科室每月在上交(深层次)反思中评选出有价值的反思十篇并让本人在教师大会上交流,并将其反思编辑成册。
只有长期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才能不断更改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和目的性,提升教学水平。
(五)、伙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校本教研的灵魂和标志,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交谈、协作、帮助等。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已见,以教师指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同时,校本教研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1、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
学校明确规定:小学高级教师每学期听课不低于16节,小学一级教师每期听课不低于20节,小学二级教师不低于30节,听课后一定要集体评课,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以后的改进建议,为了保障老师们听课的节次,我校每期分别不定时安排有:高级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新教师合格课等不同形式的校内公开课。除此之外还可以教师自主组织,听同事及同学科老师的课。为了探讨新课程的有效教育策略,我校将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然后由一个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到满意为止。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 ”作为新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发展。
2、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集体“会诊”活动
学校要求教师随时将本人在教学中在遇到疑难、困惑问题记录下来,每月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一次集体研究会。在研究会上,老师们把问题摆出来,由全组教师共同“会诊”找出解决的方法。
3、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我校规定,凡是从事本学科教龄未满3年的青年教师,必须主动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为指导教师。学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开展新老结队活动。学校教科室建立“师徒”档案,并做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落实。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同时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六)、专业引领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开展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它不是全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为了切实有效的抓好校本教研工作,借助专业引领这一基本要素,提高教师的发展层次,我校决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①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刊物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
②培养并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③将本省市、区各级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观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构建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切实保障校本教研有效开展。
1、组织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领导领导教研制度。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导处(教科室)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教导主任是主要责任人。学校制订出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有教导处(教科室)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
2、教师教学研究制度。主要有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3、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为给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将建立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
4、学校内部教研的服务制度:
〈1〉建立教师教研专业支持制度,通过开展专题研讨、教师与专家对话、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学校教研的层次;积极主动争取教研及专业研究人员以听课调研、亲身示范、现场研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发挥其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2〉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3〉建立民主教学和教研制度。结合学校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民主教学制度,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
5、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5年10月--2007年1月)
1、整合学校教研机构,成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组织机构(指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
2、采取个人自学、分类培训、集体研讨、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进行校本培训,提高认识,营造校本教研氛围。
3、召开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广泛征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意见及建议。
4、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5、根据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初步实施(采取典型示范、分类指导、逐步推广的方式),并根据实施中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6年2月--2007年2月)
1、进一步开展深层校本培训,推动校本教研科学有序的开展。
2、强化自我反思和伙伴互助,落实“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将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校本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立足于校本。
4、逐步形成我校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5、进一步完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袋(教师专业成长史、反思札记、课例研究、教研活动记录、发表的论文论著、进修证书、获奖证书等)
(三)、总结推广阶段(2007年3月开始)
1、对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全面工作总结,提炼成果并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市首批“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的示范作用,同时使校本教研不断深入开展。
2、对我校校本教研的实施结果进行阶段性反思,实事求是地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科学的实验报告。
3、总结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积聚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有价值的反思、课例、策略、措施、模式、方法等系列成果汇编成我校的校本教研成果集。
4、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实施策略,将我校建设为富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
七、保障
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研活动经费投入,建设高规格的学校教科室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完善各种设备设施,配备校本教研实施中所需的各种物资,确保校本教研顺利开展。
铁西区太阳升小学
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校本教研的理念: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实施新课程方案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二、校本教研的任务:
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沟通桥梁,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并产生积极成果。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三、教研时间:
1、集体时间:每双周二教研一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2、个体时间:由教师个体自定。
四、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2、同伴互助:
以学科小组为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教研室,以教研室为单位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名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阅读教育名家专著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4、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图书馆,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五、教研活动的设计
1、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政和弧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地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教师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研究开展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六、教研活动的管理
1、教科处组织教研室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并由教科处审核。
2、教研室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
4、教研室成员人人参与教研并实行考勤。
