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是一个睿智可爱的老人-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这是一个睿智可爱的老人,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演讲充盈着无限的魅力!他酣畅淋漓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教育故事,蕴涵着教育的哲理,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一、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的教育行为只是一种假象的表演,不是发自真情,只是学学样子,所以有了冯校长讲述的那个《裙角的五角星的女教师》的故事。其实,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我的身边每天每时都在上演:孩子,只是教师工作任务的对象而已,如同工人面对机器一样,有多少教师真正发自真情的关爱关注着每个孩子顺其生命成长规律的成长呢?我们的老师已经被生活、被工作的压力变得麻木了,或者是变得无奈了!说得多好:教育的真谛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教育的艺术是把握分寸的艺术。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互为基础,互为平台!想想我们今天的老师:是不是少一了一份对教育的理解,少了一份对教育的真情呢?我们只有从自然人走到职业人,从职业人走到个性人,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做教育人!
二、教师,要照亮了别人,还要发展自己。
教师,不应是被神化了的神,而应该有着是血肉之躯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教育人最高的职业操守来要求所有人。因此,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照亮学生前程的时候,我们还得成就和发展自己,我们应该坚守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且把握住机会让自己在这个舞台上熠熠生辉。教师,需要成就,需要荣耀,需要头戴光环,手捧鲜花,需要有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状态,而非为了工作舍弃了属于自身的全部。所以,身为老师,我们要思考,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是什么?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能能够得以发挥和成就?
三、一个和谐社会需要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和一个人的差异发展。
一个生动的《老虎校长》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每个人为之震惊。把这个故事附录在此,让更多人受启发。
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回顾前半生,喜忧参半:喜的是前半生生活得还像模像样,什么香的都吃过,什么辣的都喝过,好歹也是个王,而且不是一般的王,是百兽之王。忧的是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科教兴国,最受人尊敬的角色——校长他没当过。老虎决定后半辈子什么事都不做,就当校长。于是老虎投资办了一所民办学校——森林动物学校,并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立项批准。招生的时候,家长问老虎一个问题,把孩子交给你跟把孩子交给其他校长,哪儿不一样?老虎脱口而出一句话:我们要培养的是样样都会的动物!森林里也望子成龙,家长想,送到其他学校只会一两样,送到森林动物学校样样都会。所以森林动物学校第一年招生盛况空前。可惜,好景不常在,一个月以后,出现退学了。首先申请退学的是鸭子。鸭子退学的原因是:“我的腿又短又细,决定了我到水
里行,我到岸上就不行。”老虎校长脸色严肃地要求:“到我这里,就让你水里行,陆地上也行。每天给我老老实实跑五公里。”鸭子说:“我不可能样样都会。我爸爸也没样样都会,他就会水里游,不也活得挺好、挺自在?”于是鸭子退学了。第二个退学的是兔子。兔子退学的原因是:“遗传基因决定一切,我一见到水,腿就抽筋。现在老虎逼着我游到河对岸,我还没游到河中央就会沉下去。命重要还是发展重要?没有了命,怎么可能样样都会呢?”于是兔子退学了。鹰是第三个退学的。鹰说:“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教育是全世界最僵化的:学会爬树对我有什么用?我张开翅膀就可以飞上去!”对于鹰的一飞上树,老虎脸色严峻地批评:“错了,动作不规范,重来!标准的上树动作应该是沿着树干爬上去。”鹰说:“爬着上树的应该是松鼠,哪是我鹰呀?”于是鹰退学了。由于森林里没有一个动物能样样都会,结果开学三个月以后,最后一只动物也退学了。森林动物学校黯然关门的时候,一个小报记者采访老虎,做名人专访,问他当了三个月的校长有何感受时,老虎一言以蔽之,说:“校长这个活,不是人干的!”
多么聪慧的校长啊,多么深刻而犀利的见解。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我们的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这是群体而言。而针对每个活生生的个体,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我们根本不能要求每个人求全发展。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而现在我们的学校还愚昧的用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教育和要求所有智力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的所有学生,而经济、科学发达地区的上海,早已经领先20年了。正是让不同的个体差异发展才能托起一代人的杰出发展啊,扬长避短历来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谁去调查过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有谁在刻意的为他们自身发展的潜力奠定基础呢?我们都被目前的考试任务蒙蔽了双眼,我们用一张试卷评价了所有人的成长!难道不觉得可悲吗?至今还有某些人说:一个好校长只有30%的精力用在思考教育教学方面,其他的精力应该用在对外对上的联系上面,而上海的校长,他们在思考什么呢?对比一下,我就深刻的知道我们为什么落后了。
四、社会需要的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从美国哈佛大学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想总统推荐过时的劳动工具的案例中,我们看到社会需要的是有实践力和创新力的人才。的确,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术能力、需要实践能力、需要交际能力,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除了大量灌输间接的书本知识,我们给予了孩子多少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指导。
冯校长说:没有知识的积累是不行的,只有知识的积累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实践,在体验中获得发展,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正如他女儿在社会调查中总结出的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四个层面:让陌生人接受,让陌生人喜欢,让陌生人满意,让陌生人感动。这样体会在书本上是获取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获得体验。学校教育让
孩子考进优秀大学,还应该让他们优秀的走进社会,这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才是实现了人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春暖花开,我期待!!
