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

时间:2019-05-13 08:2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一篇:“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

“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

刘学泳,何世喜,熊路平,宋敏芳

(湖南科技大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小学生遭受“教育冷暴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分析了出现“教育冷暴力”的原因,并分别从中小学生、教师、学校、家庭、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等多方面提出了防范“教育冷暴力”的方法和对策,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的教育提供决策参考,使孩子能真正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教育冷暴力”;中小学生;教师;家长;教育;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3-0050-0

3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SRIp项目(SYS2012058)

作者简介:刘学泳(1976-),女,湖南攸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在日益深入,而“教育冷暴力”在和谐的现今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育冷暴力”作为一种软性暴力,具有习惯性、隐蔽性等特点,致使学生长期、隐性地遭受到精神和心理的侵犯和伤害。

“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教师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等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教育冷暴力”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冷漠型:即对学生漠不关心,表现为对学生不管不问,任由学生处于不好的情形下继续发展;训斥型:即对学生一味批评和责骂;而威胁型:则是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批评学生;嘲讽挖苦型:即对学生冷嘲热讽,使学生受到打击,自信心受到打击;孤立型:通过调座位、不让回答问题等方式孤立学生;区别对待型:在许多方面区别对待学生等[1]。

我们就“教育冷暴力”相关问题,通过问卷和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湖南两所高校学生及3所中小学的在校大、中、小学生,以及部分教师和家长,共计千余多人。从调查中探究较为普遍“教育冷暴力”的根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与对策。

一中小学生遭受“教育冷暴力”的现状

在调查中小学生是否遭受“教育冷暴力”问题时,我们发现,高三学生中有54%遭遇过冷暴力;高二学生有395%;初中生有27.8%遭遇过冷暴力;小学生有11.2%遭遇过冷暴力。调查结果表明年级越高的学生遭受冷暴力概率越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对“教育冷暴力”的理解越清楚,也越敏感。

另外,年级越高学生遭受冷暴力概率越高,特别是要升学的这个年级,学生和老师都承受升学的压力,越容易发生冷暴力的事件。所以当问及认为出现“教育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时,75.7%的人认为是老师只注重升学率,根据学生成绩来评定学生,对差生贴标签,47.3%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和老师对于心理辅导方面不重视,忽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造成“教育冷暴力”,29.3%的学生认为老师竞争压力大,不愿多花时间对差生耐心教育,所以导致“教育冷暴力”的出现。19.2%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禁止体罚学生,而老师只好用冷暴力来处罚学生。由此看出“教育冷暴力”的出现,不只是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夹杂了教育制度的缺陷和学生以及老师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共同造成的结果。

调查中发现,有70.3%的中小学生认为当下“教育冷暴力”最常以训斥型(对学生一味的批评责骂)为主,其次是冷漠型(对学生漠不关心),嘲讽挖苦型(对学生冷嘲热讽),区别对待型(在很多方面区别对待学生),孤立型(调座位,不让学生回答问题等孤立学生)等等[2]。

二“教育冷暴力”出现的原因分析

现在中国教育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过分追求高分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高,很多老师只是将教师当作一份糊口的工作,教学方式不太恰当,不能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才能;家长对“教育冷暴力”的观念淡薄,关注度不够等,都易导致“教育冷暴力”的产生。

1.教师是造成“教育冷暴力”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发现,教师整体上是好的,他们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定位在培育优秀的学生上,有73.08%的教师的愿望是学生成绩好,在校表现好。但近1/3的老师忽视了“教育冷暴力”这一教育问题的存在。

调查中,有1/3的教师认为出现“教育冷暴力”的原因是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他们在升学率的压力下被逼采取了“教育冷暴力”。同时教师竞争压力大,导致他们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对差生不愿多花时间耐心教育等,也是形成“教育冷暴力”的原因。据调查,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有些学生很调皮,但又不能体罚学生,冷暴力确实是无奈又有效的举动。另外,有的老师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他们并不想忽视或冷漠某位学生,但说话的语气和对待学生的态度让学生的心灵无意中受到了伤害。有的教师不太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学习上的内容,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可以了,却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上伤害等,这些也都直接造成“教育冷暴力”产生。