5、下教研室行政人员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协助教研室主任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室活动情况应及时汇总反馈。
7、教研室活动情况报教科处备案入档,按《沂水师范教师教科研量化考评办法》进行考评计分。
七、校本教研的奖励。
1、将教师的提高与教师教科研成绩量化评价结合。
2、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室”,按规定予以加分。
3、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教师个人的教科研成绩记入教学评价总成绩,进行奖励。
铁西区太阳升小学
第二篇: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宝高新文教发„2012‟39 号
宝鸡高新区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做好高新区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教师„2010‟69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本研修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校和教师实际自主确定研修目标、内容和方式,逐步形成以校为本的研修工作新机制,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实际,以校为本。以六镇教育组、局直校为研修基本单位,立足本镇、校实际,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1
促进学校发展。
2、关注课堂,注重实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
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
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
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3、全员培训,整体提高。校本研修必须关注每一位教
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
三、目标任务
通过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五年规划的实施,基本构建起
目标责任明确、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的校本研修工作新机制,通过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抓点示范、骨干引领,创新模式、整合资源,使教师的工作能力明显增强,促使我区教育教学
质量稳步提高。
四、研修内容和基本方式
1、校本研修的主要内容
校本研修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高效
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
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
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
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
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
管理等。
——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
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2、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学校实
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专家引领的研修方式: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
交流研讨等。
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集体备课;案例分析;课后反思;
一案三单的研制与开发等。以老带新;结对互助;兴趣小组;
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联片研修等。
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
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校园网站;专题论坛;博客写作;
QQ群交流等。
五、工作任务
按照“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分类、分步实施、有序推
进、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我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
工作的具体任务是:
1、宣传准备阶段(2011年):建立区局、镇及学校领导
机构;制定校本研修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
相关制度,全面启动新一轮校本研修工作。
2、创建校本研修示范校(2012年):确定校本研修示范
校,挖掘校本研修课程资源,确立校本研修课题,培育地区
特色的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
3、以点带面,全面推进(2013-2014年):总结研究校
本研修示范校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丰富校本研修内容,深化
校本研修活动主题,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提升校本研修
质量。
4、完善机制,形成常态(2015年):完成校本研修五年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提炼校本研修工作的成功做法和
基本经验,展示校本研修成果,促使校本研修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有序、有效、持续深入
开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六、保障措施
1.明确职责,建立校本研修工作新机制
2.落实措施,确保校本研修工作有序开展
宝鸡高新区文化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工作校本研修方案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市教研室各镇校、局直校宝鸡高新区文化教育局2012年3月8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三篇: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孟庄中学
2012年3月
合阳县孟庄中学
合阳县孟庄中学
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
为强化我校教师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依据《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陕教师[2010]74号)《合阳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合教发〔2011〕09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为宗旨,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以我县教育改革大局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海云
副组长:蒋永春
成员:赵锋党胜
三、目标任务
(一)打造素质精良的校本研修“引领者”队伍。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引领作用,开展教研组长、学科骨干分级培训活动,选拔和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作为我校校本研修的“引领者”,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5年内全校组建10名校本研修“引领者”队伍,负责组织与带动我校59名教师不少于360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
(二)建立校本研修示范组。学校根据各教研组校本研修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示范组的标准。以示范组为龙头分层引领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我校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三)建设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和资源信息库。学校要做好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教师的校本研修搭建网络平台;要增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积极建立我校的资源信息库;积极为“合阳教研网”
提供优质成果。
(四)建全促进校本研修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学校教师的校本研修行为;建立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制定详实具体的评估考核办法,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努力提升我校校本研修的品味。“十一五”期间,我校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找准突破口,努力培养一支新时期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提高我校教育品味。
四、研修内容
校本研修的内容是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系统而有步骤的进行。
(一)按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研修内容大致可以划分如下:
1、职业情感类:就业动机调查;职业理想构建;年龄优势发挥;和谐团队建设;职业价值确认等。
2、职业奠基类:教师职业知识基础;职业基本技能;基本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
3、专业建构类:专业发展的自我认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自我设计;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等。
4、专业提升类:从业理想的完善;能力结构的优化;教育教学风格的创立等。
5、专业成就类:职业生涯回顾;自我总结反思;经验积累提炼;理论成果产出、推介等。
(二)按研修内容的不同属性,研修内容大致划分如下:
1、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类: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2、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类: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3、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类: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4、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类: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五、研修方式
校本研修的方式要根据研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教师个人实际而定,注重科学性和灵活性。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主要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一)聚焦课堂校本研修(集体备课、示范观摩、观课议课、同课异构、微格教学、学科研修、一课两上)
(二)专家引领校本研修(专题讲座、案例点评、课堂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