第二篇: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教育该为孩子提供什么
观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听了冯恩洪校长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讲座,受益匪浅。尤其是主题三:“育人的第三课堂”这部分,给我感触更深,这里说的第三课堂,不是对人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对人行为、情感施加影响的课堂,施加积极的终身影响的课堂。
积极的育人环境能使人赏心悦目,使人诱发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育人环境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说话;让学生有倾诉衷肠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使我对教学环境建设目标更清晰了,我们在学校四周围墙上绘制优美的运动简笔画,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我们同时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将学生参与活动的相片及时布置到看板,一可以展现学生的运动风彩,二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再加上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和学习方法的辅导,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使学生高效学习。
通过听冯教授的讲课,我觉得,学生与教育的关系应当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的对象及最终目标都是学生,而教育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从这一点上说,学生是内因,起决定作用。但教育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当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时候,教育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当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时候,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时起决定性作用。反之,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从这一点说,教育是外因,不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万万不能的。环境
起到一个很大的辅助作用。通过各种优化组合形成他们有自己特色的而又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环境,克服本身的缺点,教育学生向最优的方向发展;而不应当根据教师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必须首先解决教育观的问题,立足教育服务于学生,同时又决定于学生、改造学生的教育观,其次还应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和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最优的学生教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优化教育,提高全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
优美的育人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幽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第三篇:听冯恩洪讲座
听冯恩洪讲座
最近,在丹阳研训网上听了教育专家冯恩洪的讲座。因为是大师级,所以讲的内容很泛,也很轻松,也没有什么课件和条条框框的一二三四,但是很耐听。主题是讲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文化的再思考。因为匆忙,没有带笔记,只能回家把印象最深刻的几点写下来:一,从老虎当校长的故事讲起;
五十知天命的老虎当腻了“百兽之王”后,突然想当校长了,于是办了一所学校自封校长,要鸭子练长跑,兔子练游泳,老鹰学爬树----闹了一番笑话后,学校关门,最后老虎感叹“校长不是人当的”----寓言说是冯专家自己编的,正讽刺了应试背景下的教育现状,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估学生,严重扼杀了学生自我和个性的成长。怎样改变?教育怎样由课本知识中心向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转变呢?冯恩洪结合“建平经验”,最后说到应该让“鸭子练游泳,兔子练长跑,老鹰学高飞”把个性发挥到极致。其实这些想法和说法,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孔子就说过“因材施教”,今天是什么让我们只能去想,不能去做呢?我想只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以后,“因材施教”才会被赋予真正意义。
二,改革者不苛求环境。
冯专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建平中学由农村中学到现在的名校,说“改革者从来不可能去苛求环境的”诚然,改革者本身需要“普鲁米修斯”式的悲壮,但是任何英雄的造就都需要时势。在“时势”之外,改革者可以做什么?冯专家提出了一个理念:管理就是组合。怎样以学生为本,寻求学生发展的最优化,这是校长应该思考的首要和中心工作。但是现实之中我们的校长束缚太多,繁琐太多,很少能用心去细细研究学校和学生。在薄弱学校,校长更多的埋怨环境。我们的老师也是。因此我们需要“改革者”,引导我们去寻求创新,靠近幸福。创造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校长发展的“四赢”。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撑。
教育是科学,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冯专家重点推介多元智能理论,这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智能的发展。要找到能够促进或激发人类潜能发展的方法,就必须对智能的概念、构成及评估方式有一个不同于过去的看法。冯专家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承认和尊重“差异”,每个学生在智能发展方面都存在差异,如何避短扬长,教育应该做什么。这是他给我们的题目。对于多元智能理论我接触过,不过没有好好的去研究,也没有好好的把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联系。龙港好象也有一所学校,引进过这个理论,不知有没有学到理论的皮毛。回想现在的课题研究,功利的,浮在水面的很多,有必要打开眼界,拿最好最新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我所用,让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富有内涵。
第四篇:听教育专家冯恩洪讲座有感
听教育专家冯恩洪讲座有感
五月十八日下午,我静静地聆听着教育专家冯恩洪的报告《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感觉像五月的和风吹进我的心田,轻轻的,缓缓的,好舒服呀!静心体会,有几点尤其让人深思。
一、我们该做怎样的教师?