2.家长是造成“教育冷暴力”的重要原因

家长对“教育冷暴力”的观念淡薄,关注度不够。调查显示,虽然部分学生家长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比较关注,大多数家长对我国现在的教育状况较为满意,但较多的家长对“教育冷暴力”观念相当淡薄,没有了解到“教育冷暴力”对孩子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同时他们自己也在无意中对孩子实行冷暴力。比如,有些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孩子,孩子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对孩子冷眼相向,不理不睬。所以孩子因为犯错,会很长时间看不到父母的笑脸。受父母情绪的影响,在学校里孩子对同学也不友好,还会顶撞老师。另外,父母之间的冷战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冷暴力。父母在冷战期间对孩子也是不理不睬,或是拿孩子来当出气筒,这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3]。

同时,家长也是造成老师冷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对老师施加压力,还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说,你们怎么管教怎么严厉都可以,最终造成老师对孩子冷暴力也没有多少顾虑。调查统计表明,有近一半的家长平时不太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只有17.39%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遭遇过冷暴力[4]。一方面,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少,除了开家长会时和老师交流一下,其他时间几乎不交流。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愿意把自己在学校不怎么光彩的事情告诉父母,导致“教育冷暴力”愈演愈烈

三防范“教育冷暴力”的方法与对策

要弥补中国教育制度的不足,防止“教育冷暴力”的发生,我们应从中小学生自身及教师、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包括中小学生自身加强防范,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学校设立心理辅导机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学生等,来解决“教育冷暴力”问题。

1.中小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以避免“教育冷暴力”

许多教育冷暴力主要表现在对优差生的区别对待,所以中小学要防范教育冷暴力的发生,一方面要树立信心,端正态度。其避免“教育冷暴力”的根本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提高自己的学习需要树立学习的意识,端正学的态度。

另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积极与教师交流。“教育冷暴力”的发生不仅与教师有关,也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有关。学生不与老师交流,使得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不理解老师的做法,这使得教育冷暴力有机可乘。所以中小学生不要畏惧老师,应把老师当做朋友,勇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想法。老师不会因为你的任何想法而处罚你或对你有偏见,反而会更感谢你,因为你的做法让老师更了解你,以便更好地教学。所以不要隐藏自己的想法,而要勇敢把它说出来。

在遭受冷暴力时,可向学校督查部门或是父母反馈。这不仅让学校和家长及时掌握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而且能使各方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冷暴力的继续,以避免或减少教育冷暴力伤害。

2.教师发挥主体作用,以杜绝“教育冷暴力”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品德[5]。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达到热爱工作,热切地关爱学生,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能只注重升学率,仅仅凭借学生的成绩来决定对他的态度。教师要努力做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平时要注意加强学习。除了要加强对所授课程的学习外,还要学习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教育,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生动有趣。要努力做到提高教育艺术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倡导赏识教育,不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学生;提倡激励教育,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拥有自尊和自信。

教师要加强沟通。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业的同时,要多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达到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杜绝“教育冷暴力”发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应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家长,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比如,设置定期“教学开放日”和家校沟通电话,允许所有家长来校参观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等,号召家长多关注学校教育,及时监控孩子在校状况,达到关注孩子、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目的。

3。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以减少“教育冷暴力”

针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规范中小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学校教育行为的管制,同时落实保护学生正当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6]。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在决策之前,应充分考虑家长的看法和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设立一个家长督导团,行使类似于政府教育督导的功能,并赋予一定的权力,用来监督老师和学校的行为[7]。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加强监督,规范奖惩制度,改善教师福利。特别是,学校可设立心理辅导机构,比如“心理健康中心”,安排专门的教师值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排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程,鼓励学生走近“心理健康中心”,说出自己的心声。

4.家庭和社会发挥监控和宣传作用,以防范“教育冷暴力”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深的影响。孩子的教育不应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需要家长的全面配合、支持和理解。只有相关各方齐心协力,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协助学校减少“教育冷暴力”。家长要理解孩子,与孩子成为朋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孩子理解家长的苦心,让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真正想要的。同时,家长要使家庭和睦,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有理想、有目标的好榜样[8]。