(三)同伴互助校本研修(以老带新、结对帮扶、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
(四)校际合作校本研修(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联片教研)
(五)基于网络校本研修(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交流)
(六)课题带动校本研修(小课题研究、诊断式研究、省市县级课题研究)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充分宣传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校本研修工作;迅速组织人力,研究和制定适合校情的校本研修方案;
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
(二)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5年8月)。
全面展开校本研修的各项工作,确保校本研修步入规范化、常态化,及时总结校本研修经验,优化校本研修方法,确保研修工作稳步健康推进,取得新的丰硕成果。分级分层开展校本研修进行各级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校本研修示范组评选工作;召开全校校本研修经验交流会。
(三)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开展自查自评活动,全面总结校本研修工作,汇集整理研修成果,形成总结材料报送县局。
七、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把校本研修工作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个人五年专业发展规划和研修计划。
2.强化检查。校本研修作为我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学校工作督导检查评估之中,与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工作业绩挂钩,以确保校本研修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组校本研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与评估。
3.加大经费投入。“十二五”期间,省上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推动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我校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将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的规定,专项列支,确保校本研修工作顺利推进。
第四篇: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汶上镇西门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目标
以新课标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和各教研组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努力实现我校“出质量、树品牌、促发展”的奋斗目标。
三、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内容、方法
(一)进一步完善教导处组织的校级教研活动制度。
⒈要求和方法:在保证语文、数学、英语各一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学科(比如主题班会、科学等),若承办镇级以上教研活动,则该学科校级活动不再重复举办。⒉步骤:⑴教师报名;⑵学校教导处制定计划;⑶集中时间上课;⑷说课、集体评课;⑸总结;⑹资料汇总。
(二)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论坛。
⒈要求和方法:⑴论坛主题:“三育”(围绕新课程主题进行育德、育才、育人);⑵论坛时间:每学期期末;⑶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⒉步骤;各教研组推荐——内容审查——学校论坛。
(三)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每次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学校教导处择优推荐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或发表。
(四)实行每周一小时的业务学习制度。
⒈要求:教导处要组织好隔周一次的集中学习,每个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⒉方法:推行行动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讲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五)实行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开放展示活动。开放对象主要是外校教师和学生家长。
(六)坚持每月一次的由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和全体课改教师参加的课改研讨会,要有记录。
(七)教师每周有一次教学反思;两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师论文或经验总结;每学期编制一份有代表性的试卷;每人建立一个个人资料档案袋。到外校听课,回来一周内必须在同科老师中推荐经验。
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校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级——(校长室、教导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学校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一)达成目标:
⒈铸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骨干教师梯队。(1)一年内学校主办一次县性优质课。
(2)三年内增加2--3名县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⒉每学期要有2个以上学科在县级知识检测中名列前茅。⒊组织好语、数、英等校级研讨、“三育”论坛、论文评比、教学开放展示日和集中业务学习等活动。
⒋学校的教改实验项目要扎实推进,做出实效。⒌领导小组要率先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校本教研的各项活动,树立学习榜样。
(二)具体要求:
⒈教师要参加市、县、镇的继续教育,努力做好校内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发动全校老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3.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开展老中青结对子活动,并负责督促检查。
4.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5.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导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一)达成目标: ⒈每个教研组组织好8次以上主题业务学习,保证每次研讨课后有评课。
⒉完成教研组各个课题结题工作。
⒊完成教研组教师梯队建设,培养具有承担镇性教研活动开课的教师。
⒋保证平时正常性的研讨和交流活动的开展。
(二)具体要求:
⒈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教学理论,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并严格执行。
⒉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教改实验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⒊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⒋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记录。
⒌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⒍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月听新教师课。
⒎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过关题、考试题的质量,向建立学科题库方向发展。
⒏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一)达成目标: ⒈完成每周一次的教学反思 ⒉制订个人成长规划(时间可以考虑一年至三年),并按成长规划努力达成。
(二)具体要求:
⒈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⒉每位教师认真完成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⒊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4.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5.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教参,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即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即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五、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激励机制
⒈在各级教研活动(教研组、学校教研活动、镇教研活动、县教研活动等)中开课的教师按不同级别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⒉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和案例按照级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学校校刊及博客中推荐文章按论文计算)⒊各级各类获奖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4.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比赛中获奖的(包括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给予一定的奖励。
5.各教研组长每学期发给一定的岗位津贴。
6.对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其他方面(如:评课积极、试卷质量高等)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几点补充
1.提倡语文老师写下水作文。2.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附教研机构分工: 总负责人:刘含勤 语文组长:孔静、王秋 数学组长:王树香、庞金华 综合组组长:李长松 艺体组长:刘彦波
第五篇: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东宋镇初级中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带动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工作要以“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体现学校、为了学校”的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我校教研教改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目标任务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意识,改革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式,把教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促进教师专业和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建设一支融教学、教研、进修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师队伍,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学习化组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内容