一直以来,教师在众人的心目中一直是这样一种形象: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也许,这就是教师的崇高之处,这就是教师一直以来受人尊敬的原因所在,然而静心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一种极端的错误:如果教师都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那今后的教育又有谁来接班呢?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的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实现这一新时代的教育真谛,就必须做到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
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多贴切的说法呀!要想更好地照亮别人,就得好好地发展自己;唯有好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对,我们就要做这样的教师!
二、我们的学生该怎样发展?
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听熟了“全面发展”这个词儿,也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但同时也迷茫着:让每个孩子都全面发展,我们真的能做到吗?看看眼前为学习而累的孩子们,我们有时真的觉得他们好可怜呀!但我们却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害怕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落后,为了“全面发展”这面旗帜,我们在痛苦地努力着。而今天,冯教授的一席话终于解开了我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国家提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加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强势智慧发展。哦,原来如此!做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强势发展区吧!
三、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如果说,这次聆听冯教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我就要说,是这句话。是的,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清醒地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优秀的教育不是排斥差异的教育,而是适应差异的教育。
另外,学生是有激情的,他们是有感情需求的。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语文老师。
同时,学生是有有待释放的潜在能量的,而他们也是渴望成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70%的学生领到奖状,让他们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自己的肯定,从而更好地、更自信地发展自己。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每个孩子自信快乐地成长!
这次报告会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像冯教授说的那样,真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做到“哪壶先开提哪壶”,及时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让他们为自己的长处感到骄傲自豪,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做真正成功的自己。
第五篇:听冯恩洪讲座 业务学习体会
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业务学习体会
中教王瑜
本学期很荣幸有机会听到知名教育家冯恩洪老师的系列讲座,感受颇多。不仅对我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同时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冯恩洪:1946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
冯恩洪先生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主张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曾先后六次获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颁发的教育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专著。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冯恩洪因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理论和实践的建树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以整版篇幅发表的专题报道计有:文汇报《探索者的足迹》,新民晚报《校园的魅力》,中国青年报《合格+特长》,上海青年报《教育魂》,人民教育《跨世纪教育工程》等。
1993年,冯恩洪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当代世界名人录》;
1995年,受上海市教育局委托,上海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五集电视纪实片《冯恩洪和建平人》并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对冯恩洪专访。同年,中央儿童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教育理念编成故事影片《世纪桥下》全国上演;
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曾六次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中国,呼唤明天的教育》,《建成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未来人材的摇篮》,《追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品牌输出,浴火重生》,《好学校就是“梧桐树”》;
2002年,中央电视台将他倡导的教育改革以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荧屏;
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教育英才”之一。
冯校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在讲座期间,他谈到了日本可怕的国民素质。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的时候,6万观众的运动场,散场之后,现场竟然找不到一片纸屑。这件事早就听过,不过再次听到,依然为之震撼。我曾读过《岩松看日本》,那本书以媒体的视角和新闻人的敏感,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提到日本多数人会想到仇恨,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因为面对未来,不了解别人是危险的。不了解别人如何做的就不能请楚自己前进的方向。日本是一面镜子,走近他们,可以照见自己。七十年前,戴季陶先生曾感叹说,日本已将中国放在手术台上解剖过千百次,而中国呢?日本的退休老人依然会去找工作,难到我们还感觉不到危机吗?日本的一个歌手滨崎步竟能成为亚洲时尚的领导者,难到我们还感觉不到危机吗?日本的小学生从小就进行防震演习,难到我们还感觉不到危机吗?日本动漫世界第一,难到我们还感觉不到危机吗?日本的道路一尘不染,难到我们还感觉不到危机吗?我们应该有危机感啦!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该奋起啦!