“教育冷暴力”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作为整个社会应给予教育更大的关注度,充分利用舆论力量,引导教育朝良好的态势发展,最大限度地遏制“教育冷暴力”现象的发展。社会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与教育有关的理念,及时报道与教育冷暴力有关的事件,让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信息。通过广泛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让全社会知悉教育“冷暴力”的危害。同时,媒体要正确引导民众,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减少“教育冷暴力”的发生。

“教育冷暴力”的解决需要大家从自身做起,做教育的监督者和建议者。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应该重视教育冷暴力,充分认识到冷暴力的普遍性和对学生的严重伤害性,共同努力,逐步解决“教育冷暴力”,使祖国的未来得到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9]。

参考文献:

[1] 黄碧梅,赵婀娜。面对教育冷暴力[N]。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人民日报,2011-11-11.[2] 陈华安。校园语言暴力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43-45.[3] 仰滢,马建靑。家庭“冷暴力”的主要特征与成因分析[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2):72-75.[4] 李石华。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5] 任者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6] 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57-59.[7] 腾飞,刘育东。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实施与展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凌世敏。家庭“冷暴力”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共产党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5(3):46-49.[9] 熊丙奇。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二篇:父亲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调查研究提纲

父亲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调查研究 提纲:

一、先论述影响孩子性格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儿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俗称“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最近听了一堂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受到一定的启示,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家庭的主要构成人员就是父母,父母是对孩子的第一影响人。

二、举例说明父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教育为树人之本,父母教育乃教育之源。父母教育作为父母的重要功能之一,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最基础的、持久的影响。父母教育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父母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对比父母谁对孩子影响更大

通过父母的智力、相长、性格以及身高等对比说明父母对孩子到底是谁更有影响力。

四、明确论述父亲对孩子性格影响更大 爸爸喜欢粗犷和异想天开的游戏,而妈妈偏重于语言的交流,爸爸和孩子的关系更戏剧性,变化多端而忽强忽弱。妈妈就更为平稳缓和,渐进。为了培养完整性格的孩子,爸爸的教育作用不可或缺。爸爸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许多重要的教训与经验,使其性格更加丰富多采。

第三篇:礼仪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那么,礼仪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看:

在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再看看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

这些现象,大家一致认为,幼儿期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大,易受外界影响和支配。礼仪教育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素养,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那么,学习礼仪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哪些好处呢?

1.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里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

安静、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学习礼仪。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就会有礼貌的征求别人意见,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那么,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当孩子专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3.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的责任,也与家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园必须紧密配合进行。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在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范来要求幼儿,那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会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成果不能及时得到巩固,若有的家长没有认识到对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或家长本身礼仪习惯不当的话,则会大大影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的影响尤其重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这就是关系的亲密性,教育的渗透性,影响的深刻性,是幼儿园无法代替的。

总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我们必须提高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幼儿礼仪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礼仪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有人把礼仪理解为繁文缛节,觉得那都是虚伪的客套,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也有的人认为学习礼仪是成年人的事,比如社交方面的礼仪,幼小的孩子又不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学习那些繁琐的礼仪很不现实。其实,这也是对幼儿礼仪的误解。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长期以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因为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反复性的工作,让孩子长期生活在讲究文明礼仪的环境中,使礼仪教育得以延续和进一步加强。幼儿时期正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概括而言,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其中生活礼仪又分为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用餐礼仪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姿势。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公共场所礼仪涵盖面较广,对幼儿而言,要做到初步了解就算达到要求了,进一步的要求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做到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

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与礼仪亲密接触,是帮助他们建立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

学习礼仪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的,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做到发言举手、会认真听完别人的话,与别人一起活动(超过3个人)需要服从活动的规则,不能擅自改变规则或任性;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要轻轻地进行,尽量避免制造噪音;学会和他人在意见分歧时商量解决,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的演出时,保持安静、不吃零食、不乱扔东西,演出结束后,懂得鼓掌表示感谢。

把礼仪培养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因为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所以,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让孩子对礼仪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还要注意讲究幼儿礼仪教育的科学原则。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幼儿礼仪教育不仅要重视影响幼儿礼仪行为的一些显性的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父母、同伴等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仪表、语言等的表率作用。

第一部分:基本礼仪

1、基本动作 :站、走、坐、蹲、捡、如何敲门、门的开关、递接物品的方法、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2、礼貌用语 :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