(一)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
切实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导主任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机构与活动机制,明确工作职责与要求,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校长把重视和加强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筹划教学研究,制定教研制度、教研计划,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认真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其次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教研课题的实施工作。教导主任要督查并参与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
(二)合理设计,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校本教研制度的创建,是确保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必须对原有的教研制度进行修订,同时尽快建立并完善新的教研制度。
1.理论学习制度。理论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保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学校每月对教师理论学习情况作汇总、评估。
2.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要写考后感,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教研札记),这样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3.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实施校本教研的重要前提。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研究,其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改善师生行为而不在于渴望新观点的产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形成课题进行研究。
4.教学案例研究制度。一方面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善于总结反思教学过程,自觉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教学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选取有典型的教学个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讨论,引发教学理念的有效碰撞,激发教师学习创新的热情,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5.专业对话交流制度。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搭建平台。一是要创建和谐民主的学术氛围,广开交流渠道,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教师上
“自己的课”;二是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三是创造促进教师对话交流的环境,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专业指导、名师讲课等活动,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意识和潜能。
6.学习汇报制度。凡外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必须组织一次全校性或本教研组内的专题发言,向其他教师汇报自己外出学习的心得。
7.校本教研激励制度。学校将对教师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适时总结反馈,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规范教师校本教研行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成绩突出者将予以表彰奖励,并与评优树模、职称晋升挂钩。
(三)科学实施,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协作解决、说课、听课、评课、教师对话等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名师教学示范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要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新理念,把自我反思变成教师不断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良好习惯。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每周写1篇教学反思笔记,每月进行1次常规教学自我评价,1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或教学故事),学校要有真实的检评纪录。
2.同伴互助。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基本形式有:
(1)对话。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学校要围绕课改等热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活动。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每月教研组至少开展1次课改研讨课,课前由备课组共同研究、设计,推出一堂高质量的课,课后共同评课、反思,不断探求教学规律,克服不足之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不少于2节,听评课不少于每周一节节。
(3)帮助。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举行辅导、交流活动,对新教师指导、帮扶。各学校都要建立教师结队帮扶档案,学校要有督查记录。
3、专家引领。学校要聘请名师、教研员、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具体指导,或定期组织观看专家录像,及时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措施,确保校本教研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1、强化领导参与,推动校本教研的稳步进行。教导处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要周密科学的规划组织好校本教研的实施。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因此要选配得力的教研组长,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带动、服务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造条件,包括办公条件、学习条件、研究条件、生活条件等,为教师拥有更多的学习研究的时间、空间提供全面保障。
3、调整教研思路,加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在大力进行校内教研的同时;一方面支持教师参加相应培训活动、学习研讨会、外出听课等;另一方面将聘请专业人士、教研员来我校指导教研工作等,多途径、多渠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4.确立研究内容,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
(1)教材研究,即对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处理与突破。
(2)方法研究,即指教与学的方法研究。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教学模式研究,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策略、方法的研究。
(3)手段研究,即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与教。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
(5)心理研究,即学与教的心理的研究。以研究健康教学心理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意志、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等方面为重点。
(6)课堂研究,即课堂结构、课堂实施、课堂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5.开展教研活动,落实校本教研的实施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理论,每周集体学习45分钟并做好业务笔记。
(2)开展好教研组(备课组)集体教研活动,每周活动一小时,以教材钻研、问题会诊、教案分析、反思交流、讲我的教学故事等为主,记在教研活动记录上。
(3)积极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教育实践反思活动。二是开展“研究课”活动。学校根据学科设立课堂教学研究日,通过说课、评课、导课等形式,引导教师运用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①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研究课。②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三是开展课改实验研讨及优质课竞赛活动。
(5)做好资料的整理与汇总工作。建立校本教研档案。学习的文献、论文、教案、实验记录、阶段小结等原始材料及时归档整理,资料积累做到“全、细、勤”。
四、评价系统
加强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利用教研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
基于此,学校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建立并完善校本教研评价体系,从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教学成绩三方面评价教师,采取自我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相结合。改变过去按所教班级学生成绩的高低决定教师考评结果的做法,将教师每学期的校本研究成果,包括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录像等,记入教师发展记录,并纳入工作考核,结合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通过每年一次的“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认定“课堂教学能手”;通过对教学骨干综合素质的评议认定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带头人中评选业绩优秀者推荐参评名师。并将综合考评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评先选优的资格条件,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实实在在地获得专业发展的充足动力。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并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由少数骨干参与变为教师群体的集体行为,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