他谈到了在澳大利亚丢东西很难。他有一次在澳大利亚的酒店吃过饭后,公文包落在了酒店,包里有身份证,机票,一万多的澳币等。就在他认为完了的时候,朋友告诉他在澳大利亚丢东西很难,他说但愿吧。结果二十分钟后酒店打来了电话,告诉他公文抱被放到酒店的保险柜,如果失主很忙,服务生可以给送过去。
他谈到了英国的出租车公司总裁。在英国坐出租车如果事先预定会比随便叫车花的钱少。所以,他有一次在英国酒店事先预定了出租车去机场回国。到了约定的时间出租车却没来,当他正不知怎么办时,酒店老板告诉他,他约的出租车司机正在找他。当他见到那个人时,他吃了一惊。那人穿的西装正是他上午看到的那件折合人民币十二万多的西装,他想一个英国的出租车司机竟然这么有钱,可当他看到他开的高级轿车时,他觉得不对了,英国的出租车他认识啊。这时那人解释说:“我是您预定出租车公司的总裁,由于现在公司派不出车来接您,所以我决定用我的私家车来送您去机场。”说着,他拎起了皮箱,冯校长觉的让总裁拎箱不太好意思,就要自己拎,这时总裁的一句话让他很感动,“现在我不是总裁,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一名英国出租车司机该做到的,我都应该带头做到。”
他还谈到了他的两个学生。有一个学生在图书馆看书,当一个老师去图书馆还书时,把一沓刚印好的试卷放在了桌子上。这个同学告诉老师卷子的最后一题出错了。老师问他是几年级,他说四年级,老师笑了:“这是五年级的试卷,你不会。”这一幕让冯校长看到了。第二天考试时,一些学生告诉老师最后一题做不了,老师一看,少了一个条件。昨天,有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发现了。这个小男孩后来参加过多次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一年暑假,快开学的前几天,这个学生给冯校长打电话,请校长帮忙解答几道数学题。当校长来到他家时,碰巧他的邻居出门,邻居告诉校长他不在家,一假期都没看见他。可当校长按响门铃,他开门了。邻居吃惊的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他回答:“我一直在家啊。”“那我怎么一假期没见到你?”“我一假期没出门啊,我放假的那天下午在书店买了一本世界奥林匹克竞赛题一千例,我打算一假期做完它,现在已经做完997道了,还有三道没做出来,想请校长帮帮忙。这个学生就是现任诺基亚研发部总裁。另一个学生在住校时,总比同宿舍学生早起四十分钟,校长问他原因,他告诉校长同宿舍的学生都比他成绩好,所以他要笨鸟先飞。毕业时,这个学生与一名同学约定二十年后同学聚会谁最有钱谁买单。二十年后,同学聚会他买的单,一顿饭十几万。他告诉校长他现在在美国传媒界身价十亿。冯校长告诉我们不用羡慕他门们,他们今天的成绩都是应得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他最后是以一首诗结束讲话的,诗的名字是《播种》。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趁着青春,好好播种。
以下,是我记录下的一些精彩语录:
1、中华民族走进新时代,GDP突飞猛进,却留下四大缺失:诚信缺失,公德缺失,法制缺失,感恩缺失。这种认识是和余秋雨先生交流中达成的。
感悟:诚信、公德、法制、感恩,样样都是管头不顾腚的饮鸩止渴啊!
2、浙江银州高级中学,拥有十万册藏书,却没有围墙、门和安检措施,还没有图书管理员。校长说,如果正常聘用图书管理员,每年需要支付工资30-35万元——买书好还是养人好?书当然会丢,可书丢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校长的理论是:偷书,即意味着想阅读;拿得越多,读得越多,书读多了,良心发现,会悉数送回的。而且,学校如此信任学生,学生还会把家中读过的书奉献出来的。
感悟:德育不是消极的防范,而是信任、引导和互助。
3、海淀进修学校附属实验中学,不是北京的示范校,就是一所普通完中。30亩的占地,生均占地面积6个平方,校舍拥挤,供餐方式却令人惊叹。那么多人的自助餐,没有跑步的,没有插队的,没有打闹的,吃多少盛多少,盛多少吃多少,剩菜框永远是干净的。
感悟: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动,置身其间,不好意思不这样做。
4、学生厌学,触目惊心。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课堂不应该让学生“难受”,而应该远离“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点评:冯校长的演讲智慧和汉语的魅力有一拼,简单四个词,包罗万象。
5、杜郎口展示歌: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视点:冯校长在评论杜郎口上,与中国教师报一个腔调。
6、不要讲学生不会的东西,也不要讲讲了学生仍不会的东西。
注解: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有句名言——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7、有一位老师讲刘禹锡的七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找不到姓牛的感觉。可牛老师要求学生用创意的形式记住这首诗。我怀疑——记忆怎么创意?一个小男孩,把橡皮筋撑开,挂上许多笔,制成快板,打着节拍读诗;第二个同学,邀请同桌搞男女生二重唱;第三个用流行歌曲的语调来记;第四个转换角色,替作者来了段内心独白;第五个用京剧来唱出……这个班的学生用21中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创意记住了这首诗。这位老师,人不牛,课真牛。
说明:冯校长的演讲现场效果非常好,掌声不断,可用文字还原,却发现困难多多……只能补记,学生有创造的潜能,启迪是撬动教育顽石的最好杠杆。