3、个人礼仪 :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脸、照镜子、剪指甲、饭后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叠放、洗手间的使用方法……

4、基本交往 :打招呼、谈话、自我介绍、介绍他人、如何接电话、如何打电话、对弱势人群应量力帮助……

第二部分:家庭礼仪

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

2、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3、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

4、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

第三部分:幼儿园礼仪

1、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2、课间盥洗礼仪(照顾自己、谦让、物归原处……)

3、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4、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堆、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

5、进餐礼仪(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

6、午睡礼仪(叠好的衣物有定处、午安礼、睡间礼、起床整理……)

第四部分:公共场所礼仪

1、行 走(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走专用通道、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尾随围观、保持距离、不占盲道……)

2、等 候(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他人插队、不席地而坐、不拥入街道之上妨碍交通……)

3、乘 车(主动购票按顺序上车、先下后上、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提前准备、需他人让路要用借光、劳驾或请您让一下等文明用语……)

4、乘电梯(升降式电梯:不扒门,不划门,先出后进、不强行挤入、不乱按、超载时主动退出……乘步梯、滚梯:靠右侧、不推不挤、不打闹……)

5、游泳馆(不向池内扔脏物、不向池内大小便……)

6、图书馆(轻声细语、不污损图书、书归原位)

7、商 场(不乱跑、买计划内的东西、不攀比、不私拆商品、不私尝食品……)

8、公 园(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持票进入、不折花、不践踏草坪……)

9、遇意外(地震、着火、海啸、恐怖袭击等意外时会报警、会自救、不乱跑、不惊慌喊叫、要沉稳、听指挥、听大人安排……)

第四篇:浅谈农村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浅谈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现状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

目前,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有的家庭中的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料理生活;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七至十二三岁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落后 首先,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钱人。一些短视的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见到那些屠户、倒爷、摊贩纷纷富了起来,于是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甚至发财。只要有“本事”照样赚大钱。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一部分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读书没有出路。其次,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家长身上依然存在。我们了解到有好多家长认为女孩子学习再好、知识再多也留不住,有的甚至干脆让女孩子中途辍学,省出钱来供男孩读书。

在这些种种落后的思想认识限制之下,家庭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少一部分家长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多的家长从未问过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从来不到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对孩子学习成绩就更不清楚了。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身素质太低

孩子的道德标准、人生目标、情感因素、学习态度的形成更与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言行密不可分。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好多学生父母读书不多,文化程度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教育承担者缺少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只能听自任之,全部推给学校。

其次是闲时打麻将的恶习在农村较为普遍,有些孩子的母亲闲暇之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忙于打麻将。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直接影响。有些孩子学习不好,打麻将却是“高手”。在访谈中一位妇女对笔者说“我打麻将,哪有空问她呀?每天都是她烧饭做家务。”此等家庭教育从何而谈。

四、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只有望子成龙的心情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只管供给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放任自流、娇宠至极。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坏是老师的事,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管化钱和照料生活。

另一种现象是额外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见到《AB卷》、《过关测试》等辅导资料,不论优劣,统统买回,一股脑儿地逼着孩子去完成。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过重的学业负担,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再无兴趣,一见到作业就反感,一见到书籍就倒胃。

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从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功。但在我们农村小学生中“不打不骂不成人,打打骂骂成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经验一直沿用到今天,到现在,有些家长仍认为用“打骂罚”的方法对管教子女的不良行为是切实可行的,为此,一些家长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往往不管问题大小,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拳打脚踢。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好,会给孩子的思想和智慧带来冲击,会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导致难以预料的结果,当然,必要的管教还是要的,否则有些小毛病的孩子会发展成大大毛病,管教并不一定要采取打骂的方式,关键在于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一个良好的成长氛。有些家长一听到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不是打就是骂,根本不去了解孩子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更谈不上去分析根源、辅导孩子的学业。有些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当子女碰到难题请教时,不是耐心地指导,而是觉得又气又恨,心情急燥时匆匆应付了事,或叫子女自己去想,久而久之,子女不敢再问父母。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勤学苦学,古代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勤奋学习,最后金榜题名的故事,所以,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应该勤奋学习、才能学业有成,只要勤奋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而把成绩不好往往归结为不努力、不勤奋,根本不去思考巧学、乐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六、过分依赖学校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行了,所以就完全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我们老师最怕两类家长:一类是总在关照或者请求教师“老师,麻烦您了,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全靠您了,您要打要骂都行”,这是大多数农村家长在家长会上会说的。还有一类是强调老师的义务型的。他们的典型的话语是:“我们花了钱送孩子到学校来,孩子怎么成了这样?他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说聪明!”这类家长的孩子,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但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忘记了或者说从未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而一味地感叹自己的孩子没遇上好的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又怎么能学会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追求自我完善呢?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心灵停靠的港湾。家庭教育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日益充实的今天,注重家庭教育建设,营造民主、和谐、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现状还是令人担忧的:相当多的家庭处于不和谐的生活之中,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家庭关系、家庭结构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多半以上家长困惑于“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还有些家长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言传轻身教,重身体发育轻心理成长等现象。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许多共同点,而家庭教育又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是社会天然细胞,是新一代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培养新世纪杰出人才系统工程的起点和根基。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教育在人类的全部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是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主要功能是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教育的主要功能则是提高人口质量--国民素质,很难想象低质量的人口能与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在同一社会的生产力中相辅相成,因为,人--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人,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如果不通过人去掌握运用,也是不会产生高效益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教兴国的战略,不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更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有机地组成。在加大教育投入方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大概主要应由政府来负责;而家庭教育,除了政府外,则是每个国民、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能力去关注,去加大投入的。这种投入,不仅是物力投入,如钱财,更重要的是人力投入,如意识、观念、时间、精力等。

第五篇:严格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父母如果盲目地提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会让孩子丧失自信心。

1、从小种下孩子叛逆的苗头。

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林高龙指出,在儿童心智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一个内在的心理平衡机制,比如孩子小时候没有力量反抗外在压力,但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进行家长不认可的行为,把家长施加的压力反作用于家长,以达到心理平衡。如果这种平衡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会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力量,到了青春期以后突然释放。这时侯,家长们往往武断地认为孩子“变坏了”,殊不知其实这是父母自己在孩子的童年期亲手种下的恶果。

2、极易导致孩子患上强迫症。

小孩子年龄小,性格还在塑型中。如果孩子一直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很容易导致强迫行为,进而发展强迫性格。而强迫性格和强迫症之间关系密切。医学发现,不少强迫症患者在小时候都有过家教过严的经历,这让孩子反而失去了自我,家长、老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等长大后一旦遇到某些压力或是外界因素的改变,就可能患上强迫症。

3、大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对孩子管的太严,孩子一有错误动辄训斥,往往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反而会强化缺点。因为,对孩子来说,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已的,成人说他怎么样,他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而且这种数落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对以后发展很不利。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如不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而无止尽地不断提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水准,并让孩子丧失信心。家长的这种期望,也就会变成失望。

其实,孩子们也是有自尊心和进取心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守规矩的过程中体验到守规矩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好处,比如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赞扬等等,这个时候你甚至不用刻意要求他,他也会自觉且乐于守规矩的。

下载“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冷暴力”对孩子影响的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研究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就读的大学生。物价问题更是关乎老百姓生活质量,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想通过了解物价上涨对人们生......

    关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研究

    关于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目的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民生之首要。物价问题更是关乎老百姓生活质量,国家稳定繁荣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想通过了解物价上涨......

    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及影响调查研究

    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及影响调查研究 一、方案概况 本文是为了掌握大学生的餐饮情况,从而对我校丽水学院的学生对食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食堂的环......

    互联网对老干部影响情况的调查研究(合集)

    关于互联网对老干部影响情况的调查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并将持续、全方位地产生影响。时尚的网络生活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年......

    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

    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 唐若洋 张华桢 朱雨萌 谭佳佳谭敏 邓波 谭青 王娉 熊小涵 陈美伶 (万州二中高2014级6班)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人均拥有汽车数量的日......

    当孩子在幼儿园遭遇冷暴力

    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诉说:“我的宝宝今年3岁,今年才上幼儿园。我发现一位老师,对我宝宝没什么感情,因为每次都看到她在和其他孩子说话,我孩子总是说老师从来不跟她说话,对着其他小......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性格篇) 研究表明,孩子初期性格的形成和家长密切相关,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类型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大全]

    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